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情场失意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6    阅读: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一
《情场失意的彼得大帝》

情场失意的彼得大帝

作者:冯小涓

来源:《视野》2008年第08期

走进圣彼得堡时,正是秋天。在湛蓝的天幕下,我们随导游的指点,围聚在市中心十二月党人广场的一座雕塑前。彼得大帝跨马驰向西方,马脚下被踩死的蛇据说是当时瑞典的象征。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将此雕塑命名为“青铜骑士”。彼得大帝已经成为俄罗斯历史中的一尊永恒雕像。

从画像上看,彼得大帝像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他那道有着革命性创举的、当时惊世骇俗的短胡子使他并不宽大的脸显出一丝调皮气息。这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吧?他从小便喜欢玩军事游戏,在日耳曼人居住区跟那些木匠、石匠、铁匠、药剂师和建筑师、医生还有商人纵酒狂欢,浪声大笑。他带领几百人的游戏兵团,玩乐胡闹,绕过摄政女王索菲娅的猜忌。他从一条破旧的小帆船开始,组建了俄罗斯庞大的海军和陆军,向土耳其和瑞典开战,并最终使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三面环海的大帝国。战场上最初的失意和后来的节节胜利,以及从宫廷矛盾中化险为夷,使他成为俄罗斯最雄性、最光荣的男人。但在情场上,彼得并非春风得意。母亲包办的婚姻了无情趣,最终把皇后叶夫多基雅押出克里姆林宫,这个对他忠心耿耿的女人在苏兹达尔修道院了结残生;他两小无猜的恋人安娜在1703年——正当彼得率军与瑞典大战时,与人私通,让他的内心遭受重创;后来他在宠臣缅希科夫的家里,看上女佣玛尔塔,这便是后来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在叶卡捷琳娜宫参观时,我一直想着当情场失意的彼得遇见玛尔塔时,该是何等的欣喜。当他把奢华的宫殿送给他心爱的情妇时,这位灰姑娘成为全俄最显赫最奢华的女人。强国帝王的爱情内容:宫殿、舞会、王公贵妇的艳羡,极大地满足了一个人的虚荣和享受。39岁的彼得和24岁的玛尔塔上演皇帝和平民女性的故事,灰姑娘变王后——爱情经典的故事不是在高潮中结束,而是有一个暗淡的收尾,就像查尔斯和戴安娜,在让世人眼花缭乱的珠光宝气之中,终于也掩盖不住一丝深深的无奈。在他五十多岁重病缠身时,听见让他伤心的背叛,这个心比天高的帝王坐在金子妆成的床榻上,眼里是否流露着深切的忧伤或是巨大的恼怒?他能看懂欧洲看清俄罗斯的走向,却无法看懂女人变幻的内心,睿智的目光是否在面对女人的面孔时,露出深沉的迷惘?

情场失意,并没摧垮一个坚强的男人,他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建设一个开放、富强的国家之中。他从剪长须、脱长袍开始一系列改革,把封闭的俄罗斯推向欧洲的大家庭。今天的圣彼得堡,依然能看出俄罗斯帝国当年的奢华和荣耀,听见它那宏大的回音。这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请来了欧洲的设计师和雕塑家,用艺术的才情和超凡的想像力设计并建设这个城市。开凿人工运河,引水进入城中,三百多座桥梁飞跨其间,形成城市的水系和水上交通网络。天然的港口,让俄罗斯的大小船只可以通过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参与抢夺财富的世界竞争。街道上设计精美的建筑,透过三百年岁月的尘埃依然熠熠生辉。城市的天际线更是妙不可言,大大小小的东正教堂用马赛克装饰成五彩缤纷的图案,洋葱头的顶部直立着金光闪闪的十字架。晴朗的天空中,飘来一阵柔和的钟声,如同天国的乐音,觉得灵魂在上帝慈爱的看顾下,没有哀伤和焦虑,宁静,平和。

(郝笑摘自《散文》)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二
《情场失意,商场得意》

情场失意,商场得意

昨天晚上跟老婆大闹了一场,今天早上战斗继续,让我的心情糟糕透顶,可是到了店里之后,先是网店上的生意火爆,再就是店里今天的生意也是大好,一连卖出去了三台豆浆机,一台电磁炉,今天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了两千多,真是情场失意,商场得意啊!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三
《古诗阅读大赛试卷》

古诗阅读大赛试卷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维 C.欧阳修 D.张九龄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作者王昌龄所属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南北朝

3.《密州出猎》是苏轼有影响的词之一,它所选用的词牌是

A.虞美人 B.江城子 C.菩萨蛮 D.蝶恋花

4.“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出自

A.《望蓟门》 B.《再经胡城县》 C.《闺怨》 D.《苏幕遮》

5.《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曹冲

6.“潮落夜江斜月里”的下一句是

A.两三星火是瓜洲 B.碧海青天夜夜心

C.万里寒光生积雪 D.更深月色半人家

7.蒋捷《虞美人·听雨》中的最后一句是

A.悲欢离合总无情 B.寒山一带伤心碧

C.壮年听雨客舟中 D.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8.“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中的“徒”解释为

A.徒弟 B.只是 C.徒步 D.空

9.“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中的“逐”解释为

A.追 B.循、沿 C.赶走 D.竞争

1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岱宗”指的是

A.黄山 B.衡山 C.五台山 D.泰山

11.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范仲淹的谥号是

A.武穆 B.文正 C.文定 D.文达

12.下列属于送别诗的是

A.李商隐的《嫦娥》 B.王之涣的《凉州词》

C.韩翃的《寒食》 D.王维的《渭城曲》

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_______马上催”,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A.古筝 B.琵琶 C.枇杷 D.香槟

1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是阴历

A.正月初一 B.五月初五 C.九月初九 D.十月初十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杨柳”指的是

A.美好的春天 B.轻快的曲调 C.哀怨的曲调 D.家乡

16.把自己比喻为“塞上长城”的是

A.李白 B.辛弃疾 C.苏轼 D.陆游

17.下列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要)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 (我)

C栗深林兮惊层巅 (惊动) D.梦里妆泪红阑干 (纵横交错的样子)

18.“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与诗题《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的“宿”相呼应的一个字是

A.暮 B.下 C.顾 D.横

19.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其中的第几种境界?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都不是

20.被过去的评论家认为是“七言律诗第一”,甚至是“旷代之作”的是

A.《蜀相》 B 《登高》 C.《书愤》 D.《山居秋暝》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21.《浪淘沙》李煜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 )去也,天上人间。 (春 夏 秋 冬)

22.《和口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 )蓣。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白 绿 青 蓝 灰)

23.《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 )明月,对影成三人。 (对 请 向 邀 望)

2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水 霜 花 镜 钩)

25.《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忧 虑 愁 悲 瘦)

26.《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 )爱孤云静爱僧。欲把—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闲 乱 忙 动 浊)

三、根据要求填空(12分,每题2分)

27.《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括号里

填入一个表示动物的词)

28.《归嵩山作》王维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 )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词)

29.《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恰当的词)

30.《写意》徐贲

看山看水( )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恰当的词)

31.《江上即事》郭武

绿水桥边酒店,( )。山前山后春雨,江南江北落花。(把“沙上”“渔家”“白鸥”三个词语组成一句诗,填在括号内)

32.《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 (把末联中表示恨相逢短暂的一个字找出来,填入括号内)

四、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旅夜书怀

杜甫 .

细苹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____。

33.杜甫被称为_________(在“诗仙”“诗圣”“诗鬼”“诗魔”中选择一个填空)(1分)

34.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1分)

35.诗中加点字“危”解释为_______,“名”解释为________。(2分)

36.本诗共四联,哪几联是在“书怀”? 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7.这首诗写于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全诗表现了他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但诗的第二联写景雄浑阔大,有人认为写出了“喜”的感情,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词背诵填空(共34分,每空1分)

38在空白处填写古诗文的上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惜明年花更好。(欧阳修《浪淘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5)_____________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9。在空白处填写古诗文的下句。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2)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唐·李煜《浪淘沙》)

(4)小辑轻舟,___________________。(宋·周邦彦《苏幕遮》)

(5)云中谁寄锦书来, , 。(李清照《一剪梅》)

(6)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0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写出来。

(1)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前人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汝面,花艳眉相并。

前人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前人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哪里人家有?"

前人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写出诗中有“月”的句子。

(1)《琵琶行》 。(2)《扬州慢》 。

(3)《山居秋暝》 。(4)《雨霖铃》 。

42 写出诗句中填出所用到的植物。

(1)朝搴阰之 兮,夕揽洲之宿莽。(2)念桥边 ,年年知为谁生!(3)水面清圆,一一风 举。 (4)耐寒唯有东篱 ,金粟初开晓更清。 (5)染 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6)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 。

43、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名句。

(1)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蝶恋花》中有两个诗句,用来勉励、鼓舞那些情场失意的人,失去的恋情就让它过去,不必太多伤心,遍地都有芳草,到处都可寻得真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有两个描写满园春色、风光旖旎的诗句,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题(6分)

对对子是古人学习的重要内容。开笔作文,就是从对对子开始,一般要从一字、二字、 三字对上去,一直对到七字。很多近代名人都善对对子,如康有为以“鱼化龙”对“柳成絮”,陈寅恪以“孙悟空”对“胡适之”,鲁迅以“比目鱼”对“独角兽”。对对子既要讲究平仄和对仗,又要讲究合辙押韵。

44,古代诗词经常运用对仗,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请从你所知道的诗词中任写一联:_________ ,_________ 。(选择本试卷之外的诗句。2分)

45.对联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被广泛运用,请以“春临大地花开早”为上联,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六、阅读文章,完成后面题目(6分)

也许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图像的时代,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传播的各种图画“ A ”,书本文字已经渐渐遥远……

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铺天盖地裹挟而来的各种信息“ B ”,令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

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商业大潮汹涌的时代,太多的诱惑“飞流直下三千尺”,令人难以潜下心来走进文字,坚守书斋……

然而,书本的阅读果真已经“ C ”了吗?

不!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我们进入世界并与之发生关联的唯一途径。

读书,也是中国传统家庭所恪守不移的信条。他们敬惜字纸,勤耕苦读,追求的是一种“正心、诚意、修身”的求学理念;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在他们心目中,太平盛世,耕读传家,是人生在世的至高境界。

今人读书求学,所读的书目拓宽了,读书的目的提升了,不再局限于古人那些“ I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陈旧教条,但读书与做人,求学与成德的基本原则是没有变的。

书是圣贤智慧的灵光,书是开启心扉的钥匙。不读书,人就变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优秀的书籍能“随风潜入夜, Ⅱ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会潜移默化地融入读者的言行举止中,使人生发出一种出众的气质,所谓“ Ⅲ ”;使人勃发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所谓“六经责我开生面”。

因此,我们选择阅读,古今中外,诗文史哲,但凡搜罗所及,诚宜共赏之、同味之:

46.下面的三句诗是从原文的A、B、C处抽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放回原处。(填入序号即可)(3分,每题1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你方唱罢我登场

A( ) B( ) C( )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四
《大学语文(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语文(一)期末考试

复习大纲

一、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二、本次期末考试为机考,题型分为三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三、《诗经》、《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唐诗专题》、《唐宋散文专题》、《唐五代词与宋词》为复习重点。以下是大家在备考时需要特别注意各专题的知识点,但请大家在复习时应该尽可能理解讲义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否则做题时会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诗经专题》:1、《诗经》的名称及变化;

2、《诗经》的思想内容及主要艺术特点

2、风、雅、颂的概念及划分标准,赋、比、兴的概念

3、《关雎》、《氓》、《静女》的理解及重点字词的解释。

《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专题》:

1、百家争鸣、春秋笔法的概念

2、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和《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的基本知识。

3、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4、《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共叔段、姜氏的人物特点及文中的名

句。

《楚辞专题》:

1、《楚辞》的主要特点

2、屈原的主要作品。《九歌》、《九章》的作品构成。宋玉的代表作品。 《志怪志人小说专题》:

1、志怪小说的概念、源头和代表作。

2、志人小说的概念和代表作。

《唐诗专题》:

1、唐诗的分期。初、盛、中、晚唐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

2、上官体、沈宋、初唐四杰、吴中四士的概念。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韩孟诗派、新乐府诗派的概念、代表诗人及作品。

3、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4、熟读《春江花月夜》、《山居秋瞑》、《长恨歌》、《锦瑟》,掌握其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中的名句。

《唐宋散文专题》:

1、古文运动、古文、骈文、小品文的概念。

2、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3、《滕王阁序》、《进学解》、《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及其中的名句。 《唐五代词与宋词专题》:

1、词的名称;花间词派的概念及代表作家。

2、婉约词派、豪放词派的概念及代表作家。

3、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4、熟读李煜《虞美人》、柳永《八声甘州》、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模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掌握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中的名句。 《元曲专题》:

1、元曲的概念、元杂剧的结构。

2、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3、元散曲的概念及代表作家。

《明清小说专题》:

1、明代“四大奇书”、“三言二拍”、晚清谴责小说的概念。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四、考试例题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中的作品属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的是(D ).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2.《诗经》在句式上以( A)为主.

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

3.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的是(C ).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离骚

4.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B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5. 李商隐的《锦瑟》是( A )诗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6.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 B )。

A、古文 B、骈文

C、小品文 D、大赋

7. 《世说新语》产生于( D )。

A、唐代 B、汉代

C、明代 D、南北朝

8. 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部( A )

A.杂剧 B.传奇

C.京剧 D.话本

9. 唐代小品文独放光华是在( D)

A.初唐 B. 盛唐

C.中唐 D.晚唐

10. 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是(B )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D、 《金瓶梅》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儒家学派的人物有 (ABD)

A.荀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2. 《庄子》一书,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包括 (ABD)

A.内篇 B.外篇

C.续篇 D.杂篇

3、下列作品属于屈原《九章》的作品是( BCD )

A.《山鬼》 B.《涉江》

C.《哀郢》 D.《抽思》

4、下列属于《战国策》原名的有 (ABCD)

A.《国策》 B.《国事》

C.《事语》 D.《短长》

5、《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叫 (AB)

A.《诗》 B.《诗三百》

C.《诗风》 D.《周诗》

6、下列有关《战国策》的叙述正确的有 (ABD)

A.记叙生动 B.写人传神

C.论证深刻 D.笔调夸张

7、《诗经》 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ABC)

A.赋 B.比

C.兴 D.赞

8、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是 ( AB )

A.韩愈 B.柳宗元

C.萧颖士 D 李华

9. 北宋初期词,承续《花间》派与南唐词风而有变化,其代表作家有(BD)

A.范仲淹 B.晏殊

C.秦观 D.欧阳修

10. 下列中国古代小说,属于“四大奇书”的有( ABE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E.《金瓶梅》

三、判断题

1、《诗经》产生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2、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战国策》以描写战争而著称。(×)

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左传》,其中的名句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

4、志怪小说的直接源头是《汲冢琐语》和《山海经》。( √)

5、《山居秋瞑》这首诗表现了王维向往山林的隐居情趣。(√)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是韩愈《进学解》中的名句。(×)

7、《前赤壁赋》这篇文章的情感变化线索是乐--悲--乐。(√)

8、《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能表现李清照的绝望的心

境。(√)

9、《模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这首词整体上采用了比兴手法。(√)

10、《儒林外史》采用联缀式的艺术结构方式,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

和事件( √)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五
《美貌者注定要情场失意Lecture VIII》

Passage 3

Doomed beauties such as Cleopatra and Manilyn Monroe were far from alone in their misery. Exceptionally attractive people tend to form partnerships that are less stable and satisfying than those enjoyed by plain Janes.

According to research by Dr John Bla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whose professions largely depend on their appearances, such as models or actors, tend to end much faster than those between lawyers, doctors or students.

Blaine said the beautiful felt different from childhood. "They are treated as special, which may create both arrogance and insecurity. All too often, beauty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education. Often they are shoved out of their class or town, told to go off and make their fortune in Hollywood or London and, when the majority fail, they have few talents to fall back on."

Blaine added that beautiful people score poorly on the "big five"---- the scale of factors American therapists consider when helping distressed couples. These are neuroticism(神经过敏), including anger and anxiety; extroversion(性格外向); openness to new experiences;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or sticking by agreements they have made. Attractive people often see no reason to try to change until their looks start to fade.

Krista Sutherland,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aid partnerships that appeared to be perfect from the outside, such as the former "dream teams" of Nicole Kidman and Tom Cruise or Hugh Grant and Elizabeth Hurley, where backgrounds and aspirations are often shared, did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happiness. 本段中,有三组词汇衔接,帮助语篇实现篇章的连贯。第一组是斜体字部分,通过词汇的重复和替换手段,达到词汇衔接,表达美貌者。第二组是单下画线部分,通过词汇的重复和替换手段,达到词汇衔接,表达两性关系。第三组是双下画线部分,通过相近意义的词汇表达,实现意义的衔接和连贯,即:失败。

Group1 美貌者

Beauties

Cleopatra and Manilyn Monroe

attractive people

the beautiful

beautiful people

Attractive people

Group2 两性关系 Group3失败

美貌者注定要情场失意

像克莱奥帕特拉和玛丽莲·梦露般美丽的女人却命运悲惨,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美艳绝伦的女人比起那些容貌一般的女人更易遭受既不称心又不稳定的关系。

根据美国南加州大学约翰·布莱恩博士的调查,其职业更多地依靠相貌的人,诸如演员和模特,比起律师、医生和学生来,其两性关系结束得更快。

布莱恩说,美貌者孩童时期起就感觉与众不同。"她(他)们被人们宠着,往往产生傲慢和不稳定的情绪。很多的情况是认为有了美姿就可以不受教育。于是她(他)们便从班级或城镇中被挑选出来,要她(他)们离开故里去伦敦或是好莱坞发展。其中大多数人失败了,但却缺少一技之长可以谋生。"

布莱恩补充说,美貌者在下述"五大方面"得分甚少。美国处理这类问题专家认为这五方面在帮助发生麻烦的伴侣解决问题时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五方面是:(1)神经过敏(包括愤怒和焦虑);(2)性格外向;(3)愿意尝试、获取新经验;(4)随和而不挑剔;(5)认真,答应的事一定办。美貌者在花容失色、红颜凋谢之前多半不思改变。

洛杉矾加州大学的克里什陶·萨瑟兰说:像尼科尔·基德曼和汤姆·克鲁斯或是休·格兰特和伊丽莎白·赫尔利从前所组成的"梦之队",这些在外人看来完美无缺的伴侣关系,他(她)们虽然拥有共同的背景和抱负,却未必带来幸福快乐。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六
《普通逻辑第6讲(第四章第4-6节)》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七
《浙财语文样卷》

浙财语文样卷

第一份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_诗经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它包括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

3、“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出自张衡《归田赋》。

4、杨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四人并称“初唐四杰”。

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6、“_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苏轼的《定风波》。

7、《单刀会》的主人公是__关羽。

8、《_____伤逝_____ 》是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人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

9、《边城》是著名作家____沈从文_____的代表作。

10、“文革”结束后,林斤澜以《十年十癔 》、《矮凳桥风情》、《续十年十癔》等系列小说实现自己对建国至“文革”历史记忆的独特书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主要记载在 C 中。

A、《左传》 B、《老子》 C、《山海经》 D、《论语》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可以用 A 来概括。

A、慷慨悲凉 B、奋发激昂 C、淫靡俗艳 D、颓废落寞

3、《春江花月夜》中 D 是统摄全诗的灵魂。

A、 花 B、 江 C、春 D、月

4、一般认为,白居易的思想及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其分界线是他贬为 D 。

A、杭州刺史 B、苏州刺史 C、朗州司马 D、江州司马

5、“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的名句。这首词的作者是 D 。

A、温庭筠 B、韦庄 C、李璟 D、李煜

6、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A 。

A、羁旅思乡之苦 B、伤春惜时 C、亡国之痛 D、情场失意

7、下列关于林冲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B、 林冲最擅长的兵器是斧头

C、 林冲已经结婚 D、 林冲很喜欢刀

8、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属于 D 。

A、 神魔小说 B、历史演义 C 、英雄传奇 D、 世情小说

9、写下著名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诗人是 B 。

A、舒婷 B、北岛 C、 顾城 D、海子

10、“弟弟,弟弟,来,不许捡了。吃多了生东西肚子痛!”这句话出自小说《萧萧》同名女主人公之口。萧萧在和谁说话?

D 。

A、她的亲弟弟 B、她的堂弟 C、她的表弟 D、她的小丈夫

三、词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5分):

1、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遑:闲暇

2、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

景:同“影”,日光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

4、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羡

5、陆谦大喜道:“还是薛端公真是爽利。”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八
《《宋词研究》作业答案》

《宋词研究》作业

一. 填空

1. “花间派”是因词集《花间集》而得名;它的编者是五代后蜀人 赵崇祚 。

2. 五代时期对词的艺术有较大发展的词人是同处南唐的李璟. 李煜和 冯延巳 等人。

3. 《晁氏琴趣外篇》的作者是 晁补之 。

4. 《淮海居士长短句》的作者是 秦观 。

5. 《清真居士集》的作者是 周邦彦 。

6. 《东山词》的作者是 贺铸 。

7. 《易安词》的作者是 李清照 。

8. 《断肠词》的作者是 朱淑真 。

9. 《于湖词》的作者是 张孝祥 。

10. 《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 辛弃疾 。

11.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

12.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13.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

14.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

15.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

16.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

17.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19. 《醉翁琴趣外篇》的作者是 欧阳修 。

20. 《张子野词》的作者是 张先 。

21. 《乐章集》的作者是 柳永 。

25. 《东坡乐府》的作者是 苏轼 。

23. 《豫章黄先生词》的作者是 黄庭坚 。

24.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

2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

26.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27.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28.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

29.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

30.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3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悽悽惨惨戚戚 。

32.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尔曹恩怨相尔汝!

33.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

34. 写不成书,只寄得, 相思一点 。

35.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

36.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 。

37. 晚唐时期,花间派词人的代表是 温庭筠 和韦庄。

38. 南唐二主是指父子皇帝词人 李璟 和李煜。

39. 《龙洲词》的作者是 刘过 。

40. 《白石道人歌曲》的作者是 姜夔 。

41. 《梦窗词》的作者是 吴文英 。

42. 《草窗词》的作者是 周密 。

43. 《后村长短句》的作者是 刘克庄 。

44. 《碧山乐府》的作者是 王沂孙 。

45. 《山中白云词》的作者是 张炎 。

46. 《须溪词》的作者是 刘辰翁。 。

47.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

48.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午阴嘉树清圆。 。

49.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

50. 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他描写了都市的繁华,开拓了词的内容。

51.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52. 斜阳外,寒鸦数点 流水绕孤村 。

53. 渺空烟四望,是何年 青天坠长星 !

二. 给下列词作断句标点并分析1.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为怀念歌女小蘋而作的词。感情深挚,动人心弦。五代和宋初词人写的恋情,往往是没有具有思恋对象的泛化的感情,而晏几道则有着明确而具体的思恋对象,这点由“记得小蘋初见”一语可以推知。即使是歌女流落人间,即使明知再不能相见,他依然一往情深地苦恋着对方。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快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做为一种纯精神性地追求。

2.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这样理解的:

闺房秀户的生活理想伴随着丈夫赵明诚的出仕而结束。丈夫离去,夫妻分别,给李清照的生活带来了情感的缺失,于是一改甜蜜宁静的词作风格而写出了几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作品,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离别,但却互相惦念,一种离愁,由两人分担,“离怀别苦”也就弱了许多,更何况还有时时传情锦书的慰藉呢。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映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的一个重要特色。

3.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这首词是姜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题目下面采取了题序的方式,交代了词创造的时间和地点,这就交代了当时写作此词时的大致背景,是延续苏轼而来。词的意境清雅而又悲凉,在意象选取上偏于冷的方面,如“无心“、“清苦”、“黄昏雨”,“残柳”等,共同营造了孤单冷清的氛围。明明写恋情,但却写的高雅,没有朝思暮想的苦恋,没有刻骨铭心的哀叹,只有一颗高雅纯洁的心,超凡脱俗,不同凡响。

4.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可以这样理解:五代和宋初词人写的恋情,往往是没有具有思恋对象的泛化的感情,而晏几道则有着明确而具体的思恋对象,这点由“当年”一语可以推知。他的这首词情感真挚,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快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做为一种纯精神性地追求。 这也是他所有恋情词的一个共同特色。

5.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这是一首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融为一体的伤心人词,以月皎惊鸟起笔,写出了沦落之人内心的孤独无依和无着无落的情绪。而这些情感又完全以闺中妇女的愁绪传达而出。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 论述题

1. 论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答 : 首先,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是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满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

其次,柳永是两宋词史上创用词调最多的人。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使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这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有所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三,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成为都市中生活的浪子,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生活、心态相当了解。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第四,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伊”“自家”、“阿谁”等,动词“堪称”、“都来”、“消得”、“抵死”等。

第五,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手法。如《雨霖铃》和《忆帝京》等代表作。

柳永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对后来影响很大。后世词派尽管风格各异,但追根溯源,还是源于柳永。

2. 何谓“以诗为词”?试论苏轼在此方面的贡献。

答: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而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的创作中。

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苏轼以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词作并无题序。苏轼则把闭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作所抒的是何种情志因何事而发,必须有所交代和说明。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就采用了写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代了创作的时间、缘起,也规定了词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是弟弟子由。

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也始于苏轼。在词中使用典故,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又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如《江神子·密州出猎》,旧有叫浓厚的叙事性和记实性,但写射猎打虎的过程非三言两语所能穷形尽相,而作者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作替代性的概括描写,就一笔写出了太守一马当先、亲身射虎的雄姿。词的下阕他用冯唐的故事,既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又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和自身怀才不遇的隐痛,增强了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和制约,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和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宋胡寅在《酒边集序》中说,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3. 论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答:词至南渡在意象选取方面又有新变,这一任务由辛弃疾完成。因他号“稼轩”,所以他的词被称为“稼轩词”。辛弃疾是军武出身,有着在战场上横戈杀敌的经历,对军队的生活十分了解,所以在他笔下出现了大量的军事意象。从而完成了意象的又一大转变。代表作如《破阵子》和《水调歌头》(略)。密集的军事意象,连接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也反映出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还更新了表现手法,他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如用《天问》体写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连用七个问句以探询月中奥秘,奇特浪漫,理趣自然。表现方法的革新,也带来了词境的新变。

以文为词,既是表现方法的革新,又是语言的新变。稼轩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代表作如《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首句和尾句都从经史中化出,自饶新意。在词史上,稼轩创造和使用的语言最为丰富多彩;雅俗并收,古今融合,骈散并行,随意挥洒,而精当巧妙。

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的多样话的特色。其中最能体现出他的个性风格的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写

豪气,以深婉之笔出之,写柔情,而渗透着英雄的豪气。看他晚年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略)词虽题为“怀古”,但处处针对现实而发,情怀悲愤激烈,却含蓄吐出,极尽沉郁跌宕之致。稼轩词还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来宣泄人生的苦闷和对社会的种种丑性的不满,从此诙谐词具有了严肃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蕴。如《卜算子》(千古李将军)写贤愚的颠倒错位,极富幽默感。 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词作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他独创出“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

4. 《人间词话》云:“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 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请以周邦彦词作为例,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看法。

答:作为与苏轼前后相继的词坛领袖,周邦彦具有与苏轼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贡献。他所作咏物词既多,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他词的法度、规范、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和炼字、音律等方面。所以王国维说他的词“言情体物,穷极工巧”。

周词善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反复多变。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略)。此次别情中渗透着漂泊的疲倦感。第一片写自我的漂泊感受,挽合今昔。第二篇写目前送别情景,既有往事的回忆,又有别后愁苦的设想。第三片又由眼前的景折回到前事。今昔回环,情、景、事交错,备极吞吐之妙。

周邦彦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他往往是一手词中化用数句,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的诗句变为新的语言,更能从意境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从而把它发展成为一种完备的语言技巧。代表作如《西河·金陵怀古》(略)。全词化用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石头城》、《乌衣巷》和古乐府《莫愁乐》三首诗而成。语言既经重新组合,已经更饶有新意。周词化用前人诗句入词,贴切自然,既显博学,又见工巧,所以深受后人推崇。 词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周邦彦善于自度曲。他所创的曲名,如《瑞龙吟》、《兰陵王》、和《六丑》等,声腔圆美,用字高雅,更加符合南宋雅士尤其是知音识律者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更广泛的遵从和效法。

周词还特别擅长用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和统一。这一方面使字声的错综使用更恰当地表达喜怒哀乐的不同情感,另一方面也是为加强声情顿挫的美感,而且适应歌唱者的自然声腔和乐曲旋律的需要。音律上的拗怒与和谐的矛盾和统一,是清真词的一个独创。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九
《诗意山水参考答案》

诗意山水 佚 名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中国的山水自然,(

)着风花雪月,(

)着离愁别绪,(

)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

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赏“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登“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飞来峰塔;临“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塞外草原;踏“北

风卷地白草折, ”的雪域戈壁。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A.泊舟枫

桥,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B.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C.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D.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

,水的

,水的

,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

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呤,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李白偶尔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使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成为名胜;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得一座平凡楼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楼;崔颢的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黄鹤楼为快;

。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润和提

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

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

④“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

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乃诗之源。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

⑤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

8.根据①段的语境,将备选的词语恰当地填在下面的括号中。(3分)

缠绕

蕴含

拥裹

)着离愁别绪,(

)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

)着风花雪月,(

体验„„

9.(1)将第②段语境中空缺的诗句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赏“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登“不畏浮云遮望眼,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

”的飞来峰塔;临“

塞外草原;踏“北风卷地白草折, ”的雪域戈壁。

(2)写出③段画线句子中蕴含着的古诗句。(4分)

A. B. C. D.

, , , ,

。 。 。 。

10.(1)③段画线句子中为什么说“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得一座平凡楼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楼“?(2分)

答:

(2)请仿照③段画线句子的内容和句式再续写一句:

(3分)

11.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好山好水“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这句话的?(2分)

答:

2010年鄂尔多斯市语文参考答案

8.依次为:拥裹、缠绕、蕴含(顺序不能便,每空1分,共3分) 9.(1)欲把西湖比西子

自缘身在最高层 塞下秋来风景异 胡天八月即飞雪

(每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相应之空不得分。每空1分,共4分) (2)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每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相应之空不得分。每空0.5分,共4分)

10.(1)因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体现了崇高的中华民族精神。 (能写出《岳阳楼记》一文的中心思想亦可,共2分)

(2)略(仿写时,能完整引用诗句或准确写出作者与作品名称1分,恰当表达,句式大致相仿2分,共3分)

11.“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千百年来,中国的好山好水已经和文人的好诗好文融成一体。或者答:在好山好水中,融入了历代中国文人的情怀,体现了中国千百年的精神文化。

情场失意的诗句篇十
《诗意山水参考答案》

诗意山水 佚 名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中国的山水自然,(

)着风花雪月,(

)着离愁别绪,(

)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

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赏“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登“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飞来峰塔;临“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塞外草原;踏“北

风卷地白草折, ”的雪域戈壁。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A.泊舟枫

桥,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B.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C.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D.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

,水的

,水的

,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

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呤,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李白偶尔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使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成为名胜;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得一座平凡楼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楼;崔颢的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黄鹤楼为快;

。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润和提

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

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

④“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

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乃诗之源。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

⑤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

8.根据①段的语境,将备选的词语恰当地填在下面的括号中。(3分)

缠绕

蕴含

拥裹

)着离愁别绪,(

)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

)着风花雪月,(

体验„„

9.(1)将第②段语境中空缺的诗句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赏“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登“不畏浮云遮望眼,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

”的飞来峰塔;临“

塞外草原;踏“北风卷地白草折, ”的雪域戈壁。

(2)写出③段画线句子中蕴含着的古诗句。(4分)

A. B. C. D.

, , , ,

。 。 。 。

10.(1)③段画线句子中为什么说“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得一座平凡楼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楼“?(2分)

答:

(2)请仿照③段画线句子的内容和句式再续写一句:

(3分)

11.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好山好水“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这句话的?(2分)

答:

2010年鄂尔多斯市语文参考答案

8.依次为:拥裹、缠绕、蕴含(顺序不能便,每空1分,共3分) 9.(1)欲把西湖比西子

自缘身在最高层 塞下秋来风景异 胡天八月即飞雪

(每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相应之空不得分。每空1分,共4分) (2)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每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相应之空不得分。每空0.5分,共4分)

10.(1)因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体现了崇高的中华民族精神。 (能写出《岳阳楼记》一文的中心思想亦可,共2分)

(2)略(仿写时,能完整引用诗句或准确写出作者与作品名称1分,恰当表达,句式大致相仿2分,共3分)

11.“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千百年来,中国的好山好水已经和文人的好诗好文融成一体。或者答:在好山好水中,融入了历代中国文人的情怀,体现了中国千百年的精神文化。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