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5    阅读: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一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蛾眉山月歌——李白

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来,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桃花溪 ——张旭 (注:桃花溪在湖南常德)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忆江南(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画兰 明·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 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 习习香从纸上来。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画兰 清·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 何事斗群芳。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爱国诗词

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爱国句子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爱国名言

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2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3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4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5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

6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² 爱国如饥渴。——班固 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²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²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²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²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²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²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²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²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²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思乡诗句集锦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21.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2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3.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2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28.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9.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31.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32.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3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34.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柳永

35.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36.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二
《描写山水的古诗》

描写山水的古诗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课外描写山水的古诗: 辛夷坞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课内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内思乡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外思乡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课内送别的古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外送别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课内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外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课内情景交融的古诗: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外情景交融的古诗: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课内咏物言志的古诗: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内赞颂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外赞颂母爱的古诗: 别老母

黄景仁 清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课内爱国的诗: 示儿 陆游 宋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官军收河南河闻北 杜甫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课外爱国的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课内描写革命精神的诗: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外描写革命精神的词: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课内情景交融的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课内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课外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 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春光好

(唐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出塞 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课内咏物言志的词: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三
《有关山水的诗》

有关山水的诗

1《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王维《竹里馆》

3、《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王维《鹿柴》

5韦应物《滁州西涧》

6柳宗元《江雪》[5]

7《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王维、陶渊明

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王翰

诗歌史上的“王孟韦柳”,指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个人。因为他们四人的诗词风格相近。都喜欢写隐逸题材的诗歌,以超然淡泊寄情。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四
《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一、 描写山的诗词:

1、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苏轼的《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李白《望九华山送青阳韦仲堪》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5、毛泽东《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6、早发白帝城 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8、寇准《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9、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1、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2、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13、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14、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15、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16、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7、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18、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19、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20、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1、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22、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23、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24、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25、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二、 描写水的诗词:

1、《望庐山瀑布》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春夜喜雨》年代:唐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3、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内容来自

4、题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年代: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咏鹅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7、赠汪伦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8、小池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9、竹枝词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0、观沧海 作者:曹操 年代: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盛唐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五
《诗与山水(1)》

类来自于大自然,其生命状态与宇宙万物是如此的息息相关,以至于无论我们如何的自夸人类的伟大,都无法否认大自然乃是一切的基础与源泉;因此,在群居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便时时产生着那种回归的冲动,而这种种的向往与心灵的召唤就时时的相应体现于中国的山水诗中,并且从中我们发现这种感念竟是如此的千古一理,因为我们的源头都在自然。

“一切水映一月,一月印一切水”,佛家的这一偈语道出了山水的诗性:澄净的夜空、寂静的山川再加上那感悟天地之心,体现的既是诗也是画,更是生命性灵的彰显。正是因为有感于此,胡晓明先生在其著作《万川之月》中讲道:山水的灵性在于它昭示着千古的诗心,千古的孤独、静寂、冥思、热情与飞扬皆在山水中,轻轻止泊。

毫无疑问,山水诗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助成部分。山水诗(尤其是唐诗宋词)里面记载(或者说是回忆,因为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称为是人类情感与体验的回忆)着的既有雪月归人的漂泊与安顿,亦有逝者如斯的感怀与勉励,更有处处啼鸟的复苏与喜悦„„并且这种生命情愫延续千年以至于无穷,这不能不说是真正性灵的相通之处。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这首诗中,用寥寥的20字刻画了这样一幅寒冬夜景,寒冷却并不萧瑟,在那丝丝的寒意中间,反而分明的透出了遮盖不住的暖意与温馨。

试想,如果在某个雪夜,当我们在温暖的家里,默诵着这首诗,伴着屋外的簌簌雪花声,这将是何等的感动。

在这里诗歌的魅力得以体现,简短词语的堆砌描写仅仅是作为一种载体,真正打动我们的乃是文字背后的情感,正是它把我们与作者的心联系在了一起,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词文《临江仙》起文便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大时空的场面,把这样一种历史,人类的全部历史呈现了出来,把我们每一个读者都纳入到了这一连续的历史链条里面,而且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或者不管你愿意与否,每个人都无所逃遁。

大气磅礴之中产生无限感慨:悠悠长江、巍巍青山、斯人已不在;同时深深的历史沧桑感中亦渗透出一缕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与夕阳几度、生命延续的安慰。而当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旋律响起的那一刻,语言的描述对于这种感受与体验似乎也暂时失效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则给人以一种欢快明朗的亮色:在某个经历了一夜春雨后的早晨,睡梦中的诗人被那欢快的鸟儿所唤醒,推开窗户,迎面而来的尽是那春的清新与芬芳以及满眼的桃红柳绿。于是诗人亦被感染了,读者也心醉了„„

这种体验,我们又有哪一个没经历过:啼鸟、春雨、清晨、新绿„„这哪一样不是生命的象征?即便是片片的落花也预述着将至的成熟与收获。

(写到这,有感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美丽、词句的凝练与达意,忽然觉得现代诗歌与散文至少在这方面好像逊色不少,虽然后两者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进而觉得当年在新文化运动中,当胡适之等人大力倡导白话文的时候,钱穆先生坚持文言的作法也未必是全错的了。)

末了,就以白居易的《忆经南》结束本文: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与自然

同所有的动物、植物一样,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自然界给了人类的一切,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所以,人类永远只能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西方有人把诗人称为“会唱歌的芦苇”,很是恰切。如果比诗人是一种植物,诗歌也许是这植物的花朵;如果比诗人是一种禽类,诗歌也许是这禽类的鸣叫。法国著名诗人雨果说:诗人的两只眼睛,其一注视着人类,其一注视着大自然。他的前一只眼睛叫做观察,后一只眼睛称为想像。德国诗人海涅几乎用了同样的话说:“一只眼睛看着社会,一只眼睛看着自然,这是我成功的秘密。”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诗人在表现诗与自然的关系上,不同时期,不同诗人又各不相同。

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始终有鸟兽草木相随。从“关关雎鸠”到采桑、采薇,到“呦呦鹿鸣”,诗情都是由大自然而缘起。这种关系被人们定性为:比、兴。是说诗人由大自然得到写诗的契机和比喻。但是,在这个时期,自然界里的物种与诗歌是并列的,并没有互相侵入与转化。孔子也认为读《诗经》可以使人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已,把诗中的自然名物,仅仅当成了一种教科书上的自然知识。 《诗经》主要是民间创作和上层知识分子记史与统治者宗庙祭祀的作品。到了汉代之后,大量的个人创作,改变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这时人仍然在大自然之外,自然界的种种物象,多是诗人逃避社会灾难的避难所。最突出的应数陶渊明,他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与南山,只是诗人人格的一种象征与精神的一种追求,并不构成情感的共同体。

著名的诗学家与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把自然与诗的关系,分为“超物之境”与“同物之境”。所谓“超物之境”,是诗人写了大自然,但仍站在大自然之外,如前边说过的陶渊明。而“同物之境”则不同,是诗人用了“移情”之法。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会因为诗人的“感时”而“溅泪”,鸟会因诗人的“恨别”而“惊心”。在这里,诗人和他所感知的自然物象融为一体,诸种自然名物已进入了诗人情感,真正成了诗人情感的共同体。

这种“移情”的思维方式,朱光潜先生认为在欧洲是从19世纪才进入诗歌创作的;在中国则更早一些,古典诗词里是自魏晋之后就逐渐多起来的。

从“比兴”到“移情”,从“超物”到“同物”,对于诗歌创作无疑是一次解放、一次跨越。人和自然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转变,思维方式的丰富,在诗里开始讲究天人合一、相互沟通、相互融和了。

在传统诗歌里,大自然只是诗人的情感背景或情感纽带。写爱情,就必是苹果园或葡萄园,爱情的成熟必以果实的成熟为暗示。

在现代诗里,注重的是自然与诗人情感所构成的意象,一棵草,可以推开自然的大门;也可以成为开启诗人情感和深化认识的钥匙。在诗人眼里,草木有情,自然有灵。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一棵草、一只昆虫、一片蝴蝶的弟兄。人与自然之间可以默契,也可以如女巫与先知能和自然对话。感知自然的灵性,能使平庸的说教者,变成一位诗歌的天才。

法国现代诗人波德莱尔认为,诗人应该在自然中寻找到情感的对应物。所谓对应物,就是诗人精神、情感外化的替身。恰切地找到这一对应物,诗人就能对一首诗“点石成金”。艾青先生在1938年写下的著名诗篇《我爱这土地》,就是选择了一只鸟作为自己抒情的情感对应物: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将自己比作一只鸟,终生歌唱生养自己的土地;死后,也要埋在这泥土里,甚至连羽毛也腐烂在这土地里面。生生死死都不离开这土地,一种何等深厚、真挚的情感。如果,诗人不是选择了鸟的意象,只是直白地叙说对于土地的热爱,大概难以有如此高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自然是人类之母,亦是人类精神产品——诗歌之母。诗歌发展的每一步,都有自然的伴随与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是自然成就了诗人。

不断地熟悉、关注、爱护大自然,从大自然里吸取营养,激发诗情、发展诗歌创作,应该是诗人毕生探求的命题。(今晚报)

中国古典诗词里的“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是古今中外文学的永恒主题。当我们被辛弃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的词句倾倒之时,也会被爱默生的优美文句所感动:“田野和树林给予的最大快乐是人和植物间玄妙关系的暗示。我并非独自一人,也不是没人认识我。它们向我点头,我向它们点头。”(《爱默生演讲录》,[美]爱默生著,孙宜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220)文学对自然的态度无疑是对科学主义自然观的反拨,因为科学虽然让我们更真切地发现了自然,但也让我们从合理地利用自然走向占有自然,改变自然,消费自然,破坏自然,而文学对于自然仅仅是审美的。韦勒克说:“审美经验是一种凝神观照的形式,是对审美对象的性质以及性质上的结构的一种喜爱的注意。”(《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P287)

大自然是中国古代诗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对自然风物的吟诵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成为了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我见青山多妩媚》这部古典诗词选本就是这一传统的细致梳理。古代的诗人们决不像大多数当代人那样,只会空洞地赞美自然,或者像旅行团那样用金钱和感官消费自然。他们真正呈现了自然的美。

中国古代诗人对于自然的观察非常细致。孔子说,诗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还可以让我们“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和一切艺术美审活动一样,自然审美也需要关于审美对象的知识,但这不是自然科学的解剖和分析,而是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到的整体知识,是和布封《昆虫记》一样的博物学。春天,晏殊知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破阵子》);秦观也知道“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行香子》)。风雨之夜,春眠醒来,孟浩然断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李清照则断定“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细心的苏东坡发现“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新城道中》);杨万里则捕捉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中国古代的诗人能运用出色的语言将自然描述得如画一样生动完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书中几乎每一首描写自然的诗词,都是一幅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让我们心旷神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是清丽的山水小品;“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是典雅的写意花鸟;“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陆游《初夏行平水道中》)则是乡村的年画。不仅如此,他们的诗还可以超越图画所提供的视觉审美体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是听觉的审美体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是嗅觉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诗人将情感和人格转化到自然之中,写出的不仅是客观的美景,而且是丰富的心灵与自然的人性。“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诗人壮怀激烈的投射(曹操《观沧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

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是诗人对自性的顿悟;“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是诗人与青山的默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是诗人清高人格的反衬;“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是诗人无尽的寂寞与怅惘。

古人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极具哲理内涵。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就已经思考“道法自然”。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然”不仅指非人为的天然的宇宙万物及其运动过程,也指思辨意义上的宇宙本体和事物的本质与本性。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称作“天人合一”,而“天”的概念非常广泛:宇宙是万物的“天”,男女是伦理的“天”,身体血气是自我的“天”。和谐美丽的生态、和谐互爱的社会、和谐愉悦的身心都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因此,《我见青山多妩媚》除了选取大量歌颂大自然的山水诗词、边塞诗词,还有歌颂回归自然、回归温情的田园诗和风俗诗,陶渊明向往耕读自由的生活:“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读〈山海经〉》),“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孟浩然、陆游陶醉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或者“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乡村田园场景。当然,还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的狂歌(李白《庐山谣寄户待御虚舟》),“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逸唱(黄庭坚《登快阁》),那是心灵回到自我时的纵情与愉悦。

这本诗词选揭示了一种终极性的审美体验,即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不同于人类创造的艺术作品。自然是造物主,是我们的由来和归属,既带有原始的意味也带有终极的意味。也就是说,真正的欣赏自然的过程,不是以欣赏者为中心的,而是以自然为中心的,人类欣赏自然的过程,就是皈依自然的过程。这首先体现在语言会失去描写和形容能力。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突然在大自然中领悟到这种大美,邂逅到本体的诗人也不欲言。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际,却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弘景回答皇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张孝祥在“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之时,却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念奴娇・过洞庭》)。其次表现为人对自然永恒性的赞美、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尽感伤。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赞美巍峨的泰山“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接着就感慨命运的无常“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泰山吟》);最后表达了回归自然怀抱的愿望“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脍炙人口的唐诗《春江花月夜》,以青春的情思抒发于浩渺的宇宙,在“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吟唱中,人类的生命和情感获得了永恒的意义。

古典诗词中的人和自然

>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徐兴无

“人与自然”是古今中外文学的永恒主题。当我们被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的词句倾倒之时,也会被爱默生的优美文句所感动:“田野和树林给予的最大快乐是人和植物间玄妙关系的暗示。我并非独自一人,也不是没人认识我。它们向我点头,我向它们点头。”(《爱默生演讲录》,[美]爱默生著,孙宜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220)文学对自然的态度无疑是对科学主义自然观的反拨,因为科学虽然让我们更真切地发现了自然,但也让我们从合理地利用自然走向占有自然,改变自然,消费自然,破坏自然,而文学对于自然仅仅是审美的。韦勒克说:“审美经验是一种凝神观照的形式,是对审美对象的性质以及性质上的结构的一种喜爱的注意。”(《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P287)

大自然是中国古代诗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对自然风物的吟诵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成为了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我见青山多妩媚》这部古典诗词选本就是这一传统的细致梳理。古代的诗人们决不像大多数当代人那样,只会空洞地赞美自然,或者像旅行团那样用金钱和感官消费自然。他们真正呈现了自然的美。

中国古代诗人对于自然的观察非常细致。孔子说,诗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还可以让我们“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和一切艺术美审活动一样,自然审美也需要关于审美对象的知识,但这不是自然科学的解剖和分析,而是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到的整体知识,是和布封《昆虫记》一样的博物学。春天,晏殊知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破阵子》);秦观也知道“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行香子》)。风雨之夜,春眠醒来,孟浩然断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李清照则断定“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细心的苏东坡发现“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新城道中》);杨万里则捕捉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中国古代的诗人能运用出色的语言将自然描述得如画一样生动完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书中几乎每一首描写自然的诗词,都是一幅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让我们心旷神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是清丽的山水小品;“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是典雅“本文#来自!千里马#学术*导航”的写意花鸟;“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陆游《初夏行平水道中》)则是乡村的年画。不仅如此,他们的诗还可以超越图画所提供的视觉审美体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是听觉的审美体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是嗅觉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诗人将情感和人格转化到自然之中,写出的不仅是客观的美景,而且是丰富的心灵与自然的人性。“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诗人壮怀激烈的投射(曹操《观沧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是诗人对自性的顿悟;“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是诗人与青山的默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是诗人清高人格的反衬;“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是诗人无尽的寂寞与怅惘。

古人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极具哲理内涵。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就已经思考“道法自然”。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然”不仅指非人为的天然的宇宙万物及其运动过程,也指思辨意义上的宇宙本体和事物的本质与本性。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称作“天人合一”,而“天”的概念非常广泛:宇宙是万物的“天”,男女是伦理的“天”,身体血气是自我的“天”。和谐美丽的生态、和谐互爱的社会、和谐愉悦的身心都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因此,《我见青山多妩媚》除了选取大量歌颂大自然的山水诗词、边塞诗词,还有歌颂回归自然、回归温情的田园诗和风俗诗,陶渊明向往耕读自由的生活:“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读〈山海经〉》),“舂秫作美酒,酒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六
《与酒有关的诗句》

与酒有关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曹操)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唐·杜甫)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唐·白居易)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唐·白居易)

●驱然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唐·白居易)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唐·王易龄)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唐·宋之问)

●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唐·杜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一醉能消万古愁。(唐·杜荀鹤)

●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西乡心。(唐·卢纶)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唐·高适)

●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唐·杜荀鹤)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唐·郑谷)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宋·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宋·毛榜)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

●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宋·晁端礼)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宋·郑里肖)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宋·普济)

●愿君把酒休惆怅,四海由来皆兄弟。(元·李俊民)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元·王实甫)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元·武汉臣)

●光阴如电逝难追,百岁开怀能几回?(明·陆采)

●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明·唐寅)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清·朱柏庐)

陶渊明·饮 酒

故人赏我趣,挈酒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杜 甫·独酌成诗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岂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怀无?

李贺·示第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录需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无事。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李贺·追和何谢铜雀妓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以。

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

李贺·赠陈商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人生有穷拙,佳人一壶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凄凄陈述圣,披褐钼俎豆。学为尧舜文,时人择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苦无寸寻,一上戛牛斗。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橄,得气为春柳。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李贺·白昌谷到洛后门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谵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石涧冻波声,鸡叫洗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枝头非饮酒,吾请适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韦郎好兄弟,迭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李贺·拂舞歌辞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徘徊。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樽有鸟程酒,劝君千万寿。 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从蛇作龟二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

苏武·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有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鹿呜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李陵·别诗

夹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北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思我愁。

独有盈觞泪,与子结绸缪。

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欢娱,聊厚不为簿。

古诗十九首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庾信·对酒诗

数杯还已醉,风云不复知。唯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曹植·送应氏诗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燕婉,我友之朔方。亲呢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融起高翔。

应璩·百一诗

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阮籍·咏怀诗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博云·前有一樽酒

置酒结此会,主人起行觞。玉樽两盈间,丝理东西厢。

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

左思·咏史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旁无入。虽无

壮土节,与世亦殊伦。

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霸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动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关于酒的七言诗(二)

高适·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流夜郎赠卒判官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李白·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醍。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酌,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醱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风笙龙管行相催。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颀·送陈章甫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七
《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

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

教材分析:

我的说课课题是: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活动一。

学生通过以前对中国画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画注重笔墨以及以物言志的特点,为本单元《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这一课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体会。

以学生熟悉的自然风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体会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山水画在涵义、历史发展和构成上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1、重点:本课以欣赏分析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所以,我把山水画的意境感知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思维灵动上的取向,是本课在意境感知与深入教学上的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

学生:国画工具,收集并预读有关课文以及古诗。 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等。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总课时为六个活动,此课为活动一。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你们能否向老师推荐值得一游的去处?

学生答。好的,大家推荐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今天老师也向大家推荐一处:漓江风景区。

导游法: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中的图片,游览漓江风光,师讲解。

师:如果说桂林是一个旅游发展的生命体,那么漓江可以说绝对是桂林旅游的灵魂

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

游览漓江,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不愁天气变化,因为不同天气漓江景色有不同特点:晴天,看青峰倒影;阴天,看漫山云雾;雨天,看漓江烟雨。甚至是阴雨天,但见江上烟波浩渺,群山若隐若现,浮云穿行于奇峰之间,雨幕似轻纱笼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泼墨水彩画。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泛秋图”。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们游山玩水的心情?

生答,再问:古人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呢?

引出课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二、讲解新知

1.中国画的种类:花鸟、山水、人物。

设问: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大门类,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吗?

释疑: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很多文人都留下了独到的山水观念。

山水画家们常常也是游览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清代大画家石涛就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句。

同学们让我们欣赏课本中李可染的作品《漓江》。他们笔下描绘的都是我们刚才一起见过的漓江山水风光,为什么我们看完以后会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画何处的感觉呢?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迷团:(比较法)

1). 风景照片:纪录自然

2). 国画山水:表现意境(画家心中的风景)

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笔下的自然就因人而异地发生了各种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三远(深远、高远、平远)。中国人认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所以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就让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随着画家的视角边走边看,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像。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条幅立轴就是横卷。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中国画中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美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说起这意境之美,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有一年,皇帝宋徽宗赵佶取了这么一个题目:乱山藏古寺。大家现在可以静静地思考:如果是你在考试,你会如何表现呢? 有人画乱山之中露出一个塔尖;也有人画古寺的一角。。。而真正高明的是画了在荒芜的山野之间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挑水。如此一来,就巧妙的表现了“藏”这一字的意境。

今天我也想效仿古人,出几个题来考考大家!

互动题:

A.吟诗作画

先看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从课本中的几副作品中,选取适合这首诗的画。

答案:(李可染《漓江》)

师补充:李可染的水墨画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无疑地,李可染为水墨画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他的画面结构,以一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划出来,绵

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

B.依画题诗

请在以下的诗句中,选择适合这幅画的诗。《富春山居图》(让学生看课本)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欣赏名画体会其意境(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 《瑞奥道中》张大千

大千先生此畫描繪三面峭壁圍繞的峽谷,有一岩平伸,上面蓋了房舍,二位高士徐行閒話,對岸絕壁不見其頂,有一垂瀑下瀉直入溪澗。全畫山壁及雲氣均以濕墨為主,輔以輪廓及皴法,乾濕之間,渾然天成,隨心所欲而又有筆有墨。

教学反思:

中国山水画把具象与抽象完美的集合在一起,用有限的画幅来传达一种真实的空间境象。“言有境而意无穷”,总之山水画的意境在人们的无尽想象之中。

经过了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以后去旅行的各位同学,仔细观赏你身边的山山水水。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八
《《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

《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初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

学生通过以前对中国画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画注重笔墨以及以物言志的特点,为本单元《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这一课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体会。

以学生熟悉的自然风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体会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鉴赏中国山水画,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山水画和山水画的种类,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组织,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1.重点:本课以欣赏分析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所以,我把山水画的意境感知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思维灵动上的取向,是本课在意境感知与深入教学上的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

学生:国画工具,收集并预读有关课文以及古诗。

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你们能否向老师推荐值得一游的去处?今天老师也向大家推荐一处:漓江风景区。

导游法: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中的图片,游览漓江风光,师讲解。 师:如果说桂林是一个旅游发展的生命体,那么漓江可以说绝对是桂林旅游的灵魂

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们游山玩水的心情?

再问:古人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呢?

引出课题:山川美景,诗情画意——中国山水画欣赏

(二)讲授新知

1.中国画的种类:花鸟、山水、人物。

设问: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大门类,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吗?

释疑: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很多文人都留下了独到的山水观念。

山水画家们常常也是游览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清代大画家石涛就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句。

2.同学们让我们欣赏课本中李可染的作品《漓江》。他们笔下描绘的都是我们刚才一起见过的漓江山水风光,为什么我们看完以后会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画何处的感觉呢?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迷团:(比较法)

(1)风景照片:纪录自然

(2)国画山水:表现意境(画家心中的风景)

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笔下的自然就因人而异地发生了各种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三远(深远、高远、平远)。中国人认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所以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就让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随着画家的视角边走边看,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像。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条幅立轴就是横卷。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中国画中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美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说起这意境之美,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宋

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有一年,皇帝宋徽宗赵佶取了这么一个题目:乱山藏古寺。大家现在可以静静地思考:如果是你在考试,你会如何表现呢?

有人画乱山之中露出一个塔尖;也有人画古寺的一角。。。而真正高明的是画了在荒芜的山野之间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挑水。如此一来,就巧妙的表现了“藏”这一字的意境。

互动题:

(1)吟诗作画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从课本中的几副作品中,选取适合这首诗的画。

(2)依画题诗

请在以下的诗句中,选择适合这幅画的诗。《富春山居图》(让学生看课本)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

(3)欣赏名画体会其意境(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

三、收尾总结

中国山水画把具象与抽象完美的集合在一起,用有限的画幅来传达一种真实的空间境象。“言有境而意无穷”,总之山水画的意境在人们的无尽想象之中。

经过了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以后去旅行的各位同学,仔细观赏你身边的山山水水。

四、课后反思

本课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着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导课堂,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不仅饶有兴趣而且知识掌握牢固,并且能很好的煅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与山川有关的诗句篇九
《与水有关的诗句》

与水有关的诗

1.《问淮水》【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2.《湖亭望水》【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3.《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4.《远水》 【唐】马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 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 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 汀洲杳难别,万古覆苍烟。 5.《望水》【唐】司空曙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 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 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6.《水》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7.《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8.《湖亭望水》【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9.《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10.《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11.《水》 【唐】韩溉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12.《四水合流》 【唐】李沛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 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 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 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13.《流水》【唐】罗邺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14.《水帘》【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15.《望水》 【唐】司空曙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 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 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16.《蜀江水 》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17.《水》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18.《大水》【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19.《水》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20.《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21.《四水合流》【唐】李沛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 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 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 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22.《远水》【唐】马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 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 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 汀洲杳难别,万古覆苍烟。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关于失落的句子

下一篇: 孤独的话语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