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描写杂记的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3    阅读:

描写杂记的句子(篇一)
《描写星空的词语》

描写杂记的句子(篇二)
《“杂记”专题:《钴鉧潭西小丘记》学案(苏教版高三选修)》

“杂记”专题:《钴鉧潭西小丘记》学案(苏教版高三选修)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

2、理解作者“贺小丘而伤自己”的思想感情。

3、鉴赏文章以丘写人,以得意写失意的表现方法。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钴鉧 湍而浚 殆不可数 偃蹇 冲然角列

熊罴 铲刈秽草 清泠 嵚然 噫

2、解释加点的字词:

(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2)、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3)、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4)、余怜而售之

(5)、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6)、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

(7)、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8)、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9)、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10)、殆不可数

3、翻译句子:

(1)、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译:小丘上拔地而立,屈曲起伏,破土而出,奇形怪状的石头,几乎不可以计数。 (2)、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译: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

(3)、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土,或未能至焉。

译:不满十天就得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 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 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余秋雨《柳侯祠》

二、知识链接:

柳宗元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大散文家、诗人、哲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一。祖籍河东解县,后世称其“柳河东”,本文节选自《柳河东集》,书名便源于此。因官终柳州刺史,故世称“柳柳州”。又因他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与韩愈齐名,故世称“韩柳”。

什么是游记

游记,描写旅游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极为广泛,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记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八月,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革新失败。柳宗元因为参加其中,九月,被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在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理想破灭后,三十三岁的柳宗元开始致力于文学词章的转变。“永州八记”就是他被贬永州之后的作品。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三记。它记叙了柳子买小丘、修小丘的经过,游小丘时的喜悦心情,着力描写了小丘环境景物的优美,同情小丘长期被弃置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的感慨。

永州八记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文章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三、分析课文:

1、集体朗读全文,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对小丘相关的描写语段及相关的作者的感慨文字。

明确:1、2节文字重在对小丘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及相关的景描绘,而最后一节文字则重在写作者的感慨。

2、请一生寻找相关景物描写的语句及相关的作者对这一景物的情感。

景物一: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动静)

分析: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当然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 ,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石头其实是静态的、不具生命力的,而本小节的文字中,作者却赋予那些石头横溢扩张的生命力,並且使它在有压力的情況下,表現出一股不屈的抗争力,這其实也应视为柳宗元一贯的不妥协、不屈服的心态或性格吧!

然而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居然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

相对应的情感:怜 ——怜有喜爱、珍惜,也有同情的意思。而所謂喜愛、珍惜的感情,其基础应是在于此一小丘的某种状态,引发了柳宗元內心具有相同感受的心情。

景物之二: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远近结合)

分析:这段文字表现出宁静安详,没有压力,没有冲突。经过

上一小节的处理,显然丘中杂物者清除了,美好的保留下夾了,因而山水云兽都感為提供愉悦的对象。这一景象固然有其事事实,但抽象而言,也不妨看作柳宗元对于当时大环境的憧憬和期待。他在期待一个和谐愉悦、没有纷争险恶的大环境。

相对应情感: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分析:深邃幽寂的环境,适足以安放作者凄苦的心地,于自然山水中寻找到慰藉,使他在自然美中获得暂时的忘却,以虚静的心神,达到与自然的合一,展现出一种如雪天琼枝般的清冷晶莹之美。

3、分析最后一节:

第三段是全文精神所在,由於此段文字,使得本文更具深度,更富有感染力。如果仅有

前二段,則本文充其量只是一篇描绘生动的写景文章,而有了這一段,才使得全文在写景之中进一步有着写意的作用。

问:作者如何在文中用小丘的遭遇以自比的?

明确:小丘的景色奇美却埋没于荒野秽草中 , 无人赏识 , 只因地处偏僻 , 廉价出售也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吗 ? 作者身怀高才美德 , 而被“弃是州” , 一般人“过而陋之” , 心中常怀痛苦愤懑 , 虽然敛起清高 , 投诗文以望重用 , 最终也是无人问津。与作者命运不同的是:小丘被作者“怜而售之” , 通过作者与朋友的“铲秽草 , 伐去恶木 , 烈火而焚之” , 于是“嘉木立 , 美竹露 , 奇石显”。这难道不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殷切希冀 ?

借着贺丘而自我伤吊。地处偏僻的小丘,如今总算有人欣赏它、买下它、整理它,而远贬荒蛮的柳宗元又有谁来昭雪他的冤屈,认知他的才华,进而来重用他呢?

4、总结

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但在他的描写下,却变得美艳无比,诱人神往。他在山水游记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尤其是在《永州八记》中,所写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泉一水,其色彩、动静、远近等,都非常生动逼真,神妙入微。同时,他的山水游记又不纯客观地描绘,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或隐或现地有着作者的影子。

明代的茅坤评价“古之善记佳山水,惟柳子厚为最。”金圣叹称柳文“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

补充设计

教后感想: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文章不止一处强调了小丘的便宜与廉价。先在文中勾画出这些句子,理解其意思,然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强调小丘的便宜与廉价的句子如:(1)问其主,日:“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2)问其价,日:“止四百。”余怜而售之。(3)皆大喜,出自意外。(4)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这些句子明写小丘遭遇,实际上暗写作者自身。作者被贬到永州,怀才不遇,同样是被遗弃,跟小丘的命运何其相似。

2.“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这句话中的“果有遭”,一般都认为有两层意思。先查检工具书看看这里的“遭”应该怎样理解,然后说说“果有遭”有哪两层意思。

“遭”的常用义项有三个:(1)逢,遇到;(2)际遇;(3)遭受,受到。这里应该取第(2)个义项。

这里的“果有遭”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丘被“我”喜而得之,是它有了好的际遇,得到了赏识;一是说自己的遭遇同小丘十分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

3.“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这句话中的前四个“之”字起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能够突出小丘经过整治后呈现出的景致带给人们的享受。

参考译文

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铒潭。离潭西二十五步,在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堰。堰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破土而出,争奇斗怪,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崚嶒重叠相负而下的,好像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像熊罴在登山。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简直可以把它装在笼子里提走。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

“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我很怜爱它,就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都非常高兴,以为出乎意料。我们就一次次拿起镰刀、锄头,铲去杂草,砍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好看的树木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遨游的飞禽走兽,全都自然融洽地呈现出巧妙的姿态,在这小丘之下表演。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不满十天就得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移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鄂、杜等地,那么,喜欢游览观赏的人士争先恐后地购买,每天加价千金恐怕也买不到。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起它,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独独因为得到它而高兴,这大概是它真的走运吧!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这小丘的际遇。

《钴鉧潭西小丘记》教案

教学目的:(一)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

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情景的交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文中作者用小丘自比的手法及所寓的情感

(二)过程和方法

1、对照注释,自由阅读课文,圈出难理解的词、句子。

2、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3、师生互动,解决相关疑难词语、句子,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过程:

一、 导入

当我们在学习《赤壁赋》时曾用余秋雨的话来评价苏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让

他走向了成熟”,那么今天,我们也用余秋雨的话来评价另一位文人大家柳宗元:

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中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1、山水游记的介绍: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体验的结晶。由意在渲泄悲情到艺术的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其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2、 “永州八记”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分别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二、 对照注释,自由阅读课文,预习检查

(一)、 词类活用判别

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2、可以笼而有之。

3、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4、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

5、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6、枕席而卧

7、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8、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9、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二)、句式掌握

1、 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2、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石之铿然有声者,

3、 若牛马之饮于溪;„„若熊罴之登于山。

4、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

5、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

6、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土争买者,

7、 今弃是州也,

三、古今异义词

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2、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三、内容讲解

1、集体朗读全文,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对小丘相关的描写语段及相关的作者的感慨文字。 明确:

1、2节文字重在对小丘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景描绘,而最后一节文字则重在写作者的感慨。

2、第一段中,作者突出小丘的哪方面特点?运用什么样的手?

明确:

突出齐和多

比拟(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比喻(若牛马之饮于溪;若熊罴之登于山。 )

3、体会第一段中“争”的妙处。

明确:

不甘心被埋没在泥土中,仿佛顽强地同逆境抗争着,这也可以看着是作者自身品格的写照。

4、作为弃地,小丘的地位如何?

明确:

货而不售 止四百

5、作者购得小丘后,采取了那些措施?

明确:

取 铲刈 焚 伐

6、整治后的小丘如何?

明确: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7、作者的感受如何?

明确:

宁静 心旷神怡(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8、整治后的小丘显示自身的价值,但导致它当初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被弃置穷乡僻壤。

9、小丘的遭遇和作者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

描写杂记的句子(篇三)
《5.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

描写杂记的句子(篇四)
《六年级下册整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乐趣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乐趣”为主线,一共入选了两篇课文:《养花》、《山中杂记》以及两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和两篇拓展阅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 《养花》这篇课文是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讲述了作者一家由于爱花而养花,并且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到无限的劳动乐趣。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古诗二首》是宋代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著名的大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山中杂记》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爸爸带我去爬树》以一个小孩子的口气叙述了爸爸带作者去爬树的事情。文章贴近儿童,让孩子在童趣中理解“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美猴王》中的美猴王是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中作者热烈歌颂的一个英雄人物,也是我们喜爱的亲密朋友。他“美”在哪里?小小的猴子如何成“王”?课文向我们介绍美猴王天地生成、聪明灵巧、本事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特点。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和自然之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理解“秉烛夜游、狡猾”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名言警句和古诗。

3、体会从不同方面记叙描写、按照先后顺序记叙描写的文章结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在记叙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

4、开展“感受乐趣,分享乐趣”的综合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写自读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13个,写字17个。

2、开展“感受乐趣,分享乐趣”的综合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对独立阅读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坚持运用。

课时安排:

《养花》 2课时 《古诗二首》2课时

《山中杂记》 1课时 《爸爸带我去爬树》2课时

《美猴王》 1课时 语文天地一 3课时

2012——2013

共计 10课时 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案 《养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

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

板书: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指名读词语,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如:秉烛夜游 置之不理)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四、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五、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六、布置作业

想想自己喜欢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谁养过花?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课件出示本课的提纲: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写法学习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

板书设计::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案 课后小记: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材料交流

1、介绍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

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

描写杂记的句子(篇五)
《11春》

描写杂记的句子(篇六)
《中小学作文知识集锦 (176)》

冰心文学大赛作品:我有点儿晕

根据同名相声改变

A:好长时间没有登台了。记得上一次登台时,掌声很热烈啊!

(台下一片掌声)

B:哎,还带要掌声的呀。

A:啊,这么多年没见,我还挺想观众的。

B:嗯。

A:在这么多年里呀,

B:怎么了?

A: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作文儿。

B:作文儿?

A:对呀!

B:那……你学习得顺利么?

A:不太顺利。

B:怎么了?

A:我有点儿晕。

B:晕?

A:啊。

B:啊,不,你说说你怎么个晕法儿?

A: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B:举个例子瞧瞧。

A:比如说,

B:啊。

A:拿名作家冰心女士来比吧,唉,冰心女士你听说过吧?

B:那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世纪老人,冰心么。冰心和你的作文而有什么关系么? A:比如说拿她的《童年杂记》来说吧,

B:啊?

A:我们语文老师说,人家冰心女士可以写杂记,可我们小学生不能这么写! B:为什么呀?

A:人老师没说呀!

B:嗨!

A:再比方说,

B:说!

A:她的《忆读书》里,用到了一个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B:怎么了?

A:老师在课上讲的是这么用一点儿也不重复,是个反复强调!

B:是没错,不是经常有人说总而言之,总之么!

A:对呀。可是我把它用到我的作文儿里了。

B:是,遇见好词好句好段,引用到自己的作文里,会提高的。

A:问题就在这儿了。

B:怎么了?

A:我把作文儿给别人看的时候,人家说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用的重复,啰嗦。 B:噢……还真是。

A:还有哪。

B:啊,那你再说说。

A:金波先生你听说过吧!

B:那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金波。

A:你刚刚不是说你崇拜冰心么?

B:嗯……都崇拜,都崇拜。

A:金波先生有一篇文章叫《用目光倾听》。

B:对呀。

A:那是一首十四行诗。

B:怎么了?

A:别的没什么,

B:那有什么呀?

A:就是那个押韵问题。

B:押韵问题怎么了?

A:老师说那是一节一换韵,你听听哦: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往。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

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

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B:还真是的。

A:它很活泼,很变通吧。

B:是这么回事儿,一节一换韵,新颖。

A:可是,我们还学过一首西班牙民歌。

B:叫什么?

A:叫《微笑》。

B:《微笑》怎么了?

A:老师说它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

B:怎么个朗朗上口了?

A:全诗压ao韵,干脆,我给你背背吧:

一个微笑,花费很少,

价值却很高;

给的人幸福,

收的人回报。

一个微笑,仅有几秒,

就转瞬即逝;

留下的回忆,

终生美好。

没有人富,

富到对它不需要;

也没有人穷,

穷到给不出一个微笑。

有了它,家庭充満温馨,

有了它,生意兴隆荣耀;

它使陌生者不再陌生,

它是朋友间交流的暗号。

它使劳累者疲劳顿消,

它为失意者重燃希望的火苗;

对悲伤者它有如太阳,

比所礼品都更有效。

人人都需要微笑。

而没有人,

比一个忘记微笑的人,

对它更加需要。

如果匆忙中我忘记对你微笑,

请原谅我,

而善良淳厚的你,

能否给我一个微笑?

永远微笑吧!

在人生的旅途上,

最好的身份证就是

微笑。

B:说的也有道理,是挺朗朗上口的。

A:是吧,所以呀,我就晕了。

B:晕什么呀?

A:两篇韵律截然不同的文章,怎么都是好呀?

B:各有各的特色么!

A:可是以我的观点啊,

B:怎么呢?

A:我还是喜欢像《微笑》这样一韵到底的文章。

B:其实我也是。

A:那你就不喜欢《用目光倾听》了,对吧?

B:对!啊,不对不对!

A:那你到底喜欢哪个?

B:《微笑》。

A:不灵活!

B:不,《用目光倾听》!

A:不朗朗上口!

B:不,我……唉,让你这么一绕,我也有点儿晕了。 A:再比如说,

B:啊。

A:名家写长文章,老师、评论家管他叫内容充实 B:那是。

A:我们一写长,

B:就会怎么样?

A:难免就被说成繁琐啰嗦。

B:那还是你的写作有问题。

A:名家写短。

B:那叫短小精悍。

A:我们一写短,

B:那叫什么?

A:内容空洞!

B:没错。

A:名家语言一简单,

B:那叫语言质朴浅显易懂

A:我们想质朴一点儿吧,

B:变成什么了?

A:大白话儿。

B:还真是。

A:名家一写好句子好词,

B:那叫句子漂亮

A:我们也要想句子漂亮呢,

B:那又叫成啥了?

A:堆砌华丽辞藻~~~~~~~~~~

B:嗨,我彻底晕了!

……

鞠躬,完毕

.

描写杂记的句子(篇七)
《狱中杂记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有洪洞①令杜君者,作而言曰:“迩年狱讼,(刑部)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②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③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竟行也,案末二人立决。主者口呿(qū)舌挢(jiǎo),终不敢诘。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取材于方苞《狱中杂记》)

[注释]①洪洞:洪洞县,在山西。 ②同官:同官县,在陕西。③谳(yàn):审判定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利系者之多 利:获利

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剂:(财产的)等差

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停留

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②如耿兰之报

B.①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 ②吾不以一日之辍汝而就也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

A.众言同,(余)于是乎书

B.(胥)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C.狱具矣,胥某谓(某姓兄弟)曰

D.(某姓兄弟)复请之,吾辈无生理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写胥吏贪赃枉法的一组是

①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②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③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 ④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⑤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⑥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③④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掌管刑狱的官员枉法作恶的现象,不仅普遍见于下级官吏,还涉及许多“部”级官员。可见在“康熙盛世”时,吏治腐败的问题已很严重。

B.封建家长以“不孝”的罪名对子女提起诉讼,左右邻居也帮着把“忤逆”之人捆入牢房。为这样的事都能坐牢受罪,作者为此感慨不已。

C.胥吏之所以胆敢篡改判决书的内容,就是因为他摸准了上级的心理:主审官宁可让案子错下去,也不愿因为事后追究错案的责任而丢官。

D.作者在狱中了解到许多黑幕,对于那些从他人口中听来的事实,作者也向同牢的犯人一一印证,体现了桐城派作家注重考据的行文特点。

6.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②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

③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

2

粮米),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kǎi, 爽垲:明亮干燥的房子)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试,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引决:引导解决

B.还是后人妆点语 妆点:夸张、粉饰

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次:依次排列

D.余今大梦将寤 寤:梦醒

8.把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寻梦”的一组是() ①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②黍熟黄粱,车旅蚁穴 ③繁华靡丽 ④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⑤惟恐其非梦 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为《陶庵梦忆》写的序言。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却发挥得淋漓尽致。

B.本文以记叙为线索,介绍了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又巧妙地嵌入了抒情和议论,全文虚实相依。

C.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家破亡之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他把今日之困苦饥饿归于往日奢华的报应,使人感受到一种被压抑、被扭曲的悔恨与愤懑。

D.文中作者用了邯郸梦的典故,说明自己富贵梦的破灭,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无可奈何、挥之不去的沉郁与哀愁。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②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③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3

附答案:

基本阅读1B 2D 3D 4C 5B

6、①案件裁定了,胥某对某姓兄弟说:给我一千金,我让你活下来。

②如果入狱,不询问有没有罪,就一定先在手脚上戴上刑具,关在老监,使他们不能忍受痛苦。

③如果再次请求审理,我们这些人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但是主审官也一个个要被罢免离职。

4.A(引决:自杀。)

5.D(①表现其无所归宿的狼狈,⑤表现作者“惧梦”。)

6.B(“记叙”与“抒情”位置互换。)

7.①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

②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却是一样的。

4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元宵节语句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