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一池春水 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5    阅读:

一池春水 诗篇一
《再造想象:激活古诗词教学“一池春水”》

一池春水 诗篇二
《诗歌》

一池春水 诗篇三
《诗句》

A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唐 白居易《新制布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按图讲诵文山句,千古英雄共一心。(明 于谦《题苏武忠节图》)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唐 杜甫《倦夜》)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隋 薛道衡《昔昔盐》)

哀吾生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宋 苏轼《赤壁赋》)

B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宋 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更鼓尽为节》)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魏 曹操《蒿里行》)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宋 苏轼《赤壁赋》)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 韩愈《春雪》)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明 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 杜甫《春日怀李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 王安石《元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先秦 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先秦 宋玉《九辩》)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 曹植《七步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 王实甫《西厢记》)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 范仲淹 《苏幕遮》)

便是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 秦观《江城子》)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 张俞《蚕妇》)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五代·李煜《浪淘沙》)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 苏轼《题西林壁》)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宋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 王冕《墨梅》)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宋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C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 李清照《一剪梅》)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 王观《卜算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唐 罗隐《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渊明《饮酒》)

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宋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夕》一句《长安晚秋》)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 欧阳修《戏答元珍》)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清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宋 王安石《示长安君》)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离思》)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 王籍《入若耶溪》)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唐 刘禹锡《竹枝词》)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唐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古诗精典名句大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秦 屈原《离骚》)

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 无名氏《可笑严介溪》)

常恨言语语浅,不如人意深。(唐 刘禹锡《视刀环歌》)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 李商隐《嫦娥》)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五代·南唐 李煜《望江南》)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宋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 文天祥《扬子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唐 元稹《遣悲怀》)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 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唐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四)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先秦 《卜居》)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 黄巢《不第后赋菊》)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魏 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 陆游《书愤》)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唐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无题》)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 韩翃《寒食》)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唐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 杜牧《赠别二首》)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唐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宋 欧阳修《戏答元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 王安石《泊船瓜州》)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 李白《劳劳亭》)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宋 黄庭坚《清平乐·晚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五代·南唐 李煜《虞美人》)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宋 秦观《千秋岁》)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唐 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宋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 苏轼《春宵》)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 李商隐《无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 李绅《悯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 李商隐《锦瑟》)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 李清照《一剪梅》)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 杜甫《赠花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 孟郊《游子吟》)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宋 文天祥《金陵驿》)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 白朴《阳春曲·题情》)

D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大海从鱼跃,升空任鸟飞。(唐 玄览《断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南朝·齐 谢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 李白《上李邕》)

古诗精典名句大全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出塞》)

但写真情与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明 都穆《学诗诗》)

但余白发无公道,只恐东风亦世情。(清 蒲松龄《三月三日呈树百,时得大计邸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宋 晏几道《临江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唐 白居易《红线毯》)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晋 乐府古辞《西洲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唐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之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 李清照《醉花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 杜牧《赤壁》)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 王勃《滕王阁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唐 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唐 李白《塞下曲六首》)(《折柳》:笛曲有《折杨柳》。两句意谓北地无柳可折,只能从乐声中听折柳调,因而也没有春天的景色可看。)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近代 龚自珍《秋心》)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 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 赵嘏《江楼感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魏 曹操《短歌行》)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 柳永《八声甘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E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二句三年得,一吟又泪流。(唐 贾岛《题诗后》)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F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唐 杜甫《贫交行》)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 刘禹锡《乐天见寄伤微之》)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 李华《春行即兴》)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唐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唐 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唐 于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赞府》)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魏 王粲《赠蔡子笃》)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 杜荀鹤《春宫怨》)

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唐 杜荀鹤《别四明钟尚书》)

风生云尽散,天阔月徐行。(宋 陆游《夜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先秦 荆轲《易水歌》)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先秦 《诗经·郑风·风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 周邦彦《满庭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春望》)

古诗精典名句大全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唐 杜荀鹤《赠质上人》)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清 黄宗羲《山居杂咏》六首之一)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北朝·齐 萧悫《秋思》)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唐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近代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 张籍《秋思》)

G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清 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魏 曹植《杂诗》六首之一)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 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唐 李白《江上吟》)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近代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 张继《枫桥夜泊》)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宋 陈与义《伤春》)

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唐 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雪》)

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近代 洪秀全《近世烟氛大不同》)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唐 杜牧《阿房宫赋》)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唐 王勃《滕王阁序》)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唐 张祜《宫词》)

一池春水 诗篇四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

教案背景:

新人教版语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内容

分三课时讲授

让学生深切感受中华民族的诗词底蕴,着力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秋思》: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读写《泊船瓜洲》这首诗中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泊船瓜洲》这首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教学方法:

质疑问难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法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对于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

1.简介诗人

指名介绍王安石,教师适当补充,特别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本诗中作何解释?(停靠)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互动合作 展示交流

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

请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2)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3) 说说古诗大致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几个字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诗中隔开了什么?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

(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4)“还”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5)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6)谁能把整首诗读一读?

(7)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4)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三、巩固拓展

1.总结全诗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学生自读,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四、布置作业

1.推敲文字

(1)旺 浓 闹 红杏枝头春意( )

(2)动 拂 翻 皱 起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2.默写古诗

3.作者把思乡情藏在哪些文字里了?

五、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读写《秋思》这首诗中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秋思》这首诗,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秋思》这首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教学方法:

质疑问难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法等。

教学过程:

二、课题导入

1.板书“秋”,一个“秋”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是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秋天也是万物萧条的季节。所以,“秋”字包含了凄凉和悲哀的情绪。正因为这样,历代的文人经常借秋天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伤感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秋思》(板书:思)

2.读题,该怎么读,指名读

“思”读得长一点,带点幽怨和淡淡的忧愁,思念长长,不可短。

二、互动合作 展示交流

读诗,知诗

1.读通诗句,正音“重”,理解为:堆积,一层压着一层,表示很多。

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初步理解诗的意思

3.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4. 小结:是啊,一封小小的家书,承载了诗人对家乡多少的牵挂啊! 品诗,悟诗

1.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哪儿呢?

2.组织交流,品味诗情

(此一环节以“见秋风”开始为好。如果学生先找到“又开封”等,则可让学生将重点词语全部找出再依次品味。)

A 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1)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先说“见秋风”。)

(2)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

(4)张籍简介

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5)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唤吗?„„

(6)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

一池春水 诗篇五
《古诗》

一池春水 诗篇六
《5 古诗词三首》

南古小学语文课时备课

一池春水 诗篇七
《古诗文》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一)

一、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二、2。化静景为动态

3.年纪已大,辜负了许多美好时光

4.不服老

三、5.1)脱下 2)赠送 3)明显 4)等待

6.AC

7.1)一个人无论是穷困还是显达,只要有道就是尊贵的。

2)山川阻挡了路途遥远,外加有风雨露宿

8。希望他做事从小的地方开始加以积累,最后见功力名

9。守财而不散财的人

四、10.尚仁 尚权

11.不是的,是指司马总结的军事经验

12.依靠武力战争夺取天下是错误的

13。反对战争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二)

一、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3)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5)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二、2.空间 时间

3.颔联中用了虚字“已”和“犹”,强调了人去城空,但官舍城墙依然如故,由此引发物是人非的感概

4。感叹了历史的盛衰兴废、变迁无常,而看见绿草、飞鸟依旧如此,更表现了作者看到此景的悲凉寂寥

三、5.1)及 2)报酬 3)腮 4)讨论

6.C

7.1)主人很感慨,把书借给他

2)同乡的人被挫败折服,退了几步离开了

8。凿壁偷光

9.借书看

四、10.D

11。虽清廉洁直,但过于洁身自好,不能平等对待别人,作为一国之相对于细微的事,不应过于责怪和苛求

12.略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三)

一、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不知细叶谁才出

3)碧水东流至此还

4)青鸟不传云外信

5)吹皱一池春水

二、略

三、5.1)使……显著 2)遭受 3)松弛 4)同“弭”消除平息

6.D

7.1)作为残暴的东西,出自于虎狼的话怎么样呢?

2)难道君主重视其国民的程度,比不上猎人对自己的重视?

8.权势之暴

9.法令要严明

四、9.1)分派 2)种 3)饿 4)开导

10.D

11.1)话还没讲完,众猴都醒悟了

2)世上有靠权术来使役人民而不靠法律来管理人民的,大概就像狙公吧!

12.言听计从 奋起反抗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专项训练(十一)

一、1)金山可镂 2)年年岁岁花相似 3)孤城遥望玉门关

4)四十年来家国 5)红杏枝头春意闹

三、5. 1)同“脱”,解开 2)演奏

3)坚决 4)何不

6. AD

7. 1)晋侯召见并且慰问他,钟仪两次跪拜,叩头。

2)事情即使打也一定会成功

8. 让他结成晋、楚的友好

四、9. 通于九变之利

10. 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可能被敌诱杀;贪生怕死就可能被敌俘虏

11. C

12. 因为这两者针对是战争中的不同阶段而言的。前者指作战之前,将领接受君主的命令召集军队准备战斗;后者指在具体作战过程中,将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专项训练(十二)

一、1)鸟倦飞而知还 2)渡头余落日 3)一片冰心在玉壶

4)昨夜西风凋碧树 5)翠峰如簇

二、2. 豪放不羁

三、5. 1)同“压”,压倒 2)轻视

3)如果没有 4)治理

6。C

7. 1)譬如打猎,射箭、驾车都很熟练,才能抓到猎物

一池春水 诗篇八
《古诗词三首》

蒿 沟 乡 小 学 学 案 纸

学科 : 语文 年级 : 五 主备人: 审核人:

蒿 沟 乡 小 学 学 案 纸

学科 : 语文 年级 : 五 主备人: 审核人:

一池春水 诗篇九
《古诗词》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

陈丽

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

——林语堂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给予他们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目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走进诗词鉴赏诗词诗意栖居诗情生命

第一讲走进诗词

一、诗词的基本常识

1、诗

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1)古体诗:包括唐以前的诗歌、按音律分(

楚辞、乐府诗。

一池春水 诗篇十
《古诗》

咏素蝶诗 ·刘孝绰》译文及赏析文/小儒丸子随蜂绕绿蕙huì,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zhà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cēn cī叶际飞 。青春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刘孝绰(481-539)南朝骚人。本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人。七岁能文,素有“彭城才子”之称。父刘绘,为齐大司马,幼小的孝绰“年未志学”,就能“代父草诏诰”。舅父王融,亦齐中书郎,很是观赏孝绰的聪慧才智,经常携带他拜见亲友,被人誉为“神童”。梁武帝时,历官尚书水部郎,侍帝宴,赋诗七篇,帝叹赏,累迁小蜜丞。昭明太子萧统,令图工绘绰图象,悬于“乐贤堂”,以示敬佩。孝绰辞藻,为世所宗,每作一篇,争相传颂,有群从子侄七十人,皆能文。诗与何逊并称“何刘”。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素蝶:用隐语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即“诗言志”。 “素蝶随蜂绕绿蕙,思安避雀隐青薇”,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因为“雀”这种小人太多了,诗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在邦无道的时候,君子行焉藏焉?那才是最重要的判断。圣人尚且如此无能为力,因此,我还是隐居在卑微之位为好。【注释】(1)素蝶:用隐语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即“诗言志”。素,无形之礼,莺啼千里。绘事后素,礼。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蝶,训诂为‘牒’,“薄者曰牒,厚者曰牍”。(2)绿蕙huì:《诗经·绿衣》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蕙,“嘉之会、黄裳元吉”的意思。 蕙:即“佩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供观赏。【译文】“素蝶随蜂绕绿蕙,思安避雀隐青薇”,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因为“雀”这种小人太多了,诗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在邦无道的时候,君子的是行是藏,那才是最重要的判断,尚云“钦铭文,思安安”,居安思危、居危思安要牢记在心。犹如孔子的不得其时,再好的治国方略,又有什么用呢?诗云“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淫雨霏霏雪,兆我行不来。”圣人尚且如此无能为力,因此,我还是隐居在卑微之位为好,尽管隐居在卑微的下位,黄蜂也有危险,但对素蝶而言,毕竟没有性命

之忧。我宁愿“素蝶随蜂绕绿蕙”,也要避免“雀”对我生死安危造成的隐忧。“映日忽争起,因风乍zhà共归”,待到风生水起的好时候,我再把我的志向和能力,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去吧。‘乍’兼‘杂’,一字两用,“风乍起,吹奏一支春曲。”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谈的就是‘杂’音之道,全词如下: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出没花中见,参差cēn cī叶际飞”,邦有道的时候,没有了“雀”这种小人,这时才是我奋飞的时候。立意源自《诗经·关雎》:“参差荇菜,琴瑟友之;参差荇菜,钟鼓乐之。”“青春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朝政能清明起来,我也能得到命运的垂青,让我有嘉树可依,以实现我爱国之贞志、施展我报国之干才。“嘉树”隐喻‘亨、礼’,《文言》云:“ ‘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作品鉴赏】素蝶:用隐语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即“诗言志”。素,绘事后素,无形之礼也,诗云“无形之礼,莺啼千里。”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蝶,训诂为‘牒’,“薄者曰牒,厚者曰牍”。 “素蝶”两音为全诗的主音,“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如果说“嘉树欲相依”是诗言志的显扬之句,那么这句结尾之句,印证的是 “素蝶”主音的隐藏之志。结尾与标题的印证,符合‘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符合结尾之句重阳刚的文法要求,子曰“君子不重结尾之句,武则不威,文则不固。”这可能是写隐语诗重要的文法要求。 诗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素蝶的清高喻指自己品行高洁。“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实际是诗人宦场沉浮的写照,诗人志向高远堪比旭日,映日争起,渴望一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尽管宦途不顺,还是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会到来。  全诗两段,第一段通过描写邦无道时期,春天的景象只是假象,以素蝶的小心翼翼来告诫自己:邦无道,谨言慎行,候时以动;第二段通过描写邦有道时期,素蝶可以大展宏图,可以“出没花中见,参差cēn cī叶际飞 ”。全诗格调清新,积极向上,语言精炼,构思奇妙,字音牵引之道精当,儒家经典的字器挑选恰到好处,让懂春秋笔法的读者有迹可循,能吸引不懂春秋笔

法的读者,努力思考其中隐含的哲学道理。诗语中透露着一代文人刘孝绰遭遇‘邦无道’时,“哀而不伤”的高洁,字音牵引之间,体现出作者超然的才气!当我们对汉语的语音没有了感觉的时候,‘字’就会抹杀‘音’,‘现象’就抹杀了‘真义’,作者的思路发散出去,读者却收不回来。刘孝绰的系辞方法是字音兼顾,所以当时的人,谓之曰‘奇才’;今天的人,仅仅依据字器本身的象征意义来思考问题,只知道口语的记录,从没有“据字锁音、据音索字”的概念,子曰:“道不同,不相与眸。”先贤崇尚的文法,我却总是飘忽在空中;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汉语声音的美,我却总是不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当我们读懂了音训诗文“咏素蝶”的时候,下面的高考题目的出题老师,我们应该给他们打多少分呢?附录:“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同一测验语文(语文·全国卷Ⅰ)中”题目及口语式解答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思想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我的点评:“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的这种解读,系出题老师的极端错误。既然是思想家,境界之高,当然不是恃才傲物所能解释的。这是没有读懂诗文第一自然段所造成的硬伤。当出题目者不能对作者思想境界正确解读的时候,我们能期待出题者能出好题目吗?当高考成为教育指挥棒的时候,指挥高考棒的哲学思想如此低劣,我们对高考试题能为国选拔到需要的人才,寄予厚望吗?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如何描写的?(3分)  答: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躲避黄雀而暗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衬之下,突然争着飞起,顺着风势往返;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高低翻飞。写了素蝶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和四周事物的关系,其细节描写,主要通过蜂、雀、日、风、花、叶来衬托。  ⑵这首诗有什么含意?用了那些手法?(5分)  答:托物言志的手法。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欣赏,施展才华。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 高 望 四 海。天 地 何 漫 漫。霜 被 群 物 秋。风 飘 大 荒 寒。荣 华 东 流 水。万 事 皆 波 澜。白 日 掩 徂 辉。浮 云 无 定 端。梧 桐 巢 燕 雀。枳 棘 栖 鸳 鸾。且 复 归 去 来。剑

歌 行 路 难。【译文】我登上高处,望向四周,但见天地间茫茫无际一片,万物被严霜覆盖着,荒野里吹来一阵阵西风。我感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那一江东流水,无情的流逝;人间的诸事都像江水波澜起伏不过在一瞬间。天上的浮云飘浮不定,掩蔽了太阳,掩盖了它的光辉。普通的燕子和麻雀竟然在珍贵/罕见的梧桐树上筑巢,反而高贵的鸳鸯栖息在多刺的枳棘里。我还是离开这里,回去隐逸吧!我边走边弹剑边高歌《行路难》。【赏析一】朱熹说:“李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者。”(宋黎靖德《朱子语类》)本篇即一“雍容和缓”之作,属于李白的五十九首《古风》之三十九。《古风》并非同期所写,但多具批判精神,“其间指示深切,言情笃挚,缠绵往复,每多言外之旨”《唐宋诗醇》此诗亦然。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之前。这时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了两三年,对朝廷和社会弊端有了不少体验。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似的、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而致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诗。开头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乃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他,一个“兴酣落笔播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的才子,不曾有幸少年得志,直至四十出头,才抱着“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南陵别儿童入京》)的迫切心情,应召到长安,供奉翰林。此后,有过一段“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的非凡日子。但好景不常,“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他终于被谗而无法施展了。际遇如此,怎不令人痛感“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呢?而这种际遇实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如骆宾王《畴昔篇》:“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别情伤去盖,离念惜徂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诗人感叹身世,并从自身的不得志中,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的社会现象。“鸳鸯”是传说中高贵的鸟类,《庄子·秋水》说,[宛鸟][刍鸟](即鸾凤之属)“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枳棘”

乃两种多刺的恶木,非“鸳鸯”所能息止。然而,“鸳鸯”竟栖身于此,与得意的“燕雀”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啊!诗人极欲改变这种对比,但无能为力,因而只有“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以示对社会不公的抗议了。“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欢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它们已成为封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诗人李白即以此为武器,准备拂袖而去了!望江东 (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问: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请按高考要求的格式回答 )(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考查类型:炼字(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第一题是 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联想到雨霖铃中的哪两句第二题是 一二两句诗句中 醉别 江风引雨 表达了惜别深情 请做简要说明 第三题是 三四两句中《诗境总论》: “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 请做具体分析1。联想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2.“醉别”二字写出了作者酒后与友人惜别的样子,表现出对友人离去的苦闷以及不舍。送友人上船时,秋风瑟瑟。“江风引雨”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同时呼应出后边的“凉”字,江风不仅使作者感到阵阵凉意,也使作者的心“凉”,使他充满了离愁别绪,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3.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同学相聚的诗歌

下一篇: 关于迷茫的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