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关于蜡烛的句子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5    阅读:

关于蜡烛的句子第一篇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

关于蜡烛的句子第二篇
《《蜡烛》说课材料》

《蜡烛》说课材料

我今天要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理解、掌握“佛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B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细节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B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点: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那位垂老的母亲和已死的军人的万世不朽的生命力,欣赏这写实的战地通讯的悲壮意境。

二.设计说明:

总体理念;A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B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导学助学→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

三.教学流程:

(一)诗情画意导入,燃亮心中烛火

大诗人李商隐有一名句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写的是蜡烛,唱的却是伤感。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火,我们来体会一下,那是伤感还是幸福。

(二)作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字词学习、预习检查

1、关于作者: 2、关于文学常识:

3、关于写作背景: 4、关于字词:

5、预习检查

设计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上知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这些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对照学案可以加深学生的了解。字词、预习检查主要是看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记叙文

六要素即是对学过知识的复习,同时也是对课文主题的一个梳理。

三、自由精读,品位细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且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评注的形式写下来,10分钟后大家交流。

1、关于动作描写——

三次写“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写“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关于环境描写——找出文章描写环境的句子,想想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3、关于蜡烛——找出文章中描写蜡烛的句子,想想看写蜡烛的作用是什么?烛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4、关于黑围巾——找出文中描写黑色围巾的句子,想想看,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作者正是通过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以及蜡烛、黑围巾这两个道具彰显文章的感染力,虽然作者没有一句评判的语言,老妇人没有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语,但文章给人的视觉冲击、想象空间却足够大、足够强!

四、问题探究:

全班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探究最后一段的含义:对文章主题的升华,使学生了解正义战争必胜的原因所在。

五、小结: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细节的描写——蜡烛、炮火、黑围巾

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再一次对文章的梳理,加深学生影响。

本文教学采用导学案的模式。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设想是这样,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可能会有偏差,我们实际上一边研讨、一边实践、一边整改,请各位评委给予指导意见!

谢谢!

关于蜡烛的句子第三篇
《蜡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学设计

南乐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郑战强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进一步学习人物的塑造方法,并训练初步赏析人物的能力。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意义深刻的语句,学习结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由于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扫清阅读障碍以后,可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精读细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互动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前可让学生查找关于“二战”背景的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激趣反问:

诗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距成灰泪始干”,写出了蜡烛的奉献精神;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蜡烛的善解人意;同样的蜡烛,而在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却成了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场,去感受那鲜为人知的故事对我们心灵产生的巨大震撼吧。

二、初读课文记录疑问,整体感知

1、预习检测 注音

瓦砾(lì )地窖(jiào)匍匐(púfú)颤巍巍(chàn)拂晓(fú)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匍匐:爬行

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颤巍巍: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肃 穆:严肃而安静。

3、记录问题并交流:

作者为何要用蜡烛做标题?

4、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1)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三、生生、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

1、找出课文中对炮火的描写并说明作用。

2、找出对老妇人围巾的描写,并说明这样描写的意图。

3、找出对老妇人动作的细节描写,这样的动作体现出老妇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4、找出课文中对蜡烛的描写,并分析描写的内涵。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6、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7.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8.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学生合作交流,逐一明确。

1、本文在写环境时,最突出的就是德国人的炮火,达十处之多,但是并没有重复的。如“德国人又开炮了”,“德国人还在开炮”,“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这样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不仅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更表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课文写围巾中的句子有“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把她的黑色大围

巾接直了”、“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衷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血肉情谊。

3、老妇人不顾敌人的“炮弹纷纷”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他那里去,她不顾自己“太衰老”的身体,、“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而是“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走到苏联士兵的身边;她用力把那尸首翻过来“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静静地”坐了“一小时”、“也许两个小时”;为了掩埋士兵的尸首,老妇人找到一个炮弹坑,“用手掌”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一共不到十步”的路程,她“不得不”休息三次;在掩埋士兵之前,“她跪在死者身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她用自己的双手“一捧一捧”地摊起了一个“名副其实”坟堆;特别是老妇人拿出珍藏了45年一直舍不得用的喜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堆上,为了不让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她还找到一小片带锈的洋铁,“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皮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当第一支蜡烛快要点完时,老妇人又点燃一支新的蜡烛。在整个过程中,她没有说过一句话,全是在默默之中完成的。看到这里,一个高大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树立起来。对于一个异国的士兵,老妇人象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爱的那么深,那么切,早已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4、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但是有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把蜡烛点燃,“蜡烛快点完了,灯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坟头。

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环境,特殊氛围里,反复描写蜡烛有特殊的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选材上、写法上如突出环境、突出蜡烛等细节)

6、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7、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附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杀人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8、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心理)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

四、总结升华,再次深问

1、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

义。老妇人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从而自然地揭示了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五、 跟进练习,不留“遗问”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 淹没 闪烁B.耸立闪烁 埋没 闪耀

C.矗立闪耀 埋没 闪烁D.矗立闪烁 淹没 闪耀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点将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1)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①句为什么比第②句好。

关于蜡烛的句子第四篇
《3 [蜡烛]----纯净风格》

关于蜡烛的句子第五篇
《《蜡烛》》

关于蜡烛的句子第六篇
《《蜡烛》教学设计》

《蜡 烛》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

人说“蜡烛成灰泪始干”,但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笔下的“蜡烛”却永远不会熄灭,“泪”于是永远不会流干的!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南斯拉夫老妈妈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心力,才把她的一位“苏联儿子”葬在炮弹坑里。这就是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给我们讲述的一个故事。一位被战火毁掉的家和大半条生命的老妇人,把所有的爱连同一对凝聚着她的爱情的蜡烛,奉献给了一位牺牲了的年轻军人。这位母亲对一个年轻灵魂的抚慰,是世上最博大、最圣洁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佛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

2、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细节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能力目标:

1、自读课文,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爱的光明、温暖与力量,体会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增强学生为全人类负责的意识。

2、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突破方法:这是一节自读课文,所以突破重点的大致思路是“自读全文明确重点,精读细节解析重点,讨论重点升华创新”。

难点

体会那位垂老的母亲和已死的军人的万世不朽的生命力,欣赏这写实的战地通讯的悲壮意境。

突破方法:阅读的实质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所以,学生要细细体验心灵触及文章中某些细节时的波动,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共同品赏这心灵波动的感觉,文章悲壮的意境与不朽的生命力会越来越清晰,真切地融入学生的心灵。 教学方法:

1、诗情画意导入法:组织学生交流以“蜡烛”为题材的诗词,多角度体会蜡烛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读《蜡烛》,解读一对最珍贵的蜡烛。

2、自主阅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实践。一是由整体感知到局部品味,训练速读与精读,二是由自我思索到自由讨论,由浅入深地品味文章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诗情画意导入,燃亮心中烛火

大诗人李商隐有一名句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写的

是蜡烛,唱的却是伤感。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火,我们来体会一下,

那是伤感还是幸福。

二、作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字词学习、预习检查

1、关于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

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剧本《我城一少年》《俄

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

《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

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

者与死者》(《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

奖金。

2、关于文学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

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

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

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

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3、关于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

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

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

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

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

怀。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

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

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

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4、关于字词:

烧灼 桥头堡 地窖 匍 匐 腋 下 拂晓

瓦砾 颤巍巍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舀 鞠躬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颤巍巍: 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匍匐:Pú fú 爬行。

烧灼:烧、烫,使烫伤。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5、预习检查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自由精读,品位细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且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评注的形式

写下来,10分钟后大家交流。

1、关于动作描写——

三次写“爬”

(1)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

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2)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3)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

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写“跪”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2)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

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3)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

又一支蜡烛来。

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关于环境描写——找出文章描写环境的句子,想想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1)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

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

重伤的爬了回来。

(2)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

次间歇。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

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渲染了当时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

氛,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精神。

3、关于蜡烛——找出文章中描写蜡烛的句子,想想看写蜡烛的作用是什么?

烛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1)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

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2)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描写蜡烛的作用——蜡烛是文中一个小道具。它虽然小,却是老妇人的宝贝(结婚的喜烛,代表着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贝奉献给烈士,表现她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烛光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关于黑围巾——找出文中描写黑色围巾的句子,想想看,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对黑围巾的描写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2)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3)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4)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黑色的大围巾”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问题探究:

全班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探究最后一段的含义:

“这一点火焰”指那微弱的烛光。

“不会熄灭”、“永远燃着”象征着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五、小结: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细节的描写——蜡烛、炮火、黑围巾

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作业布置:

1、课后完成P27练习一、二、三

2、如果今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你想对为那场战争牺牲的革命烈士说些什么?对今天享受和平生活的同学说些什么?完成一篇作

文,500字左右。

关于蜡烛的句子第七篇
《3《蜡烛》教学案》

3 《 蜡烛》教学案

汶阳镇初级中学 李传英 陈乐运

教与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课文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并理解通过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精神与品质的写法。

2、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本文叙述的线索。

3、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与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本文特点,人物思想感想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浓郁得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

教与学方法:

由于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扫清阅读障碍以后,可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精读细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互动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前可让学生查找关于“二战”背景的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距成灰泪始干”,写出了蜡烛的奉献精神;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蜡烛的善解人意;同样的蜡烛,而在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却成了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场,去感受那鲜为人知的故事对我们心灵产生的巨大震撼吧。

二 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

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2 预习检测 注音

瓦砾(lì )地窖(jiào)匍匐(púfú)颤巍巍(chàn)拂晓(fú)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匍匐:爬行

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竭尽。

颤巍巍: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肃 穆:严肃而安静。

3. 思考以下问题: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二)读出自我,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

1、找出课文中对炮火的描写并说明作用

2、找出对老妇人围巾的描写,并说明这样描写的意图。

3、找出对老妇人动作的细节描写,这样的动作体现出老妇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4、找出课文中对蜡烛的描写,并分析描写的内涵。

学生全作交流,逐一明确。

1、本文在写环境时,最突出的就是德国人的炮火,达十处之多,但是并没有重复的。如“德国人又开炮了”,“德国人还在开炮”,“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这样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不仅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更表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课文写围巾中的句子有“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接直了”、“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衷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血肉情谊。

3、老妇人不顾敌人的“炮弹纷纷”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他那里去,她不顾自己“太衰老”的身体,、“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而是“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走到苏联士兵的身边;她用力把那尸首翻过来“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静静地”坐了“一小时”、“也许两个小时”;为了掩埋士兵的尸首,老妇人找到一个炮弹坑,“用手掌”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一共不到十步”的路程,她“不得不”休息三次;在掩埋士兵之前,“她跪在死者身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她用自己的双手“一捧一捧”地摊起了一个“名副其实”坟堆;特别是老妇人拿出珍藏了45年一直舍不得用的喜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堆上,为了不让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她还找到一小片带锈的洋铁,“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皮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当第一支蜡烛快要点完时,老妇人又点燃一支新的蜡烛。在整个过程中,她没有说过一句话,全是在默默之中完成的。看到这里,一个高大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树立起来。对于一个异国的士兵,老妇人象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爱的那么深,那么切,早已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4、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但是有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

来,很耐心地把蜡烛点燃,“蜡烛快点完了,灯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坟头。

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环境,特殊氛围里,反复描写蜡烛有特殊的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选材上、写法上如突出环境、突出蜡烛等细节)

6.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7.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附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杀人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8.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心理)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女人这一切行动的?

9.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10.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11.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12.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 淹没 闪烁

B.耸立闪烁 埋没 闪耀

C.矗立闪耀 埋没 闪烁

D.矗立闪烁 淹没 闪耀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点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