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7    阅读: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一
《2001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2001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 .本试卷设五道大题,共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该小题的括号内。不选、多透、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奇葩(pā) 谛听dì 笨拙zhuó 瞥见piē

B .愠色yùn 惬意qiè 梦魇yè 恫吓dòng

C、押解jiè 舆论yù 浸渍zì 怯懦què

D、氛围fēn 谙熟ān 仳离pǐ 吮吸shǔn

2 .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滥竽充数 遐思迩想 自渐形秽 怨天尤人

B、励精图治 众目睽睽 委曲求全 各行其是

C、语重心常 因地制宜 层峦叠嶂 长篇累渎

D、百无聊赖 诩诩如生 明辩是非 众口烁金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殒身不恤(顾虑) 相濡以沫(润湿) 离乡背井(家乡) 不期而遇(日期)

B、含辛茹苦(吃) 孑然一身(单) 广袤无垠(界限、边际) 久负盛名(享有)

C、无与伦比 (同类)接踵而至(后脚跟) 尔虞我诈(欺骗) 笑容可掬(两手捧)

D、生杀予夺(给与) 孜孜不倦(勤勉) 脍炙人口(烤肉) 化险为夷(平安)

4、从造字法角度分析,下列汉字都是会意字的一项

A、信 鸟 尖 初 B、明 牧 尘 森

C、壶 休 刃 精 D、江 采 网 河

5、从语法角度分析,与“门庭若市”这一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 .耳濡目染 任劳任怨 背信弃义 故技重演

B .目不暇接 粉饰太平 居心叵测 热泪盈眶

C .虚怀若谷 百舸争流 谬种流传 老马识途

D .毛骨悚然 旁征博引 庸人自扰 良莠不齐

6 .下列单句中,由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一项是

A.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

B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c .科学家想出了许多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好办法。

D .党和人民希望我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7、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要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就要改正这两个毛病,但是,不能把“愚公移山”精神理解为生产着的狂热,也不能把无所作为、回避困难的态度理解为实事求是。

A .这是一个单句。B .这是一个复句,第一层为转折关系。

C .这是一个复句,第一层为假设关系。

D .这是一个复句,第一层为并列关系。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难道能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吗?

B .冷年收的西瓜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c 、战士们冒谤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快速前进。

D .冬季走存大白菜切忌稽放在露天,因为气温低,白菜容易受冻。

9、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住在哪里。

10.填人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武汉曹祥泰(店名)生产的月饼,一向以 、 、 、 而享誉全球。

A .香甜可口 选料精细 工艺精湛 配方科学

B .工艺精湛 配方科学 香甜可口 选料精细

C .选料精细 配方科学 香甜可口 工艺精湛

D .配方科学 选料精细 工艺精湛 香甜可口

11、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 学员们 ,每次听王校长作报告,总是受益匪浅。

② 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门决定立案 。

③ 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公司决定 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④ 节日之夜,贵宾们兴致勃勃地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夜幕下的上海一片灯火 。

A、反应 侦查 起用 阑珊

B、反映 侦察 启用 辉煌

C、反映 侦查 起用 辉煌

D、反应 侦察 启用 阑珊

12 · 下列篇目都是说明文的一项是

A .《 万里长城》 《 中国的人口》《 景泰蓝的制作》

B、《 根的情操》 《 水 水 水》 《威尼斯》

C .《 玉门关在何处?》《 南州六月荔枝丹》《 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书目》

D .《 风景谈》《 多读多写多改》 《讲讲实事求是》

13、加点的成语在句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书籍的浩瀚的海洋里,我们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翘首西望,但见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大家都说这是个好办法,他却不以为然。

14、下列描写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 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片的人。

②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③ 所以你准备着动手割肉吧。不准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有一丝一毫„ 你的财产全部充公。

④ 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A、① 布鲁诺 ② 鲁迅 ③ 鲍西娅 ④ 玛蒂尔德

B .① 哥白尼 ② 鲁迅 ③ 夏洛克 ④ 佛来思节夫人

C .① 哥白尼 ② 唐弢 ③ 夏洛克 ④ 玛蒂尔德

D .① 布鲁诺 ② 唐弢 ③ 鲍西娅 ④ 佛来思节夫人

15、下列文句、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

B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劝学》 ― 荀况

16、诗句的作者都是唐朝诗人的一项是

①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② 坳哭六军俱搞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 日吠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⑦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⑧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⑩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A、① ③ ⑤ ⑨ ⑩ B、③④⑥⑧⑨⑩

C、 ③ ⑤⑥⑦⑨ ⑩ D. ①②③ ⑤⑧⑨

17 .与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C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8、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二月草己芽

A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9、 按创作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作品,正确的一项是

① 《国殇》② 《 促织》③《诗经》④《药》⑤《窦娥冤》⑥《荷花淀》

A、③ ① ② ⑤ ④ ⑥ B、③ ① ⑤ ② ④ ⑥

C、① ③ ⑥ ④ ② ⑤ D、① ③ ⑤ ② ⑥ ④

20 .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③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⑤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⑥得复见将军于此

A、① ② ⑤/③ ④ /⑥ B、① ③ /② ⑤ /④ ⑥

C .① ④ /② ⑤ /③ ⑥ D、① ⑥ /② ④ /③ ⑤

二、判断铡三(本大题有10 个小题.每小题l 分,共10 分。请在认为对的打“﹀”,错误的打“X " ,判断失误和不判断者,不得分)

2l、“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 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 22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尼斯商人》《李尔王》 都是他的作品。

23、广告的目的“吸引顾客,鼓动其购买欲,说明书的目的是服务于顾客,一般说来是在购买产品之后起作用。

24、《 窦娥冤》 中“恤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窦娥反抗精神写得惊天动地。

25、《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时期的的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

26、《 师说》 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里,“六艺”指的是《 诗经》、《 尚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六种儒家经典著作。

27 插叙一般都安排在顺叙的过程中,它本身不可能成为文章的主要记叙顺序,《猎户》一文运用了插叙的写法。

28 .曹禺是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龙须沟》也是他的著名剧本。

29 . “论文中“记叙主要是为了再现某场景,铺陈叙述,从而突出与文章论点有关的某个方面起证明、阐发论点的作用。

30、鲁迅在1934年6月写了《拿来主义》这篇关于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文章,在这之前他还写过两篇纪念性的文章,即1926年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和1933年写的《纪念刘和珍君》。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1、新闻的结构,一般是由标题、导语、主体、

32、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是对这一人物的描写:

33、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等。

34、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时阶段,主要标志是《 》。

35、

名言佳句填空:

①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歌声似的。

② 梦里依稀慈母泪, 。

③ ,相逢何必曾相识。

④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⑤ 写出毛泽东在《 水调歌头,游泳》 中展望治理长江宏伟远景的句子。

四、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共30 分)

阅读(一)(本题5道小题,7分)

“变色龙”在生活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政治上易变的人物形象。在自然界中,变色龙是一种极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颜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小动物。变色龙在热带的丛林中生活,一般是不易被人们发现的。如果你把变色龙从绿色的树枝上移到大树干的黄褐色的树皮上,你会发现转眼间变色龙的体色就会由绿色变成和树皮一样的黄褐色,于周围颜色完全溶为一体。变色龙的这种高超的伪装术,经动物学家们的研究才弄清。原来在变色龙的颗粒状表皮上的真皮中,有着许多特殊的色素细胞和黄色细胞。这些细胞在变色龙神经的支配下可以伸长或缩小来改变颜色,使身体色彩与环境协调。从而把自己隐蔽起来。变色龙改变体色的机能,启发科学家们深入的研究它。人们希望有一天也能模仿变色龙,制造出一种可以像变色龙一样随环境改变色彩的涂料。那么,这种东西在国防上必将成为( )....

的法宝。、

37、文中“变色龙是一种极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颜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小物”一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38 .文中括号内应填人的最恰当的词语是(2分)

A .出奇不意 B神奇莫测C奇制胜D变幻莫测

39 .划横线的句中,“希望”的宾语是(l 分)

A.有一天 B . 模仿变色龙 C .涂料 D、有一天„„的涂料

40 .文中加点的“这种东西”指代(1分)

A .变色龙 B .变色龙的形象

C • 像变色龙一样随环境改变色彩的涂料. D .科学家的研究

41、这段文字主要说明(2分)

A • “变色龙”用来形容那些政治上易变的人物形象。

B .变色龙具有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颜色的特色。

C .变色龙有着许多特殊的色素细胞和黄色细胞。

D .变龙色对人类功用极大,是国防的重要法宝。

阅读(二)(本题共6 个小题,10 分)

同情的艺术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纽约商人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进了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 ,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然后他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②几个月以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说:“你可能已忘记我,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那天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③没想到纽约商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使得一个处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④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乐于同情更是一种美德,但是,学会同情也是一门不可忽视的艺术。同情一个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热情之手,给予他无私的帮助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应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42.这篇短文体裁属于实用文中的哪种文体?(2分)(B)

A.应用文 B.记叙文 C.说明文 D.议论文

43.这篇短文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1分)(B )

A.记叙 抒情 B.记叙 议论C. 记叙 说明 D.记叙 描写

44、两个画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不好 困难 B.不行 困苦 C.不妥 窘迫

3.这篇短文共有4个自然段,下面的哪种分法是正确的?( A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4个自然段中,关于过渡情况的分析,下面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D)

A.没有过渡段。 B.第2段。

C.第4段第一句话。 D.第2段的“几个月后”。

5.对文中情节上的呼应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C )。

A.开头的“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推销员”同“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相呼应。

B.“就走开了”同“几个月后”相呼应。

C.“你和我—样都是商人”同下文的“直到你那天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相呼应。

D.“丢一元钱”同“取出几支铅笔”相呼应。

6.对文章结构上的呼应,判断不正确的—项是( C )。

A.两部分的内容都与标题呼应。

B.“渴望同情”、“乐于同情”、“学会同情”在主题上呼应。

C.最后一段,议论同情的内容,同标题呼应。

D.两部分的内容叙议结合,议论由事而发,前后呼应。

45.为什么纽约商人“连忙返回,从卖铅笔的人那里取出几只铅笔„„”?(B )

A.他认为,对一个衣衫槛褛的推销员施以怜悯是不值得的。

B,他认为,自己的怜悯会伤害推销员的自尊,他应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C.推销员渴望别人同情他,商人觉得应该安慰他。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二
《标点符号》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三
《江苏省盐城文峰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文峰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语文试题 第Ⅰ卷(必做题,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最多的的一项是 (3分) .....

A.干瘪(biē) 祈(qǐ)求 猿猱(náo) 弃甲曳(yè)兵 ....

B.嫉(jì)恨 桎梏(gào) 镣(liáo)铐 卓(zhuō)有成效 ....

C.笞(chī)刑 .菲(fēi)薄 恫吓(xià) 不可估量(liàng) ...

D. 编纂(zhuǎn) 炽(zhì)热 黝(yǒu)黑 雕栏玉砌(qiè) ....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3分) ..

A.枷锁 破碇 撕打 猖厥 变换莫测

B.兑现 谛造 沉缅 瞻养 浅尝辄止

C.诅咒 缄默 陷井 飘渺 义愤填鹰

D.蔓延 鬼计 悱谤 阻梗 庸人自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由于工程设计不合理、审批把关不到位,结果造成了这次大楼坍塌的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

B.有人希望,他们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

C.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D.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道理——“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可理喻的:所有....

的人生而平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十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提出,现阶段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分配格局。

C.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都要制定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D.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测序和组装分析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王无罪岁(归咎)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嫉妒) ..

B.①陈力就列(施展) ②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 ..

C.①兵刃既接(士兵) ②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内心) ..

D.①凡六百一十六言(句子)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遗憾)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3分) ..

A.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

B.①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

C.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D.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

7.下列各句中不含有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 青雀黄龙之轴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D.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襟三江而带五湖 B. 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

C.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

二、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9.词题为“早行”,词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3分)

.上阕末句“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2分)

11.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2)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3)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4) ▲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腾王阁序》)

(5) ▲ , ▲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6)剑阁峥嵘而崔嵬, ▲ , ▲ 。(李白《蜀道难》)

四、语言运用(4分)

13.根据下列研究成果写出结论,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近期发布研究结果。在城市,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而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变化也值得关注,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1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6.3%,比1990年减少2.5个百分点。

结论:(1) ▲ ▲

(2) ▲ ▲ (4分)

第Ⅱ卷(选做题,45分)

五、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齐宣王)曰:“否。”

“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度之!” .

……

曰:“吾阍,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

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

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

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

B.权,然后知轻重 权:秤量 .

C.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乐岁:丰年 ..

D.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故民之从之也轻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③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

A.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其”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 “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其”字不同

C.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 “其”字也不同

D.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其”字相同

1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孟子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3分) ....

①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②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7.下面是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阐明了“不能”和“不为”的区别,目的是说明齐宣王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

B.“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中的“本’指的是,使百姓具有使生活长久富足的产业。

C.孟子认为,老百姓如果过上不饥不寒的生活,就能讲礼义做好事,就会拥戴国君实现王道。

D.孟子在阐述王道仁政模式图时,以一组排比句对称说出,显得很有气势。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3分)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遭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30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四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 第4单元检测卷 ]》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繁芜(wú) .

B.憔(jiāo)悴 .

C.砥(dǐ)砺 .

D.赎(shú)罪 .诅(zǔ)咒 .枯萎(wěi) .端倪(ní) .深陷(xuàn) . ( )(3分) 估量(liàng) 嫉(jí)恨 ..巍(wēi)峨 .坚韧(rèn) .毋(wù)庸 .气馁(nǎi) .绚(xuàn)丽 .契(qiè)机 .

解析 A.量liáng。B.憔qiáo,馁něi。D.陷xiàn,毋wú,契qì。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豁然开朗 安之若素 应运而生 卓有成效

B.民不聊生 种族岐视 兑现诺言 戍戌变法

C.义愤填赝 心急如焚 倍受压榨 迥然不同

D.发愤图强 祟山峻岭 挺身而出 至理名言

解析 B.岐—歧,戍—戊。C.赝—膺,倍—备。D.祟—崇 。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草民”即像草一样的人,词语略带些贬义,很有些卑贱之意。但是也

有些人很喜欢引而自以冠之,以示谦卑或卓荦不群。 ....

B.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工作,即使你不去督促新的设计师,他们也会通过潜.

移默化的学习获得熏陶,不断进步。 ...

C.夕阳残照,迎着落日的余晖,游走于古镇街巷中;此时,灯火阑珊,和....

着波浪和节奏,穿行于小桥流水间,梦里水乡,画中西塘。

D.从青岛出来,稀里糊涂走到了即墨,再一路拐弯抹角地经过了乳山、荣....

成,最后到了威海。到威海后,先开车转了一圈再入住宾馆 。

解析 A项“卓荦不群”形容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B项“潜移默化”形

容思想、性格、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无意间形成,这与“学习”相矛盾。

C项“灯火阑珊”是形容灯火快要灭尽了,这与“夕阳”“落日”所示时间不相符。D项“拐弯抹角”比喻说话不直白,绕弯子。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增强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慈善法〈草案〉》还重点对慈善募捐活动

进行了规范。基本的制度立足点是确立慈善募捐活动行政许可制度。

B.今后,本市拟在城区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扩大高水平大学自主招

生比例,普通高校还将推荐录取高中优秀学生和破格录取特殊人才的试点。

C.尽管科学巨擘钱伟长的逝世已经远远超越教育的范畴,国人在沉痛哀悼

之余,还是要在纪念钱老之时再次观照审视我们的教育。

D.当报社记者与来访人沟通时,来访男子采用辱骂、推搡等手段对我报记

者进行威胁。在制止未果的情况下,报社遂向上海警方报案。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基本的制度立足点”可改为“制度的基本立足

点”;B项成分残缺,“还将推„„的试点”可改为“还将对„„进行试点”;C项内容重复,可删除“在沉痛哀悼之余”或“在纪念钱老之时”。

答案 D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绘画比起文学更多变数。因为,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与含着或浓或淡水墨的毛

笔接触时,充满了意外与偶然。在笔锋扫过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叫我感受到,这是天空对大地惊人的爱!

①有时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 ②本应该浮现出一片沉睡在晨雾中的远滩

③天上的云向下流散,压向大地山川 ④或是一抹在空中散步的闲云 ⑤慢慢地将山顶峰尖黑压压地吞没 ⑥可是感觉上却像阳光下摇曳的亮闪闪的荻花

A.③①⑥②⑤④

C.②⑤③④①⑥ B.③②④①⑥⑤ D.②⑥④①③⑤

解析 此段文字是一段描述绘画创作过程的文字。用于排序的六个句子实则

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描写原语段中的“笔锋扫过的地方”的意外之妙,另一方面是描写“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的意外之妙。按逻辑语序排列即可。

答案 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西兰椋鸟的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鸣叫宛转缠绵、惹人怜爱。雄鸟

的喙像啄木鸟,可以啄开树皮,而雌鸟的喙细长弯曲,能够啄出藏在树缝里、雄鸟无法捕捉的小虫子。“夫妻”配合默契,形影不离。不知是因为它们的美丽,还是因为它们的如胶似漆,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把它们当做心中的神物。毛利人中还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如果新婚的男子梦到椋鸟,妻子就会怀孕,并且会生个女孩。在举行一些盛大仪式时,部落的酋长会用椋鸟来祭祀他们的神灵。

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从公元950年他们的祖先库珀乘着独木舟来到新西

兰起,到1840年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的这900年时间里,部落的祭祀并没有减少椋鸟的数量。可是,1840年,英国海军军官豪伯森率领舰队,耀武扬威来到了新西兰。英国人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这片土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

蜂拥而至的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失去了安身之地的椋鸟们盘旋在昔

日的栖所,一时间一片悲鸣„„

然而健壮威武的毛利人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操起长矛,甚至用牙齿,向英国

人发起攻击。毛利人前赴后继,到1872年战争结束,20多万毛利人剩下不到4万。而他们的神鸟,就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命运了。声名狼藉的爱德华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长子,他继承王位不久,就访问了新西兰。欢迎他的人们,送给他一支美丽的椋鸟羽毛。这个风流的浪荡子,随手把羽毛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意想不到的是,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立刻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学家在森林里发现了最后一只已经死去的新西兰

椋鸟,有人在它的尸骨旁立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再见,新西兰。

与椋鸟同时告别新西兰的,还有一种名叫垂耳鸦的鸟。不过,椋鸟是因为它

的美丽而死,垂耳鸦却是死于它的“丑陋”。和椋鸟一样,垂耳鸦的雄鸟也有像啄木鸟一样的喙,雌鸟的嘴也是细长而弯曲,它们同样形影不离地分工合作,只有在一只死后,另一只才会另觅配偶。可是垂耳鸦羽毛灰黑,“哇、哇”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往往把它视作不祥之兆。人们讨厌它,只要看到,便立即猎杀。垂耳鸦东躲西藏,远离人类,可是随着森林被毁,垂耳鸦无处藏身,纷纷饿死。1907年,最后一只垂耳鸦在孤独中死去。

一种物种因为美丽而消亡,另一种物种却因为丑陋而灭绝,这个地球,是人

类主宰的地球,动物的生与死似乎一直由人类来定夺。

更让人感慨的是,曾经用长矛、牙齿对抗异族入侵的毛利人,也有可能在本

世纪末消亡。

这一次,杀害他们的凶手不是西方的枪支弹药,而是西方的饮食及生活方式。

面对这次入侵,毛利人毫无抗拒。医学专家分析说,一个汉堡包对毛利人的伤害要远比对白人大得多。日渐肥胖的毛利人普遍患上了糖尿病。如果找不到有效解决糖尿病的办法,如果不能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就可能面临消亡的境地。

毛利人以入梦的椋鸟来预兆生命的繁衍,椋鸟消失了,毛利人也会消失吗?

(选自《人与自然》,有改动)

6.下列的表述,不能说明椋鸟灭绝原因的一项是 ( )(3分)

A.椋鸟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声音宛转缠绵、惹人怜爱。

B.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椋鸟们失去了安身之地。

C.虽然毛利人前赴后继地反抗,但没有能最终赶走英国人。

D.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解析 虽然英国人在新西兰对环境破坏极大,但毛利人没有赶走英国人,并

不是椋鸟灭绝的原因。

答案 C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椋鸟被毛利人视为神鸟,因为它们不但形貌漂亮,声音宛转,而且“夫

妻”之间生活上配合默契,形影不离。

B.毛利人酋长与英国人签下《威坦奇条约》之后,使新西兰并入了大英帝

国的版图,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的历史从此结束。

C.垂耳鸦的死亡与椋鸟一样,随着森林被毁,失去了赖以栖息的家园,最

终在无处藏身与饥饿中孤独地死去。

D.英国人不但让毛利人失去了与他们相依相存的椋鸟,而且,他们有意地

带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让毛利人失去健康。

解析 高糖高热食物只是改变了毛利人的生活习惯,并非有意让毛利人失去

健康。

答案 D

8.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英国人不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新西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的话,椋鸟与垂耳鸦至今都不至于灭绝。

B.如果爱德华不去新西兰出访,如果欢迎他的人不送给他一支椋鸟羽毛,如果他不把羽毛插在帽子上,也许椋鸟的灭绝没有那么快。

C.从椋鸟与垂耳鸦的灭绝可以推知,动物的生存或灭绝,并非全由它们自身因素决定,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类导致的。

D.全文的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作者从毛利人用来预兆生命繁衍的椋鸟的消失,对毛利人目前的生存状况与未来的前景,充满了担忧。

解析 此表述太绝对。如果有别的影响这两种鸟生存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它们灭绝。

答案 A

第Ⅱ卷(126分)

三、诗歌鉴赏及默写(1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上林春令 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 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①。浓香斗帐自永漏②,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注】①灞桥: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②永漏:即古时计时器。

(1)词的标题为“见雪”,词句中却不见一字写雪,但又处处见雪,请作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秀的咏物作品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请分析下阕以梅花衬托雪景的深远意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阕中的蝴蝶、玉女、落花飞絮都是比喻飞雪的,在下阕里的“任满地、月深云厚”比喻地上的积雪。所以,全词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雪的。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五
《2011上高职语文模拟卷》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职语文月考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一. 基础知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李婷同学虽然模(mú)样俊,但是经常强(qiáng)词夺理,同学关系紧张,..

所以朋友并不多。

B.在人生的征途中,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阴雨绵绵。遇到挫折我们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怨自艾(aì),要提(dī)防自己陷入消极的情感泥淖中。 ..

C.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但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成绩上不去时不要埋.(mán)怨,郁闷时不如找个空旷的地方引吭(háng)高歌一下。 .

D.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jùn)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è)守的教诲,..

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中、日两国部长今天就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新晚报》就此登发了一则题为《“入世第一仗”嘎然收枪》的消息。

B.张学良将军的坟墓在这里是惟一中西结合的建筑,依照将军生前的信仰,坟墓的后面还树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

C.美藉华人黄海涛驾驶“信天翁”帆船穿洋过海,抵达新西兰,从而在世界航海史上为炎黄子孙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D.既然你自己早已不再对往事作无益的回顾与忏悔,那么,面对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又何须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呢?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_______其他国家。 ②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_______作出答复。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_______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_______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 择要 而是/俄者 B.涉及 择要 就是/或许

C.涉及 摘要 而是/或者 D.波及 摘要 就是/或许

4.选出加点虚词运用正确的一项

A、他是班长,自己不肯去干脏活,并且要我们去干,那怎么行呢? ..

B、无论你来不来,这次班会活动还是要举行。 ..

C、我何尝见过草原奔马,只是听说罢了。 ..

D、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A.据市政府官员反映,在前面的改革中,一些部门避重就轻,把一些利益含量少的审批项目上报清理,甚至还把几个含金量高的审批项目,换个名目合并成一个,表面上是削减了,实质上是旧瓶装新酒。 .....

B.本月中旬,帕瓦洛蒂接受了德国著名的迪卡唱片公司的邀请,同意录制一张流行歌曲唱片。于是,人们根据老帕近来言退的声明,对他是否想采取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做法,退出歌剧舞台,再一脚踏进流行歌坛,心中不免又要存疑了。 ..

C.上海竞争已经相当激烈,许多考进去的外地学生都想留下来,而上海考出去的学生还都想回去,势必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

D.这次突发事件让许多部门感到措手不及。我建议各部门负责人都要做个事后..诸葛亮,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防范,最大限度地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

6、“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量器,也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大小程度。下列文句中的“斗”字,含有“小”或“少”义的选项是:( )

A.事关重大,请恕我“斗”胆直言。 B.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C.盛夏时节,“斗”室里显得酷热难当。D.说话好好说,用不着“斗”气。

7.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低俗栏目剧组将遭灭杀。 B.敢说真话的人少了。

C.毕业生热衷上网“测身价”。 D.免检食品频遭“质量门”。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经济效益差一直困扰着这个国有大型企业,三年来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290美元以上。

9.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

A、 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

B、 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

C、 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

D、 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10.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 。废墟是课本, ;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1)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2)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3)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4)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5)因此,废墟是手段(6)因此,营造是手段

A.(1)(3)(5) B.(2)(4)(6) C.(2)(3)(6) D.(1)(4)(6)

11、下列诗句中的对偶句,序号(出句在前,对句在后)排列全对的一组是( )①青山着意化为桥 ②香稻啄残鹦鹉粒 ③江流曲似九回肠

④疏影横斜水清浅 ⑤岭树重遮千里目 ⑥碧梧栖老凤凰枝

⑦暗香浮动月黄昏 ⑧红雨随心翻作浪

A、⑧①,⑤②,③⑥,④⑦ B、⑧①,②⑥,⑤③,④⑦

C、①⑧,③⑥,③⑤,⑦④ D、①⑧,⑤②,⑥③,⑦④

12.语言运用题:(8分)

(1)填空:

(2)根据下面一则报道,给“文化休克”下定义,不超过35个字。(3分) 本报讯 昨日,一名频繁跳槽,出现紧张、焦虑状态的男青年,被心理医生诊断为“文化休克”。

去年7月,王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因与同事关系处理不好,辞去工作。在随后不到一年时间里,他接连换了两个工作单位,都没有呆多久。今年过完春节,他又应聘到一家新单位,上了一星期的班,觉得单位领导不欣赏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不融洽,只要上班就紧张、焦虑,终日闷闷不乐。

昨日,自己也觉得不正常的王某来到中南医院心理科,向心理学专家黄怀钧教授倾诉心中苦闷。

黄教授开导他说,来到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若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能及时调整过来,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和适应不良,出现抑郁、紧张、焦虑等心理异常。心理学上将这种不良综合症称为“文化休克”。

答:文化休克是

(3)仿照下面的例子,任选一个篆体图案对该文字进行解说。(2分)

例:

这是“比”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两个并列的人挨得很近。“比”,最初的意思是并列。如:比邻。

(一) (二) (三)

我选图 ,这是 字, 。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2分,每小题3分)

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庭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还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1982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阅读使人近视”的理论依据。

现在,弗雷德里克医生再次提出这种看法。他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弗雷德里克医生的结论也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本视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之后逐渐开始近视。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譬如律师、记者、医生和经常使用显微镜工作的人就比农民更容易近视。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让人信服之处: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近视,既然近视与眼睛的调节有关,该怎么解释在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六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 第4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繁芜(wú) .

B.憔(jiāo)悴 .

C.砥(dǐ)砺 .

D.赎(shú)罪 .诅(zǔ)咒 .枯萎(wěi) .端倪(ní) .深陷(xuàn) . ( )(3分) 估量(liàng) 嫉(jí)恨 ..巍(wēi)峨 .坚韧(rèn) .毋(wù)庸 .气馁(nǎi) .绚(xuàn)丽 .契(qiè)机 .

解析 A.量liáng。B.憔qiáo,馁něi。D.陷xiàn,毋wú,契qì。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豁然开朗 安之若素 应运而生 卓有成效

B.民不聊生 种族岐视 兑现诺言 戍戌变法

C.义愤填赝 心急如焚 倍受压榨 迥然不同

D.发愤图强 祟山峻岭 挺身而出 至理名言

解析 B.岐—歧,戍—戊。C.赝—膺,倍—备。D.祟—崇 。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草民”即像草一样的人,词语略带些贬义,很有些卑贱之意。但是也

有些人很喜欢引而自以冠之,以示谦卑或卓荦不群。 ....

B.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工作,即使你不去督促新的设计师,他们也会通过潜.

移默化的学习获得熏陶,不断进步。 ...

C.夕阳残照,迎着落日的余晖,游走于古镇街巷中;此时,灯火阑珊,和....

着波浪和节奏,穿行于小桥流水间,梦里水乡,画中西塘。

D.从青岛出来,稀里糊涂走到了即墨,再一路拐弯抹角地经过了乳山、荣....

成,最后到了威海。到威海后,先开车转了一圈再入住宾馆 。

解析 A项“卓荦不群”形容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B项“潜移默化”形

容思想、性格、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无意间形成,这与“学习”相矛盾。

C项“灯火阑珊”是形容灯火快要灭尽了,这与“夕阳”“落日”所示时间不相符。D项“拐弯抹角”比喻说话不直白,绕弯子。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增强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慈善法〈草案〉》还重点对慈善募捐活动

进行了规范。基本的制度立足点是确立慈善募捐活动行政许可制度。

B.今后,本市拟在城区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扩大高水平大学自主招

生比例,普通高校还将推荐录取高中优秀学生和破格录取特殊人才的试点。

C.尽管科学巨擘钱伟长的逝世已经远远超越教育的范畴,国人在沉痛哀悼

之余,还是要在纪念钱老之时再次观照审视我们的教育。

D.当报社记者与来访人沟通时,来访男子采用辱骂、推搡等手段对我报记

者进行威胁。在制止未果的情况下,报社遂向上海警方报案。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基本的制度立足点”可改为“制度的基本立足

点”;B项成分残缺,“还将推„„的试点”可改为“还将对„„进行试点”;C项内容重复,可删除“在沉痛哀悼之余”或“在纪念钱老之时”。

答案 D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绘画比起文学更多变数。因为,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与含着或浓或淡水墨的毛

笔接触时,充满了意外与偶然。在笔锋扫过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叫我感受到,这是天空对大地惊人的爱!

①有时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 ②本应该浮现出一片沉睡在晨雾中的远滩

③天上的云向下流散,压向大地山川 ④或是一抹在空中散步的闲云 ⑤慢慢地将山顶峰尖黑压压地吞没 ⑥可是感觉上却像阳光下摇曳的亮闪闪的荻花

A.③①⑥②⑤④

C.②⑤③④①⑥ B.③②④①⑥⑤ D.②⑥④①③⑤

解析 此段文字是一段描述绘画创作过程的文字。用于排序的六个句子实则

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描写原语段中的“笔锋扫过的地方”的意外之妙,另一方面是描写“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的意外之妙。按逻辑语序排列即可。

答案 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西兰椋鸟的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鸣叫宛转缠绵、惹人怜爱。雄鸟

的喙像啄木鸟,可以啄开树皮,而雌鸟的喙细长弯曲,能够啄出藏在树缝里、雄鸟无法捕捉的小虫子。“夫妻”配合默契,形影不离。不知是因为它们的美丽,还是因为它们的如胶似漆,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把它们当做心中的神物。毛利人中还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如果新婚的男子梦到椋鸟,妻子就会怀孕,并且会生个女孩。在举行一些盛大仪式时,部落的酋长会用椋鸟来祭祀他们的神灵。

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从公元950年他们的祖先库珀乘着独木舟来到新西

兰起,到1840年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的这900年时间里,部落的祭祀并没有减少椋鸟的数量。可是,1840年,英国海军军官豪伯森率领舰队,耀武扬威来到了新西兰。英国人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这片土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

蜂拥而至的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失去了安身之地的椋鸟们盘旋在昔

日的栖所,一时间一片悲鸣„„

然而健壮威武的毛利人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操起长矛,甚至用牙齿,向英国

人发起攻击。毛利人前赴后继,到1872年战争结束,20多万毛利人剩下不到4万。而他们的神鸟,就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命运了。声名狼藉的爱德华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长子,他继承王位不久,就访问了新西兰。欢迎他的人们,送给他一支美丽的椋鸟羽毛。这个风流的浪荡子,随手把羽毛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意想不到的是,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立刻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学家在森林里发现了最后一只已经死去的新西兰

椋鸟,有人在它的尸骨旁立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再见,新西兰。

与椋鸟同时告别新西兰的,还有一种名叫垂耳鸦的鸟。不过,椋鸟是因为它

的美丽而死,垂耳鸦却是死于它的“丑陋”。和椋鸟一样,垂耳鸦的雄鸟也有像啄木鸟一样的喙,雌鸟的嘴也是细长而弯曲,它们同样形影不离地分工合作,只有在一只死后,另一只才会另觅配偶。可是垂耳鸦羽毛灰黑,“哇、哇”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往往把它视作不祥之兆。人们讨厌它,只要看到,便立即猎杀。垂耳鸦东躲西藏,远离人类,可是随着森林被毁,垂耳鸦无处藏身,纷纷饿死。1907年,最后一只垂耳鸦在孤独中死去。

一种物种因为美丽而消亡,另一种物种却因为丑陋而灭绝,这个地球,是人

类主宰的地球,动物的生与死似乎一直由人类来定夺。

更让人感慨的是,曾经用长矛、牙齿对抗异族入侵的毛利人,也有可能在本

世纪末消亡。

这一次,杀害他们的凶手不是西方的枪支弹药,而是西方的饮食及生活方式。

面对这次入侵,毛利人毫无抗拒。医学专家分析说,一个汉堡包对毛利人的伤害要远比对白人大得多。日渐肥胖的毛利人普遍患上了糖尿病。如果找不到有效解决糖尿病的办法,如果不能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就可能面临消亡的境地。

毛利人以入梦的椋鸟来预兆生命的繁衍,椋鸟消失了,毛利人也会消失吗?

(选自《人与自然》,有改动)

6.下列的表述,不能说明椋鸟灭绝原因的一项是 ( )(3分)

A.椋鸟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声音宛转缠绵、惹人怜爱。

B.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椋鸟们失去了安身之地。

C.虽然毛利人前赴后继地反抗,但没有能最终赶走英国人。

D.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解析 虽然英国人在新西兰对环境破坏极大,但毛利人没有赶走英国人,并

不是椋鸟灭绝的原因。

答案 C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椋鸟被毛利人视为神鸟,因为它们不但形貌漂亮,声音宛转,而且“夫

妻”之间生活上配合默契,形影不离。

B.毛利人酋长与英国人签下《威坦奇条约》之后,使新西兰并入了大英帝

国的版图,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的历史从此结束。

C.垂耳鸦的死亡与椋鸟一样,随着森林被毁,失去了赖以栖息的家园,最

终在无处藏身与饥饿中孤独地死去。

D.英国人不但让毛利人失去了与他们相依相存的椋鸟,而且,他们有意地

带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让毛利人失去健康。

解析 高糖高热食物只是改变了毛利人的生活习惯,并非有意让毛利人失去

健康。

答案 D

8.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英国人不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新西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的话,椋鸟与垂耳鸦至今都不至于灭绝。

B.如果爱德华不去新西兰出访,如果欢迎他的人不送给他一支椋鸟羽毛,如果他不把羽毛插在帽子上,也许椋鸟的灭绝没有那么快。

C.从椋鸟与垂耳鸦的灭绝可以推知,动物的生存或灭绝,并非全由它们自身因素决定,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类导致的。

D.全文的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作者从毛利人用来预兆生命繁衍的椋鸟的消失,对毛利人目前的生存状况与未来的前景,充满了担忧。

解析 此表述太绝对。如果有别的影响这两种鸟生存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它们灭绝。

答案 A

第Ⅱ卷(126分)

三、诗歌鉴赏及默写(1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上林春令 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 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①。浓香斗帐自永漏②,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注】①灞桥: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②永漏:即古时计时器。

(1)词的标题为“见雪”,词句中却不见一字写雪,但又处处见雪,请作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秀的咏物作品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请分析下阕以梅花衬托雪景的深远意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阕中的蝴蝶、玉女、落花飞絮都是比喻飞雪的,在下阕里的“任满地、月深云厚”比喻地上的积雪。所以,全词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雪的。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七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明达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辟邪/精辟透彻 侍奉/恃才傲物 游说/说三道四 ......

B.强悍/强词夺理 殷红/殷切期盼 正月/正中下怀 ......

C.着落/着手成春 乘机/千乘之国 仆人/前仆后继 ......

D.契机/锲而不舍 佣金/雇佣工人 抹墙/拐弯抹角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政府应从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为前提,加快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

B.“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此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规定的特定时间熄灯一小时。

C.2011年春节前夕,南京某大学大四男生胡蓓蕾,在13天中免费搭车25次,长驱3700公里后,从南京回到乌鲁木齐,被视为纪录片《搭车去柏林》的最新版。

D.针对众多媒体关心的今年庐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是否提高的问题,庐山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透露今后将加强管理,以更加到位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3.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材料一 河南安阳的‚曹操墓‛刚刚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四川的彭山县莲花坝村村民又开始联名

上书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请求对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和挖掘,期望能确认该墓是‚刘备墓‛。这无疑又是一颗‚社会新闻‛类的重磅炸弹。尽管所谓彭山‚刘备墓‛目前存在的疑问很大,但这并不影响一些人憧憬的经济‚前景‛:慕名而来的游客,规划的景区,红火的‚农家乐‛……地下的坟茔,分明已演变成很多人眼中的‚金矿‛。

材料二 ‚考古界不会主动去找刘备墓、孙权墓,希望大家不要把‘考古’和‘挖宝’混淆起来。‛

面对愈演愈烈的‚皇坟热‛,一名考古专家痛心地表示。他说,搞考古的人都反对挖墓,现在很多古墓的发掘是因为基建或者被盗而进行的抢救性挖掘。

4.阅读下面的材料,就是否应该禁止青少年看电视娱乐节目问题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下的

电视娱乐节目,71%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专家提醒,青少年过度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不仅对其自身有害,还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由深刻变浅薄,影响国际未来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宁波袁太守,故明之循吏也。有二客昆季,长曰钟鼒,次曰钟鼐,举司衙务,人皆以大小钟别之。

方公为某县令,大钟即从公。及公历任丞、牧,小钟适来省兄,见其醇谨,亦留之。公任之如左右手,.

②③两人事公以忠,待人以礼,苞苴不行于冷面,关说莫移其刚肠。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臵腹推心,不

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

时郡中有疑狱,久而不决,公将揭宰而不忍,因谋之于大钟。对曰:‚士人攻苦十年,始克出宰百.

里。某令非无才者,但事属暧昧,仓卒难明论。请公予鼒旬日限,或可以白。‛公知其侠且才,笑而许之。大钟故多髭,虑人识之,乃截须拔眉,衣敝衣,乘昏出署,变姓名为人佣。未及期,果得其奸状。盖邑有豪家,素习强横,以其居近清溪,托言凿池,引水入囿,凡奴仆及佃人有不适意者,辄生而纳之沟中。既毙而后弃之溪内,急流迅下,瞬息数十里,人因莫测其致死之由,毙者且不一人矣。

一日,主私美婢,主妻见而怒。乘主外出,挞之无算,亦如其法淹毙之,遽投诸清流。邑人见尸,.

投首于宰。宰验之有伤,无敢判为自溺。且系外乡人,绝无尸亲,因榜于通衢,而行路皆知。于是前所受害诸家,咸疑死者之不明,群起赴诉。又不知婢出豪家,莫敢指为怨府。豪益自得,所为愈暴,而狱更经年不决。幸大钟见及于此,出署即投豪家,以金赂其左右,为之先容,使为粪除之隶。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遂如犀烛,并悉婢之姓氏由来。遁归告公,公以他事命役驰召婢家。既至,躬亲听讼。婢之冤雪,众之死遂可类推,豪因尽伏其罪。案定,公以功归宰。宰得无患,深感大钟之德,馈以百金,义不受。

(选自《萤窗异草》),有删改)

【注】①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 ②苞苴(bāo jū),指贿赂。 ③关说,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钟适来省兄 适:到达 .

B.时郡中有疑狱 狱:案件 .

C.亦如其法淹毙之 如:按照 .

D.而狱更经年不决 经年:多年 ..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钟鼒“侠”“才”的一组是(3分) ( )

①苞苴不行于冷面 ②公将揭宰而不忍

③变姓名为人佣 ④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

⑤以金赂其左右 ⑥馈以百金,义不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钟鼒、钟鼐兄弟二人因为忠心正直而得到袁太守的信任,袁太守把他们看做是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

B.袁太守因疑案难决准备撤掉负责案件的县令的职务,但却于心不忍,于是征求大钟的意见,大钟不同意撤掉县令并主动要求查清案件的真相。

C.大钟为调查案件,乔装打扮,以仆人的身份深入豪绅家中,通过与豪绅家中小孩的谈话,巧妙地摸清了事件的真相。

D.大钟在豪绅家中弄清情况后,逃回官署,借口别的事情派遣差役快速召来女婢的家人,终于使女婢的冤屈得以昭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4分)

(2)某令非无才者,但事属暧昧,仓卒难明论。(3分)

(3)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遂如犀烛,并悉婢之姓氏由来。(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

(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歌台暖响, ; ,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2)日月忽其不淹兮, 。 (屈原《离骚》)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4)金樽清酒斗十千,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5)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6)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落 价

冰心

①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回去,可能不来

了。我总觉着在您家里干活,挺轻松、挺安逸的。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叫她下地干农活。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她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肌瘦、

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是你的东家!‛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②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③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家‛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一样地亲热。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④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足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⑤小方真的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了。

⑥她每次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从书上看到老人骨节疏松,最好吃些带‘钙’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笑说:‚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我们也只好由她。

⑦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新闻和报纸摘要’不比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的都是一样的话!‛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收音机,一边笑说:‚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钱?‛

⑧小方打断了我,说:‚您不知道,‘破烂’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破烂’,一样是知识……‛小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⑨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11.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小方人物形象并作简要分析。(4分)

12.结合全文,说说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6分)

13.文中第④段划线处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14.小说以“落价”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写小方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欣赏的精神自由

朱以撒

①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这除了反映每一

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反映出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

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葛洪说得好:‚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赏如此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

③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势,无形中成不二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至于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名姓:啊,名流所书,笔下绝对精品。有人就对我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是最好的,理由是:‚如果不是最好为何让他当主席?为何不让你当?‛以至于后来,又出现了东方书画家协会、世界书法家协会、国际书画家联谊会这样庞大的团体。按此论,这几个团体主席的书法水平更是高妙无比。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针对一个人的职务,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应当坚决粉碎这种名流观、职务观。当我们欣赏秦简、汉简时,那些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兵士、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空间,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对欣赏者而言,寻常心态,有助于欣赏本真的韵致,摒去那些虚幻的、浮夸的表相,取得独到的审美效果。

④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浮薄相扇。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连诗酒,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目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着劳作艰辛悲笳动月的粗犷浑厚,也认为南朝书风软媚。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还形成了诸多的流派,如同滚滚江河的上游总有细散的小支,在一泻而下的同时又分成枝杈,这是艺术欣赏的常态,差异也就成了必然。而有人却总喜欢操起斧子,东砍西斫,如持这种欣赏观的人同时又拥有评判权柄,则害莫大焉。‚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这还有什么欣赏的精神自由可言?

⑤只有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而不是名气、职务这些附加的方面,作品的欣赏才能真正变得自由,同样的艺术形象才能于不同的审美意识之中,与每一个头脑产生交融,从而催化出新的形象。从作品欣赏出发,不同的见解都是正常的。或者说,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面对王羲之的书法,南朝人卫铄认为:‚多力丰筋者圣‛,杜甫则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 ‚羲之俗书趁姿媚‛,都显示了不同的审美见解,也给后人营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而如果把书法欣赏从审美范畴拖曳出来,纳入道德伦理空间,认为‚人品高,书品亦高;人品低,书品亦低‛,既简单又粗暴,更得不到欣赏真谛。

⑥生存论的本体把审美视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而精神的存在又是人的高级生存状态,所以我认为在人的生存状态中,最重要的,是欣赏者自身。

15.欣赏同样的书法艺术作品,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所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请从全文归纳。(6分)

16.结合文章,说说在艺术欣赏中怎样才能做到“精神自由”。(6分)

17.文章中多处使用了引用这一修辞手法,请任举两例并分别说明其作用。(6分)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八
《熟语专项训练》

熟语专项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

B.如果悬壶济世的医家想寻一位“健康大使”,我想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绝对无资格担当此重任的。 ....

C.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

D.乌克兰大选发生危机,反对派领袖尤先科的支持者与另一位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不可开交地互相抨击,“尤派”阵营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内战危险。 ....

答案:B 【A.“千载难逢”形容机会难得,不能指人; C.“瓜田李下”常用来告诫人们要避免嫌疑;D. 纠缠在一起,无法解开,形容无法摆脱或了结。通常在结构助词“得”之后作补语。如:忙得~,打得~】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今天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

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

B.刚刚过去的2006年,除四川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较之往年是难得的....

好年景。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

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

D.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推行“台独”路线,一心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

府和全国军民决不会听任“台独”势力为所欲为。 ....

答案:D( B“冬温夏清”意为儿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C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A项中“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

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

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000元,南京

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

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答案:C (“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望洋兴叹”。A摸着石头过河:

比喻办事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B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场来势凶猛的“技术革命运动”,自80年代中期开始,年年方兴未艾,直到九三年后才式微渐止。 ....

B.我有一个梦想,在州长仍就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女孩,....

和白人男孩女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C.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

绝如缕。 ....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

答案:B(A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意思用对了,但只能指说话时的状态,与“年年”

有矛盾。成语出自《乡土情结》;B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成语出自《我有一个梦想》; C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成语出自《赤壁赋》; D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马季的突然辞世,是相声界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声的大旗谁来扛?姜昆已倍感肩上的重量:“我相信

自己能继续攀爬相声的象牙之塔,一定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走一步。” ....

B.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的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投资和外贸出口,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

于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正日渐加深,可见人们担心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顾虑也并非杞人忧天。 ....

C.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

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D.随着交易会临近,将有大量外地客商来到广东,一些打着“深珠游”旗号诈骗外地游客的团伙又跃.

跃欲试,这着实让人担心。 ...

答案:B(杞人忧天,比喻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A“象牙之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

和艺术家的小天地,贬义不当;C“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与语境不符;D“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多用于工作、学习等,不符合句子中诈骗团伙蠢蠢欲动的语境。)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

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

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

C.为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省交通厅去年11月专门出台《河南省公路建设从业单位业绩信誉动态管理暂行

办法》,旨在用“阳光作业”遏制“暗箱操作”。 ....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表里山河’,藏在水.....

下的更多。”

答案:C( “暗箱操作”指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A“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

满意,与句意不符。B“一挥而就”多形容文思敏捷,笔法娴熟。此处应为“一蹴而就”。D“表里山河”形容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地势。此处应为“冰山一角”,即指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首诗作打破常规,独出心裁,用奇特的想象写出这看似无理的痴语,而这出人意表的言语,却....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B.大家都很喜欢和老周交往,因为这人人品甚高 ,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该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D.易中天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

答案: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等有独到的地方。也指独自想出一套办法来。形容想出的办

法与众不同。B风光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开阔。C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D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我们当面鼓对面锣,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有效地保证.......

了党组织的纯洁性。

B.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

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C.经济适用房凭借政策优势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价格竞争力,而资源稀缺的特殊性也使经济适用房的销

售一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

D.陈水扁当局在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是想用意识形态取代历史,

是数典忘祖。 ....

答案:B(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A.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C.皇帝的女

儿不愁嫁:指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因循守旧、自负的思想。D.数典忘祖: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现多比喻忘记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太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获取知识,其实不必太过量力而行,而是要提倡贪多务得。 ....

B.在那个时候,陈善就能提出“读书须知出知入”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独具只眼了。 ....C.得知了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由得泪下如珠。 ....D.他生活经验丰富,无论多棘手的事儿,都能左右逢源,处理得人人满意。 ....

答案:C(A 贪多务得:原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学习精神,后也泛指一味贪求,含贬义,本例用

原意,恰当。B.独具只眼:指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有独特的见解,用在句中恰当。C.妙手丹青:指技艺高超的画师。丹青,绘画的颜料。本句误用为画作。D.“左右逢源”可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用在句中恰当。此成语今又常用作贬义,比喻人处世圆滑,须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感情色彩。)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汽车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要讲诚信。国内一些汽车石商欺瞒消费者,

冷面售后服务,只能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

B.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爱憎

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

C.他不习惯跟人在这类问题上争论,况且这些意思并不是他独创的见解,教别人听了会嘲讽——哼,

只会拾人牙慧! ....

D.目前,一些人借助各种有损社会与他人利益的方法来增加个人财富,这种为富不仁的行为正在将....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向歧路。

答案:B(A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

丛林中去了。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可把以依靠的力量推向对立面。B楚楚动人:楚楚:(姿态)娇柔;纤弱;秀美。动:打动;吸引。形容青年女子美丽可爱。很明显,用“楚楚动人”去陈述“文章

生动细致地描写”的感人效果是不够恰当的,可换成“亲切感人”。C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C为富不仁:谋求富贵,不讲仁爱。)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

责的行为。

B.她提问时,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

C.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

答案:B(“呼之欲出”的对象是指“画像’’或“作品中人物描写” A竭泽而渔: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

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C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D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也很有效地做之意。)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获得校园十佳称号的李华,从校长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对着台下付之一笑,台下响 ....

起了热烈的掌声。

B.他的就职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台下的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C.青春旋律艺术节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他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班主任也忍俊 ..

不禁地笑起来。 ..

D.老师总是指责学生不认真,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从自己的责任心入手检讨一番呢? ....

答案:D(“反躬自省”是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A“付之一笑”是形容不值得理会,不当一回

事。B“闪烁其辞”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C“忍俊不禁”与“笑”重复。)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了头,才能上行下效 ,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

B.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 ....

C.搬教室时,很多同学认为旧书旧讲义已经不名一文,就把它们全都扔进垃圾堆。 .....

D.最近有消息称,古天乐在新片的拍摄中被导演甄子丹投闲置散。 ....

答案D(A“上行下效”贬义词,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B中“虚怀若

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意见。C中“不名一文”是不占有一文钱,形容贫穷。)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九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 第4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繁芜(wú) .

B.憔(jiāo)悴 .

C.砥(dǐ)砺 .

D.赎(shú)罪 .诅(zǔ)咒 .枯萎(wěi) .端倪(ní) .深陷(xuàn) . ( )(3分) 估量(liàng) 嫉(jí)恨 ..巍(wēi)峨 .坚韧(rèn) .毋(wù)庸 .气馁(nǎi) .绚(xuàn)丽 .契(qiè)机 .

解析 A.量liáng。B.憔qiáo,馁něi。D.陷xiàn,毋wú,契qì。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豁然开朗 安之若素 应运而生 卓有成效

B.民不聊生 种族岐视 兑现诺言 戍戌变法

C.义愤填赝 心急如焚 倍受压榨 迥然不同

D.发愤图强 祟山峻岭 挺身而出 至理名言

解析 B.岐—歧,戍—戊。C.赝—膺,倍—备。D.祟—崇 。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草民”即像草一样的人,词语略带些贬义,很有些卑贱之意。但是也

有些人很喜欢引而自以冠之,以示谦卑或卓荦不群。 ....

B.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工作,即使你不去督促新的设计师,他们也会通过潜.

移默化的学习获得熏陶,不断进步。 ...

C.夕阳残照,迎着落日的余晖,游走于古镇街巷中;此时,灯火阑珊,和....

着波浪和节奏,穿行于小桥流水间,梦里水乡,画中西塘。

D.从青岛出来,稀里糊涂走到了即墨,再一路拐弯抹角地经过了乳山、荣....

成,最后到了威海。到威海后,先开车转了一圈再入住宾馆 。

解析 A项“卓荦不群”形容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B项“潜移默化”形

容思想、性格、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无意间形成,这与“学习”相矛盾。

C项“灯火阑珊”是形容灯火快要灭尽了,这与“夕阳”“落日”所示时间不相符。D项“拐弯抹角”比喻说话不直白,绕弯子。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增强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慈善法〈草案〉》还重点对慈善募捐活动

进行了规范。基本的制度立足点是确立慈善募捐活动行政许可制度。

B.今后,本市拟在城区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扩大高水平大学自主招

生比例,普通高校还将推荐录取高中优秀学生和破格录取特殊人才的试点。

C.尽管科学巨擘钱伟长的逝世已经远远超越教育的范畴,国人在沉痛哀悼

之余,还是要在纪念钱老之时再次观照审视我们的教育。

D.当报社记者与来访人沟通时,来访男子采用辱骂、推搡等手段对我报记

者进行威胁。在制止未果的情况下,报社遂向上海警方报案。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基本的制度立足点”可改为“制度的基本立足

点”;B项成分残缺,“还将推„„的试点”可改为“还将对„„进行试点”;C项内容重复,可删除“在沉痛哀悼之余”或“在纪念钱老之时”。

答案 D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绘画比起文学更多变数。因为,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与含着或浓或淡水墨的毛

笔接触时,充满了意外与偶然。在笔锋扫过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叫我感受到,这是天空对大地惊人的爱!

①有时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 ②本应该浮现出一片沉睡在晨雾中的远滩

③天上的云向下流散,压向大地山川 ④或是一抹在空中散步的闲云 ⑤慢慢地将山顶峰尖黑压压地吞没 ⑥可是感觉上却像阳光下摇曳的亮闪闪的荻花

A.③①⑥②⑤④

C.②⑤③④①⑥ B.③②④①⑥⑤ D.②⑥④①③⑤

解析 此段文字是一段描述绘画创作过程的文字。用于排序的六个句子实则

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描写原语段中的“笔锋扫过的地方”的意外之妙,另一方面是描写“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的意外之妙。按逻辑语序排列即可。

答案 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西兰椋鸟的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鸣叫宛转缠绵、惹人怜爱。雄鸟

的喙像啄木鸟,可以啄开树皮,而雌鸟的喙细长弯曲,能够啄出藏在树缝里、雄鸟无法捕捉的小虫子。“夫妻”配合默契,形影不离。不知是因为它们的美丽,还是因为它们的如胶似漆,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把它们当做心中的神物。毛利人中还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如果新婚的男子梦到椋鸟,妻子就会怀孕,并且会生个女孩。在举行一些盛大仪式时,部落的酋长会用椋鸟来祭祀他们的神灵。

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从公元950年他们的祖先库珀乘着独木舟来到新西

兰起,到1840年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的这900年时间里,部落的祭祀并没有减少椋鸟的数量。可是,1840年,英国海军军官豪伯森率领舰队,耀武扬威来到了新西兰。英国人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这片土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

蜂拥而至的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失去了安身之地的椋鸟们盘旋在昔

日的栖所,一时间一片悲鸣„„

然而健壮威武的毛利人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操起长矛,甚至用牙齿,向英国

人发起攻击。毛利人前赴后继,到1872年战争结束,20多万毛利人剩下不到4万。而他们的神鸟,就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命运了。声名狼藉的爱德华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长子,他继承王位不久,就访问了新西兰。欢迎他的人们,送给他一支美丽的椋鸟羽毛。这个风流的浪荡子,随手把羽毛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意想不到的是,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立刻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学家在森林里发现了最后一只已经死去的新西兰

椋鸟,有人在它的尸骨旁立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再见,新西兰。

与椋鸟同时告别新西兰的,还有一种名叫垂耳鸦的鸟。不过,椋鸟是因为它

的美丽而死,垂耳鸦却是死于它的“丑陋”。和椋鸟一样,垂耳鸦的雄鸟也有像啄木鸟一样的喙,雌鸟的嘴也是细长而弯曲,它们同样形影不离地分工合作,只有在一只死后,另一只才会另觅配偶。可是垂耳鸦羽毛灰黑,“哇、哇”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往往把它视作不祥之兆。人们讨厌它,只要看到,便立即猎杀。垂耳鸦东躲西藏,远离人类,可是随着森林被毁,垂耳鸦无处藏身,纷纷饿死。1907年,最后一只垂耳鸦在孤独中死去。

一种物种因为美丽而消亡,另一种物种却因为丑陋而灭绝,这个地球,是人

类主宰的地球,动物的生与死似乎一直由人类来定夺。

更让人感慨的是,曾经用长矛、牙齿对抗异族入侵的毛利人,也有可能在本

世纪末消亡。

这一次,杀害他们的凶手不是西方的枪支弹药,而是西方的饮食及生活方式。

面对这次入侵,毛利人毫无抗拒。医学专家分析说,一个汉堡包对毛利人的伤害要远比对白人大得多。日渐肥胖的毛利人普遍患上了糖尿病。如果找不到有效解决糖尿病的办法,如果不能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就可能面临消亡的境地。

毛利人以入梦的椋鸟来预兆生命的繁衍,椋鸟消失了,毛利人也会消失吗?

(选自《人与自然》,有改动)

6.下列的表述,不能说明椋鸟灭绝原因的一项是 ( )(3分)

A.椋鸟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声音宛转缠绵、惹人怜爱。

B.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椋鸟们失去了安身之地。

C.虽然毛利人前赴后继地反抗,但没有能最终赶走英国人。

D.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解析 虽然英国人在新西兰对环境破坏极大,但毛利人没有赶走英国人,并

不是椋鸟灭绝的原因。

答案 C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椋鸟被毛利人视为神鸟,因为它们不但形貌漂亮,声音宛转,而且“夫

妻”之间生活上配合默契,形影不离。

B.毛利人酋长与英国人签下《威坦奇条约》之后,使新西兰并入了大英帝

国的版图,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的历史从此结束。

C.垂耳鸦的死亡与椋鸟一样,随着森林被毁,失去了赖以栖息的家园,最

终在无处藏身与饥饿中孤独地死去。

D.英国人不但让毛利人失去了与他们相依相存的椋鸟,而且,他们有意地

带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让毛利人失去健康。

解析 高糖高热食物只是改变了毛利人的生活习惯,并非有意让毛利人失去

健康。

答案 D

8.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英国人不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新西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的话,椋鸟与垂耳鸦至今都不至于灭绝。

B.如果爱德华不去新西兰出访,如果欢迎他的人不送给他一支椋鸟羽毛,如果他不把羽毛插在帽子上,也许椋鸟的灭绝没有那么快。

C.从椋鸟与垂耳鸦的灭绝可以推知,动物的生存或灭绝,并非全由它们自身因素决定,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类导致的。

D.全文的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作者从毛利人用来预兆生命繁衍的椋鸟的消失,对毛利人目前的生存状况与未来的前景,充满了担忧。

解析 此表述太绝对。如果有别的影响这两种鸟生存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它们灭绝。

答案 A

第Ⅱ卷(126分)

三、诗歌鉴赏及默写(1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上林春令 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 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①。浓香斗帐自永漏②,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注】①灞桥: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②永漏:即古时计时器。

(1)词的标题为“见雪”,词句中却不见一字写雪,但又处处见雪,请作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秀的咏物作品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请分析下阕以梅花衬托雪景的深远意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阕中的蝴蝶、玉女、落花飞絮都是比喻飞雪的,在下阕里的“任满地、月深云厚”比喻地上的积雪。所以,全词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雪的。

庸人自扰之前一句篇十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教师)》

仁荣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zhēn) 违拗.(niù) 胡诌.(zhōu) 纶.巾(lún) B、颛.臾(zhuān) 轩.辕(xuān) 广袤.(mào) 联袂.(mâi) C、虎兕.(sì) 萌孽.(niâ) 自诩.(xǔ) 袅娜.(ná) D、龟.裂(guī) 窘.态(jiǒng) 残垣.(yuán) 茕茕..孑立(qióng) 答案:B

(A niù-ào lún-guān C ná-nuó D guī-jūn)

2、下面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屏障 忌讳 悚然 义无返顾 B、皈依 敷衍 杀戳 鞠躬尽瘁 C、寥落 精湛 着力 暴殄天物 D、缺撼 遒劲 凝眸 海市蜃楼 答案:C

(A 返-反B戳-戮D撼-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俩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块打球,形影相吊....

。 B、以陈水扁为首的少数台独分子,公然叫嚣一中一台的反动言论,真是贻笑大方....。 C、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虽然不错,可与二班比较,就相形见绌....了。 D、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洋洋洒洒....,就会使那些幻想黑人只要发泄一下不满情绪就会满足的人猛醒。 答案:C

(A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吊:慰问)B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C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D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答案:A

(B项“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几个概念相交差,不能并列。C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杂糅,应该只保留“获得了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一说。D项“阐明了„„张扬”动宾搭配不当。)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古代被称为豪杰的人,必定有出众的志节。一般人有时在生活中会碰上看来不能忍受的事

情,一个普通人被侮辱,一定会奋起反击,这不能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有一老者在桥上与子房相遇并赠一册兵书,说起来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又怎么

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高人有意考验他呢?想想老人含蓄的方式,是圣贤者对人的警示。世俗之人不能理解,认为神怪,那就错了。况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只限于那本书。在韩国已经灭亡,秦国正强大的时候,用很残酷的刑罚对待天下士人,无辜被斩杀的人数不胜数,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武之士,也无法施展。像秦始皇那样施行严刑峻法非常急切的人,其锋芒的确势不可当,但是等到他疲惫的时候却有机可乘。张子房却不能忍耐一时的激愤,想凭借个人力量一击成功发泄心中怒气。就在这个时候,张良虽然侥幸没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真是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不会死在盗贼手里。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身体宝贵,犯不上为盗贼而死。张良有超越世人的才能,不采用伊尹、太公安邦定国的谋划,却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办法,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桥上老人深为他惋惜的。所以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他一次,他如果能经受得住,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业。所以说:“这年轻人是可调

教的。”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袒露上体,牵着羊去迎接。庄王说:“郑国的国君能够向别人低头,

一定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于是放弃了郑国。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被迫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

人质,三年当中没表现出厌倦不满之意。心中埋藏着报仇的大志,却不肯向人低头,这是普通人的刚强。桥上那位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担心他度量不足,所以狠狠地挫伤那种年轻人的锐气,使他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为什么呢?老人和张良从来不相识,只是偶遇,却指使他做奴仆做的事,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种涵养自然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扰的,楚霸王也不能激怒的。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反观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正因为项羽不能忍,

逢仗必打,虽然所向无敌,却轻率地消耗了他的精锐兵力。汉高祖却能忍耐,保全他的全部实力,等待楚霸王消耗殆尽。这是张良的计策。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B、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教训 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疲惫,衰败 D、非子房其谁全.

之 全:齐全,完整 答案:D

(D中“全”应为成全,其他A、B、C项解释均符合文中语意,为正确项)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油然而不怪者 B、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是以百战百胜 C、必有过人之.

节 且夫有报人之志

D、此其.

所挟持者甚大 其事甚怪 答案:C(C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中两个“而”,前“而”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就;

后“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B中两个“以”,前“以”为介词,用;后“以”为介词,因为。D中两个“其”,前“其”为代词,代“天下有大勇者”;后“其”为指示代词,这)

7、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的一组是(3分)( ) A、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 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C、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答案:D

(D中两个句子能够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符合题干要求。A中前一句能够说明“忍”的表现;后一句是对桥上老人让张良做仆人做的事,张良却顺从一事的评价,不是“不忍”的表现。B中前一句是说富贵人家子弟的表现,与“忍”没有联系;后一句是“不忍”的表现。C中前一句能够说明“忍”的表现;后一句是说秦国的残酷做法,与“不忍”没有联系)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答案:B

(B中“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错,从文中材料可知,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是希望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因此尽管这一选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无疑不符合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而题干中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A、C、D三项对文意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答案正应是B)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3分) (2)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3分)

(3)课内翻译: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4分) 分析:第(1)句的关键词为“卒”(突然)、“临”(面临)、“加”(施加)。

第(2)句的关键词为“锋”、“弊”、“也”(判断标志“是”)。

第(3)句的关键词为“见”(表现)、“词色”(言语和面色)、“全”(成全)。 答案:

(1)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

(2)汉高祖却能忍耐,保全他的全部实力,等待楚霸王消耗殆尽。这是张良的计策。 (3)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10、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是什么意象?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分)

答:

梅。一写花开的季节;二写花的色香;三写花开的地点。

(2)这首词下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

用对比手法,以贫贱冷落的竹篱茅舍与富丽高贵的正堂琼楼作对比,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并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虽怀才不遇却不肯放弃操守而随波逐流的情怀。

11、古诗文默写(选做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2)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3)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15小题。共16分。

欣赏的精神自由

朱以撒

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除了反映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有一个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抱朴子说得好:“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赏如此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

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势,无形中成不二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至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名姓:啊,名流所书,笔下绝对精品。有人就对我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是最好的,理由是:“如果不是最好为何让他当主席?为何不让你当?”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针对一个人的职务,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应当坚决粉碎这种名流观、职务观。当我们欣赏秦简、汉简时,那些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兵士、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空间,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对欣赏者而言,寻常心态,有助于欣赏本真的韵致,摒去那些虚幻的、浮夸的表相。

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浮薄相扇。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连诗酒,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目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够了劳作艰辛悲笳动月的粗犷浑厚,也认为南朝书风软媚轻滑。欣赏缺乏兼容的胸襟与视野,走入极端,就成了畸形欣赏、难以转捩的不健康欣赏观。如果持这种欣赏观的人同时又拥有评判权柄,则害莫大焉。“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这是古人早已批评过的。

只有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而不是名气、职务这些附加的方面。从作品欣赏出发,不同的见解都是正常的。或者说,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的欣赏。晋人卫铄认为“多力丰筋者圣”,杜甫则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都显示了不同的审美见解,也给后人营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而那种把书法欣赏从审美范畴拖曳出来,纳入道德伦理空间,所谓“人品高,书品亦高;人品低,书品亦低”的欣赏,既简单又粗暴,更达不到欣赏真谛。

生存论的本体把审美视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欣赏者自身精神的自由。

(选自2005年7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 A、欣赏之前要“去蔽”是指事前不应接触相关的欣赏定论,以免影响自己独立的欣赏趣味。 B、北朝的书风苍茫刚硬棱角毕露,而南朝书风软媚轻滑。

C、所谓“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是说欣赏者从作品本身出发,获得个性的审美体验。 D、要得欣赏真谛,就不应把书法纳入道德范畴,以人品论书品。

E、让具有地域审美局限的人拥有评判权柄,对艺术欣赏来说害莫大焉。 答案: A.B.

(A项反对“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不等于“不应接触相关的欣赏定论”;B项“软媚轻滑”是贬义评价,是北朝对南朝书风的一种偏见。)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欣赏同样的书法艺术作品产生差异”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

B、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流派。 C、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卷帙浩繁,已成不二法门。 D、优秀的书法作品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 答案: C.

(C项说的“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的原因。)

14、本文提及的“精神自由”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案:

①对自身的审美趣味、审美眼力有自信。(不受前人定论、狭隘欣赏观束缚。) ②欣赏活动只从审美对象出发(或:欣赏活动只针对审美对象)。(不受名流效应、作者职务、非审美因素的干预。)

15、作者认为怎样才会有健康的书法欣赏?(4分)

答案:

①欣赏者有欣赏的精神自由。

②欣赏者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不陈陈相因,不以前人的定论代替自己的赏评; ③欣赏者不受名流效应的消极影响,用寻常心态欣赏本真的韵致; ④突破狭隘审美的局限,破除狭隘的派别观念;

⑤坚守精神自由,把欣赏对象置于审美范畴,不混淆不同范畴。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毕淑敏

①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的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

②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树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③今世,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10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为了人类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

④今世,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我做过一次人类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

⑤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

⑥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选自毕淑敏《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16、第一段在“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后展开议论,这些议论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4分)

答案:

对今世的一部分“都是命定”十分气馁(遗憾或无奈),(2分)对来世的一部分可由今生“掌握”感到庆幸。(2分) 17、第四段中:“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句子中的“最初的运算”含义是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

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方法。(2分)比喻。(1分)这样写更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如果不好好把握今生,就会给人生留有遗憾。(2分) 18、从五百次回眸到决定不再东张西望,作者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看法。(6分) 答案:

表明作者从寄希望于来生到决意把握当前,从一般的注视到有所行动。(3分)看法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程砚秋:一曲清歌动九城

章诒和

①程砚秋有几个嗜好。

②他喜欢酒,也爱抽烟。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导演吴祖光曾说:“唱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饮。”

③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影院。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

④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极有研究。看过《春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举手投足之妙,与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自如,不喘气,不出汗。这凭什么呀?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

⑤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1937年,日军进城,北平沦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程砚秋:“我不能给日本人唱

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谁愿意去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程砚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1942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1943年的8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观,说:“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

⑥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1943年3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诗人周今觉为《御霜图》题诗四首。其中的一首是这样写的:“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在他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读为业的同时,他并未忘怀舞台。“不唱可惜呀!”这话传到程砚秋耳朵,又颇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多年苦练习。他时常对梨园界朋友折简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纵谈艺术,其乐陶陶。剧作家翁偶虹是他乡村居所的常客。程砚秋不止一次地提醒翁先生请多留心,遇到适合于自己演唱的材料,希望仍能编写为剧。为此,他解释道:“我现在虽然不登舞台,但是仓库里的后备物资,不能漠然视之。有朝一日,阴云消尽,我还是要为京剧服务。”

⑦程砚秋归隐西山时,曾将自己喂养的鸽子分赠好友,一年后,一只鸽子忽然飞回程家,这令他惊喜又感慨。有朋友说:鸽子归巢,说明他谢绝舞台的日子快结束了。果然,日本投降

后他搬回城里,立刻着手恢复演出的事宜。

选自《中华读书报·伶人往事》

16、体会第⑤段内容,说说程砚秋在电话里劝金仲荪先生的话语有何妙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4分) 答案:

程砚秋劝说金仲荪先生,巧用艺术“行话”,指出法西斯势力日薄西山(意思对即可),时局向好的方向发展,表现他不屈的抗争。(2分)表现了他幽默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2分) 17、文章为何以“一曲清歌动九城”为题?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来展现这位表演艺术家的风采的?(5分) 答案:

题目一语双关,既写出程砚秋动人的歌声,也写出他如歌的人生(1分);先写程砚秋的几个嗜好表现他的独特之处,再写他和日本人的斗争表现了他的男子汉血性和堂堂正气(2分);

最后写他耕读时仍心系舞台,表现了他对京剧事业的无限热爱(2分)。 18、结合全文,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试评价一下程砚秋的艺术人生。(6分)

答案:

①他广泛涉猎舞拳练剑、电影等多种艺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情趣,为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