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与义有关的词语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06    阅读:

与“看”有关近义词语的研究综述
与义有关的词语 第一篇

龙源期刊网 .cn

与“看”有关近义词语的研究综述

作者:陈梦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07期

摘 要 对以往针对与“看”有关近义词语的研究,经调查研究总结,我们发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非实词“看”的研究,一个是对与动词“看”有关的近义词语的研究。 关键词 “看” 近义词语 综述

1非实词“看”的研究

1959年,陆俭明首次提出了现代汉语中“看”作为新的语助词登上了学术舞台(《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中国语文》),从此语言学界就出现了很多关于语助词“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语助词“看”本身发展及其特点的研究,例如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年12月)对“看”的产生和演变作了初步的历史考察;郭莉琳《语助词“看”字探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对语助词“看”做了简要探讨,从“看”的句法特点、“VP看”的语用特点、“看”的性质等方面做了分析;刘国燕《语助词“看”及其组合浅析》(《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2月)对“看”的来历、形式和意义、组合、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等都进行了分析。第二,对“VP看”的研究。朱宇明《说“VP看”》(《汉语学习》1985年12月)对“看”的性质、语用特点、及其前面的动词和动词结构进行了分析;孙淑娟在《尝试态语助词“看”的语用效果分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4月)一文中对“VV看”和“VV”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第三,对语助词“看”话语标记的研究。李宗江《“看你”类话语标记分析》(《语言科学》2009年5月)从语境分布、音段特征、形成过程、形成机制等方面对“看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汉语学习》2005年4月)从“我看”“你看”的分布、结构、演变历程描写了其主观化。郑娟曼《“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4月)对“你看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考察;第四,对方言语助词“看”的研究。阮桂军《宁波话语助词“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12月)从宁波话语助词“看”的语形、语义特征、历时演变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关于非实词“看”的语法化研究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高增霞《汉语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1月)、张秀松《情态标记词“看”的语法化》(《南华大学学报》2006年6月)、郭莉琳《试探语助词“看”的语法化》(《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6月)、张爱玲《近将来时态标记词“看”字的语法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月)等文章从发展脉络、演变过程等角度论述了非实词“看”的语法化问题。

2与动词“看”有关的近义词语的研究

词的本义和引伸义
与义有关的词语 第二篇

第三节 词义(词的本义和引伸义)

一、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有时原始意义无法考证)例如“纲”的本义是指网上的总绳,“鄙”的本义是指边邑。由这个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

字的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1、 辨别词义主要有两个方法:

①分析字形。字形,指小篆或甲骨、金文的字形。“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②依据文献资料,本义必须是语言中的词义,在历史语言材料能够得到印证:“斃”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从文献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可以证明“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可借助《说文解字》,但有时不能拘守。如:牧

本义举例:

豆:盛肉的器皿 (象形) “觞酒豆肉箪食”(觞酒,一杯酒,

觞,酒杯) 豆类(假借)

斤:斧头 (象形)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 一斤(假借) 本:植物的根 (指示)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片:木头的一半 (指事)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判决

狱讼;其,大概;由,指子路)

牢:关牲畜的圈 (会意)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páo,匏瓜瓢) 秉:一把庄稼 (会意) “彼有遗秉” “兼”,拿几把庄稼 節:竹节 (形声) “苞笋抽節”

题:额头 (形声) “雕题黑齿”(雕,刺上花纹) 適:“之也”“从 ,啻声”

臣:竖目之形。“牵也。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卧 临 寸 甘 凶 高 暴

【与义有关的词语】

掌握汉字构件的意义和功能,特别是掌握形声意符的意义及功能对辨别本义很有帮助。

“頁”(xié)作为意符,表示与“头”有关的意义。从“頁”的字都与头的意义有关。如:

颜:额头,也指颜面。如《楚辞·渔父》:“颜色憔悴。” 颠:头顶。《诗·秦风》:“有马白颠。”

题:额头。《楚辞·招魂》:“彫题黑齿。”

领:头颈。《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顾:回头看。《孟子》:“王顾左右而言他。”

当然,由于形符一般只表示该字所属的意义属类,因而不能直接根据意符来确定本义。但是形符对文字意义范畴的提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掌握一个字的诸多义项的情况下,根据形符可以从中找到本义。

理:义项有管理、道理、条理、治疗、治玉等。根据其意符为“玉”,可知“治玉”为其本义。很显然,如果能掌握一批形声字常用的形符,对于理解字义是很有帮助的。【与义有关的词语】

2、应注意的问题

①无形可析时该如何探求其本义

来:麦子。《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来往”的“来”是假借字。

权:黄华木。“秤、权力、权变、权且”(假借)

(许嘉璐:这些称为字的本义,“权”作为词的本义,秤,秤棰) ②分析字形时,理解不能过于狭窄、呆板

牧:不能拘于放牛、放牛人上。“牛”,代牲畜

逐:“豕”,代野兽

華:“艹”,代草木

二、词的引伸义

引伸义,指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另外一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意义。

月:本义,月亮。 引伸义,“月份”,朔至晦称为“一月” 及:本义,追上,会意字。 引伸义,到,至;比得上

(一)引伸义与本义的关系

直接引申: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由直接引申再引申出来的意义。

(二)引伸义产生的方式

辐射式:由一个意义向各个不同方面的引申

链条式:以本义为起点,产生乙义,又从乙义引申出丙义等 综合式:辐射式与链条式交叉出现

三、词义引申举例

朝:(本义)早晨→朝见、朝拜→朝廷

题:(本义)额头→物之端→标志→题目、标题

秉:(本义)一把禾稻→执、持→主持、掌握→顺从、随顺

承:(本义)双手捧者→接受→承受、承担→顺从→接续、继承→次第、顺序 亡:(本义)逃亡、逃跑→遗失、失掉→灭亡、消亡→死亡

→祭祀用的牛和羊 “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

牢”(太牢,牛羊猪三样齐全;少牢,

只有羊猪)

牢:(本义)关养牲畜的牢圈 →牢房、监狱

→牢固 習: (本义)屡次飞翔 → 复习

→ 习惯

间:(本义)缝隙、间隙 → 中间、期间 → 隔开、隔阂、离间 → 秘密 → 顷刻、一会儿

分散、分裂

解:(会意字)(本义)分割动物肢体 → 解开 → 脱去、排除 → 排泄

分析、解释 → 懂得 → 通达 横渡、穿过 《吕氏春秋·知度》“绝江有托于船” 极、尽 《史记·伍子胥列传》“秦女绝美”

绝:(本义)断绝 → 诗歌中最短的体裁名称

灭绝 《尚书·甘誓》“天用剿绝其命,今予唯恭行天之罚” 气绝 《吕氏春秋·知接》“蒙衣袂而绝乎寿宫”

僻远 《史记·苏秦列传》“寡人地僻兵远,不能功也”

年:(本义)稻谷成熟,收成。“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年饥,用不足” →时间单位,十二个月为一年。 →年龄

陵:(本义)大土山 →帝王的坟墓。

四、引伸义产生的途径

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实义到虚义

虚:本义为大丘,大了就空旷了,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习:屡飞→习惯 匠:木工→工匠

和:音乐和谐→(连词) 会:聚会→(副)正好、恰巧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与义有关的词语 第三篇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教学目的】 理解什么是本义,掌握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培养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分析词的本义的能力。知道引申义的内涵,掌握词义引申的类型、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及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以提高分析词的引申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求本义的方法 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探求本义应注意些什么 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所用课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词的本义

一、 相关概念

结合现代汉语相关内容辨析:词的本义、原始义、基本义。

二、 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思考回答:如何探求词的本义。总结:

1.词的书写形式

2.用例始见文献

3.义位之间的联系层次

以“字”为例:

字:文字、人的表字、生子、爱、养育(上古义位)

书写形式:人在屋下生子

始见文献: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周易》——生子

于父不字厥子,乃疾厥子。《尚书》——爱

【与义有关的词语】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 大雅 生民》——养育

义位之间的联系层次:

生子——爱抚、养育

生子——文字

生子——表字

综合考证,故“字”的本义是生子。

三、借助字形探求本义时需注意的问题

思考讨论:我们在借助字形探求本义时应注意些什么?

1.对于本无其字,借用别的字来表达的词,当然不能根据字形来探求它的本义。这时,要区分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例如:难、权、新、我

2.不能拘泥字形把本义理解得过于狭窄,如:牢、逐、牧、高、小

3.要同考察词的用例相结合,如:圂、焚【与义有关的词语】

4.尽量使用古文,如:保

四、课后拓展

阅读熟悉教材362页《词的本义探求例》。

词的引申义

一、 讲授新课

(一)什么叫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直接引申:月、城、

间接引申:朝、任

要尽量把一个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关系条分缕析清楚,如“解”。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

1.链条式引申:

“要”的引申脉络: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辐射式引申:

“节”的引申脉络:【与义有关的词语】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③关节(用于动物)

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①竹节 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约(用于用度)

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3.综合式引申:

“信”的引申线索如下:

②诚信

①言语真实 ③相信

④的确

⑤信物→ ⑥信使→ ⑦音信→ ⑧书信

(三)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1.由具体到抽象。如:

道:本义指道路, 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

2.由个别到一般。如: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

3.由实词到虚词。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

(四)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1.同步引申

同(近)义词的同步引申

假 借 贷 贳:都可由“借”义引申出“宽”义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由同(近)义词构成的同步引申?

反义词的同步引申

多、少:数量大/数量小——称誉,赞扬/鄙视,看不起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的同步引申?

表同一事类词语的同步引申

衣:衣服—穿衣 冠:帽子—戴帽

“上中下”由空间的相对位置引申为时间的相对阶段

“日月岁”由相应的天体名称引申为表示相应的时间周期

讨论:同步引申的基础是什么?

语言的类推作用和人类心理上的联想作用

2.相向引申

两个词互相向着对方的方向引申叫相向引申。

居,处——止,住

窃——偷:窃由偷盗引申为窃据要职,偷由苟且偷生引申为盗取。

讨论:相向引申的理据是什么?联想作用。

3.替补引申

语义 鼻涕 眼泪 走 跑 略微 稍稍 睡觉 打盹儿

原用词 泗 涕 行 走 少 稍 寝 睡

后用词 涕 泪 走 跑 稍 渐 睡 打盹儿

词义的替补引申,是词汇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内部调整,是在相关语词之 间进行的职务再分配。

二、练习

分析下列语料中“防、问、贱、任”的意思,并说明其引申脉络。

1. 防:

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 堤坝

【与义有关的词语】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堵水、防止水患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 禁止、防备、防止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约束

⑤君子行有防表。 规范、标准

2. 问:

①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询问

②伯牛有疾,子问之。(论语·庸也) 问候、慰问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

③淑问如皋陶。(《诗经·鲁颂·泮水》) 审问

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责问、追究

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音讯

⑥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 过问、干预

3. 贱: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价钱低

②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韩非子·有度》) 地位低下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轻视

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 自谦词

4.任: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抱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担子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责任、任务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任用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任凭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承担、担当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担保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信任

三、课后拓展:

阅读熟悉教材通论部分《引申义分析例》

描写神态的词语
与义有关的词语 第四篇

    1、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2、意气自若: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描写神态的词语。亦作[意气自如"。

    3、扼腕抵掌: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4、扼腕长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5、神清气朗:形容人心神清爽。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描写神态的词语

    6、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7、戟指怒目: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8、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9、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10、咆哮如雷: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11、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12、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13、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14、愁眉苦脸:形容人的神态非常的痛苦,脸和眉头都非常的难看。

    15、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16、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17、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18、形输色授:谓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悦。

    19、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20、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21、舒眉展眼:神态舒适,22、妄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23、雍容雅步:谓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24、悠闲自在: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25、扼腕兴嗟: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26、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27、似醉如痴: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28、怆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29、满面春风:形容人的神态非常得意,就好像春天的风一样温和。

    30、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31、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32、夷然自若: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33、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34、义形于色:义:正义;形:表现;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

    35、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36、雍容闲雅: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37、低唱浅斟: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38、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39、高情逸态: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40、丰度翩翩: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41、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

    42、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43、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44、飘飘欲仙: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45、神清骨秀: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46、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47、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48、眄视指使:形容骄傲的神态。

    49、悠然自得: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50、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51、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5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