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日记 >

本土小说之偏见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24    阅读:

  本土小说之偏见

  一直对本土小说怀有偏见。说它脏、乱,想想也只是表象且只限于局部之局部。细思更本真的缘由,大概还是嫌弃它们太过于严肃了,没错,就是严肃!

  一则,主题过于严肃,政治、资本、乡土、自由恋爱、女性地位…都统一于一个“革”字之内,而这些主题,又大抵沦为了政治附庸之属。先锋

  派小说、伤痕文学主导的现代文化市场,不寒而栗,《红岩》、《林家铺子》、《红高粱》、《莎菲女士的日记》、《伤逝》…都是经典,但这些主题各异的严肃小说,能经得起几部,吞咽多了,也只不过一个味道,一件事情。当然,前提是我是一个讨厌诸如政治话题革命话题且对它一无所知的人。

  二则,表现手法过于严肃。小说是虚构、讲故事,好的小说,却需要读者相信这是真实,于是在普遍敕造的真实中,有聪明人反其道而行,开篇自言“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反而以假乱真让人耳目一新了。然后又有自作聪明的人反而反之,传记少有人看且涉及了敏感的东西,便联系出版社,“将文体给我改成小说吧。”可笑的是,这的确也成功造就了繁荣。我眼中的本土小说,无疑便是后者,这是其一。其二,批判是小说的灵魂及与生俱来的社会功能。如何批判讽刺,也就影响到小说高度了。中国人缺少幽默感,更缺少疯子,索然无味的反讽司空见惯,鲁迅的讥讽,一刀见血,是种严肃的讽刺,鲜有人能及,但也因过于严肃而让人不爽,故更倾向他的散文杂文随笔之类。

  三则,大众读者过于严肃。前面也有说到,国人缺少幽默感,目标读者如此,也无怪乎小说最终走向之宿命了。在严肃的环境中严肃且认真的生存生活,每一次革新带来的所谓身心解放,也显得尤为可笑了。至此便想到高中教语文的体育老师提及的一个笑谈——纵观而今婚姻问题,离婚率高的,不是爷爷奶奶一代,也不是我们年轻一代,反而是传统婚姻向自由恋爱解放一代的爸爸妈妈们。这也可以说是国民的匪性吧,从一个笼子里放出来,愚昧的高呼与狂欢。

  以严肃的文字浅析了一番对本土小说的偏见,就如诸位没有兴趣看我这些严肃的文字一样。当放弃阅读老饶提及的《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之时,心思愈加飞到欧亨利契科夫之属上了。阅读取向,应当是——中国的诗歌,外国的小说。始终持着如此偏见,即使有少许的例外。

  自我设定成了一个严肃的角色,却对严肃的人,也生了固有的偏见。

  • ·爱国小说(2015-08-09)
  • ·官场小说(2015-08-09)
  • ·红色小说(2015-08-09)
  • ·军事题材小说(2015-08-09)
  • ·科普小说(2015-08-10)
  • ·蛋蛋日记(小说版)(2017-08-1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最新护林员巡山日志【三篇】
  • 最新护林员巡山日志范文六篇
  • 最新护林员巡山日志范文(精选6篇)
  • 最新护林员巡山日志集合6篇
  • 最新护林员巡山日志范文(通用3篇)
  • 最新护林员巡山日志【3篇】
  • 物流实习工作日记
  • 欢乐的圣诞节英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