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3    阅读: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一
《关于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二
《关于诗歌》

诗歌的常识

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它最能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一般

分行排列。诗歌又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

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赏析

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撇开海子的身世,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写作时间,将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这首诗的语言及意蕴揭示上。

题目

1、你觉得诗人所追求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人?

3、诗人对他人的祝福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愿?

答案:1.答:诗人所追求的是绝望之后的反思与幻想,自由的生活,对每一天都充满希望,追求的幸福是一种平凡,琐碎,点滴自然的平静生活。

2.答:因为海子的现实生活并不幸福,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表达了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3.答:诗人对他人的祝福表达了他对尘事的厌烦,关怀人类,祝愿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让每个人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冰心 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诗的哲理是依附于形象的,要通过贴切的形象恰当地表现出来。“墙角的花”,便是这首诗借以抒怀的形象。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孤芳自赏者,准确生动,形神兼备,足见诗人视角之独特、构思之精巧。

问题:1.为什么说“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

2.你觉得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言之成理

即可)

答案:1.生长在墙角的花,由于不能充分地得到阳光的沐浴和雨水的滋润,因而缺乏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花朵开得枯黄瘦小。“天地便小了”,一方面,是说“墙角的花”如井中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也表明它自己生活的空间,也只能是偏狭的一隅,只能是那缺少阳光雨露的“墙角”,可谓一语双关,发人深省。

答案:2这首诗通过对墙角小花孤芳自赏的委婉嘲讽,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

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问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假如”开头有何作用?

2.“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诗人如此确定的理由是

什么?(原文回答)

3.“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为什么对那过去的忧郁的日子还会亲切地怀恋?你有过这样的人生体验吗?

答案:1.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假如是强调的作用。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3.一方面说明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即使是痛苦的;另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说明事情一旦过去,就会变成一种亲切的回忆,令人怀念。(联系实际作答)

四、《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点评】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

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问题: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结尾一节中两次出现“悄悄的”,诗的开头的“轻轻的”。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1.前句强调“轻轻的”,后句强调“我”,轻轻的是修饰词,比直接换成主观的“我”更具有诗情画意。

2.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都是作者头脑中的美好意象,用以意指作者所需找的“梦”,她们寄予了作者浪漫、诗意、理想化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满怀深情。

3.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三
《关于初三生活的诗歌——心若向阳》

心若向阳

你是否还在对自己的一模、二模念念不忘 你是否为成绩的不理想而倍感失望 亲爱的伙伴,请抬头看看远空的太阳 要相信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你是否在为中考的目标心生迷茫 你是否在为前进的方向倍感慌张 前爱的朋友,请抬头看看远空的太阳 要知道

心若向阳,何惧彷徨。

初三是一条湍流

我们像一叶小舟浮沉漂流

初三是一片荆棘

我们像一名探索者苦苦寻路

亲爱的伙伴,噢,要知道

我们不是一人孤军奋战

亲友是帆,师长是桨

支着小船乘风破浪

亲友是拐,师长是杖

扶着旅人走向远方

初三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

中考是一场挑战,尚未完结

让我们坚守这最后一月

让我们奋斗这最后一月

只要执着希望

就定会见到,梦想闪光

心若向阳,让我们扬帆破浪。 心若向阳,让我们展翅翱翔。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四
《初中现代诗教学》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五
《诗歌的分类(用于初一到初三)》

诗歌的分类

一、按表达方式分

依据诗歌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可以把诗歌大致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

1、抒情诗:以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被激发起来的感情为主。在抒情诗中,诗人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某种事件或景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融情入景,或借古咏怀,或托物言志。抒情诗是一种最个性化的艺术。诗人往往就是抒情诗的主人公,诗人的感情往往决定着诗的格调,诗人的人品往往决定着他的诗品。

2、叙事诗:则客观地描述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中国是一个诗国,但数量庞大、最为发达的是抒情诗。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作品几乎屈指可数,比如我们熟知的叙事诗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长恨歌》等寥寥几首。

二、按表现形式分(体裁)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 (形成于唐代) 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

A、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雀楼》)

B、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

【律诗】:

A、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B、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词】:

(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

(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按内容分(题材)

不同类别的诗歌,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有着一定的不同。

学 海 无 涯 巧 冠 相 伴

巧冠教育杨家坪校区地址:杨家坪步行街斌鑫世纪城A2栋16楼 电话:023—86164314 巧冠教育涪陵校区地址:李渡马安人间穿越鞋城,马安明星幼儿园内 电话:15803681640

1

1、叙事诗 叙事诗以写事记人为主。一类着重写事,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或怀亲、或思乡、或赠友,如《月夜》、《过故人庄》。一类着重记人,在人物命运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孔雀东南飞》。鉴赏叙事类诗歌,一要能够分析出事件的概况、来龙去脉;二要能够读出诗歌所塑造人物的性格、思想、命运等(如同情百姓、关心民生疾苦等);三要能够口味出事件的意义以及寄托在事件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应邀赴乡村老朋友家喝酒,从“应邀出发”到“村外之景”到“进屋喝酒”再到“依依惜别”,一一叙来,把诗人一路的所见所闻尽收笔底。简单的故事情节蕴含着主客两人的深厚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进屋后坐在已经打开了窗户的廊下,面对着屋前的大场院,相互敬酒,闲聊着今年庄稼的大好长势。临走时还约定到了秋天重阳节,我还到你这边来赏菊花。闲适的农家生活、朴素的农家真情,构成了孟浩然笔下的美好田园,反映出诗人热爱农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2.写景诗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写景诗多歌咏山水名胜,描写山水田园的旖旎、边塞风光的苍莽、风花雪月的绮丽等,如柳宗元的《江雪》、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山居秋暝》。写景诗在艺术上往往塑造形象,或勾勒意境,或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阅读写景诗,首先要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分析所绘景物的变化(如远近、高低、动静、虚实、正侧等);其次要理解凝聚在景物描写中的作者的主观情感(有的积极乐观,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向往理想生活、渴望建功立业;有的消极悲观,如隐逸山林、怀才不遇、落寞悲伤等);最后要品味出诗歌的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是意境的主要特征)。

3.友情送别诗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中国人重视友道、友情的传统源远流长地,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表达友情、描写送别的诗词) 友情送别诗在内容上多写羁旅的愁思、离别的伤感、亲友的怀念等。如柳永的《雨霖铃》、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与《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是依依不舍的留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别董大》则定出了情深意长的勉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则是坦陈心志的告白。友情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多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写法。

4.爱国怀乡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爱国怀乡诗就是以表达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为主的诗歌。如《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又如李白的《静夜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学 海 无 涯 巧 冠 相 伴

巧冠教育杨家坪校区地址:杨家坪步行街斌鑫世纪城A2栋16楼 电话:023—86164314 巧冠教育涪陵校区地址:李渡马安人间穿越鞋城,马安明星幼儿园内 电话:15803681640

2

等。爱国怀乡诗在艺术手法上也多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写法,有时也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

5.咏物诗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是指以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或无生命的物体(如“石”)、现象(如“云”)为歌咏对象的诗歌。与一般写景诗不同,咏物诗中的“物”通常是以自然界中的某一物(两物以上的咏物诗极少见)为集中表现对象,通过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刻画,有所寄寓,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情感、精神、品质或理想)。咏物诗多写盛衰的感慨、离乱的痛苦、人间的世象等,名为咏物,实为咏人,托物以言志,以物喻人、寓理于物,是咏物诗的一般特点。比如李纲《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诗歌表现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品格。名为写牛,其实是写诗人自己。又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黄巢的《菊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也有纯写物象,没有寄托的,如贺知章的《咏柳》。阅读咏物诗应从物象的特点出发,把握作者的心志,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6.咏史怀古诗 是一种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一般地说,诗歌题目中含有“览古”、“怀古”、“咏史”等字样的,都是属于这类诗歌,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当然,判断咏史怀古诗的基本依据,主要是看诗歌内容。咏史怀古诗多写山河沦丧的悲苦、仕途失意的苦闷、借古讽今的情怀等。咏史怀古诗虽然歌咏的是古人古事古迹,但诗人的落脚点却都在“今”。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受现实触动、有感而发的,是诗人用曲折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它或者借助对历史人物的追慕和赞赏,表达诗人的理想和向往;或者是借助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说,表明自己的政治信念;或者是借助对历史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因此,托古讽今,借古鉴今,怀古伤今,咏史抒怀,才是诗人的用意所在。多用今昔对比、借古讽今、抒发幽愤的写法。

从表达方式上说,咏史怀古诗一般集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于一体,这决定了咏史怀古诗在形象性方面往往不如写景一类的诗歌那样鲜明。阅读咏史怀古诗,一是要了解诗歌所咏的古人古事古迹,二是要了解诗人的现实处境或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三是要进一步揣摩出作者在咏叹古人古事古迹背后所抒发的对现实的感慨。

7.边塞征战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塞诗是指以反映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将士的精神风貌。具体地说,边塞诗在内容和思想上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辞辛劳、保卫边疆的战斗精神,抒发建功立业的愿望;反映战士们怀土思乡的离愁,揭露将士之间苦乐悬殊的不合理现象,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等。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盛唐边塞诗(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大都表现得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

学 海 无 涯 巧 冠 相 伴

巧冠教育杨家坪校区地址:杨家坪步行街斌鑫世纪城A2栋16楼 电话:023—86164314 巧冠教育涪陵校区地址:李渡马安人间穿越鞋城,马安明星幼儿园内 电话:15803681640

3

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边塞诗(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边塞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边塞诗在艺术上,或借景抒情,或借古讽今,或叙议结合,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见长。

8.山水田园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是指以山水风光、田园景色以及乡村生活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诗歌。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曹操的《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田园诗则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代表,开创了通过描写田园自然风光以表达恬淡情怀的诗歌流派。一般地说,田园诗人都以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及乡村生活为诗歌的表现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回归自然和恬静古朴生活的向往,并由此折射出诗人不慕名利的旷达心境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懑心情。

在艺术手法上,崇尚平淡充实,追求朴素自然。阅读山水田园诗,一要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切景语于皆情语。”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从而使诗歌产生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感,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这些从每一个画面中都渗透出来了。],二要体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要体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尤其一些纯粹的写景的山水田园小诗。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色彩丰富,诗情活泼,意象飞动,表面看好似单纯写景叙事,实则抒发了作者的心情。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我们直接感受的是作者对山河的热爱,再深一层,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我们还能体会到作者的这首即景之作,实则包含着一种对万象更新的企盼和欢悦。],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绘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等。]

9.宫怨诗和闺怨诗 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从内容上看,

学 海 无 涯 巧 冠 相 伴

巧冠教育杨家坪校区地址:杨家坪步行街斌鑫世纪城A2栋16楼 电话:023—86164314 巧冠教育涪陵校区地址:李渡马安人间穿越鞋城,马安明星幼儿园内 电话:15803681640

4

两类诗都少不得一个“怨”字,集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皇权至上、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和古代女性对待婚姻问题的种种复杂心态。“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李商隐《宫词》),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君恩无常”是古代宫女忧怨之情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太行路》),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男尊女卑”是古代民间女子多生忧怨之情的重要原因。男尊女卑的现实使许多夫游在外的妇女和尚未婚嫁的姑娘对自己的丈夫和情人也往往忧心忡忡。商妇的闺怨诗,其抒情主人公忧怨的焦点则在于丈夫的重利轻别、约而无信上。

从创作特色上说,古代宫怨诗和闺怨诗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情。一是浓重的感伤色调。二是细腻的心理描写。三是恰切的比兴衬托。四是不重使典用事,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文君、杞梁妻、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

10.爱民悯农诗 古代所有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反映统治阶级对人民敲诈勒索的诗,均可称之为悯农诗。在悯农诗中诗人哀怜同情百姓,或描写统治者的腐朽生活与劳动者的辛酸悲惨生活,或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剥削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欺压。如李绅的两首《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还有杜甫的《兵车行》等。在艺术上悯农诗往往叙议结合,多用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

11.哲理诗 从严格意义上讲,哲理诗并不是诗歌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如果讲范畴,也只属抒情诗而已。哲理诗,顾名思义,即蕴含深刻而普遍的人生道理的诗歌。如杜甫的《望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题西林壁》、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杨万里的《小池》等。优秀的哲理诗,其共同的特点是: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哲理与形象交融。这一特点,使哲理诗具有了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中国古代诗人大都忌讳诗歌赤裸裸的说教,而特别喜欢寓哲理于山水景物的描绘之中,因此,可以这样说,哲理诗是古代诗人感悟自然的智慧结晶。

欣赏哲理诗,需要我们从诗歌形象人手,仔细品味形象的特征,并注意联系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才能深入领会哲理诗形象的寓意,才能透过诗中的形象把握哲理。

12、爱情诗 顾名思义,爱情诗是咏叹情侣、夫妻间爱情的诗歌, 称“情歌”,是情人们心情的自然流露。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历代都有诗人为之高歌,为之倾注自己的情感、生命和艺术。爱情的内容几乎和生活一样广阔,但是它像灾难一样不可以预测,来得突然,消失得也突然,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报告给我们真实的消息。中国古代爱情诗有着鲜明的审美特征,她歌颂的爱情的本质是纯洁、真挚,她表现的爱情的形式是含蓄、典雅,她所体现的爱情的品质是忠诚、坚贞,她所展示的爱情的意志是深情、执着。

13、品艺诗 就是对诗词、吟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进行品评的

学 海 无 涯 巧 冠 相 伴

巧冠教育杨家坪校区地址:杨家坪步行街斌鑫世纪城A2栋16楼 电话:023—86164314 巧冠教育涪陵校区地址:李渡马安人间穿越鞋城,马安明星幼儿园内 电话:15803681640

5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六
《中考现代诗答案》

现代诗(15首)练习答案

一、《理想》

1、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做铺垫,诗意落在后两个比喻上,意思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2、理想的历史意义。

3、“照”字意蕴丰富,既承接了“莹莹光”,又照应了第一节的“照亮”一词。

4、(1)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说明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理想有着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人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2)“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二、《秋天》

1、(1)运用拟人手法写丰收之景,形象生动

(2)概括秋天在农人家的状况,将虚无的秋天形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3)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2、农家丰收图 少女思恋图

3、“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描绘了山谷伐木的场景,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显得幽静旷远。

4、金黄的稻田/凝视自己/已经成熟的梦/漾出满脸的笑纹/醉了远方的夕阳

三、《纸船 寄母亲》

1、诗人对慈母的强烈思念之情

2、“不灰心”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思念的浓烈,而且表达了思念必将通过纸船传递给母亲的执著信念。“每天”既让人感到叠纸船次数之多,又表现出作者对母亲思念之情持久和浓烈。

四、《静夜》

1、叠词“淡淡”“团团”写出景物的朦胧美,令人感到淡淡的愁伤,动词“笼罩”以动衬静,写出了柔和、宁静、朦胧的夜景;“漏”写出了几颗星透过云层无意而自然显露出来的情景,让人看到一丝光明。

2、诗的第一节描绘了一幅现实中的夜景图,第二节想象天河奇景,由实入虚,共同写出“夜”之静,氛围和谐统一。

3、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五、《未选择的路》

1、“路”表面指自然界的道路,实指人生之路,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2、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是因为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让人留恋,这样写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六、《沁园春 雪》

1、(1)“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2)“望”字统领下文,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且有很大的想象成分,它显示了词人自豪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3)“舞”“驰”两个动词,“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跑。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态以动态,

使之生机勃勃。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多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辞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带有嘲讽意味。表现了成吉思汗只识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2、你怎么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诗?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词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这三句是作者自指,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七《星星变奏曲》

1、诗中的星星象征光明,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现了诗人内心向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这是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3、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这样写使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4、赏析下列加点词

(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夜晚,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

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心灵自由自在的美好夜晚,给人温柔如梦的感觉。

(2)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漂来”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突出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很真切。

(3)在“寒冷中寂寞的燃烧”中“寂寞的燃烧”是什么意思?

“燃烧”代表了牺牲。

(4)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心头 ..

这句诗运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锁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5)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

“僵硬”描写了夜晚的寒冷、死寂、沉闷给人一种迷茫失落之感。

(6)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

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八、《蝈蝈与蛐蛐》

1、赏析下列诗句

(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

这句总领第一节,点明大自然诗歌的永恒性,流露出诗人由衷的喜悦赞美之情,“从来”强调大地的诗歌是永远不停的唱着的。

(2)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昏而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这几句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的勃勃生机,烘托了蝈蝈乐音的美妙。

(3)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的栖息在可喜的草丛......

中间。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把蝈蝈栖息在草丛中的那种舒适自在、凝神安谧的姿势,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的含义:“沉醉”写出了蝈蝈的无比欢悦。“盛夏的豪华”画龙点睛地概括了“鸟

儿”“林中”“草地”“树篱”等纷沓而来的物象,描绘出生机盎然的盛夏美景,成为蝈蝈美妙乐音的演出背景。

(4)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冷清的景象和人们家中温暖的气息。衬托冬日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

(5)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通过联想,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加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

2、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叫比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九、《我爱这土地》

1、这是一只即使饱受磨难,也要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体现出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

2、这一问一答,是诗人目睹满是疮痍的祖国,对之爱的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也是对这首诗诗意的提炼和升华。

3、“眼里常含泪水”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十、《乡愁》

1、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2、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以及“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数量词的运用,都构成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十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 祖国现在面临历史的机遇。

2、从个体上讲,“我”是祖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份子,从“我”的使命上讲,“我”要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为祖国的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3、要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为祖国的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十二、《雨说》

1、赏析词句

(1)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

两个“等待久了”概括表现了自然界万事万物对雨的久久期待和强烈的盼望。

(2)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走得很轻”“温声细语”极言雨的温柔。“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写出了雨的博大爱心。

(3)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

的心情,对孩子们深情的关爱。

(4)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

“笑弯了腰”“笑出了泪”“笑斜了翅膀”,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万物见到雨时的欣喜。

2、思考题

(1)第一节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诗人选取了田圃、牧场、鱼塘和小溪四个典型的意象来描绘大地万物对春雨的热切期盼。

(2)第五节所描绘的情景与写雨有什么关系?

而焕发勃勃生机的景象,从而说明了春雨的滋润)

(3)诗中反复出现“雨说:我来了„„”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雨说:我来了„„”这句话反复使用,使这首诗具有音乐一般的旋律美。

(4)第7、8两节诗,雨反复要“教孩子们勇敢的笑”,这其中的“笑”你是怎么理解的?

“笑”在这里代表一种欢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5)从第九节诗中可以看出“雨”具有怎样的精神?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诗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

(7)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十三、《黑人谈河流》

1、诗中的河流是历史的象征,诗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历史的追溯,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十四、《我用残损的手掌》

1、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如:新生、辽远、温暖、坚固、蓬勃、永恒„„

2、诗人在想象中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土地,由沦陷区到解放区,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内心的情感

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3、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来抒发情感。“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两个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 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十五、《祖国》

1、“奇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说教式的情感,诗人的爱国热情既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产生的感受,又经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任何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

2、它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情是无以替代的,是深沉。

3、作者在诗中,没有写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而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的。这“平淡”的描述,更能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七
《初中现代诗教学》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八
《初三现代诗复习 Microsoft Word 文档》

肥城市龙山中学 九年级 语文学科 编号 1 1主备人 汪红霞 审核人 汪红霞

现代诗专题复习

课标要求,考点分析

“2014年泰安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说明”对诗歌部分有如下要求:

A.能够把握诗歌的基本特征(言志、抒情)。 B.能够感受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意义。 C.能够感受诗歌物象中蕴蓄的情感。

D. 能够感受诗歌的绘画美、结构美与音乐美。

E.能够分析寄情于(事、物、景)、托(事、物、景)言志的表达方式。

F.能够分析联想与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G.能够分析关键词句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自主复习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0分)

深邃( ) 虔信( ) 镶嵌( ) 干瘪( ) 胚芽( )蓬蒿( ) 稻穗( ) 锦幛( ) 艾青( ) 荇藻( )

2、找出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卫生工作者的着力点应放在环境“死脚”的整顿治理上。 B、艺术节上,我班取得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老师告戎我们要再接再历。

C、他有崇高的理想,敬业的精神,对学生关怀备致。 D、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在汽车上主动让坐位给老、幼、病、残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4分)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地歌。 5、对下列诗句朗读的停顿、重音标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B、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C、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我/是你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6、下列有关文学知识述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B、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女诗人,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始祖鸟》等。

C、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著名诗篇。

D、休斯和莱蒙托夫都是美国现代黑人诗人,其中休斯还是黑人文艺复新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7、根据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意思完整的诗词句子。(12

分)

(1)、艾青是土地的歌颂者,诗人在《我爱这土地》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

A、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 B、河流:________________ 。

C、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黎明:___________________ 。

(2)、诗人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那他感觉到的当时解放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一、梳理知识

1、背出诗歌的节奏。2、比较三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3、说出三首诗歌在写作方法上的独特点。4、填写下列表格

二、直击中考,剖析思路

(江苏省苏州市,2003年)阅读冰心的《纸船》,完成1至3题。

纸船 ---- 寄母亲(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下边句子中的“/”和“· ”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

A.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

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

的每天的/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

/叠的 2.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第1题考查的是现代诗歌的朗读。

第2题考查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试题。

第3题是一道课外知识积累的考查,只要能找出与“梦”相关的诗句都可以。

训练案

(一)《乡愁》

1.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2.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3.请按照第一题的形式先阅读《乡愁》,再根据本诗的写作背景和主题分析下列不恰当的说法( )

A.这首诗按时间顺序抒发了作者由有家难回到有国难归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这首诗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而又丰富。

C.这首诗写作者思念亲人是虚,写思念祖国是实。作者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十分具体。 D.《乡愁》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上,而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上,但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 4.这《乡愁》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邮票在诗中指代信件,第一节是说作者小时离家,只凭书信宽慰乡愁。

B.船票在诗中指代船只,第二节是说作者成年后和新娘各在一方,只凭船只代鹊桥。

C.全诗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组词语,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D.“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些数量词的运用,除了显示诗人的语言功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作用。 5.这首诗中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夸张 D.对偶

6.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辛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二)《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

手法明显不同,注意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

什么表达效果。 1.认为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

消极、冷色调的词语如: 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我的理解:

拓展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对诗句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表现出老马逆

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这首诗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备受奴役的劳

苦大众。

D、诗人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深深地烙上了

作者的感情色彩。

2、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6分)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

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

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D、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

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

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整理知识提纲,写出个人体会:

有关初三的现代诗篇九
《现代诗》

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欣赏这两首现代诗,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2、体会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珍惜金色年华。

3、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学习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二、 学习重点

目标1、3

三、 学法指导

1、 反复朗诵,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感情,深意。

2、 在朗诵的基础上,作具体的诗歌分析,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四、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很多大作家有关他们回忆自己幼时往事的文章,使我们又勾起了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我们可以用美妙的歌声,用生动的故事来回忆,也可以用诗来表达。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现代诗二首》

(一)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朱湘和何其芳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二)自由朗诵诗歌

(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诗歌,看看谁读得最好。

要求:

A声音要响亮,吐字清晰。

B想象揣摩作者的心情,表情,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有感情的朗读。

学习研讨

《少年歌》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的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诗歌,看看谁读得最好。

2、有感情朗诵,进一步感悟作品

3、探究思考:

A《少年歌》中全诗可以分为几小节?

B全诗写了哪些事物?看一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

C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体会《少年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生活是多么广阔》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的成果

(三)作探究,品味鉴赏

1、名个别学生朗读诗歌,看看谁读得最好。

2、感情朗诵,进一步感悟作品

3、探究思考:

A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小节?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各小节的大意。

B在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

C诗的最后一小节中,“生活”为什么会由“广阔”变得“芬芳”?

D全诗最后一句话“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该如何理解?

E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体会《生活是多么广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冯至和穆旦两位诗人的创作经历和诗作风格,理解两首诗的内涵。

二、掌握一些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区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现代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借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尤其是他的十四行诗,特别得到读者的喜爱。穆旦被誉为“用身体写作的诗人”,他的诗表明中国新诗与世界诗潮开始了同步的演变与发展。他们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们的诗。

二、鉴赏《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1简介冯至。

请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介绍,教师补充。 冯至(1905—1993),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冯至在20年代以

创作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直到抗战胜利。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利用外来形式创造现代新诗,表现日常生活中蕴涵着的诗意和哲理。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2 介绍十四行诗。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由教师介绍。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介绍这种诗歌的韵律。

一首好诗,主题和意境固然重要,但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合也是不尽完美的。诗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真正达到统一,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在英语诗歌中,最严谨、最富于挑战性的抒情诗莫过于十四行诗了。十四行诗又名商籁体,说它“严谨”和“富于挑战性”,是因为它不仅在选词表义方面有着同其他诗体一样的要求,而且在诗的结构、韵律以及用这样的结构和韵律来表达诗意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十四行诗源于12世纪的意大利,最早是中世纪意法交界的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诗体,后来流传于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16世纪时被介绍到英国。为

了使十四行诗这种诗体适合于英语,英国诗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莎士比亚作为前人成就的继承者和开拓前进的探索者,继承发展了十四行诗。冯至熟读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十四行诗,用韵灵活,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一致认可。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4讨论。

诗中反复出现“路”这个意象,“路”指的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路”这个意象开始指原野上的路,后来指人生的路和心灵的路。“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它是“诗与思的完美结合”,也是“感谢的纪念”。诗人由原野上的路展开联想,眼前的路是由无名的行人踏出来的,心灵的原野上,那条生命之路,是由流逝的岁月和曾经相遇的人为我们踏出的。由此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珍重,要永远记着他们,以免让心灵之路荒芜。全诗符合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把外在事物转化成内在的心灵体验。

最后请学生谈谈有谁踏出了他们的心灵之路。

5诗人选择了对话体的形式,以“你说”总领全诗,这种形式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讨论并总结。

诗中的“你”可以理解成诗人的同伴,也可以理解成诗人自己,是诗人在同自己对话。诗人内心有两种声音,一个欢快,对生命充满热爱和欣喜;一个严肃,对生命有更深沉的感激。由此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真挚的怀念和承担精神,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热爱。

6对比《南方的夜》,了解冯至诗歌创作的两个阶段。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听燕子给我们讲南方的静夜。/南方的静夜已经被它们带来,/夜的芦苇蒸发着浓郁的情热。/——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中的浓味。/你说大熊星总像是寒带的白熊,/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这时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水面,/零乱了满湖的星影。/——请你看一看吧这湖中的星象,/南方的星夜便是这样的景象。/你说,你疑心那边的白果松,/总仿佛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这时燕子飞上了一棵棕榈,/唱出来一种热烈的歌声。/——请你听一听吧燕子的歌唱,/南方的林中便是这样的景象。/总觉得我们不像是热带的人,/我们的胸中总是秋冬般的平寂。/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冯至早期诗歌文字不加修饰,表达了沉重浓郁的感情,仿佛是用浓厚的色彩营造沉郁的氛围,使人读后久久被这种氛围萦绕。但其中情感范围狭窄,有过多的个人哀愁,表达了“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他后期的诗歌以十四行诗为代表,思想和艺术上都趋于成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和生命的意义的思索,是40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一座丰碑。

7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冯至的诗歌。

三、鉴赏《春》

1介绍穆旦。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