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3    阅读:

第一篇:《用吴下阿蒙怎么造句》

用吴下阿蒙怎么造句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我和小明分别不过两三个月,但这家伙进步很快,看他的谈吐,不复是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2.妈妈,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吴下阿蒙了,我要用有意义的行动报答你。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3.小王经过几年的磨炼,已非当初的吴下阿蒙,我们真应该对他刮目相看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4.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啊。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5.小李虽然成绩不太好,但努力后 成绩大为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用吴下阿蒙怎么造句】用吴下阿蒙怎么造句。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6.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英勇无比,立下过赫赫战功,但由于没有读过书,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吴下阿蒙”。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7.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8.我有点害怕去和他比赛,因为他现在不是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9.还有46天就开学了,这个班里个个都是高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学,当效吴下阿蒙。【用吴下阿蒙怎么造句】文章用吴下阿蒙怎么造句出自,此链接!。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0.经过数个月的学习,小张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1.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normal;'12.小王虽然开始成绩不太好,但经过努力后,成绩大幅度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令同学们佩服不已。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3.转眼十年过去了,他进步很大,已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4.我弟弟读完四大名著之后,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5.人总是在变的,就像俗话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就像那士别三日的吴下阿蒙。【用吴下阿蒙怎么造句】造句zaoju.htm。每一天的我们也都是焕然一新的,我们也能让别人对我们的改变刮目相看。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6.你看,它最大的长四米,最小的也有一米,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虎视眈眈,如此威风凛凛,颇有王者风范,就连鲨鱼也一定视为吴下阿蒙,见一眼中华鲟也得甘拜下风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7.看他今日成就,在向他当初表现,果然已非吴下阿蒙。

第二篇:《2013-2014(下)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班 号 姓名 成绩 出卷日期: 考试日期:

出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D、以客观实际为主,主观愿望为辅

2、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是( )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3、网络“凤姐”玉凤,女,25岁,重庆人,身高1.46米,大专学历,在家乐福超市工作。她的征婚条件“必须为清华北大硕士、经济学毕业或者精通经济学、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身高1米76到1米83之间 越帅越好、东部沿海户籍、无生育史、年龄在25-28岁之间”。如此征婚,罗玉凤上了不少电视节目,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现在,网友称她为“凤姐”,并打出口号“信凤姐,得自信!”据说符合她的征婚条件的全国也仅6人。

“凤姐”之所以成为网络恶炒的对象,从哲学的角度看是因为她( )

A、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C、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D、只要符合自己的愿望无可厚非

4、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人生的客观实际

C、个人的主观愿望 D、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5、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运动 B、静止 C、时间 D、空间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不同的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7、人生行动和动物的活动的最根本区别是( )

A、人生行动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B、人生行动是本能的活动过程

C、人生行动是不自觉的过程 D、人生行动在于实现物质财富

8、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是( )

A、主观能动性 B、人具有思维能力

C、人能够认识世界 D、人能够改造世界

9、要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必须做到( )

A、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关系

B、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相信人定胜天

C、尊重客观规律,不用发挥人的积极性,因为人是无法战胜自然的。

D、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应该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10以下对自信自强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自信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自信是打开自己的潜能的宝库的钥匙

③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④自强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11、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句话说明哲学道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B、世界是物质世界

C、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12、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是( )

A、人际交往户 B人际关系 C、人际和谐 D、人际沟通

13、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

A、形式是否新颖 B、时间出现的先后

C、现象上是否新奇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14、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 )

A、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从低能向高级阶段发展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15、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 )

A、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B、相辅相成的关系

C、相互排斥的关系 D、两都不可分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哲学产生后一直存在着两个个基本派别的斗争。这两个基本派别指( )

A、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 )

A、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C、把握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 D、做到实事求是

3、人生选择多样性的基础是( )

A、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B、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C、物质世界的特殊性 D物质世界的矛盾性

4、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联系。

A、固有的 B、本质的 C、必然的 D、稳定

5、人生行动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

A、体力的制约 B、智力的制约

C、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D、事物运动规律的制约

6、人生行动的基本要素有( )

A、行动的主体 B、行动的对象

C、行动的手段 D、行动的目标

7、自觉能动性指( )

A、人能动地反映世界的能力 B、又能动地改造世界能力

C、包括把客观的东西能动地反映主观

D、也包括把主观的东西能动地见之于客观

8、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受制约的因素有( )

A、客观因素 B、 主观因 C、客观条件 D、思维方式

9、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10下列属于人际关系的有( )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血缘关系 D、文化关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关键时期的人生选择对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

2、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运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

3、变化就是发展,发展即是变化( )

4、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

5、人的行动不仅是物质力量的外化过程,也是人的内在精神、道德力量的展示过程。( )

6、人类有自觉能动性所以能够发现和改造规律( )

7、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

8、现象包含着本质,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

9、只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就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

10、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 )

第三篇:《用吴下阿蒙造句》

用吴下阿蒙造句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用吴下阿蒙造句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你看,它最大的长四米,最小的也有一米,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虎视眈眈,如此威风凛凛,颇有王者风范,就连鲨鱼也一定视为吴下阿蒙,见一眼中华鲟也得甘拜下风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2.我和小明分别不过两三个月,但这家伙进步很快,看他的谈吐,不复是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3.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4.小王虽然开始成绩不太好,但经过努力后,成绩大幅度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令同学们佩服不已。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5.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啊。

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6.等着瞧吧,我一定会在放假的时间里,提起自己的成绩。【用吴下阿蒙造句】用吴下阿蒙造句。等到读初二的时候,我再也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7.我有点害怕去和他比赛,因为他现在不是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8.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9.我弟弟读完四大名著之后,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0.从我知道原因的那时起,我已非复吴下阿蒙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我;在饭桌上亦看不到以前那个狼吞虎咽的孩子了,而多了一个像爸爸一样吃饭超慢孩子。我要感谢爸爸,是他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1.小王经过几年的磨炼,已非当初的吴下阿蒙,我们真应该对他刮目相看了。

【用吴下阿蒙造句】文章用吴下阿蒙造句出自,此链接!。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2.还有46天就开学了,这个班里个个都是高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学,当效吴下阿蒙。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3.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英勇无比,立下过赫赫战功,但由于没有读过书,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吴下阿蒙”。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4.小李虽然成绩不太好,但努力后 成绩大为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5.妈妈,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吴下阿蒙了,我要用有意义的行动报答你。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6.经过数个月的学习,小张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7.转眼十年过去了,他进步很大,已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8.看他今日成就,在向他当初表现,果然已非吴下阿蒙。【用吴下阿蒙造句】造句zaoju.htm。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19.二千年初期的游牧民族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而是蜕化为“边疆国家”。

<b style='font: 800 1em/normal ari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20.人总是在变的,就像俗话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就像那士别三日的吴下阿蒙。每一天的我们也都是焕然一新的,我们也能让别人对我们的改变刮目相看。

第四篇:《孙权劝学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 15 导学稿《孙权劝学》 主备 :左娜 审核 班级 姓名 2014.1.10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把握故事内容。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积累文言词汇。

3、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

【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

【知识链接】

1、相关人物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2、关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预习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读注释,理解字词,把握文意。

(1)读准字音

卿( ) 岂( ) 邪( ) 孰( ) 更( ) 遂( )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权谓( )吕蒙曰 蒙辞( ) 以军中多务( ) ...

但当涉猎( ) ..

肃遂( )拜蒙母 蒙乃( )始就学 ..

非复( )吴下阿蒙 即更( )刮目相待 ..

(3) 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

造句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造句

(4)、翻译下列句子。

文言翻译五字法: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组成一句话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问题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并理清两层内容。

2、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待”?

3、吕蒙最先以何借口“不学”?孙权怎样劝说的?

4、文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体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6、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当堂检测】

1、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26年间的故事,作者是 (朝)的 。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 ) 蒙乃始就学 ( ) 及鲁肃过寻阳 ( ) 即更刮目相看 ( ) 肃遂拜蒙母 ( ) 见往事耳 ( ) 非复吴下阿蒙 ( )

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答: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答: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的收获:勤奋的你,请写下。

第五篇:《《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二: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3.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

4、《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5、《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6、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7、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8.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①孙权:

②吕蒙:

③鲁肃: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吕蒙: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鲁肃:忠厚的长者。

9.用原文回答

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答: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答: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1.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两文的写法不同,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2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如今。

7、当涂:当道;当权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4、何:为什么。

45、见事:认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7、遂:于是,就。

48、拜:拜见。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

49、别:离开。

50、为:成为。

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52、肃:指鲁肃。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吴下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赏析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道理启示

(1)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意见并去做。

(4)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5)劝人要讲究策略。

(6)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7)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8)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9)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0)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第六篇:《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

 

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500字

  初三期中考试刚结束不久,不少考生和家长致电本报,询问如何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为此,清华附中初三教师张彪建议,写好给材料作文关键在于审清题目。

  给材料作文是历年中考作文的重头戏,因此它是作文复习的重点。往年考生做这类作文时容易离题偏题,因此它又是作文复习的难点。怎样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呢?关键在于读懂试卷中所给材料。

  张老师认为,给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考生先看材料,然后自己依据材料自行命题作文。因此,考生要准确把握材料主旨。这是写好此类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考生在动笔前要重点注意材料的四个部分。首先,材料有标题的要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其次,注意所给材料的开头,有的文章开头就点出了文章的中心。再次,要注意材料的结尾和议论抒情的句子,不少文章会在结尾处点题。例如有一则中考作文材料,它先写两个书法家的故事,一个一笔一画力求酷似古人,另一个一笔一画力求自然。材料的最后一段是:“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这段话就是议论。结合故事想这段议论,就不难看出材料的主题:要敢于创新。最后,要注意材料后面的要求或提示语。例如一则中考作文题,它先附原文,后提出要求:“读了《一棵树·三堂课》一文,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请你就其中的一方面,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熟读材料后再看要求提示,不难发现,材料中的三层含义“成功与失败”、“诱惑”、“机遇”是写作的三个范围,可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立意作文。只要把握好这四部分,考生就掌握了写材料作文的诀窍。

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500字

  给材料作文是历年中考作文的重头戏,因此它是作文复习的重点。往年考生做这类作文时容易离题偏题,因此它又是作文复习的难点。怎样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呢?关键在于读懂试卷中所给材料。

  给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考生先看材料,然后自己依据材料自行命题作文。因此,考生要准确把握材料主旨。这是写好此类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考生在动笔前要重点注意材料的四个部分。首先,材料有标题的要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其次,注意所给材料的开头,有的文章开头就点出了文章的中心。再次,要注意材料的结尾和议论抒情的句子,不少文章会在结尾处点题。例如有一则中考作文材料,它先写两个书法家的故事,一个一笔一画力求酷似古人,另一个一笔一画力求自然。材料的最后一段是:“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这段话就是议论。结合故事想这段议论,就不难看出材料的主题:要敢于创新。最后,要注意材料后面的要求或提示语。例如一则中考作文题,它先附原文,后提出要求:“读了《一棵树·三堂课》一文,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请你就其中的一方面,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熟读材料后再看要求提示,不难发现,材料中的三层含义“成功与失败”、“诱惑”、“机遇”是写作的三个范围,可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立意作文。只要把握好这四部分,考生就掌握了写材料作文的诀窍。

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二)1500字

  十一、盛饭的哲学(合作的作文)

  得克萨斯州的亚林诺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母亲把他送入当地一所学校。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管理制,在那里他得准备接受为期10天的意志磨练。学校餐厅的午餐是无限量免费供应的,由于训练相当艰苦,往往等到亚林诺再去盛第二碗饭的时候,大锅里已是空空如也。

  母亲来学校看儿子,亚林诺满腹委屈地向母亲倾诉。谁知母亲听后哈哈大笑说:“孩子,吃饭的时候,你是不是一开始就盛了满满一大碗?”

  亚林诺回答:“是的。”

  母亲又说:“这就对了,所以你吃不饱!”

  亚林诺更诧异了:“我要是不先盛一大碗,就更吃不饱了。”

  母亲神秘地一笑:“你可以先盛半碗,这样你肯定就比别人先吃完,就有时间去盛第二碗,而且可以是满满一大碗!”

  亚林诺听了母亲的话,沉思片刻,终于明白了。

  审题参考: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有时候表面上得到了不少,其实失去的更多。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小事,并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我们不曾换一个思维方式去想。亚林诺的母亲就是因为换了一个思维方式,告诉了儿子运用“先少后多”的秘诀,我相信,他下次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十二、忙

  有一个伐木工人在一家工厂工作,老板给他一把利斧。

  第一天,他砍了20棵;

  第二天,他砍了15棵;

  第三天,他砍了10棵。

  于是心中很无奈,便去问老板。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是什么时候?”

  工人说:“我天天砍树,哪有时间去磨斧呢?”

  审题参考:忙,往往会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借口一个“忙”字,就可以万事推得一干二净。就是这个“忙”字,害得很多人晕头转向,摸不着北。一个人只有以他的全部精力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如果借口“忙”就可以偏离大方向,最终将是一无所获。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欲速则不达。这些中华民族有益的格言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忙”字就忘到九霄云外了。

  十三、一句话一辈子

  在茂密的山林里,有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了,遇见了母熊。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说:“作为补偿你的就是请你用你的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问:“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噢!那次只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早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审题参考:利刀割指伤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有多少“樵夫”通过语言来有意无意地伤害人!你的一句话何许你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了,但是或许别人会记得一辈子,恨你一辈子。管住自己的嘴巴吧!千万别让一句本不该出口的话去伤害那些善良的人啊!

  十四、拒收的“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走了好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式污蔑他。

  后来,禅师转身开口问那个人:“若有一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谁呢?”

  那人回答:“那还用说,属于原本送礼的人。”禅师笑着说:“没错,那我拒绝接受你的谩骂,那就等于你在骂自己!”

  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审题参考: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心灵健康,别人无论怎么说,怎么做,都无法影响你自己。狂犬的吼叫阻挡不住战马的前进,千万不要在乎别人想什么,说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把自主权始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十五、朋友的照应

  有个人晚上作了一个梦:梦见他来到一间两层楼的屋子里。进到第一层楼时,他发现一张大大的长桌子,两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了魔法诅咒,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子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一个个愁容满面。

  但是他听到楼上却充满着欢声笑语,他好奇地上楼一看,同样也是有一群人,情况同上面的人一样,手臂都不能能弯曲,但是因为对面的人彼此协作,互相帮对方夹菜,结果大家都吃得很尽兴。

  审题参考:同样的遭遇,两样的结果,这是为什么?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果一个人仅凭孤舟独桨,单枪匹马,是难以打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才能成城。财富不是朋友,朋友才是财富。人在世上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的照应,就会化险为夷,遇难呈祥。可以这样说,人没有朋友,犹如地球上没有太阳一样。

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500字

  初三期中考试刚结束不久,不少考生和家长致电本报,询问如何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为此,清华附中初三教师张彪建议,写好给材料作文关键在于审清题目。

  给材料作文是历年中考作文的重头戏,因此它是作文复习的重点。往年考生做这类作文时容易离题偏题,因此它又是作文复习的难点。怎样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呢?关键在于读懂试卷中所给材料。

  张老师认为,给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考生先看材料,然后自己依据材料自行命题作文。因此,考生要准确把握材料主旨。这是写好此类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考生在动笔前要重点注意材料的四个部分。首先,材料有标题的要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其次,注意所给材料的开头,有的文章开头就点出了文章的中心。再次,要注意材料的结尾和议论抒情的句子,不少文章会在结尾处点题。例如有一则中考作文材料,它先写两个书法家的故事,一个一笔一画力求酷似古人,另一个一笔一画力求自然。材料的最后一段是:“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这段话就是议论。结合故事想这段议论,就不难看出材料的主题:要敢于创新。最后,要注意材料后面的要求或提示语。例如一则中考作文题,它先附原文,后提出要求:“读了《一棵树·三堂课》一文,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请你就其中的一方面,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熟读材料后再看要求提示,不难发现,材料中的三层含义“成功与失败”、“诱惑”、“机遇”是写作的三个范围,可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立意作文。只要把握好这四部分,考生就掌握了写材料作文的诀窍。

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500字

  一、擦亮心窗

  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晾着的衣服上面总是有斑点!”有一天,这位女士的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嘲笑对面的女士时,就仔细地观察起来。结果细心的朋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拿起一块抹布,把女士家的玻璃窗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原来是这位女士自己家的玻璃窗脏了。

  审题参考:自己的玻璃窗脏了,透过这样的窗户看任何东西恐怕都是脏的。自己的心灵晦暗了,那么看任何人都是污浊的,有问题的,甚至是邪恶的。同时告诉人们,当你说别人不是时,应首先反省反省自己。

  二、别让心脏了

  有一次,一位朋友拿给他一叠复杂的插图让他描画,当然报酬很高。他一面干一面对我说,这些插图都这么难画,一定是那个朋友把容易描画的都选了去,让他啃“骨头”,于是他就对朋友心生不满,并敷衍了事。

  几天以后,那位朋友来取插图,同时还带来了更多需要描画的插图,而且都比先前的那些插图容易描画。原来那个朋友是想让他先描画难画的,如果他能胜任那么容易画的他就更能胜任了。然而朋友看了他描画的插图后,没再留下那些容易描画的插图。事后那位朋友遗憾地告诉我:“本来我是想帮他牵上这条线,好让他以后一直帮这家出版社做下去的,可以固定地挣一笔‘外快’,谁知他不能胜任。”

  审题参考:其实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们不难知道,其实并不是文中我的亲戚的能力不能胜任,而是他的心不能胜任,他的心脏了,所以他总也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总以错误的眼光看待一切,最终贻误的是自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并非笑话

  有一则外国笑话说:一个被退稿的作者闯进编辑部怒气冲冲地责问:“你们根本就没把我的文章看完,怎么知道它不好?”老编辑笑道:“一个臭鸡蛋,如果你吃第一口时已经知道它是臭的,你还有必要把它吃完吗?”

  审题参考: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把埋怨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发愤图强地学习一点东西不是更好吗?与其求人,不如求己。

  四、两只小鸟

  一只关在笼子里,一只放飞在野外。在笼子里的小鸟三餐无忧,在野外的小鸟自由自在。两只小鸟经常交谈。笼里的小鸟羡慕野外小鸟的自由自在;野外的小鸟则羡慕笼里的小鸟的安逸。一日,一只小鸟对另一只小鸟说:“咱们换一换吧!”另一只小鸟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小鸟飞进了大自然,野外的小鸟飞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高高兴兴,在大自然里拼命地飞呀飞呀;飞进笼子里的小鸟也十分兴奋,因为不用为寻找食物而发愁了。

  但不久,两只鸟都死了。一只是因饥饿而死,一只是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出来的小鸟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飞进笼子里的小鸟获得了安逸,却失去了自由。

  审题参考:本来两只鸟都生活得很幸福,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但是,它们却这山望着那山高,欲壑难填,结果把那小命都搭上去了。这个悲剧告诉人们:知足者常乐。

  五、头顶樱桃树的小鹿

  在森林里住着一个猎人。有一次,他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一只美丽的小鹿,可是子弹打光了,于是他顺手把几粒吃剩的樱桃核放进了枪膛。枪响了,头部受伤的小鹿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奇迹就由此发生了。

  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头顶上长着樱桃树的小鹿。樱桃小树在小鹿头顶上茂盛异常。在收获的季节里,小鹿摇落鲜红的樱桃果,把果实分给森林里所有的居民,包括那个射伤她的猎人。小鹿由此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敬佩。

  审题参考:人生就要像小鹿那样,敢于鼓起直面困难的勇气,把袭来的子弹仔细珍藏,在血和泪的浇灌下让她它长大、开花、结果。漫漫人生路,几多风雨,几多坎坷,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强,要笑着面对挫折和打击,并最终把它们转化成前进的动力。此外要学小鹿,像她那样以仁慈为怀,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

  六、多了一层银子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来越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里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审题参考: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只不过多了一层薄薄的水银,就使人只能看到自己而看不见别人了。世上见利忘义的人人眼里只有“钱”,一身铜臭味,什么亲情、友情、同志情统统忘得一干二净。跳出钱眼吧!这样你的眼里不仅有自己,也会有世界。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我说,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作为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否则有奶便是娘,这与禽兽何异?

  七、饶了他吧

  一天,英国诗人拜伦在伦敦的泰晤士河畔散步。他看见一个富人掉进河里,一个穷人奋不顾身地把富人救了上来。那个富人获救后,不仅没说一句感谢的话,而且还傲慢地甩给穷人一个铜钱。围观的人愤怒了,要把那个富人重新扔到河里去。拜伦不慌不忙地阻止了大家,说:“饶了他吧,他很清楚自己的价值是多少!”

  富人听了拜伦的话,满面通红地抱头鼠窜。

  审题参考:古人云:穷不失志,富不颠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穷人救富人,在情理之中,可是富人轻视穷人,实在太不应该。而拜伦一语惊人,顷刻之间化解矛盾,使富人无地自容,使穷人扬眉吐气。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之所在。

  八、寓言一则

  印度有一个着名的寓言:说的是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牵着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去,自己骑上去。走着走着,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候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只好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毛驴因为不舒服,挣扎起来,结果掉进河里淹死了。

  审题参考:同是骑毛驴这件事,世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细细地想一想,每个人的话不无道理。可见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盲从,要三思而行,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然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自己的脑袋一定要长在自己脖子上。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遇事无主见,即使是好心也会办出坏事。

  九、扛枪的猴子

  一只猴子在猎人遗弃的木屋里发现了一支老旧烂的猎枪。猴子知道这种能够喷火的玩意儿很厉害,凶猛的老虎,残忍的狼和力大无比的熊都怕它。于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枪扛在肩上。

  猴子觉得自己瞬间威风了许多,趾高气扬地在山林中绕了一圈,动物们见了它无不俯首称臣,这使它胆子更壮了,扛着枪闯进了一座城市。

  人们在喧闹的大街上发现了这只不可一世的猴子,由于它扛枪的样子十分滑稽,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猴子见人非但不怕它,而且还拿自己开心,特别恼火,便把枪口对准人群。也就在这时,猴子猛然想起了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它不会打枪。猴子于是彻底地绝望了,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在地上,仓皇逃离城市,回到了属于它的山林。

  审题参考:一个人在走运的时候,不要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忘了。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否则会受人以笑柄。

  十、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审题参考:只要放弃眼前利益,才不会因小失大。青年吃西瓜时吃大的,表面上看很聪明,占了大便宜,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吃了大亏。而富翁表面上看是吃了大亏,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却占了大便宜。因为小的吃起来快,富翁可以迅速地吃完第一块小的后再拿第二块,这样一来无疑形成了二大于一。富翁用三块西瓜形象地给青年上了一堂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课。

读懂材料切题行文500字

  【新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关键句有“因病失去了光明。……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等,由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在困境中应当努力追求光明;

  二、以昂扬、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实现梦想;

  三、在自己拥有快乐、温暖之后,还要积极地传递快乐、奉献温暖。

  参考拟题:1、阳光最多的地方2、追逐阳光。

  【病文展示】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

  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

  喜欢山水田园诗的幽静、淡雅与恬淡,恰似芳香四溢的茉莉,尊贵而含蓄,高雅而矜持。愿陪伴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漫步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与幽深之中,体会“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神秘与安详。若有一天,我愿与王维共悟惮道,参悟人生的真谛,在辋川淅淅沥沥的丝般细雨中,行走,融化,与大自然合而为一。

  喜欢婉约词派的缱绻、缠绵与温柔,恰似亭亭玉立的荷花,大方而挺立,纯洁而脱俗。最为欣赏的,既非“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亦非政才逊于文才的南唐后主李煜,而是身世飘忽、几经沉浮的李易安。愿陪伴年轻时的她乘船兴尽而归,有意无意惊起一滩嬉戏的鸥鹭;更愿陪伴离丧后的她倾听帘外雨疏风骤,细看院内绿肥红瘦。若有一天,我愿与李清照一同把酒东篱,感受“凄凄惨惨戚戚”的愁,品那“三杯两盏淡酒”,重拾那份本不应属于她的惘怅情怀。

  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懂得一个人可以没有权势,但不可没有骨气;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我明白一个人可以放弃生命,但不能抛弃气节;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我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无法被打败……

  先哲们的教诲如阳光般浸润我的心田,启迪着我的心智。

  [升格指要]

  本文第二个层次抒写的是“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如果抛开作文供料看,这一层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从个性爱好出发,着重选取中国古典诗词浩瀚文化中的山水田园诗与婉约词入文,自成一种恬淡的文风,带给读者一股清新之气。

  但是,考场作文必须切合题意,这几段所写内容虽说也算“拥有阳光”,但与命题人的限定(“阳光”主要指一种心态)毕竟有较大距离(宽容的评定,恐怕也是与题意若即若离)。这样一来,自然难得高分。评为二类卷,得分:44分。

  [升格文]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大自然中的阳光驱散世界的黑暗与寒冷,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于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像歌手杨光那样“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与激昂。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和激情,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畏惧,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的豁达与超然。

  这种豁达与超然不是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南山的归隐之情,而是一种积极用世、乐观向上的心态。体操运动员桑兰正值青春飞扬时期,却不慎摔落器械,将后半生交付给了轮椅。她不仅没有沮丧、沉沦,反而更加乐观坚强,积极生活。现在,她上了大学并且是中央电视台特约奥运记者。她的人生更加富有意义,她的阳光更加灿烂。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

  拥有阳光,也是要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定的自尊与自爱。

  重庆的一群农民工写信给温家宝总理,希望他们和专家共同创作的《农民工之歌》能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他们不仅收到总理的回信,并且获得了登上春晚的机会。“身上的是泥水,脸上的是汗水”“昨天我们还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哪”“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如果他们自己都觉得处在社会低层,受人歧视,他们就没有勇气向总理提出心愿。如果不珍爱自己的成果,他们的《农民工之歌》就难以震撼我们,并给他们自身带去诸多关爱和关怀。

  我们只有自信、激昂、豁达、超然,自尊自爱,才能拥有阳光,才能真正驱走内心的黑暗与寒冷,撷得灿烂的人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阳光!

  [点评]经认真修改,文章由自然界的“阳光”写到心灵的“阳光”,由中外神话中的“阳光”写到法国总统的自信,写到桑兰的乐观坚强,写到农民工上春晚的自尊自爱……所有这些材料,作者用并列式结构组织得浑然有序,读来思路严密,结构清晰。

  通观全篇,选例新鲜,语言流畅(但“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等个别语句表达不妥当)。评为一类卷,得分:56分。

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四)2000字

  二十一、和上帝说话

  一个残疾人跑到天堂和上帝说话,很不客气地问:“你为什么不给我一个健全的身体?”上帝听了,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带来一个刚刚死去的人,那人说:“去吧,至少你还活着。”

  又有一个人前来和上帝说话,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幸福?”上帝听了,也不回答,而是将那个残疾人带来,残疾人说:“去吧,至少你还健康。”

  和上帝说话,实际上是在跟自己说话。

  审题参考:天并不算高,最高的是人心。人在宇宙中是渺小的,但人的心贪婪得可以吞下整个宇宙。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不是狂叫,整个地球都是我的吗?在强大的世界人民面前,最后只落得一败涂地,粉身碎骨的下场。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要有满足感,不要事事都依赖上帝的恩赐。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结尾一句话说得多好啊!和上帝说话就是和自己说话。与其求上帝,不如求自己。自己就是最大的上帝。

  二十二、路与方向

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

  几个大学生结伴登山,当他们在无边无际的群山中穿行时,天公不作美,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找不到出山的路。所幸警察和驻军联合搜救,才幸免于难。

  “我们知道方向!”其中一个大学生躺在担架上对搜救者说,语气中似乎透露出很不服气的神情。

  “只知道方向有什么用?”搜救者毫不客气地说,“方向固然可以帮你找路,但并不等于路。方向的尽头你过不去。到头来,还是走不出去。”

  这时,大学生们一个个哑口无言,只好乖乖地躺在担架上。

  审题参考:在人生的旅途上,别以为设定了准确的方向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方向再正确,而能力不足也是枉然。比如一辆汽车,方向盘掌握得再正,而油箱里却没有汽油了,目的地还能达到吗?难道你能说我方向没错,达到目标就没问题了吗?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古人云:心有余而力不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十三、铭记与忘记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之三是:铭记与忘记。说是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审题参考:甲真了不起!他知道一个人该牢记什么,该淡忘什么,所以他活得潇洒。作为一个明智豁达的人应该牢记别人对你的好处,淡忘别人对你的不敬。牢记什么,淡忘什么,往往可以见风节,见品德,见修养。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譬如韩信,一生中纵有诸多不是,但不忘漂母一食之恩,却传为美谈。一个人要做到: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这才是真君子的胸怀。宽厚善良而急公好义,热情助人而不图回报,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难啊!

  二十四、选择宽容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升平公主吵架。冲动的郭暧口出狂言:“你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气头上的升平公主听后如火上浇油,立刻乘车赶回皇宫向父皇告状。

  唐代宗听了升平公主的哭诉,不但没有为女儿撑腰,反而替郭暧说话:“孩子,你有所不知,你公爹确实是不愿做皇帝,要不是这样的话,李氏的天下早就姓郭了。”

  郭子仪听说这件事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命人将郭暧五花大绑,亲自带他到皇帝面前去请罪。

  代宗皇帝见后,赶忙将郭子仪请到内宫,安慰道:“俗话说,不痴不聋,难做大家庭的老翁。小夫妻俩在闺房里说的气话,你作为国家的重臣怎么能去追究呢?”一场犯上大祸,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烟消云散了。

  审题参考:京剧《打金枝》写的就是这件事,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被唐代宗所宽恕,大事化小,不了了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不仅表现为一种胸怀,而且表现为一种睿智。宽容往往产生宽容,既可以让别人愉悦,也可以让自己快乐。宽容者像充满生气的春风,令人亲近。既可以保住自己的面子,也不会使人难堪。不过,宽容也得有“度”,人不能一味地宽容,否则那将失去原则,失去人的尊严。

  二十五、十足的“书呆子”

  有个医生总是治不好病人。他的老婆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我看你也读了不少的医书,怎么给人家看病却总也不见好呢?你的医道真的很差劲吗?”

  听了这话,医生感到很委屈:“不是的,我的医道是很高明的。可是,病人却很差劲,所以治疗不能见效。”他的老婆觉得很奇怪问:“病人怎么个差劲法呀?”医生说:“我是按照医书上写的进行治疗的,可是病人却不按照医书上写的生病。”很显然,这位医生是个十足的“书呆子”。

  审题参考: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若不与实践相结合,即使你的理论再多也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处的。这个医生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他从不怪自己,不从主观上去检查原因,而是怨病人不会生病。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这位“书呆子”怨天、怨地,就是不怨自己。其实毛病出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他幡然悔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结合实践,说不定还会成为一位好医生。

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一)3000字

  一、擦亮心窗

  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晾着的衣服上面总是有斑点!”有一天,这位女士的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嘲笑对面的女士时,就仔细地观察起来。结果细心的朋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拿起一块抹布,把女士家的玻璃窗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原来是这位女士自己家的玻璃窗脏了。

  审题参考:自己的玻璃窗脏了,透过这样的窗户看任何东西恐怕都是脏的。自己的心灵晦暗了,那么看任何人都是污浊的,有问题的,甚至是邪恶的。同时告诉人们,当你说别人不是时,应首先反省反省自己。

  二、别让心脏了

  有一次,一位朋友拿给他一叠复杂的插图让他描画,当然报酬很高。他一面干一面对我说,这些插图都这么难画,一定是那个朋友把容易描画的都选了去,让他啃“骨头”,于是他就对朋友心生不满,并敷衍了事。

  几天以后,那位朋友来取插图,同时还带来了更多需要描画的插图,而且都比先前的那些插图容易描画。原来那个朋友是想让他先描画难画的,如果他能胜任那么容易画的他就更能胜任了。然而朋友看了他描画的插图后,没再留下那些容易描画的插图。事后那位朋友遗憾地告诉我:“本来我是想帮他牵上这条线,好让他以后一直帮这家出版社做下去的,可以固定地挣一笔‘外快’,谁知他不能胜任。”

  审题参考:其实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们不难知道,其实并不是文中我的亲戚的能力不能胜任,而是他的心不能胜任,他的心脏了,所以他总也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总以错误的眼光看待一切,最终贻误的是自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并非笑话

  有一则外国笑话说:一个被退稿的作者闯进编辑部怒气冲冲地责问:“你们根本就没把我的文章看完,怎么知道它不好?”老编辑笑道:“一个臭鸡蛋,如果你吃第一口时已经知道它是臭的,你还有必要把它吃完吗?”

  审题参考: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把埋怨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发愤图强地学习一点东西不是更好吗?与其求人,不如求己。

  四、两只小鸟

  一只关在笼子里,一只放飞在野外。在笼子里的小鸟三餐无忧,在野外的小鸟自由自在。两只小鸟经常交谈。笼里的小鸟羡慕野外小鸟的自由自在;野外的小鸟则羡慕笼里的小鸟的安逸。一日,一只小鸟对另一只小鸟说:“咱们换一换吧!”另一只小鸟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小鸟飞进了大自然,野外的小鸟飞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高高兴兴,在大自然里拼命地飞呀飞呀;飞进笼子里的小鸟也十分兴奋,因为不用为寻找食物而发愁了。

  但不久,两只鸟都死了。一只是因饥饿而死,一只是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出来的小鸟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飞进笼子里的小鸟获得了安逸,却失去了自由。

  审题参考:本来两只鸟都生活得很幸福,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但是,它们却这山望着那山高,欲壑难填,结果把那小命都搭上去了。这个悲剧告诉人们:知足者常乐。

  五、头顶樱桃树的小鹿

  在森林里住着一个猎人。有一次,他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一只美丽的小鹿,可是子弹打光了,于是他顺手把几粒吃剩的樱桃核放进了枪膛。枪响了,头部受伤的小鹿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奇迹就由此发生了。

  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头顶上长着樱桃树的小鹿。樱桃小树在小鹿头顶上茂盛异常。在收获的季节里,小鹿摇落鲜红的樱桃果,把果实分给森林里所有的居民,包括那个射伤她的猎人。小鹿由此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敬佩。

  审题参考:人生就要像小鹿那样,敢于鼓起直面困难的勇气,把袭来的子弹仔细珍藏,在血和泪的浇灌下让她它长大、开花、结果。漫漫人生路,几多风雨,几多坎坷,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强,要笑着面对挫折和打击,并最终把它们转化成前进的动力。此外要学小鹿,像她那样以仁慈为怀,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

  六、多了一层银子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来越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里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审题参考: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只不过多了一层薄薄的水银,就使人只能看到自己而看不见别人了。世上见利忘义的人眼里只有“钱”,一身铜臭味,什么亲情、友情、同志情统统忘得一干二净。跳出钱眼吧!这样你的眼里不仅有自己,也会有世界。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我说,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作为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否则有奶便是娘,这与禽兽何异?

  七、饶了他吧

  一天,英国诗人拜伦在伦敦的泰晤士河畔散步。他看见一个富人掉进河里,一个穷人奋不顾身地把富人救了上来。那个富人获救后,不仅没说一句感谢的话,而且还傲慢地甩给穷人一个铜钱。围观的人愤怒了,要把那个富人重新扔到河里去。拜伦不慌不忙地阻止了大家,说:“饶了他吧,他很清楚自己的价值是多少!”

  富人听了拜伦的话,满面通红地抱头鼠窜。

  审题参考:古人云:穷不失志,富不颠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穷人救富人,在情理之中,可是富人轻视穷人,实在太不应该。而拜伦一语惊人,顷刻之间化解矛盾,使富人无地自容,使穷人扬眉吐气。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之所在。

  八、寓言一则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说的是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牵着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去,自己骑上去。走着走着,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候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只好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毛驴因为不舒服,挣扎起来,结果掉进河里淹死了。

  审题参考:同是骑毛驴这件事,世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细细地想一想,每个人的话不无道理。可见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盲从,要三思而行,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然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自己的脑袋一定要长在自己脖子上。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遇事无主见,即使是好心也会办出坏事。

  九、扛枪的猴子

  一只猴子在猎人遗弃的木屋里发现了一支老旧烂的猎枪。猴子知道这种能够噴火的玩意儿很厉害,凶猛的老虎,残忍的狼和力大无比的熊都怕它。于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枪扛在肩上。

  猴子觉得自己瞬间威风了许多,趾高气扬地在山林中绕了一圈,动物们见了它无不俯首称臣,这使它胆子更壮了,扛着枪闯进了一座城市。

  人们在喧闹的大街上发现了这只不可一世的猴子,由于它扛枪的样子十分滑稽,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猴子见人非但不怕它,而且还拿自己开心,特别恼火,便把枪口对准人群。也就在这时,猴子猛然想起了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它不会打枪。猴子于是彻底地绝望了,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在地上,仓皇逃离城市,回到了属于它的山林。

  审题参考:一个人在走运的时候,不要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忘了。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否则会受人以笑柄。

  十、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审题参考:只要放弃眼前利益,才不会因小失大。青年吃西瓜时吃大的,表面上看很聪明,占了大便宜,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吃了大亏。而富翁表面上看是吃了大亏,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却占了大便宜。因为小的吃起来快,富翁可以迅速地吃完第一块小的后再拿第二块,这样一来无疑形成了二大于一。富翁用三块西瓜形象地给青年上了一堂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课。

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五)2000字

  二十六、老鼠爱大米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饿得眼冒金花,意外地掉进一口盛有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警惕地望了望四周,确定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接着就是一通猛吃,吃完后倒头就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觉在丰衣足食的悠闲中流逝。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去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与痛苦的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底,才突然意识到了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没有这个能力了。临死之前,还幻想:“主人!你再来半缸大米该是多好啊?”这可能吗?

  审题参考:对于老鼠而言,那半缸米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它想将其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学家把老鼠能够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高度”。而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手里,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天,就离死亡更近了一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就是那缸“米”,如果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注意学习,一旦知识消耗殆尽,也就只有落伍了;而对于企业来说一旦所有员工的“米”都“吃”完,企业也就该关门了。还有的学生形象地比喻,这半缸米好比父母给我们准备的上半辈子的财富,一旦吃完了,下半辈子还得靠自己,不然后果也会像老鼠那样悲惨。

  二十七、下一个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1364场比赛,共踢进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记录。他超凡的技术不仅令万千球迷心醉,而且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叫绝。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创造进球满1000记录时,有人问他:

  “您哪个球踢得最好?”

  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一样精彩。

  审题参考:永不满足,永远奋斗,可见贝利的不懈追求。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就是要这种永不满足,永远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十八、自己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助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只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审题参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舍得花血汗,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时,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一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子,加上去一块板子,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中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了再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尚,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文章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出自吕蒙,字子明,三国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自幼家境贫穷,目不识丁。有一次,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负重任,应该抓紧时间读书,借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吕蒙推脱说:“军中的事情太多,每天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读书呢?”孙权就给他讲了自己的学习经历,还介绍了汉光武在军事繁忙之中仍然手不释卷和曹操老而好学的故事。吕蒙听后深受感动,从此发奋读书,进步很快。后来他给鲁肃献计五条,鲁肃看罢,肃然起敬,他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一直以为老兄只是能武不能文,想不到你学识如此渊博,你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笑道:“士过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审题参考:只要经过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昔日吴下阿蒙也能让人刮目相看,何况天资并不差的我们是不是更有可能成功呢?只要你主观上不断努力,必定能获得别人的重视和信任。因为天才出于勤奋,这是一条无法否认的真理。

  三十、坦然面对失去

  在飞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了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坦然一笑:“鞋无论多么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用处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拣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举动,体现了清醒的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这种坦然面对失去的豁达心态,令人顿生敬意,也发人深思。

  审题参考:人生有得必有失,不能只赢得起而输不起。坦然面对失去,需要及时调整心态,首先要面对失去,承认失去,不能总沉溺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得到和失去是相对的。民间安慰失东西的人总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了失去而懊恼,不如全力去争取新的得到。

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三)2000字

  十六、雕刻

  一位雕刻家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他用手中的刻刀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一个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

  不一会儿,雕像逐渐成形: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美丽的少女出现在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边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说:“石头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把我心中的女人用刀给搬到这石头上来了。”

  审题参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画竹的人应该成竹在胸,那么雕刻的人也应胸中有自己所要雕刻的印象。这种功夫的练成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坚持不懈,日积月累,这样一来水滴石穿,功夫也就到家了。同理,学生要想写好一篇佳作,就应在头脑里认真构思,打好腹稿,然后才能一气呵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高超的功夫来之不易,没有平时刻苦学习,是不可能笔下生花,文思泉涌的。

  十七、解脱烦恼

  有一个青年人被烦恼缠身,四处奔波,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有一牧童在悠闲地吹着笛子,便上前去询问:“你那么快活,难道没有烦恼吗?”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就没有了。”青年人试了试,烦恼仍在。

  于是他继续寻找。他在山洞里遇见一位面带微笑的长者,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长者笑着问道:“有谁捆住你没有?”青年人答道:“没有啊?”长者说:“既然没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青年人一想,大悟,原来是自己被自己设置的心理牢笼束缚住了。

  审题参考: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可以这么说,烦恼和忧愁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困扰着人们。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个理。如果一个人长期陷入烦恼的旋涡之中,被它纠缠的话,那么将一事无成。其实烦恼只是一种心境而已,假如你把它当作一件乐事、喜事、考验人的事,那么这苦中不就有乐了吗?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烦恼缠住手脚而动弹不得。让思想冲破牢笼,就是让乐观主义精神占据我们的思想阵地,那么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了。

  十八、把握珍珠

  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殊不知它仍旧存在。他不断地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后来那个人心痛不已,并由此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仍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若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啊!”

  审题参考: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个人临终前觉悟时留下的话,语重心长,感人肺腑,一个人要懂得珍惜,学会把握,机遇不是每时每刻都降临到你的头上,天下哪有那么多的美事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机遇吧!当它与你失之交臂时,无论你怎么哀叹,也无济于事,因为悔之晚矣!我们要学会好好把握,好好珍惜,别让它们从你身边悄悄溜去后你才去后悔未去珍惜,这只不过是空留两手捡忧愁罢了。

  十九、永远要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怎么也救不出来。农夫看到驴在井里上不上,下不下,死不死,活不活的样子,非常心痛。眼不见,心不烦,农夫决定放弃。他邀请来许多乡亲准备把井填起来。人们用铲子把泥土扔进井里,泥土落在驴子背上,驴将背部一抖,泥土就掉进了井里,井里的土渐渐升高,驴的脚站在土里也渐渐升高,当井里的土填满时,奇迹发生了,驴便走出了井口。结果驴死里逃生了。

  审题参考:当驴在九死一生时,逃过一劫,神奇地出现在农夫面前时,谁也不曾料到它会生还,但是奇迹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这件事告诉人们,在千钧一发时,不要轻言放弃,有时奇迹往往发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永远要看得起自己,永远要学会去面对,困难、烦恼、挫折、甚至于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丧失勇气和斗志。哪怕还有一线希望,都不要放弃。正如人们用两个百分比说的一句时髦的话: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应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果真如此,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之后,收获来的肯定不只是百分之一的希望。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纵观古往今来,一律概莫能外。

  二十、找马

  从前,有一个人丢失了一匹宝马,他走呀走呀,遇上了一匹野马,他没有理睬。后来他又见了好几匹马,但都不是他那匹。结果这个人在路上饥寒交迫,累死在路边。不但没有寻到自己的宝马,反而把自己的一条命都搭进去了,真是太不值了!

  审题参考:为了寻找自己的宝马,宝马未寻着,反而搭进了主人一条更加宝贵的生命,这件事想起来都令人心寒!不是说这位主人不该寻找自己的宝马,而是他在寻马的过程中没有动脑筋,只是一味蛮干,假如他能骑上路上遇见的马去找自己的马,结果或许要好得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直到死也没有想到“骑马找马”这个极其简便易行的方法。“骑马找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也是人生的策略。看来仿佛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这个主人直到死都没有想到,这是何等的悲哀!斗力不如斗智。力敌不如智取。与其拼体力,不如动动脑子,这才是上上策。从“主人寻马不着反丢命”这一沉痛的教训中我们不难明白这个道理。

中考作文如何选材——材料新颖独到500字

  选材要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慧眼独运,以新制胜。

  避俗取新精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材要着眼当代,紧贴现实生活,坚持只选新的,不选旧的。

  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

  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

  只选深刻的,不选浅薄的。

  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洞的。

  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

  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

  【实用技法】

  选材用材都必须围绕中心开展,努力实现材料充实、典型、真实、新颖的目。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做法比较可取:

  (一)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回避陌生、首选熟悉,对于大多数同学老说,这应该是选材的一个原则。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亲耳所闻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实动人的。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对于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选用时很容易出现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选用。

  (二)把独特的材料筛出来。我们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个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可写材料。保证选材的独特性,有个很简单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将你接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两个材料抛弃不用(因为这些材料也会是别人容易想到的),启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

  (三)把时代的影子照下来。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这样,就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我们不大可能从宏观上去表现这个时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折射时代的变迁。

  (四)把陈旧的材料改过来。对于旧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应该完全照搬,而是要经过技术化处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沿着原有的故事继续设想后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可以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旧材料;可以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等等。

  (五)把精华的部分亮出来。材料的精华部分,主要是与主旨紧密勾连的那个部分,具有较强感染力的那个部分。对于这些地方,要浓墨重彩,细致描绘;要放在开头、结尾等重要醒目的地方。这样,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备战2012中考材料作文2000字

  题型阐释

  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够凸显思想的张力与深度者为佳。

  题型呈现

  根据材料的指向性,材料作文题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一型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中心单一明确,可采用“聚焦中心”法构思,即直接提炼出材料中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

  比如2010年云南曲靖市中考作文题材料: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则材料的中心非常明确,关键句为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提炼出来即:“集中精力,才会收获成功和快乐;面面俱到,往往会因精力分散而导致失败。”考生写作时需要注意:一是这篇作文适宜选用议论文文体。二是材料中父亲说的话运用了类比手法,考生在得出论点时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漏斗”与“画家”,“玉米粒”与“每天要做的事”,“玉米一粒也没从漏斗里掉下来”与“画家每天做很多的事却没有一点收获”,“玉米粒相互挤着”与“不分取舍地做事,消耗了画家大量的精力”。只有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材料中心。三是论点要想鲜明准确,必须借助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四是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可作为论点的支撑:小时候样样想拿第一却一无所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画家,父亲的话功不可没。

  2.多元型材料作文

  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材料就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采用“从中选点”法构思,即从多项中心里选择一个重点立意选材,然后再布局谋篇。怎样“从中选点”呢?应区分重点与一般,根据中考作文阅卷短平快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摒弃含混晦涩的角度,再剔除容易陷入雷同选材的中心,最后选择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且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

  比如2010年重庆綦江县中考作文题材料: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有关友情的一系列观点,如“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友情来自朋友双方的情感投入”“友情忌讳功利,它的真谛在于责任与奉献”“我们要懂得珍惜友情”“珍惜友情是一种智慧与幸运”等,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行文均可。

  3.“隐喻”型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题,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寓意提示,我们可以采用“含义概括”法审题构思,即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概括所给材料的基本思想,再立意选材与谋篇布局。写惯了记叙文的考生多感性思维,容易被这类材料中的某一细节打动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而这类文题恰恰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感知的思考能力。

  比如2010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材料: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荫。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寓言材料,讲的是小橡树“成长”的烦恼:看到别人开花结果,自己却不知该做什么。材料中苹果与玫瑰各有各的建议,小橡树听了反而更加迷茫。最后它静下心来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快乐地成长为一棵大橡树。这则材料,同时有多个可供提炼的话题,如“成长的烦恼”“人生目标”“别人的建议”“认识自己”等,最后归纳概括,可确定其基本意思为:快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倾听我们自己的心声。考生可根据这一中心联系具体生活实际运笔行文。

  模拟演练

  1.单一型材料作文

  一只野兽受了伤,它会跑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顽强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多元型材料作文

  纪德: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寻出快乐。

  老舍: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鲁迅: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3.“隐喻”型材料作文

  妈妈领着我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里仰着头给我们讲每幅画的含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面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我们猜那些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她从那些静止的物件开始,讲述无比生动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美好之永恒。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中学生如何写材料作文500字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

  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单则材料多角度立意:

  审题过程:一、找要素二、析原因三、辨关系四、拟中心

  主人公是谁?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分析原因,从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材料一居里夫人把伦敦皇家协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给女儿玩。来访的客人十分惊讶:“夫人,您把这么责重的奖章给孩子玩?”居里夫人说:“我是故意给她玩的,我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如同玩具。如果让孩子躺在父母的荣誉簿上,将来必定一事无成。”由于居里夫人的良好的教育,24年后,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找要素(1)居里夫人对人类有着卓越的贡献。(2)教育女儿正确对待荣誉,把奖章当玩具。(3)结果,女儿也获得诺贝尔奖。

  二、析原因女儿能获得诺贝尔奖一是因为有母亲的正确引导,二是靠自己的努力。

  三、辨关系三个要素之间是因果关系。

  四、拟中心(l)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2)人应该正确对待荣誉。(3)正确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

  材料二读寓言《滥竽充数》,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多角度立意——

  分析

  ①从南郭先生角度。正向: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蒙混度日。逆向,肯定南郭先生“溜走”是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②从齐宣王角度。批评齐宣王的享乐昏庸;

  ③从齐泯王角度。赞扬齐泯王的改革精神。

  ④从乐师角度。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个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好人主义”处世哲学来立论,指出“中庸之道”、“好人主义”至今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启示人们:人人都要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勇于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中国才会有希望,兴国才会有希望。

  多则材料求同找出中心

  例l

  ①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自己的哪一个球,他说:我最喜欢的是“下一个”。

  ②有人问着名电影导演谢晋最喜欢自己的哪一部作品,谢晋说:我最喜欢的是“下一部”。

  ③“百花奖”最佳配角刘信义,在回答观众问及他最喜欢演过的哪一角色时,他说:“如果要说最喜欢的,我想还应当是我的“下一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分析

  例l三则材料含义基本一致,方向相同,讲的都是一个人取得成绩以后要正确对待,应谦虚谨慎,向自己提出更高进取目标的问题。由此,可确定这样的中心:一个取得成绩的入,应把目标放在“下一个”,“从零开始”,不断进取。成绩属于过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视今天为落后,或要不懈追求等)

  多则材料对比取舍找出中心

  例2

  ①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省一根火柴的价值给我,那么我就是拥有几十万元的富翁了。

  ②有人想:如果我能给全国每个人都做出一根火柴的价值的贡献,那么我的一生就是最有价值的了。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分析

  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哪一种人生更有意义?

  例3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分析

  材料①用比喻说明环境可改变人,强调环境会对人产生巨大影响;

  材料②也用比喻,说明人在不良环境中也可能自我完善,清白做人,强调人有适应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

  这两种观点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虽然都有道理,但两者都有些片面。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统一的,都是说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这便是二者的“联系点”。作文时可以用“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性”来立论。

  小结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材料作文的写作

  1、写议论文:

  (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

  (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

  (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2、写记叙文:

  (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

  (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

  (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

  (4)文章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

  (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材料作文500字

  2010年天津中考作文题目

  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七个重点的高考作文备考材料集锦500字

     (一)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犹太人无禁书

  犹太人不禁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调查表明,在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约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借书证的就有100万人。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出版社和每年人均读书的数量上,以色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

  (三)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那块?”“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来。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无青年的瓜大,却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吃完西瓜,富翁对青年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取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四)和为贵思想协调人类发展

  在20世纪,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重要性。一些学者更发现已有基本理论观念存在问题,导致人类社会提系列危机的存在民族冲突、文化冲突日益激烈,甚至有人放言,文明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成为世界的主题。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生的话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一些学者认为,在道德伦理层面,孔子智慧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已为大家公认。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多种事物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少数几个大国瓜分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的。

    (五)苦难是道加法题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许可能。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时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的家庭作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生活。”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美国曾对一千位富翁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的家庭,甚至有一部分少年是在黑人区里度过的。生活有时真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涵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那么答案你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无穷数。

  (六)三个抄写员

  黎锦熙(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

   (七)被斥责的勤奋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遍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如果说智慧是创造的源泉,那思考便是智慧的起点。

怎样写材料作文1200字

  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

  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

  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构思要“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总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写作要“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

第七篇:《“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蒙乃始就学                             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释义。

①     通     ,释义            。    ②     通      ,释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含义。

①辞以军中多务                                  ②以丛草为林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以我为不信

4.  根据下列句子,写出成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成语: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成语: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①广泛阅读②谁,哪一个③就,于是④到,等到 

2.①“邪”通“耶”,吗  ②“耳”通“尔”,罢了

3.①用 ②把 ③凭(凭借) ④认为 

4.①吴下阿蒙 ②刮目相看(待)

5.①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②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

.(供参考)时间就如海绵力的水,要挤总是会有的;读书不一定求精,广泛阅读对丰富一个人的见识总会有好处的;读书能够改变人。

二: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治经为博士耶   为:成,当     B、但当涉猎   但:然而,却

C、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  过:到

“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指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1分)(共2分)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道理:

(1)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意见并去改进。

(4)不但自己要好学,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5)劝人要讲究方法。

(6)不要找借口。

“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诗词鉴赏

(7)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8)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9)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0)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长并成功。[4]

(11)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12)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13)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