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无聊的诗句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3    阅读:

无聊的诗句篇一
《无聊诗》

很久没写东西了

脑袋生锈了吧

写东西得了

初识

昏黄里

朦胧躯体

焉然可追忆

毽上弹出情谊

只是我单恋而已

相思让我措手不及

终于鼓足了心中勇气

该死的雨让我错过了你

苦笑一声说什么伤感别离

哪还敢问:同学你电话何几

纠结百千只能怪自己没有魄力

年少轻狂的伤什么时候才肯痊愈

命运的车轮轰隆隆隆隆隆来了又去

时至今日又见到你熟悉且陌生的身躯

不觉地思维开始混乱嘴中全是胡言乱语

我想与你树荫中月光下十指紧扣谈天说地

你可愿意听我轻轻哼出那首为你谱写的歌曲

若你回应便能让我干涸已久的心再次泛起涟漪

海誓山盟但若为你一身伤疤的我怕什么狂风暴雨

如今使出浑身气力雕刻的文字但愿值得X细细铭记

END

PS:

爱情这东西不是一场游戏 若有爱的人请好好珍惜 勇敢表白喊出我爱你 怯弱只会成就悲剧

无聊的诗句篇二
《诗歌》

诗歌:给人“够得着”的关怀

中秋夜的月亮太烦太累,望月的人们其实是在张望城市灯火与制造商业高潮的焰火。月亮与诗歌不再依恋。

当诗人远离烟火,钻进象牙塔,一味孤芳自赏或顾影自怜,他们的极端演绎便沦为无聊的文字自慰。难怪,不读诗的读者越来越坦然,而写诗的诗人却越来越乏善可陈。以至,诗坛景象竟要靠“梨花体”“羊羔体”与网络时代的“新打油体”之类支撑。

这让人很怀念198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呈现出来的理想主义追求与现实主义关怀,尤其是“伤痕”“反思”“朦胧”之后的平和、包容和对生活的热爱、对大地的赞美。

喟叹之余,信手翻阅一本诗集,那是“用黑眼睛寻找光明”的那一代诗人的诗集。 海子写于1989年残冬的那首诗,堪作典范。尽管春天到来后,诗人以殉道者的热忱投奔到了所谓的极乐世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是认真的,认真得像一名迎考的小学生;诗人是真诚的,真诚得像一个接受考验的初恋情人。不采摘玫瑰,也不捕捉浪漫的风花雪月,只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触手可及的可行与拥有,吃穿住行,整个儿的平凡生活。读着这样的诗句,你不感觉到久违的亲切?——阳光暖暖的,拍打在脸上,拍打在日子上,带来你我渴望并承受得起的“小确幸”。

这就够了,诗人都是赤子,本质上归属于农耕社会。命殒南太平洋岛国的诗人顾城曾一再强调:“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这一表白出自诗歌《门前》,那是1982年初秋,诗人坐在家门口,做着乡土衬托的白日梦——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如同梦呓,如同耳边的悄悄话,如同檐际的风对燕子诉说的一个童话故事,从容,澹定,自然而怡然,真的很美好。

用不着喧哗,更用不着宣言,瞻仰理想的同时,诗歌同样可以给人“够得着”的关怀,而这,可能正是当下诗人们所缺失的与所担心的——诗,可以如此踏实地淡然吗?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作出一代人“回答”的诗人北岛,在题为《太阳城札记》的一组短诗中,平静而诚实地回应了如下两个主题,那是 1980年代到来之际— 《生活》:网。

《劳动》:手,围拢地球。

有些叛逆,有些紧张,有些无奈,但却赫然展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豁达。月亮隐去了,太阳出来了。诗歌的温度亦在关怀——漠视平凡,也就无视崇高。

无聊的诗句篇三
《古诗》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字, 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应。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从上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居高”的 “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这两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赏析:

1、 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喻指清高尊贵的人。

2、 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

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

3、 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孤雁

杜甫

•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开篇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2、次联境界倏忽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间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诗人胸中情感的泉流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且诗人所思念者恐不独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3、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

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

4、结尾用了反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无聊的心绪。“

赏析:

1、 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

①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②作者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2、作者为何在尾联提到野鸦?

作者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爱憎感情。 “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厌恶无聊的心绪。

3、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表达了离乱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

鹧鸪

郑谷

•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首联)第一、二句: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暖戏烟芜锦翼齐”,开首着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2、(颔联)第三、四句: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

3、(颈联)五、六两句,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4、尾联: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

赏析:

1、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到“青草湖”和“黄帝陵”?

①渲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

②借助传说渲染令人魂销肠断氛围。

2、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

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

2、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

3、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4、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在前四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前四句两用“去”字,意在借那已逝的往昔,以衬托自身之孤独凄凉,四句一气呵成,纯用

古调,既写出甫一登楼自然而生的感受,又借传说为诗境涂上神奇的色调。

2、本诗的5、6句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变化,这两句诗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五、六句描写登楼所见实景,意思是:晴天里,汉阳一带川旁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汉阳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所以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在汉阳西南长江之中,因此这两句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作铺垫。

3、诗人在诗的末尾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在最后两句写到日暮时分,江上烟波浩渺,暮霭苍茫,视线阻隔,家乡不见,更增旅人思乡情怀,诗境被推至极度苍莽空阔,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怀。 主旨:

诗人描写了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思。

练习:

1、本诗由神话传说起笔,对神话的吟诵传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传达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思想感情。

2、“日暮”(时间)和“烟波江上”(景致)与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没有内在的联系?不妨谈谈的理解。

有,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怀乡思土之情。

3、诗人登上黄鹤楼,极目远望,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描绘这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归园田居

陶渊明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试描绘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画面。

我在清晨早早地起身,赶到田里清除杂草。不善农活的我干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我扛着锄头,在明月的陪伴下回家。

2、赏析“但使愿无违”一句。

“但使愿无违”道出了此诗的主旨,虽然从早到晚辛苦劳作,也难免有“草盛豆苗稀”的不如意,但折腰锄禾的辛苦远比“为五斗米折腰”的官场生涯轻松愉悦的多。同是折腰,意义却大相径庭。一是心甘情愿的生存行为,一是违心的人性扭曲。这里暗合了诗人对田园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不愿受世俗污流羁绊的意愿,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憎恶黑暗官场的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无聊的诗句篇四
《写愁的诗词名句》

写愁的诗词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温庭筠《菩萨蛮》)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裹朱颜瘦 (欧阳修《蝶恋花》)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王观《卜算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爱国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无聊的诗句篇五
《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宋 )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

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

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墨梅

王冕 元朝

我家洗砚池边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繁星春水

原著 冰心

《繁星春水》

繁 星

自 序

一九一九年的冬夜和弟弟冰仲围炉读太戈尔R Tagore的迷途之鸟(Stray Birds)冰仲 和我说"你不是常说有时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写成篇段么 其实 也可以这样的收集起来 "

从那时起我有时就记下在一个小本子里一九二年的夏日二弟冰叔从书 堆里又 翻出这小本子来他重新看了又写了"繁星"两个宇在第一页上 一九二一年的秋日小弟弟冰季说"姊姊!你这些小故事也可以印在纸上 么 我就写 下末一段将他发表了

是两年前零碎的思想经过三个小孩子的鉴定(繁星)的序言就是这个 冰心九一一九二一

繁 星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万顷的颤动——

深黑的岛边

月儿上来了

生之源

死之所!

小弟第呵!

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

温柔的

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无聊的诗句篇六
《出自古诗句的成语》

出自古诗句的成语-123

雨后春笋

出处:宋·张耒《食笋》:“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寸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满园春色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风得意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和景明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

春宵一刻

出处:宋·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春梦无痕

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人面桃花

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去楼空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人云亦云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如履薄冰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弱不禁风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奇文共赏

出处:晋·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千里送鹅毛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情不自禁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穷困潦倒

出处:唐·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倾盆大雨

出处:唐·杜甫《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青梅竹马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晴天霹雳

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穷极无聊

出处:宋·费昶《思公子》:“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秋水伊人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秋高气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屈指可数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平分秋色

宋·李朴《中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呕心沥血

出处: 唐·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藕断丝连

出处:唐·孟郊《去妇》:“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

年逾古稀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弄假成真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万紫千红

出处: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马齐喑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无穷无尽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望眼欲穿

出处:唐·白居易《寄微之》:“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无理取闹

出处: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五湖四海

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百读不厌

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天涯比邻

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豆蔻年华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为人作嫁

出处:唐·秦韬玉《贫女》:“苦为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庐山真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走马观花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司空见惯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苍翠欲滴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草长莺飞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无聊的诗句篇七
《第一部分古诗》

第一部分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填空式默写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3、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4,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7 ——杜甫《春望》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

9,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10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2 ——张岱《湖心亭看雪》

1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14 ——王维《使至塞上》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16 ——陆游《游山西村》

1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二)理解性默写

第21课《桃花源记》 P168

陶渊明

1”

2、描写桃花源美好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第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P173

刘禹锡

1、文章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3

4

5、文中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

7、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 《爱莲说》 P174

刘禹锡

1、文章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的品格。

3丹是重点映衬,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

4;描写莲体态、香气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描写莲清高风度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第24课《大道之行也》 P183

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句子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P185

《望岳》

1末了。”

割昏晓。”

3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的雄心和气概的哲理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3”

4、忧国思乡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

《石壕吏》

1、,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2、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

4、最能概括凄惨情景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

第26课《三峡》 P196

郦道元

1、描写春、冬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描写夏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是“夏水囊陵,沿溯阻绝。”描写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唐诗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

4、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第27课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P199

陶弘景

1”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山川美景的感受。

2、描写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记承天寺夜游》 P200

1”

2” 第28课《观潮》 P202

周密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

3

4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6 写“形“的句子是“仅如银线。”;写“色”的句子是“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写“声”的句子是“如雷霆,震撼激射。”;写“势”的句子是“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第29课《湖心亭看雪》 P206

张岱 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第30课《诗四首》 P209-211

1”表明自己归隐决心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诗中有画句)

3大荒流。”诗人通过长江之水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一诗中顾影自怜,饱含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的诗句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万方多难此登楼”(《登楼》)意境相似的诗句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二、课外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填空式默写

1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3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6

7

——刘禹锡《秋词》

8

9、山下兰牙短浸溪,林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 ——杜牧《秋夕》

(二)理解性默写

《长歌行》汉乐府 P217

1”

2、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3、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是“朝露待日。”

4、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5叶衰。”

6、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的《满江红》

(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隋寸功。“ ——杜旬鹤的《题弟侄书堂》 《野望》 P218

王绩

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是“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是“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P219

孟浩然

无聊的诗句篇八
《千姿百态另类诗》

千姿百态另类诗

贵州省兴义八中 邓定虎

古人写的诗,除了一般的抒写亲情、友情、爱情,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抨击时弊、议论国事以及抒写理想抱负、爱国情感、个人际遇等等内容之外,还有一些另类的诗歌,或者幽默诙谐,或者充满奇趣,或者别开生面,他们也是古代诗歌中的一员,与上述“正统”诗歌一起组成了古代诗歌的大家庭。

另类,简单的说就是与众不同,非常特殊,一般被人理解为不正统,不随大流,也有不登大雅之堂之意。其实,另类何尝不是一种开拓,一种创新。

下面就介绍一些另类诗歌,供大家鉴赏。

(一)打油诗

人们常常把语言幽默,有一定讽刺意义而又通俗易懂的一类小诗叫做打油诗,它最重要的特点是“通俗”。打油诗这一名称起于何时?是何人先创?已无从查考,但是有这样一则传说故事可能与它有些关系。

据《升庵外集》载,唐代南阳地方有个叫张生的穷秀才,喜欢写诗作文。尤其爱把民间的一些俗谚俚语、诙谐之句写入诗中。比如有这么一首咏雪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诗虽不十分高明,但它通俗易懂,又容易记住,所以他的诗常常在乡里小儿的口中传诵。从此,张打油的名字就逐渐传扬开了。有一年冬天,南阳参政巡视乡间,不巧大雪阻路,回去不得,就住在一户败落官宦的家里。毕竟乡郊野地,除了观赏雪景,实在也无事可做,因此,不到一日,便觉得十分无聊。忽然想起张打油作诗文字通俗,滑稽可笑,非同一般,何不命他来作诗取乐,暂供消遣?于是参政派人把张打油叫到跟前,问道:“听说你会作诗,是吗?”张打油说:“回老爷的话,小的不敢说会作诗,随便胡诌几句倒是有的,说不上是什么诗。比不上老爷们写的那么文雅。”参政又问他:“那么,你都写些什么诗呢?”张打油说:“也没有定准。看见什么,或想着什么,就写什么。”参政很高兴地说:“那好,今天大雪纷飞,你就以此为题,写一首我看看,写得好有赏。”张打油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略一思索就随口念道: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参政听了点点头说:“头两句还有一点诗味,后几句太俗气了。不过难为你这么快想得出来,也还不错。”说着命人赏给他几两银子,张打油欢欢喜喜地走了。从此张打油居然成了当地有名的“诗人”。

后来,安禄山叛军攻打南阳,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中读书。闻得此事,他就去求见参政。那参政正像热锅上的蚂蚁,心中闷闷不乐,于是就叫张打油作诗解闷。张打油随口念道:

天兵百万下江南,

参政听了,以为朝廷援兵将到,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连忙问道:“下面怎么样?你快念下去!”

张打油接着念道:

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参政听了,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哭丧着脸,失魂落魄。张打油的诗“通俗”地道出了城破之日的惨状,词虽不雅,却也十分贴切生动。

还有两则打油诗的故事,说的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和明朝文学家解缙。

米芾,字符章,号海乐外史,鹿门居士,世称米襄阳、米颠。米芾为文奇绝妙于翰墨,尤善画山水,他性情潇洒,倜傥不羁,好诙谐,善幽默。他年轻时曾做过父母官。传说有一年,久旱不雨,蝗虫为灾,他下令全县百姓大力捕杀。当时邻县也在闹蝗灾,该县县官非但不组织人力捕杀蝗虫,反而认为是米芾捣鬼,把蝗虫都驱逐到他的县境里,于是大发雷霆,行文责问。米芾看后,提笔在上面写了一首打油诗,把原文退回。诗是这样写的:

蝗虫本是天灾,不由人力挤排。

若是敝邑遣去,却烦贵县发来。

邻县县官看了,哭笑不得,只好作罢。

解缙,字大绅,明洪武年间进士,曾主持编修《永乐大典》。据清初著名作家钱谦益的《列朝诗集·乙集》载,解缙自幼能诗。七岁时,有一天,一个犯奸和尚带着枷从门前经过。解缙看见了,心想做和尚的怎么也犯法呢?就顺口念了一首诗:

出家又带枷,落发还犯法。

两块无情木,夹个大西瓜。

和尚那光脑袋多像个大西瓜呀!真有趣。他父亲怕得罪人,就说:“今后不要吟诗伤人,这次我且饶你,且放鸡扫地去吧。”解缙随口又吟道:

净扫堂前地,轻挪罩内鸡。

父亲一听火了,骂道:“你还吟诗?!”解缙轻轻续后两句道:

分明是说话,又道我吟诗。

父亲也对他无可奈何,只好随他去了。

《谐史》载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说有一个庸医乱开处方,把一个胖大汉子给治死了。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庸医不敢怠慢,一再托人上门求情。胖大汉子的家里人说,一定要这个庸医夫妇并父子把死者的棺材抬到墓所,否则就将他送官究治。庸医没法,只好应允。他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去抬棺材。抬到半路,因死尸太重,棺材又厚实,实在抬不动,一步一挨,十分吃力。于是庸医吟道:“自祖相传历世医,”老婆接着吟道:“丈夫犯事连累妻。”长子叹气道:“可耐肥尸抬不动,”次子更是吃力地吟道:“今后只拣瘦人医。”夫妻、父子四人的哀叹,恰好联成一首绝句诗:

自祖相传历世医,丈夫犯事连累妻。

可耐肥尸抬不动,今后只拣瘦人医。

这是一首颇具讽刺意味的打油诗,虽然未免有些滑稽,但是它夸张的效果确实不错。 其实,我们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诗,也写得十分的通俗易懂,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就写得很“通俗”,脍炙人口,雅俗共赏,据说是“老妪能解”,连他自己都说:“自长江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白氏长庆集序》)”唐宣宗也写过一首七律《吊乐天》,诗中有这样两句评价:“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长恨曲”指《长恨歌》,“琵琶篇”指《琵琶行》)可见白居易的诗流传范围之广。例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花非花》)。这些诗句看上去很通俗,可谁又能否定他的巨大价值而说它不雅呢?又比如宋代大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一些诗也写得很“通俗”,但是在明白如话的诗句里,也表现出高远深湛的意境与浓郁的感情。他在诗中常常引用“街巷俚语”,看似随手拈来,却是奇趣天然,不留斧

凿痕迹,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不识庐山这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庐山西林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等等。这就说明,通俗也不是一律不好。

(二)广告诗

做广告,采用诗歌的形式,似乎十分新鲜。其实,广告诗古已有之。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客中行》,就算得上一首很好的广告诗,诗是这样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中对“兰陵美酒”,倍加赞赏,无形中为兰陵酒做了广告。

又如晚唐诗人杜牧,也有两首很好的广告诗,一首叫《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在不经意间,给杏花村酒家打了一个广告,“杏花村”因此而闻名天下。

另一首叫《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对于江南美景的推荐介绍何等全面(有绿树红花,,有青山碧水,有宾馆酒店,有道观庙宇,有亭台楼阁,有空朦烟雨),何等的令人心醉,何等的令人神往。听了这样美的广告,你难道不为江南着迷吗?你难道不想去那儿旅游旅游吗?

至于陆游的《游山西村》,绝对是一个“农家乐”的好广告,你听: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疑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到了清代,可以说“广告诗”蔚为大观。如道光年间杨静亭所作《都门杂咏》一百首,其中的《水晶糕》一首就是地方风味极浓的标准的广告诗:

绍兴品味制来高,江米桃仁软若膏。

甘淡养脾疗胃弱,进场宜买水晶糕。

诗中对“水晶糕”的配料、质量、品味、功用都作了简洁的介绍。读了此诗,读者对“水晶糕”这一美味可口养脾疗胃的物品不仅有了了解,而且还会心驰神往呢!

晚清李静山编撰的《增补都门杂咏》中,有一首《王麻子》诗,分明是为“王麻子剪刀店”做广告的。诗云:

刀店传名本姓王,两边更有万同汪。

诸公拭目分明认,头上三横看莫慌。

诗中提醒顾客识别好标记,千万不要看错,写得颇为风趣。

(三)数字诗

在一首诗歌里面,运用几个数字,这是常有的事情。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又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又如岳飞的《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像这种例子俯拾即是,举不胜举。但是,在一首诗歌中运用许多数字的却不多见,这里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值得一提。据《西湖古今佳话》载,清朝的乾隆皇帝曾游览西湖,当时礼部侍郎沈得潜随驾侍从。时值隆冬,大雪纷飞,漫天皆白。乾隆一时诗兴大发,信口咏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原想自诩风雅,不料念了三句再无下文,急得他满脸通红。沈德潜听了万岁爷的诗,心中暗暗发笑,“一片一片又一片”,这算什么诗?连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来,还亏他摇头晃脑,装摸作样,岂不可笑?他见乾隆皇帝顿时语塞,十分尴尬,知道他第四句想不出来了,忙匍匐长跪,向前奏道:“这第四句赏与臣续上吧!”乾隆正在难堪之际,沈德潜一个“赏”字帮他解了围,忙准奏道:“好,让你续上一句。”沈德潜随口吟道:

飞入梅花都不见。

乾隆皇帝的那几句诗,原是狗屁不通的,三句一连用了十一个数字,看上去不仅枯燥无味,而且俗不可耐。不过有了最后一句压底,反倒成了一首好诗。因此,皇上高兴得赞不绝口,忙解下自己身上披着的貂裘,赏赐给沈德潜。

清代文学家陈沆(字太初,号秋舫)在一首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中一下子用了十个“一”字,更是历代所罕见的。说起这首诗,他也有一个不凡的来历!

相传陈沆年轻时有一次要去黄州赶考,途经一条河流,不巧渡船刚刚离岸,渡船上早坐满了报考的书生。陈沆非常着急,如果等船到对岸再回来,那就要耽误时间了,他连忙高声哀求船家把船撑回岸边,让他也坐上去,可是船上的书生都不同意,有一位年纪稍大的问他道:“你也是去赶考的吗?”陈沆彬彬有礼的答道:“是的,晚生也是去黄州赶考的。”有人问他叫什么名字,当得知他就是善文工诗的陈沆时,有人就故意刁难他说:“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一’字的七言绝句,我们就把船开回来,让你一同上船。否则你就等一会儿吧!”陈沆听了他的话,随口应道:“好的,好的,请你们先把船撑回来,我好作诗。”船家把渡船撑回岸边,陈沆一步跨了上去。这时,正好江心划过一条渔船,一个渔翁坐在船头,身边搁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身子一俯一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的唱着渔歌,江心秋月,正随波荡漾。陈沆见此景色,一首包括十个“一”字在内的七言绝句早已成竹在胸。于是,他就向大家拱拱手,吟道: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众书生听了,莫不交口称赞道:“好诗!好诗!”

后来,陈沆果然中了状元。

(四)退贼诗

据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即郑燮)为官清廉,他辞官回到江苏兴化老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唯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

一天晚上,天冷难禁,月黑风高,加之细雨敲窗使人烦倦。郑板桥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觉到室内有异样的声音,定是有贼人光顾。怎么办?假如高声呼喊“有贼”,也可能使贼人悄然遁去,但万一此贼狗急跳墙,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应付得了?但假如假装熟睡,任贼人翻箱倒柜,为所欲为,又怎么甘心?他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诵道:

细雨蒙蒙夜沉沉,

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贼已近床,闻诗暗惊,顿感进退两难。正踌躇间,忽听床上人又续吟两句:

腹内诗书有千卷,

床头金银无半文。

听了这两句诗,贼人知道此官清廉,无物可偷,于是返身出门。此时,又听屋内再吟诗一句道:

出门休惊黄尾犬,

贼人闻诗点头,心想:屋里的主人分明是叮嘱自己出门提防恶犬,何不翻越短墙出走?正欲上墙,又传来一句诗:

越墙莫损兰花盆。

贼人留神一看,墙头果然有兰花一盆。既然主人如此心爱,就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吟出了两句诗来:

天寒不及披衣送

趁着月色赶豪门。

从此诗中可以看出,郑板桥对“梁上君子”颇有同情心,并且憎恨“豪门”,所以规劝他“趁着月色赶豪门”。

吟诗退贼,真是大幽默、大智慧。

另据《唐诗纪事》卷46载,有一则盗贼索要诗歌的故事也颇有趣味。

一次,李涉(号情溪子,唐宪宗时为太学博士)奉命去江西九江公干,因中途遇风,停船江边。不料 几十个强盗闯到船上,以为官府的船一定有许多财宝,于是大声呵斥:“贪官,留下买路钱,不然„„”李涉坐在船舱里纹丝不动,只是嘿嘿冷笑。一个家奴上去对强盗喝道:“李涉博士在此,休得无理。”说也奇怪,强盗们一听“李涉博士”四字,个个面面相觑,不敢上前。那强盗头子抱歉地说:“我们不知道李博士在此,多有冒犯,还请原谅。”强盗头子喝退手下,自己又重新躬身施礼道:“我们身在绿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绝非有心背叛朝廷。我们早听说李博士诗写得很好,不知肯否为我等赏诗一首?这比什么金银财宝都要贵重啊!”李涉欣然写了一首七绝送给他们。诗曰:

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强盗头子得诗大喜,还给李涉送了许多财物,才告辞而去。强盗不抢财物,却索要诗歌,这就说明了李涉的诗在当时影响很大;同时也说明,在诗歌极盛的唐朝,连“强盗”也喜爱诗歌,可见诗歌的影响有多么深广。

(五)回文诗

有一种诗,顺读倒读皆可,真正是左右逢源,颇具巧思。这就是所谓的回文诗。最早写这种诗的人,据说是十六国时候前秦一个聪慧的织女,名叫苏蕙。一次,他丈夫窦滔因为镇守襄阳,滔携其宠姬赵阳台往,而苏蕙不肯通行,滔竟然与她断绝了音信,苏蕙自伤,于是她写了一首诗织在布上,寄送给远在襄阳的丈夫。因为怕丈夫不明白她的意思,所以花了许多心血,把诗写成顺读倒读都可以的回文诗。窦滔读后,深受感动,于是迎接她到襄阳居住,而归赵阳台于关中。该诗名叫《回文旋图诗》,是组诗,据说有二百多首。

到了宋朝,模仿写回文诗的人很多,特别是在一些笔记小说里常可看到。刘敞有一首回文诗叫《雨后回文》,诗是这样写的:

绿水池光冷,青苔砌色寒。

竹深啼鸟乱,庭暗落花残。

你看是不是顺读倒读窦可以呢?

宋朝的李禺也写过一首回文诗,顺读是夫忆妻,从全诗的最后一个字起倒读则成了妻忆夫,诗是这样写的: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诗中夫妻、父子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真挚感人。

无聊的诗句篇九
《古诗赏析》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翻译】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战争的烽火逼近了京城,胸中的波涛已难以平静。军令颁发将帅奉命出征,铁骑滚滚包围了敌方龙城。大雪使军旗上的绘画模糊不清,呼啸的寒风杂伴着战鼓之声。宁愿做一名卒长去冲锋陷阵,也胜过我这样的一个书生。

赏析:

《从军行》借用汉乐府旧题,写一个书生从报警的烽火照亮西京到慷慨从军、奔赴沙场奋战的全过程。语短意长,雄健激扬。

首联表现了一个书生在边火燃烧时的爱国热忱。从景入手,即景生情,直抒“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情壮志。

尾联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作结,表达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

王昌龄的,共八首

从军行(其一)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原文】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从军行(其三)

【原文】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从军行(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其五)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从军行(其六)

【原文】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从军行(其七)

【原文】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从军行(其八)

【原文】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陆游(南宋)

鉴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渡荆门送别

(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张 岱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上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我一同饮酒。我痛饮几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姓氏,得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嚷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赵师秀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时节是黄梅时节。江南的雨季、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爱国思乡的诗

下一篇: 星星的诗歌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