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冷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7    阅读:

冷的诗句篇一
《形容天气寒冷的诗句》

形容天气寒冷的诗句

文章来源于:1、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作者:李郢《江亭晚望》

2、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作者:徐铉《寒食日作》

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4、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何谿背林处,犹覆定僧庵。——作者:陆龟蒙《残雪》

5、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作者:齐己《楚寺寒夜作》

6、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作者:杜甫《槐叶冷淘》(优美诗句)

7、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作者:鲍溶《寒夜吟》

8、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作者:白居易 《杂曲歌辞·竹枝》

9、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10、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作者:赵嘏《冷日过骊山》

11、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佚名《孟冬寒气至》

1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作者: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3、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作者:李商隐《夜冷》

14、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 ——作者:孙欣《奉试冷井诗》

15、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作者:韩溉《松》

16、雨余庭院冷萧萧。帘幕度微飙。鸟语唤回残梦,春寒勒住花梢。——作者:周紫芝《朝中措》

17、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作者:陆龟蒙《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18、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作者:元稹《初寒夜寄卢子蒙》

19、云冷江空岁暮时,竹阴梅影月参差。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作者:殷尧藩《寒夜》

20、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作者:岳飞《小重山》

冷的诗句篇二
《描绘 寒冷 的句子、诗句、词语、故事》

描写寒冷的词语

1. 暴冷、冰冷、惨烈、刺骨、干冷、高寒、寒冷、寒峭、苦寒、酷寒、冷峭、凉爽、料

峭、凛厉、凛冽、凛凛、隆冬、凝结、凄凄、凄清、清冷、清凉、清冽、死冷、悚骨、严寒、骤然北风凛冽、

2. 冻冰冰、冷冰冰、冷森森、冷丝丝、冷死人、冷飕飕、凉丝丝、凉飕飕、哑巴冷、

3. 砭人肌骨、冰冻三尺、冰霜惨烈、冰天冻地、冰天雪地、冰天雪窖、冰天雪窑、冰雪

严寒、春寒料峭、唇亡齿寒、滴水成冰、冻手冻脚、堕指裂肤、风刀霜剑、风雪交加、风雨凄凄、高寒地带、寒冬腊月、寒风刺骨、寒风凛冽、寒风凛凛、寒风侵肌、寒附火者、寒气逼人、寒气刺骨、寒气袭人、号寒啼饥、呵气成霜、饥冻交切、饥寒交切、筋骨瑟缩、冷冷清清、冷若冰霜、凉风习习、料峭春寒、林寒洞肃、凄风苦雨、欺霜傲雪、秋凉夜雨、瑟瑟发抖、十冬腊月、手脚冰凉、手脚麻木、数九寒天、岁暮天寒、缩手缩脚、啼饥号寒、天寒地冻、天凝地闭、透骨奇寒、萎缩成团、雪窖冰天、夜凉如水

4. 折胶堕指(意思是极言天气寒冷。)

5. 天寒地坼(tiān hán dì chè ,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坼:裂开)

6. 雪虐风饕(xuě nüè fēng tāo,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关于冬天的名言

1.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 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

2. 爱朔云边雪,一声寒角,平沙细草,几点飞鸿。 ——许有任[元代文学家]

3. 一个经过无数冬天,白了头,就会对于寒霜厌烦了。显克微支[波兰19世纪作家]

4. 雨和雪,两个潮湿的弟兄,死命抽打我们的脸。尽管这是冬天,闪电仍然向四面八方

划破天空。闪电像忽闪忽闪的天蓝色眼睛那样迷人,又像思想那样疾速,而它威严雄壮的旅伴,轰雷,吓人地震撼着空气。 ——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5. 天无风不冷,人无债不贫。——俗语 描写寒冷的诗句

1.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刘驾《苦寒吟》(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

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2.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诗经·邶风·北风》(雨雪:下

雪。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纷飞的样子。)

3.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庭霰:落在

庭院里的雪花。)

4.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

稹《南秦雪》

5.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6.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7.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古诗童童孤生柳》

8.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0.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11.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12.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六出:雪花呈六角形,

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13.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14.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15.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汉·《古诗孟冬寒气至》(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惨栗:非常寒冷。)

16.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7.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南朝宋·王微《四气诗》

18.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南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9.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

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2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1.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2.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指直:手指

僵直。)

23.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24.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5.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叫:

风声如吼。)

26.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27.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28.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29.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肃杀:严酷萧瑟的

样子。)

30.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轩辕台:相传为黄帝

擒蚩尤之处。)

31.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32.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33.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

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34.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无行:不成行

列。)

35.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玉龙:形容飞

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描写寒冷的句子

1. 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

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2. 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3. 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

的寒风。

4. 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

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5. 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刚烧开的水,一落地就结冰了。

6. 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扑的是雪,厚厚的,软软的;房上落

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白雪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7. 冬天,非常寒冷。说实话,我不希望它来临,可是它来临时,我却有异样的感觉。啊,

我爱冬天,因为,冬天,疾风知劲草,我爱它的品格。

8. 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9. 冬天的早晨,是寒冷的。寒风呼呼的吹着,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出行的人们都

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了暖和的棉衣。

10. 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

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风吹得我家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觉都成了问题。那响声响得还把熟睡的人都能够吵醒。我也久久不能够入睡,静静地听着那考老虎怒吼一样的风声„„过了很久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11. 鹅毛般的大雪,交织缠绕成凌杂的油画。少年在一间漏缝百出的茅草屋中哆哆嗦嗦,

牙齿不住地打着寒颤,手也因寒冷而发抖。

12. 房顶破了好几个洞,连绵不绝的雨水如根根麻线密集而又无情地落到屋里,打湿了整

间贫寒的小屋,空气里满是寒冷,我的眉毛上几乎都可以结上一层霜。

13. 寒风刺骨,像针一样穿透心灵,这鬼天气,路边的行人已经绝迹了,飞鸟,走兽,消

失的无影踪。

14. 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那年冬天,那个冷呀,把人冻

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

15. 那年的冬季,气候极其异常,秋末冬初,极其罕见的暴雪拉开了这个冬季的序幕。清

晨,戴上耳机,独自踏上雪花铸造的童话世界,迷恋般的沉浸。这个萧索的冬,有明媚的阳光可以暖人心脾。

16. 秋天尚未离去,那寒冷动冬天却迫不及待地来了。它还带来了寒冷的雨丝,把人们都

冷冻在寒冷之中,感觉不道德一丝的温暖,使人们的心都麻醉了。

17. 人工湖结上了一层很厚的冰,一些调皮的小同学在湖上嬉戏打闹,从湖面上不时地传

来阵阵欢声笑语。

18. 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像棉花包似的。他(她)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晨练。

19. 数九寒天 ,冰封雪地,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

似乎也要凝固起来。

20. 松树葱翠地站在白皑皑的雪地里,随着凛凛的东南风,摇摆着身子,收回尖厉难听逆

耳的咆哮,像是故意在鄙视冬天。

21. 他走了会儿,从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便凝成了一层层霜花儿,解冻在皮帽

周围,好似一顶银色的头盔戴在他那冻得通红的脸膛上。

22. 雪飘漫天,冰封万里,凛冽的寒风呼啸南北,枝头一只乌鸦蜷缩着脑袋,瑟瑟发抖。

23. 雪让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

如鹅毛从天空飘飘洒洒。

24. 迎来了冬,我的第一感觉是寒冷寂寞。是冬的冷清让懂得如何冷静,我明白了,不是

一切的寒冷都会让人失意。

25. 早晨起来,我走到屋子外面,那风还在吹着,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这风大得简直快

要把我吹倒了,害得我连站都快站不住了。这时,我的穿戴简直成了一个大胖子。虽然,我穿得那么多那么厚,可是,那风还是一股劲地往我的身子里面钻。这时,我看到路上的行人全都拿出了各种抵御寒冷的武器,什么棉衣,棉大衣、羽绒服、围巾、帽子„„可是,有一些人嘴里还在说:“冷死了,冷死了!”

26.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西北风刀子似的刮过行人的脸,枯枝无力地吱吱作响,做

着最后的挣扎。出门办事的人们用大衣将自己捂得紧紧的,瑟缩着身子在路上匆匆行走。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也早早躲进温暖的家中,不愿出来嬉戏。

27. 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风呜呜地吼了起来,

暴风雪来了。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一切都看不见了。

28. 这天,太冷了。就连路旁的小花小草都缩紧了身子。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

如咆哮的狮子。风想一把把刀,无情的伤害我,风又像调皮的孩子,我已经把衣服攥地紧紧的了,可风还是能跑到我体内。街上的行人缩着脖子,倒着走,路边玩耍的孩子也都跑回了家。行人渐渐少了,我也加快步伐跑回了家。

关于寒冷的故事

1. 唇亡齿寒。春秋时,晋国的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

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用美玉和名马作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谏劝虞公不要答应,但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给晋献公借道。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一定会跟着被灭亡。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虞公不听谏劝。 宫之奇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到了曹国。这样,晋献公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2.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

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

冷的诗句篇三
《听听那冷雨诗句引用》

冷的诗句篇四
《冰冷的激情_李贺诗歌的张力美》

2007年10月第25卷第5期

龙岩学院学报

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

October2007Vol.25No.5

冰冷的激情

———李贺诗歌的张力美

胡菁娜

(龙岩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李贺诗歌意念的飘忽、情感思想的矛盾以及章法上的跳跃具有超越时代的现代特性,表现在言与意、意象与意象之间呈现出一种张力美。

关键词:李贺;诗歌;张力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07)05-0043-06

维就在这些冲突因素中往返、感受,多重的情绪、文化、审美交互作用,使读者产生立体的奇妙的丰富复杂的审美感受,就像喝一杯鸡尾酒。李贺的许多诗歌正是具备了这些张力特点,言与意、意象与意象之间充满矛盾和对立,彼此互相生发和补充,激发读者产生丰富、立体的审美感受,具有很强的张力美。

首先,李贺的诗歌表现出言与意的张力。

具体来说,李贺的诗歌常表现出“冷”与“热”两种对立状态。这种对立状态又有两种情形,有时冷是词语的冷,热是情感的热,有时冷是情感的冷,热是词语的热,这种冷热对立出现在诗歌中必然出现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相互冲击、相互抗衡的现象,但同时又进而形成一种既互相排斥又互相牵引的动态的平衡,由此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情绪张力,这种情绪张力使得诗歌的含义丰富而意味深长。这种张力感有强有弱,矛盾越尖锐、越深刻张力感越强。

冷”是词语的冷,“热”是情感的热1.“

罗根泽曾评价李贺的乐府诗词:“别具特殊风格,古人形容美人曰:‘冷如秋霜,艳如桃李。冷艳’二字,确可为贺’‘

[3]

李贺的诗的确是“冷”得出奇,他特别喜欢用词评语。”

走进李贺的诗歌世界,是一次让人震撼的精神之旅,读过他的诗的人无不为之啧啧称奇,不禁要追寻和叩问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究竟在哪里?

李贺,一位生不逢时,与时代错位的中唐诗人,一直倍受诗评者的关注。历代的评论家都肯定他是一位天才诗诡异之宗”小招隐人,同时又认为他是时代的另类,是“(《馆谈艺录》章法和风格都)。的确,李贺的诗,无论是题材、和传统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古典诗歌太讲究章法结构、字词对仗等形式规范,作者的意不仅要完全听从诗的形式,而且还要做到天然,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像李贺这样一任情绪的自由流淌,注重主观情理的诗歌自然不在古典诗歌经典之列。但是以现代诗歌的审美理论来重新审视,他的诗歌意念的飘忽、情感思想的矛盾以及章法上的跳跃恰恰使诗歌有独具的特点和魅力,所以余光中先生说:“长吉是属于现代的,不但意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即使象征主李贺是一个生义的神龛之中,也应该有他先知的地位”,“

[1]

得太早的现代诗人。”李贺诗歌这种超越时代的现代特性

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张力美。

张力是一种艺术力量,是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美感。英国学者罗吉・福勒把文学批评中的“张力”一词界定为“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或摩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突和擦”,认为“

[2]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怎样的作品具有张力美呢,

阴”寒”冷”湿”啼”泣”死”等悲伤的字“、“、“、“,好用“、“、“眼。这些字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在《李贺全集》中,“寒”字出现56次,“愁”字出现37次,“啼”字出现29次。如“寒”字,和它组合在一起的有:“寒兔”寒蟾”寒狐”寒水”、“、“、“、寒雨”寒涧”寒露”寒玉”寒日”等,诗句如:“蕉花“、“、“、“、“密露寒”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其二)、衰灯络纬啼寒素”(《“秋来》谁念幽寒坐呜呃”致酒行》愁”字,诗句(《)、“(《);如“有:“种树四时愁”莫种树》旅酒侵愁肺”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山秀愁空春”兰香神女庙》啼”字:“水异)、“(《);还有“潮娥佩,竹啼山露月”黄头郎》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诗歌内部要有相互对立的冲突因素,而且这些似乎不相容的冲突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在诗歌内部微妙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第二个条件是,诗的对立冲突因素,不是一种激烈的冲静中有动”的力,在表面看来是静止突和运动,而是一种“

不动的,而内部却是暗流汹涌,它们彼此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斗争、比较,最后达到一种统一,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其三,有张力的作品势必造成多义,读者的情感、思收稿日期:2007—09—10作者简介:胡菁娜(1965—

),女,福建永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古典诗歌。

雨”伤心行》孤鸾惊啼秋思发”李夫人》(《)、“(《)等。所以人们说李贺的诗别具幽冷特质,但是,这时“冷”只是诗的字面意义,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热”却是他的言对生命的眷外之意。李贺短暂的一生,是对功名的向往、

恋,对人生意义永恒的追求的一生,在他的生命中有几个解不开的心结:出身的高贵和生活的卑下;早年丧父与身体的孱弱;早熟的天才与不幸的命运;盛名的诗人与卑微的职位。具体地说,他以出身唐宗室为荣,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金铜仙人辞汉歌》(《)。但是以家境而言,家道早已没落,其父逝世后,家中更是生活艰苦,这是出身的高贵和生活卑下的强烈反差。其二,其父李晋肃官职不高,是“边的小官,而且英年早逝,这就使本来并不富裕的家上从事”

庭雪上加霜,而病弱的李贺却是家中的长男,早早地就承担家庭的重担。其三,空有过人才华和天赋,却因为其父之名讳而被科举拒之门外,从此与功名无缘,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盛名之下却过着困顿的生活,更是让他心中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这几个心结构成了其诗歌的“热”源。用王思任的话来说:“人命至促,好景尽虚,故以其哀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昌谷诗解序》(《)读者通过字面意义分明能够感受诗的背后一个热血青年炽热的情感,冰冷的诗歌背后是他焦躁不安的灵魂,“冷”与“热”形成一种张力,冷”是一种外在的节制和压抑,是诗中的指称意义,却使“

内心的“热”更沉重和痛苦,“热”是诗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两者之间构成两个平行的意义层面,诗歌通过互衬、对比来强化彼此,这种张力相对而言是一种比较弱的张力。

冷”是情感的冷,“热”是词语的热2.“

李贺诗歌选取的意象常有极明艳的色彩却又有极冷的心理感觉,这就是罗根泽先生所说“冷艳”中的“艳”了,在《李贺全集》中,青出现70次,红出现57次,白出现82次,黄出现42次:红是:“冷红”愁红”老红”泣红”、“、“、“、哀红”寒绿”颓绿”凝绿”空山”斜“;绿,是“、“、“;青山是“、“黑云”凝云”山”;白云是“、“。在选用这些红绿黄翠等色彩鲜艳、明丽清亮的色泽时,又笼罩上一层颓丧黯淡和幽冷的气氛,造成怪异的感觉,他尤其喜欢用绿、红二色,色彩最浓烈,感官越刺激,感情就越抑郁而悲苦,如:“愁红独自黄头郎》堕红残叶暗参差”四月》秋凉经汉垂”(《)、“(《)、“殿,班子泣衰红”感讽》六首其五);“暗黄著柳宫漏迟”(《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正月》九华静绿泪花(《);“湘妃》颓绿愁堕地”昌谷诗》红”(《)、“(《)。这种张力比前一个张力要复杂得多,字面的意义和所要表现的意义呈反方向运动,这些诗句中的红、黄、绿等本是明亮的色泽,应给人兴奋活力充满生机的心理感受,但是前面加上“愁”、泣”幽”衰”颓”等这些带有悲伤的感情色彩的字“、“、“、“眼,亮色中的积极、兴奋、生机和消极、悲伤、衰颓形成极大的对立和矛盾,它突破了惯常的阅读经验,引起读者的惊异。因为按照惯常的阅读经验,古典诗歌一向认为天地自然和人是相互感应相互对应的,从人类的美感体验来说也

是情景相通,心物同构的。但是李贺的诗却是物与我相互对峙,呈现出并不和谐的状态。这种对立和不和谐表面看来显得“无理”,这种矛盾和逆反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引起读者的深思,调动读者充分的想象力,形成强大的阅读刺激,通过读者自己的想象、感受、理解、回味方能深切地体会作者矛盾、无理”的背后是一种更为微妙、激愤和“无奈的复杂心绪,这位与时代错位的天才诗人,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现世的名利场中他无权参加竞技和角逐,仕途无望、健康无望,他短暂的一生是一个悲剧的人生,他不愿轻易认命又不得不认命,不甘于穷愁潦倒却只能过这样穷愁潦倒的日子,他的情绪常处在一种紧张对立当中,显得既冷又热、既躁动不安又压抑绝动荡不安,既内敛又张扬、

望,内心不断地焦虑、痛苦与挣扎,两极的情绪体验时常交织在他的心中无法排遣,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矛盾冲突形成一种不可遏制的内驱力,也就是说在李贺的内心世界里本身就存在着情绪的两极化倾向,忽冷忽热,表现在诗中,就出现“冷”与“热”两极状态。用艳丽的色彩而不是用与心理相对应的灰暗色彩表达的正是一种极度躁动的情绪,冷冷艳”就构成了李贺诗歌才是他内心真正的压抑和悲伤。“独具的魅力。

其次,李贺的诗歌表现出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张力。意象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元素,正是意象的组合构成了诗歌。一般来说,古典诗歌的意象较为单纯,许多诗歌只有一两个意象,单纯、明快,意与象的组合常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衔接和转换自然而且脉络清晰,作者的思路一贯到底,读者也没有多少阅读障碍,如李白的静夜思》月”这一单纯的意象表达“思乡”这样的意绪,《,“纯净、美丽。李商隐的《流莺》蝉》落花》等诗通过“流、《、《寒蝉”落花”等意象表达自己“虚负凌云万丈才,一莺”、“、“生襟抱未曾开”的不遇情怀。从结构上来说,古典诗歌在意象的安排上也有一种常规结构,即时间上是连续性的,空间上是相关联的,连续性的时间将意象与意象构成一个有序的关系,相关联的空间把意象与意象放在一个相互参照的方位中,彼此共存。意象的更递与转换也是有步骤、有次序的,抒情和写景层次分明,或景中藏情或情中带景或情景交融。读者以时间顺序、空间方位或事态发展的过程及因果逻辑为线索展开阅读。

李贺诗歌创造的意象,和前面所说的古典诗歌的特征相比有四大独特之处:第一,意象构成的“远距”特点;第二,意象密集;第三,异质意象的并列;第四,意象与意象之间结构上的跳跃。这四个独特构成了李贺诗歌另一种张力美。

远距”特点1.“

在中国文化中,意与象常常是一种特定的组合有特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建立在喻体与喻旨之间的相似性上,如西风与衰败、东风与腾达、梅兰菊竹与高洁等。这种特定的内涵构成了中国诗歌文化中特有的中国式的隐喻。但是由

44

于历朝历代的长期使用,这种组合失去了新鲜感、刺激性,张力减弱甚至丧失。李贺却运用“远距”这样一种独特的方法来创造意象,可谓别具匠心。这种方法钱钟书称之为“曲长吉乃往往以一端之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喻”,认为“

[4]似之他端”大异,余光中谓之“,用中文解释是:“analogy”[2]

远距”却是英美新批而小同之两物,其部分相似之点。”“

为同质意象群和异质意象群两种。所谓同质意象群,就是相互之间并不发生矛盾而是意义平行并列的意象群,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看起来彼此并没有关联,从表层来看似乎显得无序和随意,其实在意象之间总隐藏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读者需要自己去寻找,它们从内在情理来说都是为同一个构思或立意服务的,彼此互相映衬、对比和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比喻、象征同一感受、经验或人事,所以本身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如《春坊正字剑子歌》开头四句:“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诗人连用三个意象比喻剑,秋水、月光和练带三者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作者却把它们用来从不同的角度来形容剑,说匣中的剑如秋水般澄澈,如月光般清辉,如练带般洁白。再如《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为了表现李凭精湛技艺,诗人一连用“空山凝云”江、“娥啼竹”昆山玉碎”芙蓉泣露”石破天惊”老鱼跳、“、“、“、“波”吴质倚桂”寒兔斜飞”等十几个视觉形象来形容箜、“、“篌的乐声带给人的美妙感受:李凭手下的二十三根琴弦,感动了天帝;正在补天的女娲,被这美妙音乐迷住,忘记自己的职守,石破天惊,引来了秋雨倾泻;音乐传入神山,神妪也为之感动;老鱼为之跳波,瘦蛟为之起舞。音乐传上天,吴刚不眠,玉兔也在倾听。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没着一笔于音乐本身,而在于用神奇的想象,通感的手法传神地表达了听曲时所激起的飘飞的思绪和感受。十几个意象彼此之间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它们的联系藏在深层当中,多元和复杂的感受正是通过这一组同质意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给予不同的比喻和描绘,带来多重、立体的审美效果。

单个的意象,其意蕴在许多时候稍嫌单薄,同质意象群的优势在于,它们不是从单一角度而是从多角度来表达诗意,作者在激情的创作状态中思绪凌空翻飞,多种体验、感触、理解化成多重意象,意象的背后自然有比单纯思绪更复杂的情感或思想。而且同质意象群有一种合力,这种合力大于意象之和,意象和意象之间表面上似乎疏离的状态,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思索的空间,意象之间相互比照、互补和生发,从而产生张力效应,拓展了诗的联想空间,也丰富了诗歌的意义,让读者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多方位地理解诗歌。

评提出的概念,意思和前面二位学者所说大体一致,就是运用隐喻时拉大喻体和喻旨之间的距离,打破意象和意义之间的固定搭配,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只有极少一部分,更多的是主体心理感受的相似性,它的意义突破传统的文化内涵,不在于喻体如何说明喻旨,而是两者放在一起并相互对照产生一种新的意义,即衍生出第三义,呈现常规词语所难以表达的意义,造成与惯常审美感受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独特感受,使诗歌语言富有新鲜感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我们要使比喻有力,就需要把非常不同的语境

[5]

联在一起,用比喻作一个扣针把它们扣在一起。”正是两

者之间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的关系造成了喻体与喻旨之间的跨度,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拓展了人的思维空间,激发了人的想象力,使人有了无限的创造力。

在李贺奇异的想象中,红是冷的:“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冷红”二字是一种远(《),“距的比喻,“冷”是人的一种感觉,却和视觉形象“红”连在一起,说明花是秋天的花,在秋天的寒风中绽放的小花也会孤独和凄冷吧,由此又有了“泣露”露”是视觉形象,即,“花瓣上的露珠,也是人的泪,“泣”又由泪想到啼哭,视觉转到了听觉,“娇啼”更是由啼哭想到柔弱的娇媚动人的女子,触觉、视觉和听觉揉和在一起,秋风瑟瑟中花儿独自绽放可怜可爱如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由此还能引发人们更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在他的多的联想。“

吕将军歌》里,“大胆”是可以用手“携”着走出秦门的,把《

将军的威猛和神勇表现得很传神。《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不只静态地刻画银河流云如水般的轻柔,且进一步地联想到云朵如水似的流动,且有“哗哗”的水声,银河一下就具有了动态美。而《自昌谷到洛后门》中的“石涧冻波声”,不只是液体的水波被冻住了,连波声也被冻住了,从视觉转向了听觉,既描绘了视觉效果也由此渲染了寂静的环境。这些诗句由于喻体与喻旨之间的巨大跨度形成了张力,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突破人们对事物的陈旧的经验感觉,从一个斩新的角度给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一种全新的体认,赋予它们一个全新的意义,刺激读者的好奇心,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给李贺的诗歌带来更新鲜的刺激和活力。

2.意象密集

李贺诗歌的意象很少是一个、两个,而是意象叠加,常在一句诗里就有两三个意象,像“石脉水流泉滴沙”这类一句诗里包含三个意象的例子比比皆是,全诗的意象更是密集得让读者眼花缭乱,这些密集的意象群,我们把它们分

3.异质意象的并列

除了同质意象群,还有一组意象群,时间上是并列的、意义上却是相对或相反的,彼此形成一种张力,我们把这种意象群称之为异质意象,这是李贺的诗歌最为突出的特

点。这种意象群比同质意象群更为复杂。所谓“异质”,即意象不仅密集,而且意义对立,产生矛盾和冲撞,读者阅读的难度随之增大。面对李贺创作中这种奇特的意象,王思任时而蛩吟,时而鹦鹉语,时而作也表示不解,说李贺的诗:“

霜鹤唳,时而花肉媚眼,时而冰车铁马,时而宝鼎云,时而碧磷闪电,阿闪片时,不容方物。”昌谷诗解序》(《)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正是张力感最强的作品,它们彼此消解各自的意义,又彼此相互建构产生新的意义,异质意象的背后反映了作者情感的复杂甚至矛盾,两极情感或思想同时并存,吉新宏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把它称之为“诗句内对立并置”或叫“复杂对立并置”。这时,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意绪更为复杂,它不是通过景物跟情感作简单的比附或对立,它突破了物理上的时间空间逻辑,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并置两种或多种情绪和思想,致使读者在阅读时因一时难以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产生极大困惑,如他的《浩歌》: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不须浪饮丁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州土。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这首诗前四句是对“人生易老天也老”的感慨。在李贺的笔下,南风有巨大的威力,石山虽坚,却一下被风吹为平地,海洋虽大,海神却毫不费力把它搬走。“吹”和“移”字,既看到它们的气势和威力,也让人生出许多感慨,天地宇宙都要经历如此的巨变何况凡人呢。李贺的诗开篇气势就很宏大,接着他又把两个本意是说明长寿的典故反用,用来叹喟时间流逝的飞速。传说中王母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开开落落已经几千遍了,彭祖寿长八百年,生生死死也不知多少回了。这一思考角度又可看出李贺想象的奇特。通过这气势开阔的首二句和想象奇特的三四句完成了“人生几何”的立意。

此诗的重点在后半部分。后半部分表达了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及时行乐的态度。既然时不我待,那就赶快骑上连钱青骢马,在初春时节和朋友们一起迎着如烟的杨柳举杯畅饮吧。这一段用了平声韵来对应轻松、享乐的意境,和整首诗其他部分的仄韵相对应,说明李贺做诗是极讲究的,而一个“劝”字,又透露出诗人的矛盾心理。另一种却是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态度。既然时光飞逝,光阴荏苒,那就要抓紧时间去干一番事业,“催”字表达对光阴似箭感到的焦虑。这两种人生态度是对立的,但是李贺把它们平行并列在诗歌中,没有任何转折和过渡,致使读者无法判断作者真实的态度和倾向。有诗评者曾经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认为这首诗及时行乐这种人生态度只是筝人等友人对

[6]诗人的劝谓,诗人的态度是后一种。笔者认为这种解读是

观注解,实际上,诗歌只是两种态度的平行并列,至于诗人是什么态度却是开放式的,也许有及时行乐的态度,也许是积极向上,也许两种兼而有之。诗的终极意义的丰富和对立更符合人的正常的思维轨迹,也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索和想象空间,人生本来就是矛盾的,非要做一解只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异质意象的另一极端形式是使用意义完全不同的两极构成浓烈、狠透、刺目惊心的意象。如“玉楼花凤声娇狞”狞”指“粗恶”或“狰狞”娇”字,“,却和表示可爱美好的“连在一起形容歌声之美。其他如“昆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凄凄古血生铜花”长平箭头歌》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善与恶的对立意象奇(《)等,美与丑、奇诡”的评说多半异地并列在一起构成怪异的感觉。所谓“是因这些诗句带给诗评者的印象。

在李贺诗歌的意象选择中,给人带来最奇异感觉的是鬼”这个意象。这也使李贺获得了“鬼才”之名,甚至爱用“

被认为“牛鬼蛇神太甚”珊现有钩诗话》(张表臣《)。明代评论家谢榛认为李贺诗歌“险怪如夜壑风生,暝岩月堕,时时山精鬼火出焉。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岩冻雪,见者靡不惨然。”

鬼”虽然谁也没见过,但在中国文化中,却总和凶恶、“

丑陋、厉怪、恐怖联系在一起,它往往给人带来灾祸,人们畏鬼如畏虎,《说文》说:“畏,恶也。从白、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在汉语词汇中,和“鬼”联在一起的组成的词语一般也都是贬义的,如“心怀鬼胎”鬼蜮伎俩”鬼鬼祟、“、“祟”吝啬鬼”等等。“鬼”在人们心目中,代表的是阴森恐、“不幸,鬼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怖,代表的是灾祸、

活和观念中,所以,不论在日常生活中提及鬼还是在艺术作品中表现鬼,都给人带来阴森恐怖的印象,难怪李贺的诗最初也让人感觉瘆得慌。但是李贺的鬼诗在给人带来这些一般感觉之外,奇异之处还在于通过奇异的幻想、五彩斑斓的色彩和艳丽的语言创造了奇异、美丽的鬼域世界,描绘了鬼的形象,使得人们在惊恐之余更体会一种美的震撼,通过独特的意与象的组合,带给人们的是丰富复杂的审美感受。

在李贺的二百四十几首诗里,约有十分之一涉及到鬼,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诗的名字是“墓”女鬼”,诗里的抒情主人公是“,开篇一个“幽”字,既形容美丽的兰花,又和墓地的气氛相照应,再加一个“啼”字,一下就把墓地的气氛烘托出来,给人阴森森的感觉。结尾的“西陵下,风吹雨”,更是和前面的气氛相映衬,整首诗歌就在这样幽冷阴森的环境中展开。字面意义让人联想到夜黑风高的夜晚,荒郊野外的坟地,磷火忽明忽灭,阴风吹过,白色影子飘然而至。所以一看这首诗

受了诗歌要有连贯意脉的传统鉴赏的影响而对诗作的主

46

的名字,心跳开始加快,脑子里顿时闪现记忆中最恐怖的一幕,但是看完整首诗后,脑海里却呈现出另一个画面:如茵的绿草、幽兰、苍松,一派宁静、祥和、却带忧伤的美丽的景象,善描绘的诗人所描绘的环境美丽如花园,这首诗精彩之处在于对这位女鬼的形象既实又虚的刻画:如茵的绿草是她的茵褥,亭亭的青松是她的伞盖,风是她的衣衫,水是她的环佩,而油壁车依然在那等着痴情忧伤的女子乘坐。这里既是写景又是写鬼,景是实景,茵褥、青松、风和水,女鬼是虚写,把有影无形的鬼魂特点表现得很传神。这首诗的指称意义鬼文化中的阴森、恐怖、神秘和诗所要表达的暗示意义李贺笔下鬼世界中的温情、安乐和祥和构成一个平行的意义层面:阴森———宁静;丑陋———美丽;厉人情不如鬼情暖,人怪———善良;无情———痴情,正所谓“世不如鬼世安”,奇异的感受在读者心中冲撞,美感和恐怖相交织,奇诡瑰丽,给人奇异的美感。

恨”却是采玉者的心理描写,第九、十句是采玉的惊八句,“

险场面,最后两句是主人公———采玉老人的心理活动。整首诗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跳跃,意象不断转换,既有老人龙王这悲惨的生活情景再现,又通过奇特的想象从溪水、个角度表现采玉工的危险程度,还从玉的用途说明采玉工用生命换来的东西却只是供富人取悦女郎装扮美女。作者的用意不是完整地再现生活的原貌,而是致力表现由这种生活触发的诗人内心特有的情绪和感觉。几个角度平等并列,几个意象相互矛盾和对立,呈现出意义的张力,画面具有动态感和艺术感染力,读者从这里得到的就不仅是同情这样单一的情感体验了。这种独特的构思方式比起单纯地展示生活情景有着更深层的意蕴。

再如《冯小怜》: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破得春风恨,今朝值几钱。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冯小怜,《隋书》记载:“齐后主有宠姬冯小怜,慧而有色,能弹琵琶,尤工歌舞。后主惑之,拜为淑妃。”初读这首诗,让人特别困惑,诗总共八句,前后的意义完全相反,中间却没有任何的说明和过渡。前四句说的是女伶冯小怜在湾头靠卖艺为生,虽然琴技不错,却卖不了几个钱啦。这几句诗描绘冯小怜落魄窘困的境地。后四句描绘她穿着像竹叶样的衣裙,鬓插带露的鲜花,非常美貌华贵,娇弱得嫌用玉饰的鞭太冷,用红丝系的鞭太重。有天壤之别的境遇和形象是同一个人吗?其实这首诗是两个不同的时空,前一个是年老色衰后的小怜,后一个却是年轻貌美时的小怜,年老色衰和青春美貌平行并列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这两没有暗示更没有说明,构造出来的意象组画面没有过渡、

构成张力,形成两种情境的紧张对峙,使人身临其境。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演,安排了最富有戏剧性的画面,创造了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两组八句涵盖了一生,其间留下的大量空白和联想留给了读者,引起人对人生无限的感慨。

王世贞说:“李长吉师心,故而作怪,多有出人意表艺苑卮言》者。”(《)不是状物而是写心,受心的支配和规定正是李贺诗歌的章法特点,他用情感逻辑取代了传统的客观事理逻辑,这种情感逻辑必然无法遵循客观的时空逻辑和因果顺序,甚至他还有意破坏或颠覆传统的逻辑顺序。因此,李贺的许多诗作是反常规的,诗人有自己独特的抒情视角和叙述视角,他沿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凭借幻觉联想组合意象,画面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但是在无理和零乱的背后实则有内在的逻辑性,即情感逻辑,显示了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使得诗歌具有一种动态感,变得耐人寻味。这种章法结构正如一位诗评者所说:“情感空间的开放,超过了物志对应、情景交构的单层面章法,向意向性的心灵’感应的深层结构深入,这无疑是向诗的抒‘

[8]

情特征的靠近,应该说是一种更富有审美特征的章法。”

4.意象与意象之间结构上的跳跃

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时空转换中没有表层的联接、过渡和交待,呈现一种跳跃性,从表层结构来看,表现出结构之间的无序和不对称,袁行霈评他的诗:“意象之间跳跃很

[7]

其实这正是李大,忽此忽彼,迷离惝恍,几乎不知所云。”

贺诗歌独特的结构方式,显出李贺诗歌又一个张力美。

和诗歌依照时空叙事逻辑这样的常规结构相比,李贺是反传统的,但是李贺诗的无章法实则有内在的逻辑性。我们把白居易的《卖炭翁》和李贺的《老夫采玉歌》作一比较就可看出两者的区别: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间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夫泪。

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蹬悬肠草!

老夫采玉歌》———《

白居易以平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卖炭老人悲惨的境地,以“事”为脉,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线索,读者一目了然。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同样也是塑造一个老人的悲惨处意”为脉,多次变换叙述视角,分别用几个不境,但他却以“

同的画面展开描述,十二句有七次的时空转换,第一、二是总的交待,三四句视角转到溪水,写溪水中的龙因为采玉工的搅扰而不得安宁,五六句转到采玉老人贫穷困苦的生活,第七句又转到溪水,连溪水都讨厌采玉人死得太多,第

满腔的积怨,必然要宣泄,复杂的情感难以用单纯的

冷的诗句篇五
《鬼才诗中的悲剧心理与幽冷意境》

鬼才诗中的悲剧心理与幽冷意境

吴莹

(贵阳学院 08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 要:李贺是中唐一位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创作诗作以

奇谲瑰丽的诗篇展现着鬼才的人格魅力。然而这位天才诗人短暂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深刻

的孤独感伴随着他的一生,并进而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诗中的悲剧意识与悲剧情感

所造就的悲剧心理以及其对幽冷意境的构造,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体现着悲中之美。

关键词:奇谲瑰丽、悲剧意识 、悲剧心理 、幽冷意境 、悲中之美

“李长吉诗,如镂玉雕琼,无一字不经百炼,真呕心而出者也”(1)

李贺在其短暂的27 个春秋中呕心沥血共有二百三十三首著作留世。李贺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多讲求自我的表现和情感的直

抒,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

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2),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也说: “一切好诗都

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3)所以李贺这个以“鬼才”著称的诗人透

过其心底的真挚情感以浓丽的色彩描写、新奇的想象发挥、幽冷的意

境构造,创造出恢诡奇谲、独具审美、惊心动魄的艺术形象, 使得幽

寒之气勃发,感伤情绪迸溅,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效果。

一、幽冷意境的营造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4)叶燮在

《原诗》中谈到诗的意境时说:“诗之至处( 即意境)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妙,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 绝议论而穷思维, 引人于溟漠

恍惚之境, 所以为至也。”(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

中的一个最高的艺术境界,也是文艺作品或自然景物中所表现出来的

情调和境界。当然意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意象,所以李诗中的

幽冷的意境的构造也常常是运用多个意象来表达的。其中使用较突出

的有“寒”、“冷”、“霜”“残”等字眼以及月、寒素、衰灯、凉风、

雁啼、竹等多种意象的使用。使得幽冷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使得

作者心中情感的表达准确到位。

1、从客观的意境构造角度来看,读李贺的诗,尤其是叶葱奇注

的《李贺诗集》第一卷。在诗集中我们可以随手触及到太多的“寒”

字、“冷”字、“幽”字、“凉”字、“愁”字、“啼”字等等。根据统

计在此本诗集中共收录了李贺的诗作186篇,“寒”字的使用频率高达

50次,“幽”字18次,“冷”字16次,当然还有比如“凉”、“霜”、“露”

等不同程度的出现在作品中。而且在某些幽冷意境构造较突出的作品

中我们不只会看到一个类似的带有寒意的字眼,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一

连串的出现在同一诗作中,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连串“冷色调”字眼是

诗人李贺的刻意的安排,我们也不排除这样的结果只是诗人无意中的

杰作,因为我国古代文论家在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中认为“诗言

志”。例如约《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

言志”。“志”并不是一个具有确指的概念而是泛指人的情感。所以我

们可以说那只是诗人心底情感的真实表达,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无意识

行为。但从上面这些确切的数据中也就必须先肯定李贺幽冷意境的构

造是其诗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从具体的作品中做更深刻

的体验,如诗句(6)有:“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

太守行》);“冷翠烛,劳光彩”,“幽兰露,如啼眼”(《苏小小墓》);

“伯伯淡霭弄野姿,寒露幽风生短丝。锦妆晓卧玉肌冷,露睑未开对

朝明”(《正月》),“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仅厌舞衫薄,稍知

花簟寒”(《七月》);“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金铜仙

人辞汉歌》并序一)。当然,在李贺的诗中不止只有这些单个的带着

寒意的字眼,我们还可以看见很多与这些字眼组成的意象,。如“寒”

字,和它组合在一起的有: “寒兔”、“寒蟾”、“寒狐”、“寒水”、“寒

雨”、“寒涧”、“寒露”、“寒玉”、“寒日”等, 诗句如: “蕉花密露寒”

(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其二) 、“衰灯络纬啼寒素”( 《秋来》) 、

“谁念幽寒坐呜呃”( 《致酒行》) ; 如“愁”字, 诗句有: “种树

四时愁”( 《莫种树》) 、“旅酒侵愁肺”( 《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

使寄上十四兄》) 、“一心愁谢如枯兰”( 《开愁歌》) 、“山秀愁空

春”( 《兰香神女庙》) ; 还有“啼”字: “水异潮娥佩, 竹啼山露

月”( 《黄头郎》) 、“秋姿白发生, 木叶啼风雨”( 《伤心行》) 、

“孤鸾惊啼秋思发”( 《李夫人》) 等。所以人们说李贺的诗别具幽

冷特质都是有现实的依据的。

2、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赤裸裸的带有寒意的字眼、意象确实给我

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于幽冷意境的营造在李贺的诗中还有这另

一种表达方式,那便是通过较婉转,隐晦的诗歌语言传达出的一种幽

冷,与前面的直接的表达不同,这种幽冷意境的体验有着更高的要求,

它不仅需要读者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一颗敏感,易触动的心

灵以及奇特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理解力。这样我们才能有和作者感

同身受的心灵体验,也才能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如《北中寒 》 一

诗“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

上河水。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

无声玉虹悬。”此诗写北国的奇寒,但这首诗没有一个贯穿全诗的情

节都是通过一个个幽冷意境的营造来构成一幅北国寒冬图。“鱼龙死”

意味着河水全体冻结,注重表现异乎寻常的严寒,无理而有趣。“百

石强车上河水”的“水”即是“冰”,但用“水”字则取得了一种令人惊异的

效果。在《唐音癸签》中夜说:“李长吉咏寒:‘百石强车上河水’换

冰字做水,寒意自跃。此用字之最有意者。”(7)(【明】胡震亨:《唐

音癸签》卷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再如杨慎的《升庵诗话》

“钱起诗:‘月吊乌啼寒鸦起’,李贺诗:‘蟪蛄吊月曲栏下’。”(8)这

两句诗形成一组鲜明的对比,第一句诗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感受那种

凄清幽冷,但对于第二句诗的体验则需要用心的体会,这样的手法有

种内冷外热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诗的内在情感结合诗句的情

景来分析我们才能感受到作者匠心独运所营造的真正的幽冷意境。

3、李贺被后人称为“诗鬼”,他的这个称号当然也来自他那些

凄厉孤愤、幽怆诡异的诗作,他在短暂的生命里发奋写诗,创造出

很多为后人赞叹的哀婉绝伦的诗篇,尤其是在他感到社会现实而且自

己又无力与命运抗争的时候,他的思绪驰骋于虚无缥缈的神仙宫阙和

幽冥的鬼魅世界。因此描写天上幻境和幽冷的鬼魂世界的作品,成为

他独具特色的一类诗歌,李贺善于写鬼,透过奇绝独特的想象他能写

出一种阴冷凄清的幽冷意境。如他的《神弦》:“呼星召鬼歆杯盘,山

魅食时人森寒。”招鬼来享受祭品,山鬼吃时又感到森森寒气。又如

《禄章封事》:“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