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5    阅读: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一
《关于鸟的古诗》

关于鸟的古诗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晓风。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二
《描写鸟的古诗》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绝句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湖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三
《古诗词与鸟文化》

古诗词与鸟文化

人类理想的家园是鸟语花香的家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描绘了这美好的境界。鸟儿,这七彩斑斓、多彩多姿、啼鸣如歌的天生灵物,真是人类的佳朋良伴。

鸟类给了人们精神的向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而小学生写作文,更爱说: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又充分展现了儿童梦幻般的畅想······鸟类,把人类的心和大自然贴得很近很近。面对日益现代化的都市水泥建筑丛林,人们更是渴望看到鸟儿们的身影,听到它们那天籁般的啼鸣。

鸟,是大自然的杰作和精灵,也是人类的朋友。鸟不但飞翔于无边无际的天空,也神游于人们自由自在的精神家园。我国的许多古诗词中,鸟影点点,鸟啼啾啾,鸟飞翩翩。鸟的出现不但丰富了古诗词题材,提升了意境,而且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阅读兴趣,拓展了人们的精神视野。

首先,鸟作为一种物候现象在古诗词中登堂入室。宋代词人晏殊有一首《破阵子》词写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此词上片以两种鸟——“燕子”、“黄鹂”作为物候,点明新社深春的到来,春光正好,春意正浓,农人脱衣下地,春耕农事正忙。这时,燕子翩然归来,黄鹂清音啼啭,大地芳草萋萋,池畔苔藓翠绿,少女野外斗草,一派勃勃生机。 布谷鸟,又叫子规,也是一种物候,宋朝诗人翁卷的诗《乡村四月》如下: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说明了布谷鸟也是一种物候鸟。其次,大量的古诗词描写了鸟类和自然美景有关。

唐朝诗人杜牧的《鹭鸶》写道: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 全身羽毛雪白,又如穿着一个雪白的绒衣,衬托着青玉般的长嘴,漂亮极了。 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溪中捕食鱼虾,洁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荡漾。 一但惊动了它们就会远走高飞的离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态是那么的优美,正像那满树的梨花在晚风中飞荡!这首诗写出了鸟和自然的美景。

又比如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 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 青 箬 笠 , 绿 蓑 衣 ,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还有一些鸟类和人们的悲伤情绪又一定的关联,例如乌鸦。元人马致远有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小令以一系列自然之物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景秋思图。在这些自然景观中,“昏鸦”起到了中心意象的作用。在暮色苍茫中、乌鸦归巢时,诗人骑着一匹“瘦马”,漂泊赶路,不知归程,心中是何等凄清和苦楚。毫无疑问,作者这里的写“鸦”也不完全是“景语”,同时也暗含有一种悲苦的情绪。

再次,也有规劝人们爱鸟的诗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字字珠玑的诗,可谓意味深长:“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又如,唐朝的诗人韩偓的《翠碧鸟》写道: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那些挟弹小儿们放下你们手中的利器,不要在伤害那些无辜的鸟类了。这恐怕也是较早的思品教育吧!总之,鸟文化和古诗词息息相关,源远流长,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当我们外出踏青观鸟,朗诵品味着唐诗宋词中与鸟有关的雅致诗句,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的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坚持不屑地开展各种环保教育活动,坚持环保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使学生逐步认识环境,懂得珍惜资源,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把环保教育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呢?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英语中渗透环境教育,对逐步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会起一定的作用。

一、在教学前渗透环保教育

当我看到教室里的满地垃圾,而学生那幅满不在乎的样儿,我常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环保的小故事。如:当长城上一些老外捡拾垃圾,国人熟视无睹,还嘲笑:有病!“Who is ill?(谁有病?)”;夏令营活动,中国学生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噪音大、影响他人,被赶了出来。痛心之余,感慨我们环保意识的淡漠。我还常常找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宣传画,对学生提出 “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让垃圾远离我们吧!)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

二、.结合教材,渗透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环保情感

将环保教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可使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让“环保”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并真正地落实在行动上。

(一)在词汇教学中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如动物类的单词,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在会话教学中

英语课本中,会话教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也可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如有一些警示标语如:Don’t walk on the grass.等,这样还可以鼓励学生讲一些

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碰到的爱护环境的例子,这样就把环保知识融洽地融合进英语课堂里。

(三)在诗歌等教学中

英语教材中小诗也占有着一定的地位,这些教学内容深受学生喜欢。我们可以将一些关于环境的诗句诵读,背诵,并且可以自己动手保护环境,使保护环境落实于行动。

(四)在课堂练习中

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设计环保教育渗透其中。我们曾经作过这样的练习,将这几个单词放在一幅画面中,让学生试着来写句子,远处绿树青山,近处碧水荡漾;沙滩上有人在野餐,水里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们在试飞风筝与航模。好一幅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图啊!引导学生分析描写这样的画面,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的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须的。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外英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把英语知识用于实践,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既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如学生完全可以结合所学的书本知识给校园花坛、草坪制作英语的环保标语: Don 't harm the flowers and trees! (不要攀折花木!) 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地)!在室内可以张贴: Keep clean!(保持清洁!) Be quiet!(保持安静!) No spitting!(禁止吐痰!)Don’t throw paper! (勿扔纸屑!)等英语标语。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学习环保知识,从我做起, 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让我们的校园和地球更加美丽。

总而言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环保教育,开展多姿多彩的英语活动,自我提升从身边小事做起。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四
《关于鸟的古诗》

>>关于鸟的古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五
《古诗词中关于鸟的意象》

诗词中关于鸟的意象

雁(鸿)

一·思乡怀亲

在中国古代,鸿雁可作书信的代称。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史载,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的苏武被反复无常的单于扣留达19年之久,称其已死。昭帝即位后,了解到实情,让新派出的汉使对单于说:“汉朝天子猎到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信,写着苏武正在北海牧羊。”单于见谎言被拆穿,无法隐瞒,遂放苏武归汉。“鸿雁传书”一词即由此而来

由“鸿雁传书”引申而来。常用于表达友人,夫妻,家人之前久别相思之情。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宋】李清照《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羁旅思归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常用“归雁”、“孤雁”

【唐】赵嘏(音古,赵倚楼)《长安秋望》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宋】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三·鸿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有“大”的含义

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一·道(最原本)

鹤的意象主要由道家所起。常用作道家无为而治的隐居思想象征。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闲云野鹤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鹤骨松姿 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二·品质高洁的君子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唐】刘禹锡 《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池鹤 》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关于鹤的诗:《代鹤》,《题笼鹤》,《感鹤》,《鹤》(多以鹤自比,表现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涉及道家隐居思想的意象)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恶。)

三·长寿(不常用)

鹤为长寿仙禽,具有仙风道骨,据说,鹤寿无量,与龟一样被视为长寿之王,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鹤常为仙人所骑,老寿星也常以驾鹤翔云的形象出现。鹤也常和松被画在一起,取名为“松鹤长春”、“鹤寿松龄”;鹤与龟画在一起,其吉祥意义是龟鹤齐龄、龟鹤延年;鹤与鹿、梧桐画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

例如:龟鹤遐寿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

子规(杜鹃、布谷)

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后以【杜鹃啼血】比喻哀伤至极。又因杜鹃鸟的啼声似【不如归去】, 后多用【不如归去】 为思归或催人返乡之词。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鹧鸪

其鸣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表示行路艰难,同时表达了亲人对离别的伤感惆怅。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主要渲染悲凉凄苦的氛围。

【唐】郑谷 《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其他:鹊,鹊桥、惊鹊指受惊的乌鹊。比喻无处栖身的人。(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鹰(鸢):多表开拓进取、志向远大

莺:春日的象征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六
《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

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

悯农

李 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两首。

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江上渔者》范仲淹 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悯农

李 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七
《古诗《鸟》》

唐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译文:

谁说生灵们的性命卑微, 同样的有血有肉有亲情。 劝你不要追打指头飞鸟, 幼鸟在巢中盼母亲归来。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八
《3古诗中的“鸟”》

古诗中的“鸟”

六年级五班 孔诗琪

在这个世界中,我虽然很害怕鸟这一类的生物,但我还是喜欢它们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诗人“杜甫”的《绝句》。这句话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再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处,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伤感,对希望可否成功的无着和仿徨。

在“白居易”所著诗——《鸟》中,“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本以为“一般”是“普通”的意思,查过资料后,才知道“一般”是“同样”的意思。于是诗的意思就在我脑中浮现了出来:谁说生灵们的性命卑微,同样的有血有肉有亲情。劝您不要追打枝头飞鸟,幼鸟在巢中盼母亲归来。诗中的“劝君莫打枝头鸟”与“杜牧”所写《远书》中的“劝君莫射南来雁”有所相似。虽然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但同样也说明了两位诗人爱鸟、爱生命、爱大自然。

我同样学到了,任何生灵都应该与人类享有平等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和资格随意剥夺他们的生命。

关于鸟与粮食的古诗篇九
《古诗《鸟》课件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唯美伤感的诗句

下一篇: 伤感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