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论语君子名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4    阅读:

论语君子名句篇一
《论语有关君子的名句》

论语有关君子的名句 论语有关君子的名句 有关君子的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周而不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子曰: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 是恩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坦荡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人之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子曰: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 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 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 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 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子曰: 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泰而不骄,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子曰: 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君子上达,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子曰: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固穷,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子曰: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诸己,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子曰: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 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论语君子名句篇二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名句及翻译》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 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 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 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 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 而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 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 花。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25、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26、曾子曰:“君子以义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2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 意见。

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 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 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30、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 恰当,便怎样干。”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 敢的人不惧怕。

32、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3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 谨慎。

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 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3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3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天命,二是敬畏有道德学问的人,三是敬 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而无敬畏之心,对大德之人怠慢不敬,对圣人之言侮辱不 敬。”

3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39、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4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

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1、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的时侯,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 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

4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

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4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 这就是君子啊!

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 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45、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4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 仰望着。 47、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说:虽然只是小路而已,但是也一定会有值得欣赏的景色:相反如果走得太远恐怕就 会有泥泞了,正因为这样,明智的人才不会这么做。

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

49、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 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50、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有德行的君子,与人相处恭敬谦逊,与世无争。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竞争的地方,那一定是见他在比赛射箭的时候。 仔细观察他将要开始射箭的时候,一定是先行礼,后上场, 射完之后,必与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场来,胜者敬酒, 君子之争就是这样的情形。

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

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仁,有爱,有不忍人之心。

‚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一般的器皿,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宏富的学问,无所不通。所以孔子要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除了广博的学识,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还再一次强调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一个人如果能遵循着‚三戒‛,‚三畏‛,‚九思‛去做,那就可以完成君子的德行了,这与‚修己以敬‛是一致的。在孔子看来,如果人人都能修成君子之德,那么人际关系就能和谐,人的欲望就能得到合理的节制,天下就会实现大同之治。

三、孔子的“仁”的思想

仁的内涵:爱人;仁的出发点:正名;仁的本--孝悌;仁的标准--礼

(一)、“仁”的修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恢复、实践)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归向)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二)、“仁”的行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诸侯),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诸侯领地)无怨,在家(大夫领地)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三)、仁的态度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守信)则人任(信任)焉,敏则有功(效率),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四)、仁的语言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谨慎、慎重)。”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实践)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论语君子名句篇三
《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论语》名句解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

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论语君子名句篇四
《论语名句答案》

答案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为以师矣。"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3-25 子谓《韵》:"尽美焉,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可事于仁!必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28 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君子贞而不谅。""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辞达而已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闪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4 子曰:"君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2-12 子曰:"君子不器。"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三、预习自测:A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岂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策划事情,有没有尽心?和朋友相交,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所传授的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必忧虑别人不知道我,应该忧虑我不能了解别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能运用所学的道理,以立身行事;四十岁时能通达一切事理,没有疑惑,不为邪说所动摇;五十岁时能知道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所听到的都能明白贯通,心里不再有起伏不平;七十岁时能随顺心里所想的去做,一切自然,随缘自在,却不会逾越规矩法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当中,领悟出新的道理来,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教学合一,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考,还是不能明白究竟,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变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

※学而不思,不深辨其真意所在,必致迷惘无所得。思而不学,则事无验证,疑不能解,将危殆不安。故『学与思』当齐修并进,不可偏废,仅学不思,容易迷失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

子曰:「孔子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啊!我教你『知』的道理吧!你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论语》名句课时学案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只晓得义,小人只晓得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遇见贤人,就想跟他学习向他看齐;遇见不贤的人,要能够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对自己想要说的话,相当慎重,显露出有点迟钝的样子,做起事来却十分勤快敏捷。」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老师:「孔文子这个人何以能追『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为羞耻的事,这就值得称为『文』了。」(或向才学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它如何,不如喜好它,喜好他不如参与他,乐在其中。」

※譬如食;知之不如食之,食之不如饱之。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常动,仁者常静。智者常乐,仁者长寿。」 ※水性活泼流通无滞碍,智者相似故乐之。山性安稳厚重,万物生于其中,仁者性与之合,故乐之。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说:「一个有仁德的人,存心善良胸襟广阔,常思推己及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会想到帮助别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达,就会想到要帮助别人也通达。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将心比心,可以说是行仁的路径与方法了。」

※能如此,不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做到: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所谓兼善天下是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不多说,只默记在心,勤学不厌烦,教人不疲倦,这三件事对我有何困难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我是不会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我是不会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本章重在启发,勉励学者自动自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人同行,必定有我可以学习效法的地方!选择其中好的,来跟他学习,对于不好的,如果我也有就改正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光明正大,因此坦然自在;小人自私自利,患得患失所以常怀忧惧。」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篇》说:「要小心呀!要谨慎!好象站在深渊旁边,好象踏在薄冰之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诸葛武侯一生唯『谨』,因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读书人心胸不可以不宽大,志气不可以不坚强,因为他要担负重责大任,而且要走很远的路。他以行『仁道』于天下为己任,这个责任是不是很重大,至死方休,这段路程是不是很远呢?」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颜渊长叹说:「夫子之道,我越仰慕它,越觉得它崇高,越钻研它,越觉得它坚实,一下子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像在后面,老师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诱导,真是善于教导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川上说:「过去的就像流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流,一去不复返。」

※长江后浪推前浪,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努力。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三军虽众,其统帅仍有被劫夺的可能,匹夫一人虽小,若能立志,谁也夺不成。」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孔子说:「要到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树与柏树,依然保持青翠不雕谢。」 ※ 所谓『乱世知人心,板荡识忠臣。』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能的人,心无疑惑;有仁德的人,心无忧愁;有勇气的人,心无恐惧。」

※智者明理,因为通达一切事理,处事清楚明白故不惑;仁者悲天悯人,无私无我,没有敌人,故不忧;勇者见义勇为,直道而行,故不惧。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不成全他人的坏事;小人刚好相反。」

※君子小人存心不同,所好亦异。君子量大,故成人之美;小人气量狭窄,嫉妒心作祟,见不得人好,故反是!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说:「名份不正当,就无法说得顺理(理不直则气不壮);说话不能顺理(顺口),做起来就不容易成功;做不成事,礼乐的教化就不能兴盛;礼乐的教化不兴,单用刑罚,法律刑罚也不能用得恰当;法律刑罚用得不恰当,人民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领导者本身正直没有偏差,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倘若自己都作不好,就是有命令,人民也不肯听从。」

※这就是正人须先正己的道理。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能与大众和谐相处,但并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是曲从私党,同流合污,而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

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心地坦然光明正大,所以坦然自在而不骄傲,小人骄傲却无法坦然自在。」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没有才能。」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事,必定先磨利他的工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言论,就推荐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有过失,就连他的言论也不理。」

※「有言不一定有德。无德亦可以有言。」妙哉!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各人志气行业不相同,就无法相互策划考量了。」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有过失时,好象日蚀月蚀一般。他犯的过,人人皆得见之;当他改过时,人人又恢复仰望崇敬之心。」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君子名句篇五
《君子名句》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3. 君子可欺之以方.

4.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 贫。”

5.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还孔子说的)

8. 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洪自诚

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者也

周易

君子不重则不威

苏轼

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雄

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康有为

居高善下真君子,将有视无大丈夫

如果你喜欢,就做个伪君子吧,但绝不要像伪君子那样说话!

狄德罗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唐甄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

杨子

心有定见,而又善于宽容,一个人兼备了这两点,他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子汉。

国分康孝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高则诚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子

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

史记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

论语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朱熹

盖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洪自诚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

陈恭尹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

一言九鼎重千秋。

陈毅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

君子修其身于暗室屋漏之地,而声流于四方万里之外。 (元)

欧阳玄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张汪玉

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刘向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戴圣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明史

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

宏)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论语君子名句篇六
《常见常用论语名句》

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 素 王 南怀瑾 孔子了不起的地方,除了他的学问、道德、修养以外,我以前说过,他在当时的确可以推翻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取而代之,但他绝不这样做。为什么呢?他认为这样影响并不久,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要影响得悠久而博大,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这是真正的王。所谓“素王”,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不需要人民,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学而》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1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译文】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又说:“原先我对一个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人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对待宰予这件事情上,我改变了看人的方法。”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公冶长》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雍也》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述而》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

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译文】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论语.宪问》4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4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听从花言巧

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5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  5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5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5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贷》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5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      5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论语.子张》   5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    【译文】子

论语君子名句篇七
《论语名句精选》

《论语》名句精选

学而篇第一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通“悦”,高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生气),不亦君子乎?”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通“悌”,尊敬兄长),而好犯上者,

鲜(xiǎn,很少)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t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子曰:“巧言令色,鲜(xiǎn)矣仁!”

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反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

以时。”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wù,通毋)

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dàn,害怕)改。”

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

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

失其亲,亦可宗也。”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

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通“拱”,

环绕)之。”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

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

馔(zhuàn,饮食、吃喝),曾是以为孝乎?”

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xǐng,反思、

考察)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隐

藏)哉?人焉廋哉?”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君子不器。”

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子曰:“君子周(合群)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子曰:“由!诲女(rǔ,通“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智”,智慧、聪明)也。”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篇第三

 孔子谓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

善也。”

里仁篇第四

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

仁,知者利仁。”

 子曰:“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dí,亲近、厚待)也,无莫

(疏远、冷淡)也,义之与比。”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子曰:“放(fǎng,效仿、追求)于利而行,多怨。”

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

 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 子曰:“事父母几(jī,轻微、少)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子曰:“君子欲讷(nâ,谨慎)于言而敏于行。”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论语名句三十(2015-12-30)
  • ·论语16到20名句(2016-03-16)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形容烦心的句子

    下一篇: 苏州园林好句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