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酒醉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5    阅读:

酒醉的诗句篇一
《风流诗酒醉春秋》

风流诗酒醉春秋

----浅谈酒与古代诗人的关系 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国度,酒与诗都具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关于酒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既是仪狄酿酒于树洞以及杜康的‚以秫制酒‛之说,都笼罩了一层神话色彩。后世酒徒无暇叩问其真伪,只管在美酒中飘飘然去当神仙就是了。也许正是这种百无禁忌的逍遥,与文学这个自由落体有相通之处,使酒本能地与文学发生了关系。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诗无酒终叵耐,有酒无诗不风流;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诗与酒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诗增酒趣,酒扬诗魂;中国文人的诗酒情结铸就了辉煌的诗酒文化 从《诗经》时代开始,人们就吟唱起‚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涉及到酒,写人们饮酒,写饮酒时的心情的竟达到48篇。至汉代,一代枭雄曹操咏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的豪迈诗章。晋代的陶渊明是实现诗酒真正结缘的第一人,他的现存142篇作品中就有56篇涉及到了酒,真是‚未言心先醉,不再接杯酒。‛陶渊明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曾以‚五柳先生‛自喻,‚性嗜酒‛,求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甚至为了种秫酿

酒,不惜家人口食与妻子争执。由此可见陶渊明爱酒之深之切了。

唐代是中国诗歌繁盛的年代,盛唐时期的诗人,几乎个个都是诗酒狂客。唐朝最著名的诗人,号称‚诗仙‛的李白现存诗文1500首中,写到饮酒的达170多首,占16%。他曾经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可以说是篇篇经典,字字珠玑,为自己赢得‚酒仙‛的雅名。诗圣杜甫也是善饮、嗜饮的‚发烧友‛,在他现存诗文1400多首中写到饮酒的多达300首,占21%。 杜甫因曾写到‚性豪业嗜酒‛,而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而他的《饮中八仙歌》寥寥数语,却为人们刻画出了八位生于同代的,同样的嗜酒、豪放、旷达的‚酒中神仙‛,更是堪称‚酒诗‛经典。唐朝不仅仅是只有李白、杜甫会喝酒,大凡能吟诗填词者,皆能豪饮。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于武陵《劝酒》:‚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离别。‛韩愈《闻梨花发赠刘师命》:‚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刘禹锡在《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里更是豪情万丈:‚二十余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王翰的《凉州词》把喝酒写得最是豪气干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杜牧的:‚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李商隐的:‚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还有王昌龄的:‚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秦系的:‚纵酒还须上山去,白云那肯下山来。‛韦庄的‚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惟觉酒多情‛……真可谓是‚赞酒名诗出盛唐,盛唐诗人尽酒仙。‛

到了北宋,范仲淹是‚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元佑时期,欧阳修是‚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于钟‛,苏轼是‚酒酣胸胆尚开张‛、‚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南渡期的女词人李清照,可算酒中巾帼,她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尽了诗酒飘零。继之而起、驰骋诗坛的陆游,曾以《醉歌》明志:‚方我吸酒时,江山人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一腔豪情,借酒力以增强、发泄。辛弃疾的‚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轻杯‛等等带着英雄豪气的酒诗,使得他在诗酒之外又多了些英风侠气,多了一些潇洒风流。 到金元乃至明清时代,诗酒风流虽不像魏晋时期的狂饮傲世,不同于唐代的豪饮倾觞,不似宋代的浅斟低唱,但是

继承了各个时期的不同风采。无论从马致远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到陈维崧的‚残酒亿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从萨都刺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到杨慎的‚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从戚继光的‚朔风虏酒不成醉‛,到袁枚的‚满墙醉影尚欹斜‛;还有‚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中豪杰秋瑾,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诗词的发展虽然处于衰落状态,诗词的精神也远不如前代,但也出现了许多借酒抒怀的诗酒佳作。

二、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宴游交友,佯狂避世;酒承担了多姿多彩的角色

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是早期宫廷宴会最为常见的。他们投壶发矢,以决胜负。后来随着诗歌的流传,宴会上的传统项目也变成了饮酒赋诗。‚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是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中对陈王在平乐观的一场盛大酒宴的追忆。这里的陈王就是指曹植,曹植曾被封为陈王,世称陈思王。他的‚臵酒高殿上……烹羊宰肥牛‛;‚归来宴平斤,美酒斗十斤。‛,都是描写酒宴的诗篇。《三国志〃魏书》本传说他‚任性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本来他因才学敏博,深得曹操宠爱,多次想立他为嗣,但因他饮酒不检,而且误事,遂失去继承权。曹植的哥哥曹丕也酷爱杯中之物,他在留守邺城时,常与文士们相聚宴游,诗酒竞豪。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酿酒业空前发

展,酒已不在是奢侈品。唐代的诗人又把饮酒聚会、吟诗作赋两项活动融为一体,文人们常常借酒激发诗歌创作热情。唐代诗酒最相连,真正做到了诗酒交融,形成了无酒就无诗,有诗必有酒的独特文化。赞美酒的诗歌更是不计其数。文人独酌固然能助诗兴,催诗情,集宴欢饮尤能推动彼此间的诗兴和诗情的交流。历代诗人因此有大量的即兴唱和之作,而诗人的酒会又常顺理成章地成了诗会。这些文人诗酒之会常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早如西汉梁孝王刘武宴集文士于兔园,命枚乘赋柳,路侨如赋鹤,公孙诡赋鹿,邹阳赋酒,公孙乘赋月,羊胜赋 屏风;其中韩安国赋几不成,被罚酒,大概是文人诗酒 会之始。汉武帝于元封三年在柏梁台宴集群臣,君臣联句赋诗,每人一句,每句用韵,世称‚柏梁体"。不但 开创了一种诗体,也是后来联句诗的最早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的千叟宴,盛况空前,宴上吟诗作赋,更成为酒林佳话!可以说是无酒不成宴,有宴必有诗。

因为都喜欢喝酒,历史上还有过不少喝酒的‚小集团‛。如魏晋时的‚建安七子‛孔融、阮瑀、应瑒、陈琳、徐干、刘祯、王粲便经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还有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这‚竹林七贤‛的名号便是由于他们经常聚集在竹林饮酒而得来的;而唐代不但有杜甫笔下的‚饮中八仙‛,同时还有以李白为首的‚竹溪六逸‛;此外,名声不甚显著的酒友集团更是不计其数。

酒醉的诗句篇二
《诗人与酒醉酒的生活》

诗人与酒:醉酒的生活

有情才饮酒,杯中起风云。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飘出酒香。

酒有水的形态,火的性格。人们享受美酒带来的愉悦之时,诗情也随之大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么气势磅礴、豪情旷达、自然洒脱。“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未到先成泪”,又是那么凄美。

不仅诗如是,在绘画和艺术书法中,酒的精灵同样活泼万端。郑板桥的字画难求,于是求画者用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写诗自嘲: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作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李白的醉态应当属醉中之最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醉得是何等豪放与洒脱,正是在高力士为其脱靴的醉意中,挥笔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目光炯炯的武士在微醉中拔剑抚视的勇猛姿态。

说到醉酒,不得不提到视仕途礼教如粪土的“竹林七贤”,其中的阮籍,为了躲避司马昭联姻而刻意纵酒洒脱的一醉;嵇康 “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及“饮了杜

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的刘伶之醉,无不体现出魏晋之交时期那愤世嫉俗的浓郁色彩。

醉态的美,恐怕就属“海棠睡未足耳”的贵妃醉酒了,不知是海棠因为贵妃的醉态而美丽,还是贵妃因海棠的倦态而更加迷人。还有史湘云醉卧芍药茵,醉得也那么地豪华婉约。

豪气冲天、摧古拉朽的豪饮狂醉也好,浪漫简约、悱恻缠绵的微醉浅醒也罢,都要醉得有度,恰到好处。太醉近昏,太醒近敬,只有非醉非醒,才能体会那“胸中浩浩,如太空无纤云,万里无寸草”,而达到“但愿乘风登玉顶”的境界。“醉”也是一种文化,看“何人”醉,且看如何醉。

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历史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了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了许多悠长的滋味和乐趣。假如没有酒,那么,卷帙浩繁的廿五史将多么枯燥,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多么寡淡,我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许少了许多兴味。历史是条长河,河中掺进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

更生动,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

酒醉的诗句篇三
《邓紫棋,诗酒醉年华,感谢你存在》

酒醉的诗句篇四
《醉酒诗》

【醉酒诗】

不去不去又去了 不喝不喝又喝了 喝着喝着又多了 晃悠晃悠回家了 回家进门挨骂了 伴着骂声睡着了 睡着睡着渴醒了 喝完水后又睡了 早上起来后悔了 晚上有酒又去了

《购物诗》

不逛不逛又逛了 不买不买又买了 买着买着又多了 大包小裹回家了 一件一件试穿了 穿着穿着美乐了 挂到衣柜睡觉了 早起应酬出门了 翻来找去没穿了 改日休息又逛了 满柜衣服成灾了

《减肥诗》

不吃不吃又吃了 吃着吃着又渴了 来瓶可乐又喝了 连吃带喝又多了 回到家了后悔了 下次再也不吃了 悔着悔着又困了 困了困了又睡了 头挨枕头呼噜了 一觉梦到饭好了 起来肚子又饿了 闻到饭香又吃了 晚上饭局又去了 反正不差这顿了。

酒醉的诗句篇五
《酒与诗歌》

酒与诗歌

摘要: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关键词:诗歌 酒鬼 诗仙 诗酒交融

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酒精,再加其他物质进行勾兑,便成为各种香型的酒。大自然不停地运行,某种物质由于天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诸条件在适合演变规律之下,天然地造化出酒。中国早年就有“猿猴造酒”的传奇之说。无独有偶,法国也有鸟类造酒的传说。这就证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由于各种条件符合酿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现了酒。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了。

从古至今中国就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饮酒之风,历经数干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

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言,凝练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

提到诗歌,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唐诗,其实中国的诗歌早在大唐之前一千多年的商周时代就产生了,而中国的酿酒业也正是从那个时代起出现的。传说中的杜康造酒就是商代之事,而杜康就是商朝的一代国君,似乎这诗和酒一出生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据历史记载,诗歌一经产生,就与酒结下不解的姻缘。如《诗经》305首诗歌中就有40多首关于酒的。从《诗经》开始,我国古代的诗辞歌赋,无不散发出浓郁的酒香。荆轲的《易水歌》、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都是酒后抒发的壮志豪情。当时三国时期的曹操虽然因从严治军而禁酒,但他在诗歌中也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晋时代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都是个个嗜酒如命,醉里成诗的。

有人说,中国喝酒成风源于传统,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若以脍炙人口的传世诗词为证,文人武士孰能离得开美酒,真可谓世事一番醒醉,人生几度炎凉。试看在高兴时要喝酒,为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落魄时也要喝酒,叹的是“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在忧愁时更要喝酒,想的是“饮

尽东风三百盏,醉来愁断几回肠”;武士出发征战时要喝酒,怎奈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人夜色朦胧中独酌,抒幽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现实者当数屈原,愤世嫉俗吟九歌,哀叹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浪漫者必推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免,欢歌“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但细思量,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酒,使诗人们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诗情;酒,也使诗人凭借勇气和力量,突破传统成规而写出直抒胸臆、浪漫奇特的诗篇。写诗的人大都好酒,大都饮酒。许多文人墨客与酒的关系甚是暧昧,每到文思枯竭,使劲捏须之时,三杯两盏下肚,便又可洋洋洒洒。王羲之酒后成书《兰亭集序》,唐伯虎大醉而作《桃花庵歌》,王勃饮罢而就《腾王阁序》;陶渊明性嗜酒,李白痴酒,喝醉的李白抽出一把刀断水,一股水流进唐诗,一股水流进酒坛,诗成了千古名篇,酒成了中华佳酿。白居易善酿,欧阳修自称醉翁,苏轼爱豪饮,甚至李清照都常常沉醉不知归路。他们那些才华横溢的诗篇文章,恐怕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酒。

东晋时出现了第一位山水田园大诗人陶渊明,他一生追求天下安乐的桃源之境,然仕途艰辛,官场污浊,只好退耕田园,淡泊度日。他在自传体短文《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称酒痴也。在他的组诗《饮酒》中,诗人更是一次又一次表现了自己对自然风光和美酒琼浆的无限神往与喜爱。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酒鬼”,当然还要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他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太白平生以“诗伯”、“酒仙”齐名,其中“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是成为诗酒交融的名句。他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只好终日与酒为伍,时时长醉,醉中则诗兴大发,连杜甫写诗也叹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留下的千古佳句不胜枚举,他一人独处花前月下,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以花以月下酒。“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可见李白对酒的理解已近仙见。又诗云:“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此乃李白醉中抗旨而成的名篇。为了饮酒,可卖五花马、千金裘,可散尽千金,甚至典当三尺龙泉剑也在所不惜。李白之所以用酒咗诗,以酒度日,皆因当时政治浑浊、佞臣当朝,自己才无可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故而他心灰意丧,以酒消愁。实际上,李白所说的饮者大都是那些“以文载道,以才扬名威的人物,饮酒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1]最后,李白月夜游江,舟中豪饮,醉后入江捉月而亡。以酒醉入江捉月来结束了他豪放、飘逸、浪漫而有孤寂的一生。几乎所有李白的事迹都与酒有关。“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的杜甫在为众诗人画像的《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诗仙在《将进酒》中吟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把酒问月》中唱到“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杜甫的咏酒绝唱,称著于世。可

以说酒与诗人是形影不离,酒助诗兴,诗扬酒名,“诗仙”、“酒鬼”相得益彰。与李白同代的爱酒诗人,先后还有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皮日休等等。从唐代诗人嗜酒,诗歌繁荣,可以看出诗酒交融的盛况。

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饮酒微醉中写成的。无独有偶,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在山东密州(现诸城),中秋节饮酒,喝到微醉时,诗兴大发,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其实,鸟是知人之乐,且与人共乐的。

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身怀一腔报国济世之志,但是,朝廷腐败、苟安偷生,他北伐去收复失地的宿愿终不能实现,也只好以酒为友、借酒解愁。“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读罢此词,谁的心中能不生出一股酸楚?

诗人悲时饮,喜时亦饮。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情绪,又颇有恬然自得、欣然忘怀的情调。诗人写饮酒,意不在酒;写醉酒,未必真醉,更多的是借酒抒情咏志。[2]我国古代的诗人们,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去体验酒、赞美酒,为我国的酒文化做出了别具一格的贡献。琼浆玉液,浇灌出了多少风流千古的传世佳作啊!难怪有人戏称中国的诗人大都是些“有文化的酒鬼”。

酒与诗人的忧乐相伴,诗人的悲喜与酒相依。酒中有“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思,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怀,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豪情,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苦闷,有“人生由命不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的无奈,有“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洒脱。倘无酒,中国的诗,还会这样的美妙么?倘无诗人,中国的酒,还会如此的有味道么?[3]

纵观古代诗坛,诗人们高兴时,美酒是他们快乐的兴奋剂;诗人们痛苦时,美酒是他们悲伤的忘忧水。酒可以遥寄相思,也能够排遣孤独。昂扬奋进时诗人用酒壮行色,没落挫折中诗人以酒解忧愁;失意时诗人在酒中寻找解脱,苦闷时诗人在酒中寻找慰藉;黑暗中诗人借酒麻醉自己,逃避现实。顺境中诗人施展抱负的同时也不忘畅饮抒发豪壮情怀,逆境里酒更成了诗人愤世嫉俗、对抗黑暗社会的最好工具。酒鼓舞诗人意气风发,承载了诗人的忧国忧民,在诗中酒似乎化作了诗人的热血豪情,铸就了诗歌激昂澎湃的生命,变成了牵动诗人艺术哲思、引发诗人艺术灵感的灵丹妙药。诗人们借助酒抒发的感情和抒写的生活丰富多彩。

酒是一种物质性和生命性的东西,他真正激发的是我们的生命精

神,唤起的是我们心灵的声音。而诗是天地之心,是精神性和艺术性的。生命精神经过诗心的点化,诗意的提升,诗情的催发,而进入一个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生命诗境。[4]南宋时,诗人陆游曾感慨地咏吟:“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中国是一个慕古文化国家,从遗留下来如烟海的诗与酒交融的史料中,摘取点点,可窥豹一斑了。对独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的形成,从史料上看,诗的形成到酒的出现,两者即结合在一起,诗酒撞击的灿烂火花,一直照耀着诗酒文化漫长的画卷。审视诗与酒文化,象参观历史博物馆,又象游览奇特的乐园,风光无限,目不暇给。[5]

诗人艾青把诗酒交融,比喻为“诗酒联姻,源远流长”。

诗人贺敬之把诗酒交融誉为“诗情如酒,酒意如诗”。

诗人绿原对诗酒从各自的内涵向对方伸延,说:“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

参考文献:

[1] 思羽.中国酒文化,北京物价,1995年 Z1期,69-71

[2] 李文.陶渊明的诗与酒——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05期,72-74

[3] 胡晓明.诗如盘,酒如丸──刘扬忠《诗与酒》书后,东岳论丛,1994年03期,113-114

[4] 单永军.诗与酒:心灵的自远,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 02期,66-69

[5] 王同书. 双悬日月照乾坤──中国诗与酒文化扫描,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 05期,117-119

酒醉的诗句篇六
《酒与诗》

水乳交融的酒与诗

内容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酒一直占有着特殊的地位,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翻阅中国浩瀚的文学画卷,有多少的文学名作跟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酒是中国文化的养料和催生剂。酒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风霜,为文学平添了太多的韵味,一如酒香,悠远而绵长。

关键字:酒文化;唐诗;李白;酒仙

赋诗必饮酒,无酒不成诗。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诗歌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

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在《诗经》中,与酒有关的有40多首在五万首《全唐诗》中,涉酒诗篇竟多达五分之一。不少诗人不仅与酒结缘,且成酒中豪杰。领一代风骚的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成千古佳话。东晋陶渊明视酒为“佳人”、“情人”,“无夕不饮”,“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李白以“斗酒诗百篇”,“会须一饮三百杯”,为人所共晓,赢得“醉圣”“诗仙”雅名;而杜甫嗜酒如命却鲜为人知,其实杜老先生更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直到“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的信誓旦旦、死而后已的程度。

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自称“醉司马”,诗酒不让李杜,作有关饮酒之诗800首,比李白的170多首杜甫的300首都多,且写了讴歌饮酒之文《酒功赞》。北宋初年,范仲淹是“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是“归来中夜酒醺醺”;元佑时期,欧阳修是“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苏轼是“酒酣胸胆尚开张”、“但优游残酒”、“险韵诗成,扶头酒醒”、“酒美梅酸,恰称为怀抱”、“三怀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尽了诗酒飘零。继之而起、驰骋诗坛的陆游,曾以《醉歌》明志:“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一腔豪情,借酒力以增强、发泄。集宋词之大成的辛弃疾,“少年使酒”,中年“曲岸扬觞,垂杨系马”,晚年“一樽搔首东窗里”、“醉里挑灯看剑”,以酒写闲置之愁,报国之志,使人感到“势从天落”的力量。

至元明清,诗酒联姻的传统仍硕果累累。无论从马致远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到陈维崧的“残酒亿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从萨都刺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到杨升庵的“惯春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无不是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正是酒,使诗人逸兴遄飞,追风逐电;正是诗,使美酒频添风雅,更显芳泽。

大约旧时诗人词客,他们懂酒、识酒、知酒、惜酒、深谙酒之妙处,能从中汲取到诗的灵感,而当今诗人,善饮者不少,明白酒之真谛而形诸绝妙文章者,却不多。所以,在唐朝诗坛上,

无论初、盛、中、晚,凡好的诗人,差不多都好酒,而且还非一般的好,是嗜好,是癖好,有的甚至到了无酒不成诗的地步。诗有酒意,酒有诗情,竟让唐朝成为中国诗歌之峰巅时代。

古时不但诗人词客好酒,其他文人墨客也不例外。他们先找一近水亭阁,红桌石凳,三五团坐,侍女斟酒,书童摇扇,天上镜月高挂,地下黄菊盛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吟诗,作画,书法,此情此景不知醉迷了多少文人雅士。据传被视为书法经典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在半醉半醒之间挥毫而就。如果没有酒,我们很难想象王羲之能把《兰亭序》中的众多之字写得各不相同。这字,虽不是诗,却胜似诗,它含有诗魂啊。只可惜现今之人大都已无此雅兴,虽然现代酒和文化糅合互渗的更深,但那大都商业味太浓,已很少有不落俗的意境了。说来还不觉有点遗憾。如今,好酒是越来越多,好诗好词却越来越少,酒吧是越来越高档,诗刊却越来越糟糕。甚至于写诗的人越来越众多,读诗的人却越来越稀少。

酒,不一定是好酒;但诗,一定要使好诗。作为诗人醒也风流,醉也风流,酒中之诗人必然自成格调,自有高格。诗是吟的,酒是品的。好诗要慢慢吟诵,好酒要细细品味。好诗如好酒,耐人寻味;好酒如好诗,让人陶醉。吟好诗,品好酒,不但是古人,也是今人的一种美的身心享受。

在中国,凡声名遐迩的好酒,都留在了诗人的作品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捧读他们那些锦词绣句,那佳醪浓浆的

口角噙香,那金盏玉杯的诗情画意,那酩酊陶然的情致风雅,那玉山倾倒的酣畅淋漓,仍令人不禁酒兴大发的。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一般来说,不懂酒者,无诗;不好酒者,无好诗;不善于在酒中觅得诗魂诗魄者,诗人的想象翅膀,也难以高高飞翔起来。酒之奔放、酒之绵柔、酒之自由、酒之无羁,古之文人得于心,寓于情,见于诗,而今你我共享之。酒把诗词带入一个新的领域,酒引领了寄托于诗词中的情绪:让喜者更喜,悲者更悲,让读者的心因酒的寓意起伏。当我们读懂了诗词中的“酒”时,就读懂了这篇诗词的灵魂,也读懂了这些诗词大家本人。

栗泽华

10016106

酒醉的诗句篇七
《与酒有关的诗词》

与酒有关的诗词,共计96首,按时代划分为7个部分

一 当代名人酒与诗

《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 义士纷纷说帝秦。

《三月一日对酒兴歌》 郁达夫

愁怀端赖麴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

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

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

醉死何劳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

《海上即事》 柳亚子

天涯旧是伤心地,裙屐丛中我再来。

把臂恍疑人隔世,浇愁端赖酒盈杯。

琶琶天宝龟年怨,词赋江南庾信哀。

莫管存亡家国事,酒龙诗虎尽多才。

《壬子元日》 于右任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

徘徊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二 金元明清诗词与酒

《双调·拨不断》 马致远

路旁碑,不知谁,青苔绿满无人祭。

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不如醉了还醉。

酒杯深,故人心。且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还醒争甚。

《中吕·阳春曲·知己》 白朴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自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红酒歌》 扬维桢

杨子渴如马文园,宰官特赐桃花园。

桃花园头酿春酒,滴滴真珠红欲燃。

左官忽落东海边,渴心盐井生炎烟,

相呼西子湖上船,莲花博士饮中仙。

如银酒色未为贵,令人长忆桃花泉。

胶州判官玉牒览,忆昔同醉揉林筵。

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

朝来五马过陋廛,赠以同胞五色彩。

副以五凤搂头笺,何以浇我磊落抑塞之感慨。

桃花美酒斗十千,垂虹桥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

吴娃斗色樱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颠。

我有文园渴,苦无曲奏鸯鸳弦。

欲恐沙头双玉尽,力醉未与长瓶眠。

径当垂虹去,鲸量吸百川。

我歌君扣弦,一斗不惜诗百篇。

《八日谢家池宴》 汤显祖

已觉秋光满户庭,芙蓉一朵正清冷。

帘前夕照烟霞紫,座上林霏帐縸清。

袖拂暗香荷叶径,杯摇明月水心亭。

不辞烂醉黄花枕,明月登高也似醒。

《饮酒》 袁宏道

刘伶之酒味太浅,渊明之酒味太深。

非深非浅谪仙家,未饮陶陶先醉心。

《盘山绝顶》 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自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与谁?故李将军舞剑台。

《自遣》 郑板桥

啬彼丰兹信不移,我于困顿已无辞。

束狂入世犹嫌放,学拙论文尚厌奇。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

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水轩主人招饮月下作》 袁枚

江城秋在酒人家,酒对秋光兴倍加。

风定竹呈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红鞭携出天山雪,紫菊排成锦帐霞。

半夜风灯送行客,满墙醉影尚欹斜。

《酒旗》 袁枚

客中谁劝醉如泥,赖有旗悬野店西。

望见一竿村便好,未停双辔马先嘶。

风狂似欲招人急,花落遥知取价低。

我是天涯倦游者,也曾小住唤偏提。

《勉女权歌》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临江仙》 秋瑾

把酒论文欢正好,同心况有同情。

阳关一曲暗飞声,离愁随马足,别恨绕江城。

铁画银钩两行字,岐言无限丁宁。

相逢异日可能凭? 河梁携手处,千里暮云横。

三 宋词与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朝的词酒虽有浅斟低唱,另一种风格的诗酒,是以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为代表的和着烈酒豪情、伴着爱国主义的豪饮英气的豪放派诗酒,那种“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豪气、慷慨悲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秋波媚》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然而随着宋王朝的没落,也只能是“人间路窄酒杯宽”、“却道天凉好个秋”,在他们之后的南宋后期,政局较为稳定,以姜夔、史达祖等为代表的词人,以词咏怀人,词酒又回到了“浅斟低唱”为主。等到文天祥“徘徊把酒看苍天时”,宋朝已经覆灭了!

《贺新郎》 史达祖

同住西山下,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

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暑不到、雪宫风榭。 楚竹忽然呼月上,被东西几叶云萦惹。云散去,笑声罢。 清尊莫为婵娟泻。 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

踏碎桥边杨柳影,不听渔樵闲话。 更欲举、空杯相谢。 北斗以南如此机,想吾曹、便是神仙也。 问今夜,是何夜。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李纲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蜞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水调歌头》 辛弃疾

„„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酒醉的诗句篇八
《新醉酒诗-某些人的写照》

新 醉 酒 诗 --某些人的写照 不去不去又去了 不喝不喝又喝了 喝着喝着又多了 晃晃悠悠回家了 回家进门挨骂了 伴着骂声睡着了 睡着睡着渴醒了 头晕恶心难受了 早上起来后悔了 晚上有酒又去了

酒醉的诗句篇九
《中国吟酒古诗词全集》

中国吟酒古诗词全集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哟哟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在用相存。契阔谈谦,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1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 2

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狂歌词》 白居易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 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 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 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 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 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劝酒》 白居易

3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尊酒。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 喧喧歌哭半死生。游人驻马出不得,白舆素车争路行。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自遣》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重经巴丘》 张继

昔年高接李膺欢, 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酒 5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