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3    阅读: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一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诗句》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诗句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成语: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严寒的地区,含有严寒的意思。例:“汉使苏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国,为匈奴牧羊十九年。”

雪虐风饕:风雪交加。形容严寒。

古诗\名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二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昇《雪望》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三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四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五
《描写冬天的诗》

☆01 江雪 唐 柳宗元 (公元773年—公元819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字词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独:独自。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白话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作品赏析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

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

艺术表现上,除虚实相生、动静相成外,该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仄韵。五绝是绝句中最玲珑剔透的小品,用仄韵是罕见的,也最难写出神韵,因为仄韵字,容易造成逼仄压抑的心理反应,不利于诗境的开拓。而此诗却用仄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绝”“灭”“雪”因为逼仄造成的冷峻刻削之感,正好与雪境的氛围相合,体现出柳诗峭拔的骨力与清冷色调紧相揉合的特色,比较典型地代表了柳诗的基本风格。

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

☆ 别董大 ·其一 唐 高适 (700年—765) 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⑴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⑵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⑶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白话译文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作品鉴赏

《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描写冬天的诗·3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 对雪 唐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注释 ①六出:六瓣。雪的形状如六瓣花 ②琼枝:白玉雕成的树枝③恶路歧:险恶的道路 ④户:人家

作品译文 雪花飘入庭户,窗外的青竹渐渐变成玉液琼枝。如果登上高楼欣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盖尽。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约公元709—789年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作品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作品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创作背景

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因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的是严冬,应在遭贬之后。上半首似言自己被害得走投无路,希望获得一席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下半首似言绝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给自己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当然也包含无限的感激之情。以此看来,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而且反映了诗人政治生涯的酸辣。

作品鉴赏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对这首诗的词句释义和意境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诗表面看似乎字字“明白”,实则言简意约,含而不露,“情在景中,事在景中”,而情非直抒、事不明写,这给解读带来难度,歧义难免,多解必然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

描写冬天的诗·4

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从这一个字可以推知有行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时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7-8]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格调清雅淡静,却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无穷的韵味。[4]

☆ 山中雪后 清代 郑燮(1693—1765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翻译

雪整整下一夜,到天明是天空依旧飘洒着细细的雪,整个山谷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人觉得恍然置身于梦境中,谷中央的小瀑布早已结成了条条的冰凌,晶莹剔透,树枝上沉沉的压着厚厚的积雪,风吹来,树枝上的雪花绵绵密密的随着风纷纷扬扬的飘洒开来。

赏析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①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作者借此诗作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句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

描写冬天的诗·5

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减。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鉴赏

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作者简介白居易,祖籍山西太谷县,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白居易的祖父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彭城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白居易与符离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和符离人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并称“符离五子”,他们同泛陴湖,游流沟寺,登武里山,诗酒盘桓,称盛会焉。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问题:

(1)从诗歌描写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感知到作者孤寂凄冷的心境。

(2)这首诗没有从下面哪个角度来描写夜雪?

A.触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答案:C

解析:已讶衾枕冷- 触觉

复见窗户明- 视觉

时闻折竹声- 听觉

☆ 雪 张元 宋朝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银河下帝畿。

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

宋朝诗人张元的《雪》则语出惊人,想像力丰富。虽然在这四句诗里只字没有一个“雪”字,但诗人却借助于神话的浪漫色彩,奇思妙想,把这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被天兵天将杀败的三百万玉龙身上脱落的败鳞残甲,让人不禁有种神驰天外,气势恢弘的感慨。可见诗人是那样的性情豪放,胸怀坦荡。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六
《写出描写冬景的诗句》

写出描写冬景的诗句(至少5句)

写出关于“友情”的诗句

写出关于“亲情”的诗句(至少5句)

关于亲情的名言

课内2句:

课外2句:

关于勇气的名言

课内3句:

课外3句:

写出本册书中“鲁迅、列夫 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三位文学家的名言各一句。

写出本册书中你知道的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课外你搜集的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写出你知道的关于牛的歇后语

写出你搜集的谚语

课内:

课外:

写出你知道的关于牛的歇后语

写出本册书中关于“描写气象”的谚语

写出课外你收集的“描写气象”的谚语

写出你在课外收集的两个“谜语”

填空

民间文学指( )创作、(

的文学,民间文学反映了劳动者的( )、( )和( ),体现了他们的(、( )和( )。 )流传,并在流传中有所( ) )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七
《描写冬景的句子或诗词》

描写冬景的句子或诗词

小雪中漫步更是别有意趣的。天宇中只有一丝风似牵着风筝的线般牵着霏霏瑞雪,仰头望,这丝风主宰着粉蝶似的雪花,一忽儿斜跌下来,一忽儿打着旋飘飞,一忽儿悠悠荡荡扑向在地,落在行人的身上。雪花象一个顽皮的孩子永不厌倦地和人们嬉闹,拂着人们发热的脸庞,化成滴滴水珠流到眉毛胡子上,结成粒粒小冰碴儿。洁白的雪花悄然无声地落着,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不一刻,地上便有薄薄的一层了,当你的脚踏上去时,它会为你唱出欢快的足音“吱咯,吱咯、、、、、、”。伴着这足音你尽可展开想象的羽翼,去追寻你最美好的回忆,去拥抱你心中的幸福!你不妨作一次深呼吸那凉浸浸甜丝丝的花香就会浸入你的心脾,你不由得想到一颗纯洁的心,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那样纯洁。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温暖的阳光在湖面上闪动,山林里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鲜红和碧绿,这并不调和的色调,组成了别具一格的冬景。有时,一阵风吹来,没有了叶子的枝条,发出了一阵沙沙的声音,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萧索悲凉的感觉。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枝条,新生的嫩芽早已孕育起来了,这毛茸茸的不起眼的嫩芽,使你立刻又想到未来的春天,想到那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日子。 岁寒天末,一日冷似一日,蜗居在小城的我像极了一个被日子折磨的疲惫不堪的老男人,衣衫不整,边幅不修;慢条斯理不咸不淡的过着我的大学生活。在书籍考试中出生入死,俯首听命于教授们空洞的说教和虚饰的尊严,文学和哲学里那些陈旧的语词再也无法拯救我们日常生活的瘫痪。我的那些可爱的同学们在傍晚他们开始用生殖器和激情寻找明天,那些空洞的目光有如和平,热情在眼睛深处一闪而逝,尘世的耳朵保持着危险的平衡,而那些真实的情感却藏在肉眼看不见的风中逐渐流逝。其实这种存在仅仅是一些简单而细弱的声音,对于此,我不多说。我只能翻开日记,相册,让那些发霉的词语和泛黄的老照片开始诉说,诉说那固执地挣脱一切牵挽迅速的朝身后堆积的时光,诉说我们那久经时空浸润和过滤的痛感与激情,诉说是谁在妨碍我们飞行„„。 雪中漫步更是别有意趣的。天宇中只有一丝风似牵着风筝的线般牵着霏霏瑞雪,仰头望,这丝风主宰着粉蝶似的雪花,一忽儿斜跌下来,一忽儿打着旋飘飞,一忽儿悠悠荡荡扑向在地,落在行人的身上。雪花象一个顽皮的孩子永不厌倦地和人们嬉闹,拂着人们发热的脸庞,化成滴滴水珠流到眉毛胡子上,结成粒粒小冰碴儿。洁白的雪花悄然无声地落着,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不一刻,地上便有薄薄的一层了,当你的脚踏上去时,它会为你唱出欢快的足音“吱咯,吱咯、”。伴着这足音你尽可展开想象的羽翼,去追寻你最美好的回忆,去拥抱你心中的幸福!你不妨作一次深呼吸那凉浸浸甜丝丝的花香就会浸入你的心脾,你不由得想到一颗纯洁的心,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那样纯洁。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冬天到了,寒流也来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送走了五谷丰登的秋天,雪花飞舞的冬天终于来临了。 下雪了,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了。 春天的早晨是温馨的,夏天的早晨是热烈的,秋天的早晨是宁静的,那么冬天呢? 天刚见明,我背着书包,徒步走在上学路上。天和地的界限是那么朦胧:山是白的,天是白的,水上也飘着白雾。我想摸摸

这奇怪的雾,可它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逃向东,一会儿逃向西„„ 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街上的商店已陆陆续续地开门了。我顾不得去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也顾不得去品尝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食品,加快脚步,到学校去寻找冬天的早晨。 高阔的天空挂满着星斗,于冷干冷的寒气,冻的星星也直僵着眼。 温暖的阳光在湖面上闪动,山林里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鲜红和碧绿,这并不调和的色调,组成了别具一格的冬景。有时,一阵风吹来,没有了叶子的枝条,发出了一阵沙沙的声音,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萧索悲凉的感觉。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枝条,新生的嫩芽早已孕育起来了,这毛茸茸的不起眼的嫩芽,使你立刻又想到未来的春天,想到那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日子。 冬天的田野,显得特别空旷、辽阔。东北风在田野里一无阻挡地呼啸着。村子里的柴草堆被吹得翻飞起来,大树像强打精神一样,竭力站稳身子,让自己的枝条和风吹闹着,摇晃着,可是树枝上的前后几片黄叶被吹落了。这些叶子也象怕冷一样,一片跟着一片向土沟里滚着,向路上的行人脚下滚着。 乡村的冬天,田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田里的刚刚出土的麦苗是那样怯弱,原本绿嫩的叶子,显然已被冬天贴上了自己特有的标签,像孩子冬天被冻坏的脸。冬天田野的呼声更甚,让单独走在路上的人心里发毛,那树干没有了地,却被风摇曳得吱支地响,像在悲泣,又像在疯狂地舞蹈。 冬天的乡村,由于没有了绿树如荫的点缀,显得有点破败,由于很少有人出来,也就显得有些冷清。只是到中午的时候,人们才陆陆续续地走出,在阳光好的地方聚成一团儿。山墙根下翻阅阳光的人们,用传统的姿势默默地坚守着这块地方,不笑而笑,无语自语。有的甚至把帽檐往下一拉,遮住整个脸,不一会就发出了熟睡的鼾声。冬天的人们特别的能睡,也算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一种补偿吧。早晨,往往在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才会听到大人喊孩子起床吃饭的声音,有时还会听到孩子的哭声,大概是惊扰了他的香梦了吧。 乡村的冬天,黄昏倒弥漫着温馨的气息。比较起人们的早饭,晚饭吃得特别的早,于是黄昏可以看到袅袅的炊烟,是那样的柔和、轻盈。偶尔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孩子们玩起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怕得只是爷爷奶奶们,他们总是的抱着衣服跟在后面,嘴里说着气话,脸上却挂着慈祥的笑容,也难怪孩子们不听话。不时还传来狗的叫声,那不知是谁的脚步,碰触了它那敏感的神经,它表现的那种护卫者特有忠诚,想想还蛮让人感动的呢。 冬天的乡村,该有点小雪才对,好让人们的心绪得到调整,真正进入冬天的意境,雪总是喜欢在夜里给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几只无名的小鸟无意中撞落了一枝雪花,纷纷扬扬俨然激活了一簇动词。巨大的“白锦缎”上,留下“画匠”的杰作,一会儿被雪花覆盖得无痕迹了。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从这里开始,打开我们向春天瞩望的门扉,使我们常常记不住具体的日子,小雪在我们的指间随同一片日历滑过冬夜。 站在窗前眺望着冬天里季节,侧耳倾听着冬天里风的吟唱,那景色,那声韵,谁说冬天是苍凉的季节?其实,冬天正在寒冷的风霜中,积蓄着力量,在萧萧的寒风里吟唱着洁白的亮丽和冬天的坚毅。冬天的乡村有着让人不适应的萧条,春天的垂柳是一种情窦初开、夏天的荷塘是一种热恋、秋天金黄的丰收是一种成熟,而这些在冬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期待。也许吧,因为天择物德在冬天里却很难展现出它们的生机,但它却不受严寒的侵噬而消沉,那是生命与万物空灵,在更高的境界里最默契的结合。 ★我爱春天的春草萋萋,也爱夏天的麦浪滚滚,更爱秋天的秋实累累,但我最爱冬天。爱她的大雪漫漫,爱她的寒风瑟瑟,更爱她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我爱冬天,因为她孕育着一个春的希冀!一个生命的希冀! ★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

景象。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描写的是冬天的肃杀,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则让我们看到了冬的无情,然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却写出了冬的宁静和特有的意境。 ★冬天,雪地上会留下一串串晶莹的脚印,这正是喜爱冬天的孩子们留下的。这些孩子就是冬天的小精灵,在雪地里快活地玩耍,不时摔上一跤,身上也不会留下疼痛。他们从早上玩到晚上,不知会给冬天带来多少欢笑。晚上,不时会飘来这些孩子欢快的笑声。 ★冬天到了,雪慢慢地落下来,把房子、树、道路全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像银色的毯子一样美丽。不一会儿风像狮子一样吼起来了,很可怕。街道上,小孩子穿着毛衣、毛裤,戴着帽子、手套、围脖。小孩子和妈妈一起去滑冰,冰冻得很硬,上去都没有事。有的小孩堆雪人、打雪仗,玩的高兴极了,把冷的事都忘没了。 ★厚厚的积雪堆满了树梢,像给树木披上了一件雪白的绒衣,垂落的树枝,好像挂着一串串白色的珍珠;就连田间的小麦也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农民伯伯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这场大雪意味着来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特别是一场大雪过后,房屋、地上、庄稼像披上一层银色的衣裳。风一吹,雪花飘飘扬扬。马路像一条玉带伸向远方,落了叶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冬夏常青的松柏树上,堆满了蓬松的雪球,大地像铺上了一层毛毯。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关于冬天的诗句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宋·周邦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宋·苏轼) 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名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 (唐·崔涂)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 (南北朝·范雪)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谢灵远)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明·孙承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杨万里) 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李白) 鬓云欲度香腮雪 (唐·温庭筠)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 窗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陌路上,北风凛冽。孤旅途,不敢稍歇。大地旷野,瑟瑟败草枯枝,香魂灭。唯剩麦垅,整整齐齐排列。飘飘翻飞雪,应是九天,琼花凋谢。举目望山川,尽著素妆,披盖茫茫一色,渐厚重,层层叠叠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寒江近户漫游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

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提问者评价就就评论(37)|赞同539zlm87985 |十五级采纳率46% 擅长:暂未定制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7条回答

2008-01-28 13:57LLDBY天|七级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不知道算不算评论(1)|赞同21查看被隐藏回答2012-06-04 20:29a1277661026|三级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宋·周邦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宋·苏轼) 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

霜 (·无名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 (唐·崔涂)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 (南北朝·范雪)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谢灵远)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明·孙承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杨万里) 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李白) 鬓云欲度香腮雪 (唐·温庭筠)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 窗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陌路上,北风凛冽。孤旅途,不敢稍歇。大地旷野,瑟瑟败草枯枝,香魂灭。唯剩麦垅,整整齐齐排列。飘飘翻飞雪,应是九天,琼花凋谢。举目望山川,尽著素妆,披盖茫茫一色,渐厚重,层层叠叠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寒江近户漫游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八
《古诗词》

„„„„„„„„„„„„„线„„„„„„„„„„„„„„„„„„订„„„„„„„„„„„„„„装„„„„„„„„„„„„„„毕业班专项训练——古诗词

六年来,我们诵读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还记住了不少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现在,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1、我们读过的古诗中,赞美春天的有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描写送别情景的有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反映军旅生活的有_______写的《______ ____》,抒发爱国情怀的有_______写的《__________》。 2、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常常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当我们淘气贪玩耽误了学习时,老师教育我:“少壮不努力, 。”当我们为写作而烦恼时,老师启发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们遇到困难想退缩时,老师鼓励我们:“锲而不舍,________ ___。”

3、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5、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人名言,并标明出处。

6、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诸葛亮语)

7、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可以引用 , 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8、六年的学习生活,老师对我们倾注了满腔的热血,由此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以此表达你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回想起老师多年来对我们的教育,我们不由得吟诵起 , 的诗句。

9、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___ ____ ____________ 10、春天的一个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游子,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乡,于是吟起诗来:

11、夏天你去赏荷花,满池的荷花映入眼帘,如此的美景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你想起了两句诗恰如其分地把这种美的感受表现了出来:

12、我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总免不了感慨一番。登上长城,我想起了 、 等成语;荡舟西湖,我想起了“ , 。”等诗句;来到海边,我想起了 、 等成语;攀上了泰山,我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

13、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

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的___ ____中“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_ __ _______”一句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14、我们六(1)班与六(2)班进行了足球赛,我们班由于实力太差,总是以失败告终,这真是 。(填一歇后语)

15、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这是一个反问句,还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16、“咏物言志”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请从你学过的诗歌中默写一首: 诗歌的题目是: 其作者是 ,

17、我们班正在开展“露一手”活动,同学们有的画画,有的剪纸,有的设计服装,有的写诗„„真是 (填一歇后语)

18、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让泱泱中华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你瞧,杨万里的绝句“___ ____,___ __”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多么清新明丽的田园春景图,他另外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 ______。”则描画出炎炎夏日里杭州西湖的独特风光;提到___ _____的秋天,你自然会想到“可怜九月初三夜,__ _____。”这一千古佳句;而置身于___ __的冰雪世界中,你更会由衷地赞叹:“_____ _____,万径人踪灭”“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 ______。”像这样的诗句真把冬景写绝了!其实,社会和大自然也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这正如古人所说“行万里路,___ ____”。无论是_____ __的万里长城,还是____

___这个古今中外雕塑史上__ ___的奇迹,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气势非凡的____ _ __瀑布同____ __的海一样威武雄壮,连同清奇俊秀、称甲天下的____ ______,能让我们真正领略到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而醇美的茅台酒和_____ ___、__ ____这两种香飘五洲的名茶也会让世人惊叹:“中国真是一个____ __的国度!”

19、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三打______ ___”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打_________”

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_________”和“三气_________”的故事。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____ _____。

20、古人告诉我们“与其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的富有哲理的话是:。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入手的句子是:____ _____。

21、在《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千古名言“_ ___ _____,____ ____。”它告诉我们,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22、《示儿》是 诗人 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诗中表达诗人因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无比悲痛的诗句是 ,写出他坚信,总有一天南

宋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的诗句是 。于是,他深情地嘱咐儿子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 ,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 的。 23、这枚校徽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打开文具盒一看,没想到校徽就在这里!真是“ ”。(填上合适的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俗语等)

24、以前,我看到我的同学沈小文写得一手好文章,总是非常羡慕。我去问刘老师,刘老师听后,笑了笑,摸摸我的头,然后 地对我说:“光是羡慕是没有用的,你想,古人不是说吗? , 。你还是不要光知道羡慕人家,不如自己好好地去练习呀!”听了老师的话,我就认真地动笔写作了。可是,还是写不好,就又上门请教老师。刘老师听了,表扬了我:“你开始写作就好!但写作首先要静下心来读书,积淀知识,杜甫不是说了吗? , 。”听了老师的话,我 。从此,我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果然,我现在的习作水平已经明显提高了。

2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7、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 , 。”雪压冬林,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佳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28、我做事情拖拖拉拉,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总是要拖到九点钟才作完,爸爸看了直摇头。他在我的书桌上贴了

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提醒我做时间的主人。

29、秋日的晴空,万里无云,一片湛蓝。偶一抬头,看见一排矫健凌厉的白鹤直上九霄云天,这一蓝一白,一静

一动,神韵万千。我不禁诗性大发,脱口念道:“ ”

30、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 。”像牛毛,像花针,伴着和煦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 , ,”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 的一句诗“ ,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 ,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 , ”。

31、“ , 。”这首曲子真是太好听了! 32、外面的礼花绽放着,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 , 。”新的一年开始了!

3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 ”和

“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 , 。” 34、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 , ”写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 ,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 ,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 “ ,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 ”。 35、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 ”王昌龄抒发了“ , ”的壮志豪情;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 。”

3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 》。诗句是:“ ” 37、“ , ”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我

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 , ”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8、“ , 。”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

花却是“ , 。”等到“ ”的时候,

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39、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 , (2)秋“叶”: , (3)秋“月”: , (4)秋“露”: ,

40、“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 ,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 ,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 , ”。

41、“ ,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 ”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42、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松: , 竹: , 梅: , 桃: , 李: , 杏: , 春风: ,

43、“ , ”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 ,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 ,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 ,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 , 。”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44、当你取得成绩时,老师说:“ , 。”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说:“ , 。”当你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时,老师说:“ , 。”

45、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46、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说:“,。孩子要珍惜啊!” 47、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到范仲淹所说的“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也可以像诸葛亮所说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8、“ , 。”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结合;老师常以“ , 。”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写作要做到多方位观察,多角色描写。

49、小明整天不思学习,这时你对他说:“ , 。” 50、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我“ ”时,爸爸来到我身边,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 ”哪!

51、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

诗为: 王之涣的《 》,诗为:

5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53、古诗词中的千古名句: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 李白的《行路难》: ,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

54、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

55、人们常用杜甫的 56、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中的两句诗, ,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57、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的红花绿波;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 , ”的悄无声息;是唤醒孟浩然的“ , ”的勃勃生机。夏天是什么?是毛主席眼里“ , ”的七色彩虹;是令杨万里惊叹的“ , ”的西湖风光。

58、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

描写冬景的诗句加诗名篇九
《描写冬天的诗句》

描写冬天的诗句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经·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陶渊明《四时》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杜甫《对雪》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杜甫《公安县怀古》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孟郊《苦寒吟》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元稹《南秦雪》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李商隐《对雪二首》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黄庚《雪》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洪升《雪望》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董思恭《守岁》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王微《四气诗》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陈毅《梅》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张谓《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陆游《秋日郊居》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 崔涂

其他朝代及近代描写冬天的诗词名句

描写冬天景物的诗词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孤独诗词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