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古筝曲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5    阅读:

古筝曲句子篇一
《古筝名曲句句教》

古筝名曲句句教

《高山流水》的具体演奏方法 《高山流水》是浙江的传统筝曲,由王巽之传谱,范上娥整理改编。此曲在编配上添加了很多较新的弹奏技巧,以此来辅助乐曲意境的表达。此曲将“高山流水”一词的本意——指代自然壮丽的景色,与乐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中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象作为乐曲的表现内容,借景抒情。此曲具有古朴典雅,浑厚细腻的特点,倍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此曲已被认定为中国古筝名曲,被选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古筝考级教程》,并作为优秀古筝教学曲目,被选入《古筝教学法》。 《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器乐曲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一提起中国古典音乐,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起它。“高山流水”一词,也成为高雅艺术的代名词,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关于“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人利用此典故,创作了供说书艺人使用的“话本”。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又将其整理充实丰富,最终形成白话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1,载于他的话本集《警世通言》中,从此广为流传。《高山流水》原本为古琴曲,现存传谱初见于《神奇秘谱》

2,其解题称:“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现在我们听到的古琴曲是《流水》。古筝借鉴了“高山流水”的典故,传有《高山流水》一曲。此曲在不同的筝派存在着不同的版本。比如山东筝派的《高山流水》,就是在五十年代将原本存在的《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这四首小曲联缀演奏,加上“高山流水”的大标题。河南筝派也有一个《高山流水》,相传是艺人们见面必弹的曲目,表示“得遇知音”。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谦虚与客套的社交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古筝曲《高山流水》的不同版本多为互不相同的乐曲,这些乐曲,包括本章讲解的浙江筝曲《高山流水》,和古琴曲《流水》也都是完全不同的,演奏者不要混淆。 从整体结构上说,此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高山”部分运用双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大抓套同度按弦、低音区打弦等技法,描绘了高山的美丽景色:或群峰叠起,连绵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云端;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或野果压枝,山花烂漫„„同时,将高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出来。“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有机地加入了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巧,描绘了一泄千里的高山瀑布,

也描绘了丁咚作响的山麓清泉:或云雾绕山,瀑挂前川;或涓涓流水,小桥人家;或一泻千里,声震寰宇;或细流潺潺,清澈透天„„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弹奏《高山流水》,首先情感要投入,要具有想象力。从对乐曲本身的理解出发,到对大自然的热爱;从对大自然的热爱,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借曲抒情,以曲言志。要带着这种情感,去处理作品,完成作品,让一个个带着情感的音符,从心底滚动而出。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山和水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时至今日,当西方文化正在一点点地侵蚀古老东方文明的时候,当现代社会中所继承下来的传统几乎荡然无存的时候,当我们言必称美国的时候,一曲《高山流水》还可以让我们回想起那古老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一丝超然的思想境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震撼力量。 《高山流水》总体上分为“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但在实际弹奏中可分为三个部分,五个乐段。第一乐段至第三乐段为“高山”部分,第四乐段为“流水”部分,第五乐段为结束的尾声部分。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要有分有合:首先,就是要在乐曲的理解上把“高山”和“流水”这两部分分开,具体加以分析,借助音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获取关于乐曲直观的感觉;然后把“高山”和“流水”合在一起,达到演奏风格和表现情感的一致,完善整体音乐效果,充分表现乐曲内容,深化音乐主题。演奏该曲需要有较好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颤弦在乐曲中相当常见,但揉弦更为重要。因为乐曲速度比较慢,所以几乎对每一个音都可能使用揉弦技巧,而实际上此曲中大多数音也的确需要揉弦技巧加以修饰。因为揉弦技巧没有硬性规定,自由度较高,这就给演奏者提出了要求: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揉弦技巧。 第一乐段,乐曲以较缓慢的速度开始。缓慢的节奏,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暗含着“不动如山”的哲学思想。稳定,但不呆滞;行进,但不轻佻。这便是对演奏者的要求。此乐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抓弦套同度按弦技巧,尤其是跨八度的抓弦,有力地突出了古筝低音浑厚,感染力极强的特点。写意的手法,将山峦起伏的远景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首先感到的,就是高山大川那雄伟的气势,从而联想到人们应该具备的宽广胸怀。深沉,但是毫不闭塞的音乐似乎让人有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

起始一句,便将人拉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我们好像已经神游在三山五岳,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所以,抓弦的低音部分要空旷,具有深度和广度,突出空间感和稳定性。滑音要中正平和,使古风古韵油然而生。抓弦中间的同度按弦弹奏,左手下按速度不宜过快,应徐徐而进,好似看到雄伟的山峰时的内心感受。第一乐段中的颤弦技巧,在乐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成功的颤音,具有极强的弹性和质感,似乎触手可及,它会使人感觉到山谷中若隐若现的云雾就在身边盘绕。所以,演奏者应该对颤弦技巧加以重视,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花指轻轻带过,好似一阵清风扶摇直上,又好似仙

乐飘飘,让人感觉好像已经来到了神仙府第,人世间一切烦恼忧愁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至此,无论是演奏者还是观众听众,都应该感受到古人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回归自然,是人类的本能,是深层的欲望。

在乐曲中,应该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一乐段第一小节至第五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起始速度的掌握。此处弹奏速度大致为每分钟三十二到四十四小节。不能过慢,否则就会由于音的延续性衰减而影响音乐效果;也不能过快,过快会导致对乐曲的整体感觉发生变化。如果对于速度的感觉不够清晰导致难于判断,可以借助节拍器等辅助工具。根据以往的经验,年龄较小,或者对乐曲理解不深的演奏者,在弹奏时速度会相对快一些,并且经常有速度失控的倾向。当然,这并不是表明速度越慢,演奏者就越成熟,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一切应以和谐自然为标准。 二是抓弦套同度按弦的弹奏。此五小节中,有五处抓弦套同度按弦弹奏,均在每小节的开始处。这一部分的抓弦为双八度抓弦,或称跨八度大抓,是相当罕见的特殊抓弦技巧。顾名思义,这种抓弦所奏出的两个音相隔两个八度,而不是一般大抓的一个八度。

此技巧的弹奏,可用拇指和中指来完成,亦可用拇指和无名指来完成。这可以根据弹奏者的手指长短情况和弹奏习惯来确定。不过从完成乐曲的角度来考虑,利用拇指和未戴假甲的无名指来演奏会获得更好的音乐效果。跨八度大抓这种技巧,是为了利用古筝低音的色彩和力度,表现出高山的雄伟气势,增加乐曲的感染力。所以,抓弦中的低音需要浑厚以及纯净的音色,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尽可能减少低音中杂音的比例。用肉指来拨弦,产生的杂音最少,可以获得相当纯净的乐音,并且也不会影响到力度。只有无名指可以不带指甲做到这一点,所以,如果可能,应该利用无名指来完成此抓弦弹奏。弹奏时,要注意抓弦的准确,尤其是中指或无名指抓弦的准确。中指或无名指要真正把弦拨动起来,而不是僵硬地去“勾”弦或僵硬地去挤压筝弦。必要时调整手臂或者身体姿势来使手指始终处在合适的弹奏位置。

在完成抓弦的同时,还要注意同度按弦的弹奏。同度按弦,是左手在筝码左侧下按筝弦,从自然音上取得与其上方相邻自然音同度相合的人为音的一种基本弹奏技法。它的弹奏方法是,首先右手同时拨响相邻的两根筝弦,在右手弹奏的同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在筝码左侧离筝码十六七公分处迅速下按相邻筝弦中音高较低的筝弦,使所按弦的原音高上升为其下方相邻弦

3的音高,构成同度和声。总结同度按弦的弹奏特点,有三个“同”字:右手同时弹响相邻的两根筝弦;在右手拨弦的同时左手下按;产生的按音要和其上方相邻音相同。同度按弦所产生的音不是单纯的单音,而是具有一定的上滑音效果,这一点应该注意。在拇指双托时,指甲要以正面来触弦,面积要稍大一些,

角度要合适,避免假甲平面与筝弦所在直线相交

4。拇指假甲应严实地接触要托奏的两根弦,不能用假甲侧面“锯弦”。整个抓弦套同度按弦的弹奏,两种技巧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弹奏要坚定有力,音要饱满浑厚,粗犷奔放,余韵无穷,表达出高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和无以伦比的气势。 三是颤弦的弹奏。此几小节中,有三处颤弦弹奏,此三处颤弦均处在弱拍位置上。弹奏时,要注意颤弦要领,弹奏出高质量的颤音。尤其是最后一处颤弦的弹奏,不同于前两处颤弦。此颤音为十六分音符,比前面的颤音时值要短得多。为了取得更好的弹奏效果,这个颤音应该运用持续颤弦的技巧来完成。颤弦要持续下去,而不是像一般颤弦那样在下一个音产生之后就停止颤弦动作。此颤弦持续到此小节结束比较合适。 四是按后滑弦的弹奏。第三小节中,有一处按后滑弦的弹奏。此技巧弹奏可分为两步来完成:第一步是按弦,第二步是滑弦。左手按弦要果断,要保证音准;右手的弹奏与左手的按弦配合要默契,不能抢先弹奏而产生不必要的滑音,影响整体音乐效果。弹奏出来的按音应该饱满,音质要纯净,音高准确。然后,在按弦的基础上进行滑弦。滑弦一定要在固定按音4的音位上进行,从4音滑至3音。此处弹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将3音的下滑音死板地理解为从5音滑到3音,左手在滑弦进行之前重新下按,导致杂音产生。 第一乐段第六小节至第十一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大抓套同度按弦的弹奏。在第十小节中,出现了大抓套同度按弦弹奏。此处大抓属于八度抓弦,低音的处理以饱满浑厚为原则,可以利用中弹来得到需要的音色。同度按弦要注意“三同”。其他小节中出现的都是跨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其弹奏要点按照前面的讲解处理即可。 二是相邻下滑弦技巧的运用。在第六小节和第七小节中,都出现了两个相邻的上滑音,在弹奏时要注意控制左手的动作,不要为了准备下一次滑弦而过早抬起,以至于产生滑音性质的杂音。要在下一个音弹响之后,再将左手抬起,准备下一个音的处理。这样,产生的杂音由于音量较小,就会被刚产生的音所覆盖,对整体效果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下滑弦和上滑弦的相邻衔接弹奏。在第六小节和第七小节中,都存在下滑弦和上滑弦相邻衔接的情况。滑弦两两相连,并且滑音的时值不等,具有一定难度。在弹奏时,首先要注意时值的控制,保证时值的准确;然后在上滑音结束时将音保持在止音音位,左手要稳定,不要缓腕,以免造成二次按弦;最后按照上滑弦的弹奏要领完成下滑音的弹奏。基本功不是很扎实的演奏者,往往由于控制不住左手的上抬节奏而导致过渡音时值较短,此处应特别注意。上滑音和下滑音的衔接应该形成一个整体,滑音之间的衔接要紧密,过渡要自然,以圆滑优美、余音绵长为标准。 四是颤弦的弹奏。第八小节中的颤弦弹奏较为普通,注意技巧要点即可。第十小节的颤弦是针对低音5的颤弦,而且后面接续花指弹奏,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弹奏时要引起重视。

五是定时滑弦的弹奏。第九小节中有两处定时滑弦弹奏。定时滑弦是基于下

滑弦和上滑弦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记谱与弹奏技巧相结合的滑弦技巧5,这种技巧产生的音为定时滑音。定时滑弦与下滑弦或者上滑弦非常相似,但定时滑弦对技术细节的描述比下滑弦或者上滑弦更为详细。它详细地记载了定时滑音起音、止音的音高以及其时值。定时滑弦的基本要领是:先确定音高的变化趋势、时值、音程等细节问题,据此选择适当的滑弦技巧,即确定先弹后按还是先按后弹;然后在曲谱所要求的时值基础上,左手进行滑弦动作,将定时滑音的起音滑至止音音高;要保证过渡音的全部放开,形成明显的滑音效果;滑音的各部分时值根据曲谱要求确定。弹奏时,注意按照定时滑弦的弹奏要领来处理,奏出高质量的定时滑音。根据乐谱,此处定时滑音本音和滑音6的时值要各占一半。 六是花指的弹奏。在第十小节中,有一处花指弹奏。这个花指的作用是衔接过渡,使后面的弹奏不至于太突然。此花指的起音大体为倍高音1,止音大体为1。在弹奏时要注意触弦点,不要靠近前岳山,也不要过于靠近筝码,基本控制在中弹位置附近。整体的弹奏遵循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原则,以连贯流畅,饱满扎实,清晰明快,悦耳动听为标准。

第一乐段第十二小节至第十八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抓弦套同度按弦的弹奏,二是颤弦的弹奏,三是花指的弹奏。此三个问题在前面均已讲过,演奏者在演奏时按照前面的讲解处理即可。 四是前倚音下滑弦和本音按弦上滑弦的弹奏。前倚音下滑弦的拨弦点要在中弹位置,要奏得柔和舒缓,滑音绵长,饱满浑厚,音色纯正。摇弦要细腻柔和,连贯流畅,密度要大,各音连缀成一条线。在摇弦进行一拍时,进行上滑弦,上滑弦在摇弦中进行。上滑弦时,要注意上滑的速度,要缓慢圆滑,逐渐复原。要注意下滑弦、摇弦、上滑弦之间的衔接,奏出完美的整体音乐效果。此处前倚音的时值是一个容易引起困惑的问题。一般此类性质的前倚音,其时值都非常短,但是这里有一个例外。此处的前倚音是一个滑音,要占用后面主音时值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半拍左右。完成此下滑弦的弹奏之后,左手将音保持在2音上,右手转入摇弦弹奏。注意在摇弦过程中,左手一定不要受右手动作的影响而不够稳定,要控制住音准。当音进行到最后半拍时,右手仍然保持摇弦,左手开始进行上滑弦,将音还原到本音音位。 第二乐段,乐曲的感觉和第一乐段已经有所不同。第一乐段速度较慢,运用了大量的跨八度抓弦来渲染高山雄伟的姿态,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在第二乐段,速度有所提升,并且加强了旋律性,整体感觉类似白描,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山峰山谷的景色。一开始的两个小节,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在音高上相差了一个八度。

这种不同音高的对比,好似回声,在山谷之间回荡。给人的感觉要如身临其境一般,应该仔细分析体会。上滑音与下滑音的结合,好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左手在低音区的打弦,凝重有力,深沉浑厚,更深化了高山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对比强调作用。而几处装饰性的花音,除了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引起下面的

古筝曲句子篇二
《古筝曲分析》

1、姑苏行 江先渭根据昆曲曲牌《佛上殿》改编。昆曲的音调色彩鲜明,甜美抒情,诱发人们产生丰富的 联想。乐曲分三段:宁静的引子,以清秀流畅的曲调,展现了姑苏园林的幽雅和秀丽,似乎是一幅晨雾依 稀,楼台亭阁隐现的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人犹如置身于幽曲明净、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之中,尽情 地观赏,美不胜收。中段是对比性的热情小快板,乐曲应用变奏手法,旋律快速流畅,形成段落之间的对 比,游人嬉戏,情溢于外。当再现第一段时,人们似乎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整首曲子笛音 婉转动听、甜美抒情,音色清新亮丽、曲调优雅纯净,悠然从容之中呈现了一派诗情画意。 2、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 ,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 1928 年。 《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 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 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乐曲充分发挥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点。全曲分三段,第一 段主要在上把上演奏,旋律流畅、浑厚如歌;第二段主要在中把演奏,旋律明亮,激情有力;第三段主要 在下把演奏,旋律昂扬、华彩多姿。全曲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作者通过轻盈柔和、洒脱自如的旋律,生 动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六十余年来,此曲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曲中表现 出的欢乐和激情,达到乐器性能的极致发挥,是二胡曲中的精品。 3、光明行 刘天华作于 1931 年春。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有弹性,表现了 旧时社会知识分子不断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在乐曲中,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号角式音调,在乐曲 中占着主导的地位。全曲共分四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可用的循环变奏的基础上,采 用西洋的复三部曲式的特点,结构严整。在引子中,可以听到坚定整齐的步伐行进声,然后出现小鼓式的 敲击节奏和昂扬的音调。第二段进行曲风格的旋律,舒展流畅,优美如歌。第三段以富有弹性的音型加以 重复、移调,不断呈现,犹如人们踏着矫健步伐,昂首阔步地前进。尾声中,当情绪发展到高潮时,又运 用了紧缩重复的手法,使音乐更加热烈;最后又出现了模拟军号声的主三和弦分解进行的旋律,这一切都 使全曲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 4、 二泉映月 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曲中二泉, 即江苏无锡惠山泉, 世称“天下第二泉”。 作者华彦钧(阿炳)以“二泉映月”为

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 见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作者运用二胡五个把位的演奏,配合多种弓 法的力度变化,流露出压抑悲怆的情调,继短小的引子后,旋律呈微型流动,恰似作者端坐在泉边沉思往 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出现六次,它从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 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旋律柔中带刚, 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而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 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各种技法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 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 的挥发。此曲缠绵情深,如泣如诉,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深 受喜爱。 5、渔舟晚唱 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标题取自唐王勃《滕王 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子。全曲分三段:第一部分以优美的曲调,如歌的慢板配合左手的 揉吟等技法,产生波浪音响,让人联想出一幅夕阳万顷碧波,渔人满载而归的画面;结尾处使用“花指”奏 法,使五声音阶旋律增添了新色彩,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的欢乐情绪,听来不觉耳目一新。第二部分情绪 热烈欢快,运用古筝演奏的特殊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片片白帆随波而起,浪花飞舞,一片欢腾景象,心情 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驾舟满载而归的情景。特别是以极快速度在古筝上顺次拔弹出的“花音”形象地表现 划桨声、摇橹声、浪花飞溅等种种声响,使全曲欢腾的情绪达到高潮。尾声乐曲速度突然渐缓,运用下行 音型逐渐下落最后终止,宛如江上夜色朦胧,宁静取代了喧嚣,使人又复归于宁静、安谧的湖滨晚景之中。 丰收锣鼓 乐曲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子雄壮嘹亮,主题旋律跳荡,节奏明快,展现了一幅热闹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尤其 是最后的锣鼓段,以十面锣为主奏乐器,情绪更加热烈高涨。 第二部分以吹管乐器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开始,转入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旋律,然后笛子与弹拨 乐器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明亮的笛子音色和散板旋律,勾画了一幅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 则以柔和的

古筝曲句子篇三
《关于古筝的诗句》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杨维桢《鸣筝曲》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梁/沈约:《咏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唐/李峤:《筝》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曲 >

《春日行》

---李白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

《京中客舍闻筝》

十二三弦共五音,

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

不是离家岁月深。

*西子的诗*

-----------------------------------

遥望琼枝翠,春意暖欲燃。

绿杨芳草路,飞红绣罗裙。

追忆飘摇雨,历历卿心扉。

欲取名琴弹,送予知音赏。

纤指香凝弦上飞,声声柔情寄琴语。

高山流水觅知音,谁伴婵娟曲中醉。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行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李商隐

忽闻江上弄衰筝,

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

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

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销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沈鱼,

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秦筝柱。

秦弦络络呈纤手,

宝雁斜飞三十九

——贺方回

风鬟飞乱,

寒入秦筝雁

——洪景伯

何人金屋,

巧啭歌莺,

慢调筝雁

——赵虚斋

旧曲重寻,

移遍秦筝雁

——晁次膺

菩萨蛮<宋.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山眉黛低。

虞美人<宋.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

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

长向月圆时候,

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

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懒调弦,

犹有两行闲泪,

宝筝前。

夜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出帘仍有钿筝随,

见罢翻令恨识迟。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弦危中妇瑟,

甲冷想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

齐瑟弹东吟,

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风》之五十四

万松亭下清风满,

秦声一曲此时闻。

--刘禹锡《伤秦妹行》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曲》

筝声清脆迎君来,

胡乐哀柔送夫归。

不见佳人身边伴,

仙韵难解相思泪。

-《相思》

端居正无绪,

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

明月照人古,

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宝筝钿剥阴尘覆,

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

清筝何缭绕,

度曲绿云垂。

--李白《邯郸南亭观妓》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

多景楼上弹神曲,

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

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元.萨都刺《赠弹筝者》

《 Itsumo Nando-demo(Always With Me) 》

歌词:

看着谁的心 、在孤寂中闪动的泪滴

总会想有一个人 将她轻轻用手拭去

梦中的回忆 、谁在追寻春天的清新

云外的天空里 总会有别一样的情趣

风中听见你 和我欢笑的声音里 、你我不分离 两人牵着手 数那无穷无尽的星星

痛已被你抚平 所有悲伤回忆我 不愿再去提起 今生今世已没有人能够 将你代替

梦中的眼睛 、 荒芜里埋藏着谁的心 想到无力再去想你、只剩空虚和自己 看着你远去 负心雨里无留意 我哭泣 闭上眼 挥不去、 总是受过伤的心情 吻着谁的心 、从此失去跳动的痕迹

仿佛一切还只是 停留在遥远的过去

看着你眼睛 相片里傻傻的我好淘气

古筝曲句子篇四
《古筝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

筝独奏曲,为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一说系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 66 116 为种子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 音阶的回旋,环绕 3561 55 2356 33 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在多数音乐课本中可见得此曲。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渔舟唱晚》由中国北派古筝演奏家娄树华先生于1938年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采用五声音阶回旋环绕技法,以歌唱性的优美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近年来,有人认为此曲系山东金灼南根据《双板》及其变体《流水激石》、《二环套月》改编的,娄树华只是在金谱基础上作了较大发展,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份。两种说法尚未定论。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份,用舒缓典雅的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湖光山色,夕阳西下,渔船还在移动,渔人载歌而归,同时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犹如水波荡漾,渔民们摇著桨,驾舟归来的情景。这里,「征」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份是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著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同时使全曲欢腾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乐曲在高潮处突然切住,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部份一个乐句的紧缩,下行音型的模进逐渐引向终止,曲调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宫音上,使人感觉江面上夜色笼罩,一片宁静,耐人寻味。

《渔舟唱晚》作为一首蕴含诗情画意的优秀筝曲,还被分别改编为高胡、古

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渔舟唱晚》是根据中国民乐曲改编的筝独奏曲。有说是娄树华(1907-- 1952)根据古曲《归去来》改编而成,有说是金灼南(1882年—1976年)根据山东传统筝曲改编而成。题意的来历《辞海》上说是由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句引申而来。《滕王阁序》中有“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一句。彭蠡是古时大湖的名称,即今天的鄱阳湖。古时,长江流过鄱阳湖之后,分三道入海,所以又称以后的长江为“三江”。这句的意思是:渔船上的渔夫在傍晚歌唱,声响达到鄱阳湖最远处。现在我们在理解《渔舟唱晚》乐曲时,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渔夫唱晚。

江南水乡,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海岸长长,海域宽广,水边的渔民日出驾舟出航,日暮满载而归。 红红的太阳由东向西跨越了整个天际,渐渐向西边的水平面靠拢,人间生机勃勃的景象给它带来欣慰,舒心的微笑使它的脸变得通红。它亲切而温和地注视着水面、注视着岸边。飞出的余辉映红了西边的天际,辽阔无边的水面明镜似地映照出天空的红霞。水天一色,通红光艳,万顷碧波,波光闪烁。看啊,一群水鸟在红色的水天之间飞舞、盘旋,阵阵呼叫响彻着整个海域、天际 „„

出航的渔民看见太阳微笑发出的霞光,驾着满载的渔船返航了。晚风欢送着归航的渔船,一个劲儿地鼓起渔船上张起的船帆。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浪,波浪一起一伏地驮着渔船向岸边归去。看,宽阔的水面上数不清的渔船错落有致,它们随着起伏的波浪一上一下,悠然飘动。船上的渔夫沐浴着傍晚迷人的晚霞,看着自己仓里满满的鱼儿,心里充满豪情,他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欢快的渔歌,嘹亮的歌声震荡天际,响彻水域„„

岸边早已聚集着渔民的亲属,他们翘首伫立,期待的目光从他们的眼中流出„„

看,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水鸟矫健的身影„„哦,不是,是船帆,一点、二点、三点„„数不清的点点飞进岸边人们的视线。岸边的人们沸腾了。海鸟飞快的向渔船飞去,欢快的叫声震荡着船上、岸上人们的心鼓。 落日迎来了出航的渔船,欣慰地将自己半个脸沉入水下,双眼露在外面,观看、分享着人们的欢乐„„ 渔船近了,看那船帆鼓着风神气勃勃地向岸边挺进,欢快的水鸟在众多的船帆之间上下飞舞„„

落日眯缝着双眼恋恋不舍地、微笑着沉入了水下,金色的余辉仍然留在人间,那是明天、明年希望的光辉„„

听,晚风送来了船上渔民欢庆丰收的歌声,岸边的人们心潮激荡,合着船上的渔民唱起了丰收渔歌„„

这情、这景、这声、这色,烘托出渔舟唱晚的欢乐气氛„„

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艺体处刘巧云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既可以奏出行云流水般清新雅致的旋律,也可以奏出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古筝演奏的艺术效果:“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古筝的音色清莹剔透。当演奏者进行刮奏时,就犹如流水淙淙独具魅力,而按、滑、吟等技巧使古筝具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与乐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渔舟唱晚》就是一首典雅而优美的曲子,也是本世纪流行最广的筝独奏曲。

《渔舟唱晚》曲调优美,如蓝天上的行云,似山涧中的流水;节奏感强,快慢强

弱对比强烈,音乐效果明显,表现力突出,音乐形象鲜明。乐曲具有鲜明的中国山水画风格,一曲过后,宛如一张美丽的泼墨山水图从音乐声中绘出。此曲慢板舒缓缠绵,如歌似唱,优美舒展,表现出了一幅夕阳西下,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水上美景;快板急骤而有序,如波浪起伏,似破水飞舟,刻画出一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捕鱼的动感十足的画卷。乐曲的高潮过后,更是别有洞天,含蓄轻柔的结尾,把人们带到深远的意境中。晚霞映照着万顷碧波,天水相连,波光粼粼,老渔翁满载而归,晚霞把他那饱经风霜的脸,照得通红通红„„ 一般来看,《渔舟唱晚》 可以从三个部分来欣赏分析。

第一部分为慢板。旋律优美典雅、舒缓宁静,总体来说给人一种恬淡而自得的心情。

乐曲开始处的八度弹奏轻柔地引出富于歌唱性的优美动听、悠扬悦耳的旋律,展现出诗情画意般的湖光山色的傍晚景象。并且将这幅画由远而近推到人们的面前。这是一幅微微泛黄的古画,在你凝神观看它的时候,它开始慢慢地旋转,并把你吸进画里去,使你和这幅画融为一体。这幅优美的风景画,是一个神秘的、超凡脱俗的世界,如同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第二部分是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且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吟揉等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同时使全曲欢腾的情绪在这一段里达到了高潮。 第三部分是尾声,乐曲在高潮过后处突然停住,随后尾声缓缓流出,音调徐缓,下行音型的模进逐渐引向终止,曲调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宫音上,描绘了一副宁静的画面:渔船左右摇摆着,向江心慢慢划去,在人们的视线中越来越小,慢慢的远去„„剩下的依然是这幅褪色的古画。曲虽终,意犹在,含蓄的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足够的想像空间。

乐曲演奏提示:一、音色、强弱的对比。第二十七小节到第三十二小节弹奏时如果在音色、力度等方面完全一致就显得格外单调,失去了艺术的美感。第二十七小节应该适当在靠近前岳山来弹奏,力度要稍大一些,这样用明亮的色彩来表现鲜明的个性;第二十八小节则应该中弹,同时弱化弹奏力度,目的是获得浑厚扎实,富有情感的声音。依次类推。这样,两小节的对比就比较鲜明,好像是水面上光影无穷的变化,又好像是一阵阵微风轻拂,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二、附点音符和连托的弹奏。附点音符的处理要保证时值的准确,连托弹奏要连贯流畅,扎实饱满。在弹奏连托的时候,拇指应该适当立起,利用假甲的尖端来拨弦。这样可以使音色明亮,活泼清晰,具有很好的颗粒感和跳跃感,会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假指甲入弦不要太深,否则会影响弹奏效果,甚至会将手指卡住。三、速度的变化。例如第二段的快板部分,第一遍慢起,大概在每小节30拍左右。第二遍逐渐加快,第三遍要在保证音乐效果的前提下将速度达到演奏者自身的极限。当然,这种速度的变化是逐渐进行的,是渐快而不是突快,速度的变化要自然和谐,不要生硬。要想在速度上有所突破,首先要从慢弹开始,根据熟练程度,逐渐加快。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渔舟唱晚》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名曲,希望大家在弹奏或者欣赏《渔舟唱晚》时,能借此曲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涤荡自己的心灵!

<<妆台秋思>>简介:

此曲原名《塞上曲》,是一首琵琶曲,最早见于清代李芳园《南北派十

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由《宫院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5首乐曲联缀而成。20世纪60年代分别由孙裕德、陈重、卫仲乐、金组礼整理为不同的笛、箫独奏版本。乐曲以汉代王昭君传奇故事为背景,曲风含蓄典雅,娓娓道出伤感、思念之情。

《妆台秋思》是由琵琶曲《塞上曲》中的同名第四首小曲移植而来。曲调婉转细腻,描述了古代女子痛苦和哀怨的情绪。

引子演奏要连贯,由轻到响,但出音不要太重、太猛。

整个乐段的演奏,速度为中慢,句子的起、收要清楚。如下例:

谱例中,第一小节的、第三小节的,都是句子的起音,手腕要很有弹性地配合手指弹弦,出音要平和、稳健,而第二小节的“”和第四小节的“3”音,都是句子的落音,手指触弦要有控制,落音要轻。一般情况下,弱拍不出弦音,这样句逗就比较清楚。因为乐曲的速度行进缓慢,所以上下滑音时值要充分,揉弦手腕要放松,且均匀地上下揉动;但尽量保持原位的音高,如下例:,泛音的弹奏方法是左手浮按在该弦的泛音点,而

右手弹该弦。泛音要清晰、明亮。乐谱中出现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

,进一步表现了人物内心痛苦的情绪,演奏时,节奏要稳,

不要赶,“颗粒”要清楚,旋律要连贯,要多唱谱,多体会乐曲表演的情绪和内涵。 《浏阳河》

张燕根据唐壁光编曲的同名歌曲改编。浏阳河是毛泽东故乡湖南的一条河流,歌曲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家乡、对新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人民领袖的深情爱戴。改编后的筝曲基本上采用了原有的曲调,由引子和反复的三段组成。一、三两段是抒情的歌唱性段落。描绘了浏阳河的自然风光和人民对领袖的深情;中间一段是快板,表现了人们的欢快情绪。

《浏阳河》这首乐曲原是50年代的创作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70年代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张燕改编为筝曲,虽然对原曲调未作发展,但由于各段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技法,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乐曲具有了更强烈的感染力。乐曲中采用变奏曲的形式,深情的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古筝曲《浏阳河》中采用的演奏手法在整个曲目中主要分为三块,第一块是运用左手揉、吟、滑、按的技法来表现乐曲柔美的旋律,这一块在乐曲中首尾相应演奏两边;第二块就是双手配合快速弹奏部分;第三块则运用如流水般的双手

交替下行琶音来表现乐曲动听的旋律。

在乐曲的第一段中主要是注意按滑音的准确性和控制好乐曲的速度,就像是在用歌声深情地将内心对生活的爱娓娓道来;整个乐曲中主要有两个难点,也就是后面的双手配合快速弹奏及琶音部分。

下面分别就这两块的演奏要领进行一下讲解:

双手配合快速弹奏部分

在练习浏阳河双手配合弹奏之前最好先练习一下有关双手配合的练习曲,待手指活动开之后,再弹奏曲子中的部分。在左右手配合弹奏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好每个手的力度,突出乐曲的主旋律(如一般双手配合时左手为伴奏音其力度要稍次于右手)。

关于左右手配合的练习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先分后合:先分练即左手练习左手的,右手练习右手的,练习时分开练,练至十分纯熟;

(2)心理的合奏:练其中一手时,脑海里想象着另一手的演奏将其节奏配合在正在演奏的那支手中,逐渐形成脑海中的双手配合练习;

(3)先慢后快、由简入难:以右手的演奏为主线,采用较慢的节拍,将已在脑海中形成的双手配合映射成实际的双手配合,注意一定要从简单的练习曲的配合练习开始从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直至能够演奏较大的曲目。 琶音部分

在浏阳河的琶音部分有两种弹法,一种是左右手各弹四个音交替进行;一种是右手大指只负责每句的第一个音即主旋律音,其余的音则由左手完成。不论用那种弹法都需要将乐曲的旋律突出,琶音部分力度需轻于主旋律音,但每个音都要求表现的清晰流畅,这样弹出的乐曲才有起伏、才有韵味。

琶音在运用到曲子以前,需要一段系统的学习和练习,不要急于弹曲子,要先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在弹奏曲子时可以保证每个手指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发力技巧,从而更好地运用琶音来表现乐曲。

《锦上花》

是潮州民间音乐十大套曲之一,也叫《锦上添花》。此曲属于六十八板“轻六调”乐曲。其实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十杯酒》、《开扇窗》、《蝶恋花》都属于“轻六调”作品,但何谓“轻六调”,大家并不清楚。

说到“轻六调”,我们必须得先讲一讲“二四谱”。“二四谱”是流行在广东潮州和福建漳州地区的弦乐器记谱法,是古弦索谱的一种,用二三四五六等等几个汉字小写数字来表示乐器的弦位,并依据定弦的音高用方言说唱而形成具有音阶概念的方言数字乐谱。取其中二、四两字为代称,叫做“二四谱”。它基本上是一种五声音阶的谱式,有些专家据此认为,潮乐所用的古弦索谱“二四谱”实际上就是由筝谱而来,可见学习潮州古筝很有必要了解“二四谱”。“二四谱”所用的二三四五六,相当于简谱里的sol la dore mi这几个唱名,所谓“轻六调”乐曲是指主要用二三四五六也就是sol la d0 re mi五声音阶构成旋律的乐曲。在演奏中由于没有过多的“重三”也就是si音,“重六”也就是fa音两音的揉按,因此“轻六调”乐曲一般都有流畅、轻快的特点,这首《锦上花》就是这样风格的一首作品。

这首作品在右手技法上不同太多提示大家需要注意的是la mi(也就是三六)

古筝曲句子篇五
《享受弹古筝的乐趣》

享受弹古筝的乐趣

时间:2012-10-21 12:17:42 点击:449

其实真正把我引上弹古筝道路的是我的妈妈。在我9岁之前,我对音乐茫然,甚至厌恶。我承认我没有艺术细胞,因为我会把音符看成数字,把优美的旋律当作喧嚣的噪音。每当上音乐课,我唯一的事便是发呆。对音乐一无所知的我,对乐器更是不了解。当电视上,解说人滔滔不绝地赞美、评价着某大师的经典之作时,我总觉得是那么造作。然而改变我这种意识的是一年以后。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了是我妈把我引上弹古筝道路的,这里说是“引”有点文雅了。与其说是“引”,不如说是强迫,是逼上的。“妈妈也是为了你好,现在的学生哪个没有一点儿才艺。”母亲软硬兼施,不管怎样,总之,我是踏上了这条道路。由于受到外婆古典思想的影响,我选择了中国古老乐器——古筝。于是,我开始熟悉乐谱了,也掌握了弹古筝的基本方法了。更确切地说,我就是向我厌恶的,从未真正接触的音乐世界迈进了一步。开始,我并未感到有何新鲜之处,只是纯粹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硬记住那些难懂的乐谱。日子如流水一样地过去了,我一日日长大,那乐谱也由易变难,而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弹琴。弹古筝是一消遣,在我无聊时,伴我消磨时光。弹古筝如与好友交谈,欢乐与悲伤,忧愁和畅快,都让它们在这古筝声里淋漓释放吧!弹古筝是无聊时的消遣,悲伤时的诉说,欢乐时的一杯酒,忧愁时的一口茶。那古筝谱上的音符,仿佛是欢乐的精灵,释放出无限优美的旋律。

音符不仅仅在眼前,还在人的心里,旋律不仅仅在指上流泻,还在心中飘荡。感谢母亲,感谢老师,感谢古筝,感谢音乐,感谢艺术。在音乐课上,我已明白了如何去理解、感受音乐。昔日的噪音成了悦耳的声音。电视上演奏的音乐,如今看来是多么好啊!

古筝使我懂得了如何去感受美,使我的灵魂得到升华,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过滤。享受古筝,美的享受。

古筝曲句子篇六
《怎样才能学好古筝》

怎样才能学好古筝

古筝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学古筝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能学好的人却不多,《琴枫雅轩》告诉你怎样才能学好古筝

一.坚韧,坚持和忍耐,要想弹奏好一首曲子,这两点缺一不可,必须忍受练琴时的孤独,忍受着不断的失败,一直坚持下,不放弃

二.耐力,每天坚持练琴一小时,把一个小时科学分配,新课练习15分钟,基础技能练习10分钟,中间休息五5分钟,改错练习10分钟,巩固新课练习10分钟,曲目联系10分钟,每天固定时间练习,习惯成为条件反射,但是前期一定是考验耐力的时候

三.专注,没有一个成功的演奏家能边练琴,边东张西望,胡思乱想。这绝对是浪费光阴和精力。乐谱上音符,节奏,符号,速度,风格,句子,每每全情投入,才能懂琴,练好琴

四.协调,说协调不只是左手与右手,左耳与右耳的协调,还有手指与心之间的协调,只有手指与心节奏一直,才能真正练好琴

五.追求,音乐就是艺术,没有要求,根本算不上是音乐,所以学乐器的学员,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六.,想象力,音乐每每在说话,或故事,或讲述,或抒情,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把自己融入音乐当中

---------------------------------------------------------------- 琴枫雅轩致辞

古筝曲句子篇七
《中国的百句千年遗训(古筝-渔舟唱晚)2》

中国的百句千年遗训(上)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

••

••••

••

古筝曲句子篇八
《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昌”字,与“冒”的区别,会写“妻、刺、绑”3字。

2.积累并理解与“眼力”有关的词:睁、眨、注视、聚精会神地盯,并能再写几例。从字里行间体会刻苦的意义。

3.读懂《纪昌学射》寓意,并读纪昌与飞卫有丰满的认识。

教学过程:

1.说寓言。

1)先前我们学过很多寓言,你能想起来吗?

2)“寓言”是带着哲理的小故事,书店有种书叫《小故事,大道理》,说的就是寓言。

2.识课题。

1)纪昌学射。

■课题里藏着一个人的名字。谁?(纪昌)

■课题里藏这一件事情。(学射)。谁能连起来说说“纪昌学射”的意思?

■注意“昌”字的书写,两个扁扁的“日”,可不能写成“冒”。

2)质疑课题

为什么?

怎样学?

向谁写?

结果?

师:先解答你们第一个问题

礼、乐、射、御、书、数

师: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现在你知道她为什么要学射箭了吗?这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必学科目之一。其他的问题你们从文中就能找到答案。

3.读课文。

读两遍。第一遍大声读,读准确了;第二遍轻轻读。边读边想:寓言讲了些什么?要告诉我们什么?

4.读书交流。

师:这篇课文只有两个生字,出示:虱子 妻子

指名读

师:两个字都是轻声,翘舌音也很准。见过虱子吗?

师:怎样的?打个比方让大家知道它很小。(像芝麻、逗号)它可不是个好东西,要吸血,经常不洗头的同学要小心了。

师:谁再来读一遍第二个词语。妻子的妻是要求会写的,我们先来看看古代这个妻字怎么写?(出示小篆体——妻)

师:像牛头一样的是扫帚,像又一样的是一只右手,古代的人认为,女孩子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就要拿起扫帚,干家务。这个妻就是这么造出来的。一起再来一遍,看老师写一遍,请你在书上写一遍。

1)课文有两个人物很重要:一个是纪昌,还有一个是谁?(飞卫)你知道他们关系吗? 读课文第一段: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2)交流解疑,小结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清楚了:有一名射箭能手叫什么?(飞卫)。有一个很想学射箭的人叫什么?(纪昌)。飞卫师傅教纪昌徒弟什么呢?(练眼力)。结果呢?(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你觉得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

4)质疑。

故事就这么简单。你想问什么?

纪昌学射,师傅为什么教他练眼力?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与飞卫,谁的本领更高?……

5.研究“眼力”。

发现两段文字的写法

飞卫向纪昌提要求的句子谁来读?指名读

这是飞卫提出的要求,出示:练习要求

谁能来读读纪昌是怎么练的?指名读

这是写纪昌怎么联练习的。出示:怎么练习

练的结果怎么样?谁来读一读。一起读

你有没有发现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一次练眼力

我们先走进纪昌第一次练眼力的画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读一读,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

睁大

注视

你们会注视吗?

我们来做做注视的动作。

你们不是注视,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中怎么样的看才叫注视?(盯住,不能眨一眨)

对呀,不能眨眼睛,你们刚才眨了很多次了,当然,这也难怪你们,因为眨眼睛是人正常的生理活动,我们的眼皮就好像是窗帘,它经常要做开开关关的工作,正常人,一分钟大约要眨十多次。如果你两分钟不眨眼睛,你会感到很酸,甚至还会流泪。我们来看看纪昌是怎么注视来回穿梭的梭子的。播放视频。

请同学们盯紧纪昌的眼睛。

你们的眼睛感觉怎么样?

纪昌呀,纪昌,既然这么累,就算了吧,不要练了。

第一天,妻子织布的时候,生接读

第十天,

第100天,

第700天,

第730天,齐读

就是这个注视花了730天,两年以后,她得练习有了成果。

下面这些句子,

有沙子进入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晚上睡觉,整夜不用闭眼睛了。

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都是他练习的结果的表述,如果让你诉说他的本领高,你最想用哪个跟人家说?先自由读

因为第三句最能说明她得功夫相当到家了。

是呀,人的眼皮中布满的神经,只要稍微刺一下,就会很痛,而纪昌却眨也不眨一下,足见他的眼力相当到家了。

师:两年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到家”什么意思?

生;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师:原来形容“水平高”,还可以用“到家”一词来形容啊。

我形容“写字水平高”可以说——

形容“射箭水平高”,可以说——

形容“一个人很愚蠢”也可以说——

读结果这一句。出示

第二次练眼力

我们再来看他第二次练眼力,飞卫有提出了要求。出示第二次练习的句子,你特别关注那些词?哪个词与眼力有关?

每天,聚精会神

给聚精会神找近义词

他聚精会神的盯着虱子,总会有一些事情干扰着他。(学生充分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你有什么话想说?

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还有,原文写到: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你是不是模模糊糊懂它的意思了?

再读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师:第一次练眼力,纪昌练习了整整两年;第二次练习,纪昌整整练习了三年,让我们更敬佩地来读一读。

2、3两个自然段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我们配合起来读一读。配古筝曲

生读句子。

师:五年了,纪昌就学习了“眼力”,让我们记住这些词语:睁大 注视 眨 盯。现在,我们知道了“眼力”的意思是与眼睛有关的技能。

师:就这样,经过一番勤学苦练,纪昌终于学成了。

读: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师:“百发百中”是什么意思?

生:„„

师:射第101次能不能中?——每一箭都能射中。

生:射箭和打靶和准确。

师:学成后的纪昌一直有个疑惑想问师傅,有一次,他问师傅:师傅,我是来您这里学射箭的,您为什么教我练眼力呢?

师傅会怎么回答呢?想一想,写在书上。

生:因为这些是射箭的基础啊。

师:你能用“只有„„才„„”来说说“眼力与百发百中”的关系吗?

生:„„

师:是啊,纪昌也明白了,你们也明白了。这就是《纪昌学射》告诉我们的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

都要从基本功开始。

据我所知,练习射箭,不光要练习眼力,还要练习开弓、放箭,这是不是还要有臂力呀?

第三次,纪昌又去了,飞卫还是不满意,他说:

出示:纪昌第三次去拜见飞卫,飞卫说:“虽然你眼力已经不错,但是你的臂力还不行,你回家再好好练练吧。”纪昌回家后,有开始练起来。

现在要发挥你的想象,他怎么练臂力,结果如何?拿出练习纸。

指名读,现场修改。

是的,是要这么练臂力,你看,课文中写练开弓,练放箭,写了几句话?

就一句话,写了练开弓,练放箭,倒是练眼力,作者写了两大段,同学们,这是为什么?

眼力是第一要义,他关注了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练眼力是第一基本功。

师:《纪昌学射》这一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寓言故事中的《纪昌学射》就这样结束了,在历史典故中的《纪昌学射》的故事却远没有结束。

纪昌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

师:读得懂吗?但你一定读懂了一句“乃谋杀飞卫”。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纪昌所有的射向飞卫的箭都被飞卫回射的箭击落在地。纪昌跪在地上,请求飞卫饶恕,飞卫说:“你是我的孩子,我怎么会伤害你?”纪昌后悔不已。

而读懂了这部分故事,你也一定会领悟纪昌为什么不能成为“天下第一”的道理,这是又一个寓意了。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据说纪昌是天下最伟大的射手。

周朝的天子到庭之山狩猎,成群的侍从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的人马激起的尘土像黄云一般扩散开来,在空中凝结,然后又像烟丝一样飘落。草丛中的鹿和野兔早已吓得四散而逃,找不到箭靶的射手只好向田间的农夫射击,向他们的狗射击,向耕田的牛射击。当这些目标都逃掉之后,他们只好继续打马前行。

周王扬起了白嫩的手,大队人马在一片树林前停了下来。人们急切地东张西望,想看清猎物在何方。周王从扎着金箍的箭筒中挑了支粘着白羽的箭,又把它搭在镶嵌了宝石的牛角弓上。一道白光,箭消失在一棵芙蓉树的树冠里。大家齐声喊“好箭法——”。谁料到这时竟然传来一阵怪异的笑声,众人莫不大惊失色。原来,树上有只白猿把箭接在了手里,笑声正是从那里传来。

周王恼羞成怒,再次拈弓搭箭。可是,这之箭又被那只白猿接住了,而且引来的笑声比先前更嘹亮。大家都默不作声,连最会拍马奉承的太监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周王强忍怒火,射出了第三支箭。这次他换了把更重的弓,更加仔细的瞄准,然而这支箭还是被白猿接住了。白猿又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每个人都惊慌失措,不知天子要如何发泄内心的愤怒。将军们命令手下的士兵将这棵树团团围住,打算万箭齐发,将这只可恶的白猿射成一只豪猪,就连一片树叶也留不下。

最会射箭的纪昌被叫来。他抽出一支粘了黑羽的箭,搭在他那把八石重的强弓上,瞄准了那只白猿。如果他射不中这只白猿,那么天下再也没有人能射中这只白猿了,大家都这样猜测,并且摒住了呼吸;就连战马也不再打喷嚏,警觉地竖起耳朵,用那又大又湿润的黑眼珠盯着纪昌。一切都静悄悄的,如果仔细听的话,就能听见箭筒里的箭由于干燥而发出轻微的“辟剥”声,树枝上的嫩芽因为正在生长而发出的“沙沙”声。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只白猿认出了纪昌,紧张地在树干上来回走动,最后竟然哭了起来,并不时仰天长嚎,告知伙伴自己的死期已至。

纪昌犹豫了一下,仿佛窥探到了自己的命运。但他最终还是射出了那支箭。白猿从树上跌落下来,仰面朝天地死掉了。 周朝的天子赞叹道:纪昌真是天下第一神射手啊。

昌死期将至,不免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来。

那时候他是一名出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手。虽然在乡间的历次比赛中,他都比别人射得更准,他的箭飞行的轨迹飘忽不定,不可捉摸。但别人都说:天下最好的神射手是个叫飞卫的人,此人隐居在鹿台山。于是,纪昌决心去会会这位神射手。他历尽千难万险最终来到鹿台山找到了飞卫,说要和他比试一下射箭的本领。纪昌先射了一箭,射中了空中一只鸟。飞卫大笑起来,轻轻地摇了摇头。于是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鱼。飞卫还是笑着摇头。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最难射中。然而飞卫却以为这只是雕虫小技。纪昌被激怒了,他等待着飞卫射出他的那一箭。

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那片树叶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地落下来。

纪昌的心中一阵刺痛,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服了。他决心向飞卫学习射术。

好的射手应当有鹰一般的眼力,且能处乱不惊。于是,纪昌回到家里,盯着妻子的梭机看了三年,最后终于能看清梭子运行的每一条轨迹。这时飞卫又告诉他,好的射手的目光应当像针尖一样细腻,在细小的物体也逃不出他的视线。于是纪昌又返回家中,盯着一只悬挂在窗口的桐蝇看了两年,终于能像观察车轮一般观察桐蝇细小的肢体。于是他用一条竹篾为弓,蚕丝为弦,绣花针为箭,十步开外朝那只桐蝇射了一箭。绣花针正好穿过了桐蝇的心脏。

纪昌在狂风中练习射箭,迎面吹来的风几乎使他睁不开眼睛,射出的箭的速度也因此减慢。他在暴风雪中练习射箭,冰冷稀薄的空气使他手上的皮肤像触电一样疼痛,麻木的手指几乎感觉不到弓箭的存在。纪昌在夏季的沙漠里练习射箭,沙丘上泛起的热浪一次又一次扭曲了远处箭靶的形象,就像在水中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纪昌终于能够像块生铁那样屹立于狂风暴雪

和酷热之中一动不动地瞄准,外界事物已经无法刺激他的感官,一切都如同玻璃窗外的景物一般遥远。他的心能完全专注于他的目标,他的箭也残忍如冰无法阻挡。

纪昌向飞卫提出了挑战,他举起紫金铸成的酒杯向飞卫敬了一杯酒;飞卫大笑起来,将这杯酒一饮而尽

古筝曲句子篇九
《古诗朗诵会》

音乐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唐诗》的欣赏,了解歌中唱到的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歌曲的意境。

2.通过活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为故事朗诵配乐,让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为一体,增加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4.通过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音乐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教 具:钢琴、古筝、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听《读唐诗》,学生观看古诗的画卷,学生走进教室。

二、欣赏歌曲《读唐诗》

1.导言:这副古诗画卷向我们展示着我国源源流长的古诗文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诗,首先来欣赏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读唐诗》,它的歌词非常有特点,听后你一定会有惊奇的发现,请听歌曲《读唐诗》。(屏幕出现读唐诗歌谱及播放音乐)

3.学生看大屏幕出示的歌谱来欣赏歌曲《读唐诗》。

4.师:听你这首歌曲,你发现歌曲中歌词的特点了吗?

学生回答。歌曲中许多的古诗。

5.师:歌曲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唐诗,你知道有多少唐诗?我们用分组竞赛的方法,看看哪组同学知道的唐诗知识最多?

我们分四组,每组有一题板,请将歌词与古诗题目用连线连接起来,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最先完成者为优胜。

教师同时播放歌曲《读唐诗》做背景音乐,使学生熟悉旋律。连完的把题板放到前面。

电脑出示答案。

6.师:我们知道了,这首歌曲以八首唐诗组成歌词。现在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朗读歌词。

同学们读的真有感情,那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唐诗中的喜怒哀乐,是作者喜爱古诗,喜欢古诗中的诗句。赞美唐诗。

下面我们来唱唱这首唐诗,表达出这种赞美的感情,可以小声随歌曲唱一唱,想想你是怎样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这句歌词的?学生回答。唐诗能给他配歌也能配诗,古诗有意境,可以根据唐诗的意思画一幅画,也可以编一首歌。

师:我们以一首唐诗为例。比如说歌中“高飞的白鹭”是指谁的(杜甫)绝句?

出示古诗绝句及图画。“两个黄鸸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

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以这首诗作画,你会画什么?(学生回答)白鹭在天上飞翔 几颗柳树 雪 黄鹂鸟 湖 还有船。 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什么?(学生回答)鹂的“黄”,柳的“翠”,鹭的“白”,天的“青”,雪的“白”,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所以我们说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7.师:歌词我们明白了,现在让我们随音乐唱一唱,找找高潮乐句在什么地方?

8.学生找出高潮乐句。

9.学生读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随琴唱这一乐句。

11.高潮乐句过后,音乐又转回平稳,好象是高潮过后细心聆听祖先的诉说,力度、速度应怎样表现?亲切、自然地完整演唱。 勇最拖入的感情把歌曲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1.师:唱的真好,歌曲中唱到祖先在向我们诉说,诗人以诗抒怀,从诗中我们体验到他们的喜、怒、衰、乐,体会心中细腻的情感。今天我们借古人的情怀,抒发我们的情感。开一个(古诗朗诵演唱会),好不好?

2.师: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形式开这个古诗朗诵演唱会,古诗朗诵演唱会应会包含什么内容?现在小组讨论一下。

3.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吗?说出讨论结果。

学生讨论结果:形式为学生自己主持古诗朗诵演唱会。

内容:

(1)诵古诗

配乐朗诵歌曲《读唐诗》的歌词中所隐含的古诗(共8首,可选择其中的4首作配乐朗诵)。

配乐参考乐曲,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或由小组内的学生自己演奏古筝配乐。

(2)赏古诗文化

四个小组根据课前的准备,为我们赏析古诗及相关文化。 学生展示各小组收集到的有关古诗的图画、书法等艺术作品。

(3)唱古诗歌曲

学生演唱古诗歌曲。已经学过的古诗歌曲有《咏鹅》《江雪》《梅花》《登鹳雀楼》《静夜思》等。《静夜思》由于是一首合唱歌曲,所以全体学生合唱,其余的歌曲有每组同学任选一首表演。

4.各小组同学根据以上内容排练。

5.师:现在欢迎小主持来为我们主持,大家鼓掌欢迎。

6。由学生主持开古诗朗诵演唱会。

四、小结

中华民族的古诗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有这样的古诗文化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们应多读古诗,唱古诗歌曲,把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喜爱及自豪的情感再次演唱《读唐诗》,结束我

们今天的古诗朗诵演唱会。(学生随音乐演唱,教师指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附:课堂实录(主持人:同学甲、同学乙、同学丙)

同学丙: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主持人)齐:大家好!

同学乙:在这浓厚的古诗气氛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 同学丙:开一个愉快的古诗朗诵会。

同学甲:请大家踊跃参加吧!

同学乙:下面,我宣布五年二班

(主持人)齐:古诗朗诵会现在开始。

同学乙:大家听说过“诗情画意”这个词吗?

学生回答1:富有浓厚的诗和画的意境。

学生回答2: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同学丙:对,许多画家和书法家都为古诗做了书画作品。 同学乙: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我们班两位同学合画的咏鹅图。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作的书画作品。(咏鹅图、绝句的国画、夜雪的书法作品等。)

同学乙:下面是各组的风采展示。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第一组同学的精彩表演。

第一组:配乐朗诵古诗(枫桥夜泊》,演唱古诗歌曲《咏鹅》。形式是:领唱、领诵及表演。《渔舟唱晚》

同学丙: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第二组同学的精彩表演。

古筝曲句子篇十
《10 杨氏之子》

10 杨氏之子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总共5句话,55字。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的第四十三则故事,是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世说新语》一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通过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巧妙对答展现了精妙幽默的语言,塑造了机智风趣的人物形象。其中“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故事的重点部分。这两句对答的话精彩之处在于,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由“杨”姓想到了杨梅;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姓想到了孔雀。更妙的是杨氏之子的对答采用了否定的形式,以“未闻”的婉转语气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体现了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另外,本课后面还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搜集熟语、短文;搜集提示语何广告词;搜集相声、评书或影视作品的精彩对白,并演一演。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应与课文学习有机结合,在语文课、语文活动中积极创造展示的机会。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准备

能体会对答的精妙是在各自的姓上做文章及杨氏之子对答的婉转语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单元导读

1.我们语文课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学习语言,学习怎样与人交流,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幻灯出示: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合理使用语言的艺术。(板书:语言的艺术)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组课文,如何学好这个单元呢?读了单元提示你就明白了。

2.读“单元导读语”后简单交流。

二、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历代许多杰出人才,他们从小就在生活学习中展露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曹植做七步诗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古代文献记载中的一个孩子的言谈机智的故事。(板书课题:杨

氏之子。)这个孩子就是杨氏之子。

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姓杨人家的孩子。氏,姓氏。

引导学生说说议议,比较“×氏之子”与“×氏之女”的区别。

三、读出停顿、读通课文

《杨氏之子》是古代文献《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小故事,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言记载的,这就是文言文,跟我们平时学的白话文很不一样。同学们是不是对这样的文章很好奇啊?那就让我们都来感受一下吧!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2-3人读课文,随机重点指导读准“为(第四声)”,“曰”,“应(第四声)”。

3.大家从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古人朗读诗文时的样子吗?在古代读文章是很风雅的事,古人读文章时很注意停顿、节奏和韵律。(教师范读。)

4.边听边用笔在文中做上记号:你们听出了老师读的哪里和你们的停顿和节奏不一样? 交流:

预设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注意“甚”读重音。

预设二: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注意“诣∕其父”之间和“乃∕呼儿出”之间的停顿。讲解:孔君平是一个人的名字。

预设三: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注意“指以示儿∕曰”之间和“此∕是君家果”之间的停顿。“孔”指的是谁?指导书写,“曰”不能写成日。

预设四: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注意“应声答曰”之间无停顿,“未闻∕孔雀”之间和“家∕禽”之间的停顿。孔雀是鸟类,鸟类又称为(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家禽”,因此“家∕禽”之间要停顿,教读“夫子家∕禽”2-3遍。指导书写“禽”字结构要匀称笔画要正确。

交流时,逐句教读,先让学生谈停顿与节奏不一样之处,再模仿老师的读法读一读,尤其是末一句的停顿是难点。

5.学了课文的停顿和节奏,就请跟着老师读读。逐句读,再齐读。

四、读懂课文、读出智慧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你肯定对这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谁能说一说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引导学生讲解意思,不需追求完整。)

2.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思考:

预设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⑴你怎么知道“甚聪慧”就是讲杨氏之子很聪明?(看注释。借助注释是我们读懂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⑵谁还能用这个方法读懂哪些词语和句子?如,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预设二:为设果,果有杨梅。

⑴你是怎么知道这里是指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的?(联系上文。联系上下文也是读懂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文中还有哪里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读懂?如,乃呼儿出(招待孔君平)。

同学们真聪明,用文中的话说就是(甚聪慧)。当然,读懂文言文还有很多种方法呢!比如查阅工具书、利用成语典故等来理解。随着我们语文学习的深入这样的方法会更多更巧妙的。

2.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哪里写得最有意思?(幻灯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⑴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象当时情境,他们会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试一试。 ⑵现在老师就是孔君平,谁是杨氏之子来和老师对答一番?2-3人,对出“应声答曰”的速度。

这就是“应声答曰”,可见杨氏之子(甚聪慧)。

⑶为什么这两句话很有意思?(这两句对答的话精彩之处在于,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由“杨”姓想到了杨梅;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姓想到了孔雀。更妙的是杨氏之子的对答采用了否定的形式,以“未闻”的婉转语气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

预设一:此

“此”指什么?(杨梅)怎么是君家果呢?孔雀怎么是夫子家禽呢?(在姓上做文章)板书:杨梅 孔雀

预设二:夫子

“夫子”指谁?(孔君平)板书:孔君平。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夫子呢?女人?普通人?请同学们读一下文中的第一个注释就明白了。“夫子”指士大夫阶层之类有文化的人,是尊称。如,孔子可称为(孔夫子),孟子可称为(孟夫子)等,这样的称呼体现了一个人的(礼貌)。

还有哪个词语也体现了杨氏之子的礼貌?

预设三:未闻

师生对答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有何不同?(更委婉)

⑷听了这样的对答,孔君平会怎么说?(甚聪慧)

五、美读课文,熟读成诵

1、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两人的语言精妙,如果再读出大人小孩的口气会更有滋味的。学生练读。

2、个别读两人。

3、配上古筝曲会更有韵味。齐读。

4、背诵课文。

六、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2遍。

2、课外搜集一两则《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七、板书设计

语言的艺术 杨氏之子 杨梅

孔君平 孔雀

第二课时

一、应对导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先来考考大家应对能力。

1、对诗句。教师说前半句,学生集体对出后半句。

2、反应能力应对:

师:你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可爱! 学生的应对就要符合礼节和辈分。

同学们甚聪慧啊!上节课我们也感受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这节课我们继续我们的语言艺术之旅。

二、复习旧知、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将最精彩的两句话写在作业本上。请一生到黑板上默写。

2、这就是文言文的精彩,用简短的词语和句子用最精炼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姓“李”呢?——此是君家果 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如果姓“柳”呢?——此是君家树 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

让我们再有滋有味地来读读这篇课文感受一下语言的精妙吧!师生齐读。

3、《世说新语》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运用语言巧问妙答的精彩小故事呢!

幻灯出示: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解:内集:家庭集会。 太傅:古代官名,本文指东晋时的谢安。俄而:不久,一会儿。差:差不多。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解:尝:曾经。 邪:语气词。

⑴说说能用什么方法读懂这两则小故事?

⑵读懂故事,交流大意,体会语言精妙。

精妙一:未若柳絮因风起。尤其是“未若”二字。

精妙二: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尤其是“譬如”二字。

4、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精妙地说话的例子?学生自由交流。

三、综合学习、拟写提示语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1、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⑴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和短文,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⑵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⑶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2、拟写提示语、广告词。

⑴幻灯出示,比较“严禁践踏草坪”和“别踩我,我怕疼”两句,哪句更能打动你? ⑵所以,拟写提示语和广告词最重要的就是能根据表达对象的特点写得能打动别人的心。 幻灯出示:

请为下列几种情况撰写提示语或广告词:节约粮食、节水、环境保护等的广告词;图书馆内、汽车站、火车站等处的提示语。(学生交流。)

3、按照四人小组结成合作团队,确定学习项目:其中搜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

的小组试着排演其中一幕或一部分

四、总结

老师相信,“语言的艺术”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定能使我们感受到汉语的无穷魅力,并且通过学习能让我们更准确、巧妙的使用汉语。

(附录:学生撰写的提示语和广告词

学校餐厅中:除了餐具,什么都别留下!

水龙头前:只要再紧一点,我就不用流泪了。

班级管理:请给纸屑找个家。

学习上:“学习”两个字的拼音中,都有“X”,“X”代表着十字路口,请在认真思索后再做抉择。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