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绝望之诗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9    阅读:

绝望之诗篇一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绝望之诗篇二
《诗意的绝望》

用中国的方式感动世界

——浅析《卧虎藏龙》的东方美学倾向

很多人都说李安的《卧虎藏龙》是拍给西方人看的武侠片,创作理念更容易让西方人接受;而同时期张艺谋执导的《英雄》才是真正中国人的武侠片。同为武侠题材,《英雄》是属于扶摇直上,张力十足的豪放派,而《卧虎藏龙》是属于清风仙骨,缥缈虚无的婉约派。张艺谋是一代大家,而李安则更象是太极宗师,两者一北一南,具有不同风格。李安中西合璧的背景让他在利用西方理念上游刃有余,在东方元素的运用上也是炉火纯青。《卧虎藏龙》骨子里是一部很东方的片子,偏东方的美学倾向很明显,它运用的艺术语言,表现的文学意境,只有东方人才能产生共鸣。

1、 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通过意象来营造的,意象本身就是一个很东方的词。 竹在各代画作中是逃不开的主题意象,占据文人的审美视野和价值系统中一个重要位置。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打斗的一场戏是全片的高潮,人与竹相得益彰,和谐而又意蕴,导演刻意将打斗戏放在竹林之中,竹色清新,郁郁苍苍,给人清幽超脱之感,使这场打斗激烈却不至于暴虐,营造了一种脱俗,空灵的意境。

《卧虎藏龙》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美学意境。俞秀莲的镖局所处的环境就是江南水乡,影片画面唯美,犹如一幅幅写意的山水画。水的渲染成就了江南的基本情调,体现了至柔至

美的意境。

2、 镜头的运用

在《卧虎藏龙》中,每个镜头的构图都极具中国风特点。比如李慕白和俞秀莲坐在白墙前,而窗外是竹林,画面构图颇有中国园林风范,使画面产生纵深感,突破了二维的局限。同时,一堵白墙占据大幅画面,也体现出了留白的东方美学价值观。窗外翠绿竹林与白色墙壁形成对比,以疏密有致的画面给人思考的余地。

行云流水的长镜头。新疆外景的辽阔、山地水脉的起伏蜿蜒、京城的繁华感、酒楼的层次感、大宅院的高旷、竹海的清幽通过段落镜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长镜头让整个画面具有流畅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放慢了节奏,就像是打太极,以柔克刚,以柔显刚,暗合李慕白武当门人的气质。李安的片子有道家的仙骨,道家讲究天人合一,长镜头的运用,使自然之美与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唯美的画面,是道家的美学追求。

3、情感的表达

中国人的情感是含蓄,深沉的,藏而不露,藏匿着的情感大多是悄悄往外渗。

李慕白自始至终都是内心空明、不悲不喜、平和淡然,对于俞秀莲的感情也是埋藏在心底,他是一个诗意的栖居在自我世界里的人。他俩的爱始终是不温不火的感觉,为了对方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但“爱”这个字却说不出口。贝勒爷表示要捅破他两个的这层窗户纸的

时候,俞秀莲只是平静地说一切随缘。隐忍是东方人的必修课。俞秀莲如此,刘师傅如此,碧眼狐狸如此,玉娇龙亦是如此。李安在片中有一点是从未点破的,倒也应该得知,以俞秀莲如此冰雪聪明之女子,又怎会觉察不出李慕白对于玉娇龙的忘年之恋?而她始终没有点破这一层,因为她对李慕白的感情已经是高于一切,才可以克服一般女子的嫉妒之心。贯穿于故事始终的玉姣龙,她一直都在忍,隐藏自己的真实功力,隐忍强加给自己的婚约。

作为编码者的导演,李安要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观众,并由作为解码者的观众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但李安喜欢不点破,让观众去完型,给解码者留下了更多的可能。因此整个表现方式很含蓄,很诗意,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李安的电影一直是温情脉脉的,不激烈,不暴力,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他将东方美学渗透到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当与我们这些流着东方血液的一相逢,便会直指内心。

绝望之诗篇三
《三、诗情别解之绝望》

绝望之诗篇四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_《绝望的心醉》》

作者:陌上轻尘

你走了。走了。走得很远。很远。象一团尘埃。头也不回。

原处的我沿着梦幻之心的琴弦一路狂奔,迷离的呼喊着风的踪影。

你走了。走了。走得很远。很远。象一首深情的歌,苍桑如海。

满月的光芒,微笑的花瓣,深情含眸的一场等待,携手相约着溺水而亡。

海面呜咽着没有逻辑的细节,或明或暗的隐约着我的怀念。

你来了。在月圆的秋天,梦幻一样的美。

温馨的呢喃,如花的耳语,沉沉的在幸福的陶醉中安然入睡。

你来了。在走来的冬天,思念一样的静。

爱的翔舞,雪的心愿,悄悄的在温暖的掌心反复含苞成花蕾。

你走了。走了。走得很远。很远。不经意掉落的衷愁,象此刻模糊的泪水。

我的抵达除了彻骨的寒冷,就是你听不到的苍茫的水声,盈盈的蓄满了对你的牵挂。

你来了,象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你走了,象一场酣畅淋漓的伤感。

千年的相思给你。千年的寂寞给我。

漫长的夜晚我会变得更脆弱无助,想你的时候我只能偷偷绝望的心醉。

绝望之诗篇五
《屈原:诗人的愤怒与绝望》

绝望之诗篇六
《屈原诗人的愤怒与绝望》

屈原:

诗人的愤怒与绝望

从三蛱走出来的理想主义者

±£《。*目%{,目}镕n#十#々。AⅢ;±目《目,“m{々,m月U镕d女#&≈镕*。

I*《±,±i^女;2目“}≈io{萁能*±*目月t∞£争月}■}#※i±目^女Ⅲ

日《≈±E}{5目谭£日.’I*E}自瓠A#}知《々&}伐#自日“*诽&l《

自m。igim月}+’

。*±目#m。”*目%{目}☆n目f#々.^Ⅲ#f目m目●“&S々:&Ⅲ镕A#

#&目镕馕}甚*±1£№me女#nE镕女¥5m☆a4目*&A4*日自&”2^m£

镕7tg镕月g#镕*i自口E。,#&镕,目镕∞tg±}Ⅲimt&f日i自

;{目自±±*#*^^_踟#mf#{目∞£±f&目÷5Ⅻt目}t目R的E《.#&}自2≈Ⅻ北#月。&f*Ⅱ二Rn#B}m*∞月m&£日月《#**‰mfq一十*#日自≯

&自‘i#H’z#目##日自i*■自■&.RH“i*#‘#目&R镕&S女自Hta&日HR目i4a#*日“目.自R目=《&自#日目月.一j*月!々

#自‘镕##”&‘i*#’∞目g&i.目#Ⅲ目=RI《的※a,*M&Ⅱ#;≈女t#^

m≤m∞镕#事.#2∞月#“EⅢ目1*Ⅱ“nm船0∞≈j;ii☆g。日Ⅲ’ⅡE‘*”.

镕目g均;目口目*

*Ⅸ月Ⅲ#十ⅪM{月月女mn∞≈#*《$≈m**#*#$$^i女≈值日E月

g&目,Ⅱ月EⅢ∞nⅪⅪa目《I****∞&m∞。f目。g£^∞女iN镕&月Ⅺ∞《eⅢ#Bg自g自’日H。目&*。#目”#^**£∞mE∞‘#口’.

*女目月,E#e≈±∞自自%A*口‘i }q’女自$,t∞*&M口‘}a&目”

Ⅻ*ifa403《∞目t目#t}#白勺目Ⅲ*moi前221《女‰一女目nM目 目&&4年

日B≈%月自#±gⅡ口十#{^女≈白勺&目月Ⅻ

*m自#2自%n日*日%‰一t&∞mⅢ 目《∞《 dn 女{&&}5,*镕$

j目女%*士匀自&自■目目∞m#■№楚R&∞t育目*‰一女目的目女i■i6n女-于£。e‰’;。《m‘∞4日&Hm±M口。自“1#{自n女目gem一*m4#目&≈jH的

女目:Ⅲ月‘《m”#£$目;gR女目十∞*一目 镕&《 《&一} 自自∞#‰$日☆S一十目《

月月±镕∞目Rt目}a∞4}自目‰■“自a”{。《*1$m#目“gⅢ**£镕±

镕*∞f#月Ⅲ4≈目∞自日Ⅱ*女±一"目目‰i“自”$目

*Ⅱ=*&宕《恍的m%Ⅱ##*∞Ⅱ$m#7目m*}*{匆《%}Ⅻ的十*目目m*

i7№t日镕±∞4姆±Re#《E《自oema●&镕g№m女十∞o#t#■!t^∞B#&*{■自t目※≈Ⅱ统一A目∞★Ⅱ.。镕&&#镕t々i#±T■$$.‘gⅢt●鼻g'÷##$《≈#∞}#自Ⅳ镕镕口£n,∞{}*释**々l目&!々∞#自t5※

}.

冁I*.。《目自%%自*目*女■日E #&自#一*^i;

Ⅲ±№.1≈*i}目月月自nⅫ&”.;齐目**7em±*##7E月∞目*绝7#t∞自m±£.*目&i;●目E☆g$mH※∞mⅢ日 口*:‘g∞”&{接女±≈%’nlmg*m*

£二i’^i!£%女&7女£.女Ⅻ£i∞**I^g≈5M

Ei●^的n壤&镕£n∞№**目;*目镕自《t《女0m镕7Ⅺ*■#∞*☆。f£.一%日#5镕p齐t《*∞^n ■目S燕

目目±*7。

a*日口●,Ⅻ自*{自作“#*∞*&.# l”贼7.

nH∞≈*tⅨ*E*。*{月Eg±■1f£目月复&

£m目∞E月 ^}t***±Ⅲ。●*#≈i女千£$

自.

mn日.Ⅱ£*十%&%镕7*目**#女《nmE≈*±i∞一i≈{4*±目.**f£;■I镕T*镕* .#∞《*目

两次流放一从愤怒到绝望

o#t%A#∞E月,☆^日±&Ⅲ£&±*m《蠹&#&.}∞授%,£R&*.&”女±!*《齐#■日*.EⅢ∞t镕±%#e弛目∞*tWa∞H自7女#mg∞"*“盎Ⅱ莲目晦∞H±i^

∞月g目}目,^Bmm.∞m,《目*女*镕}*目e

Egj*#£#一&*m.£±在o£茸305#.&目a№#f*#e●月Ⅲ*^&H■£&.■一袭.燕*i将月^∞&Ⅻ7&

n*E目9女●一*&m女t*≈日

oE日303{##a=目&&,}*镕a*《 ±∞.*自

志o}十兰*R$∞女*舱矗目日fp日*鲰m&十目*&&*和

i.*#&自月月*t《.ⅢE《*i目∞”*H№R£自日%?

ⅢN自$∞$*#Ⅻ%Ⅲ^∞#t《m●目自#$£Ⅻ7&M.

●m#.Ⅸ★fq女目*^艟.女4,≈^}*T女女^4目楚目

BirJ3014●“*女}*●E∞*口.H☆^#n&t*≈#|%*6《7tE(々目■*∞ gn)#4*X&£***$27;R*镕#■#.B"目H∞镕*f}tmd**gⅢ∞t

自■t#*≈Rz.4*寓mt女m& 十m碱∞&%目∞Ⅲ&自●目∞ 2≈.mg%mi吝-目镕Moi&#*#I女m目tEE

m.

##tⅡ2的÷目.gE**#f2f.一位**t%m*∞E干

∞$*☆目f∞i*.Ⅻ$%●№#一■£&-目《*女≈镕t镕Ⅱ一

o£*299$■R&*m≈^*.&nm势,■日i。《*’

**Iti*(9R日自#$)镕2.&&mHBM口“∞mn№m目№^∞《#{}£&e

t*I}M。镕$*I—^&*n#

事.女±40im3134.■镕一日{●目∞∞谨自*。

自≈#*^《i

l目tE*&%镕7≈目∞一m&女≈E*#

女{“目#%目∞**±##a目日#自#Ⅻ日女十*,目日女I

oi自2964《*IⅡ}女目.女《《女。

0ill可2934$目自*目T&$目ⅡI《划;*目m目E

g±&。E4月女o}}!{镕∞《*£^$,“&*±EE女目R月女№{**e《^i自$目&#&&E月**{±*“t£*“Ⅱ4女目∞T*#{目∞‘#"*$女{e■M*日女T£m1

#*nⅫ自女∞拍№g

f£,T目n}女$TR∞}!自《lfm*E&#=女

r]nm日&#!**E_##卅_

#l&目》m#∞镕#$■i女mn{MB∞(Ⅻ#Ⅱ目g)

女££《 自月ⅡmT tI*(Ⅻn黼 自)《女mn($

目∞《n)镕自月gⅫ进^*Ⅱ#目R$*7I■(∞j匕&口)

i5d7&目(%Ⅸ£々女m■日g自)

☆ma$t■‰一i目,£E月№十∞t镕4≈一#■-%B∞m#*镕一Ⅱe**n#,Ⅻ$Ⅸ月月*一女《m#一。十i*mg口目≈*IⅡo*一g目∞*口“7$=女*m#".镕#∞ge&“∞*女目,Ⅱ±%自‰I{#镕#∞≈;*女■*“7镕&

国箍%擎一一一一一一“一一“m

纵身一跃:

汩罗江上演的是政冶悲捌与诗苑浪漫

《镕±∞*e%口g月Ⅱ*驮的i目£”#情#}#自E

∞镕* 目.《*i}t^目》《^《》g目《n£!!##2∞

R$。tm#g月月“自e∞g#td^***“!《十±命m镕镕■&白勺$%*■.。*^$H**々aB±±}m。’亦

e0±m 9, ^"#H^*,‘“¥**&aa■A^∞*n

HE。。。 T*女oH“*9&≈≈*■*女e‘。≈女一艟#i

9 *R#自m’“£∞}目l■#目∞十№*#●m#E《#8“&自#*$≈一*’“##目}月$2女t”#m&‘=日t’H±“.

*in2784$#自8&%目#E月$镕$#t自%;日,Ⅱd女目7自B∞日镕4≈#自m自∞*■£《%##n∞:目月Kn*}Ⅱ,.#”##He**mg镕#{Zm$目±日.”}jE=目^^*’日《■!m,’EⅢ自。÷*《&m&Ⅻ*A^*#%&mR.£“Ⅲ&。’女Z日‘女 ^女}#m}女自《;*镕#$*月a

RTm萁镕■##*’A^**日

f∞#*m日#i,月《*4&m■自々Ⅲn*,’8月日_ 目±.*#女o*8.*镕}o镕女.^R$№“ 2$女.!%±

&&女乎,}赴#滴■#}Ⅱ女n÷4x女%u%%±自Ⅲt*

镕zi4}11*Zt≈■*t镕Ⅲ女n%日。“*j&±十镕e日“Ⅲ*4.*m2$&々qHm}E‘#{fi5自

目,i卜‰E《“*^#自∞^a±i7一m镕^自m∞t%

cⅢ■^TH畦E‘O嘶巧中国三峡

g月t&£E&自自E±0ⅡⅡ≈*镕∞ E自SⅡ,☆£《目&镕Ⅱ#∞*#&m*∞mm;月|*R∞E口iT7“《☆ **R$∞Tn2”A目}g女¥iⅢA{i“女女Ⅸt

t*gj镕首日十。目月#№的98g*#镕^##e∞一ad目i自《∞女%目M&

自£}.*t&自0∞目m‰48&t&目} ^I!目☆#女#∞*m&t女*目自*^E∞镕■8n*&m#2Ⅻ一十*目∞A4m#iⅡm*女目*ed∞z∞g目’

in目镕 目*^£}2n∞Hi々日《$女月∞i月j日目nmm m∞“∞女}Ⅲ请^。镕#*自20e#∞}&£##∞口自94≈∞g#EⅢ∞*目##,E十目目n∞0十±7m.

‘楚虽三户.亡妻必楚。z来自于悲剧的力量

‘≈i=Pt}o《’

女&自《女ZⅧ日$≈p*{。^$Ⅲi目《 £$自*I

^$TE整^”±i争&M自*日《i=Pt女o#m

1

镕日P±十&n#女%镕"R∞g;.&R&7一#*镕m7∞g£镕e2”R{目gnM{自±∞m∞H《自自t^ №Ⅲi7t$∞^☆目t$镕一●mn《}《z &f《Ⅸ#t$t一●#t日g;Ⅱit日t& 。i&t女★m &f^TRA4lⅢ《

女2B*月的日#gi№=口M^

镕#Ⅷ*Ⅻ#,#女**g一#∞±Het*的女

2t&&#g&=P女f々日]匕目*日J一*E*,#目镕#《目$}&m女{i^##£

#&№Mn

it±*T目Ⅸ#。

。* =Pt女g*” 《自*镕m白寸K=一iH*m女, 镕^“#2女《‰一∞^ⅢI*,me&m2Tam∞miⅫ7E月镕&■Ⅲ№∞ *.

女mnH“一#%“n女女☆t&”*&giwe∞☆■目月!々∞“№n#自^i*自t*^。

自&Rm$.gⅢa}目∞±±№&El*※≈#目$∞■t*≮i"Eg目E自#日∞*n±自日^}《。‘《^$≈#&镕±‰十目∞自g№F±7一t月《∞自gM女T

自镕

*F±&∞Ee自月日目,±&∞《镕g},£Ⅳ±÷&##±{≈十目‰一t∞十目^自

}TⅢ#十目i∞RT*X.《£#》&目‰Ⅲ的一^镕^日勺∞*BTn的E月B2永Ⅸ*

t∞。“£Ⅱ镕&口m№7EⅢⅡ#镕s;十#R《∞*i

Em&{+目∞i£*月∞WA目月*Ⅱ÷目#Ⅱ±#《&E口“一十u*‰女m自

±{№&∞#女女日自目{自±Ⅲ*&∞目^*^成∞gi$女*女*‘女《∞“《o‘.

1

gⅢ&,$Ⅲ榭t$^■々*☆≈e

#q

2■&*g日

㈧■**,t*4*EFPfG@atd■洲}*∞●*《日镕≈…^

■2007{删}■

明19

绝望之诗篇七
《被背弃的欲望之诗1224f》

被背弃的欲望之诗

——威廉斯从《玻璃动物园》到《欲望号街车》的蜕变

梁超群

内容摘要:戏剧舞台上的抒情诗人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是关于欲望的悲情诗篇,它的隐喻主题之一就是欲望之诗在清教主义美国环境中的抗争,表达了剧作家守望欲望的决心。但该剧的成功却导致了剧作家的蜕变。在《欲望号街车》中,他从无怨无悔的欲望诗人的立场向后撤退,献媚于清教的美国。这固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诱奸,但剧作家对欲望之诗的背弃意味着他对自我的背叛,因而导致了他此后创作上的溃败。

关键词:《玻璃动物园》

An Abandoned Project Named Desire (英文标题)

Abstract: Tennessee Williams’s The Glass Menagerie is a tragedy about Desire, a metaphor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everlasting conflict between romantic aspirations and the rigid puritanical environment of America. It is like a manifesto of his lifelong devotion to his poetic project called Desire; however, the work’s immense commercial success converted him into a halfway puritan in Streetcar, which was an even greater success in its own right but also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his prolonged decline as a dramatist because of his treacherous retreat from the trench he had been working in as “the poet of the heart”.

Key words: The Glass Menagerie

作者简介:梁超群,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戏剧文学与文化;张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 联系方式:上海市普陀区兰溪路10弄3号1508室(200062) oleliang@yahoo.com 电话13774369025 或021-62540444 张锷 《欲望号街车》 欲望 清教主义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Desire Puritanism

美利坚文化的形成之旅,就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从逃避莎士比亚开始的。清教徒们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跨洋过海来到新大陆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之一,应是诗的堕落,而其中尤以“剧场的腐败”为甚。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历史上的地位自不待笔者赘言,他的一生,简而言之,就是诗人(文人)气质与清教(失败的)企业家梦想相互争夺的历史。马克·吐温的这种“人格分裂”潜伏在美国大多数重要文人的血液中。因此,清教与诗(这种唯一具有替代宗教的潜在力量的文化存在)之间的冲突是一个隐形但长期存在的“美国主题”。威廉斯的象征主义代表作《玻璃动物园》与《欲望号街车》就是对这个主题的两个隐喻变奏。

《玻璃动物园》作为一个成功的象征主义剧作,自然有着非常复杂的意义层构成。它的隐喻主题之一,就是诗歌对残酷现实的反抗。构成全剧气氛的是贫穷、挫折、脆弱、病态、幻想、怀旧、迷惘、爱怜与愧疚,是对工业文明碾压下的诗歌事业的写照,也是此前尚未获得客户(观众)承认的诗人(威廉斯)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处境的切身感受。母亲阿曼达依赖对少女时期风光岁月的回忆支撑着自己,以“精神胜利法”维护自己处于窘迫的现实包围之中的精神城堡;有着生理残疾的妹妹劳拉笼罩在对外面的世界的病态恐惧下,根本无法独立生存,她的精神慰籍来自于随时可能消失的亲情和她自己的“玻璃动物园”——一组精致而脆弱的玻璃制的动物;叙述者(主人公)汤姆的卑贱的劳动是这个家庭在现实世界中的主要支柱,他的生存动力来自于家庭责任感与写在鞋盒上的诗歌(第7场)[1] ( P. 89),但卑贱的生存处境与病态的家庭环境终于使他选择了逃亡。这个家庭已经遭受过一次抛弃:被阿曼达千挑万选看中后以终身相托的父亲——一家电话公司的雇员,将自己的家庭责任抛弃。现在又要遭受第二次抛弃——儿子汤姆无法承受令人窒息的压抑生活,最终独自出走。

《玻璃动物园》与许多古典希腊悲剧一样,是一个没有具体反角的悲剧,如果一定要找出它的反角,那么这个反角就是将悲剧的主角推向毁灭的压迫性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命运,就本剧而言,命运的美国名字就是清教主义。

巴克斯特(Baxter)“所著的《基督教指南》是清教伦理学最完美的概述”[2] (P. 122)。“巴克斯特反复不断,且经常是充满激情地宣讲:人须恒常不懈地践行艰苦的体力或智力劳动,„„此种做法乃是基于两种不同的动机。一方面,劳动是

历来推崇的禁欲途径,„„对于清教徒归结到不洁生活名下的一切诱惑来说,劳动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抵御手段。„„不过,最重要的乃是更进一步把劳动本身作为人生的目的。这是上帝的圣训。圣·保罗的‘不劳者不得食’无条件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厌恶劳动本属堕落的表征。”[2] (P. 124)

如果说阿曼达的气质是浪漫主义的,是诗性的,那么她的命运隐喻了浪漫之诗的衰落之路。财富、青春与美貌让她似乎错误地选择了同样诗人气质的父亲。她抛弃了许多未来的庄园主、企业家。在财富与诗歌之间她选择了诗歌,在清教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她选择了浪漫主义。于是她遭到了财富与清教主义的报复。剧作家威廉斯似乎暗示,生存决不是一种诗性的放纵,诗人只能与财富结盟,浪漫主义只能接受清教主义的求欢之手,否则就意味着灾难:令人窒息的贫穷和令人尴尬、绝望的畸形(劳拉的生理残疾与心理病态)。

怀旧(阿曼达对黄金岁月的歌颂与怀恋)、幻想(劳拉对以玻璃动物园所象征的精致、透明、纯粹世界的寄情)、与逃避(汤姆之迷恋午夜电影、出走与写诗),构成了这个似乎注定要覆灭的家庭(人群)。

但主人公汤姆对他们(包括自己)的无限深情与爱怜,几乎可以让所有曾多少接受过诗歌的圣水洗礼的观众(读者)悲悼并拒绝他们的覆灭。这就是诗歌的力量。尽管自柏拉图开始,诗人的职业就受到怀疑和审视。柏拉图本人就明确宣称,诗人所传达的信息离终极真理(理念)隔了几层,但西方文明史上,诗人的重要性还是无可置疑的。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笔下,诗人登峰造极,成了文明的立法者,至少在精神世界中,诗人享受着无比的尊荣。但在以清教立国的美国,文明的奠基正与西方工商资本主义的繁荣遇合,“诗的事业”从一开始就受到坚硬、无情、冷酷的机器的驱逐,处于边缘地位。在欧洲,诗人是一种事业,强大的传统规定了这个人群的大多数生活参数;而在美国,诗人是个自觉选择的职业,是生存之道。所有的天才诗人当然首先都是一种“天择”,欧美东方并无例外,但是,在美国,这种“天择”似乎与清教徒上帝的“呼唤”(在英语的calling一词中,至少含有一个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2] (P. 58))相悖,因此诗人们似乎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进退维谷的矛盾境地。威廉斯被称为“剧场里的抒情诗人”。《玻璃动物园》就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关于诗歌的浪漫主义诗歌,它吟咏的是诗歌的绝望处境,但它的强大感染力,又分明宣布了诗歌之不死。

更重要的是,《玻璃动物园》本身就是诗人的忏悔之作,化身为汤姆的威廉斯(威廉斯的本名的昵称正是汤姆)痛彻肺腑的悔恨之言:我不想对你如此忠贞不渝,但我身不由己(第7场)[1] (P. 90)。母亲之沉湎往事、妹妹之迷恋虚幻,是诗意的绝望抵抗,而不是导致万劫不复的缘由。精致而透明的玻璃动物们,象征着欲望的美丽与无辜。蓝色的玫瑰暗示着诗歌的美丽与不幸——它与美国社会似乎格格不入:

吉姆:他们都很普通,像草,杂草,可你——你就——,你是“蓝色的玫瑰”(劳拉读书时的外号)。

(屏幕上出现:“蓝玫瑰”)

(音乐出现变化)

劳拉:可是玫瑰它——不该是蓝色的。(第7场)[1] (P. 83)

就剧作家本人的代言人汤姆而言,他的出走是对家庭、对诗歌的背弃,但这种背弃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解脱,而恰是终身的牵系与悔恨,是对诗的肯定。

什么是诗?按尼采的解释,诗的本质就是狄奥尼索斯,就是欲望。酒神与日神的对抗,在美国这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土地上,就化身为欲望与清教主义的对抗。在这场早就失去平衡、远非势均力敌的对抗中,《玻璃动物园》作者威廉斯站在了弱者一边。他的出色诗篇在美国历史的一个瞬间催眠、俘获了观众,使对抗获得了刹那的平衡。

更典型、更纯粹的欲望与清教之争出现在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中。可以说,欲望的合法性至少从《榆树下的欲望》开始就已经在美国被确立,尽管它的演出曾受到官方基于清教道德的干扰[3] (P. 421)。但应该注意到,《榆树下的欲望》所获得的积极反响与美国的繁荣及全社会的乐观气氛不无关系。数年以后,从1929年开始,全美国中产阶级与下层社会经历了强度、广度与时间跨度上空前绝后的经济大萧条,导致经济理性主义全面复辟,欲望的夜莺开始噤声。1911年出生的威廉斯在经济寒潮袭来时正值少年的自我发现期,他个人的不合法(illicit)的同性恋性取向与经济理性主义及其背后的清教主义所构成的极度压抑的社会环境,使他感受到了双重的压迫。但不死的狄奥尼索斯还是驱使他选择

了抗争,这种抗争的结果就是《玻璃动物园》。在该剧中,尽管诗人的代言人曾经逃避,曾经矛盾犹豫,但最终以他的忏悔表达了他以诗救诗的选择——他要坚守他的“诗的事业”,他的“欲望之诗”。

《玻璃动物园》在1944年年底在芝加哥首演,局面惨淡。但在剧评家们的努力下,战局逆转,最终该剧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形成了剧作家人生的第一个高峰。时隔三年后的《欲望号街车》,将威廉斯载到了他事业的巅峰。表面上看,该剧是他的“欲望诗篇”的延续,是又一个关于“诗”和“诗人”命运的一个寓言。但在这个表象下面,我看到了剧作家的蜕变,看到了他对他的“欲望之诗”的背弃。

《欲望号街车》创造了两个足以不朽的形象。

首先是布兰琪。这是一个典型的威廉斯式女性人物,美丽而脆弱,敏感达至病态。从威廉斯的自传与大多数批评家的解读来看,把她理解为剧作家本人的化身绝不为过。她与男主人公斯坦利的冲突,就是关于诗的冲突。

但另一个不朽的形象斯坦利才是真正的全新创造,他成了美利坚大地上一个新的文化英雄,此后衍生出无数同类,统治好莱坞数十年。罗伯特·布鲁斯忒恩在他著名的论文《美国的新文化英雄:失语的感觉》(“America’s New Culture Hero: Feelings without Words”)中写道:这种英雄“来自北方的城市或南方的农村,他们缺乏良好的语言能力与举止修养。尽管有明显的体格优势,却常常被描绘成一个牺牲品”。[4] (P. 8)。就斯坦利这个形象本身而言,布鲁斯忒恩认为:“威廉斯笔下的斯坦利是一个高度复杂而暧昧的角色,既可以被认为是英雄,也可以被视作恶魔。在社会或文化的层面上,斯坦利是一个恶魔,他无情地与文明及文化相抗;在威廉斯看来,这个现代世界的‘新人’对艺术、语言、良俗、文化在当今的衰落负有责任。但在心理或性的层面上,斯坦利更接近一个英雄的形象。„„他的性行为模式,尽管暴力,但少了灵魂与精神的负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更加纯洁。布兰琪与斯坦利的冲突是隐喻阴柔文化与男性里比多争夺的一个寓言。” [4] (P. 9) 可以说,在布兰琪与斯坦利的冲突中,威廉斯几乎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布兰琪一再蛊惑妹妹疏离斯坦利,这固然可以理解为她出于求生(妹妹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希望)而采取的绝望之举,但对斯坦利而言,这当然是一种

绝望之诗篇八
《绝望的挣扎——论穆旦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第38卷第5期

2011年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01.38.No.5September,2011

绝望的挣扎

——论穆旦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晓梅

(四川警察学院基础部,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由于理性、智性、感性的综合.穆旦对荒诞性的表现异常丰富:兼有对荒诞的砖觉描写、事实描写和大量

的哲理揭示.穆旦注重的不是表象的荒诞而是实质的荒诞,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玄想而是有现实针对性。其本质

是找不到心灵归宿的更深的痛苦.箕荒诞来源于冷峻的思考和深沉的痛苦,又增加了思辨与悲尉的深度.形成穆旦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穆旦I诗歌,荚学l荒诞性

中图分类号:120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5-0130—07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无缘无故被抛人这个荒诞、危险而又陌生的世界,因此人的存在也是荒诞而没有意义的;人和所处的环境间存在着一

种敌对关系,在这个世界四面受敌,处于十分孤独的

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

的生活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谬感,,[2弘。“一个正

在经历一场混乱和大动荡的社会,必然会使每个人遭受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本身却能导致一个人更接

近自己的存在。习惯和常规是一块遮蔽的大幕布。

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感受到‘生存重负’正是人生‘此在’的‘本己本真’状态,逃避它就会彻底失去‘本真存在’的可能。因此,追求‘本己本真’可能的英

雄,不应当做自己生存的逃兵,而应该比希腊神话中

只要这块大幕布位置牢靠,我们就不需要考虑人生

的意义是什么l它的意义似乎已经充分体现在日常

独力支撑苍天的阿特拉斯更加主动和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人生此在"[1]121。穆旦的特殊性使得他在生存、命运、选择等问题上有更深的体悟,以至于最

终在其作品中展示了与存在主义哲学观相同或类似

习惯的胜利之中了。但是,一旦社会的结构破裂了。人就突然被抛在外头,离开了他一度无意识地接受

的那套习惯和准则。站在外面,他的问题就冒出来了”Is]”3-1¨。这两段话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产生的背景。因为,近代以来的中国也就一直是这样一个“正在经历一场混乱和大动荡的社会”,而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更是一个全民族卷入其中的混乱动荡的社会,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遭遇着混乱与空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的畸形发展,使敏感的知识分子感到窒息;通货膨胀的阴影,钢筋水泥的建筑物扼杀了生机.驱使生活向死亡追赶。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最动荡年代的经验复杂

的品质,同时,其超越的方式——信仰重构的独特性

又给作品增添了荒诞性。

一穆旦诗歌荒诞性的根源

。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

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想与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成为无

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

收稿日期:2010-12—16

作者简介:李晓梅(1965一),女。四川泸州人,四川警察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进修学者.指导教师钟华

教授.

130

万方数据

李晓梅

绝望的挣扎——论穆旦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的敏感诗人,穆旦的生命体验是最具个性和最具悲剧感的,其创作灵感根源于这片文化悠久、古老而苦难的土地,根源于他骚动不安的灵魂与痛苦的激情,

根源于在现代化的夹缝中迈步的年代。知识承传的

特殊环境使他受到了来自现代主义诗歌较为全面的

熏陶,相似的社会时代特征使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在三四十年代的诗人那里得到共鸣,自我生命的同构使他的思想和创作受到深刻影响,因而穆旦有了更多的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相似的感悟。

可以说,自从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熏陶(1939年,穆旦21岁,在西南联大外文系学习,开始系统接触英美现代派诗歌和文论),穆旦的诗歌中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包含一些荒诞的发现、荒诞的体验。从某

种意义上说。现代主义给了穆旦敏锐的神经、荒诞的

视角、善感的心灵,黑暗的生存环境、残酷的生存状

态又给他提供了这种荒诞感的养料——愤懑、痛苦

和绝望。而主宰这一切的灵魂在于穆旦根深蒂固的

中国传统文人的世道良心和现代主义对个人生存价

值的关怀意识。

二穆旦诗歌中荒诞性的表现

卡夫卡在《从某一点开始不再有回头路》一文中说:“以沾上世俗的污斑的眼睛看.我们的处境相当于在一条长长的隧道里出轨的火车的乘客.所有的

地方恰恰是:来自隧道始端的光线再也看不到,而终

端的光线微乎其微,以致不得不不间断地用目光去搜索,去一次又一次地失去目标,弄得连哪是始哪是

终都没有把握了。可是,出于我们意识的混乱或是

高度的敏感.我们周围尽是怪物,而且出于每个人不同的情绪和烦恼,不断演示着一个或是令人着迷,或是令人厌倦的万花筒。机|]25_26这个比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荒诞的感觉:一种困境中的迷乱或虚无感,“它是一种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外部世界的非正题的领悟,即对自在的非正题的领悟"[2]16・。

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将“荒诞感”与“崇高感”视为相对的一组“审美感兴”,认为“荒诞作为一种文化大风格的审美形态,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因此.对于荒诞感的描述和分析.也只有在西方现当代美学中才能找到”.荒诞“可以概括为含有痛感色彩的焦虑”.是一种“同丑接近”的“反形

式”,“这种荒诞感的实质就是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

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编者还将荒诞感与崇

万方数据

高感两相比较:“如果说崇高感是生命力瞬间受阻并

因而强烈喷发,那么在荒诞感中,生命力则始终受到

压抑却又不知往哪里倾注.因此引起焦虑。在崇高感中,主体经由矛盾冲突转向统一.自我实现了超越,产生一种胜利感;而在荒诞感中,主体则不断地

忍受与世界分离的折磨。寻找不到精神的栖息之地,因此伴随着一种不安与苦闷。在崇高感中,主体的心灵处于强烈的摇撼和震荡之中,而在荒诞感中,主

体的心灵相对来说最平稳,最冷静,没有那种大起大

落。这主要是因为荒诞感常常以寓言为表现手段,

它的意蕴藏得很深。人们不能从它的感性外层直观

地把握它的意蕴,而必须借助于理性的思考。所以

荒诞感更多地是一种理智感,而不是一种激

情。”Is32‘2_2“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按照百度网百科词条的解释,“荒诞”是“人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也是现象和本质分裂,动机与结果背离.往往是以非理性和异化形态表现出来,现实中的荒诞是审美范畴中荒诞的

根源,荒诞审美形态是对现实中荒诞人生实践以审

美形式进行反思和批判”I其内容上“展现的是与人

敌对的东西,是人和自然、社会最深的矛盾”;其特征是用“怪诞的形式”、“象征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无意

义”的虚妄性的“审美感悟”。从这个意义上看,荒诞感的产生不会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自我意志与外部世界常常会不相对接,出现断裂,而自我内部也是充满变数和矛盾冲突

的。可以说荒诞感与生俱来,只是现代技术社会给

人带来的生存困境加剧了这种荒诞感。

穆旦诗作最早体现荒诞特征的是1939年的《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然后就一发不

可收,此后的诗作几乎都或多或少都透露出荒诞感:

1940年的《蛇的诱惑》、《玫瑰之歌》、《不幸的人们》、

的《潮汐》、《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夜晚的告别》、

131

《还原作用》、《:我》、《五月》、《智慧的来临》,1941年《我向自己说》、《鼠穴》、《华参先生的疲倦》、《神魔之争》、《小镇一日》、《黄昏》,1942年的《春》、《诗八

首》、《出发》.1943年的《祈神二章》、《诗二章》,1944年的《裂纹》、《活下去》,1945年的《线上》、《被围者》、《忆》、《海恋》、《通货膨胀》、《苦闷的象征》、<森林之魅》,1947年的《时感四首》、《三十诞辰有感》、《饥饿的中国》、《隐现》、《我想要走》、《暴力》、《胜利》、《牺牲》、《手》。1948年的《世界》、《城市的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诗》、《诗四首》,1956年的《妖女的歌》、《葬歌》、《问》、《我的叔叔死了》、《“也许”和“一定”》、《九十九

家争鸣记》,1975年的《苍蝇》、《智慧之歌》、《理智和感情》、《演出》、《城市的街心》、《理想》、《听说我老

了》、《冥想》、《夏》、《自己》、《秋》、《沉没》、《好梦》、《“我”的形成》、《问》、《爱情》、《神的变形》、《黑笔杆

颂》。可以说,荒诞感正是穆旦诗歌区别于其他中国现当代诗歌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穆旦给人“非中国”感的主要原因。如“自然之子”徐志摩诗歌《再别康桥》的和谐优雅、“雨巷诗人”戴望舒《雨巷》的幽长

沉吟,无不蕴藉着《诗经》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

之美,而穆旦诗歌却不是,他的荒诞有着一种不依不饶的决绝,即便是人们内心最温柔的爱情,在他“冷

静”犀利的笔下也亮出悲剧与荒诞的底色,爱情更多

的只是盛开的“欲望的花朵-t6]l,s,甚至是一场“火

灾玑6]1‘6.1‘。。

通览穆旦诗作。荒诞性表现的内容主题纷繁,几乎无所不包,但基本可归纳为两大类:个人生存体验(追求、理想、命运,生死、爱情、友谊,沉浮、得失、身

心……),民族生存困境(贫富悬殊、权力腐败、社会

动荡、梦想落空,战争与和平、城市与农村、文明与蒙

昧、物质与精神……),其中个人的生存体验又常常与民族的生存困境相结合相印证。穆旦对荒诞性的

表现类型异常丰富:兼有对荒诞的感觉描写、事实描写和哲理揭示,而大量的是哲理揭示;表现方式也多

种多样(神学框架、戏剧框架、反讽策略、自我分裂、象征隐喻、比拟变形、独白旁白对白……),其采用的

荒诞意象具有非中国古典特征的现代性。

如《蛇的诱惑》【6]65-67,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荒诞的佳篇。

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蛇的诱惑”这个诗题就给人荒诞陌生的感觉,第一诗段写“我”在第一次放逐的贫苦土地上受

132

万方数据

秽的小巷,细长的小巷像是一支洞箫,/当黑暗伏在

巷口,缓缓吹完了/它的曲子:家家门前关着死寂。”把“夜晚”当作“季节”,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然而这种

感觉是荒诞而真实的,因为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是现代文明大都市的象征,一开始就写出了“我”的向往。“带一阵疲乏,穿过污秽的小巷”是实

写,暗示“我”来自“贫苦的土地”。“细长的小巷像是一支洞箫”写狭窄阴暗的小巷之长,烘托我逃避之心的迫切。“洞箫”这一表面传统的意象被“黑暗伏在

巷口缓缓吹完它的曲子”的拟人手法解构无余,成为

“我”在黑暗死寂又幽长的小巷中穿行的心理感受的象征,这与戴望舒的“雨巷”意味截然不同。终于走完这贫困的黑暗,这里暗含着:第一次被逐后的“贫

苦”给人带来的煎熬让人难以忍受。当这一切都快

结束时,“我也由啜泣而沉静”,似乎我的苦难就要到头了。“我”欢呼:“呵,光明/(电灯,红、蓝、绿,反射

又反射,)/从大码头到中山路现在/亮在我心上!一条街,一条街,/闹声翻滚着,狂欢的季节。”诗人有意为后面的虚幻虚无感埋下伏笔——这只是现代文明富有欺骗性的彩饰。然而这种虚假的繁华“亮在我

第二诗段写这种引诱带来的不祥预感:。这时候

在“光明”后面用括号补充来说明其来源——“电灯”心上”,“我”只感到一阵欢乐的眩晕,沉浸在欢乐的幻想中,因为“这时候我陪德明太太坐在汽车里/开

往百货公司”,似乎我已经永远摆脱了昔日的苦恼,

新的生活已经到来。

天上亮着晚霞,/黯淡,紫红,是垂死人脸上/最后的

表现方法展示现代人逃离物质匮乏后遭遇精神困境希望。是一条鞭子抽出的伤痕,(它扬起,落在/每条街道行人的脸上)”。又是一种荒诞的感觉——由“天

上亮着晚霞”联想到“垂死人脸上的希望”(似乎“回光返照”,暗示“我”的希望之渺茫和将要落空),再转为“是一条鞭子抽出的伤痕”(伤痕也是暗红色的),

基督教意味赋予其象征性。副标题“小资产阶级的手势之一”表明这首诗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存在

状态的一个普遍性特征。诗前面是四段背景的散文式介绍.相当于解题,给全诗形成一种荒诞的神学框

第一次放逐是抽在人类身上的第一条鞭子;它给人的伤痛还心有余悸。这里又用括号暗示“每条街道行人的脸”都留下了命运的神鞭的烙印,可见这种痛苦是无一例外的,物质匮乏的痛苦导致人们拼命追

逐富贵荣华。“太阳落下去了,落下去了,/却又打了个转身,望着世界,/你不要活吗?你不要活得好些

架,引起诗的话题:人的第二次被逐(第一次是被逐

到贫苦中。经受“贫苦”的肉体折磨;第二次是物欲的

吗?”这种描写也是荒谬的:太阳落下去了怎么会又

打个转身?其实这是冥冥之中的上帝的背影和他转

引诱,得到的是精神空虚和孤独的苦痛)。

身对世人的嘲弄:你不是要活吗?你不是要活得好些吗?你不是埋怨“生活简直把人磨成了烂泥”吗?

到引诱:“夜晚是狂欢的季节’/带一阵疲乏,穿过污

李晓梅绝望的挣扎——论穆且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你要逃避肉体的痛苦,那就承受我的第二鞭吧!“经过无数‘是的是的’无数的/痛楚的微笑,微笑里的阴谋,/一个二十世纪的哥伦布,走向他/探寻的基地。”已经作出了第二个选择的“我”按“一幅地图”(别人到达这个现代文明“乐园”的途径),在无数隐含阴谋的微笑(不怀好意的微笑、会意的微笑,知道前面是一个陷阱却仍说“是的是的”的微笑)里。踏上了灵魂的不归路,走向自己“探寻的墓地”。

第三诗段写“我”来到肉体的“乐土”和仍处于“贫苦土地上”人们对“我”的艳羡:“在妒羡的目光交错里,垃圾堆,/肮水洼,死耗子.从二房东租来的人同骡子的破烂旅居旁,在/哭喊.叫骂,粗野的笑的大海里,(听!喋喋的海浪在拍击着岸沿。)/我终于来

了——”前面是对“贫苦土地”的实写,在物质匮乏贫

穷落后的肮脏土地上的人们的妒嫉艳羡中,“我”终

于爬上了现代文明的“快乐岛”上,这种“妒羡”就像溺水的人们妒羡一个爬上一根救命漂木上(其实说不定是在吃人的鳄鱼背上)一样。这里括号里的内

容“听!喋喋的海浪在拍击着岸沿”,似乎又与旁边

的内容无关,其实是“我”的感觉,也是诗人的旁白,

世人在物欲争斗的大海中沉浮,嘈杂在我耳边嗡营。

第四诗段写我梦寐以求的“快乐岛”上的情形,表现人生存的荒诞虚假。“老爷和太太站在玻璃柜旁/挑选珠子,这颗配得上吗?/才二千元。无数年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夹道里,/穿来,穿去,和英勇的宝宝/带领着飞机,大炮.和一队骑兵/衣裙响着,混合了/细碎,嘈杂的话声,无目的地/随着虚晃

的光影飘散,如透明的/灰尘。不能升起也不能落下”.“我一向就在你们这儿买鞋,/七八年了,那个伙

计呢?/这双式样还好.只是贵些”,“而店员打躬微笑.像块里程碑/从虚无到虚无”。由视觉到听觉再到视觉的荒诞描写,揭示现代人表面忙碌充实的物质享受下僵尸一般苍白麻木的精神状态:空洞的对

话、虚无的微笑如同其人生一样毫无意义。就像“不

能升起也不能落下”的“透明的灰尘”。

第五诗段由前面对世人的观察转而对自我生存状态进行反省:“而我只是夏IEI的飞蛾./凄迷无处。哪儿有我的一条路/又平稳又幸福?是不是我就/啜泣在光天化日之下/或者/飞,飞.跟在德明太太身后?/我要盼望黑夜,朝电灯光上扑。…‘我”的生存状态比“德明太太”还不如,“我”只是无所归依的一只飞虫。“我”要执着于我的第二个选择.走德明太太

万方数据

的老路——物质追求。这种人的异化让我们联想到

卡夫卡笔下的甲壳虫,这是用异化变形的手法来表

现人们追求的荒诞。

第六诗段写“我”的幻想和灵魂的堕落:“虽然生活是疲惫的,我必须追求,/虽然观念的丛林缠绕我,/善恶的光亮在我的心里明灭,/自从撒旦歌唱的日子起,/我只想园当中那个智慧的果子:/阿谀,倾

轧,慈善事业,/这是可喜爱的,如果我吃下,我会微

笑着在文明的世界里游览,/戴上遮阳的墨镜,在雪

天/穿一件轻羊毛彩围着飞炉,/用巴黎香水,培植着

暖房的花朵。”从这段诗可看出物欲这条“蛇的诱惑”是致命的,它可以让人不要信仰,不分是非善恶,不计后果,而且知识智慧也被异化为阿谀、倾轧和欺

骗,目的只有一个,“微笑着在文明世界里游览”,获

得物欲追求的满足。人自身的异化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这是追求与结果的断裂。

第七诗段,写第二种选择所承受的第二条鞭子

及给“我”带来的困惑:“那时候我就会离开亚当的宿

命地./贫穷,卑贱,粗野,无穷的劳役和痛苦……/但是为什么在我看去的时候,/我总看见二次被逐的人们中,/另外一条鞭子在我们身上扬起:lilll诉说不出的疲倦,灵魂的/哭泣——德明太太这么快的/失去的青春,无数年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的央道里,/穿来.穿去,带来陌生的亲切,/和亲切中永远的隔离。寂寞,/锁住每个人。生命树被剑守住了,/人们渐渐离开它,绕着圈子走,/而感情和理智.枯落的空壳,/播种在El用品上,也开了花,/‘我是活着吗?

我活着吗?我活着/为什么?’/为了第二条鞭子的抽

“玻璃的夹道”起着双关的作用:既实指商店里一排排货柜玻璃形成的夹道,更暗指人们的隔膜.“感情

和理智,枯落的空壳,播种在日用品上开了花”则是

品而启动,人异化成了“物”的奴隶。由此.诗人提出

了与逛商店毫不相干的质疑和追问:“我活着吗?我

133

击。……”这里,通过心理和视觉的描绘,道出了人们物欲追逐中精神的寂寞与孤独和生命之虚无感。一种联想(拈连),揭示沉缅于物欲的人已丧失了人

正常的感情理智,这种感情理智仅仅为El常生活用活着吗?我活着/为什么?”生存状态的荒诞感让人对自己和周围随时会产生怀疑,也会令尚未完全变

成生物的人产生困惑和迷惘——“为了第二条鞭子的抽击”.再次响起了上帝的回响——这是多么荒诞

的逻辑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最后一个诗节,诗人直接道出了物质满足与精神追求这一困扰现代人的悖论给人们带来的矛盾、痛苦和茫然:“呵!我觉得自己在两条鞭子的夹击中,/我将承受哪个?/阴暗的生的命题……”

表面的荒诞实则包含触目惊心的真实,这是穆

旦诗歌耐人寻味的一个奥秘。如《还原作用》里写

“污泥里的猪梦见生了翅膀,/从天降生的渴望着飞

扬”,“胸里燃烧了却不能起床,/跳蚤,耗子,在他的‘身上粘着,/你爱我吗?我爱你。他说”,“八小时工

作,挖成一颗空壳,/荡在尘网里,害怕把丝弄断,/蜘

蛛嗅过了,知道没有用处”,“通信联起了一大片荒原”[6]85.通过荒诞性的感觉描写,表现了青年人由天鹅般的梦幻跌回残酷的猪一样的生存现实,在平庸工作里身体心灵被“挖成空壳”的残酷现实。在《我》中,有“从子宫割裂,失去了温暖,/是残缺的部分渴求着救援”,“遇见部分时在一起哭喊”。“伸出双手来抱住了自己”,“幻化的形象”,。仇恨着母亲给分出了梦"[6]拍,这些诗句的荒诞陌生中暗含对人本身

的残缺不完满和现实人生无奈的控诉。《被围者》里

“所有的暂时/相结起来是这平庸的永远”,“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使它完整/毁坏它,朋

134

万方数据

冷的善良,/所有的意义和荣耀堆起来/是我们今日无言的饥荒,/然而更为寒冷和饥荒的是那些灵魂,/陷在毁灭下面,想要跳出这跳不出的人群,,[6]2曲q∞,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物质和精神同样匮乏,

身体和灵魂遭受巨大的摧残,所有的承诺,所有的盼望成为空谈……穆旦诗歌中随处可见摄人心魄的荒诞而富于哲理的诗句,让我们不断对民族的生存处境、个人的存在状态掩卷长思。

三穆旦诗歌荒诞性的特征与实质

跟西方现代派中的荒诞相似,穆旦诗歌中的荒

诞性都表现了现代文明中的危机感,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质的异化。但穆旦诗歌表现的荒诞有其独特性。

首先,穆旦诗歌中的荒诞注重的不是形式上的设置和细节的铺陈,而是对现实的哲理思考。虽然

穆旦诗歌也有神学框架(如《我》、《蛇的诱惑》、《神魔

之争》、《神的变形》、《森林之魅》、《隐现》、《妖女的

歌》、《祈神二章》),异化框架(如《鼠穴》、《苍蝇》、《还原作用》、《线上》),反讽框架(如《五月》、《时感四首》、《自己》、《爱情》、《黑笔杆颂——赠别“大批判组”》、《退稿信》)的设置,但既无西方荒诞派小说戏剧(如《等待戈多》、《椅子》)中的夸张似的道具及行为设置。也没有像《荒原》和《恶心》中铺天盖地的现代文明大都市的混乱环境的渲染,相对来说显得纯

粹精炼而思路明晰。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众多例诗,穆旦诗歌重在表现社会和人存在的实质性的荒诞,

这又主要靠感性化的哲理性诗句来表现。《手》里“万能的手,一只手的沉默/谋杀了我们所有的声

音。/一万只粗壮的手举起来/可以谋害一双孤零的眼睛"[胡25卜2配,处于关键位置的一个人的态度抹杀

了众人不同的意见,使其他人不可能有言论的自由;

一群人的人云亦云可掩盖一个显而易见的真理,挡

住一双诚实的发现问题的眼睛。《我歌颂肉体》:“那

和神一样高,和蛆一样低的肉体”,所有的崇高的善

体可以是我们最美的根基,也可能成为罪恶的渊源。

色越不能保护它所要保护的.[6]zss,思想(灵魂)对于肉体本身来说是无力抗衡的.理性的控制终会在肉

友!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更坏”,“我

们消失,乃有一片‘无人地带”[‘]l伯-1",这是诗人反抗荒诞的决绝态度,也是挣脱人生平庸荒诞怪圈的宣言。《隐现》中,“智者让智慧流过去,青年让热情流过去,先知让优患流过去,农人让田野的五谷流过去,少女让爱的形象流过去,统治者让阴谋流过去,大多数人让无知的罪恶流过去”,“一切发光的领域

来到绝顶的黑暗,/坐在崩溃的峰顶让我静静地哭

泣”,表现一种幻灭感:时间的长流中,一切的一切都归于虚无,都是“枉然”,一切光明的幻想最后盼到的

都是黑暗的失望,留给我们的是理想崩塌后的哭泣。

。为了追寻他所认为最美的。他已变得这样丑恶和冷酷”,在荒诞的逻辑中,让我们看到美丑善恶的相辅相承,不能截然划分,让人无所适从,也许你的追求和所达到的目的刚好南辕北辙。追求真善美往往还得借助假丑恶.最终自己也成了丑恶与冷酷的一部分;“生活变为争取生活,我们一生永远在准备而没有生活巩‘]翻一2‘‘——现代人生活荒诞特征的写照:成天成年都在想着不可企及的目标,不在乎不珍惜已有的一切和现实的人生.最终一辈子都未享有真

正的生活。‘牺牲》中“所有的炮灰堆起来/是今日寒

举和丑陋的恶行,都与寄居我们灵魂的肉体有关,肉

“什么是思想它不过是穿破的衣裳越穿越薄的越褪体本身的真实要求面前越来越虚弱。‘城市的舞>:“钢筋铁骨的神.我们不过是寄生在你玻璃窗里的害

虫”,相对于强大的现代物质文明大机器,我们人类

绝望之诗篇九
《古诗词与课外名著导读知识》

永和中学2013---2014年度下学期初二语文古诗词与课外名著阅读总复习导学案

编制人:付娟 使用时间: 课型:复习课 审核人:

知识链接:1.《龟虽寿》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过故人庄》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题破山寺后禅院》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观书有感》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孙权劝学》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李白《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翼《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崔颢《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梅尧臣《鲁山山行》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题 目:《骆驼祥子》——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作者:老舍

主要人物形象:

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②虎姐: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主要内容:主人翁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他老实、健壮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被旧社会吃掉,变成一位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典型情节:①怒辞杨宅②曹家遇险③晦暗的地狱④最后的绝望

启示或感受: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不让好人生存。

题 目:《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作者:笛福(英)

主要内容: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主要人物形象:鲁滨孙:是一个要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②星期五:鲁滨孙救起的土人,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典型情节:①挖独木桥②制作瓦罐③开导“星期五”④自封总督 启示或感受:

阅读本书,使我懂得了当面临困境时,我们要勇敢顽强,不断努力,一定能走出困境。 题 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

主要人物形象:保尔•柯察金: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的信念,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主要内容: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他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典型情节: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②熔铸“钢铁”的过程:③保尔打消自杀念头

启示或感受:

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

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题 目:《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作者:高尔基(前苏联)

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是一个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 主要内容: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失去父亲,被母亲带到外祖父家,过着压抑沉闷、悲凉凄苦的生活,母亲因不堪忍受这种生活,离开了阿廖沙。而小茨冈“好事情”、尤其是外祖母等人。特别关心爱护阿廖沙,在他们影响下,阿廖沙逐渐恢复了自信,闯荡真正的“人间”。

典型情节:①与外祖父等人联欢②外祖父打外祖母③报复老师 启示或感受: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会让我们备感自己童年的幸福。我们会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题 目:《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 理性的批判 作者:鲁迅 主要人物形象或重要篇目:

①《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

②《父亲的病》揭露了“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

③《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主要内容:

写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体验 典型情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 启示或感受:

读了《朝花夕拾》使我了解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和当时社会的冷酷,更加懂得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题 目:《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作者: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 主要内容:

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见所闻 典型情节:

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讲的九则故事 启示或感受:

《爱的教育》教导我们永远要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题 目:《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冰心当代作家

主要内容: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小诗集,诗集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典型情节: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启示或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爱, 在诗人的眼里,充满纯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间最美的世界。

题 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

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市民的意识

典型情节:①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三调芭蕉扇④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 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题 目:《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作者:罗曼•罗兰(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主要人物形象或重要篇目:

①贝多芬: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对音乐孜孜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②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自幼丧母,勤奋好学,有艺术创作《酒神》《哀悼基督》雕像③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文学家,用6年的时间完成《战争与和平》,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主要内容: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

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启示或感受:

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快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一、自主学习:(我预习我会学;认真动脑,积极参与,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10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直接默写。

1、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不以疾也。 3、青林翠竹,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土要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 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8、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10、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11、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1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

1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15、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二、合作探究【我探究我敢试】(给你一个机会,亮出你的风采。你行的!)20分钟

1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2、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互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33、《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34、《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3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6、《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

37、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39、《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4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41、《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42、《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4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4、《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5、《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6、《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47、《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48、《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______________,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51、《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53、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拓展性默写:10分钟

58、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59、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60、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

61、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62、古代诗歌中写水的句子不少,请你举出两例,课内课外不限。 四、展示交流,教师总结(10分钟) 五、当堂达标(5分钟) 1、对学伙伴互考 2、教师抽查

绝望之诗篇十
《孤独绝望中绽放的生命之花——论菲利浦·拉金的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孤独绝望中绽放的生命之花——论菲利浦·拉金的诗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金露

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88科教导刊2012(20)

本文链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生日祝福诗意

下一篇: 春天花的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