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战死沙场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6    阅读: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一
《中国历史上英年战死沙场的将军》

1.汉骠骑将军霍去病

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2.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配偶:大乔. 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事毕,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孙策(175-200年)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他父亲战死的那一年,他才不到17岁,虎父无犬子人称小霸王,颇有当年楚王项羽的风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依仗着从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马,横扫江东,势如破竹。军阀袁术就经常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奸雄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也曾经说过“狮儿难与争锋”的丧胆之语。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僵持不下的时候,孙策很有远见的点选精锐兵马准备渡江北上攻取许都,包抄曹操的后方,可惜渡江前遇刺身亡,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啊。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历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写。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镇江东的“小霸王”不是沙场染血、马革裹尸,却是死在几个匹夫刺客的手里,实在是身为一个武将的悲哀。他在临死之前为了江东的基业,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尚年幼的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也为江东能够延续80多年的基业打下了基础。

关于孙策之死,说法纷纭。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当夜死去。《搜神记》则说孙策死于于吉为祟:孙策杀死于吉,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吴历》所记,可备一说;《搜神记》则纯是小说家造作虚幻之言。孙权称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他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开拓出会稽、

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根基。确实是难得的人物。但他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让人叹惋。

3.周瑜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风起云涌。但有一个人,潇洒倜傥,卓绝不凡的名垂青史,他就是周瑜。周瑜(175-211年)他和孙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挚友,20岁不到就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半壁江山,可谓是少年俊才,英姿勃发。然后在公元198年和孙策一起娶了著名的大小乔姐妹。公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战,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更加确立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地位。他和孙策一起都是东吴最具有进取心的将领,并且赤壁之战后乘胜又打下了荆州,还准备再进攻益州,可惜是英年早逝。此后的鲁肃、吕蒙、陆逊等先后担当主帅,虽然这些将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但东吴方面就再也没有进取中原之心了。刘备曾经不怀好意的向孙权进言要提防周瑜独大的局面,但孙权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予了周瑜极大的信任。

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讨江夏太守黄祖的战斗中,周瑜屡立战功,灭了这支队伍,成为东吴最有威望的人。曹操攻取荆州后,实力大大强于东吴,东吴有些人就主张归顺投降,但周瑜极力主战,并指出曹军外强中干,有四个致命弱点。并和刘备联合最终在赤壁打败曹军,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瑜将随这一著名战役名垂千古。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时年36岁。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换上丧服,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悲痛万分。大家纷纷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战功以及他开朗的性情,宽宏的气度,待人的和气和谦虚,不禁激起对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怀念之情。《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历史依据的。

5.一、历史上的李元霸:

本名李玄霸, 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载: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也就是说,历史上他什么也没干,十六岁就死了。

二、传说中的李元霸:

由上述历史人物演义而来,但完全背离史实(一说是由历史人物李元吉-李渊的另一个儿子演义的)。他是隋唐第一条好汉,“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李元霸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赵王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四明山李元霸击败反王二十三万大军;先后杀死名将伍天锡、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对一百多万军队,一对金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爷”干掉了——“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雳雳交加。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落落落地响,犹如打下来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罢!‟把锤往空中一撩。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地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 这么一位无敌凶

神后被雷劈死了。

6.罗士信(595~622)

《隋唐英雄传》中罗成的原型。唐初齐州历城人(济南)。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业年间,罗士信为齐郡(即齐州)通守张须陀属下一员战将,勇武过人,因一举击溃齐郡长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让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而成名,颇受张须陀器重。后随张须陀镇压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兵败,张须陀被杀,罗士信随同裴仁基等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率部征讨王世充时,重伤被俘。王世充爱惜其才,以礼待之。士信耻与王世充为伍,不久,率所部千余人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他作战勇猛,带兵有方,治军严格,赏罚分明,行军作战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拥戴,部下作战时均能尽力用命。随秦王攻伐王世充,屡战屡胜,名震一时。因功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 平定王世充之后,罗士信再从秦王镇压刘黑闼义军。武德五年(622年)在氵名水城(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的防御战中,罗士信一军陷于义军重围,城破被俘拒降,为刘黑闼义军所杀。谥号“勇”。葬于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

7.岳家军中的勇少年岳云

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的儿子岳云自幼习文练武,岳云的母亲岳夫人一见儿子习文就高兴,一见他练武就不高兴,生怕他早早离家出征。

一次岳云和姐姐、众少年在庙前练武,适逢下雨,他们跑入庙中,岳云睡着了,他练武心切,梦中还念念不忘上阵杀敌。天色已晚,岳云回家后见母亲生气,就跟母亲讲起为报效国家的历代英豪。

此时金兵偷袭岳家庄,危急关头,岳云请求出战,祖母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带领村民、家将杀退金兵,保卫家园。村外,岳云带着众少年和金兵交手,金兵见是些少年,不免轻视,但岳云和众少年英勇、机智,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胜回庄。

祖母见岳云已长大成人,决定让他到牛头山投奔父帅。途中,岳云和关胜的后代关铃相遇,两人比武后结拜为兄弟。

岳云上了牛头山,看到高悬着"免战牌",不明白为何如此,难道是战不过金兵!一气之下,挥捶砸碎了"免战牌",又敲起了军鼓。岳飞不知何人如此大胆,破环军纪,打乱了他的整个部署,立即升帐问罪。不料破环军纪的却是自己多年不见的儿子,他十分痛心,但为了整肃军纪,岳飞下令将岳云推出斩首。在众将的劝阻下,又听了岳云的慷慨陈词后,岳飞决定让岳云出马,大战金兀术的儿子金弹子,戴罪立功。

岳云虽刚满15岁,在战场上他却像一个真正的武将一样,挥舞银锤,大战金兵,获得全胜。岳飞因岳云立功免罪。岳云这一仗的得胜,为牛头山更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他跟从父亲岳飞转战疆场,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风波亭上,他与父亲一起被秦桧害死。

8.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夏完淳的父亲叫夏允彝,他的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陈子龙。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后,夏允彝和陈子龙一道联合起兵抗清。

十四岁的夏完淳,就追随父亲和老师走上了抗清的战场。但终以无力回天,兵败后其父夏允彝自杀。夏完淳又随老师陈子龙加入吴易军,吴易军也兵败后,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发而被捕。解送到南京后,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最让

人感动的就是那最后一次庭审,主审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畴。

洪承畴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为爱其才华,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让夏完淳能悔过自新,为清庭出力。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洪承畴厉声说道:“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这番话不但让洪承畴啼笑皆非,更让他如坐针毡,一头的冷汗直往外冒。堂上的衙役们,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就告诉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条,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掉。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如死灰。

1647年九月,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斩首。

自故英雄出少年,他那报国驱虏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以身相践留名节的豪情,虽有免死之机,但依然慷慨赴死的大义,都将辉映千古!

9.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

陈玉成(1836-1862年),太平天国将领。初名丕成,天王洪秀全嘉其忠勇,改名玉成。他是广西藤县大黎里西岸村人。1859年夏,二十三岁的陈玉成被封为英王。1860年,太平军发动了围歼江南大营的战役。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李秀成从芜湖发年兵,昼夜急驰,突然攻占敌人粮饷基地杭州,以引诱江南大营分兵来救。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中计。李秀成当即回师与从上游赶来的陈玉成部猛烈合击江南大营,连破清军营垒五十余座,数万清兵溃散,和春狼狈逃窜。“营内存银十余万,军火局内所有枪炮、火药、铅子等项不计其数”,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吕。粉碎江南大营的胜利,再次解除了天京之围。 1860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洪秀全批准了洪仁玕提出的战略计划。为了执行先东进、后西上的方针,陈玉成、李秀成在人民支持下以破竹之势,迅速解放了江浙大部分地区,江南清军几乎全部瓦解,清将和春等在绝望中自杀。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就义于河南延津,时年二十六岁。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二
《边塞诗》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三
《2013边塞战争诗歌》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四
《李益的诗》

慷慨意气 武毅犷厉

——读李益的边塞诗

唐朝大历年间(766一779)经济一度繁荣,政治上呈现出一些升平的迹象,于是一批诗人刻意模仿盛唐之音,后人称他们为“大历十才子”。十才子之一的李益过了十年戎马生涯,所写边塞诗广泛流传,乐工常常被诸管弦。唐宪宗召其为秘书少监,有《李君虞集》。李益的诗歌题材广泛,有边塞诗、宫怨诗、怀古诗、怀乡诗、闺怨诗等,但他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边塞诗,尤其是七言绝句,其境界之蕴藉,语言之隽美,音韵之流畅,确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大历诗坛中,李益以其风姿独具的“抑扬激厉悲离之作”驰骋其间。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道:“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受降城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由于李益和王昌龄的边塞诗风格相近,前人往往将他们相提并论。并且有别于高适、岑参。高、岑擅长用七言古诗描写悲壮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气势雄浑奔放;李益和王昌龄则将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着力写征人思乡的感情和安边定远的愿望,风格蕴藉有致。但相比之下,李益的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手法更含蓄,感情更深沉,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

他的边塞诗在思想内容上最值得重视的是:热烈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表现了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豪放而遒劲。 如写部队凯旋而归的场面,《度破讷沙》(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诗由惊起雁飞暗示战场归人,第三句简单点明时间,却并未写出这场在夜间进行的战争的紧张激烈程度。而末句是使全诗灿然生辉的一笔,盔胄在朝阳下闪闪发光,与砂砾的反光交相辉映,象征战士们威武豪壮的英雄气概和满怀胜利的喜悦心情。

又如《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诗人用流畅明快的笔调,描写战士们的纵马驰骋和放怀高歌。由意气风发显示其骁勇善战,由广阔草原展示其生龙活虎,笔端倾注了诗人的热烈情感。这两首诗都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士兵的豪迈忠勇是从战场和练兵这两个侧面加以表现的。角度的选择新颖别致,风格雄健激越,诚为盛唐高唱的余响。

李益本身便是一个“慷慨意气,武毅犷厉”的诗人,他在《从军诗序》中说:“吾自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军中酒酣,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所以他不仅把边塞生活写得生机勃勃,而且在抒发抱负时也满溢着高昂情绪。如《赴邠宁留别》云:“幸应边书幕,横戈会取名”;《上黄堆烽》曰:“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自信乐观的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

另一方面,李益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写战士思乡的痛苦,并常以月色、角声渲染气氛。或直接写征人,或从侧面借塞鸿表现征人,都很耐人寻味,但是感情比较消沉。如: 《回军行》写一支部队的败退:“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土卒哭龙荒。”《观回军三韵》写将军阵亡,部队回撤:“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将军万里没,回旌陇戌秋。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以及《统汉峰下》反映边疆战守无人的现状:“兢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诗中所流露的怨愤失望的情绪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李益还谴责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士兵们带来的不幸,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深切同情。他的《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就是一首极其哀婉悲壮的长篇悼辞: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水流呜咽幽草根……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为之弹剑作

哀吟……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招魂的形式表达对战死沙场的将士的沉痛哀悼,整首诗弥漫着苍凉悲怆的情调,读之“令人凄断”(《唐音癸籖》),非亲历沙场之人不能为之。中唐时代国势的衰落在李益诗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像这样的诗在王昌龄、高适、岑参集中难以找见。

李益诗集中亦有很多抒写征人怀土思乡之作。由于他身居边塞数十年,对于战士们的甘苦有深切体会,像思乡这一类感情,是久戍在外的人所共有的,他的这些表现离恨乡愁的诗就特别能够打动人心,是广为流传的优秀诗篇。如《从军北征》和《夜上受降城闻笛》: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首诗用意相同,都是写气候的寒冷,月色的凄清,笛声的哀怨,以及由景物触发的征人之乡愁。这些久戍思乡的作品有其共同的特色,即皆以环境来烘托气氛,笛声、月光、霜雪、秋风、鸿雁是诗中经常出现的物象,笛声之哀怨、月光之清冷、霜雪之严寒、秋风之萧瑟、鸿雁之哀鸣,形象地映衬出戍卒的满腹愁情。由这些物象组成的画面,既是触动乡愁的典型环境,也是戍卒凄苦心境的写照,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诗中声、色、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语言的精炼是李益的这类诗具有高度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从上面两首诗中,我们就可窥见这一特色。他善于运用准确的数词和副词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展示人物的心理。如“碛里征人三十万”说明思乡的人数之多,以“一时”强调征人的共同感受,以“一夜”表现征人愁不能寐的状态,表明思乡之情深。再如“偏”这个副词,下得极好,它真切地反映了士兵不堪身心之苦的心理状况。“尽”字和“一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揭示征人的感受。这些数词和副词贴切鲜明,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益的征人思乡诗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不言愁而其愁自现,不言情而情溢出,抒情浓郁真挚,塞外独特的景色和人物感情的抒发融合无间,从而造成了浑融完美的意境。

李益是大历十才子中成就比较高的一个。他总是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画面,感情真挚而又震撼心灵。读他的边塞诗,不仅仅是在读诗,而是在读那段历史,在他所描绘的那些场面中,我们看到了大历年间种种现状,也听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他的诗不愧被称为“慷慨意气,武毅犷厉”。

2009040971 文学艺术院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09级3班 宋宗田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五
《表示死的词语》

常见:去世、过世、逝世、长眠、安息。

意外:遇难、丧身。

末成年而死:夭折。

为国为民:牺牲、捐躯、殉国、殉职。

和尚死:圆寂、坐化、示寂、示灭、升天。

古帝王死:驾崩、太薨、山陵、大行、登遐。

高龄而死:登仙。

中国自古对各种不同身份的人死亡时适用的词并不相同,《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长辈去世则婉称“见背”。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现在常见的除了你说的两个还有:去世、千古、长眠、长逝、谢世、离世、亡故等。口头则一般婉称老了、没了、坏了、过世等,在特定环境中,也可说去了、走了等。

褒义:坐化〈高僧坐著死亡〉 涅盘〈无烦恼的去世〉 崩殂〈天子死〉不讳〈死的婉辞〉 哲人其萎〈为众人所仰望的人已死〉 修文地下〈文人死之悼辞〉 仙凡路隔〈死人不能再和活人见面〉 人往风微〈人死后生前的善政也消灭了〉 马革裹尸〈军人英勇的战死沙场〉 羽化 圆寂 仙逝 安息 升天 殉难 归神 千古 上天堂 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尘归尘土归土 入土为安 驾鹤西归 死而无憾 人琴俱亡 人亡物在 一了百了 与世长辞 寿终正寝 永辞人世 成仁取义 壮烈牺牲 英容宛在 英年早逝 为国捐躯 投胎转世 死得其所

天人永隔

贬义:丧命 嗝屁 夭折 灭门 暴毙 KO 毙命 翘辫子 下地狱 诛九族 进棺材 赶投胎 见阎王 回老家 七孔流血 命丧黄泉 一病

不起 魂飞魄散 红颜薄命 死无全尸 二腿一伸 死有余辜 死不足惜 家破人亡 血流漂杵 一觉不起 作法自毙 人亡政息 五马分尸呜呼哀哉 死不瞑目 魂归离恨天 死无葬身之地 回苏州卖咸鸭蛋 两眼一闭不再睁眼 睡了一场不会醒的梦 中性意义:殁 大去 往生 不起 作古 亡故 过世 逝世 谢世 死亡 轻生 长眠 短命 灭顶 绝了气 一命呜呼 九泉之下 气绝身亡 撒手人寰 吾命休矣 倩女离魂〈少女因相思而死〉 死欲速朽〈死后不必厚葬〉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六
《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

战死沙场的两位皇帝 在中国古代,战死沙场者大多均为将军、元帅和士卒,所以我们也就司空见惯了。如果说战死者为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那倒真是新奇罕见,你还别说,历史上确有这样的皇帝,一位是金朝末帝完颜承

麟,另一位是蒙古国皇帝蒙哥大汗。

一、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像

完颜承麟(?-1234年2月9日),金世祖劾里钵的后裔,金朝最后一位皇帝。他原为金朝将领,颇受金哀宗完颜守绪的器重。

金朝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十月,蒙古军和南宋军队联合进攻金朝的临时国都蔡州。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二月,蔡州被围。金朝的第九代皇帝完颜守绪见大势已去,于1234年2月9日夜里,

召来金军元帅完颜承麟,要把皇位传给他。完颜承麟坚辞不受,完颜守绪说:“我把皇位传给你,是出于不得已。因为我身体过于肥胖,行动不便。卿身体矫健,万一能逃出去,金国不会绝后了。”听了这些话,完颜承麟答应继承皇位。 次日早上,完颜承麟继皇帝位。可是,正当大臣们向他行礼祝贺时,南宋军已攻破了南城,蒙古军也加紧攻打西城。金宫无心庆贺新君,众将便匆匆分头指挥作战去了。

退位后的皇帝完颜守绪,听说南城已失,上吊自杀了。危急关头,新皇帝完颜承麟还下令与百官到先帝完颜守绪的遗体前痛哭,以表哀悼之情,完颜承麟为其起谥号为“哀”,称“哀宗”,焚烧了他的尸体。

完颜承麟哭祭哀宗后,宋蒙大军已攻入城内,完颜承麟率军出战,结果战死于乱军之中,金朝灭亡。

二、蒙哥大汗

蒙哥大汗像

众所周知,蒙古铁骑曾经横扫亚洲许多地方,蒙哥大汗更是蒙古王朝杰出的军事首领。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的长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哥哥。1251年--1259年在位的8年间,他励精图治,勤于国事,是一位难得的贤明君主。 另外,他的军队好以剽悍著称,善于作战,曾攻破了许多城池,扩大了很多疆域,屡立奇功。然而最让人遗憾的是作为这支剽悍军队的首领蒙哥大汗却在1259年在攻打合州时(今重庆合川区)“中飞矢而死”,可谓名副其实地战死沙场。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七
《九下诗词赏析+答案》

《从军行》

1、“牙璋、凤阙”各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赏析“铁骑绕龙城”

描写出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3、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画面。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天色昏暗,军旗上的图案颜色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一介书生。

3.联系首联内容,分析“照”和“自”的作用。

“照”是“照耀”的意思,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映照了长安城,我心中的情绪难以平静。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自”,是“不由得”意思,“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油然而生,书生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由衷的爱国激情。 《月下独酌》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全诗精释: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蹦跳翻滚。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1、诗中言志: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2、赏析“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在花好月圆的春夜,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运用拟人手法,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 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唐代诗人,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创作的一首雄奇豪壮的边塞诗。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精释

你看那荒凉无边的走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黄沙茫茫无际,直贯云天。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日夜怒吼不已,其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风满地乱滚。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匈奴纵马犯边,金山西面烟腾尘飞。朝迁大将挥师西下,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字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身被汗气蒸化,转瞬间马毛上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敌人的骑兵听到大军了征的消息一定心惊胆颤我一定在军师城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赏析

1、全诗叙征战,为什么以叙寒冷为主?

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

赏析句中斜体字

2、“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蒸,蒸腾的意思”,“旋,立即”。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重读那一个字?

3、“幕中草檄砚水凝”,“凝,结冰”,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

描写出边塞的严寒,笔墨酣畅地衬托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羌村三首》作者:杜甫,字子美,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父老乡亲,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著礼物,倒上一杯杯的浊酒和清酒

一再的解释说:“不要嫌弃酒的味道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壮年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生活里,领受你们深厚的情谊,真是惭愧啊 !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甚。

1、“艰难愧深情”、“四座泪纵横”包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2、“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

2、 赏析“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父老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愧”,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

3、 赏析“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 “纵横”之泪是感时局伤乱世之泪,是悲国破悼家亡之泪,全诗藏着的情感在结尾处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怆之情推倒了最高点,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全诗精释]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诗中言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灾难的沉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伤感。

1. 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画面。

.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2.联系尾联内容,分析“聊”字的作用。

“聊”字是姑且的意思,诗人感慨,可叹那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而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苦于报国无门,诗人只能在黄昏的时候姑且吟诵那《梁甫吟》,以表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伤感。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全诗精释]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秦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你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诗中言志]全诗表达了作者为国除弊的决心和横遭贬谪的悲愤。

1. 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画面,并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这句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为国除弊却横遭贬谪的一腔愤懑之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为国除弊的决心也透露出忠而遭贬的愤怨。

(四)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燕,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全诗精释] 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姐妹抛家事业,天各一方。回首战乱后故乡的家园,一片寂寥凄清。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上。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有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如果天各一方的兄弟们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相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然泪下吧!恐怕这一夜中,流散五处深切的思念家乡的心,也都是相同的。

[诗中言志]诗中描绘了与家人离散,孤苦悲凉,抒发了作者的骨肉情思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颈联一向为人们所传颂,试从诗歌运用的手法角度作简要分析。

1.运用比喻修辞写家人的离散之苦。诗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凄楚。

2.尾联借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以邈远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抒发了作者深切的骨肉相思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眷恋之情。

(五)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全诗精释]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战死沙场。

[诗中言志]描写了艰苦的边塞战斗,展示了将士高昂的士气和誓死抗敌、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1.“黑云压城城欲摧”“黑云”暗喻什么?这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黑云”暗喻敌军的嚣张气焰。这一句以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了什么典故?引用这一典故有什么用意?

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黄金台以重金招揽天下士的典故;引用这一典故,表现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和爱国精神。

3.这首诗几乎每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试举例并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这首诗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等,色彩斑斓,对比鲜明,形象地表现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显得奇诡而又妥帖。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画面。

号角声直冲云天,夕阳掩映下,塞土有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5.选择一个角度,对“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进行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严正阵营和高昂的士气。

(六)《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了解背景]《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时所作。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全诗精释] 抗清斗争已经整整三年了,今日不幸落入敌人的手中。想起河山沦陷,双眼热泪不断,天地辽阔,可何处能诉说心中的悲愤!毁家纾难生死早已不放在心上,只放心不下铁蹄下的父老乡亲。待到魂魄归来故土的那一天,重举抗清的大旗与敌人决一死战。

[诗中言志] 既表现了对故乡表示依恋也表达了作者亡国之痛的悲愤与坚贞不屈,至死不屈的顽强斗志。

1、诗中书写诗人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2、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赏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八
《比赛诗歌》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九
《边塞诗四首》

战死沙场的诗句篇十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测试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按诗文原句填空

1、 求之不得, ;优哉游哉, 。(《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 , ,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4、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6、,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 7、衣食所安,,

8、 , ,故逐之。《曹刿论战》

9、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0、

1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12、而现在,,我在这头,。《乡愁》 二、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关雎》中表现因思念至深而辗转难眠的诗句:。 2、《蒹葭》中点明季节的诗句是:, 3、《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及战士们严阵以待的诗句是: ,。 4、《雁门太守行》中写自己愿意为报君主提携,宁可战死沙场的忠心的诗句是: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给国家带来危害的句子是:

,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 。 7、《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取信于民”具体指的是鲁庄公所说的

,, 8、《曹刿论战》。 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漂亮的外表的语句是:

1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明齐王纳谏除蔽,从而使齐国强盛,威震诸侯的语句是: ,, 11、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秋”有关的完整诗句:

12、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梦”有关的完整诗句:

13、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秋”运用比喻的完整诗句:

14、根据语境,在文段上的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我爱读书。书引领我与古人对话:“_____________ ,在河之洲。 , ______________ 。”这跨越千年时空的诗句,让我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爱情的纯真;“ 。”令我体会到曹操老当益壮的情怀; “ ,断肠人在天涯。”使我感受到游子思乡的惆怅;我在心中描摹王维笔下 “ ,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图景。

15、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永恒的,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指出的当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应当“ ”。这种以死明志的气节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体现这种气节的诗句是:“ ,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一、按诗文原句填空。

1、小时候,。《乡愁》, 2、 3、蒹葭苍苍, 4、半卷红旗临易水,。《雁门太守行》 5、舜发于畎亩之中,

6、,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8、, 9、

10、令初下, 二、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关雎》中表现君子追求所爱的姑娘没有如愿及内心焦虑的诗句是:

;。 2、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意境,蕴含执着、炽烈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 。 , 。

3、在《蒹葭》中“,”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怅然若有所思的心情。

4、《雁门太守行》中用听觉、视觉两方面铺写战地阴寒惨切气氛的诗句是,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是

6、《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7、《鱼我所欲也》中最能体现作者“人性善”思想的语句是: ,。

8、《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9、《曹刿论战》 1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明齐王纳谏令下达一年后社会状况的句子是:

,。 11、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霜”有关的完整诗句: 。 1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鸟”有关的完整诗句:

。 13、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色彩”有关的完整诗句: 。

14、请用三个诗句依次写出春天来到人间时,草木生长,绿色由少至多的不同景象: →→15、诗有声。“马作的卢飞快, ”,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 沙场;“ ,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 ,谁家新燕啄春泥”,莺歌燕舞传达着春天盎然的生机。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按诗文原句填空

1、,左右采之。窈窕淑女,。《关雎》 2、蒹葭采采,

3、报君黄金台上意,

4、后来啊,。(余光中《乡愁》) 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6、《鱼我所欲也》 7、 8、

9、所以动心忍性,

1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二、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蒹葭》中选取富有季节和地域特征的景象,勾画了一幅水乡深秋晨景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蒹葭》中用地点的转移写出主人公追寻“伊人”持续时间之长的诗句是:

“ ”、“ ”、“ ” 3、《关雎》中以欢快的水鸟起兴,表明一个青年已经看准追求目标的诗句是

4、《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是:

, 。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重点从舍利取义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本文“舍生取义”这个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6、《鱼我所欲也》中与成语“嗟来之食”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 。

7、《曹刿论战》中写曹刿在“ , ”之后才下令追击齐军。 8、请写出成语“一鼓作气”相关来历的完整句子:

9、苦难并非等同悲哀,它是生命之神赋予一个人才华和财富的另一种残酷形式,这种财富是以痛苦的方式给你的。学会忍受痛苦、超越苦难,才能获得新生。孟子曾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过:“ ” 1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客”以他为美的原因是 11、请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与“露”有关的完整诗句。

, 。 12、请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表现豪情壮志的完整诗句

, 。 13、请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与“乐器”有关的完整诗句。

, 。

14、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韩愈的《早春》中“ ,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岑参的《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 ” 渲染了边塞的苦寒;杜甫的《春望》中“ , ”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15、朋友是人生的财富,古诗词中的许多表达友情的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默写两句表达对朋友思念或牵挂的诗句: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