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8    阅读: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一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8分) 5. ,呼卢笑语自从容? 《至节即事》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爱莲说》的作者是,朝人。(2分)

10.给带点的字注音。(3分)

可爱者甚蕃 ( ) 陶后鲜有闻 ( ) 濯清涟而不妖 ( ) ...

11.文中最能概括莲的象征意义的一句话是 (1分)

12.下列句子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

A、“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中的“之”用法相同。

B、本文采用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寄寓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正确的解释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文中最能体现“君子”不随世俗,洁身自爱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8分)

君子志道 《孟子》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①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

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

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②。”

注释: ①小:以„„为小 ②不成章不达: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13. 孟子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第 1 页 共 5 页

(1)不盈科不行( ) (2)日月有明( ) ..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

16.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请写出两点。(3分)

(1) 。

(2) 。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4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

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

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

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

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

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

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

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

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

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

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

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

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

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

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

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

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7.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第①段画线句体现了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将第③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

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4分)

第 2 页 共 5 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19分)

永不受伤的飞翔

⑴那天下班的路上,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⑵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

像拖带着什么东西。起初,我以为是一根慌了神的柴草,一失足被卷到了轱辘里。后来,我

发现,那不是柴草,好像是根线,线后边还拴着一样东西。

⑶正好这辆车要往旁边的巷子里拐,速度慢了许多,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

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

的,竟然是一只鸟。

⑷那只鸟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

努力地保持着向上飞翔的姿势。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⑸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赶在那辆车的前面停了下来,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

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几乎看都没看,只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⑹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你这

么拖着它,明摆着是给它用刑啊!放了它吧。”我近乎哀求。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

人有病!”就催促着女人赶紧走。

⑺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

腾着。我正要放弃,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

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

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我经常在那里买馒头,有时候就是他给我利落地

找钱。

⑻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

男人看了我一眼,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女人一拧油门,走了。

⑼鸟半躺在地上,似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

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我想表达自己的悲哀。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

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

⑽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的父亲早亡,他随着母亲来到这座小城,娘儿俩靠

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

吆喝着卖馒头。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

个男人的脸一天到晚黑沉沉的,也不知道对他怎样。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

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

一度引起我的悲悯。

⑾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

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

它说话的„„”

⑿那只鸟最终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那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

幸福地飞翔。

⒀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

第 3 页 共 5 页

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

22.第⑶节中划线的词语“竟然”不能换成“果然”的理由是(2分)

23.文章第⑹段中写男人嘟嚷“这人有病”,这里“有病”的意思是他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3分)

24.男孩的一句“的角度揣摩一下她当时的内心活动:

(20字左右)(3分)

25.第⑩段是个插叙段,请概括它的内容,并说明插叙的作用。(3分)

概括:

作用:

26.文中男孩有哪些可敬之处在于:(3分)

(1)

(2)

(3)

2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 “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

会为他让路”这个句子对你的启发。(80字左右) (5分)

第三部分 写作(43分)

28.作文:(43分,其中3分写字分)

人生时时刻刻都要有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要求:过生日

时需要祝福,遇失落时需要鼓励,遭困难时需要帮助,生误会时需要沟通,痛苦时需要宣

泄„„请以“我需要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8分)

(一) 古诗文默写(8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小檐日日燕飞来

3、千淘万漉虽辛苦

4、最是橙黄橘绿时

5、绣幕家家浑不卷

6、惟吾德馨

7、床底松声万壑哀

8、海棠不惜胭脂色

第二部分 阅读(49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8分)

9、周敦颐 宋

10、fán xiǎn zhuó

11、莲,花之君子者也。

第 4 页 共 5 页

12、A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8分)

13、儒

14、充满 光亮

15、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

16、站得高,看得远;要积极进取,不要轻言放弃;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4分)

17、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答对2点即可) (2分)

18、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答对2点即可)(每点2分)

19、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2分)

20、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2分)

21、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④母亲是在秋天离开我们的,用秋天表达对母亲的怀念。(答对2点即可) (每点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19分)

22、(2分)“竟然”表示事先没有想到,结果事实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先有猜想,结果事实正好如此。从上文来看,“我”没有料到线上拴的是小鸟,所以只能用“竟然”。

23、(3分)思想有问题(1分) 他所说的“病”,并不是指“我”身体有病,而是因为“我”为一只毫不相干的小鸟向他求情(2分)

24、(3分)答案一:“你看它多疼啊”一句话触动了女人的心(1分) 我也有过疼的体验,小鸟也是生命,它一定也很难过,算了放了它。(2分)

答案二:“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1分) 我也是妈妈,我也有孩子,做母亲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受罪,谁不难过,瞧我做这事儿。(2分)

25、(3分)内容:简介了男孩的身世和处境(1分) 作用:通过插叙段落的介绍,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让人物的遭遇与他的现实表现形成对比,彰显了人物精神的可贵,突出了文章主题。(2分)

26、(1)他失去了同龄人应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但他依旧有着一颗纯真的爱心——表现在爱鸟上;(2)年幼的他面对着生活的重压,却主动帮母亲分忧;(3)他遭受那么多的挫折和打击,却坚强不屈;(4)面对着饱受摧残的小鸟,他却保持着信心和乐观。(答对3点即可)(每点1分)

27、围绕“一个人要勇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险阻,并在战胜困难中成为真正的强者”。(意思对即可)(5分)

第三部分 写作(43分)

28.作文:(43分,其中3分写字分) 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第 5 页 共 5 页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二
《2015年初三第五次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5年湛江市第十中学初三第五次月考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体现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

(5)默写杜牧的《赤壁》。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zāng wù( )。

(2)看见满院láng 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3)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ã nán táo,( )。

(4)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cháng tú bá shâ( )二三十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你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性格执拗的人,在团队工作中往往难以与人合作共事。 ..

B.追求梦想,与其下一百次决心,不如付诸一次行动? ....

C.小王在李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一篇文章,可谓是妙笔生花。 ....

D.美国篮球巨星乔丹,于5月1号访问香港,面对记者的提问谈笑风生。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将“和食物”去掉)

B.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把“随地吐痰”改为“不随地吐痰”)

C.城市景观花卉的装饰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在“综合素质”后加 “的标志”)

D.通过观看了航天科技展览,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删去“通过”或“使”)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水穿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二、(46分)

(一)(1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加点字。(3分)

(1) 可爱者甚蕃( ) (2)香远益清。( ) (3)陶后鲜有闻 ( ) ...

7、翻译画线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作者以牡丹为陪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深印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移的

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二)(9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

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⑥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败北:战败。②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④坏:倒塌。⑤北面:面朝北。⑥快:快意。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 以勇力事鲁庄公。( )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

③北面就群臣之位。( ) ④欲倍其约( ) ..

10.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下列选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B、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C、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D、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11.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

(三)(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北京时间 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9.0级强地震,引发巨浪海啸,吞没岛礁,席卷城池。而全世界人们在震惊之余,担心的不仅是地震坍塌的灾难,更是那里的福岛核电站泄露或爆炸造成核污染。

②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起因主要有有核武器实验、使用,核电站泄露,工业或医疗上使用的核物质丢失等。

③一定量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又能以它的辐射作用造成人体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内照射;体外的电离辐射照射人体也会造成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外照射。辐射损伤是各种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的总称。这是由于各种电离辐射(如X或γ射线、β射线、α射线和中子束等)引起电离、激发等作用而把能量传递给机体,造成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放射性核素可以对周围产生很强的辐射,形成核污染。放射性沉降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产生有害作用。人会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发展下去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如果超剂量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就能使人患上肿瘤、白血病及遗传障碍。

④1986年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使得大约4300个城镇和村庄成为遭受放射污染的区域。在布良斯克和卡卢加地区,来自私人农场的蔬菜和家畜的放射性水平大约有13%不正常。联合国卫生机构评论说,大约9300人可能死于由放射性污染引起的癌症。

⑤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泄露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内照射上。造成内照射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吸入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饮用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吃了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放射性物质从皮肤、伤口进入体内。由于核素的种类不同、毒性不同,带来的危险程度也不同。因此,根据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产生危害作用的大小和在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把它们分成极毒、高毒、中毒和低毒四组。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隔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基本防护措施是:净化空气,通过空气过滤、除尘等方法,尽量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粉尘或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换气稀释,利用通风装置不断排出被污染的空气,并换以清洁空气;密闭操作,把可能成为污染源的放射性物质放在密闭的手套箱或其他密闭容器中进行操作,使它与工作场所的空气隔绝;加强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带高效过滤材料做成的口罩、医用橡皮手套,穿工作服。

12.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核辐电站带给人类什么 B、不容忽视的核污染

C、人类要警惕的核 D、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13.下列各项说法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注意,自然引出说明的对象。

B.只要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又能以它的辐射作用造成人体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内照射。

C.第④段的3个数据,分别突出了核污染危害区域之广,危害生物比例之大,危害人的数量之多。

D、第⑤段的第一句加点词“主要”说明核电站泄漏以内照射的形式危害人体为主,但也不排除外射危害人体。

14、运用本文的相关知识,说说怎样防护日本核电站泄露引起的核污染?为什么要这样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7分) 遇见世上最好的爱

①请你一定相信,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②大学时的好友假期出游,顺路来看我,就在我家中住了几天。正遇上丈夫出差,孩子感冒,我忙得不可开交。几天下来,她感慨道:“看见你这样忙忙碌碌、身不由己,我是绝不敢要孩子了。”

③我一愣:“你都看见什么了?”她同情地说:“看见你一日三餐洗煮烧煎,比保姆还辛苦;看见你栉风沐雨,又接送孩子上学,又忙于工作,几乎变成机器人;看见你凌晨两点还不能安歇,要给孩子喂药喂水,像个苦役犯;还看见你的皱纹与眼袋,看见你无穷无尽的付出。”

④她叹息:“女人最好的年华就这样交付掉了,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你看我,工作时无忧无虑,出游时无牵无挂,多好!”我笑了,对她说:“你什么都看见了,可唯独没有看见我的快乐和幸福。”

⑤她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半开玩笑地说:“你不是在自欺欺人吧?”

⑥我告诉她,儿子刚上幼儿园,第一次吃鸡翅时,才两岁半的他,将鸡翅藏在白衬衣的袖子里,晚上带回来要与我分吃。我至今记得,他津津有味地吸吮那半截鸡骨头的馋相。每每想起他衣袖上留下的那片鹅黄色油渍,我心里就会有一片淡淡的温暖。朋友若有所思,脸上不再是戏谑的表情。

⑦我告诉她,走在路上,儿子像个小小男子汉,懂得让我走在他的右边。他说:“妈妈是近视眼,我是千里眼,我来保护你!”过马路的时候,他会冲着车流大喊:“你们通通快让开,我妈妈要过马路了!”仿佛我是至尊至贵的女王,所有人都得谦恭礼让。母亲,就是孩子心灵国度里最值得敬爱的女王。朋友爽朗地笑起来,她说:“好羡慕你,女王陛下。”

⑧我告诉她,去年五月的一个中午,儿子很迟还没回来。在外环路上,我找到了他。这一路,槐花开得纯白如雪,幽香扑鼻,儿子正专心致志地往树干上写字,一棵一棵地。他对我说:“今天是母亲节,我没能买到康乃馨,就来到了这里。”花开得那么好,却有人采摘,儿子就用水彩笔写下了这些稚拙的留言:“这是我送给妈妈的花,请让它好好地开,不要摘。”望着这一路盛开的槐花,我知道,这是最好的母亲节礼物。牵着孩子的手,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听到这里,朋友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⑨我告诉她,就在前天,我和儿子一起去医院验血。当医生宣布儿子和我是相同血型的时候,他一下子欢呼起来:“太好了,如果以后妈妈生病需要输血,就可以抽我的了!”旁边验血的人,还有医生,都感动地说:“有个这样的孩子,真好!”我平静地陈述完这些片段,朋友的眼睛却在刹那间湿润了。

⑩我对朋友说:“你没有看到,我在辛苦的同时享受到多少甜蜜,你也无法感受,我生命中最深的温暖。但请你一定相信,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朋友郑重地点了点头,露出了赞同的微笑。

15.第④段划波浪线句中,“我的快乐和幸福”具体体现在哪几件事情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赏析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分析选文第⑩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联系生活,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砰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 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600字以上;(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鲍西娅:你这场官司打得倒也奇怪,可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你的控诉是可以成立的。(向安东尼奥)你的生死现在操在他的手里,是不是?

安东尼奥:他是这样说的。

鲍西娅:你承认这借约吗?

安东尼奥:我承认。

公爵:······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夏洛克:······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了您吗?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对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巴萨尼奥:你这样使劲儿磨着刀干吗?

夏洛克: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

鲍西娅:那么犹太人应该慈悲一点。

夏洛克:为什么我应该慈悲一点?把您的理由告诉我。

鲍西娅: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所以,犹太人,虽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请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执行起赏罚来,谁也没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们既然祈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说了这一番话,为的是希望你能够从你的法律的立场上作几分让步;可是如果你坚持着原来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执法无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夏洛克: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

【乙】 A道……“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桨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A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A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A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2分)

(1)【甲】文出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 。

(2)【乙】文出自《 》,其中A是_____________。

2、【甲】处画线处夏洛克认为他进行的是一场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诉讼,那他为什么还要打这场官司呢?(4分)

答 :

3、 结合【甲】【乙】两段文字,简要说说选段反映了鲍西娅和“A”有怎样的共同之处?。(4分)

初三第五次语文月考答案

1、(10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2)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3)瀚海阑干百丈冰(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4分)(1)赃物(2)狼藉(3)在劫难逃(4)长途跋涉

3、(3分)C

4.(3分)B

5.(4分)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6、(3分)(1)多(2)远播(3)少

7、(4分)(1)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在远处观看而不可以靠近玩弄它。

8、(3分)D

9、(4分)(1)侍奉(2)结盟(3)回到(4)通“背”,违背 10、(3分)C

11、(2分)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

12、(3分)D

13.(3分)B

14、(总共4分)(1)净化空气,换气稀释,密闭操作,加强个人防护。(2分)(2)因为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泄露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内照射上。造成内照射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吸入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饮用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吃了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放射性物质从皮肤、伤口进入体内。(2分)

15、(4分)(1)儿子在幼儿园第一次吃鸡翅时带回鸡翅与我分享。(2)儿子过马路时总想着保护我。(3)母亲节,儿子在槐树上写字,要送我一路槐花。(4)儿子在验血时得知与我血型相同时,欢呼说可以给我输血。

16、(4分)“专心致志””一棵一棵”写出儿子对母亲深切的祝福,表现出儿子的孝顺。(也可从修辞手法,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

17、(4分)(1)呼应开头,篇末点题。(照应题目,点明中心。)

(2)写母亲照顾孩子辛苦,但内心充满甜蜜和温暖,表现母子情深,彼此关爱的主题。同时,也写出了朋友态度的转变,与前文形成对比。

18、(总共5分)母子亲情是世上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最真最纯的情感。(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像文中的儿子那样热爱母亲,回报母爱,多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一些简单的家务,多培母亲聊聊天等。(3分)

19、作文。(50分)

附加题:1、(总共2分)(1)《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2)《水浒传》 吴用

2、(4分)因为通过这场诉讼,夏洛克可以借机报复安东尼奥,甚至可以致他于死地。

3、(总共4分)共同之处:足智多谋。(2分)【甲】段中鲍西娅一步步将夏洛克引入陷阱,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可以看出。(1分)【乙】从吴用提出好计策”智取生辰纲“可以看出。(1分)

课外文言文翻译:当时鲁庄公喜爱力士,曹沫便因勇猛有力在鲁国任职。後曹沫担任将军,与齐国交战,三战三败。鲁庄公惧怕齐国,便割让遂邑求和。但仍以曹沫为将,而齐桓公便决定与鲁庄公在柯设坛结盟。

当日,齐桓公与鲁庄公在坛上进行仪式,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挟持桓公,齐桓公左右无人敢动,管仲问曹沫:「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可是你们强大的齐国侵略鲁国也已经太过分了。现在鲁国都城(的城墙)倒下来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注:此处极言齐国侵占鲁国地方之多】。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吧。」桓公於是答应还回侵略鲁国得到之地。曹沫扔掉匕首,走下坛并面向北面,回到就群臣之中,面色不变,辞令如常。 齐桓公非常愤怒,想反口不还。管仲劝说:"这样做不可以。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快乐贪图这样小的利益。这样做会使你在诸侯中的威信尽失,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帮助,还不如还给他於是," 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都还了回来。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三
《2013年浙江省中考说明20篇文言文名句大汇总(附答案,最全面,最新,最省力)》

2013年初中20篇必背文言文名句

姓名 班级

一、《<论语>十则》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

3

4、?

5、复习有新发现可以当老师的句子:。

6、?

7、论述身边到处都有老师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

8

二、《桃花源记》

10、描写桃花林中花草美景的语句是:

11、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

是: , 。

12、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

13、表明桃源人来此绝境原因的语句:。

14、体现桃源人不想外界的人扰乱自己生活的句子:

三、《爱莲说》

15、。

四、《陋室铭》

16、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17、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

18、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9

20、主人在陋室可做的事: , 。

五、《三峡》

21、总写三峡春冬二季景色特点的语句是:。

22、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语句是:。

六、《记承天寺夜游》

23、

七、《小石潭记》

24、

25、动静相结全写鱼的句子:

八、《马说》

26、点明千里马终生命运的语句是:。

27、。

九、《醉翁亭记》

28、描写“山间之四时”景色的语句是: , , , 。

29、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

是: , 。

30、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 , 。

31、现在用来比喻别有用心的句子是: .

十、《孟子二章》

32、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又是课文中心论点是: , 。

33、孟子从反面论证国家“内忧外患”并不是一件坏事的句子

是: , 。

十一、《岳阳楼记》

34、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 , 。

35、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36、赞扬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 。

十二、《鱼我所欲也》

37、揭示文章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 , , 十三、《出师表》

38、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39、体现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40、先汉兴隆的原因: , , 。

后汉倾颓的原因: , , 。

41、陈述奖罚要分明的句子: , 。

十四、《曹刿论战》

42、曹刿请见鲁庄公原因的语句是: , 。

43、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 , , 。

44、一鼓作气, , 。

十五、《送东阳马生序》

45、作者自己甘愿吃苦的原因句子: ,

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

46、群臣吏民,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 ,受下赏。

十七、《五柳先生传》

47、文中概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 。

48、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

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 。

49、反映他生活艰苦却安贫乐道精神的句子

是: , , , ,晏如也

十八、《与朱元思书》

50、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

51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 。

52、 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 。 ,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3、 描写山之“奇”的句子: ,皆生寒树,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

54、 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 , 。

55、 直接描写水清的句子: , 。

56、 描写水湍急的句子描写水清的句子: , 。

5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

58、触景生情句,爱慕自然,鄙弃名利句: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十九、《湖心亭看雪》

59、《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 , ,上下一白。

60、《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对西湖进行整体上的特写的句子是:惟长堤 、湖心亭 、与余舟 、舟中人 而已。

二十、《答谢中书书》

61、《答谢中书书》 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62、高峰入云, 。 ,五色交辉。

初中文言文名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不足为外人道也 15、出淤泥于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5、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

26、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0、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31、醉翁之意不在酒 3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7、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4、再而衰,三而竭 , 4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0、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1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5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5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7、。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9、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60、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四
《2012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3天》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第13天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示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 ──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 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 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 ,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 ─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 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 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象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 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 ,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诸如科学、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表一类的 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节选自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有删减 )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B.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C。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的或几乎完全的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2.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 ,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

D.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这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

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

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

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

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

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

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

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

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

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

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

御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

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释: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ti):举发纠正。

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执之,无使得遁 趣:前去

B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恶、痛恨

5.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敢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为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 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D.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 ——9题 。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8.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5分)

9.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默写(6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11——14题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个小草,每一个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

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种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 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陈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种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0期)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弯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五
《关于感恩的句子[1]1》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您们——我的父母,是您们给予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富足的家,一个充满着浓浓知识氛围的家。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关爱父母,使我们的责任。

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葱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着,像历史的长河奔腾喧涌,永不停息,轰轰烈烈.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就像罗斯福那样,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三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的心灵里的一种认同。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我们对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

“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感恩老师的段落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当我们高唱《感恩的心》优美、感伤的歌词、挥洒《感恩的心》伤感、美丽的动作时,会让你脑海中浮出一个神圣的名词——“老师”吗?

老师—一个世上最神圣、最无私的职业,她会为了自己的学生而忽略自己的儿女,她会为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而废寝忘食,她会为了学生的某件事而流下眼泪,她会为了同学生病而焦急难受……她会做太多太多的事情,即使自己再苦再累她也毫不在乎,她做这么多是为什么?难道仅仅因为她是老师吗?不,还因为她在她的内心深爱着她的学生。有时她也会发火,难道那是不疼你的表现吗?不,那是希望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的一种方式,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一点的进步,她会比谁都高兴,但如果听到半句关于自己学生不好的半点消息,她总会皱起眉头。

老师的语句,是一眼永不枯竭、汩汩流动的山泉,孜孜不倦教悔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冲刷掉那里的浊水与污泥,那两片红唇间包含着无尽的神奇与奥妙。

其实,我文中的士那个“她”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综合二班班主任曾利强老师。为了我们这个班,曾老师费尽了心思,每天早早地起床,晚上等我们就寝后才可以去休息,可是我们班的同学总是让曾老师失望,每次走进教室不是纪律问题,就是卫生问题,有一次老师在班上说着这些事,说着说着,老师的喉咙哽咽了,眼框湿润了,那眼泪包含有多少辛酸,多少委屈,多少对我们的爱啊!一种莫名

的伤感与敬重一下子涌入我的脑海,撕扯着我的思绪,那个时候您是抱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上完这堂课,您是拿什么样的勇气擦干眼泪继续上课。

我身为本班班长,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自己管不好这个班总让老师操心,我深感愧疚,我在这里代表全班同学向您说声“对不起”,老师,您辛苦了!

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苦,她只希望看到我们的成功,再多的辛酸都不在意,只要我们坚持永不放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哪怕留下的只是苍白的记忆,把委屈留在心中。

我相信这也是全天下老师的心声!

泪水曾几次浸湿我的枕头,望一望天上那闪烁的繁星,像您眼中闪烁的泪光,遇到您我们是那么幸福!为什么我那么容易流泪,为什么泪水流过的脸颊还残留着幸福?哦,那是您对我的爱,一种发自内心无私的爱,时间冲不谈友情的酒、距离拉不开思念的手,不管以后我们身处何方,您永远是我心中的明月。

最后,我只想再一次非常真诚地说声抱歉,我要高声地说老师,您辛苦了,也向全世界所有教师说声“老师,你们辛苦了,祝你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事事顺心,桃李满天下。” 感恩母亲的段落

我应该感谢母亲,是她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成长,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在

人生的道路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应该感谢母亲,是她给了我优良的品质,让我在缤纷嘈杂的社会里不去追求奢侈,不去爱慕虚荣,洁身自爱,淡泊名利。

感谢母亲,她使我明白:人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感谢母亲,她使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比金钱更为可贵,比如亲情!

感谢母亲,她是迷涂时的指南针,永远引你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妈妈,是您让我拥有了更广阔的天空,是您让我看得更高,更远。

所有的母亲,都是这世间最尊贵的一种种族。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

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

我仰望星空,漫天的星斗对我一眨一眨,像是您慈爱的眼睛。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母爱是惟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感谢母亲,她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我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我迈开坚定的脚步.

感谢母亲,因为她是一位母亲,而母亲则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冬夜里的一床丝棉被;挫折中的阵阵清风;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荒寂中的一朵鲜花;航行中的一道港湾……

感谢母亲,因为她塑造了一个生命——我。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六
《2013年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语文答案》

摸底考试语文答案

1.【B】【解析】(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

2.【C 】【解析】(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3.【B 】【解析】(A.绝对化。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紧密”而不是全部。 C.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D】【解析】(多:称赞,赞赏。)

5.【B】【解析】(③表现赵延进能于吏事。④说明赵延进担任后勤方面的具体职务 ⑥与谋勇无关。)

6.【B】【解析】(治理水患不是在太平兴国年间。)

(1) 一同前往的年轻人争着夺取财物,唯独赵延进拿了几十卷书回来,同辈的人们都笑话他。(定语后置、“竞”“财贿”“哂”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 主上把边防大事委托给我们这些人,是期望能打败敌人啊。违背命令但获得胜利,不是还强过战败而使国家受辱吗?(“委”、介宾结构后置、“克”“愈”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赵延进,是澶州顿丘(河南清丰县)人。他的父亲赵晖,是周太子太师。赵延进很喜欢学习,曾经和乱军一起进入百姓家,一同前往的年轻人争着夺取财物,唯独赵延进拿了几十卷书回来,同辈的人们都笑话他。

后汉末年,赵晖担任凤翔节度使,还没有到达军镇就职,王景崇占据城池反叛了,朝廷命令赵晖担任都招讨使去攻打他。这时候赵延进十八岁,多次充当军队的先锋。景崇被平定,赵延进送捷报奏章入朝,被授予授凤翔牙内指挥使的官职,并兼任贵州刺史。赵晖调任到宋州,赵延进亦随父亲一起过去并担任牙职,后来改任荣州刺史。睢阳有数百强盗,各自拥立首领,成为百姓的祸患。赵延进领父命,带领牙兵一千多人去平乱,全部擒拿并杀死了他们,朝廷下诏书褒扬赞美他。

宋朝初年,赵延进升任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赶上征伐后蜀,因为襄州正当川路的水陆要道,就任命赵延进做了钤辖(钤,音qián;钤辖,武官)、同知州务(知州副手)。后蜀被平定,专门负责郡务。汉江水年年毁坏堤坝,危害民田,经常征召工役

修理维护,赵延进垒石做为堤岸,就杜绝了它的祸患。入朝做了两浙、漳泉国的信使。太平兴国年间,大军平定并州,讨伐幽蓟的时候,赵延进都是做攻城八作壕砦(zhài,同“寨”)使。太宗曾经下诏督造炮具八百副,期限是半个月,而赵延进八天就完成了。太宗亲自试用(合格),非常高兴。 辽国人侵扰边境,朝廷命令赵延进与崔翰、李继隆率领八万兵马抵御他们,皇帝赐予阵图,分为八阵,让他们按阵图行事。军队驻扎在满城,辽国骑兵蜂拥而至,赵延进登高而望,敌军东西绵延布满山野,看不见他们的边际。崔翰等正在按图布阵,阵与阵之间距离百步,士兵们疑惑畏惧,毫无斗志。赵延进对崔翰等人说:”现在敌兵这么多,而我军分散零星布阵,这形势相差太大,敌人若挟持我们,我们将靠什么自救呢?不如合兵一处进攻他们,才可以决一胜负。主上把边防大事委托我们这些人,是期望能打败敌人啊。违背命令但获得胜利,不是还强过战败而使国家受辱吗?”崔翰等人说:“万一打不赢,那可怎么办呢?”赵延进说:“倘若失败,则延进我独自承担这个责任。”于是将军阵改为两个大阵,前后互相呼应。三次交战,大败敌军。赵延进凭借军功升任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

等到赵延进要被替代的时候,几千官吏百姓守在城门口希望他能留任,皇帝下诏允许他再留任一年。淳化初年,飞蝗不入邓州境内,朝廷下诏褒扬他。回京后,被任命为判右金吾街仗事。至道二年,被任命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咸平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左武卫上将军。

赵延进形貌俊秀严整,涉猎经史,勇武有谋略,士流因此赞赏他。赵延进的妻子就是淑德皇后的妹妹,所以在显德、兴国年间,很是被当做心腹任用。儿子赵昂,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8、颔联用典(2分),借用狄青和岳飞被朝廷猜忌陷害的故事(1分),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被牵连辞官后报国无门的郁闷、凄然和有志难舒的落寞、不平(2分)。

9、首联、颔联写了归乡之前,被牵连辞官,独自南归时的孤寂、不平、凄然、落寞。(3分)颈联、尾联写归乡之后,看着熟悉的梨园,听着村巷里熟悉的乡音,炉火边烹一杯淡茶,看天边月光摇曳。这舒缓宁静的生活安抚着作者的心境,心绪逐渐平复,归于淡然和宁静。(3分)

10.(1)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2)吾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3)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11、(1)【B3分,E2分,C1分】【解析】(A街灯使得小镇的风水很好是部分人并不

科学,或不完整的看法。C原文无据,推理具有或然性。D“为人偏执”错,对待财主的态度不是偏执,而是坚持原则,这正是文章对七爷的赞美之处。另,“鳏居,没有女人操持家务,家里很乱”与他“孤僻的性格”的形成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并列关系)。

(2)①小镇的灯在七里五乡是出了名的,哪个年夜也招来许多的人看灯。②小镇的灯花样繁多。③七爷的灯上了电视台。④停电以后,人们点上蜡烛也要观灯。⑤没有灯,人们感到别扭,不忘七爷和街灯。

(每条2分,答对三条即可。意思对即可。)

(3)①沉默寡言。②不谋私财,淡泊名利。③执着的热爱着街灯。④坚持原则,不畏权势。(答对三条给6分,意思对即可)

(4)①每到过年小镇就挂满街灯,表达了小镇人对街灯的喜爱。②表达对七爷执着地爱灯、制灯的赞赏。③人们克服了财主的阻挠,买来蜡烛代替电灯,使街灯不灭,表达了村里人们对恶势力的不满和愤怒。④七爷走后,再无人制灯,但小镇人对七爷的怀念,对街灯的怀念之情永远“不灭”。(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启示:①执着才能成功(执着才能把一件事做好)。②为百姓做好事,人们会永远铭记。③做人就要有敢于坚持原则、不畏权势的勇气。(或可有其他启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

12、(1)D E解析:D项2分,E项3分,A项1分;A项‚可见人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说法错,不是全部,只是‚很多‛。B项错在‚相较于鲁迅作者更喜爱梁实秋‛,属主观臆断、无中生有,C项错在‚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据原文‚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可知,属无视限定、扩大范围。)

(2)①引用传主的言论,表现其淡漠名利、胸襟洒脱的思想意识。②引用梁锡华、余光中的言论,从侧面(或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③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④表达了对梁实秋的赞赏之情。(每点2分,答3点给满分)

(3)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所以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观点2分)

具体表现在:

①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遥望故乡。

②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

③投效政府,为国做事,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编委会薪俸。

④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虽然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

(阐发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答案示例一:

我更喜欢鲁迅。(2分)

理由如下:

(1)鲁迅深刻、锐敏、忧郁沉痛、终生与现实苦斗,是勇猛的战士。如:他的《阿Q正传》揶揄了“精神胜利法”,《药》揭示了国民的愚昧。国难当头,他的文章引领了民族的方向。 国难当头之际,鲁迅的作品更能拯救民族,他不愧为“民族魂”。

(结合文本阐述1分;联系实际2分,举一例即可)

(2)梁实秋通达、温煦、旷达潇洒,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是中国式的文人。他的身上虽然有种种美德,但和鲁迅先生相比,他的做法对于抗战无更大的实质性帮助。

(结合文本阐述1分,和梁实秋先生进行比较2分)

答案示例二:

我更喜欢梁实秋。(2分)

理由如下:

(1)梁实秋具有中国文人的种种美德,他通达、温煦、旷达潇洒,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不仅如此,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热心为国家效力。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

(结合文本阐发1分;联系实际2分,举一例即可)

(2)鲁迅深刻、锐敏、忧郁沉痛、终生与现实苦斗,是令人尊敬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风格和梁实秋不同,但不因此而影响我对梁实秋的喜欢。

(以上一条3分,有理有据即可)

13、【B】【解析】(A白发如新: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B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C“心领神会”不能跟宾语。D令行禁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

14、【D】【解析】(A语意不明,我方还是731部队死亡3000人,没说清楚。B语序不当,“不仅”应在“秋海棠”之后。C“提前”和“预测预报”重复。)

15、C

16、陕西寒露(或国庆)逢“健康杀手”雾霾。(5分)

17、【答案】①心情差,一切都乱套 ②而是输给了自己的心情 ③才能头脑清楚,信心十足。

(答案不唯一,通顺合理可酌情给分。)

18、.略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七
《2012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第12天)》

2012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第12天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示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 ──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 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 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 ,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 ─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 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 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象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 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诸如科学、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表一类的 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节选自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有删减)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B.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C。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的或几乎完全的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2.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 ,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

D.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这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

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

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

太息。

(明穆宗隆庆)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

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

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

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

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释: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ti):举发纠正。

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执之,无使得遁 趣:前去

B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恶、痛恨

5.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敢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为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 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D.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二)古诗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 ——9题 。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8.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5分)

9.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默写(6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11——14题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个小草,每一个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种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 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陈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种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0期)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弯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八
《江苏省盱眙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盱眙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熟谙 风流倜傥 莫衷一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B.怂恿 金欧无缺 越俎代庖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C.碟血 心无旁骛 坐收渔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磨砺 茅塞顿开 因才施教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阿房宫赋》,前人认为:“一起突兀,一结无穷”,中间写宫室和宫女生活部分“藻丽流动”。

B.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C.罗汉们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

D.“了不起!”这一出悲剧的确打动了我们,我们议论纷纷:“支那也有了不起的女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自卫队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行的用语,目的是 其军事性、战斗性。

②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就是神话和传说之间的 。

③联合国是 主权国家 能参加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A.掩盖 界限 只要/就

B.掩饰 界限 只有/才

C.掩盖 界线 只有/才

D.掩饰 界线 只要/就

4.把下面的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百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 D.①⑤③⑥②④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德国的“汽车社会”

①德国是现代汽车之父戴姆勒和本茨的家乡。对保时捷等德国名车,人们早已耳熟能详。“飙车”大王舒马赫兄弟出自德意志民族。这个人口八千二百万的国家,汽车保有量达到四千九百万辆(同当今中国差不多),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辆轿车。德国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4%但公路总长度已达23.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万公里,高速公路的不少路段不限速。如此众多的汽车,如此稠密的公路,如此繁忙的交通,再加上世界上开车最快的民族,这个在“汽车社会”中摸爬滚打了一百多年的国家却是世界上交通安全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交通死亡人数仍在逐年下降。

②在德国开车是“快而不累”,大家按规矩开,违规的人只是极少数。德国提倡“防卫式”的驾驶方法,就是随时估计到周围的人可能出现的错误。快、慢、停、让,转换中很少无谓地浪费时间。德国行车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题目,就是合理利用车上的灯光设备,随时让周围人看到你。光线稍有不足,驾车人就会及时打开车灯,这不是为了看路,而是使自己的目标更加明显,以保护彼此的安全。

③大多数德国人以一丝不苟、几近呆板的方式来遵守交通规则。有人调侃说,什么是德国人呢?半夜两点,夜深人静,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一个行人站在路边耐心等待,人行道绿灯亮,才开始过马路。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德国人。这既是笑话,又不是笑话。德国道路交通信号灯系统全部自动管理,极少有监视器。路口无交警站岗值勤,更无“交通协管”之类。交通警察都是坐在车里巡视或待命。

④德国人喜欢用“交通参与者”这个词,表示在交通环境中的平等。无论是开车的,乘车的,骑车的,步行的,各有行为准则,能否得到特殊的权利,取决于当时公务的紧迫程度。通常情况下,汽车礼让行人或骑车人;一般私家车礼让公交车和出租车;所有车辆和行人避让正在执行任务的救火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德国交通管理的一个原则是尽力保证交通参与者对道路的使用权益,政府很少为少数人实施“道路限行”,即便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交通也没什么太特殊的举措。 ⑤如今,德国人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他们意识到汽车不是坦克,不能只保护自己。总之,改善交通,人人有责,人人尽力。 (取材于权忠宪《从德国看中国汽车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

A、德国汽车文化兴盛,有一百多年历史,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汽车人口”却很多。

B、德国汽车工业发达,出产保时捷等名车,现代汽车之父及“飙车”大王舒马赫都是德国人。

C、因为德国公路路况好,人们又能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路口很少有警察和监视器。

D、德国虽然公路稠密,汽车众多,车速较快,交通繁忙,但交通安全状况仍然很好。

6.解释第③段中“这既是笑话,又不是笑话”的含义。(4分)

7.根据第⑤段画线语句,推断德国人在未来汽车设计和制造时会考虑一个什么问题。(4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⑴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戚,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殊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⑵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逐政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字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尉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释】①脱票: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8.下列词语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南平教谕署:委任 B.墨者多自免去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C.执政阴沮之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疾:憎恶、痛恨 9.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②廷臣无敢言时敢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为摧豪强,抚穷弱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四、默写

古诗文默写(8分)

12.歌台暖响,;舞殿冷袖,。

13.,开妆镜也;,梳晓鬟也。

1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间如梦,。

1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1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②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②巴陵:今指岳阳。

17.“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18.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

1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六、语言表达

20.请根据下列表格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保持一致。(3分)

表1

七、名著导读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5分)

21.官渡之战后,曹操采用程昱的之计,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引诱袁绍来追。

22.火烧赤壁后,曹操败退到,以为没有伏兵,大笑道周瑜、诸葛亮到底是无能之辈,没想到被关云在此截住去路。

23.蔡夫人、蔡瑁设计“鸿门宴”欲害刘备,刘备在逃脱时跃马过檀溪,他骑的马叫做。

24.为了实现火攻的战略构想,周瑜在南屏山建了,请诸葛亮作法借东风。

25.“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说这话的是。

八、作文

26.生活中需要做一些减法,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热闹的生命里有许多不堪承受的东西,所以生活中做好减法,是很复杂高深的生存技巧和学问。

请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九
《2009年海南华侨中学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

2009年海南华侨中学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

2009年2月27日

注意事项:请将1—6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题目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

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

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

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D.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

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

胡宗宪曾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①,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

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

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

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

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

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①符瑞:有祥瑞征兆的物品。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

B、墨者多自免去 墨:贪污,不廉洁 .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

D、素疾大户兼并 疾:加快,迅速 .

5、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②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6分)

(2)已而, 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 鱼肉缙绅, 沽名乱政, 遂改督南京粮储。(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浦①途中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今在安徽贵池。此诗为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途经此地而作。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的家乡樊川就在那里。

8.“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5分)

9、结合景、情、物(雁)试析本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2)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白居易《琵琶行》) (3)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刘禹锡《陋室铭》)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雅 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空渺天以续古刹之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

“说说它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

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 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顿挫分明,山骨嶙峋,笔锋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

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为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 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

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安抚说:“裱画最忌虫蚀,切记要放进樟木箱内!”说完,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周家主人这才醒悟,但已被赵仲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当初包好的银钱,“送”赵仲走出了大门。

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也舍不得出手啊!”

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摔得老远,忿忿地说:“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

赵仲飞前一步,捡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的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

据说,赵仲常常读得泪流满面……

(选自《<小小说选刊>15年获奖作品精选》)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也舍不得出手啊!”由此可以看出,赵仲行窃是为保真品,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

B.“说完,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赵仲这一“笑”,一是为自己的机智聪明而得意的笑,二是为周家主人的愚笨上当而嘲笑。

C.作品平铺直叙,刻画了一个雅盗形象。结尾写到赵仲不再行窃,白日劳作,夜间读画,“改邪归正”了还要继续读《瀛桥风雪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D.《雅盗》情节的传奇性,构思的巧妙性。先通过一个诱人的题目来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期待视野,矛盾的搭配充分调动了你的想象力。

E.在作品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充满“雅”的氛围,让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盗”在行窃,只看到“赵仲”在“卖弄”他的才华。

1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盗贼赵仲的“雅”的?(6分)

13、 周家主人为什么会相信赵仲的话,把画轴摔了呢?为什么赵仲对《瀛桥风雪图》有如此之深的感触?(6分)

14、小说《雅盗》描写了赵仲盗画的故事。在“雅”与“盗”的认同上,有人认为赵仲虽然是盗但他的雅令人佩服;有人认为赵仲虽雅但毕竟是盗,有些低俗。你的看法呢?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悲壮的超越

——郑成功评传

卞毓方

①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②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即。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 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③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鸿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要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疑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烈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节选自《长歌当啸》,有删节)

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现实感、苍凉感、真实感。

B、第⑤段中 说“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这句话在结构上为下文写郑成功的“超越”(收复台湾)作铺垫。

C、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女人洁身自爱的句子篇十
《2009年海南华侨中学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

2009年海南华侨中学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

2009年2月27日

注意事项:请将1—6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题目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

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

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

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D.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

宪曾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①,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

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门,..

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

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

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①符瑞:有祥瑞征兆的物品。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

B、墨者多自免去 墨:贪污,不廉洁 .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

D、素疾大户兼并 疾:加快,迅速 .

5、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②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6分)

(2)已而, 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 鱼肉缙绅, 沽名乱政, 遂改督南京粮储。(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浦①途中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今在安徽贵池。此诗为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途经此地而作。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的家乡樊川就在那里。

8.“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5分)

9、结合景、情、物(雁)试析本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2)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3)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刘禹锡《陋室铭》)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雅 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空渺天以续古刹之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

“说说它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

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

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顿挫分明,山骨嶙峋,笔锋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

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为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 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

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安抚说:“裱画最忌虫蚀,切记要放进樟木箱内!”说完,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周家主人这才醒悟,但已被赵仲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当初包好的银钱,“送”赵仲走出了大门。

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也舍不得出手啊!”

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摔得老远,忿忿地说:“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

赵仲飞前一步,捡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的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

据说,赵仲常常读得泪流满面……

(选自《<小小说选刊>15年获奖作品精选》)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也舍不得出手啊!”由此可以看出,赵仲行窃是为保真品,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

B.“说完,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赵仲这一“笑”,一是为自己的机智聪明而得意的笑,二是为周家主人的愚笨上当而嘲笑。

C.作品平铺直叙,刻画了一个雅盗形象。结尾写到赵仲不再行窃,白日劳作,夜间读画,“改邪归正”了还要继续读《瀛桥风雪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D.《雅盗》情节的传奇性,构思的巧妙性。先通过一个诱人的题目来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期待视野,矛盾的搭配充分调动了你的想象力。

E.在作品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充满“雅”的氛围,让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盗”在行窃,只看到“赵仲”在“卖弄”他的才华。

1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盗贼赵仲的“雅”的?(6分)

13、 周家主人为什么会相信赵仲的话,把画轴摔了呢?为什么赵仲对《瀛桥风雪图》有如此之深的感触?(6分)

14、小说《雅盗》描写了赵仲盗画的故事。在“雅”与“盗”的认同上,有人认为赵仲虽然是盗但他的雅令人佩服;有人认为赵仲虽雅但毕竟是盗,有些低俗。你的看法呢?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悲壮的超越

——郑成功评传

卞毓方

①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②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即。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 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③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鸿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要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疑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烈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节选自《长歌当啸》,有删节)

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现实感、苍凉感、真实感。

B、第⑤段中 说“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这句话在结构上为下文写郑成功的“超越”(收复台湾)作铺垫。

C、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读史、评史。“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6、第①段中作者说“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浓重的悲剧雾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6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表达喝茶的句子

下一篇: 我爱你句子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