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3    阅读: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一
《多一些宽容》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二
《初一二级(语文版)古诗文理解运用性默写训练(2009—2010届)》

初一二级古诗文理解运用性默写训练1

1、我们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要放眼未来,要有豪情,去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用杜甫《望岳》诗句)

2、曹操《观沧海》。 ,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安慰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4、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5、现已74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无私奉献。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我们可以用龚自珍的诗句 ,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7、俗语说:“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忽遇顶头风”,身遭丧乱之苦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有类似描述的诗句是: , 。 8、清晨,推开窗户,只见白茫茫的一片,飘飞的细雪,如精灵般降落,亲吻着大地,真是: , 9、早春时节,细雨霏霏,走上街头,踏上阡陌,你会欣赏到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觉得走进了诗情画意之中。(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填空)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一改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的诗句是: , 。 11、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农村的机械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夏收之时,农民将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管天气多么炎热, , 的痛苦将成为历史。(用白居易《观刈麦》的诗句填空)

12 “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13、窗如画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如画框,窗内剪烛夜谈的情景是传神的小品, , (李商隐《夜雨寄北》)

14、爱国是一种永恒的主题,文弱书生李贺立志报效国家,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宋朝大臣范仲俺久戍边疆,高吟 , (《渔家傲》);被俘丞相文天祥,大义凛然,书写 , (《过零丁洋》)。他们的高风亮节可昭日月。

15、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来形容: , 。 16、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毁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诗句是: , (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填空)

17、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诗句: , 。 18、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19、全国农村正在广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文明生态村,村寨四周绿树环绕,山峦苍翠,使我们联想到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 。 20、苏轼的《浣溪沙》中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观点的否定的句子是: ?,。 21、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22、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亦臻此妙。

初一二级文言文重点篇目理解性默写训练1

《三峡》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 , , , , 。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 。 , 。 4、写山高的句子是: , 。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 。 6、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 , , 。 7、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 , 。 , , , , 。 8、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 , 。 , , , , , 。 9、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 , 。 , , , , , , 。

10、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静景描写的句子是: , 。 动景描写的句子是: , 。

《陋室铭》

1、文中描写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调素琴”照应 ;“阅金经”照应 。 5、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2、全文的主旨句或中心句,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是: 。 3、周敦颐《爱莲说》的咏莲名句是: 。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哪句: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态度? 。 10、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

, 。

《口技》

1、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 。 2、盛赞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句子是: 。

初一二级古诗文理解运用性默写训练1 (答案)

古诗文理解运用性默写训练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7、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8、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篇目默写训练 《三峡》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他是一个坦荡乐观、安贫乐道、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爱莲说》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8、香远益清;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世人甚爱牡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口技》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初一二级古诗文理解运用性默写训练2

1、《过零丁洋》中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2、《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翟志刚太空漫步,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

5、虽然甲型H1N1流感在美洲迅速蔓延,大有之势(用李贺《雁门太守行》诗句填空),但我国已经启动了严密的防疫机制,大家没有必要恐慌。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 8、“举眼风光常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面对宦海沉浮,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 , ,显示了他豁达的襟怀和坚定的信念。

9、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论语》所说。迎来了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欢聚,中国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中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良好心态参加比赛。

10、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 。 作者或题目: 。

11、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 , 。 12、孔子在《〈论语〉十则》中谆谆告诫我们: , 。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13、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 , 的诗句,期望双方再接再厉,努力发展两岸关系新局面。 《小石潭记》

1、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2、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3、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 4、写潭中鱼静态动态的句子:

静态: 动态: 5、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 6、离开小石潭的原因的句子 7、小石潭是如何发现的 8、描写小石潭石头的句子 9、写潭的水源的句子是 10、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同时抒发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忧伤心情的句子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主旨句是 2、上天要把重任交给一个人,是怎样磨炼他的(用原文回答)

3、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4、在文章中,作者认为国家长久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曹刿论战》

1、鲁庄公认为迎战强大的齐军的条件是: 2、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因: 3、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用文中原文填空) 5、鲁庄公的“鄙”、“未能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6、鲁庄公的哪一番话使得曹刿作出“可以一战“的结论?

7、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的战略思想。

8、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 9、曹刿认为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便能取信于民。你认为当今各级领导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取信于民?(答出三点即可)

10、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岳阳楼记》

1、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 , 的豁达胸怀和 ,

的政治抱负。 2、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

悲: 喜: 3、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 , 。 4、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6、“进”“退”分别照应的句子是 ; 。 7、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作者心目中的“古仁人”是什么样的人?

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10、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的?

《桃花源记》

1.文中“惊者”“问者”“叹者”“不知者”指______;而“答者”“辞者”指_____。 2.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请选出省略同一个主语的一组( )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见渔人,乃大惊 ③具答之 ④皆叹惋 ⑤停数日,辞去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三
《关于读书的词句》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3、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4、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5、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

6、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

7、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

8、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9、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发现自己,控制自己。 ——罗曼·罗兰

10、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1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18、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们本领,可以纠正我们的过失,在书籍中,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原本是如此地美好!

19、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20、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读书的益处很多,不仅能扩大人的知识面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明真理,辨是非,对学生来说更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21、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并不在于作者告诉你什么,而是因为读书使你积极思考。在作者的书里,你的想想在书里驰骋,你的思考有可能比作者的文笔更好,更详细这样一来你不仅从书中了解世界,体验作者的生活,你也会重新认识你自己。但是,只有诚信读书,读书才能成为一种乐趣。假如你因阅读而变得高尚聪明善良文雅,读书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22、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它带我畅游理性世界,领略大自然风光,了解大自然奥秘,它能让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书,用它丰富的知识甘露,浇灌了我求知的心田。

23、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道理越明现指事物发展力源泉

摇摆脑 脑袋摇摇形容骄傲自或自其乐亦形容读书吟诵姿态 文弱书生 身体虚弱的读书人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十年寒窗 形容刻苦读书的时间长

读书破万卷 形容读书很多,知识渊博

2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8、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2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

30、要记住,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天才是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这样,卡片摘记积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31、书还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像《桂林山水》《林海》《福州动物园》等很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可对这些景色我还是了如指掌,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读了很多有关类似的文章。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是我仿佛和作者们游玩了一次。书还可以增长知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虽然我只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却为我提供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考试竟然考了这些知识,我当然不用犯愁了。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四
《驻马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驻马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每小题3分)

1.D(强加因果,两个句子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B(“如翚斯飞”“作庙翼翼”等描写说明的是中国木建筑在《诗经》出现的时代已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而不能说明“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

3.A(作者在文中举阿房宫的事例的目的是说明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高,文中并没有提到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利用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的开始时间。)

二、(36分)

(一)4.C(劳:劳动;干一些活儿)

5.B(②句只是陶渊明的经历之一;⑤是说陶渊明爱“菊”;⑥句非陶渊明所为。)

6.B(“亲人去世”原文无据,“亲老家贫”意为“孝敬老人,家里很穷”。)

7.(1)州郡征召(陶渊明)做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后来)就得了疾病。(“躬”“羸疾”各1分,句意1分)

(2)唉!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舛:不顺。封:封地;封侯。每个词语1分,句意1分。)

(3)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间),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以:用。间:空隙。恢恢:很宽绰的样子。每个词语1分,句意1分。)

(二)8.运用了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或“比兴”。2分) 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由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2分) 我们学过的诗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1分) (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9.本文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愁苦、愤慨之情。(2分) 诗的三、四句表面上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呢?。实际上,蕴涵着作者的“愁”。(2分) 后面几句作者酌酒自宽是为了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时时处处,都能看出作者的无奈、痛苦及抗争。(2分)(意思对即可)

(三)10.(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三、(25分)

11.(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

(A、小说的主旨是通过邻居大伯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我”长时间不回老家来表现的;C、邻居大伯的焦急,是因为盼望有“我”这样的有文化人能给他找地图上“东莞”的位置,而不是因为“村里没有有文化的人”;D、从小说中看出,邻居大伯知道孙子去了东莞,只是不知道“东莞”在地图上的位置。)

(2)①照应了开头邻居大伯拿地图来找“我”的情节,使全文结构严谨。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还点明了题目;③隐含着很深的寓意:地图上辐射出去的红线是儿孙们远离家乡的去向,但不管他们到多远的地方,都是由掌根出去的,他们都在亲人的掌心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对儿孙们有深沉的爱。孩子们远离家乡,他总要一一找出地图上孩子们所在的城市位置,内心充满了关切;②他开通开明。孩子们远离了自己,他没有怨言,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追求;③容易满足。从地图上的距离看着不远,就可以长长地舒口气,心里乐滋滋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现在农村出现“空心”现象是城镇化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①邻居大伯的两个儿子分别去了北京、厦门,孙子去了东莞打工,农村青壮年到城市里去,是他们在物质和文化上追求更高水平的表现;②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出现劳动力流动是正常现象;③但大批劳动力涌入城市,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农村出现“空心”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空巢老人的赡养等问题,这些都是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共8分,意思对、阐述清晰即可)

四、(25分)

12.(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ACE不得分。(A不是“长征中”,此时长征还未开始。另外,瞿秋白被迫留下是因为党内派系斗争,选文中虽未涉及,但结尾“这纷扰的人世”一句有暗示。C“希望成为真正文人”理解不当,勤奋创作是他从容面对生死的表现。E“表现了他对中国古代风水文化的精通”无中生有。)

(2)肖像描写主要有三处:①瘦弱的书生,脸色苍白,略微有些浮肿,眼光沉静;②临刑前换上黑褂、白裤、黑袜黑鞋;③临刑前冲行刑官点点头,脸色沉静。(1点1分,共3分)作用:第一处描写表现瞿秋白文弱书生的形象,与下文写他内心的强大、意志的坚定形成鲜明对比,(2分),后两处描写表现瞿秋白视死如归的从容淡定。(1分)

(3)①温文尔雅。在狱中仍然写诗写字,自得其乐;②意志坚定。面对审讯,他毫不屈服;③淡然从容。得知死讯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淡然处之,从容赴死;(每点2分,共6分)

(4)示例一:这表现了瞿秋白的书生气。(2分)①从全文看,瞿秋白身上有浓重的书生气,在狱中还做着“半个文人的梦”;②在残酷的斗争年代,他还努力保持者绅士风度;③面对要置他于死地的敌人,他温和地请求保全自己的尊严,显示了十足的书生气。(每点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

示例二:这反映了瞿秋白的尊严感。(2分)①生前突围时的从容,在监狱里的沉静,面对审讯时不折不挠的气节,临刑时的行装,都是他自身尊严的维护;②赴死时不愿像奴隶那样跪着。

五、(20分)

13.A(“耳提面命”:命:教导,意为不但面对面教导他,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B“纵横捭阖”是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此处是望文生义。C.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D“心领神会”是不及物的动词性短语,不能跟宾语。)

14.C(A项,搭配不当,“引发”与“青睐”不搭配。B“超过”与“以上”重复。D项,句式杂糅。“目的是保护传统文化、乡土建筑”和“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乡土建筑”两种句式杂糅。)

15.C(选自五册课本《宇宙的未来》67页)

16.如:赤壁之战

①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场面宏大,战事惨烈。有火攻,有水战,又有陆战,波澜壮阔,精彩纷呈。

②这是一场“斗智优于斗力”的战役,诸葛亮的远见卓识、神机妙算,令人赞叹。 ③在这次战役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周瑜的忠于国事、英武机智和胸襟狭隘,曹操的骄傲自大、文过饰非和多疑猜忌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答出“战役”1分,“精彩之处”符合实际、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叙述战役过程、不评述,不得分。)(最著名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

17.图案是由一个大大的“中”字和“爱心接力,责任中原”八个字以及一排由低到高的柱形标志构成。(2分)

寓意:①“中”字的“口”写成了心的形状,暗示着中原爱心联盟是由一颗颗爱心串联在一起。(2分)②“爱心接力,责任中原”八个字揭示了活动的宗旨(口号或主旨)。一排由低到高的柱形,表示爱心越来越大。(2分)

六、(60分)

18.作文

【审题立意提示】

道德感是人们心灵的卫兵,一个有道德感的人。无须他人监视,也能坚守原则,从而行得端、站得直。一个社会若能实现以道德约束民众,那这个社会必定会更加美好。适用于:自觉、道德感、坚持原则等话题。

评分标准,参考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也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他)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征召(陶渊明)做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后来)就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已经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的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筹集隐居生活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他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并写信告诉他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比较困难,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干一些砍柴打水的活儿。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赋《归去来兮辞》。(后来)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他没有接受。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起身。

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每天都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把钱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酒店就能喝酒。他曾经于九月九日于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把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的时候,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他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纯真直率竟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当时周续之来到庐山,跟随慧远法师学佛,彭城人刘遗民也隐居在匡山,陶渊明又不接受朝廷征聘,他们号称“浔阳三隐”。后来刺史檀韶苦苦请求周续之出山,和学者祖企、谢景夷三人,一起在城北讲授《礼记》,给他们“雠校”的官衔。他们住的公寓,就好像是马队。所以陶渊明写诗给他们说:“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肄,校书亦已勤。”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他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自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而此时)又去世了,时年63岁。世号叫做“靖节先生”。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五
《高一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练习题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昵(nì)称 蹑( niâ)手蹑脚 扶弱济(jì)困 数(shǔ)落

B、差(chà)不多 唠(láo)唠叨叨 蓓(bâi)蕾 倾(qīng泻

C、砖砌(qiâ) 熨(yù)帖 一幢(chuàng)新房 唾(tuî)手可得

D、锡鑞(là) 玄(xuán)想 抹 (mā) 布 掺(chān)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宿命 荒芜 头绪 身临其境

B、暴躁 落寞 座落 专心致志

C、恍惚 焦灼 安详 急于求成

D、苍幽 沧桑 窸窣 亘古不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C、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法律、法规,从而能够有效打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D、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B、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即使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C、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

D、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二、文言基础知识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赂秦(lù) 暴霜露(bào) 殆尽(dài) 下咽(yàn) ....

B.荆棘(jí) 为国者(wãi) 矗立(zhù) 逦迤(yǐ) ....

C.参差(cēn) 酹江月(lâi) 运载(zài) 战舰(jiàn) ....

D.摄影(shâ) 翘首而望(qiáo) 挪动(luï) 桅杆(wãi) ....

6、下列各个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C.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全) 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霁:下雨。) ..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D.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杳不知其所之 . 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A.六王毕,四海一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1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戍卒叫,函谷举 B.灭六国者,六国也

C.赵尝五战于秦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2.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以攻取之外 B 与战胜而得者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与战败而亡者

C.犹抱薪救火 D 然后得一夕安寝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问题。

诗人与酒 洛夫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降,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

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

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只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

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意。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

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13.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14.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15.下列对文章的评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酒的态度。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文学。

C.“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会持家。

D.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三、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汉王令

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灭魏,迁咎为家人 迁:放逐,流放 B. 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 徇:攻占,夺取

C. 项羽已破秦,降章邯 降:使„„投降 D. 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 传:驿车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 B. 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乃徙魏王豹于河东

C. 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 D. 魏王豹以国属焉

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 以豹国为郡

1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陈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 B. (魏豹)至国,即绝河津畔汉

C. 方东忧楚,未及击(魏豹) D. 遂从(汉王)击楚于彭城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魏豹侧重于反复无常,时反时从。郦生说魏豹一节,则通过魏豹之口,道出汉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礼节”的待人态度,正与豹之反复叛汉为因果。

B. 《史记》中的许多故事写得悲壮惨烈,从而带有浓重的悲壮色彩和悲壮的气氛。魏咎,在兵临城下的紧迫关头,他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着想,提出降服条件,谈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给人以气概豪迈、悲壮慷慨的感受。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准备立周市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绝不接受,没办法陈王立了魏咎为魏王。

D. 汉王从临晋率兵横渡黄河,魏豹跟随着汉王攻打彭城。汉王战败,回师荥阳,魏豹请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国后,就马上断绝了黄河渡口,背叛了汉王。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①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淡磨明镜:形容水面平静,池水清澈。②檐楹:屋檐及檐下的堂柱。

(1) 诗中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 这首诗写景抒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22、根据提示,默写原文中相关的语句:

(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

(2)、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4)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 , , 。舞榭歌台, , 。

溯 源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任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六
《高一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大练习 2009-12

注意:1、检测分成两部分,第一卷涂到答题卡上,第二卷答在答卷纸上。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8分,每题2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昵(nì)称 蹑( niâ)手蹑脚 扶弱济(jì)困 数(shǔ)落

B、差(chà)不多 唠(láo)唠叨叨 蓓(bâi)蕾 倾(qīng泻

C、砖砌(qiâ) 熨(yù)帖 一幢(chuàng)新房 唾(tuî)手可得

D、锡鑞(là) 玄(xuán)想 抹 (mā) 布 掺(chān)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宿命 荒芜 头绪 身临其境

B、暴躁 落寞 座落 专心致志

C、恍惚 焦灼 安详 急于求成

D、苍幽 沧桑 窸窣 亘古不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C、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法律、法规,从而能够有效打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D、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B、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即使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C、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

D、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二、文言基础知识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赂秦(lù) 暴霜露(bào) 殆尽(dài) 下咽(yàn) ....

B.荆棘(jí) 为国者(wãi) 矗立(zhù) 逦迤(yǐ) ....

C.参差(cēn) 酹江月(lâi) 运载(zài) 战舰(jiàn) ....

D.摄影(shâ) 翘首而望(qiáo) 挪动(luï) 桅杆(wãi) ....

6、下列各个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C.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全) 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霁:下雨。) ..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D.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与 . 也 .嬴而不助五国也

杳不知其所之

与 农夫 .秦皆诸侯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A.六王毕,四海一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1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戍卒叫,函谷举 B.灭六国者,六国也

C.赵尝五战于秦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2.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以攻取之外 B 与战胜而得者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与战败而亡者

C.犹抱薪救火 D 然后得一夕安寝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三、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夫六国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灭魏,迁咎为家人 迁:放逐,流放 B. 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 徇:攻占,夺取

C. 项羽已破秦,降章邯 降:使„„投降 D. 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 传:驿车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 B. 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乃徙魏王豹于河东

C. 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 D. 魏王豹以国属焉

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 以豹国为郡

15、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陈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 B. (魏豹)至国,即绝河津畔汉

C. 方东忧楚,未及击(魏豹) D. 遂从(汉王)击楚于彭城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魏豹侧重于反复无常,时反时从。郦生说魏豹一节,则通过魏豹之口,道出汉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礼节”的待人态度,正与豹之反复叛汉为因果。

B. 《史记》中的许多故事写得悲壮惨烈,从而带有浓重的悲壮色彩和悲壮的气氛。魏咎,在兵临城下的紧迫关头,他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着想,提出降服条件,谈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给人以气概豪迈、悲壮慷慨的感受。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准备立周市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绝不接受,没办法陈王立了魏咎为魏王。

D. 汉王从临晋率兵横渡黄河,魏豹跟随着汉王攻打彭城。汉王战败,回师荥阳,魏豹请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国后,就马上断绝了黄河渡口,背叛了汉王。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问题。

诗人与酒 洛夫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降,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

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

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

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只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

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意。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

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

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17.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18.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19.下列对文章的评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酒的态度。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文学。

C.“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会持家。

D.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第Ⅰ卷 (主观题 共82分)

五、(18分)

20、翻译《阿房宫赋》和《六国论》中的句子:(4分)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分)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2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①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淡磨明镜:形容水面平静,池水清澈。②檐楹:屋檐及檐下的堂柱。

(1) 诗中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 这首诗写景抒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22、根据提示,默写原文中相关的语句:(任选三小题)(6分)

(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

(2)、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

赋》)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是: 。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七
《高二上同步语文(2)》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渌.(lù)水 铮.(zhēng)铮 恬.(tiǎn)然 红绡.(xiāo)

B.剡.(shàn)溪 訇.(hōng)然 迁谪.(zhã) 嘲哳.(zhā)

C.青冥.(míng) 殷.(yīn)红 迸.(bâng)裂 惘.(wǎng)然

D.魂悸.(jì) 长嗟.(juē) 教坊.(fáng) 暮霭.(ǎi)

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澹然 瞻仰 赡养老人 B.潦草 镣铐 极目瞭望

C.窗扉 斐然 缠绵徘恻 D.星辰 宸垣 良辰美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断) ②惟觉.(睡觉)时之枕席

③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 ④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⑤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 ⑥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

⑦都门帐饮无绪.(心思) ⑧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

A.②④⑥⑦ B.①③⑥⑧

C.①④⑦⑧ D.④⑤⑥⑧

4.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樯橹灰飞烟灭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今漂沦憔悴.. ②因为..长句

③年长..色衰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 ) ) ) )( ( ( ( (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凄凄不似向前声 ..⑥老大嫁作商人妇 ..⑧感我此言良久立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 (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势拔五岳掩赤城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忍顾鹊桥归路 ..

( )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低眉信手续续弹 出类拔萃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 B.凡六百一十六言 ..C.歌以赠之 D.转徙于江湖间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于此 ..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时广为流行,只是以前被自然数作曲、杂曲或曲 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 C.刘禹锡是晚唐诗人,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品有《陋室铭》,“沉舟侧畔 D.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 子词,只是在宋以后才被称作词。 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的名句。 了豪放一派。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重。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9.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一句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10.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 ) 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 ) A.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酒的态度。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文学。 C.“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会持家。 D.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 ) A.作者说的“能饮一杯无”句的味道实际是指欲醉而未醉的境界。 B.“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意谓二人对酌,可以在散文般的意兴中驰骋。 C.三人以上群酌在作者看来带有戏剧诡异多变的味道,少了清幽的情趣。 D.“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形象地写出了部分古典诗的题材特

点。 11.下列对文章的评析,恰当的一项是 12.下列对文章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见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高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陛下特力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袖文一编 名词作状语,在袖子里 .

B.居易面论 名词作状语,当面 .C.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 形容词动用,友善 .D.非次拔擢 名词作状语,按次序 . (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始以进士就试 B.尤精于诗笔 ..

C.由是多见听纳 .D.事无巨细心言者 . ( ) 焉用亡郑以陪邻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日食饮得无衰乎 ..

15.下面全都表现白居易“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 ) ①见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 ②居易累疏切谏

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④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⑤不宜阻居易言

A.①③ B.③⑤ C.②⑤ D.③④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顾况善于写诗文,性情浮薄,对后来推荐或自荐到他那儿的文章都不满意,但很喜

欢白居易的文章。

B.由于白居易的诗文多以讽谏为主,深得当时读书人和品德高尚的人赞赏,也不时传

入宫廷之中。

C.白居易为官时,敢作敢为,经常向朝廷提出劝谏,曾为元稹案上书,但没有结果。

D.白居易不赞成发兵黄河以北地区,极言劝谏,说了许多别人不敢说的话。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8分)

(1)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2)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译文(1):

译文(2):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八
《寓言二则》

寓言二则

东施效颦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学习重、难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5.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6.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学时划分

一学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老妇人心灵的美、追求树立自信的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同时也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以便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中,再去感受一下文人庄子是如何审视美与丑的。

二、检查预习

1.基础知识目标

颦pín 挈qiâ 蹙cù 胁xiã

期jī 朝cháo 好hào 施shī

2.常用文言实词(17个)

颦:皱眉头(多指好) 妻子:妻子和孩子

病:生病(指重病) 去:离开

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二十五家为一里 走:跑

美:以„„为美 彼:她(指东施)

亦:也 故:所以

捧:捂 以:来 以一饭为节

挈:带着,领着 节:节制

胁:收敛,引申为抑制 期:一周,第二年

比:等到

三、读通语句,感知大意

1.老师范读,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验古人运用文字的魅力。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还要注意语气的停顿。相机解决“颦、挈、亦”字读音及字义。

3.学生齐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大致内容。

四、读懂课文,对照注释自悟文意。

1.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译文,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学习,联系说句意。

3.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

要求: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灵活一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错即可,还可适当的穿插有关的背景资料。

五、细读课文,读懂句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生速读课文,边读边划。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后,体会到什么?(东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美在哪?)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让人赏心悦目,就连东施也来学习她,东施是怎样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吗?可以做动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3.东施丑: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过渡:看来东施效颦的确不怎么美,作者没有细致地描写东施的丑,而是重点描写了人们的反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3)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其丑无比)

小结:是啊!作者大胆舍弃对于东施五官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东施刻意模仿西施皱眉捧心的丑态所引起人们的反应来进行侧面烘托,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侧面描写。

(4)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5)学到这里,你想对东施说些什么?

六、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我要请教大家:

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呢?

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

3.东施听了大家对她的评价和建议后,我想她定会有自知之明,同时也会明白美与丑的真正含义,大家想象一下,东施今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小结:是啊!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再读这篇寓言,去体会一下寓言的情境吧!

七、当堂检测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西施病而 颦 其里。

②其 里 之丑人见而 美 之。

③ 贫 人见之, 挈 妻子而去之走。

2.体会寓言寓意。

八、作业布置

1.背诵《东施效颦》;

2.为本则寓言扩写并续写结尾。

扩写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东施”或以“路人”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这则寓言;

(2)可适当加入一些细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续写要求:

(1)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连贯;

(2)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 自然流露——赏心悦目

东施 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学后反思

楚王好细腰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明确寓意,体会古汉语的特点。

3.能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分析,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辨别生活中什么是真正的美。

学习重、难点

1.读准字音,疏通字义,明确句意,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施效颦》这则寓言,知道了西施“捧心而颦其里”,那是——(生答:美),而东施“捧心而颦其里”,那却是(生答:丑)。在这美与丑之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生答:不切实际的生搬硬套,会落了一个适得其反的效果。)

2.是的,这就是寓言的特点——借助生动、浅显的故事表达着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另外一则寓言,也要继续来探讨“美与丑”的话题。这则寓言就是——(板书课题)

3.理解题目中的“好”;理解题目意思。

4.就题目,提问题,把问题记在旁边。

(围绕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提些什么问题?)

(预设将问题归纳为:楚王为何“好”?“好”成什么样子?“好”的结果是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既是借助上篇的回顾而不着痕迹地引出本篇,也是通过总结寓言特点而做到未学心中已有数,起到“未见其人先闻其韵”的效果;而提问题,是对课文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的培养。)

二、诵读古文

1.流利、正确地读课文。

①请一生读课文。

注意纠正读音。(如:皆、胁、朝、黧)

②学习古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读”,而且要放开声音大声读,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自己越读越顺口,越读越明白。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开声音大声读,读几遍你自己定,只要你觉得自己能把课文读流利了,你就停下来。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④请两名学生读课文。

2.有节奏地读课文。

①读流利了,那是读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要读得有节奏,要有古风古韵。先听老师读。 ②师范读;指名一生读;分男生、女生读。

(设计意图:“反复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亦是这个道理。在此环节中,并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目的、按层次的读,从而使读得有效。)

三、理解课文、体会寓意

(一)古译文对照读。

1.师与一生示范:学好古文的第二个重要方法就是借助译文理解意思。现在,我来读古文的第一句,谁来读译文中相应的意思?

再来交换一下,你来读古文,我来读译文。

2.同桌协作:就像这样,同桌两个也把其他的两句的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

3.你现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

(对照着读呀读,不知不觉就读明白,这个方法以后要坚持着用)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九
《我们家的男子汉 2010》

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年级:七下 执笔:郑伟 审核:语文组 时间:2011-10-14

课型: 新授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⒈分析小男子汉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

⒉品味本文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 情感目标: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做一个独立、坚强、勇敢的男子汉或女强人。

【学习方法】:自主感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男子汉的问题。还记得《三颗枸杞豆》中的 “我”吗?他曾经是一个爱逃课的孩子,但他有理想、有追求,最后成为一名植物学家。所以,有人说他是真正男子汉的一种。同学们说说具有什么特征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呢?

设想:积极进取 健壮 成熟 坦然 高大 自信 乐观 刚强 诚实 勇敢 事业心 自由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一起走进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看作者笔下的这位主人公符合男子汉的标准吗?

二.【我是主角,谁与争锋】:展示交流成果,比拼小组智慧。

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中“小心”刻画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为了去少林寺,他已经决定忍痛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连棒冰都不准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提问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

(3)他对父亲的崇拜

写他帮妈妈攻击爸爸,是男孩子的天性,体现他男子汉同情弱者的品质。但丝毫不妨碍他对爸爸的崇拜。因为他认为爸爸无所不能,表现了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想得到父亲有力臂膀支撑的一种想像。结尾处真实地再现了孩子对爸爸的深切思念。

(1)他对食物的兴趣——爽气、天真 (2)他对父亲的崇拜——天性、可爱 (3)他对独立的要求——独立、自主 (4)他的眼泪——刚强,维护尊严

情。

再如:他对父亲的崇拜一节中写他帮妈妈攻击爸爸,是男孩子的天性,体现他男子汉同情弱者的品质。丝毫不妨碍他对爸爸的崇拜。刻画的很生动;结尾处的语言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孩子对爸爸的深切思念。

再如:他对独立的要求中运用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体现他想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让我们深思: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 总结: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生动的表现了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五.【自助餐——我的主题我选择】:

选取你喜欢的话题,分享的你的经历与感触,释放心灵深处的故事,诠释最真诚的见解。 ⒈文中的小男孩很容易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忆一下你小时侯堪称男子汉或女强人的事情,说出来跟我们一起分享。

⒉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说说班里男子汉和非男子汉的行为。 (只说现象、不点到人) ⒊以“我心目中的男子汉”为话题畅所欲言,可以用嘹亮的歌声表达。

六.师生共同总结男子汉应具备的特征,以歌曲《男儿当自强》结束本课学习。 板书:“我说男子汉”——男子汉应具备什么特征?

⒈自信 ⒉乐观(心态) ⒊宽容(胸怀) ⒋正直(品行) ⒌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⒍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做出牺牲与奉献。(责任感)

⒎坚强,不屈不挠(意志)

⒏有远大理想和志向——好男儿志在四方。

巩固练习

1.选词填空。

(1)耍起来,眼神都_______(A.恍惚 B.迷糊)了,十分逗人。

(2)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________(A.滑落B.滚落)下来。

(3)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响,很________(A.沉静 B.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4)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________(A.坦然 B.默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作任何无效地挣扎。

2.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这句话有何作用?

2、“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对“文学”和“艺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文学”意思相同,两个“艺术”意思不同。

B、两个“文学”意思相同,两个“艺术”意思也相同。

C、两个“文学”意思不相同,两个“艺术”意思相同。

D、两个“文学”意思不相同,两个“艺术”意思也不相同。

3、用“既不„„也不„„”造句。

4、怎样理解“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

答案:1、总结上文,点题。2、D 4、尊重个性,让儿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六.师生共同总结男子汉应具备的特征,以歌曲《男儿当自强》结束本课学习。

《我们家的男子汉》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0年3月 日 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

课型:讲读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学习以人物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自然、亲切、细腻的描写特点。

2.品味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从而能抓住关键语句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而了解文章主旨。

3.培养自己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和独立创新、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

(1)能结合具体的典型事例,了解课文如何生动、细腻地记叙了一个男子汉逐步成长的过程,学习文章以“男子汉”面对生活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来叙述事情的写法。

(2)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感受作者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安排布局的匠心,把后劲和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要注意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和表达的技巧,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写作,不断提高我们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能力。

知识构建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王安忆,上海人,茹志娟的女儿。1978年任上海《儿童时代》编辑、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小城之恋》等。长篇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作品曾多次获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获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

2.写作背景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趋于冷静和细致。本文选自1984年4月15日的《文汇报》,有删节。

3.“男子汉”名称的由来

我国男子称“汉”,始于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朝将士作战勇猛,匈奴兵将汉兵称为“汉儿”和“好汉”。

南北朝时期,有称男子为“汉子”的。北齐文宣帝因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其固辞不就,便对人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

武则天临朝时,让狄仁杰推荐“一好汉任使”,被推荐者是荆州长使张束之。后来,苏轼有诗论及此事:“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使。”

到宋朝以后,便出现了“男子汉”的说法。当时把有作为、有勇气、要干一番事业的男人,称为 “男子汉”。

知识预习

1.注音。

嘴馋(chán)风靡(mǐ)恍惚(huǎng hū)嗫嚅(niâ rú )

倔强(juã jiàng )胆怯(qiâ)嘱咐(zhǔ fù)沮丧(jǔ)

打量(liang)着急(zháo)拌嘴(bàn)济济(jǐ)

2.解释。

(1)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2)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3)沮丧:灰心失望。

(4)倔强:(性情)刚强,不屈服。

(5)不堪设想:不能想像(的事),说明情况很严重。

(6)不约而同:没有经过约定,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

(7)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8)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9)胆怯:胆小害怕。

(10)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

3.阅读课文,了解在文中被作者称为男子汉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身上有哪些性格特征?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说出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天真幼稚 可爱沉着 勇敢刚强

课堂探究

【情境导入】

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为什么呀?因为妈妈疼我们、爱我们。确实,这个世界没有母亲、没有女人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父亲、没有男人也是不堪设想的。没有男子汉,人类将无法延续下去,女人也将无法生存。那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家的男子汉》。

【合作探究】

1.我们都崇拜男子汉,那崇拜他们的什么呢?说说成为男子汉的条件。能举出一些你所了解的男子汉的事例吗?

积极进取 健壮 成熟 坦然 高大 自信 乐观 刚强 诚实 勇敢 事业心 自由

A、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仍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在人民的心目中,他们是公仆、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孔繁森:扎根雪域、献身边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

牛玉孺:担任呼和浩特市的市委书记期间,当地的工业产值成倍增长,城市面貌大有改观,他把权力交给了人民,他造福了一方百姓,却牺牲了自己的健康。

B、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能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用自己的智慧为社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是兄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雷 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自己省吃俭用,却能胸怀他人。

袁隆平:一位相貌平平的七旬老人,穿梭在田头,心系天下民生。

徐本禹:一介文弱书生,生活拮据,却能只身支教穷山僻壤,无怨无悔。

田世国:孝心动天地、泣鬼神,捐贤救母,反哺之举,令世人动容。

形容文弱书生的句子篇十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渌.(lù)水 铮.(zhēng)铮 恬.(tiǎn)然 红绡.(xiāo)

B.剡.(shàn)溪 訇.(hōng)然 迁谪.(zhã) 嘲哳.(zhā)

C.青冥.(míng) 殷.(yīn)红 迸.(bâng)裂 惘.(wǎng)然

D.魂悸.(jì) 长嗟.(juē) 教坊.(fáng) 暮霭.(ǎi)

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澹然 瞻仰 赡养老人 B.潦草 镣铐 极目瞭望

C.窗扉 斐然 缠绵徘恻 D.星辰 宸垣 良辰美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断) ②惟觉.(睡觉)时之枕席

③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 ④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⑤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 ⑥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

⑦都门帐饮无绪.(心思) ⑧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

A.②④⑥⑦ B.①③⑥⑧

C.①④⑦⑧ D.④⑤⑥⑧

4.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樯橹灰飞烟灭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今漂沦憔悴.. ②因为..长句

③年长..色衰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 ) ) ) )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凄凄不似向前声 ..⑥老大嫁作商人妇 ..⑧感我此言良久立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 (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势拔五岳掩赤城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忍顾鹊桥归路 ..

( )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低眉信手续续弹 出类拔萃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 B.凡六百一十六言 ..C.歌以赠之 D.转徙于江湖间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于此 ..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时广为流行,只是以前被自然数作曲、杂曲或曲 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 C.刘禹锡是晚唐诗人,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品有《陋室铭》,“沉舟侧畔 D.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 子词,只是在宋以后才被称作词。 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的名句。 了豪放一派。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重。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9.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一句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10.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 ) 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 )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 ) A.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酒的态度。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文学。 C.“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会持家。 D.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 ) A.作者说的“能饮一杯无”句的味道实际是指欲醉而未醉的境界。 B.“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意谓二人对酌,可以在散文般的意兴中驰骋。 C.三人以上群酌在作者看来带有戏剧诡异多变的味道,少了清幽的情趣。 D.“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形象地写出了部分古典诗的题材特

点。 11.下列对文章的评析,恰当的一项是 12.下列对文章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见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高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陛下特力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

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袖文一编 名词作状语,在袖子里 .

B.居易面论 名词作状语,当面 .C.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 形容词动用,友善 .D.非次拔擢 名词作状语,按次序 . (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始以进士就试 B.尤精于诗笔 ..

C.由是多见听纳 .D.事无巨细心言者 . ( ) 焉用亡郑以陪邻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日食饮得无衰乎 ..

15.下面全都表现白居易“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 ) ①见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 ②居易累疏切谏

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④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⑤不宜阻居易言

A.①③ B.③⑤ C.②⑤ D.③④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顾况善于写诗文,性情浮薄,对后来推荐或自荐到他那儿的文章都不满意,但很喜

欢白居易的文章。

B.由于白居易的诗文多以讽谏为主,深得当时读书人和品德高尚的人赞赏,也不时传

入宫廷之中。

C.白居易为官时,敢作敢为,经常向朝廷提出劝谏,曾为元稹案上书,但没有结果。

D.白居易不赞成发兵黄河以北地区,极言劝谏,说了许多别人不敢说的话。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8分)

(1)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2)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译文(1):

译文(2):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