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2    阅读: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一
《动物比喻》

动物比喻(Animal Metaphors)

动物比喻(Animal Metaphor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广泛的使用,它使语言生气勃勃,形象鲜明。然而,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动物比喻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存有障碍。从翻译的角度总体说来,动物比喻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译语与原语存在对应的关系,使动物形象再现成为可能。根据两种语言在意义、形象或风格上的相似性,翻译时可采用同值、近值互借法,以再现原语形象。例如:

1. What a dull speech! He's merely parroting what many others have said.

多么单调乏味的讲话!他不过是鹦鹉学舌,重复许多人说过的话而已。

2.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3.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孤燕不成夏。

4. He is as sly as a fox. You„ve got to watch him. 他狡猾得像个狐狸。对他你可要当心点儿。

5. You stupid ass! How c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

你这头蠢驴!怎么会干出那种事儿来?

6. 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

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

另一类是:同一动物形象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了动物形象名称的转换。这种动物形象的转换可以是一种动物形象转换为另一种动物形象。例如:

1. Ass in a lion‟s skin. 狐假虎威。(ass译为“狐”,lion译为“虎”)

2. Black sheep.害群之马。(sheep译为“马”)

3.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亡羊补牢。(horse译为“羊”)

4.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swine译为“牛”)

5.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cat译为“老虎”,mice译为“猴子”)

6. As hungry as a bear.饿得像狼。(bear译为“狼”)

7.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goose译为“鸡”)

8. 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hare充为“鼠”)

9. Neither fish, flesh nor fowl.非驴非马。(fish, flesh译为“驴”fowl译为“马”)

10. Break a fly upon the wheel.杀鸡用牛刀。(fly译为“鸡”)

11. Talk horse.吹牛。(horse译为“牛”)

另外:说某事不可能实现,汉语中有很多形象的说法,比如:天方夜谭、白日做梦、太阳从西边出来、异想天开、痴心妄想、天上掉馅饼、猴年马月……而英语中也有一个形象搞笑的说法,就三个词:“when pigs fly”(当猪可以飞的时候)。

猪,大家都不陌生了,又肥又胖,没有翅膀,靠自己的力气是飞不起来的。所以当猪可以飞的时候,那可真是猴年马月了。这种说法源自苏格兰的谚语,还曾经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出现。

看下面例句:

--Do you think your brother will be successful?(你觉得你弟弟会成功吗?)

--When pigs fly he will.(猴年马月吧。)

《环珠格格》中,紫薇对尔康说:“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张学友在歌中唱到:“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老公对老婆说:“我都睡了一觉了,你还没化完妆”……

看得出,汉语中关于“时间长”这一概念的表述还真是不少啊!不过,英语也不示弱,看下面这个“till the cows come home”。

有关它的来历?看故事:从前奶牛未经人工改造,每年都有不产奶的时候。在产奶时期,它们乳房充盈,不挤奶会很不舒服,所以会主动回家让人挤奶;但是,在不产奶时期,要让它们从草地上晃晃悠悠走回家,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看下面例句:

I'll stand here till the cows come home unless you pay me back the money I lent you.

除非你把借我的钱还我,要不然我会一直站在这。

各种动物比喻

Cat 猫

译句:He is one of the literary fat cats.

错译:他简直是只大肥猫。也许是加菲猫的流行会一些人译出这样的句子来,“大肥猫”是什么形象?其实fat cat是很早就有的一个俚语,意思是“有权有势的人”、“大亨”,所以原句的意思是:他是文学界的显赫人物。

英语中关于cat的习语很多,但是比作人时,一般给人的都不太好,也许是因为cat常和巫婆在一起,迷信认为遇到black cat是不的征兆。说一个人(as) sick as a cat是说该人“病得厉害”,尤其指“恶心想吐”;一个(as) weak as a cat的人“身体非常虚弱”;cat in the pan则是“叛徒”。

英语中常用cat指恶意伤人、包藏祸心的女人(She is a cat. 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把脾气很坏的老太婆称之为old cat。由cat加上后缀的catty指“爱搬弄是非的人”,而cattish的意思是“狡猾的”,表示反对或嘲笑的嘘声被称为cat call。

英语文化中认为猫有九命(A cat has nine lives),生命力特别强;谚语A cat may look at a king的意思是“地位再低微的人也有自己的权利”。有些习语很形象,如: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类似于汉语的“热锅上的蚂蚁”;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是“露出马脚”。

猫和老鼠的关系几乎所有文化都类似。英语中的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很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之意。动词短语play cat and mouse with someone是像猫抓住老鼠时不马上吃掉,而是捉住又放掉,然后又捉住那样折腾玩弄。至于英语习语中体现的猫和狗的关系也好理解,一般不会和睦相处,live a cat and dog life是“整天吵架不和”。

大家都知道It rains cats and dogs.是“大雨倾盆”的意思,但是这一说法的来源至今仍有不同意见,一说源自古代斯堪的那维亚神话:雨中巫婆骑着猫通过,而雨神乘的是一条狗。还有一个说法:古代街道排水设施太差,一下大雨,许多猫和狗都被淹死,雨水流走后,街上满是猫和狗的尸体。第三个说法是该成语来自希腊文的catadupe,意为“瀑布”,下瓢泼大雨时犹如瀑布,后来慢慢演变成了rain cats and dogs。

1.

2.

3.

4.

5.

6.

Dog 狗 Did you hear that Bob got a scholarship?What a lucky dog! 听没听说鲍勃得了奖学金?他真幸运。 He doesn‟t have(或stand)a dog„s chance.他根本没有机会。 Who‟s the top dog in the company? 公司里谁是头儿?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Every dog has his day.[谚]人人皆有得意时。 Love me,love my dog.[谚]爱屋及乌

Bird 鸟

1. He eats like a bird.他吃得很少。

2.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谚」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3. We‟re all early birds in my family because we live on a farm.

由于我们生活在农场,所以全家人都起得很早。

4.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 That‟s for the birds!那毫无意义!

6. It‟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own nest.「谚」家丑不可外扬。

7. A little bird told me.有人私下告诉我。

Horse 马

1. He eats like a horse.他吃得很多。

2. That‟s just a lot of horse and donkey dust! 那不过都是些废话!

3. It‟s time to study now and stop horsing around.学习时间已到,别胡闹了。

4. I got it 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我是听当事人亲口说的。

5. Just hold your horses!忍耐一下吧!

6. She works like a horse all day long.她整天辛辛苦苦地干活。

7. That‟s 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 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8. 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谚]带马到河边容易,强迫马饮水难!

Monkey 猴

1. Don't get your monkey up for nothing.别无缘无故生气。

2. You shouldn't monkey about with that machine,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fix it.

假如你不懂得修,就别瞎弄这台机器。

3. What kind of monkey business has been going on while I've been away?

我不在的时候,出了什么事了?

Chicken 小鸡

1. Come on! Don‟t be chicken! 来,别害怕!

2. Well,she‟s certainly no spring chicken.她当然不再是个小丫头了。

3.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re hatched! 「谚」不要过早乐观!

Owl 猫头鹰

1. He is as blind as an owl.他真是个瞎子。

2. He‟s a wise old owl.他是个智叟。

Bear 熊

1. Every time I see my grandfather,he gives me a big bear hug.

每次见到爷爷,他都要紧紧地拥抱我。

2. Her husband is a real bear.她丈夫脾气确实坏。

Bee 蜜蜂

1. She‟s always as busy as a bee.她总是忙忙碌碌。

Snail蜗牛

1. He walks at a snail's pace.他走路慢吞吞。

Worm 虫

1. He wormed his way through the narrow passage.他好不容易才走过那条狭窄的小路。

2. Every time l take the kids to the movies,they always worm around in their seats.

每次我带孩子们去看电影,他们好像总也坐不住似的。

3. I am a worm today.今天一点精神也没有。

4. A worm will turn.[谚〕如果被欺太甚,最温顺的人也会反抗。

Ants 蚂蚁

1. You‟d think he has ants in his pants.你会觉得他坐立不安

Bug 臭虫

1. It really bugs me when the bus comes late and I can‟t go to work on time。

由于汽车晚点而不能按时上班,真让我感到烦恼。

2. I don‟t feel well.I think I picked up some kind of bug in my travels abroad.

我感觉有点不适,可能是出国旅行时偶染微恙。

3. He‟s a camera bug.他是个摄影迷。

Fish 鱼

“鱼”( fish)的文化内涵在汉英语中也有极大的差别。在汉文化中“鱼”可指“坏蛋”如“鱼目混杂”;可表示“假的东西”如“鱼目混珠”;表示“受宰割”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示“关系密

切”如“鱼水情”等等。而fish在英语里可表示“特殊的人”、“家伙”等语义。如: a cold fish (无热情的人,冷漠的人) ; a big fish (小地方或小范围内的大人物) ; a fish out of water (因环境不熟悉而感到不舒服或尴尬的人)等等。

1.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谚」不要班门弄斧

2. He‟s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他感到生疏。

3. He drinks like a fish。他喝起酒来不要命。

4. All‟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凡是到手的他都要。

5. Fish in the air 水中捞月

6. 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

最好的鱼三天也要变臭。/ 久住招人嫌。

Hog 猪

1. When we were young,my sister and I shared the same bed,but she usually hogged all the

room.小时候姐姐和我共睡一张床,可她总是占很多地方。

2. When he does something,he usually goes the whole hog.他要干什么,就真的干到底。

Crab 蟹

1. When he gets up in the morning,he‟s usually a crab(或in a crabby mood).

他早上起床时,总是很烦躁。

Sheep 羊

1. She had a rather sheepish smile. 她笑起来很害羞的样子。

2. He is a black sheep 他是个败家子。

其他动物

1. He is a fox. 他是只“狐狸”。

2. as foolish as a donkey 像驴子一样愚蠢;

3. as meek as a lamb 如羊一般温顺;

4. as happy as a lark像百灵鸟一样快乐

5. as stupid as a goose蠢得像头猪

6. a bull in a china shop莽撞闯祸的人,口语化点就是冒失鬼、大老粗。

三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

1. 纸老虎paper tiger;

2. 引狼入室to head a wolf into a house;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二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科 教 平 台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何晴

(黄淮学院外语系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动物习语以其丰富的比喻形象,独特的作用和表现力,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英汉动物习语的异同反映了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文章运用实例,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外来语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动物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指出在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关键词:动物习语  比喻形象  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534(2007)08(a)-0181-0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比喻手段的集中表现。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习语。而其中,动物习语的使用频率极高。但由于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使得英汉动物习语存在着许多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差异的产生?本文试从三个角度去分析这一问题,并针对一些动物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作出具体比较。

1 英汉动物习语的异同反映了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了生物进化具有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的二重性。而人类是兼有自然生物属性的社会文化人,在进化中更蕴涵着人的文化属性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人类文化进化也存在着二重性。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在进化中产生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1.1 文化进化的一般性导致英汉动物习语的共性

人类文化的一般进化反映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就是各民族在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着某些共性,体现在英汉动物习语中,例如,英汉语中都用蜜蜂来比喻勤劳(as busyas a bee),[1]用熊来比喻粗暴的脾气(be like abear with a sore head),狐狸喻指狡猾的人(a sly fox),[2]蜗牛是速度缓慢的代名词(as asnail's pace),羔羊喻指温顺(as gentle as alamb)[3]等。下面几个英汉句子中的喻体和比喻形象都非常相似:

Don't trust him, he is a wolf insheep's clothing. (别相信他,他就像披着羊皮的狼。)

It's no use expecting him to stand upfor himself, he is as timid as a mouse.(指望他自己挺身而出是不可能的,他胆小如鼠。)[3]

What a dull speech! He's merelyrepeating others' words parrot-fashion.(多么枯燥的讲话!他不过是鹦鹉学舌,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而已。)[2]

1.2 文化进化的特殊性使英汉动物习语存在差异

由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其特殊性,也因此产生了文化进化的特殊性。反映在英汉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上,这种差异相当明显。

1.2.1 部分对应

就是指英汉动物习语喻体不同,但喻意相似。如: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eggs.杀鸡取卵

Like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

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2]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2.2 完全不对应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这些完全不对等的动物习语宇可分为两类:

(1) 同一种动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喻意,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比如, dog在英语中喻意丰富,有a dog in the manager,go to the dogs, rain cats and dogs, letsleeping dogs lie 等[4],而这些习语从字面上看就让我们摸不着头脑。

(2) 同一种动物在英汉习语中却有截然不同的喻意。例如,在英语中owl是充满智慧的鸟,有 as wise as an owl(非常聪明),as sol-emn as an owl(一本正经)等[3]。而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

[2]

猫子就是猫头鹰。

语,而surly dog 则源于法语,而在汉语中却用其他方式来表达这一喻意,所以外来语的引入也是导致英汉动物习语差异的原因之一。

3 英汉动物习语具体比较

3.1 狗

在西方,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视作人的伴侣和爱物,因此就有了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也因此在英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多带褒义。如:You lucky dog! (你这个家伙真幸运!)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

而在汉语中,狗是卑贱的动物,一般用于贬义,比喻坏人坏事,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狐朋狗党、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3.2 马、牛

在西方文化里,马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英国人把马看作行军打仗的伙伴。在中国,马也是人的坐骑和交通工具。但不同的是,马在英国还是耕作的工具,而汉民族认为牛才是生产劳动的好帮手。因此,在英语中一些马的习语却与汉语中牛的习语对应了起来。例如,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壮如牛),talkhorse(吹牛), eat like a horse(食量大如牛),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牛不喝水强

[4]

按头)。

3.3 狮、虎

在西方,狮子是“百兽之王”。从 regalas a 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 as a lion(狮子般雄伟)等用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12世纪后期英王查理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喻为lion-hearted(狮心理查)。雪莱在他的诗中号召英国人民像睡狮般从梦中醒来(rise, like lions after slumber)。难怪英国

[2]

人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了。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认为狮子不见得庄严

[2]

雄伟,倒是老虎往往会引起类似的联想。因此,虎的比喻习语都是以威猛勇武的形象出现,如英雄虎胆、虎踞龙盘、如虎添翼、藏龙卧虎等。

由于两种语言中狮虎的比喻形象不对等,造成了英语中一些以狮为喻体的习语与汉语中虎的习语相对应。例如,as brave as a lion(勇猛如虎),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put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落入虎口),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等。

英语和汉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生存环境、宗

2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差异的原因

2.1 生存环境的差异

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海洋密不可分,其渔业十分发达,因此fish在英语中的喻意就十分丰富,如 a cold fish, fish in troubled waters,a fish out of water, a different kettle offish等[4]。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内陆,人们的生活主要来源是土地,所以,土地在汉语中就有许多习语,例如,挥金如土,而在英语中却用 spendmoney like water来表达这一喻意。2.2 宗教信仰不同

在英国,长期以基督教为国教,《圣经》中的许多典故就成为英语习语的来源。而中国最大的宗教为佛教。两国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文化造成了一定影响。拿龙来说,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称作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英语中用以指“凶暴之徒”或“严厉透顶的人”。

在中国,龙象征权威、高贵。古代帝王被尊为“真龙天子”,我们称祖国为 “东方巨龙”,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风指才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之士,相关的习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攀龙附凤、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等。2.3 外来语的影响

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相互影响。英语深受外来语的影响,不断地吸收新词汇和新意义。例如,white elephant来自于泰国

 科技咨询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181

科 教 平 台

浅谈日语教学中讲授日本文化的必要性

耿巍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5)

摘 要: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语教学中引入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熟练掌握日语和正确运用日语进行交流。本文就日语教学中讲授日本文化的重要性、讲授内容和方法等作了简要的论述。关键词:日语  日本文化  大学日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534(2007)08(a)-0182-01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语言的形式、表现手段乃至交际内容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要教好一门外语,掌握该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显然十分重要。日语作为日本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同样反映着日本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教学中正确认识日语的文化背景,从文化角度来把握日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将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材,这种高层次人材还要具备全面发展,专业素质较高的特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果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只讲授日语的语音、单词、语法等知识,就无法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水平日语人材,这就与大学教育的初衷相悖了。所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日本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等知识,使学生对日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对日本人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1 日语教学中讲授日本文化的重要性

1.1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不能脱离社会独自存在,而是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的生活极大程度上受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左右,所以不同的民族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

(1)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与文化背景结合得非常紧密。

1.2 从语言教学的目的分析

发展交际能力是日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严格遵守语法规则的句子,却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所说的话是否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例如:课堂上作为句型经常练习的句子——先生、これを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老师,我给您拿这个吧),可在实际生活中日本人是不会这样说的,因为“てさしあげる”这一“やりもらい动词”除了表达授受关系之外,还隐含着“我特意为您做某事”,即说话者向对方施恩的感情色彩。1.3 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分析

2 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的讲授内容和方法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单单讲授语言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但只是单纯地讲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其结果也只能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笔者在这里所讲的“把日本文化作为日语教学的内容之一”,不是指学校要开设“日本文化”或“日本世情”的课程,而想要强调的是要把文化作为语言背景进行讲授。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把“日本文化” 作为日语这一语言的背景进行讲授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日本文化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将文化作为重要的对象;在课程设置上,要给讲授文化安排足够的时间;在讲授方法上,教师应树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观念,在语言教学中始终贯穿文化教学的理念。例如,可在上课的前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节日近日有哪些,这些节日日本人是如何庆祝的;讲到“お茶”这个单词时,可简要地讲解一下日本的“茶文化”——茶道。

(2)其次,要让学生尽快排除母语的干扰,这一点对中国学生尤为重要。由于母语所带来的传统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并且汉语对日语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初学者一开始总是习惯先在脑子里将汉语译成日语,或将对方提出的日语问题译成汉语再回答。也有的学生当看到日语里的“当用汉字”和汉语中的繁体字差不多时,就作为同义来记,殊不知实际上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如:“娘”这个字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汉语中是“母亲,妈妈”的意思,然而在日语中却为“女儿”之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尽快使学生消

除“日语和汉语差不多”的错误想法,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的是另一门新的语言——日语,而不是汉语。同时,教师上课时也应尽量用日语讲课,以便培养学生能够自然产生像日本人一样的语言思维模式。

(3)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因文化差异而引起学生理解和交际障碍的语言现象,就要特别强调文化背景,使学生充分注意语言形式的内部含义,而不是停留在只理解语言形式的表面意义上。例如:日语中的“ありがとう(谢谢)”常被“すみません(对不起)”所代替。当别人为你做了某事,你表达感谢说“ありがとう”,对方并不一定很高兴,因为这句话似乎有对方应该这样做之嫌;但要是说“すみません”,听者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你表达的是“不该劳您大驾,给您添麻烦了”之意。

(4)重视语言环境的建立,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帮助他们增强了解日本文化的意识。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将语言的文化方面具体化或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活动。例如: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日本文化的简易读本;邀请中日“日语通”作中日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日语角、日语晚会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带着话题有目的地参加。

(5)发挥多媒体声像设备的作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的文化信息,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视觉氛围,以加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增加教学信息传递量及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习的兴趣。

总之,日语教学离不开日本文化及其背景的讲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认识和把握日语中蕴涵的文化背景,就会出现不应有的诸多问题,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误解。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注重语言教学,还必须重视日本文化对日语的影响,加强日本文化的导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正确运用日语。

教信仰、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共性是有限的,彼此间的习语也并非完全对等。通过对英汉动物类习语的比喻形象进行比较,可以获悉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将语言和文化两重能力相结合,才能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

参考文献

[1] 罗翔.动物类习语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 [EB/

OL].http://www.eduleke.com/html/89/viewnews_itemid_1089.html.2006,8,28.2007,4,21.

[2]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2003:186-191.

[3] 张复满.实用英语习语大全[M].合肥:安徽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Z].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182

科技咨询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三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文化研究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任丽娜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 由于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导致了英汉动物习语存在有共性和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部分对应和完全不对应,造成这种差异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存环境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习俗的差异。

【关键词】 人类进化;动物习语;文化差异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长期以来惯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结构定型些不一致的地方,但又存在着共同之处,有时又可对等。而这又可以分为的固定词组成的短句;是公认的、广泛应用的和必不可少的语言成分。两种情况:①用不同的动物比喻相同意义。例如,killtwobirdswithone习语是集多种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段的集中表现,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stone,汉语则用一箭双雕来表示相同意思;killthegoosethatlaysthe辞方法,其心理基础是世间万物之间某些特点的联想,具体而形象地描goldenegg,汉语则用杀鸡取卵来表示;likeadrownedrat,汉语则用落汤鸡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习语。而其中,动物习语来表示;asstrongasahorse,汉语则用力大如牛来表示;theblacksheepof的使用频率极高。但由于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使得英汉动物习语thefamily,汉语则用害群之马来表示;②用同一动物形象表达相近意思,存在着许多差异。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他们的差异,才能使我们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dogeatdog”正确的译法为你死我活,互相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强调的是冷酷无情的斗争,而汉语中的“狗咬狗(2)完全不对应。一、英汉动物习语的异同反映了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中,他向人类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奥秘,化背景之中,,赋予动物以更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给人类进化提供权威的答案。他所提出的进化论已经得到了现代自然科学界的广泛认同。在进化论中明确指出了生物进,:,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拥有与其他物种不可匹敌的智慧,比如,cat在英语民族中有相当丰富的比喻意义,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catanddogs,bellthecat,letcatoutofthebay,makeacatlaugh等,但是,与生物进化相比,这些习语从字面上看就让我们摸不着头脑。②同一种动物在英汉习语中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却有截然不同的比喻意义。例如龙在英语习语中是邪恶的象征,而在汉

1、语中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是古代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就是各民族在二、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差异的原因生活经历、。这种共性也被称为文化重1、生存环境的差异叠(culturaloverlaps)。在英汉语动物习语中也表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相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英国是处于欧洲大似或相同之处。例如,英汉语中都用公鸡来比喻骄傲(asproudasapea2陆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海对他们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航cock),用熊来比喻粗暴的脾气(belikeabearwithasorehead),用蜜蜂海业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英国人自古喜欢航海,并通过航海来满足

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因此fish在英语中的比喻意义就十分丰富,例来比喻勤劳(asbusyasabee),用猪来比喻胖、贪吃(asfatasapig,make

apigofoneself),用羊羔来比喻温顺(asgentleasalamb)等。下面的几如,fishintroubledwaters,drinklikeafish,feellikeafishoutofwater,have个句子中的喻体也和汉语中的喻体比喻形象都非常相似:otherfishtofry等。中国位于亚洲大陆,虽然也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

Don’ttrusthim;heisawolfinsheep’sclothing.(别相信他,他就像分地区还是处于内陆,因此,渔业并不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物质资源。

)披着羊皮的狼。2、宗教信仰不同

Wecangetagoodbird’s-eyeviewoftheriverfromthehill-top.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因各民族制度、信仰、价值观千差万别,人们往(从山顶鸟瞰这条河。)往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宗教信仰对习语的影响是十分常

而出现这种文化重叠现象是由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各民族在自见的。就拿龙来说,龙在英、汉宗教信仰中都有其象征意义,但却有截然环境、生活经历、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许多共性,使英汉动然不同的含义,由此,与龙有关的习语也就代表着完全相反的含义。在物习语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这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圣经》旧约“启示录”的第十二章第九节魔鬼(撒旦)被称作“dragon”,视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起初,由于科技水平、认知水平等的影响,这种因此,龙在英语中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影响只存在于相邻民族之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这种影响已同时,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如Ifyoucallawomanadragon,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例如,英语中的“apapertiger”就是从汉语中的纸youmeanthatsheisfierceandunpleasant(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老虎来的,而汉语中的“一匹黑马”、“披着羊皮的狼”则是从英语的“a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darkhorse”,“awolfinsheep’sclothing”移植而来的。正是由于这种交在中国,龙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流,人类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和融合,经过发展与融合后的先进文化又降雨的神奇动物。因此,它在汉语中却像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在封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必然使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语言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因此,古代帝王就被称作“真龙天子”。时精髓为各民族借鉴,为全人类共享。至今日,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

2、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使英汉动物习语存在差异方巨龙。汉民族还以龙的传人自称。龙在汉语总是用于好的意思。例由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人类在进化进程中表现出了其特殊性,与如龙凤指才异的人,此虎比喻豪杰之士。在许多习语中都有“龙”字。此同时,也产生了人类文化的特殊性。和人类文化进化的一般性相比,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盘虎踞、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因此,有的文化进化的特殊性更为普遍,在英汉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上看,这种差词典为了区别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把中国的龙称为Chinese异表现得也相当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dragon,以区别于英语中的dragon。

(1)部分对应。就是指英汉动物习语在比喻形象、(下转第147页)感情色彩上有一 

啦啦队运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作,它要求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动作和眼神要有交流,更有一些技术技巧动作需要双人、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啦啦队动作中的“金字塔”造型、托举、叠罗汉和抛接等动作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集体的配合,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产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情感。在啦啦队比赛中任何一个群体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都与队员之间逐步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呐喊口号时更是团队精神的充分体现,人人激情洋溢、活力四射。即便是出现失误,队员之间还是用身体和眼神流露出的语言互相支持,使每一个队员都感觉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啦啦队竞赛规则也明确要求啦啦队必须“充分体现团队的一致性,配合默契”;在总印象评分中也强调了“团体精神要突出,体现要淋漓尽致”等。可见,团体合作是啦啦队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完成套路的基本条件,也是该项目规则特有的要求。

因此,啦啦队运动是一项可以增强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健身运动。对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啦啦队运动在高校开展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有利益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心理作用。啦啦队运动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国

(s外人们将啦啦队运动比喻为“欢笑运动”milesports)。该项目无论是

在比赛场边还是在竞技场上,面对观众,感染观众,使得气氛异常活跃,充满喜气、快的气氛能有效地防止沮丧、失望、,健康水平。

,啦啦队是依附于,,刻注意比赛场上的变化,加油打气。这对提高队员的注意集中及注意分配等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啦啦队还有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提高运动自信的功效。美国学者Clifton,R.T.和Gill,D.L对啦啦队运动员的运动自信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啦啦队运动员对他们认为适合自己性别的事情都表现出较高的自信。男性在做啦啦队运动中的托举和筋斗以及女性在做啦啦队动作中的体操化动作、跳跃和舞蹈动作时,都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自信。

文化研究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完善学生个性品格的作用。现代的啦啦

队运动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

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练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展示和体验。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也得到培养,如激情的舞蹈、动感的音乐、惊险的技巧动作,运动员的形体、服饰、道具等都展示出其艺术效果。学生通过啦啦队运动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种艺术活动,情操、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个性品格的塑造。

四、结束语1、啦啦队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及个性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参加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2、啦啦队活动带动校园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由此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促进了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

3、在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啦啦队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2006—2009)[,2006.

].[D].西南交,2007.6.

[] 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J].体育科技,2003,24(2):40~43.

[4] 赵秋爽.啦啦队的音乐和动作的选编初探[J].体育科学研究,2004,8(3):64~66.

[5] 田斌,朱文杰.我国新兴运动项目———啦啦队的理论研究现状与趋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3):95~96.

[6] 苏荔榕.啦啦操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8(2):26~27.

【作者简介】

马娜,山西太原人,研究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管理系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健美操训练的研究.

(上接第143页)

  3、习俗的差异

在各种评议里,文化差异也是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从古至今,人类在生活中有许多相同的感受和经历,但因受不同习俗的影响,各民族往往以不同的比喻来表达同一种思维。因此,在英汉习语中用不同的动物比喻形象来表达相同意思。例如,birdsofafeather(一丘之貉),blacksheep(害群之马),astimidasarabbit(胆小如鼠),asstrongasahorse(力壮如牛),likeacatonahotroof(热锅上的蚂蚁),asthinasashadow(瘦得像猴)。

综上所述,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进行比较,使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动物习语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它既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具体表现形式的异同,又显示了英汉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语言交流,更要注重文化传递,只有将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相结合,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1] 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重庆大学学报,2001(7).1:66-68.[2] 张勇先.实用英语惯用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4-124.

[3] 张复满.实用英语习语大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第三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40.

[5] 黄静.英语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31).5:132.

[6] 耿洪敏.实用英汉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7] 彭如青.谈英汉习语中的动物文化[J].韶关学院学报,2002

(23).5:82-86.

[8] 殷莉.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1(25).4:73-76.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四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异同》

第5卷第4期2005年12月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MetallurgicalProfessionalTechnologyCollege

Vol.5 No.4Dec. 2005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异同

罗映兰  文瑞英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412012)

摘要:通过对英汉语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的异同,由此得出结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信息,。关键词:动物习语;比喻形象;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142()-03

  习语(idiom)phrase)、俚语())、语(proverb)等,。习语受文化限制,、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英汉习语由于不同的来源,即使相同的喻体也不一定表达相同的喻义。本文拟从英汉习语中几种不同的动物喻体,探讨英汉词语文化上的异同。

一、比喻形象相同的动物由于人类的生活环境大体相同,人类对客观时间的感觉、认知和思维结构也大体相同,英汉民族也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fox”和“wolf”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狡猾、精明、凶残”的意思,英语以fox和wolf为喻体的有playfox(行为狡猾),foxsleep(假装漠不关心;假睡),asslyasafox(像狐狸一样狡猾),Heisafox(他是只狐狸),thebigbadwolf(大坏蛋),thewolfinsheep’s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等;在汉语中也有:引狼入室、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等成语。

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还有许多。如:羊(sheep)可爱,鹿温顺,猪(pig)贪吃、脏、懒,猴(monkey)顽皮淘气,蜜蜂勤劳,蜗牛缓慢,鸽子象征和平,蛇狡诈、虚伪,驴笨,公鸡骄傲等。如:aslovelyasalittlesheep,astimidandtameasdeer,asdirtyandgreedyasapig,eatlikeapig,makeapigofoneself(大吃大喝),asnaughtyasamonkey,asbusyasabee,asstupidasanass,asnakeinthegrass(阴险凶残的人),asslowasa

,asproudasacock。

二、比喻形象不同的动物

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具体环境不相同,在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1.狗(dog)狗在中国人眼里一般都是被厌恶鄙视的动物,常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癞皮狗,丧家之犬,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等。但狗在英国人眼里被视为人的伴侣和宠物,因此,在英语中许多关于狗的习语大多没有坏的意思,如: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luckydog(幸运儿),bigdog(大亨),topdog(重要人物),asfaithfulasadog(像狗一样忠诚),todogone’sstep(跟某人走),loveme,lovemydog(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helpalamedogoverastile(助人过难关),toteacholddogsnewtricks(使守旧的人接受新事物),worklikeadog(拼命工作)等。

2.牛(cattle)和马(horse)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以牛耕为主,汉文化对“牛”多有偏爱,如:气壮如牛、像老黄牛一样地干活、牛劲、牛饮、九牛二虎之力、多如牛毛、牛脾气、孺子牛等。而在英国马曾经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不少谚语与马有关,如asstrongasahorse(像马一样

收稿日期:2005-09-03

作者简介:罗映兰(1955-),女,湖南株洲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444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5卷 

壮),horsedoctor(蹩脚医生),horselaugh(纵声大

笑),changehorse(换班子),rideonthehighhorse(盛气凌人),comeoffthehighhorse(放下架子),putthecartbeforethehorse(本末倒置),workforadeadhorse(徒劳无益的事),talkhorse(吹牛),drinklikeahorse(牛饮),worklikeahorse(老黄牛),eatlikeahorse(饭量大如牛),ahorseofanothercolor(风马牛不相及的事),payforadeadhorse(花冤枉钱),buyawhitehorse(浪费钱财),Agoodhorseshouldbeseldomspurred(好马无需多加鞭)等。

3.龙(dragon)

6.鱼(fish)

在中国,谈到鱼就会让人想起“鱼越龙门”、“年年有鱼(余)”等吉祥的字眼。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英语中也有不少习语与渔业有关。如:bigfish(大亨),coolfish(厚脸皮的人),coldfish(孤僻的人),freshfish(新囚犯),dullfish(枯燥无味的人),loosefish(放荡的人),poorfish(),drinklikeafish(牛饮),asafish(),neitherfishnor)atthehead(鱼

“龙”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力量的化身。、“龙马精神”、“、“藏龙卧虎”“、望子成龙”“、攀龙附凤”等许多褒义习语,但英语中的dragon却是像鳄鱼类的陆生动物,喷烟吐火,长有四足的凶残怪物,是邪

(怪物),例如:theOld恶的象征,是一种“monster”

Dragon指代魔鬼。

4.猫(cat)猫在中国人眼里温顺可爱,在西方猫是家喻户晓的宠物,神圣不可侵犯,是生命力的象征,而且猫多用来比喻女人,多用作贬义。如:Sheisacat(她是只猫),中国学生很难领悟这个句子的真正寓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另外oldcat(老猫)喻指“脾气坏的老太婆”,barber’scat(理发师的猫)喻指“面有病容饥色的人”,assickasacat(病得像猫),toletthecatoutofthebag(泄露秘密),toraincatsanddogs(下倾盆大雨),Acatinglovescatchesnomice(带手套的猫捉不到耗子),acatonhotbricks(热锅上的蚂蚁)等。

5.蝙蝠(bat)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视为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如果把“蝙蝠”和“鹿”画在一起,会让人想起“福禄”一词来,红色蝙蝠尤其受到钟爱,因为它谐音“洪福”。在西方,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和罪恶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eat(吸血蝠)令人恐惧。以下这些习语也说明西方人对蝙蝠的讨厌:asblindasabat(有眼无珠),ascrazyasabat(非常疯狂),Heisabitbatty(他有点反常),havebatsinthebelfry(异想天开)等。

)awater(处在陌生的环),finekettleoffish(一团糟),an2kettleoffish或adifferentkettleoffish(不是一回事),crystinkingfish(叫卖臭鱼,暴露自己的缺点,拆自己的台)等等。

7.老鼠(rat,mouse)老鼠在中国文化里是胆小的象征,多含贬义,如“:胆小如鼠”“,鼠目寸光”。而英语中却认为兔才符合胆小的特点,如“astimidasarabbit”,英语中还认为老鼠很“安静”,所以又有习语“asquiet

(静如老鼠)。另外在英语中还有这些asamouse”

体现西方文化特点的习语:Aratcrossingthestreet

ischasedbyall(老鼠过街,人人喊打),likeadrownedrat(像落汤鸡),likearatonhot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aratinahole(瓮中之鳖),aspooraschurchmouse(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等。

8.猫头鹰(owl)汉语里,猫头鹰是不祥之物,人们都认为猫头鹰叫是不吉利的,人们也把猫头鹰叫做“夜猫子”,“夜猫子进宅”一说,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而英语中“owl”则常作聪明的象征,如:aswiseas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awiseoldowl,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猫头鹰通常象征着严肃而有头脑,禽兽之间的争端要猫头鹰来裁判,紧急关头找猫头鹰求救。

9.狮(lion)、虎(tiger)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狮子并没有很多的联想,认为狮子只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野兽,如:“勇猛如狮”、“雄狮百万”。英语中也有习语“asbraveasalion(勇如猛狮)。西方文化视狮子为“百兽之王”,除了认为狮子勇猛之外,还对狮子含有敬佩、敬畏等特殊的情感。如:asregalasali2on(狮子般威严),asmajesticasalion(像狮子一样雄伟),inlikealion,outlikealame(来若雄师,

第4期

  罗映兰 文瑞英: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异同445

去若羔羊,虎头蛇尾),bearthelion(捋狮须),a

lionintheway(拦路虎),likeadonkeyonalion’shide(狐假虎威)。12世纪后期以勇猛著称的英王查里一世被誉为lion-hearted(狮心查里),英国还有theBritishLion的别称,英国人把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狮子仅以猛兽看待,此外则很少联想。英国人赋予狮子的情感内涵,而中国人则大体上都给了老虎。例如我们常说:英雄虎胆、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口拔牙、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

10.凤凰(phoenix)在中国神话中,凤凰是一种神异动物,称“凤”,雌性称“凰”,鸟朝凤的说法。“山等“龙凤呈祥”。“再生、复活”等意思。

三、结语

动物习语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既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具体表现形式的异同,又突出显示了英汉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运用比喻用语时,应当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传递。参考文献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7.

[3] 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4] 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5.

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ofChineseandEnglish

AnimalIdioms’AnalogicalMeaning

LUOYing-lanWENRui-ying

(HunanChineseMedicalCollege,ZhuzhouHunan412012,China)

Abstract:Idiomsaretheessenceofalanguage.Thisarticleexploresthe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ofChineseandEnglishthroughanalyzingChineseandEnglishanimalidioms’analogicalmeaning.Sointhecross-culturalcom2munications,conveyingtheexactmeaningandpayingmuchattentiontothelanguage’sanalogicalmeaningarebothimportant.

Keywords:animalidioms;analogicalmeaning;cultural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

〔责任编辑:徐海燕〕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五
《从动物习语比喻看中英文化差异(1)》

第・A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总第H"期

P&2)7(-&3K(6Q2(7R)4(7S&1(%6&7(-1&--,8,B’)AOOH

从动物习语比喻看中英文化差异

(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广州#!O#OH)

M摘要N文章阐述了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在翻译文章时的功能,通过历史、风俗习惯、审美观等

方面了解到中英动物习语在语言上的区别。M关键词N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喻义M中图分类号N<"!"

M文献标识码NB

M文章编号N!GH"JOODG$AOOH0OAJO!"#JOA

有相同的文化内涵。虽然两种语言中所用的比喻形象

不同,但喻义却是相似的。两民族在运用动物习语时都考虑到了比喻形象生动,虽采用的动物喻体不同,但都能体现相同的意思。在语义上两者不谋而合,翻译时更

(换了形象,更利于读者的理解。!)-6;,(1(%&7+&%

热锅上的蚂蚁)。此句中的“和汉语的动物习4)61;.(1(%”

(语中的蚂蚁都是比喻“着急”。A)<(),:(/’2--5,(5-6F

(虎落平阳被犬欺)。")-,%%+,1(%&2%&7.4/%+,4,()5@(

(露马脚)。害D)%+,4-(1;.+,,’&3%+,3(:6-/(&3%+,4(8(

(群之马)。一箭双#)%&;6--%*&46)5.*6%+&7,.%&7,(((雕)。缘木求鱼)。G).,,;(+(),67(+,7?.7,.%(H)-6;,

狐假虎威)。英语中-6&7是百兽之(;,/67(-6&7+65,(

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678

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英国人%+,-6&7J+,()%”I61+()5,

以-6&7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K+,L)6%6.+-6&7就是指英国。而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人类生活产生了人类文化,语言作为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对文化的客观反映。英汉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思维模式和视角切入点也不同,

和社会文化反映在比喻与联想意义(),3-,1%6=,:,(7678)

上的不对应。因此,英汉习语在比意义(.&16(-:,(7678)

喻形象的运用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A@同一英汉动物习语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审美观。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习语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的褒贬义不同。通过人们对动物的喜恶程度来划分,若喜欢、欣赏此动物,相对应的动物习语的文化涵义也会是褒义;反之,就会成为贬义。因此,同一动物习语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褒贬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态及其价值观念。同一动物习语在英语中表示贬义,在汉语中却

、孔雀(、蝙蝠(等等。表示褒义。如猫(1(%)’,(1&1;)4(%)

$!01(%(猫)在中国人眼里温顺可爱,在西方国家猫是恶妇、自由、生命力、风暴的象征以及普通人等等。在古罗马,猫是倦伏在自由女神脚下的宠物,是自然界最不受

・!"#・

英汉语动物习语在选用比喻形象时,有的是英汉

动词喻体相似又完全相同的涵义。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其表达鲜明,形象生动。各民族产生同样的共识,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汉语和英语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使用动物名称时,其文化内涵往往相同。然而,是什么原因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运用比喻形象时会有如此现象?

一、同一动物习语比喻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所存在的共性。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习语相同的文化内涵及特征。例如:英汉语都以鹦鹉比

用狼比喻喻只会学舌$%&’())&%*+(%&%+,)’,&’-,.(/0;

贪婪、凶残$(.1)2,-(.(*&-30;用蜜蜂比喻忙碌((.

;用猪比喻肮脏、贪吃$(.56)%/(758),,5/42./(.(4,,)

没有头脑的笨蛋(.(’689用驴子来形容那些愚蠢,

($:(;,(7(..&3&7,.,-3)。再看英汉句子中的喻体:!)

<,*(.=,)/5(78,)&2.>-6;,(*&-367.+,,’?.1-&%+678@

(他非常危险,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A)B5&8?.:&2%+(,:6%.7&6=&)/@狗嘴里吐不出象牙。")C+,1-&.,5%+,

(羔羊*675&*.-6;,(-(:4@她顺从地关上了那些窗户。

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顺服、温顺的动物,

(在英汉文化中都用来比喻性格温和恭顺)。D)<,?.(.

%6:65(.(:&2.,>+,(-*(/.,E’,1%..&:,4&5/%&.%(75

老指望有谁能保护他(老鼠2’3&)+6:.,-3@他胆小如鼠,

在英汉习语中多含贬义)。

二、同一动物习语在中英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动物习语及从典故中得出的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从以下的例子可以看出,喻体不同而意义相近,不同的动物习语在中英文化中具

约束的动物,自由的象征。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生命力的象征。在神话故事中,猫甚至可以影响天气的转化,因为驾奴风暴的女巫常化身为猫。例如:$%&’()*+(,&

别听她搬弄是非,她是个心(%-,./%++*01+-,’+232(4(

地毒恶的女人);5(.2*&+32(+2&66%/+47下着倾盆大雨8;9-,.,’+&%(-*&/:%.*(;<((%=2*(2&6+,,-%=(-,

眼前只有静待,看看事情如何转变)英语中32(><?0+4(

“7@80,23%3A(猫怎么跳,指风向怎么变”。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0,23%3A在英语中表示骄傲、狂妄的意思。如:2

一个洋洋得意,炫耀0.%<6%.2..%/2&(6*+0)2B%:-*?+,):(

自己的人)。中国强调孔雀的美丽而英语中强调它骄傲

年轻狂妄的家伙)、的一面,有(-,B%<&/0,23%3A(0.%<6

骄傲自满的)等用法。由于英汉两民族的2+20,23%3A(

审美角度不同,所以同一动物常常在人们的心目中产

7"8;2((生不同的联想。蝙蝠)在汉语中因“蝠”与“福”同

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的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而西方人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是睁眼瞎的典型形象。总是与罪

吸血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C2?0*.,;2((

有眼无珠),蝠),英语中还有2+;)*&62+;2((3.2DB2+2

发-2C,;2(+*&(-,;,):.B(;2(12;*(;2((B7有点反常8,

痴,异想天开)等坏的联想和比喻。

同一动物习语在英语中表示褒义,在汉语中表示

7!86%/(,猫头鹰7%=)8。狗)在英汉语中贬义。如狗(6%/)

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两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汉族对狗的反应是厌恶和鄙视的。用狗急跳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来形容人的一些行为。然而,在英语中狗以它的忠实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被用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如:EC,.B6%/-2+-*+62B47凡人皆有得意时8;幸运儿);F,((-,6%/2)<3AB6%/(

不要挡住别人看东西);9-,(2*)=2/,++,,(-,.2;;*(4(

本末倒置);爱屋及(-,6%/4(F%C,?,1)%C,?B6%/4(7@8%=)(猫头鹰)在中国人心目中由于它夜间叫声乌)。凄惨,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会想到厄运或不吉利的事将来临,所以就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之说。

机智的鸟,因而带来然而在英语中,%=)是一种聪明、

“精明、智慧”等文化内涵,如:2+=*+,2+2&%=)7像猫头

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鹰一样聪明8,%=)通常表示严

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

从以上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喻义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动物习语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是属于文化信息差异(3<)(<.2)*&:%.?2G

。人们观察动物的日常行为的视角与切入点不(*%&/20)

同作出的结论与联想就会不同。

三、同一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关的对应词

!4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对应词空缺现象。英语中有些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汉语中是没有的,

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英语中+=2&(・!"#・

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

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

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据说英国肯特郡产体内;%B+(,.(

的牡蛎最好,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2C,.(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属对应词空缺。蚕(产于中+*)A=%.?)

“国,吐出的丝所织成的丝织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丝“绸之路”早就闻名于世,中国的蚕文化源源流长。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高度颂扬了蚕

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可是+*)AG

像这样=%.?在英国人的眼里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小虫。

的情况还有很多,如观音、玉兔、青鸟、粽子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习语,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动物习语。

@4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英汉动物对应习语的空缺现象。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和生态氛围中,人们形成的文化特征的差异也十分显著。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汉语动物习语比比皆是。牛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牛为喻体的习语多不胜数。比如牛肥马壮、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把牛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然而英国是个岛国,人民的生活与海洋和水密切相关。在四面环水的英伦岛国,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关鱼的习语遍布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密切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情感。通过这一系列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之间的比较,探讨了动物习语在两种民族文化中的差异,既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异同,又突出显示了英汉两个民族独特的审美观点。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习语以各自特定的文化涵义。语言是一项博大精深的学问,英汉动物习语还存在着很多联系与区别等待着学者们去探索和挖掘。但不管学习哪门语言都是与其国家的文化底蕴有关联,只有从其国家的历史背景、民族风情、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上做一定的了解,并且将动物习语使用在恰当的语境中才能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进而在更高的程度上进行两者之间的翻译,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与文化信息。参考文献:

H!I杨自俭4英汉语比较与翻译HJI4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KKK4H@I张美芳4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HJI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KK!4H"I李幸,曾宪英4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HLI4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KK#,M)4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六
《赏析句子含示例20》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七
《句子生动形象》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不仅能帮助读者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能更深刻地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 怎样写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用打比方的修辞方法来说明、描写、叙述人物或事物,把人物、事物写得更加形象,使人读后能感到亲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

1构成比喻句的三个条件。

比喻句一般由三个成分构成:①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词(称为“比喻词”)。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且必须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

2、写比喻句要积极展开联想想象。

在比喻句中,被比喻的事物是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就是根据自己要说明、描写、叙述的事物的特征,联想想象出来的事物。因此,要写好比喻句,必须积极展开联想想象。如: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飞过来。(第九册《草原》)

这句话里,“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是作者目睹的,“像

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是作者联想到的,用来比喻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奔跑在小丘上的场景。

3、比喻要通俗易懂。

用来比喻的事物应该通俗易懂,为大家所熟悉、所了解,不要用少见的、陌生的、深奥难懂的事物作比。同时,要比得恰当、自然,被比喻的事物与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在比的方面有相似之处。写比喻句常用像、像„„一样、好象、好象„„一样(一般、似的)、如同„„一般、仿佛、似、恰似、犹如等词语,把被比事物和作比事物联系起来。有些暗偷的句子则用判断词“是”或用“成了、成为、变为、叫做”等词语来连接。有些借喻句则不一定出现比喻词。如:

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象是天空着了火。(第六册《火烧云》)

②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第九册《威尼斯的小艇》)

③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④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 宝库。(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⑤茂盛的大榕树成了鸟儿的天堂。(第十一册《鸟的天堂》) 但是,用上“好象„„”等一类词语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象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这句话虽然用了“好象”,但没有出现被比事物的作比事物,不是比喻句,而是对人们不愿离去的一种心情的描写。又如: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慢慢儿,使劲儿向上升。 这是形容,也不是比喻。

(二)怎样写拟人句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感情、思想、神态、动作、形貌。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拟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写事物。如:

“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2) 用人跟动物、植物对话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如:

(3) “他只顾跟牛说话,冷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吃簸萁里的料。赵大叔推开它,用一个指头指着它的脑门说:‘你啊,就爱占便宜!批评你多少次了,一点儿也不改。’”

(4) 完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如:

(5) “在果园里,苹果树变得神气起来了。它想:‘既然把我从树林里移到果园来,说不定是罕见的树呢。’它傲慢地看着四周一棵棵丑陋的小树桩„„”

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能行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

(三)怎样写夸张句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作必要的扩大或缩小,以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它是在本质真实的基础上,运用突出的形象化的语言来揭示事物的某一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那么,怎样写夸张句呢?

(1) 从数量上进行夸张。如:

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七册《望庐山瀑布》) 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第七册《绝句》)

(2) 在程度上进行夸张。如: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第十二册《景阳冈》)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八
《浅谈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及互译方法》

2007年第5期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浅谈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及互译方法

钟育强

[摘要]英语动物习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在的含义是通过运用各种比喻形象体现出来的。而这些比喻形象受到人类文化的进化、各民族的审美观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影响和制约。本文就试着从这些方面同时在进行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时,注重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以及言内分析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

关系,采用“形神兼备”或“弃形保神”的方法,从而实现源语和目的语最大限度的对等。

[关键词]英汉动物习语[中图分类号]H315.9

比喻形象

形神兼备

弃形保神

[文章编号]1009-4245(2007)05-0058-04

[文献标识码]A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表达完整意义、结构定形的短句,是多种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段的集中体现。比喻是利用联想将不同类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具体形象地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英语中含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它们形象生动,容易产生直接的意象效果,进而联想到它们所承载的内在喻义。英汉语动物习语在选用比喻形象时,有的比喻形象相似意义相近,如:fishinthetroublewater(浑水摸鱼);有的形象不同而意义相近likearatinthehole(瓮中捉鳖);有的形象相似而意义迥然不同,如:(叫卖臭鱼,暴露自己的缺点,拆自己crystinkingfish

的台)。是什么原因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运用比喻形象时会有如此现象?在互译时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本文试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加强人们对英汉动物习语的理解,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上存在的共性,这些共性使得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在本质上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英汉语中的一些动物习语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例如:以蜗牛比喻缓慢:asslowasasnail;用公鸡比喻骄傲:asproudasacock;用蜜蜂比喻忙碌:asbus

yasabee;用猪比喻肮脏贪吃:asgreedyanddirtyasapig;用狐狸比喻狡猾:asslyasafox;轻如鸿毛:aslightasa

feather;肥得像猪:asfatasapig。在人类一

般进化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使得英汉动物习语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因此就有了上面喻体十分相似的英汉表达方式。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文化交流这一因素对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习语的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民间,二是古代,三是外国。习语第三个来源说明,人类的文化处于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交流时,人类各民族语言“钢琴”(piano)吸纳了大量的外来语,例如:英语中的

原是意大利语,猪肉(pork)来自法语,地位(status)原本是拉丁文。

正是由于这种交流,人类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融合,经过发展融合成的先进文化,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沟通。其结果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语言精髓为各民族借鉴,为人类共享。

一、英汉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差异的原因

1.人类文化的一般进化导致了英汉动物习语的

共性。人类一般进化在人类诞生的早期阶段表现为人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演变,也就是说,从猿人到现代人的演变。人类文化的一般进化反映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就是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

收稿日期:2007-09-20

2.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使英汉动物习语存在

58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差异。人类的特殊进化是指人类在同一进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本质特点,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环境的多样性和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使得人类的文化呈和人类文化进化的一般性相比,文化进化的特殊性更为普遍。例如:在比喻拖累别人时,中国人选用“马”为喻体(害群之马)而英语却用“羊”(theblack-

2007年第5期

用来描写凶悍泼辣的女人,例如:Theirteacherisa

realdragon(他们的教师把他们看管得很严);Thewomaninchargeoftheadministrationdepartmentisan-

叉)。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种动物给人带来的联想不同,意义就截然不同,所以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最好译为theChinesedragon,如亚洲四小龙就译为fourdragonsofAsia

现多姿多彩的特点。这就是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absolutedragon(管理部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

sheepofthefamily);比喻做一件事能达到两个目的

时,中国人说“一箭双雕”而英语用“一石二鸟”(t

2.猫的形象化差异。猫在中国人眼里温顺可爱,

在西方,猫是家喻户晓的宠物,神圣不可侵犯,是生风暴的象征也指女人,多用作贬义。例如:Sheisacat“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还有意,这句话的意思是

(老猫)喻指“面有病容饥色的人”,assickasacatoldcat

okilltwobirdswithstone);比喻做法不同,不能达到

(seekahareinahen'snest);形容十分紧张焦急,中国(likeacatonthehotbricks);形容假慈悲时,中国人说“猫哭耗子”而英语说“鳄鱼的眼泪”(toshe

“缘木求鱼”而英语用“鸡窝里找兔子”命力的象征(猫素有九条命)、自由的象征。但猫又有目的,汉语用

“像热锅上的蚂蚁”,英语用“像热砖上的猫”(她是只猫),中国学生很难领悟这个句子的真正寓人说的

“过着牛(病得像猫),toletthecatoutofthebag(泄露秘密),tdcrocodiletears);形容生活悲惨时,中国人说

马不如的生活”而英语则说“过着狗那样的生活”(tooraincatsanddogs(下倾盆大雨),Acatingloves风俗习livelikeadog'slife)。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惯休戚相关,语言作为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对文化的客观反映。英汉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思维模式和视角切入点也不同。因此,英汉习语在比喻形象的运用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catchesnomice(带手套的猫捉不到耗子),acaton

(热锅上的蚂蚁);bellthecat(为别人冒险);hotbricks

(叛徒)等。acatinthepan

3.狗的形象化差异。对狗这一动物,由于东西方

的审美观不同,因此产生的感受也就截然不同,东方文化注重的是狗的负面特征,因此把一切与之有关的丑陋之辞赋予了这个动物,并表达人们的厌恶和鄙视,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狗嘴吐不出象牙、癞皮狗、丧家之犬、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满足了人们渴望友谊,呼唤真诚与忠实的要求,给人以充分的生理及心理上快感。因此在西方文化中,狗的形象是正面的,与狗有关的词语也是褒义的,或是中性的。如:Everydoghashisdog(凡人皆有得意之时);old度过难关);lucky

二、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一)英汉动物习语选用的不同喻体反映了两种民族迥然不同的审美观

1.龙的形象化差异。众所周知,龙是中国文化中

的神物,拥有着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使得古代帝王和百姓顶礼膜拜,视之为瑞兽。封建帝王把它当作自己的真身,自封“真龙天子”以达到奴役思想、驯服百姓、安邦治国的目的;平民百姓把它当作自己的神灵,自称是龙的传人,以求这个百兽之灵的庇佑。在汉语文化传统习惯中,龙成了造福万物的神物,专司雨水,人们崇拜它,祭拜它,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

dogwilllearnnonewtricks(老年

(幸运儿);loveme,lovemydogdog

人学不了新东西);Helpalambdogoverastile(帮助人

登。时至今日,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尚的,(把我的朋友看作你的朋友);worklikeadog(拼命工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东方巨龙,龙成了中华民族作);awetdog(说某人水性好);topdog(身居要职);的吉祥物,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汉语中有龙飞凤舞、龙凤吉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画龙点睛、藏龙卧虎、生龙活虎等美好的表达,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但在英语里,dragon却是指怪物,例如:theoldDragon指代魔鬼,龙还被

(老手);adogwithtwotail(形容人很高兴);anolddog(形容人的忠诚)等。asfaithfulasadog

(lion)和虎(tiger)的形象化差异。在中国4.狮子

人的审美里,人们对狮子并没有很多的联想,认为狮子只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野兽,如:“勇猛如狮”、

59

2007年第5期

“雄狮百万”,英语中也有习语“asbraveasalion(勇如猛狮)”,西方的审美观却视狮子为“百兽之王”,除了敬畏等特殊认为狮子勇猛之外,还对狮子含有敬佩、

的情感,如:asregalasalion(狮子般威严),asmajesti-(来若雄狮,去若羔羊,虎头蛇尾);bearthelion(捋狮须);alionintheway(拦路虎);likeadonkeyonalion'(狐假虎威)。12世纪后期以勇猛著称的英王查shide

理一世被誉为lion-hearted(狮心查理),英国还有th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的地位,和鱼有关的英语词汇涵盖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bigfish(大亨),coolfish(厚脸皮的人),coldfish(孤僻的人),freshfish(新囚犯),dull(愚蠢无味的人),loosefish(放荡的人),poorfishfish

环境下不自在),afishkettleoffish(一团糟),cry(叫卖臭鱼,暴露自己的缺点,拆自己的stinkingfish

台),Fishbeginstostinkatthehead(鱼臭先臭头);(牛饮);fishintheair(水中捞月)。drinklikefish

(像狮子一样雄伟);inlikealion,outlikealame(愚蠢易欺的人),likeafishoutofwater(处在陌生的casalion

eBritishLion的别称,英国人把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

象征。英国人赋予狮子的情感内涵,而中国人则大体上都给老虎,例如我们常说:英雄虎胆、虎背雄腰、虎虎口拔牙、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踞龙盘、

(二)英汉动物习语使用的不同喻体折射不同的地理环境下所产生的不同文化

文化形态差异,可以导致习语喻体的不同,文化是人类的适应方式,千姿百态的文化则是人类适应各种各样环境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农作方式给汉语习语囤积了大量的素材,汉语动物习语比比皆是,俯拾即是。

三、英汉动物习语的互译方法

由于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民族对一些具有文化含义的动物的特征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在翻译英语动物类习语时,在判断采用何种汉译方法时要考虑到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才能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最大限度的对等。傅雷提出翻译要“获致原作的精神”,标举“神似”,强调“重神似不。下面以比喻形象为切入点。重形似”

——以不变应万变。(1)形同意合的1.形神兼备—

汉语说法。语言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在共性方面,一方面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可能会产生类似的看法;另一方面千百年来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往往会使一个民族的习语夸命力强的外来习语成为本民族中极富活力的表达。譬如:“心心相印”、“一尘不染”、“人道”等都是古代进行佛经翻译时所引进的外来语。

语言的共性特征在英汉动物习语中也很常见。首先是比喻方面,英汉习语在一些比喻形象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动物类习语方面就有wolfi(披着羊皮的狼),asslyasfox(像nthesheep'sclothing

狐狸一样狡猾),asuglyasatoad(像癞蛤蟆一样丑陋),

(狗崽),makeamonkeyoutofsb(拿sonofbitch

某人当猴耍),aratcrossingthestreetischasedbyall(老鼠过街人人喊打),stupidass(蠢驴),toparrot

1.牛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

牛为喻体的习语数不胜数,比如说:牛肥马壮、牛头老牛舐犊、多如牛毛等。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更是把牛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在英国,马曾经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不少习语与马有关。如(像马一样壮),horsedoctor(蹩脚医asstrongasahorse

生),horselaugh(纵声大笑),changehorse(换班子),(盛气凌人),comeoffthehigh-rideonthehighhorse

(牛饮),worklikeahorse(老黄牛),eatlikea-horse

(饭量大如牛),payfordeadhorse加鞭)等。

“鱼越龙门”“年2.谈到鱼,在中国就会让人想到

除夕的餐桌上少不了鱼。据说,在某些不产鱼的地方人们用木头刻成鱼的样子摆在餐桌上借此表达年年有余(鱼)的美好企盼。不同的社会习俗赋予了鱼不同的文化色彩。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

(花冤枉钱),horse

不对马嘴、九牛二虎之力、风马牛不相及、对牛弹琴、越地理疆界在其他民族流传开来,久而久之,其中生

Agoodhorseshouldbeseldomspurred(好马无需多

whatother(鹦鹉学话),thefroginthewellpeoplesay

年有鱼(余)”等吉祥的字眼。因此在中国人过春节时(井底之蛙)。对这些英语习语,它们的文化进化与汉

语有明显的共性,因此我们在翻译时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就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2)直译的方法。一些英语动物习语虽然没有相对应的中文习语,但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一方面可

60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以保持英语的原汁原味,保留其比喻的形象和修辞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引起译文读者丰富的联想,从而使译文的读者了解该习语的文化背景,达到文化传真、介绍异域文明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2007年第5期

fish

beginstostinkatthehead如照字面意思译成鱼

臭先臭头,就没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Hethatliesdownwithdogsmustriseu(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beargarden(非常热pwithfleas

闹且充满敌意的地方);arogueelephant(不诚实不合群的人);a

(骗局)等。mare'snest

本文以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为焦点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和比较,并对什么情况下应采用“形神兼备”还是“弃形保神”的翻译方法对动物习语的翻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动物习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既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具体表现形式的异同,又突出显示了英汉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运用比喻用语时,应当了解与之相当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信息。

参考文献:

[1]碧清,周丽芯.英语翻译规律[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

[2]吴友富.英语动物词汇用法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张诗忠.生物进化与人类进化的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6]殷利.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安徽:安徽大学学报,2001

[7]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8]庄卫国.中英动物习语文化内涵比较及翻译[J].盐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

(作者:钟育强,中共南宁市委党校讲师。邮编:

darkhorse(黑马),abull/bearmarket(牛/熊市),the

(和平鸽),networn(网虫),papertiger(纸doveofpeace

老虎)。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形象生动而表达简单的习语,尤其是词组形成的习语,似乎更容易融入汉语中,成为极富活力和生命力的惯用表达。我们平时在使用时信手拈来,似乎已经没有意识到它们是“借的。来”

——形相远而意相近。(1)采用形异2.弃形保神—

(即形)不意合的汉语说法。不少英汉习语虽然表达

(即神)却如出一辙,如Tokillthegoos相同,但表意

ethatlaysthe“杀鸡取卵”有goldeneggs,它与汉语的

相似之处,在汉译时应遵循汉语成语的搭配规律,将喻体“鹅”变为“鸡”,这样转形解意更容易被汉语读者所接受,原因是在于原文喻体的文化背景似乎与译文读者还有较远的距离。这样的例子还有beatth

edogbeforethelion(杀鸡敬猴),Letsteepingdoglie

(勿打草惊蛇),toswearblackiswhite(指鹿为马),a

sstubbornasa(顽固得像头牛)等。当然,套用mule

汉语同义习语的前提是对原语文字及其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刻剖析,得其义,悟其神,在此基础上用精练的译语将其表达出来。

(2)只译意义,忽略形象。相当一部分英语动物习语既没有“形同意合”的汉语对应物,也找不到“形异意合”或者形似意合的替代物,原因是这些习语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内涵对中国人来说太陌生了。因其喻体在中国人的心中的形象与它们的习语里传递的文化无法联系在一起,对于这部分习语在它们的喻体形象和内涵在中国人的心中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只能采取只翻译意义而忽略形象的策略了。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典型的torainthecats

anddogs,其背后的遥运的北欧文化不禁令译者们觉

得与其冒着唐突不雅之嫌进行直译,并大费口舌地在脚注或尾注中解释一通,还不如用简法的“倾盆大雨”将其意义表达出来;toriselikeaphoenixfrom“起死回生”或“东山再起”;theashes也倾向于意译

530001)

责任编辑:罗恩东责任校对:陈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九
《把句子写生动——比喻》

把动物比作人的句子篇十
《论文动物》

【摘 要】动物词汇在英语语言中不仅出现频率很高,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上的错误。本文试图将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分类分析,探讨其产生和演变的文化差异的根源。【关键词】英语动物词汇;象征意义;文化根源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animal words reflect the substantial content of culture. Many English animal words have rich symbolic meaning and are likely to invoke errors i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everal groups and the causes leading to the symbolic meaning.Key Words:Animal words; Symbolic meaning; Cultural causes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常常借助动物来寄托和表达感情,因此,动物词汇逐渐获得了象征意义:如大象(elephant)象征睿智(sagacity)和沉闷(ponderousness);一个人好逸恶劳追求享乐可以叫butterfly;描述一个人沉默寡言可以用oyster。据说英国肯特郡产的牡蛎最好,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买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因此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常用来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贬义。据统计,常见动物词汇有649个,英语中有象征意义的258个,绝大多数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如禽、兽、昆虫和海洋鱼类。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动物形象积淀着特定的民族心理,负载着人们的感情,形成着各民族丰富而独特的动物文化内涵,反映各民族的社会文化。本文对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象征意义的产生进行文化方面的探源。一、 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1.象征人物动物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朋友,动物类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重要材料,漫漫数千年,人们在与动物的接触中,通过对它们长期的驯化、使用与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语汇和形象的比喻;它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死板的指某一动物,而且与人文环境至为关照,借以指具有某种动物特征的人,把某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由来描述有关人的品质特征,或褒或贬,寓意深长,使表达更贴切生动,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如一个人生性怯懦胆小怕事叫"rabbit",描述一个人残暴成性、贪婪可用"wolf";一个人伸长脖子像鹤一样东张西望称"to crane",侧着身子似蟹一般走路叫"to crab";ass驴(比作傻瓜、愚蠢的人);bear熊(比作粗鲁的人,笨拙的人);bee蜜蜂(忙碌的人);dog狗(美俚语)妓女;pig猪,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a cold fish冷鱼(比

作不友好、毫无爱心和热情的人);weasel黄鼠狼(比做待人不义,或玩弄卑鄙伎俩的人)。再如:(1)He has been said to be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ever since he quit school three years ago.黑绵羊,指此人做事让人无法接受,违背传统。(2)After graduation he has become very successful and he has turned into a real fat cat.肥猫,指很成功、很有钱的人。(3)My neighbor is such an old crab. Whenever I turn on my radio or television set, he knocks on my door and angrily orders me to stop.螃蟹,比作性格暴躁、脾气很坏的人。另外,动物词汇也进入到了英语的谚语中,如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无不寓意皆佳、风趣隽永,这些人文色彩强烈的动物类词语表达生动形象而且通俗易懂。2.象征事物的特征动物体态特征各异,人们在与动物长期接触过程中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与动物的某些外型体态和局部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于是人们便用动物的名称来称呼该事物。如:ferret雪貂,电磁探测飞机,rabbit兔子,走私货,bug臭虫,窃听器,duck soup鸭汤,特别容易、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kangaroo court袋鼠法庭,非正规法庭,white elephant白象,大而无用的东西等。有时,人们也用动物某个有外型特征的部位来指某事物,如:作战用的掩体“猫耳洞”,英语用 foxhole来表示,goose bump鸡皮疙瘩,wild goose chase追逐大雁,最早出自莎士比亚,是追逐像大雁一样不可能抓住的东西,hawk-nosed长着鹰钩鼻子的。蚂蚁象征着节俭(frugality)与预见(prevision)。《伊索寓言》有篇《蚱蜢与蚂蚁》的故事:炎炎夏日,蚱蜢躲在树荫下唱歌跳舞,看到蚂蚁在储存食物,于是嘲笑蚂蚁不懂生活乐趣并邀请它一起及时行乐,蚂蚁反而劝蚱蜢冬之将至要及早准备。蚱蜢说:“管什么冬天,现在食物不遍地都是吗?”蚂蚁继续劳作,而蚱蜢最终冻死饿死在即将接济它食物的蚂蚁家门口。另外,动物词汇还用在习语中表示人或事物的特性,如:as blind as a bat,beetle or owl盲目得像蝙蝠、甲虫或猫头鹰;as deaf as a white cat聋得像白猫;as merry as a cricket快乐得像蟋蟀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教堂的老鼠;as strong as a horse壮得像牛;as scarce as hen’s teeth稀少得如同母鸡的牙齿;as dark as a wolf’s mouth黑得像狼嘴。3.象征动作英语中有几大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名词化倾向。但是动物词汇经常名词动词化,用某种动物典型动作来准确描述人的行为特征,十分传神。如:to buffalo(摆野牛阵,迷惑热人,吓唬人);ducking(浮

上潜下的鸭潜,躲避);Cat and dog life .争吵不休的生活。请看下面的例子:(1)The loud music next door really bugs me (臭虫,令人烦恼)。(2)A general beefs up his force before a battle by adding more tanks and artillery.(增加力量)。(3)Today I was sure I could work up my courage and dive off the ten-meter board at the pool. I walked right out to the edge, but then I chickened out -- it looked like a long way down to the water. (临阵退却)。(4)They had to pig together in an old hut during the wet night. (像猪一样挤在旧茅棚)。同样,动物词汇还用在习语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如to bell the cat给猫系上铃铛,采取冒险行动;to get one’s goat偷某人的山羊,骚扰、触犯、对抗或激怒某人;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as fast as a hare动如脱兔。二、 动物词汇象征意义的溯源1.审美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因素审美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因素是造成动物词汇产生象征意义的主要原因。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表达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很多不同文化中引起不同民族的相似的联想。比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豺狼凶残贪婪,汉语说“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英语也有类似用法greedy as a wolf;像老鼠在汉语中是胆小,无远见的象征,“胆小如鼠,鼠目寸光”,但在英语中胆小的动物却是兔子;孔雀的美丽,但在英语中确绝无此意却被视为自高自大的象征。兔子的迅捷,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英语有as rapid as a hare;汉语和英语都用“母鸡”(hen)喻妻子,汉语说“母鸡司晨家不兴”,英语中的hen-pecked(被母鸡啄的)即指“妻管严”。这些联想表明不同的民族社会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或相符点(correspondence),这些相符点反映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之中。此外,不同民族的人们对相同的事物和概念可能表现为个人好恶的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反之,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象征意义的褒贬能够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态以及截止观念。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king of the animals),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由于勇敢国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bold as a lion(像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般威风凛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狮子在英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崇高的威望。英国人甚至视狮子为祖国的象征,(lion --a national emblem of great bration),他们称在学术界、文艺界八面威风的人物为:lion,如:in those days he was a literary lion(他当年堪称文学界之狮),同时狮子还象征权力,捧持英国

王室印章的就是lion and unicorm(雄狮和独角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 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又如,中国古代“龙”是有鳞有须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和高贵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中国人对“龙”的偏爱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图腾时代,在整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龙”已经超越了“图腾”和“法力”的实体词汇意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凡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马精神。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候在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魔鬼与邪恶。在基督教里,龙被看作是一种不祥的动物,dragon一词基本含贬义,喻指“凶暴的人”。如:We were real 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She was a real dragon.(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老太婆.)“龙”与dragon虽指示意义相同,但二者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则是对立的,相反的,所以"望子成龙"宜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 be 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势必会使西方人误解以至有损形象,因此,有人主张把中国的“龙”译成long而不是dragon,这大概也不无道理。同一个动物词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褒贬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态及其价值观念。再比如汉语“狗”一词的概念意义是:一种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的家畜,与dog两词的直指意义基本相同,但一涉及到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有关的文化意义,这两个词就不能一一对应了。英语国家中,狗被视作人们的忠诚朋友,所以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此时dog不指狗,更不含贬义,而是代人的普通用语,因此,英语中就不乏“关于狗的用语”如:与狗有关的句子:(1)Luck dog 幸运的人(2)Sly dog偷偷寻欢作乐的人(3)Big dog要人(4)Top dog 优胜者(5)Clver dog聪明的小孩(6)Dead dog 没用的人(7)Under dog失败者(8)Dirty dog道德败坏的人 (9)Dumb dog沉默寡言的人(10)Gay dog快活的人(11)Laze dog 懒汉(12)Sea dog 老练的水手(13)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14)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15)Give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则多为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屁不通,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狐朋狗党。三、宗教与传说渊源从文化历史角度来将,宗教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过去,在一些发达国家宗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它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西方文化起源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文化,它对动物词语的象征意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根据《圣经》和其他基督教著作,有些动物专指某些圣徒,最常见的是:牛专指圣徒路加;公鸡专指圣徒彼德;鹰专指圣徒约翰。狮专指圣徒Markos 和St. Jerome,龙(dragon)、蛇(serpent)和猪(swine)象征撒旦极其同伙,羔羊(the Lamb of God)象征耶稣(Jesus)。三、 源于反映该民族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英语中用动物词语作比的成语有许多是来自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其中最多的来自于寓言故事。众所周知,欧洲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的深化传说和寓言故事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例如,英语的the dog in the manger(占槽之狗)出自《伊索寓言·槽中之狗》; bell the cat(给猫系铃,比喻大家冒险),是出自英国著名的寓言故事; an ass in a lion’s skin(披着狮皮的驴子,比喻色厉内荏),出自《伍德寓言》;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姑息养好),出自《伊索寓言》;the lion’s share(最大的一份,比喻能从遭遇不幸者那里吸取教训),亦出自《伊索寓言》。An ugly duckling丑小鸭,出自安童生童话故事,指小时难看倍受奚落,长大后变得美丽聪明而且深的赞美的人。A nightmare told the police that the store was selling stolen goods。夜莺,告密者,出自希腊神话。文学作品中也常常用动物动作来描述人或事物的动作,如美国著名诗人Carl Sandburg笔下的雾是这样的:The fog comes / on little cat feet / It sits looking harbor and city / on silent haunches / and then moves on。这首诗用猫来比拟雾。在第二句,诗人用猫的小爪子来拟写雾的悄然而至极其潜行之状,令人感到可爱。这种描写似幻似真,给人以神秘的美感。接着诗人又以猫蹲坐的可掬形态的雾的形象具体化。而到了末尾,具体实在的形象又淡隐虚化,飘然而去。诗人在轻描淡写之中,写活了一个如此惟妙惟肖的形象,令人叹服。猫在动物这特殊文化丛中扮演着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大文豪莎士比亚 曾在Romeo and Julietzho中创造了"a cat with nine lives”(猫有九命),作家Lewis Carel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