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0    阅读: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一
《文言文表白信》

诚惶怖恐,执笔叙,谨表与卿意。此去经年,幸缘相识,初见兮渺渺予怀,未敢省视。然一瞥惊鸿,青丝三千遮帘,笑靥隐现,飘摇兮若回风之细柳,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肤若皎月,明眸善睐;华曜瑰姿,芳泽无加。当是时,恰逢余偶感风寒,得谓药而愈,甚感心意,古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尔素面芙蓉,早已映余心扉,然自恃其貌不扬,其华不实,如花美眷非余辈可得,况天人耶?则藏心于底,朝去夕来,思之暮之。尝闻楚三闾大夫诗云“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正可表我内心之蹉跎。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可知?然天可怜见,赐余莫大良机,如梦幻泡影,欣喜若狂,竟至畏首畏尾,失之交臂,尔后思之虑之,常自悔恨,自问众生平等,何故戚戚然哉?虽尔旁王公士绅络绎于途,又何惧之,吾必视余若明珠锦绣,倾心呵护,穷毕生之力,为你一世欢颜。言至此,宥余词穷,不知何措,心中万一之情待后述说,然昭然之心日月为表,天地可鉴,望承余殷切之情,若花须堪折未愿,则毋须牵强,虽哀吾恋乃镜中花水中月,然缘不及此,可珍藏于心,留待后忆。愿为君绾青丝三千,与君执手齐眉老。有心天下,却输一笔多情。我的山水落在你的眉间,你肯入画么?忐忑难眠,恭候佳音。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二
《一句话征服女人——爱情表白30句经典名言》

一句话征服女人——爱情表白30句经典名言 一句话征服女人1:“没什么特别的事,只想听听你的声音。”男人在女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拨个电话温柔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2:“给我一点时间,我会尽快和她分手。放心,我会给你名分。”有妇之夫对情妇言之凿凿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3:“即使你不爱我,我会一生保护你。”男人深情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4:“你是我最初也是最后的爱人。”男孩向初恋情人天真浪漫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5:“你是我最后的一个女人。”情场浪子或花花公子体贴柔情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6:“只要你一直在我身边,其他东西不再重要。”男人拥着有夫之妇的女朋友痴痴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7:“我会跟你结婚的。”爱情骗子运用口甜舌滑伎俩向无知少女说。一句话征服女人8:“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你变成什么样子,你依然是我最爱的。”痴情男子花前月下向女朋友说着伟大誓言。一句话征服女人9:“和你一起总会令我忘记时间存在。”明明已经整天结伴,男人送女人至家门外依旧一脸依依不舍道别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0:“现在能够见面多好呢!”一天甜蜜约会结束,凌晨时分,男的还捧着电话筒向远方的她充满渴望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1:“不要紧,你只是迟了一会儿吧!”她纵然迟到了大半个钟头,他仍旧体贴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2:“只要能和你一起,我不管要付出怎样大的代价。”情路即使受着外在因素影响跌跌撞撞男人却一直坚定执拗地向爱人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3:“此刻我很挂念你,请为我小心照顾自己。”男人在工作期间不忘传呼女友留下动人口讯。一句话征服女人14:“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只要你需要我,我立即赶来,尽我全力为你做事。”女友提出分手,男人依旧一脸痴痴,说仍愿意继续为她赴汤蹈火。一句话征服女人15:“我愿意爱你,照顾你,保护你,一生一世。”婚礼上,新郎带少许泪光当着众亲友面前向新娘子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6:“你给我带来一生中最大的撞击,我会铭记此生。”男与女双双在和平下分手,男的平静而肯定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7:“如果他待你不好,一定要告诉我,我绝不放过他,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她选择了别人,被抛弃的男人仍旧情深款款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8:“只要你愿意,当你失落失意的时候,需要一个肩膀的时候,告诉我,我会立即出现。”她不爱他,但他不计较,还无怨无悔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19:“

我从来不会对任何一个女人许下诺言,也从不会对任何一个女人做我会为你所做的事,你在我心目中是多么地不同!”聪明的男人向善妒的女人说。一句话征服女人20:“我一生中遇到无数的女人,可是从来没有像你这样一个教我如此深受震憾的。”情场打滚多年的男人向新相识的女人说。一句话征服女人21:“你一直走进我的生命,我正为你准备好一生一世。”男人从口袋中取出指环,既认真又战战兢兢地向女人求婚时说。一句话征服女人22;“无论如何,只要我所爱的你能够平安活下去我就别无所求了。”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男人眼泛泪光祝福新娘子说。一句话征服女人23:“我答应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包括我自己在内,相信我!我会给你幸福。”女人在工作或人事上受尽委屈,男人把她一拥入怀,体贴地一番耳语。一句话征服女人24:“你为酒醉!我为你醉。”女人喝罢两口酒,脸泛红霞又颊赤热,男人抓紧机会轻轻细诉。一句话征服女人25:“那些无关痛痒的事,与我同做就意义无穷了。”男人提议女人把每次一起看过的电影戏票留下来作纪念。一句话征服女人26:“(男人的名字)是为了要与(女人的名字)认识,而来到这个世界的。”男人在与女人的合照背面写下以上的话。一句话征服女人27:“能和你结婚的人一定很幸福。”在第一次约会中男人向暗恋已久已婚的女孩,含蓄地说。一句话征服女人28:“我一定要比你多活一分钟,好让你离去的时候,让我捉紧你的手,就像我们平日睡觉时一样。”男人抱着心爱的女人在床上喁喁细语。一句话征服女人29:“我等着你回来。”机场内,男朋友紧紧拥着即将赴国外学习的女友细说,然后再在对方额上轻吻一下。 一句话征服女人30:“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有气质、最特别和最具吸引力的。”男人轻扫女友秀发说。(此句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对象,但是女同胞们,请慎重相信!)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三
《一句话文言文(原文)》

一句话文言文(一)

邯郸学步

『原文』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陆绩怀桔

『原文』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孙叔敖杀两头蛇

『原文』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王戎识李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利令智昏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耳。”

[原文]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原文] 鲁人执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原文]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原文] 岳柱八岁指瑕

元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母腕上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四
《优美英语表白句子》

Love you so I don't wanna go to sleep, for reality is better than a dream. [爱你] 爱你让我不愿沉睡,只因这现实比梦境更美[爱心传递]There are four steps to happiness: you,me, our hearts and together.   [男孩儿][女孩儿]通往幸福的路有四步:1 你,2 我,3 我们的心,4 在一起。It's not being in love that makes me happy, but is being in love with you.  不是恋爱的感觉让我幸福而是爱上你的感觉让我幸福[爱你]。If I could rearrange the alphabet, I'd put Y and I together.    如果我能重新来排列字母,我要把Y(你)跟I(我)排在一起。In spite of you and me and the silly world going to pieces around us, I love you.    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会爱你。You are everything to me,and I was so blessed when god sent you to here for me.你是我的一切,上帝对我如此眷顾从而将你送到我的身边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I wake up in the morning:my alarm clock and you.我早晨醒来的原因只有两个:闹钟和你。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won't make you cry.没人值得你为他/她流泪,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让你流泪!Meeting you was fate,and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was out of my control. 遇见你是命运的安排,而爱上你是我情不自禁。Do you have a map? Because I just keep losting in your eyes.你有地图吗?因为我刚才在你的眼神中迷失了。古诗文似乎已经成为咱们领导人发言中画龙点睛的神存在,既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也有小清新文艺青年才明白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既有霸气侧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有检测“姿势”海拔高度的“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不过,你有想过,翻译君看到这些诗句之后的心情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被领导人引用过的古诗文都是怎样“穿越”成英文的!先来看被习大大引用过的古诗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翻译】Even mountains and seas cannot distance people with common aspirations.【出处】葛洪《抱朴子?博喻》【解释】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背景】2014年11月14日,在赴澳大利亚出席G20峰会之际,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署名文章,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比喻中、澳两国虽然远隔重洋,但志同道远、惺惺相惜。【点评】怎样才能翻译得既简练又传神呢?比如“以……为远”并不需要逐字解释,一个distance就够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翻译】A tree has to strike a firm root before it can flourish. A river has to have a fully dred

ged source before it can flow unceasingly far.【出处】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解释】想让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背景】同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署名文章,习近平以“木”和“流”比喻中澳关系,并在随后指出“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正是“根本”。【点评】翻译君在这里选择了以“树”和“河流”作为主语,巧妙化解了“……者”这种文言文特有的结构,而且译文中的before也是点睛之笔。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翻译】The water is clear and the mountain is bright, The frost comes in at night;Trees are covered with deep scarlet leaves mixed with yellow that is light.【出处】刘禹锡《秋词二首》【解释】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背景】习近平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引用了“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诗句。用秋冬之交的天气和美景为演讲开篇,烘托出宜人的氛围,寄托着对APEC北京会议的美好期待。【点评】这里的神翻译有两处值得小伙伴们特别注意,一是后半句补出的leaves,成功避免外国小伙伴脑海中出现一片深红色和嫩黄色树干的画面。二是巧妙得保留了押韵:bright, night, light,让译文读来和原文一样朗朗上口。翻译君,请受世纪君一拜!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翻译】The sky is unlimited for birds to fly at ease, as the ocean is boundless for fish to leap at will.【出处】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解释】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背景】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联合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习近平以这句诗比喻中美关系,并随后说“我始终认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点评】这个句子常常被引用有木有?可是,想要翻译得好并不容易,当你还在思考天有多“高”的时候,已经被神翻译君一个unlimited拉开好几个脑容量的距离有木有?而且结构如此对仗,让无数处女座小伙伴都乐开花有木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翻译】A single flower does not make spring, while one hundred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bring spring to the garden.【出处】《古今贤文》【解释】只有一枝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才是春天。【背景】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年会上做

主旨演讲时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很好地解释了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点评】这里翻译的亮点在于动词的选择,make和bring虽然是很常见的两个动词,却让整个句子都生动、自然起来,看见“是”就想用is或是are的小伙伴们快学起来~再来看看被李克强总理引用过滴诗句——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翻译】Opportunity may knock just once; grab it before it slips away.【出处】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解释】来到了就不可白白丧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白白丧失掉的是机会。【背景】当地时间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在谈到中英两国的发展底蕴和前景时,他引用了苏东坡的这句话,期待中英双方抓住机遇,求新求变。【点评 】这句话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翻译君果断对它进行了意译,否则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就可以用来给在外国小伙伴解释“蹈”到底是什么东西了~胡锦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翻译】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when the foundation is stable, the country is in peace. Nothing is more valuable in the universe than human beings.【出处】《尚书·五子之歌》【解释】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背景】当地时间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点评 】想要翻译好这句话,也许组织句子结构并不难,但是选择准确的词对应原文中的“民、邦、天地”却需要很多脑细胞,还是和官方翻译君好好学习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翻译】As Heaven keeps vigor through movement, a gentleman should unremittingly practice self-improvement.【出处】《周易?乾》【解释】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背景】同样出自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重要演讲,用以形容“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点评】这句话虽然是鸡汤君常用的励志名言,但是想要翻得霸气侧漏,还是要好好动一番脑筋的,此处,翻译君首先通过补译呈现出句子的原意,又通过vigor, unremittingly这样的词汇,还原出了句子的神韵。最后,再看几条温家宝的——行百里者半九十。【翻译】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

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背景】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引用了这句中国古训。【点评】汉语中有一种神秘的存在叫做“虚指”,而这里的“九十”就是虚指,因此虚化处理的意译要比对应翻出每一个数字的效果要更好,比如当时的美女翻译君就将其处理为“by the wayside”,再也不用担心歪果仁问为啥不是“八十九或者九十一”啦~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翻译】…but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出处】《左传》【解释】尽管兄弟之间存在分歧,但仍应以血缘关系为重。【背景】同为两会记者会上,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指出,两岸同胞是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点评】敢于直面古诗文的翻译君,不仅要英语棒棒哒,更要有扎实的中文功底,比如上面这句话:什么是“小忿”,什么又是“懿亲”?所以,努力学英文的你也不要忘记积累自己的中文功底哟~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五
《常用古文800句》

1、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 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

恶来决定。

4、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 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

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

,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

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75、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

章的立意。

76、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80、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

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84、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86、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87、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六
《文言文》

 爱莲说

常规词语

【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

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

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

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 【宜】应当。【众】多。

词类活用

【蔓】生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阅读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

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 、 、 等方面,表达作者 、 、 的

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 )。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 )。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 ) 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

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

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

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16.用原文回答

(1)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语句是

(2)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的一句是

(3)隐喻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

1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明作者怎样的感情

18.文中大量使用了“骈句”,试在文中找出一例

19.本文赞美“莲花”,实则是在赞美君子,这种写法叫

20.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怎样看待这两句话?

21.“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的品质,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的品质。

22、解释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蕃( )( )盛爱( ) ...

陶独爱菊( )予独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 ) ...

濯清涟而不妖( )( )( )中通外直( ) .....

不蔓不枝( )( )亭亭净植( )( ) .....

香远益清( )花之君子( )宜乎众矣( ) ....

不可亵玩( )陶后鲜有闻( )花之隐逸( ) .....

23.本文选自作者代,字。

24.“说”是一种,也可以都是为了 ,相当于现代的 。

25.第一段中,作者用了衬托手法,用陶渊明独爱菊面衬托予独爱莲,用 反面衬托 。

26.作者从 三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

象,意在表达作者 的高

尚情操。

 马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于是 作者对

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写出通假字并释义

食马者 不外见 尽其材 无马

5.解释加点的字

祗辱 骈死 故虽有名...

策之不以其道 或尽粟一石 与常马等...

不可得

执策而临之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

6.本文的论点是,主要结论

是 ,

主旨句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是 ,

根本原因是。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 ,集

中阐述的内容是

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7.划分句子节奏并翻译

(1)祗 辱 于 奴 隶 人 之 手 骈 死 于 槽 枥 之 间

译:

(2)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译:

8.“伯乐不常有”已透出作者之意。第2段从行

文看,是从反面论证 的道理,写作意图

在于谴责 ,连用四个“不”字,将“食马者”的

写得淋漓尽致。“ ”三个字,是全文主旨所在。“千里马”

喻 ,“伯乐”喻 ,“食马者”

喻 。有人曾说“世人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

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

“ ”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你认为当今社会,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 陋室铭

l,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 ) (2)惟吾德馨 ( ) ...

(3)谈笑有鸿儒 ( ) (4)无案牍之劳形( ) ....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写出文中最为概括的一句):( )

4.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

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

道德情操?

6.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骈句。

(2) 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上句: 品千古美文 ( )

7、注音

诸葛( )案牍( )德馨( )鸿儒( ) ....

8、解释加点的词

德馨( )调素琴( )鸿儒( ) .....

案牍( )陋室铭( )劳形( ) .....

9、.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2)文中作者“德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何陋之有”和文题“陋室”是否矛盾,为什么?

(4)表现陋室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5)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 醉翁亭记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 __家。字_ ___,自号__ __,又号__ __,著有

《 》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 __ _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 》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 回 路 转 有 亭 翼 然 临于 泉 上 者 醉 翁 亭 也 作 亭 者 谁 山 之 僧 智 仙 也 名 之 者 谁 太守 自 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翼然临于泉上( ) (2)饮少辄醉( )

(3)太守自谓( )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包含的一个常用成语是__ ___,它的常用意义是 ___ __。

4.选文写景,首先写_ ____,其次写___ __,最后写__ ___ 。

5.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6.给划线句子用“/”把朗读的节奏划出来。

1.填空。(10分)

(1)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 。

(3)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4)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众宾客欢乐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 _______。

(7)写游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①《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风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醉翁亭记》一文从文体上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一句话流传至今,它是____ ____、____ ______。

⑤《醉翁亭记》作者( ),是( )朝( )家、( )家。他自号( ),又号( )。这篇文章选自《 》。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七
《文言文试卷》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一)学弈1、译文:弈秋,是( )的人。让弈秋( ),其中一个人( ),只听( );(另)一个人,虽然( ),却一心( ),想拉( ) .虽然( ),却不如( ).说是( )吗?说:( ).

2、孟子名( ),字( ).( )时期( )国人.是古代的( )家、( )育家。被称为( ),与孔子合称为( )。

3、本文道理:学习要( ),不要( )。

2、孔子名( )字( ),( )时( )国人,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编为《( )》,是著名的( )家、( )家、( )家。

3、本文写了两个孩子的( ),写了孔子的( ),( )。

第二课《匆匆》(一)作者参考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 )家。代表作有《 》、《 》。毛泽东曾称赞他的( ),说他:一身( ),宁可( ),不领( )。

(二)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想:表达了作者对( )的感慨和对( )的无奈。

第三课《桃花心木》

(一)作者参考林清玄:( )最高产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 》、《 》、《 》等,他的名言有:( ) (二)本文重点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 )出一颗( )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 )转化为巨大的( ),( )生长。

第四课《顶碗少年》(一)作者参考作者:( ):当代作家。上学期曾学过《 》就是她的作品。(二)讲法参考问题:本文一共写了少年几次顶碗?( 次)少年成功的原因:主观:( )客观:( )

第五课《手指》(一)作者参考:

作者:( )。浙江人。现代作家名( ),字( )。代表作有《 》。

(二)讲法参考:问题:本文中所讲五指的特点:它们各有不同的( ),各具不同的( ),各有( ),各有( )。五根手指如能( ),成为一个( ),那就根根( ),根根有( ),不再有什么( )、( )之分了。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一)作者参考老舍:原名( )字( )。( )人。被称为( ) 家。

代表作有:《 》《 》《 》等。(二)本文按( )、( )、( )的顺序,也是时间顺序。

第七课《藏戏》鼻祖是( )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本文介绍了( )和( )民居。

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

(一)地域介绍:维吾尔人生活在( ),( )是我国最大的省,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二)总之和田的维吾尔人是( )的。

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写作背景作者:( )是李大钊的女儿。课文于一九四三年写于( ),当时正值李大钊去世( )周年,所以命名为《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于( )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军阀( )杀害。(二)1、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 )。2、本文体现李大钊的精神是:( )3、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 )、( )、( )、( )4、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

第十一课《灯光》(一)作者:( ),曾是随军记者。代表作有:《 》。

(二)本文重点:本文的线索是( )和( )

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一)写作背景张思德:( )年参加红军,曾参加过( )。后来成为中央警备团的战士。( )年九月五日在陕北( )县烧炭时,因( )而牺牲,九月八日为他举行了( ),( )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一生只参加过张思德和( )的追悼会。(二)关于议论文:分为( )、( )、( )论点是( )。(三)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 1、( )。2、( )。3、为人民的利益,( )。(四)本课重点1、司马迁:西汉( )家、( )家、( )家。代表作是《 》第一部(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 )。或:( )。于:( )。泰山:比喻(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 )。本句的意思是:( )。3、精兵简政:( )。( )提出来的。4、五湖四海:( )。5、死得其所:( )。

6、完全:( )。7、彻底:( )

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一)关于作者是( ):著名( )。诗作有《 》本文主要讲了周总理的( )和( )本文采用( )手法。动作:( )、( )、( )、( )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柴》(一)作者简介。安徒生:( )作家。被称为( )。代表作有:《 》《 》《 》《 》

(二)本文要点。1、五次。幻象到了:( );( );( )、( )、( )。说明现实中她:( )、( )、( )、( )、( )。也说明她渴望:( )、( )、( )、( )、( )。

2、“飞到那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地方去了。”含义是:( )。

3、两个幸福的含义:1是( ),是幸福的;2她死了,( )幸福了。

第十五课《凡卡》

(一)作者:( )国的( )。本文写于( )年,当时正是( )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 )的生活。

(二)本文讲法。

1、围绕( )和( )来写的。

2、乐表现在一、( );二、( )和( )。

苦表现在( )、( )、( )上。

3、文章以( )结尾,说明这不过是梦,( )。

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一)关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 )物理学家,两次获得( )奖。

(二)本文主要讲了居里夫人的( )和( )

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神五、神六升天。飞行员是:神五:( )时间:( )年1月10月15日

神六:( )、( )时间:( )年10月12日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 )与( )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 )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 )、( )的太空。

第二十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第二自然段:从( )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 ),不断( ),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2、文中举了( )( )( )三个例子。

3 、见微知著的含义是:( )。

第二十一课《我最好的老师》

1、让我们养成独立( )和独立( )的能力,同时具有( )的能力。

2、终身受益的道理:不要迷信( ),也不要迷信( )

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作者:( )1、教我们做( )的人。

2、四件事:( )、( )、( )、( )

这四课的重点

二、课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 );( ),终身不忘。

四课:忘不了的笑声

有哪些笑声:( )、( )、( )

1、七步诗

一、译文

锅里( ),是为了把( ),留下( )。豆秸( 子( )。豆秸和豆子( ),豆秸( 呢?

二、作者:

( )之子,( )之弟。 三、情感:( )心情。

2、鸟鸣涧

一、译文

夜晚,在( )里,( )轻轻地飘落。春天的( )。月亮升起( 鸟儿在( )鸣叫。

涧:( )。时:( )。二、作者情感( )。

3、芙蓉楼送辛渐

一、译文 ,豆 ) ), )

在( )来到吴地,清晨,为你( )。

( )我的情况,你就说,( )。

二、作者思想:

与友人( ),表白自己( ),保持( )思想感情。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八
《文言文会考篇目知识梳理之“重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会考篇目知识梳理:重点句子翻译

一、《劝学》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了。

二、《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三、《赤壁赋》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在旷远的江上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这之后,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

五、《六国论》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诸侯)送给他的越多,(秦国)侵犯得就越急迫。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指南录后序》

1.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我)打算(把这部诗集)保存在家里,让后代的人读到它,能同情我的心志。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即使我正义凛然问心无愧,但是没有向国君和父母自我表白过,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说(或是看待)我呢?

七、《五人墓碑记》

1.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

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3.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八、《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3.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九、《廉颇蔺相如列传》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平常的人对此尚且会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

十、《鸿门宴》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十一、《陈情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內无应门五尺之僮。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十二、《逍遥游》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气苍苍茫茫,这是它的真正本色吗?还是高远无穷,不能看到它的至极深处呢?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以长寿之名流传人间;大家都羡慕他,这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3.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他这样,虽然可以免徒步之劳,但毕竟有所依持。

十三、《<论语>选读》

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道德来引导、约束老百姓,用礼法、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那么老百姓就会知道什么是耻辱并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君子从政为官,是这了实行君臣大义。

4.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通过合道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如同天上飘忽不定的浮云。

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7.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不如贫穷仍能乐道,富贵仍然好礼的人啊。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9.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还比不上一个乡的好人都称赞他,一个乡的坏人都讨厌他。”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九
《十六篇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课外阅读

(2005-9)

一.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③

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④

成教⑤

也。”遂烹⑥

彘也。(选自《韩非了》)

【注释】①之:到 ②彘(zhì):猪 ③特:只 ④以:用来„„的方法 ⑤成教:成功的教育 ⑥烹:煮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她的孩子哭着要跟着。她哄孩子说:“如果你回去(乖乖地呆在家里),(妈妈)回来就给你杀猪煮肉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看见)曾子正要逮猪准备杀掉。她上前阻止说:“(我)只不过是同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和小孩不能开这样的玩笑。孩子还小,不懂道理,把父母当作学习的榜样,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如果欺骗了他,那就是教他学欺骗。母亲要是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说完这话,曾子就(把猪杀掉)给孩子煮肉吃。

【解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表面上看,曾子为了妻子的一句戏言而杀掉猪,好像有点小题大做,但实际上却是十分有必要的。区区一头猪,怎能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相提并论?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如果小时候就不能做好,又怎能期待将来能够做好呢?

二.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简介】骆宾王(约630-684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初唐四杰”之一。 【赏析】蝉,居高枝,饮风露,与世无争,因此历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因事入狱,狱中他写出了这首诗,诉说自己的冤屈。在这首诗中,用真挚而充沛的感情,抒写了自己含冤莫辩的深切哀痛。在狱中,诗人触景生情借蝉明志,既向知己朋友诉说自己的冤屈,又表明了自己高洁、无私的品质。

诗的首联,是个工整的对偶句。上句中“西陆”点明时令已是秋天,“蝉声唱”指蝉的鸣叫。在狱中,诗人失去了自由,听了寒蝉时断时续的鸣叫,深感凄楚。下句“南冠”是个典故,见于《左传》:“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在这里,既点明“在狱”,又点出了自己是南方人。一个“唱”字,诉说了诗人心中无限惆怅与悲戚。一个“深”字,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情。

颔联紧承上联,诗人像是在对蝉倾诉,又像是自言自语:黑发对白头诉苦,痛苦更难以忍受!当然这里的“玄鬓”与“白头”不一定是写实,但却是诗人内心痛苦的真实写照。犹言即使阵阵凄鸣寒蝉也比自己此时更有生机,为什么偏偏它还来对自己苦苦吟唱!

颈联写得无比沉重。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描写自己的境况。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它才难以飞行;秋风频吹,蝉的声音就传不到远方。这不正是诗人此时此地的处境么?“重”、“多”二字不仅是秋蝉所面对的现实,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困顿和无以言说的痛苦现状的真实写照。

尾联以无奈的慨叹结束全诗,在无人看重“高洁”的现实中,又能向谁表白自己纯洁的内心呢? 总之,这首咏蝉诗,明白如话,处处以蝉自譬,贴切自然,对仗工整,深沉而富有抗争性,使这首咏蝉诗在历代同类题材的诗作中一直被人推崇,备受人们的喜爱。

三.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①

于鲁郊,鲁侯御而觞②

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③

,具太牢④

以为膳。 鸟眩视⑤

忧悲,不敢食一脔⑥

,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⑦

,非以鸟养养鸟也。(《庄子·至乐》)

【注释】①止:停 ②觞:献上好酒 ③乐:取乐 ④太牢:太牢之礼,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指丰盛的宴席 ⑤眩视:眼花瞭乱 ⑥脔:(luán)肉 ⑦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文】从前,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的城郊,鲁国的国君恭恭敬敬地将它迎进了庙堂,献上好酒请它喝,演奏动听的《九韶》为它取乐,摆下丰盛的宴席作为它的膳食。

海鸟却被搞得眼花瞭乱,失魂落魄,一块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死了。 这是在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

【解读】鲁国的国君对海鸟的照料可谓细致入微,对海鸟的用心可谓良苦,但是最终却把海鸟弄死了。是啊,这鲁侯地在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养鸟。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主观愿望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否则,即使你的愿望再好,也会事与愿违的。

四.高山流水

伯牙①

善鼓琴,钟子期②

善听。伯牙鼓琴,志③

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④

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汤问》)

【注释】①伯牙:俞伯牙,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楚国人,在晋国当上大夫。 ②钟子期:楚国的樵夫,精通音乐。曾与伯牙结为兄弟,后来,钟子期早死,伯牙悲痛至极,在他的墓前弹了最后一曲,然后将瑶琴摔碎,发誓不再弹琴了。 ③志:心中 ④兮:助词,相当于“啊” 【译文】俞伯牙善于弹奏瑶琴,钟子期很会欣赏。伯牙弹琴赞美高山。钟子期听后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雄伟壮观的泰山!。”伯牙弹琴赞美流水。钟子期接着说:“妙啊!浩浩荡荡,真像奔腾澎湃的江河!”只要是伯牙通过琴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钟子期都会准确领会其意。

【解读】春秋时期,伯牙是音乐大师,钟子期是一位深知音乐奥秘的音乐欣赏家,两个人的友情是典型的“义”气相投。当时,伯牙是晋国上大夫,而钟子期只是山间一樵夫,他们成为莫逆之交,毫无功利成分可言。伯牙鼓琴,心里无论是想着高山还是流水,钟子期总会从其弹出的琴声中听出来。就在伯牙回国专门探寻钟子期时,得知他已经离开人世,于是伯牙便将瑶琴在好友墓前摔得粉碎,并发誓从今以后不再弹琴。义至如此,不禁令人叹为观止了。“高山流水谢知音”的典故也由此盛传不衰,不仅成了高雅音乐的代名词,而且也形容好朋友相识、相知的最恰当的比喻。

五.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流寓巴蜀时写的。诗写夜泊之景,每句一景,共四景。

头句写月 “江月去人只数尺”,这里的“江月”指水中月影;“去”,距离。全句的意思是:水中的月影距离船上的人只有几尺远。江中月影近人,表明江中无风无浪,写出了江水清明、月夜宁静安谧的美景。

次句写灯 “风灯照夜欲三更”,这里的“风灯”,指用纸罩住的桅杆上的“灯”,可避风。全

句的意思是:船中的桅杆上悬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冷淡而柔和。写出了当时的宁静夜景。

三句写鹭 “沙头宿鹭联拳静”,这里的“沙头”,指沙滩、江岸;“拳”,弯曲、屈曲。全句的意思是:沙滩上成群的白鹭弯曲着身子,在夜晚睡得那样恬静。诗人对“沙头白鹭”的描写,表现了夜的“静”美。

末句写鱼 “船尾跳鱼拨刺鸣”,这里的“拨刺”是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全句的意思是:(忽然)船尾传来“拨刺”的声响,原来是一条大鱼跃出那波光粼粼的水面。这里以动写静、以声破静,俞见其静。作者运用衬托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诗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实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结合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中陆地、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夜泊图”。读之如身临其境,由境会意,给人以静美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

六.小善不为

君子不谓①

小善不足②

为也而舍之,小善积③

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④

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是故积羽沉⑤

舟,群轻⑥

折轴,故君子禁⑦

于微。(《淮南子·缪称训》) 【注释】①谓:认为 ②不足:不值得 ③积:积累 ④伤:妨害 ⑤沉:使„„沉没 ⑥轻:重量小 ⑦禁:制止

【译文】君子不认为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小的好事积累起来便成为大的好事;不认为小的坏事没有什么妨害而去做,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是大的坏事。所以,羽毛虽轻,积累多了可以使船沉没;物体虽轻,数量大了,可以压断车轴。因此,君子在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要加以制止。

【解读】三国时期,刘备在给后主刘禅的遗诏中说:惟德,能服于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为人处事,就应该于小处不可随便。我们所说“防微杜渐”,也就是这个道理。

„„„„„„„„„„„„„„„„„„„„„„„„„„„„„„„„„„„„„„„„„

(一)破釜沉舟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将),威震楚,名闻诸候。乃遣当阳君、蒲将军(楚将)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县名)。战少利,除余复清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fǔzēnɡ),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国王离(秦将),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秦将),虏王离。涉间(秦将)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候。诸候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乃楚击秦,诸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十当,楚兵呼声动天,诸候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候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候上将军,诸候皆属焉。

1.解释下列句中的“绝”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为绝妙( ) ②群响毕绝(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④绝其甬道( )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属”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 )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④诸候皆属焉( ) 3.翻译“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译:

4.在解救巨鹿之战中,正面描写楚军下定决心,不留后路的句子是

。 5.源于这段历史故事的成语是喻 。

(二)沐猴而冠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可霸。”项王见秦宫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一种酷刑)说者。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居数.日( ) ②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 ③又心怀思.( ) ④烹说.者( ) 2.选出注解有误的一项( ) A.引兵西屠.(杀进) B.人或.说项王(有的人) C.可都.可霸(建都) D.果然.(样子) 3.翻译

①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②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译:① 2

② 4.关中宜于建都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用现代汉语回答)

答: 5.哪些句子表现了项羽的残暴?

答: 6.哪些句子表现了项羽眼光浅短?

答:

(三)四面楚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候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用一成语给上文另取一标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项王军壁.垓下( ) ②常幸.从( ) ③骓不逝.( ) ④歌.数阙( ) ⑤美人和.之( ) ⑥左右皆泣.( ) 3.翻译

①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候兵围之数重

②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译:① ② 4.这个故事在京剧里的剧目是。

5.源自本文的成语是 6.结合所知的历史知识,略谈项王失败的原因。

答:

(四)

(宋)太祖(A)弹雀于后园,有群臣..(一位大臣)称有急事相见,①太祖(B)见之,其所奏,(C)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②臣以(D)急于弹雀。”上(E)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其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③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1.下面有五个副词,根据文中表达需要,与文中字母对应,请填在横线上。

A- B- C- D- E- (愈 乃 尝 尚 亟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太祖(A)弹.雀于后园( ) ②上怒诘.其故( ) ③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 ④汝怀齿欲讼.我耶( ) 3.翻译文中①②③句

译:① ② ③ 4.文中太祖的态度先是怒,后来却突然转怒为悦,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答: 5.给本文拟一个小标题

(五)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1.解释下列句中“于”的意义

①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 ②苛政猛于虎也( ) ③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 ④余将告于莅事者( )

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一句中的“者”字与下列句中“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B.言之,貌若甚戚者 C.陈胜者,阳城人也 D.昔者吾舅死于虎 3.将“何为不去也”译成现代汉语

译: 4.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通 , ; 通 , 5.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政治观念?

答: 6.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孔子对妇人哭而哀的关心的句子是 ; ②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六)孙叔敖埋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伊,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归而泣.( ) ②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 2.根据文意,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以 福 3.翻译“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译: 4.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结合自己谈谈如何向他学习。

答:

(七)黄公好谦卑

3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卫有鳏夫,时冒娶之,果国色也,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 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

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矣。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有二女,皆国色..( ) ②常谦辞.毁之( ) 2.划分朗读节奏: 年 过 而 一 国 无 聘 者

3.翻译句子 ①时冒娶之,果国色也 ②故其子毁不姝美

译:① ② 4.黄公过分谦虚表现在哪里?它产生了什么后果?(用原文回答语句)

答: 5.“此违名而得实矣”中“此”指代什么? 6.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八)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ǔ)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也!”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①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 ) ②所宝以百数( ) ..

2.对这则故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宝以百数”是说,杜处士珍藏的书画很多,要以百来计数。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是说,在众多的书画中杜处士最珍爱的是一轴唐代画家戴嵩画的牛。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职分也 3.翻译: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 4.子罕弗受玉,献玉者作了解释,他解释的用意是什么?

C.“有一牧童见之,拊(fǔ)掌大笑”是说,在晒画的时候,有一个牧童看见杜处士,就笑他竟然收藏一幅画错了的画。

D.“处士笑而然之”是说,牧童讲了画错的理由后,杜处士认为他说的是对的。

3.这则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4.以画牛著世的戴嵩,他的“斗牛图”为何出现“掉尾”的错误?牧童为何就能指出其中的错误? 答: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译: 6.文中的小牧童和杜处士都有值得人们称道的方面,请你说说他们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答:

(九)执竿入城(《笑林》)

鲁有执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说至曰:“吾

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下列句中的“以”字,与文中“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C.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D.太医以王命聚之 2.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计无所出: ②遂依而截之: 3.“执竿入城者”和 “老父”各是什么人,请简要概括出他们的特点

①执竿入城者: ②老父: 4.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迪是

(十)子罕辞玉(《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献诸.子罕( ) ②尔.以玉为宝( ) 2.“我以不贪为宝”中的“以”字与下列哪一句中的“以”字解释相同

答: 5.作者在文中褒扬的人是谁?褒扬了他怎样的精神?

答:

(十一)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1.比较下面两句中“以”字的用法

①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 ②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 2.翻译:左右或默

译: 3.赵高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4.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4

(十二)马价十倍(《战国策》)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

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xuǎn)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一朝(zhāo)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莫与言.(话语) B.愿.子还而视之(希望) C.去.而顾之(走过去) D.伯乐乃.

还而视之(竟然) 2.文中括号内应填上的词语是

3.“臣请献一朝之贾”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请求您给我一天的报酬 B.大臣们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 C.我愿意奉送您一天的报酬 D.我要求贡献一天的报酬

4.文中的两个通假字是: 通 ; 通 5.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答:

(十三) (《战国策》)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①君之楚,将奚为北

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②此数者愈善,而楚愈远耳。 1.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① ② 2.“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是 句式。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成语是 。这篇短文的寓意是

(十四)杯弓蛇影

①(禾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②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1.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角将军角弓不得控 B.不酒中复有所见不

河南听事壁上有角

不

汝父在C.意广意杯是蛇即角影也

前在坐,蒙赐酒意甚恶之 D.前

复置酒于前处

2.翻译文中①②句

译:① ② 3.客人生病的原因是什么?

答: 4.“广乃告其所以”中的“所以”具体指什么?( 用现代汉语回答)

答: 5.学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示?

答:

(十五)

先公(指欧阳修)①

四岁而孤,家贫无资②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③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④

,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先公:欧阳发对去世父亲欧阳修的尊称 ②资:财产 ③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祖母用芦苇杆画地教(他)来写字 ④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就到乡里读书人家借来读它。闾里,乡里;士人,读书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及其.稍长( ) ②或.因而抄录( )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试用两个或三个成语来概括它们的意思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 ; 3.读了“先公四岁而孤”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出一个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用成语或一句

话概括)

答: (十六)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①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②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释】①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一开始是表现天降倾盆大雨的曲子,接着是高山崩裂的音调 ②穷其趣:完全说出它的旨趣和意境 1.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善鼓.琴(弹奏) B.伯牙所念.(想) 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山的北面) D.乃援.

琴而鼓之(支援) 2.对“吾于何逃声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要逃到哪里去呢? B.我要从哪里开始逃跑呢? C.我从哪里使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D.我的歌声能够从哪里逃走呢?

5

3.从这个故事中人们引出一个成语,来形容知己、知音或者朋友,这个成语是

表白的文言文一句话篇十
《九年级古文阅读试题有答案》

陈涉世家

1、陈涉少年时期远大抱负的句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天下苦秦久矣!) 起义的导火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失期,法皆斩)

3、起义的策略口号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陈涉关于富贵贫贱不旦在天且道出千古志士之胸臆的句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目的是:(从民欲也)

6、“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忿恚尉)

7、写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的句子:(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卒数万)

8、假借公子扶苏项燕起义原因的句子: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着乃公子扶苏---------或以为亡) “吴广以为然”中的“然”指代的内容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9、起义的三个步骤是:1)并杀两尉。2)诏令徒属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0、二人所做的舆论准备(威众之策)是:(鱼腹藏书 ,狐鸣篝火)

这样做的目的是:(威众)

11、陈涉在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主要根据有二:一是从客观情况

说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具有群众基础;从主观上说是因为提出了(诈自称公子复苏)这一顺应民心、具有号召力的起义策略。(并杀两尉)是起义的第一步,最能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12、表明陈胜少时身份的句子是:(尝与人佣耕)

13、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的句子是: (苟富贵,无相忘)

14、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5、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有什么作用? (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

16、本段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陈胜?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17、为什么陈胜认为提出这一口号就可以“宜多应者”?(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

其死也;” b.“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8、哪一句表明吴广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望?: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9、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哪一句话? (天下苦秦久矣)

21、“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哪一句话? (宜多应者)

22、这两句话的前后照应说明了什么? (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

23、从全文来看,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极强的洞察时局的能力。总之,他是一位农民革命运动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4、司马迁对于陈胜持何态度?(从文中可以看出,)

唐雎不辱使命

1、安陵君为什么不愿意拿安陵和秦国交换?(受地于先王,愿中守之,弗敢易。)

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 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

2、唐雎不畏强暴,以死抗争,迫使秦王明白了什么道理?(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针锋相对的以“布衣之怒”相诘,并以(专诸之刺王僚 ,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三件惊天地泣鬼神 的事件回击秦王。

4、作者如何将唐雎和秦王对比,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

( 秦王是大国君主,盛气凌人,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有力的衬托了唐雎作为一个弱

小之邦的使者所表现出来的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机智果敢)

5、天子之怒的后果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6、秦王认为布衣之怒如何?(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认为布衣之怒如何?(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7、唐雎引用专诸、聂政、要离三个人物事件有何作用?(提醒秦王,让他明白若士必怒

的后果)

8、你知道古代哪些不辱使命的事例?

(1、蔺相如完璧归赵 2、荆轲刺秦王 3、晏子使楚,使楚王自取其辱4、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5、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而看出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0、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请说出下列句子的潜台词是什么。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献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

后果将不堪设想。)与臣而将四矣。(我将效仿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1、唐雎表白要与秦王拼命的句子是:(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

日是也。)

12、唐雎要跟秦王拼命的行动是:(挺剑而起)

13、第一段秦王语言里隐含什么意思?可以看出秦王怎样的态度?(交换土地是假,侵

略安陵国是真,可以看出秦王以强凌弱的蛮横态度)

14、唐雎要与秦王拼死斗争的句子是:(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5、结合全文看唐雎有那些性格特点?(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沉着坚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孟子主张施行仁政统一天下强调地利不足恃的句子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或本文最终阐明的道理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文中的君子指什么人:(得道者)

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该靠什么:(得道即施行仁政)

4.、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什么: (得道;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5、得道的君主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战必胜矣)

6、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和 ),

从而反映出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

7、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战争阐述( 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

8、全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阐述了( 人和 )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作用,从而阐明了( 施行仁政 )的必要性,从而反映出( 民贵君轻 )的政治思想。

9、第四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 人和 )的重要性,推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的结论。

10、文中阐明施行仁政有巨大功效的句子是:(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文中的排比句“域民…………兵革之利”有何作用? (在语言形式上富有气势,在

表达效果上富有说服力,更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都是告诉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2、本文从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给国家带来危害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本文指出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做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

4、本文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砺的作用是:(改、作、喻)

5、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7、本文论述的重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只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一句来证明。

8、第二段主要阐述的是要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

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9、 揭示国家灭亡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孟子主张人要成才首先要经历磨砺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

11、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12、你认为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物在其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都是在饱经苦难的磨砺之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13、本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人才观?(人才要经受艰苦的磨练)

14、本文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5、本文采用层层论证的方法,即由(造就人才)说到(治理国家),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 16、列举经历磨练而成大业的事例: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尝遍百草,遍迹江河,终于写成医药名

著;屈原为楚国复兴,流放汉北,上下求索,最终写成《离骚》

17、请写出与本文中心论点相接近的名言:(1、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2、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

纨绔少伟男)

18、开头列举古人的事例有何用意? ( 引出“生于忧患”这一论题,同时又为下文的论证打下基础,

提供事实论据)

19、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1、磨难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2、要有危机意识,不贪图享乐)

20、孟子认为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说明。(1、顺逆境都可造就人才2我

们要树立远大志向,不满足于现状,并且艰苦奋斗)

鱼我所欲也

1、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必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从文中总结出的成语是:( 舍生取义 )

3、请列举古今舍生取义的事例:(1、文天祥宁死不降元;2、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救济粮;3、闻

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

4、文章开头用(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论点。

5、请你写出与本文中心论点相一致的古诗:(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砍头不要紧,只

要主义真;3、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

(舍生取义,用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的)

7、能概括全文大意的一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必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全文的主旨是:(舍生取义)

8、文中有甚于生者指( 义 ),有甚于死者指( 不义 )。

9、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 天性,天良 )

10、本文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比喻论证: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阐明了义重于生的道理

举例论证: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阐明了宁死不受不义之食

对比论证:用受万钟与宁死不受嗟来之食作对比,批判了不辨礼义而追求富贵的行为

11、第一段最能体现作者性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2、文中证明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 )

13、“非独贤人有是心也”中的“心”是指:(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14、“是亦不可以已乎”中的“是”指:(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15、在作者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所恶有甚于死者)

16、你认为在新时代的今天舍生取义还值不值的提倡?谈谈你的看法。

(值得1、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选择,我们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2我们常说要学会做人,其实就是讲要注重人格的修养,舍生取义应成为人生的准则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睡觉的名句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