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潮的古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6    阅读:

关于潮的古诗篇一
《钱塘江潮的诗句》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 ——唐·王维 ★ 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 ——范仲淹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廊《忆钱塘》 ★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 ——王在晋《望江台》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涛沙》 ★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潮》 ★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七绝·观潮》 ★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北宋·王师道 《十七日观潮》

★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钱塘江潮》 ★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苏 轼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屋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 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 一江钱塘两湖酒 , 三分西子四分妖。 五杯醉卧兰舟上 , 醒来身后六百桥。 ★ 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

★ 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

★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

关于潮的古诗篇二
《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关于潮的古诗篇三
《古诗词1》

导 学 案

课型: 主备人: 审核人: 审定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2、学会赏析,感悟诗歌意境。

3、体会诗句里所蕴含的哲理。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关键问题:

1.学习这诗歌,主要的方法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从整体上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感悟诗歌的语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

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诵,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感情,深意。

2、 在朗诵的基础上,作具体的诗歌分析,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知识链接

诗词三首:王湾,唐代洛阳人。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陕西西安人。家世显贵,

祖父杜佑曾任宰相,其父业供职朝廷。世人为区别于杜甫,又称为“小杜”。杜牧的主要成

就诗。尤工绝句,如《泊秦淮》《赤壁》《山行》《清明》《江南春》《寄扬州韩卓判官》等,

传诵极广。《阿房宫赋》最为有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洵的长子。有《东

坡全集》

《金色的花》,《告别》,《榕树》这三首诗选自《新月集》。

预习评价: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

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

一语作铺垫。

2、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

3、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

4、《金色的花》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里的花,还是一种特别意义的花?

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5、作者回忆往事旧景,为什么要围绕榕树这个中心?《榕树》

这是因为故乡的榕树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

6、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榕树》

7、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你认为诗中

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次北固山下》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或“江春人旧年”

‘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8、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

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9、品读《次北固山下,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

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10、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

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

宽阔胸襟。颔联完全是写景。其中“正”“悬”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的情景。《次北固山下》

1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生锁二乔”阐述一个什么道理?寄托做着什么感情?《赤壁》

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寄托了

作者的郁闷之情

学生生成的问题:(通过预习后学生小组讨论所生成的问题。)

问题解决评价:

一、课堂练习

《次不固山下》

(一)、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 ,回到故乡洛阳。

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

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

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

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

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二)《榕树》

兀( wù )立 汩汩( gǔ ) 镌( juān )刻 苍虬( qiú ) 凹( āo )槽 皮癣( xuǎn ) 饭甑(zèng ) 温馨( xīn ) 庇

( bì)荫 凉飕飕( sōu ) 战战兢兢( jīng ) 安然无恙( yàng)

(三)《金色的花》

下列的词语,你都掌握了吗?

嗅( xiù ) ——闻(气味)

花瓣( bàn )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二、巩固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性格? 《浣溪沙》

这首词集中体现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这种执著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观的

性格。

2、《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句子是:。

3、这首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分别是什么?《次北固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

谈谈你的理解。 《浣溪沙》

从哲理方面:即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从作者的情感方面:则要考虑词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正是政治上失意处于逆境之中,本

词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问题拓展评价:

1、 “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金色的花》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 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从中我们看见了一个 可爱、调皮、善良、孝顺 的小孩。

我们看见一个 慈爱、善良 的妈妈

品味语言《金色的花》(2—3题)

2、你要是叫道: “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体现:(母亲焦急,我调皮)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体现:嗔怪、担忧、焦虑、欣喜,交织在一起的情感,假装生气

4、《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生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流涕细雨中杜鹃

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名句欣赏《次北固山下》

5、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

在我们眼前。

学后记(学了本课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习过程中,你有做得不好

的地方吗?是什么?打算如何改进?) 教后记: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关于潮的古诗篇四
《古诗词4首》

关于潮的古诗篇五
《关于月亮的古诗》

关于月亮的古诗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晋·陶渊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唐·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张若虚)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清·萧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清·张惠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唐·杜甫)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清·梁章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李白:《古朗月行》)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关于潮的古诗篇六
《每周潮语(古诗文篇)修改版》

每周潮语教学系列(古诗文篇)

潮罗字注音

游子吟 Iû tsúr ngîm

(唐)孟郊 thâng měng kau

慈母手中线,Tsûr bó tshiú tang suànn

游子身上衣。iû tsúr sing tsiĕnn ui

临行密密缝,Lîm kiânn mîk mîk phông

意恐迟迟归。ì khióng tshî tshî kui

谁言寸草心,Suí ngâng tshùng tsháu sim

报得三春晖。pò tik sam tshung hui (潮剧腔版本)

慈母手中线,Tsûr bó tshiú tang suànn

游子身上衣。iû tsúr sin tsiĕnn ui

临行密密缝,Lîm kiânn mîk mîk phông

意恐迟迟归。ì khióng tshî tshî kui

谁言寸草心,Suí ngân tshùn tsháu sim

报得三春晖。pò tik sam tshun hui (潮州白话字PUJ版本)

潮语真实在:

1. 此潮罗字,韵母“居部”标注为-ur,为潮白-ư/eu变体,操潮阳语者可自己转为-u使用。而-ie是本侬有倾向府城音以及传统潮州白话字的滴囝感情在,所以不顾汕头、揭阳、潮阳三地的-io,依然注-ie。同理,韵母“妖部”也按传统潮白字写-iau而非-iou。(以后不再烦述此三个韵部。而鼻音也只用-nn来标注,为了初学者方便、不与潮罗字要求的-ⁿ 一致。)

2. [唐]文读thâng,地名湖北省的“唐山”读thâng-suann,或“唐朝”读thâng-tshiâu;白读tng,如潮州侬称呼中国大陆为“唐山” tng-suann(此

为传统叫法,需读为此音)。

3. [衣]文读i,如“衣服”读i-hôk(衣服的潮州话传统表达为“衫裤sann-khîu”);白读ui,此是一个较为传统的白读音,如:俗谚“食父饭,着母衣。”读作Tsiâh pě png, tiêh bï ui;或“胎衣”读tho-ui,指胎盘;或“寿衣”读siū-ui;或如潮阳一簇所在,“雨衣”会读作hǒu-ui。

4. [行]文读hêng,如“五行”读作ngïu-hêng,潮州话为“五官”之意;读hâng,如“银行”ngúrng-hâng;白读kiânn,如“行路”读作kiânn-lōu(潮州话传统表达“行”表示走,“走”表示跑,与古文同)。

5. [缝]文读hông(潮府地界此音较少用),白读phông,如“缝纫机”读phông-jíng-ki(有所在俗称“番车”huang-tshia);又文读phāng,如“缝隙”读phāng-khiah。

6. [三]文读sam,如“《三国誌》”读sam-kok-tsì;白读sann,如“三十”读sann-tsâp,如无例外,读数字时此字基本用白读音。

编者按:以上内容皆根据吾平日之所学改编,如有错漏,请诸君斧正。此资料仅供潮语吧之腾讯QQ交流群“潮语在线”各群友学习交流。

合尺上六

作于癸巳年五月十二

关于潮的古诗篇七
《关于季节的古诗词》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关于潮的古诗篇八
《有关古诗整理》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1、未惊蛰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乌。 2、春分豆仔伸。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

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 ---指春季天气多变。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9、春稻十八难。

10、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11、三月半,寒得勿会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 春日 宋·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7 早春(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8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9 咏 柳 唐·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0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飞入菜花无处寻。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 《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3.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1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立夏拔草,秋后吃饱。 夏至夜最短,冬至夜最长。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一年三季东风雨,独有夏季东风晴。

酷热、闷热、炎热、火热、炽热、烈日炎炎、4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5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 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6 惊 雪 唐·陆畅 怪得北风急, 前庭如月晖。 滚浪、五彩。

1、山行 (唐)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5送 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6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7秋词(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8 秋词(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9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天人宁许巧, 剪水作花飞。 7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8 苦寒吟 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9南秦雪 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0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2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

----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 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

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9、春稻十八难。

10、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11、三月半,寒得勿会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 15、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3

16、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 17、六月十九三盘新。

18、六月无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 20、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 21、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 22、西北雨,连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24、七月厚台风。

25、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风返一半。 27、八月初关雨门。 28、八月飐,无人知。 29、八月十五,关门闩户。 30、秋西北,半瞑沃。

31、一阵秋雨一阵冷。

32、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3、十月小阳春。 34、冬无三天雨。 35、十二月南风现报。

36、(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7、未惊蛰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乌。 38、春分豆仔伸。

39、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40、立夏小满,潭窟都满。

41、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 42、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43、过了处暑,夜冷白天热。 44、白露台,无人知。

45、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46、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 47、大寒小寒,无内自寒。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五行》论风)

春风化雨 春光满面 春华秋实 春风夏雨 春诵夏弦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风拂面 满园春色 大地春回 阳春三月 乍暖还寒

夏虫朝菌 夏炉冬扇 夏虫语冰 夏雨雨人 冬日夏云 夏日可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秋高气爽 千秋万代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多事之秋 危急存亡之秋 秋收冬藏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冬裘夏葛 寒冬腊月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白雪皑皑 寒气逼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四季景物类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

——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物《滁州西涧》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唐王驾《春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唐·李白《月下独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元·黄庚《江村即事》

4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二、花鸟虫鱼类

①不带“花”字的诗句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唐·齐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勉《墨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宋·苏轼《浣溪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宋·李清照《如梦令》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唐·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赠孟浩然》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 ——唐·陆畅《惊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白调》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唐·张谓《早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 ——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 《山中答问》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5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