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描写美境的诗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6    阅读: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一
《形容景色优美的词语》

【花】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遍地开花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明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奇花异草

【山】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湖光山色 大好河山 锦绣河山

【水】

一泻千里 波澜壮阔 波涛汹涌 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水乳交融

【颜色】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古色古香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 绿水青山 光彩夺目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花枝招飐】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依山临水】靠着山,临着水。形容景色优美的地方。

【单椒秀泽】单椒:孤立的山峰;秀泽:秀丽的水泽。形容山明水秀,风景优美。

【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繁华胜地】繁华:热闹,繁盛;胜地:有名且风景优美的地方。热闹的名胜之地。

【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胜。

【风月无涯】极言风景之佳胜。同“风月无边”。

【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山辉川媚】辉:光辉;媚:美好。形容风景非常优美。

【水木明瑟】瑟:洁净鲜明的样子。形容风景清爽洁净。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水明山秀】形容风景优美。同“水秀山明”。

【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一川风月】川:山间平地。一片风景优美的天地。

【旖旎风光】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大块文章】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

文章。

【东瞻西望】瞻:观望。向东、向西观望。形容对景色的欣赏。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浮岚暖翠】浮岚:飘浮在山林间的雾气;暖翠:青翠的山色。形容山林美好的景色。

【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

【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花影缤纷】花光月影,五彩缤纷。形容景色绚丽多彩。

【红妆素裹】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花枝招飐】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

【江山之助】江山:山水风景;助:帮助。自然景色的帮助。形容清雅、拔俗的诗文、绘画都借助于自然山水的熏陶感染。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满目青山】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柳緑花红】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

【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良宵美景】宜人的夜,美丽的景色。

【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水碧山青】形容景色艳丽如画。

【松风水月】松涛清风,流水明月。形容景色清幽。也用来形容人容貌清朗。

【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水光山色】指湖上风光,山间景色。形容山水秀丽。

【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水绿山青】形容景色艳丽如画。

【山情水意】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人产生的情感兴致。

【山容水态】山与水的姿态和面貌。比喻山水风光景色。

【水软山温】形容景色幽雅。

【水石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同“水木清华”。

【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山温水软】温:温柔;软:柔软。山温柔,水柔软。形容景色幽雅。

【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桃红柳緑】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天开图画】上天展示出来的图画。形容秀丽的自然景色。

【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万顷琉璃】琉璃:一种矿石质的有色半透明材料,也指涂釉的瓦。形容广阔的水面碧波闪烁。也形容都市建筑富丽堂皇的景色。

【万顷烟波】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舞燕歌莺】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烟波万顷】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依山临水】靠着山,临着水。形容景色优美的地方。

【雨条烟叶】雨中的柳条,烟雾中的柳叶。形容凄迷的景色。亦比喻情意的缠绵。

【竹烟波月】烟:烟雾。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二
《几首写景物的优美古诗词》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三
《描写夏天美丽景色的古诗》

描写夏天美丽景色的古诗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四
《《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语文版九年》

《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内容提要: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一朵最美丽的奇葩,自古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初中语文教学也极鼻祖古诗词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将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美朗读联想想象

正文: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古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极为凝练的语句,表现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容和情感。而且在部分诗词都是诗画结合,音韵和谐优美,营造出或优美、或幽深、或凄清、或磅礴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得到情操的陶冶。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深受人们喜爱,语文教学也重视诗词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将重点放在理解诗句意思上,我个人认为,教学古诗词应让学生充分领略古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而对意境美的口味又尤为重要。意境,即作品的思想情调和境界。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诗词的意境美呢?在此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 行之有效地读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昭示了“读”的重要性。学习古诗词,更应通过读来领略其意境美。但在读古诗词时,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朗读,而应通过读达到品的目的。因此应掌握一定的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对初读的指导。

记得在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我先叫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学生在读的时候声音很洪亮,语调高昂,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很高兴于是我叫他们听我朗读。在我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一个个面色变沉重了,我读完时,他们一致发出了“唉!”的感叹声。我问他们为什么叹气,他们回答说是因为杜甫的遭遇太悲惨了,而他的胸襟却是那样博大。由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能帮助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初读诗词时要加强指导。 初读要读准节奏、语气和语速。古诗词的朗读节奏是有一定规律的。如五言诗多为“二、三”或“二、一、二”的节奏,七言诗多为“二、二、三”的节奏。掌握了这一规律,学生就能较好地把握每首诗的节奏。

在指导学生读准语速和语气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或播放录音,让学生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揣摩,然后学生读与学生读进行比较或是学生读与教师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判断中学会更正确地朗读。

2、在朗读中将诗画结合。

学生理解了诗词的主旨后,还应通过朗读把自己所领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为学生配乐,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再用散文的语言将其描绘出来,充分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诗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来的,所以,在品诗的意境时,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在理解诗的意象时,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1、联想写作背景

诗词创作本就是作者有感而发,理解了诗词的写作背景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联想到陶渊明数次出仕却又因不满于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污浊而退隐的经历后,就更能领悟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感受到诗人的高洁,因而更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营造出来的怡然自得的优美意境。

2、联想其它作品中的同类意象。

如《送别》一诗中有“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满天飞”,“杨柳“这一意象有何表达作用呢?学生只要联想到〈采薇〉一诗借杨柳、杨花营造出的是一种充满离情别绪的凄美意境。

3、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进入诗的意境中,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诗,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一浪迹天涯的游子,正骑一瘦马徐徐行在西风吹拂的古道上,眼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宁静详和的日暮归家图,而“我”却流浪在天涯。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品味诗的意境美。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五
《描写夏天美丽景色的古诗》

描写夏天美丽景色的古诗

李锦华整理编辑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六
《有关写景的诗句》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七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

摘要: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不灭的魂灵。对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关注,是肯定生命个体价值,丰富拓展个人生活,提高个人审美情趣,建设繁荣发达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现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形态:优美的诗歌意境和崇高壮阔美的诗歌意境,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生成因素:人文本体、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学术风潮和社会风气、诗歌体式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对现代文艺的影响等方面来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

关键词:

古代诗歌 意境美 形态 生成因素 影响

今天,当人类进入光怪陆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伟大的21世界时,驻足观望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活色生鲜、意味隽永、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画卷。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不灭的魂灵。对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关注,是肯定生命个体价值,丰富拓展个人生活,提高个人审美情趣,建设繁荣发达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现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形态,生成因素、产生及对现代文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了解认识把握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

一、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形态

(一)中国古代文论关于诗歌意境美的论述

意境是诗人和艺术家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融、共处于兴奋状态下所获得的既能恰当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心意、又能巧妙地使之生发延展的知觉表象,因而它的特点在于:它是心与物的协调统一而心驰物外,是意与境的浑然一体而意溢于境,是

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而情漫于景,是虚实有无的相济相生、相辅相成,有处实处是物,是境,是景,无处虚处是心,是意,是情。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达到的极致是什么?对此中国历代文人学者都有精辟独到的论述,如“宏斯三义(诗的兴比赋),酌而用之,干之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钟嵘《诗品序》,如“(诗)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诗家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如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意于言外,然后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浪沧诗话·诗辨》,“大抵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宜博。”王世贞《艺苑卮言》等等。我们说诗味无极,韵外之致,意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专诣为境等等,包括后来袁枚的“性灵说”,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是指诗歌创造所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境界不以大小定优劣”,中国古代诗歌创造出的诗歌意境美是异彩纷呈的,或体现为冲淡平和,清明秀丽,典雅含蓄的优美意境,或呈现为雄浑劲健旷达,沉着高古慷慨的崇高壮阔美。

(二)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形态

优美和崇高(壮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两个基本的形态。冲淡平和,清明秀丽,典雅含蓄体现为优美;雄浑劲健旷达,沉着高古悲慨体现为崇高壮美。具有优美形态的诗歌侧重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具有崇高壮美的诗歌侧重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对立中的突破统一,两者形态不同,殊路同归,追求终极的天人合一,自在人生的永恒境界美。正如当今热点讨论的王国维的意境说: “有我之

境”和”无我之境”。其实, “有我”、“无我”就是意境的两种类型或者优美与崇高,我们可以找到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佛雏先生在1980年发表的《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中就指出:“有我之境”就是一种属于壮美范畴的艺术意境,“无我之境”就是一种属于优美范畴的艺术意境。王文生先生1982年发表的《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初探》也指出:“无我之境”也就是“优美之境”,“有我之境”就是“崇高”之境。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专列“意境的三种类型”一节,指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有我‟„无我‟之间的境界,而元代以来的山水画则为„有我之境。”聂振斌先生在其《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也指出:“在论意境美时,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表现出一种„静态‟,属于优美;„有我之境‟表现出一种动态,属于宏壮。”把“有我”“无我”与意境、优美、崇高联系在一起。而邹华先生1992年在《求是学刊》发表的文章则认为,“无我”的优美就是古代的艺术境界,“有我”的宏壮就是近代以来的艺术境界,他说:“从审美意识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问题,王国维境界说中的无我的优美之境,是古代艺术的境界,而有我的宏壮之境,则是近代以来具有高度的创造能力并感受着矛盾痛苦的个性主体所创造的艺术境界。”直到最近,由阎国忠先生主编,陈文忠著的《美学视野中的中国学人》在论到这个问题时,仍然认为“有我”“无我”是王国维对意境形态的划分,他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王氏对意境形态最著名的划分。它侧重于创作主体,主要是根据主体在审美观照中的两种不同状况所作的分类。与审美观照和创作心境的差异相联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分属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他仍主张“有我”就是浓情的意境,而“无我”则是平淡的意境。到2005年最新的由蒋凡、郁源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仍然认为:“有我之境‟突出了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可称之为宏壮;„无我之境‟,并非纯然无我,而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的拘束,因而传达出平静的感情

心态,与物俱化,故可称为优美。”可见,把“有我”“无我”归为意境的类型,归为优美与崇高,实在具有广泛的接受基础。

1、优美的诗歌意境

1)冲淡平和美

冲淡平和美,主要是指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创作的田园诗,多采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即景,表达一种淡泊功利,悠游不迫,满足自在的生活状态,营造一种和睦喜爱的处世情怀,传达一种宁静致远的和谐美。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侯荆扉。”,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汤式的“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当役当差县衙。一犁两耙,自耕自种生涯。”。

2)清明秀丽美

清明秀丽美,主要是指以南北朝大小谢(谢灵运,谢脁)、王维、 李白、孟浩然、韦应物等人为代表创作的山水诗,用自然清新、明艳清丽的语言描物写景,抒情表意,创作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澄明性灵境界。如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等等。

3)典雅含蓄美

典雅含蓄美,多采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写景空旷幽远别致,写人温文尔雅特立,写情绵绵不尽,洗练的语言,表达一种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凝重美。如《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汉乐府《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望江南》“天上月,遥望一团银,夜久更澜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曹植《雁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诗干。”,“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李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等。

2、崇高壮阔美的诗歌意境

1)雄浑劲健旷达美

雄浑劲健旷达美是一种阳刚奔放美,雄浑侧重写物的气象磅礴和宏大,劲健旷达侧重于写人的精神特质,多用夸张、想象、直抒胸臆等手法来表达物象情怀,具有豪迈浪漫主义特性。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八
《古诗词英译中的意境美》

描写美境的诗词篇九
《描写风景的优美诗句》

描写风景的优美诗句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散射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下弦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冷锋

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初蛾眉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玉盘。 „„„„„满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地垂直气候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新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暖锋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线速度和公转

看了此好听的句子的网友还看了: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 描写秋天天气的句子 描写天气好的句子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关于秋的整首诗

下一篇: 苏轼古体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