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道士塔经典语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9    阅读: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一
《道士塔(最终版)》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二
《《道士塔》》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三
《道士塔》

《道士塔》教学设计

肖营子高级中学 杨天娇

【一】、教材解读

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文章以王道士破坏、盗卖敦煌文物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由历史的怪胎说及民族的悲剧,深省酿成莫高窟文化悲剧的历史根源。课文以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用诗化语言传情达意。本课教学应指导学生把握课文所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作者对史实的评述,咀嚼作者在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文化见解的阐发中融入的情感,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思路综述

行文中因循历史轨迹,由今寻古、由古映今,视角互换,轻巧自然,文章思路与结构十分清晰。自主学习,首先概括王道士破坏、盗卖莫高窟文物的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然后了解并赏析作者描述事实、抒发感情的语言技巧,进一步体会作者深邃的思考和深沉的感叹。

【三】、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2、体会余秋雨先生在文中蕴涵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难点:

把握和理解作者对敦煌历史际遇的反思及其蕴蓄的情感

【五】、教学难点:

1、整体把握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介绍余秋雨和背景知识

1、余秋雨简介 (见教师教学用书P93)

2、背景知识简介

三、研析课文

1、初读,把握课文思路,结构。

本文共四节,请大家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2、内在情感

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上在逐步深化。但这仅仅只是概括了每部分的内容,我们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其实每一节都在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部分都有作者想要突出的本质内容,而作者的情感也是随之而动的。这才是我们所要把握的重点。

(1)、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那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 (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一段历史的关系。在课文中有作者的原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一个湖北麻城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而他只是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叙述表达作者无比沉痛的心情。)

(2)、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作者想要突出的是什么呢? (作者特别写出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行为以及自己心中的历史沉重感,所以他要突出的是愚昧和痛心。这“愚昧”显然不只是王道士的愚昧,如果是也不会如此痛心,我们从作者的叙述中知道是为那个民族的愚昧,那段历史的愚昧而痛心!)

(3)、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突出屈辱和悔恨。这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段文字读来都让人心痛,粉刷价值连城的壁画都让人觉得荒谬了,更不用说为了几个银钱大卖宝物。其中对王道士品位的描写和王道士送客的描写十分精彩,冷静而客观,沉郁而无奈。作者的情感也被推向了一个高潮,终于怒吼出了:我好恨!这种“恨”,不是对劫掠者的恨,而是对被劫掠者的恨;是民族的悔恨,是历史的悔恨。作者的心是及其苍凉悲怆的。)

(4)、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这是作者在“恨”之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余地。虽然国际学术讨论会给出了一个光明的结论,但中国专家们没有太大激动,只是默默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我们的敦煌学者忍辱负重几十年并不是为了一个“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的光彩。所以光明背后仍是伤感与痛楚,耻辱与愤懑,作者只能用惜墨如金的一笔给人以无限思考。)

小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注意一些关于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的表达,只有用心去读去理解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深刻理解到文字背后的内涵。

四.自主、合作、探究

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

[设问]:大家想一下,这篇课文题为《道士塔》,在里面的塔是怎样的?作者有特别写了哪一个?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明确]:几座僧人圆寂塔:坍弛、木桩、黄泥、青砖——贫苦

王道士的塔:保存的较为完整,有碑文——富裕

从“坍弛”和“完整”,“历代僧人的贫苦”和“王道士的富裕”相对比,来表现道士生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得富裕,保存了自己的塔,也留下了耻辱,颇含讽刺意味。

[设问]:王道士是如何对待敦煌文物的?除了王道士外,文中还写了什么人?那些人又是做什么的?作者对他们(包括王道士)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明确]:王道士:粉刷壁画、砸碎雕像、廉卖经卷(愚昧无知) 痛恨、无奈

中国官员:在官场上送来送去,没装木箱,席子乱捆(腐败无能) 愤恨无奈——根本原因

外 国 人: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变卖家当(狡诈欺骗的本质)讽刺、批判、谴责

敦煌研究专家:积极研究敦煌文献(忍受屈辱、对祖国挚诚的爱) 寄予希望

五、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起悲剧性,思考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

2、了解重要语句所蕴涵的意义,并注意对词语感情色彩的品味。

【教学过程】

—、思考谁之罪?

敦煌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却横遭抢劫大量流失。这场悲剧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痛,在痛之余我们也在思考,是谁酿成了这出悲剧?请大家展开讨论。

﹙一﹚走进千古罪人——王道士

1、我们先来看看王道士的所作所为,请大家在课文当中找到他的罪状

粉刷墙壁(第二节第三段)、砸碎塑像(第二节第4段)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道士你做何评价?

(愚昧、贪婪、无知、麻木、小丑、罪人„„)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找同学起来读一读。

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承担起这笔文化重债,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C、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请大家认真品味这几句话,多读几遍,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小丑?

明确: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白什么是爱国,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比起卖国求荣的统治者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他只是那个时代的怪胎,是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且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成了错步上前的小丑。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去向谁声讨呢?

(二)、直面罪魁祸首——统治阶级(满清官员)

对王道士罪行的声讨与审判没有消解作者的愤怒,减轻作者的沉痛。即使没有王道士,国宝的流失也是必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遗留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于列强有机可乘,这才是酿成这出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品味精彩语句、语段

下面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课文有两大语言特色:1.语言简练、幽默,又不失为儒雅深邃;2.文章内涵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结合课文里的句子来分析一下,看这几句话:

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P53)

[明确]: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夺,不能仅看成是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灿烂的文化蒙满尘垢,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般。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敦煌的无价之宝被斯坦因之流轻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手中窃走。

2、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明确]: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

3、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明确]:反语。这个“基本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

4、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明确]:正话反说。虽然作者觉得与其让文物在无知的官员手中流转,在流转中遗失,还不如为它找一个安全的住所。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不爱惜这些文物,恰恰相反,这正表现了他的爱惜和无奈。

5、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明确]:“没有太大激动”,是因为在中国学者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里很平静。“默默地”,是因为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他们的心情是压抑的。

6、“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品味:夕阳、朔风、破落的塔群,如画如诗,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把读者引入到那个可悲的时代,去追溯那一段可悲的历史。

7、“王道士起得很早——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品味:王道士把这巨大辉煌的文物宝库当作了自己的农家小院,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认真”地毁坏珍贵文物,令人扼腕痛惜。

8、“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再作下一步筹划。”

品味:可悲!可叹!可恨!看似轻松的描述中寓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9、“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依然一片惨白。”

品味:时空错位,作者竟闯入这历史悲剧的舞台,想拦止住王道士手中的刷把和铁锤,甚至想向他跑求。表达了作者极度痛惜之情。

10、“中国是穷——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物。”

品味:有这样腐朽的政府,有这样腐败的官员,敦煌文物的遭遇可想而知。作者痛恨、痛惜、痛心之情可见。

11、“王道士频频点头——两道深深的车辙。”

品味:这两道深深的车辙,明明是两道深深的历史伤痕!

12、“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品味:这话从外国学者口中说出,回击了前文外国掠夺者说中国人无法研究敦煌文物的借口,同时也证明中国人在屈辱中奋起,中国学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研究”,中国人有能力,也有决心研究和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课文里还有好些个句子有深刻的含义,我们课上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一去探究,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去感受一下。

三、布置作业

“王道士,外国掠夺者,中国官员,专家研究者”以上四个角色,给你选择的话,你会充当谁,怎么做?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小作文。

四.小结

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道士塔》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四
《道士塔教案(最终版)》

《道士塔》教案

李东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2.“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获得思想的启示,鉴赏高妙的艺术性。

【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记得在中国入世谈判的时候,美国的谈判代表说,你们中国人全是贼,看看你们中国的盗版现象多严重,我国谈判代表吴仪反唇相讥,你们美国人全是小偷,看看你们的博物馆里有多少中国的文物。这个小插曲在报纸上报道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目前,除了中国各地外,世界上至少有1 3 个国家存有敦煌藏经洞文物。在伦敦拍一张敦煌文物的照片要付2 0 0 0 美金,本是中国的文物,已成别人国宝。余秋雨先生用他的笔再现了这一段文物流失的耻辱历史。

(二)作者简介

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学术;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课堂;

我把我想不明白的交给了散文。——余秋雨

从这里我们知道余秋雨的身份:不仅仅是学者,教师,也是作家。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他从小就喜欢读外国作家雨果的作品,所以对人生的悲剧性、人生中的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但他又喜欢苏东坡,颇受其达观个性的影响,有追求隐于田园的理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主要散文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三) 分析文本

一、了解敦煌。

⑴神奇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是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至今,敦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

艺术宝库”,有彩塑像2100多尊,壁画总面积45000平方米。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补充:但是,很不幸,20世纪初,道士王圆箓成了这座宝库的主人,他因为自己的行径成了名族的罪人,而莫高窟这一宝库的损失也无法挽回。我们都急于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们一同走进正文。

二、研析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本文的体裁是散文。我们学习过大量的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等,我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散文有什么特点?

明确:散文除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外,还特别要求“以情动人”,表达感情是散文的基本要求,每篇散文都是要有感情的。那么,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些感情你认同吗?

——悲愤,痛恨„„,认同。这“恨”是谁引起的?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2、分析课文

【提问】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 僧人圆寂是哪个宗教的说法?

明确:僧人圆寂塔;佛教。

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他们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们知道,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提问】大家想一下,这篇课文题为《道士塔》,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在里面的塔是怎样的?作者有特别写了哪一个?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明确:几座僧人圆寂塔:坍弛、木桩、黄泥、青砖——贫苦(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王道士的塔:保存的较为完整,有碑文——富裕

从“坍弛”和“完整”,“历代僧人的贫苦”和“王道士的富裕”相对比,来表现道士生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得富裕,保存了自己的塔,也留下了耻辱,颇含讽刺意味。

【提问】为什么说王道士是富裕的?依据是什么?下面给五分钟给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本文有四个部分,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请同学起来回答。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五、 深入思考,品味内涵

【提问】正是在王道士的手中,大量的文物流失异国他乡。多么可恨!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余秋雨先生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悲剧,这段悲剧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情感。那么,这场文化的悲剧,该谁来负责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明确:王道士,当朝官员,外国强盗

该王道士负责:

王道士:

【提问】:他是那里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审判他?(同学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1)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我们来看他的长相,在课文里有句对他外貌的描写,大家把他找出来.

明确: 第一部分第四段: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注意,作者特别说明,他原是一个农民,是想强调什么?没文化。)

呆滞, 畏缩,这样的一个人来掌管文化之窗,后果不言而喻

(2)那他做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为什么粉刷壁画?

“不满,暗乎乎,有点眼花”面对这么灿烂的佛教文化,他考虑的不是符不符合自己的宗教信仰,只因环境暗,影响自己的视觉,从这里我们看出这个人是多么的愚昧和无知,是完全没有品位的人.接下来他还做了什么呢?

【提问】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明确: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

2、砸碎雕像(第二节第4段)为什么要砸碎雕像?

“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从这里我们看出他完全没有办法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而是把艺术看成了低俗的东西,就如断臂的维纳斯,有人要在她的身上加上一件衣服,认为她穿着过于暴露,却无法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从这里体现了他的无知.

3、送文物(第三节第4段)

“只有一次次随手取出一点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随手”就是随意,根本不认识到文物的价值.

4、廉卖文物(第三节第8、9、11段)怎么个廉卖呢?

“原先设想好的„..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只是”是什么呢??一点俄国商品换一大批文书经卷„„在这里,作者用犀利,尖锐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愚昧.无知的完全没有品位的,低俗的人物形象。好,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

【提问】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为是什么态度?分析“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齐读第5自然段)

怎样理解“小丑”和“错步”?

他无知、愚昧,他对我国灿烂文化的言行滑稽、可笑,像一个小丑。他只是一个农民,却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是无知对文明的亵渎,所以他又是错步上前。

六、课堂小结

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余秋雨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作者把王道士作为本文的一个线索,他是这个悲剧的直接造成者,他该为这一悲剧负责任,可是,他能负责吗?他负得起吗?他不能负责,那么,又该谁来负责呢?

七、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到该为这一悲剧负责任的人的依据,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并分析了王道士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再来分析造成这一悲剧的其他因素,感受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强烈的抒情意味。

二、 深入思考,品味内涵

该腐败的中国官僚、政府负责:

【提问】课本里怎么描述他们?

(1)建议把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

为什么“犹豫”?因为他们不愿承担保护文物的责任.如果诺大的中国当时有一个人敢站起来,敢于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那么敦煌文物就不会沦为今日的命运,敦煌在中国,研究敦煌学去在外国,这是多么让人悲哀呀.犹豫,两个字,让我们看到当时中国官员腐败和自私的嘴脸.接下来还怎么描述呢?

(2)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文雅不过是附庸风雅,或者看看自己收藏的价值. “再送几件来”,只是把文物想占为自有,他们根本没有侠骨热肠去挽救自己国家、民族的宝贵文化艺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非常自私的一面.接下来还怎么描述呢?

(3)当外国冒险家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正茶香缕缕。这三句话形成了什么呢? 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让我们更深刻的看了中国官员的”不作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官僚腐败、无能到了什么程度,正因为他们的“不作为”,让我们的敦煌文化更快,更多地流向了国外。要不是他们,王道士也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啊,他们也确实是历史的罪人,他们也确实该负责。

该外国学者负责:

请同学找出外国学者欺骗掠夺文物的段落,并集体朗读。

【提问】作者对外国学者的所为是什么态度?(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明确:反语。这个“基本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

【提问】你们从历史上分析一下, 如果当时不是掌管这个佛教文化不是王道士,而是李道士,李和尚。那是否会改变这种局面呢?

明确: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国家腐朽、国力衰退。

【提问】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明确:这两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假如当时的国力有现在这么强,怎么会出现如此腐朽的官员?怎么会让一个无知愚昧的小丑来掌管文化之窗,怎么能给外国强盗骑在我们头上撒野?

讲到这里,那么全篇文章的主旨便出来了,本文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蹋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这种感情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恨”。

带着这种复杂的情感,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首诗,那是一个当代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几行诗句,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念一下,要注意抓好文章的情感。

我好恨„„

读的非常好,非常有感情,说明我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提问】怎样理解“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明确:“没有太大激动”,是因为在中国学者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里很平静。“默默地”是因为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羞愧,他们的心情是压抑的。

【提问】整个事件和作者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上洋洋洒洒三大部分的文字?另外三个部分跟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强调?深化?事件上是否重复?)

明确:这种叙事模式,叫“链环式结构”,也就是说,他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彼此独立,随叙事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

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

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理解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我们理解起这篇课文来就会容易的多。

高考的语文卷子里,常有这样的社科文出现,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那么答起题来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你去用心去读去理解,当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种共鸣感的时候,你再依着这种感觉答题就可以了。

四、课堂小结

道士塔是我国敦煌文化一个可怜、凄楚的缩影,因看守它的是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而得名,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作者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1949年解放后,我国一度告别文物大量外流的历史。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文物走私又沉渣泛起,国家文物大量流失的“灾难史”又开始重新上演。“要致富,先挖墓,一夜能成万元户”,这是流行于八九十年代的一句顺口溜,从中可见盗墓风气的猖獗。由此可见,这种责任不仅仅落在那个时候的年轻人,在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们,也落在将来一代代的年轻人的肩上。

五、布置作业

“主权回归与文物回归” 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随笔。

板书设计

敦煌文物流失的原因

直接原因 王道士: 愚昧无知

当朝官员:腐败自私

外国强盗:卑鄙无耻

根本原因 国家腐朽 国力衰退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五
《道士塔》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六
《道士塔》

《道士塔》是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 余秋雨的<道士塔>主要写讲述了中国文化的魁宝-莫高窟敦煌历史遗迹以及其中的宝贵文物,被王道士贱卖给外来探险者,同时当时的政府无所作为,任由中国文化被破坏和外流,作者悲痛此历史厄运以及抒发了自己感悟沉思.《道士塔》编排与《文化苦旅》的首篇,是作者对于中华文化的一种深入思考,文化苦旅中的“苦”是作者对于中华文化流失的无奈与悲痛,而《道士塔》十分典型体现出这种文化之旅的苦味,列如“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 作者只能眼看自己祖国珍贵文物一被运走,自己却只能旁观,看历史不外乎如此的感觉。苦就来自于精神上的折磨和无尽的惋惜。

第一段第一节余光中详细并且用动态视角的手法细细描绘了僧侣塔的外部以及内部结构,营造了荒芜、破败的景象,令读者在这几行文字后面有了视觉上的感受,脑海中想象出这片历经沧桑的境地,为下文的阅读奠定了悲哀的感情基调;而在这群僧侣塔中却有一个类外,他就是由王道士建造的道士塔,作者巧妙的点名了道士塔的特别存在,突显出本散文的主角王道士,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一位罪人。塑造的环境的好处为下文官员为何不肯负担昂贵的运费做了铺垫,同时艰苦的环境也衬托出外国探险家不远千里迢迢来到这穷乡僻壤,突出他们的“执着“与坚持不懈的努力。

接着作者进行了详细描述,王道士外貌、衣着、神情、动作,介绍他的生事,并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只不过是一个逃难者,一个历史的小丑,“不幸”的成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主人,“不幸”突出了作者无奈悲伤地情感,“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三个连续的“太”突出作者对于他的行为感到异常愤怒,但是紧接着“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王道士作为一个人,他太过渺小,他负担不起文化丢失的责任,为下文引出当时政府的愚钝麻木做铺垫。

第二段开头通过当时中国官员的不服责任的态度与西方艺术的樊荣发展作对比,突出了当时政府的无所作为,他们才是文物流失的关键原因。

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王道士住持莫高窟的情景,当文化遭遇无知,结果自然惨不忍睹。作者成功的描写王道士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成功的塑造出一位“愚钝,无知”的农民形象,作者将王道士农民的文化层次,道士的思想意识,中国平民憨厚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作者诙谐幽默的笔下,读者只能对他的所作所为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哭笑不得。列如“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认真”本不是坏事,但这里是反语,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一个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生计的道士,他朴素善良,但是完全没有犯罪意识的人犯下了滔天大罪,并且他却浑然不知,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呢。作者在第二段结尾抒发了

作者心中所想,突出了作者真切的情感,“请等一等。。。“这里省略号既可以看做作者无奈和气愤的说不出话来,也可以看做作者知道就算自己组织了他的行为也是无用,因为他只是一个历史的”小丑“,可悲可笑的是当时社会的环境与政府,所以作者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第三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县长是个文官,…… 日礼品” 这一段作者用凿凿有据的事实告诉人们:文化的流逝不是外来探险家门,而是那些无所作为的贪官。其中对王道士品位的描写和王道士送客的描写十分精彩,冷静而客观,沉郁而无奈。作者的情感也被推向了一个高潮,终于怒吼出了:我好恨!这种“恨”,不是对劫掠者的恨,而是对被劫掠者的恨;是民族的悔恨,是历史的悔恨。作者的心是及其苍凉悲怆的。作者引用了一位当代中国青年的诗句,此诗句的语气生硬,用词尖锐,语句简单,这种不加修饰的语句反而能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愤怒与悔恨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我们回到了现在,庆幸的是现在的考古学者废寝忘食的不断专研的敦煌文化,然而作者却引用了日本学者的一句话,这是莫大的讽刺啊,我们国家的文化为何要有他国学者来证明? 中国学者只能无言面对这个无奈的现实,最后作者镜头不忘再次会王道士的陵墓,体现出作者对他小丑行为的无奈与悲哀。看似事情好转的背后仍是伤感与痛楚,耻辱

与愤懑,现在学者的努力只是在挽回王道士造成的损失,作者只能用惜墨如金的一笔给人以无限思考。

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二个硕大的字映入了我的脑海,那就是“珍惜”

我止不住的在思考,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是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还是那些欧美国家的学者像强盗一样的掠夺;像骗子一样的骗取?都不是,要怪就怪那些中国政府官员吧,“我不禁又叹。。。。。不成样子。”看出这也是余秋雨得出的答案,其实自己回到那时候,拦住那些外国人的强盗行为,这又有什么用呢?这都是当时的官员 的自私自利和不懂得珍惜把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硬生生的“推”给了别人。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些官员的这些愚蠢的做法,不正是在撕开自己民族的伤口吗?只是他们还没意识到而已。是啊,任何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痛心,我虽不知道作者在写这句话的心情是如何,不过一定不会是轻松的吧。庆幸的是现在,为了那段历史不再重演,众多中国学者要更加努力钻研。更加懂得珍惜,让那段历史成为永久的历史。过去屈辱的历史,让他们明白“珍惜”的可贵,“珍惜”这两个字再一次的体现了它的价值。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七
《道士塔》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八
《语文大纲版第3册 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道士塔》

道士塔

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弛(tān) 凛冽(liè) 呆滞(zhì) 甘肃(sū) ....

B.卑微(bēi) 敦煌(dūn) 偌大(nuò) 炊烟(cuī) ....

C.酝酿(niànɡ) 婀娜(nuó) 朔风(shuò) 拎起(līnɡ) ....

D.官邸(dǐ) 看守(kān) 关卡(qiǎ) 憨厚(hān) ....

答案:D

解析:A项,“肃”应读“sù”;B项,“偌”应读“ruò”,“炊”应读“chuī”;C项,“拎”应读“l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凛洌 倾泻 漠然 尴尬 B.雕塑 歆羡 干燥 圆寂

C.蹊跷 遗撼 倒朔 捡翻 D.启程 裂缝 肮脏 辨驳

答案:B

解析:A项,“洌”应写为“冽”;C项,“撼”应写为“憾”,“朔”应写为“溯”;D项,“辨”应写为“辩”。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________________。

(2)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________________。

(3)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就是那个王圆箓!

A.苍凉 品位 果然 B.悲凉 品位 竟然

C.悲凉 品味 居然 D.苍凉 品位 居然

答案:B

解析:用“悲凉”体现其“可悲”,“品味”是动词,“竟然”有反诘、讽刺之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答案:B

解析:B项中“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A项“莘莘学子”中的“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很显然跟“一位”相矛盾;C项“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不恰当;D项“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不合句意。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2001年10月7日21时20分,米卢蒂诺维奇率领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主场以1∶0战胜了阿曼队,提前两轮以B组第一的成绩昂首挺进世界杯。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关于这起振奋人心的事作了详细报道。

C.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因身边没有带清洁袋,就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区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D.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

失之以软、失之以松有很大关系。

答案:A

解析:B项介词搭配不当,“关于”改为“对”,“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对”表示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C项应将“用过的”三字删去;D项介宾结构不完整,应在“失之以欤”后加上“的处理方法”。

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6.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对火烧圆明园、毁我国宝的外国强盗的无比愤恨,不惜一死,要跟强盗头子拼个死活。

7.一批敦煌文献送京的情景说明了哪些问题?

答案:没有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说明清政府官员毫不珍惜这批无比珍贵的文物。另一方面,官员又极端贪婪自私,化公为私,作为个人收藏。

8.“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一句,是狠心说的;又觉“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这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答案:这是一句气话,作者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痛恨极了,发狠说出这句气话,表达自己的气愤。

9.“大哭一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清政府腐败无能,是无法保护敦煌文物的。那是一个民族极端悲惨的年代,那是一个

令人椎心疼痛的年代。

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南 京

余秋雨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色彩?历代农民起义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为天京的洪秀全那样叱咤风云,闹成如此气象?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

中华民族就其主干而言,挺身站起于黄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情景自然就变得怪异起来。南京当然也要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紧贴长江,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的强力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

这种冲撞和聚汇,激浪喧天,声势夺人。因此,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玄武湖边上的古城墙藤葛拂拂,明故宫的遗址仍可寻访,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庙的店铺重又繁密,栖霞山的秋叶年年飘落,紫金山的架势千载不移,去中山陵、灵谷寺的林阴道,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多次对南京的朋友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除了夏天太热,语言不太好听之外,我从不掩饰对南京的喜爱。

心中珍藏的千古名诗中,有不少与南京有关,其中尤以刘禹锡的《石头城》为最: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②③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再加上1000年,南京城实在是气可吞天。

10.请回答这篇散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以下两个问题的看法:(1)明、清、近代、现代的政治风云在南京表现出什么特点?(2)文中所列举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许多事在南京变得奇崛。

(2)①政治文化史染上艳丽色彩。②农民起义叱咤风云(成大气象)。③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意思对即可。)

解析:(1)第一段提到六朝金粉和明、清、近代、现代。第二段专门谈“明、清、近代、现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政治事件,符合“政治风云”的范围和“在南京表现出”的要求。该段第一句话,概括了其特点,关键词是“奇崛”。

(2)首先要搞清文中列举了哪些历史事件,答案应从第二段中找,概括一下三个疑问句即可。

11.这篇散文中,(1)南京城市风貌的两大特点是什么?(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①气魄无与伦比。②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2)一个庞大民族(中华民族)的异质聚汇,或两条大河(南北文明)的强力冲撞。 解析:(1)此题答案应从第四、五段中找,考查抽取段中重要语句和概括性语句的能力。

(2)产生的原因应向前文(具体指第三段)去找,因为“特点”是用“因此”来说的。

12.这篇散文中,(1)选用北京、杭州与南京作比较有何作用?(2)文章结尾引用刘禹锡的《石头城》诗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①突出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特点。②揭示“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原因:南北文明汇聚。

(2)①引发读者对南京由盛而衰的历史的联想。②引出对当今南京“气可吞天”的赞颂。 解析:(1)比较就是以此衬彼或以彼衬此,都是为了突出描写主体的某种特点。

(2)所引内容的含意和用在文中的目的。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被外寇血洗全城”“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分别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清斗争的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的历史。

B.作者借“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指出南京受到南方文明的深刻影响。

C.“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中“悲剧性体验”是反语,作者借此引出对今日南京的描写。

D.《石头城》诗中的“旧时月”,含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它是六朝繁华的见证,是繁华易逝的象征。

E.“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中的“气派”是反语,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凄凉”。

答案:BD

解析:A项,“被外寇血洗全城”“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清斗争的历史”错误,是指“南京大屠杀”。C项“悲剧性体验”不是反语,文中第二段内容可以证明。E项,“气派”不是反语,“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是指刘诗意境开阔。刘诗的内容才可谓“凄凉”。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九
《《道士塔》ppt课件8》

道士塔经典语句篇十
《道士塔》

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在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 发现藏经洞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说必然性,是因为他走进洞窟,雇用人员清理洞窟中堆积多年的淤沙,踏踏实实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只有清除淤沙,藏经洞的洞门才能显露出来。说偶然性,是因为王道士当初清除洞窟淤沙,不是为了要发现什么,而是为了保护洞窟,发现藏经洞完全是偶然的。

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贱卖国宝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作者思路

作者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本文共四节,请大家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2、内在情感

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上在逐步深化。但这仅仅只是概括了每部分的内容,我们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其实每一节都在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部分都有作者想要突出的本质内容,而作者的情感也是随之而动的。这才是我们所要把握的重点。

(1)、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那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 (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一段历史的关系。在课文中有作者的原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一个湖北麻城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而他只是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叙述表达作者无比沉痛的心情。)

(2)、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作者想要突出的是什么呢? (作者特别写出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行为以及自己心中的历史沉重感,所以他要突出的是愚昧和痛心。这“愚昧”显然不只是王道士的愚昧,如果是也不会如此痛心,我们从作者的叙述中知道是为那个民族的愚昧,那段历史的愚昧而痛心!)

(3)、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突出屈辱和悔恨。这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段文字读来都让人心痛,粉刷价值连城的壁画都让人觉得荒谬了,更不用说为了几个银钱大卖宝物。其中对王道士品位的描写和王道士送客的描写十分精彩,冷静而客观,沉郁而无奈。作者的情感也被推向了一个高潮,终于怒吼出了:我好恨!这种“恨”,不是对劫掠者的恨,而是对被劫掠者的恨;是民族的悔恨,是历史的悔恨。作者的心是及其苍

凉悲怆的。)

(4)、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这是作者在“恨”之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余地。虽然国际学术讨论会给出了一个光明的结论,但中国专家们没有太大激动,只是默默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我们的敦煌学者忍辱负重几十年并不是为了一个“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的光彩。所以光明背后仍是伤感与痛楚,耻辱与愤懑,作者只能用惜墨如金的一笔给人以无限思考。)

小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注意一些关于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的表达,只有用心去读去理解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深刻理解到文字背后的内涵。

四.自主、合作、探究

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

[设问]:大家想一下,这篇课文题为《道士塔》,在里面的塔是怎样的?作者有特别写了哪一个?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明确]:几座僧人圆寂塔:坍弛、木桩、黄泥、青砖——贫苦 王道士的塔:保存的较为完整,有碑文——富裕

从“坍弛”和“完整”,“历代僧人的贫苦”和“王道士的富裕”相对比,来表现道士生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得富裕,保存了自己的塔,也留下了耻辱,颇含讽刺意味。

[设问]:王道士是如何对待敦煌文物的?除了王道士外,文中还写了什么人?那些人又是做什么的?作者对他们(包括王道士)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明确]:王道士:粉刷壁画、砸碎雕像、廉卖经卷(愚昧无知) 痛恨、无奈 中国官员:在官场上送来送去,没装木箱,席子乱捆(腐败无能) 愤恨无奈——根本原因

外 国 人: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变卖家当(狡诈欺骗的本质)讽刺、批判、谴责

敦煌研究专家:积极研究敦煌文献(忍受屈辱、对祖国挚诚的爱) 寄予希望 —、思考谁之罪?

敦煌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却横遭抢劫大量流失。这场悲剧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痛,在痛之余我们也在思考,是谁酿成了这出悲剧?请大家展开讨论。 ﹙一﹚走进千古罪人——王道士

1、我们先来看看王道士的所作所为,请大家在课文当中找到他的罪状

粉刷墙壁(第二节第三段)、砸碎塑像(第二节第4段)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道士你做何评价?

(愚昧、贪婪、无知、麻木、小丑、罪人„„)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找同学起来读一读。 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承担起这笔文化重债,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C、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请大家认真品味这几句话,多读几遍,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小丑?

明确: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白什么是爱国,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比起卖国求荣的统治者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他只是那个时代的怪胎,是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且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成了错步上前的小丑。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去向谁声讨呢?

(二)、直面罪魁祸首——统治阶级(满清官员)

对王道士罪行的声讨与审判没有消解作者的愤怒,减轻作者的沉痛。即使没有王道士,国宝的流失也是必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遗留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于列强有机可乘,这才是酿成这出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品味精彩语句、语段

下面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课文有两大语言特色:1.语言简练、幽默,又不失为儒雅深邃;2.文章内涵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结合课文里的句子来分析一下,看这几句话:

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P53) [明确]: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夺,不能仅看成是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灿烂的文化蒙满尘垢,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般。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敦煌的无价之宝被斯坦因之流轻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手中窃走。

2、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明确]: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 3、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明确]:反语。这个“基本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

4、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明确]:正话反说。虽然作者觉得与其让文物在无知的官员手中流转,在流转中遗失,还不如为它找一个安全的住所。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不爱惜这些文物,恰恰相反,这正表现了他的爱惜和无奈。

5、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明确]:“没有太大激动”,是因为在中国学者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里很平静。“默默地”,是因为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他们的心情是压抑的。

6、“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品味:夕阳、朔风、破落的塔群,如画如诗,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把读者引入到那个可悲的时代,去追溯那一段可悲的历史。

7、“王道士起得很早——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品味:王道士把这巨大辉煌的文物宝库当作了自己的农家小院,愚昧无知的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志向句子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