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7    阅读: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篇一
《2014年初三二模诗歌赏析》

2014年初三二模诗歌赏析

【宝山区、嘉定区】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 “乱花”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

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萌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6、 纷繁的花 7.C(本诗描写的都是早春之景,没有暮春之景)

【长宁区】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蝶恋花》和《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 ”和“ ”。(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6.愁(春愁)狂 7.D

【奉贤区】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孤蓬”在诗中喻指 (2分)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了与友人告别的地点。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C、颈联中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D、整首诗写景自然明快,流淌着友人间温馨的情谊。

6、远行的朋友(2分) 7.C(2分)

【虹口区】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

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

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

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

7. 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6.A 7.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

【黄浦区】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喻指 。(2分)

7、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

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去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6、(2分)远行的朋友(只写“友人”、“朋友”得1分) 7、B(2分)

【金山区】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用“ ”、 “ ”喻指远行的朋友。(2分)

7、以下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是( )(2分)

A、首联“横”字勾勒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

B、颔联紧扣题目,表达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切与不舍。

C、颔联以“浮云”、“落日”作比,写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用“班马鸣”直接抒发了诗人不忍离别的情感。

6.孤蓬(1分)、浮云(1分) 7.D(2分) 2分)

【静安、青浦、崇明】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人用“ ”和“ ”形容友人此去漂泊无定的生活。(每格1字)(2分)

7、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 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不舍。

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 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6.孤蓬(1分) 浮云(1分) 7.C(2分)

【闵行区】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歌中的“乡关”的意思是 (1分)

7、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

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

6.(1分)故乡 7.(3分)C

【浦东新区】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历历”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昔人”是指多年前在黄鹤楼告别诗人的老朋友。

B.“晴川”、“汉阳”、“鹦鹉洲”都是地名。

C.诗人先仰观,再俯瞰,登楼所见之景气象阔大。

D、暮色中的”乡关”之景唤起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惆怅。

6.(2分)清楚可数的样子

7.(2分)C 8.(2分)《史记》(1分) 司马迁(1分)

【普陀区】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狂”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卷”字,写出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

B.上片“亲射虎,看孙郎”,体现作者身手不凡。

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

D.下片结尾三句抒发自己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6.(2分)豪情 7.(2分)C

【松江区】

黄鹤楼(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下列句子与划线句抒发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D.夕阳西下,。

7、颈联具体地描绘了一幅 的美丽画面,反衬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伤感。(2分)

6.D 7.晴空下草木茂盛

【徐汇区】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孤蓬”喻指_________。(2分)

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绘了青山白水的美景。 B、颔联点明了送别友人的主题。

C、颈联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D、本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6.(2分)远行的朋友 7.(2分)C

【杨浦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居秋日新雨之时的薄暮之景,清新宜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以静写动,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C.诗歌是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诗歌寄托了诗人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洁的情怀。

6.春天的芳华凋谢了。(2分) 7.C(2分)

【闸北区】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词中“黯黯”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

B.下阕写主人公痛饮高歌却无法排遣春愁。

C. 从全词来看,词人借用春草表达自己倦游思归的感情。

D. 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春愁原来是相思所致。

6.心情沮丧忧愁(2分) 7.C(不是倦游思归)(2分)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篇二
《经典诗文》

编者说明:我们请广西工学院周瑞宣教授编写了《诸子百家名句精读》的资料,在桂林举行的课题活动中已作为资料下发。原资料中有“▲”的句段为重点诵读。根据不少学校的要求,现把有“▲”的重点句段辑录在下面,各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抄录给学生诵

读。)

诸子百家名句精读

广西工学院 周瑞宣 编译

目 录

周 孔门后学 《论语》

周 孟 轲 《孟子》

汉 戴 圣 《中庸》

汉 戴 圣 《大学》

周 孔门后学 《孝经》

周 李 耳 《道德经》

周 荀 况 《荀子》

周 墨 翟 《墨子》

周 韩 非 《韩非子》

周 庄 周 《庄子》

周 管 仲 《管子》

周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周 晏 婴 《晏子春秋》

周 孙 武 《孙子兵法》

汉 刘 安 《淮南子》

汉 王 充 《论衡》

汉 王 符 《潜夫论》

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其 他

《周易》

周 左丘明 《左传》

周 慎 到 《慎子》

周 尸 佼 《尸子》

汉 戴 圣 《学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汉 扬 雄 《扬子法言》

汉 荀 悦 《申鉴》

汉 桓 宽 《盐铁论》

隋 王 通 《文中子中说》

元 杜道坚 《文子缵议》

论语

学而篇 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曰:孔子说。 学:指课堂教学。 习:指社会实践。许多人将习字解释为“复习”、“练习”,欠妥。 ②说:通悦,读yùe。 ③乐:快乐。 ④愠(yùn):怨恨。 ③④①②

译文:

孔子说:“学得了课堂知识以后适时参加社会实践,不也很高兴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么?别人不了解自己但也不怨恨,不也是很有修养么?”

提示:

1、要特别讲清四个字:习字是羽字的一半,一片羽毛的象形,本义是雏鹰学飞,本文比喻社会实践。说字是通假字。本文有两个而字,都是连词,前一而字表示顺接关系,后一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2、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社会实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 三省(xǐng):多次反省。 ②习:指社会实践。 ②①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却不尽力么?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么?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进行社会实践么?”

提示:

1、注意“省”字的字音和字义;两个“而”字都是连词,都表示转折关系。

2、联系“八荣八耻”的“诚实守信”。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 ①

译文:

冉有说:“礼的作用以和顺为贵。”

提示:

①“和为贵”是我国当今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具有的品质,对于青少年尤其具有针对性的意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患:从串、从心,会意,表示一连串的心事,所以有发愁、担心的意思 。注意与犯字相区别。 ①

译文:

孔子说:“不愁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愁自己不了解别人。”

提示:

1、“不已知”就是“不知已”。这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语法,叫倒装。倒装的形式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叫宾语前置。这种语法现象必须弄清楚,以为学生今后学古文打下基础。

2、孔子的这两句话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

为政篇 第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①有:通又。 ②而立:后世把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 ③不惑:后世把四十岁称为“不惑之年”。 ①②③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才立志努力学习,三十岁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站稳脚跟,四十岁时对社会上的许多事情看得比较清楚,不致于迷惑,五十岁时才知道什么叫‘天命’,六十岁时可辨社会万象的真伪,七十岁时随心所欲,但都不会超越规矩。”

提示:

1、孔子这段话虽然是讲他自己,但实际上概括了人们一生中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的几个阶段,具有普遍意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

①故:以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①

译文:

孔子说:“复习以往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提示:

1、“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提出来的、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①罔(wǎng):无。 ②殆(dài):危险。 ①②

译文: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无成果,空想却不学习,更加危险。”

提示:

①思考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①由: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 ②女:通汝,你。 ③知:通智,读zhì。 ③①②

译文: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就是聪明。”

提示:

1、孔子的这段话对当今的学生很有针对性:一方面,平时学习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另一方面,考试时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作弊,不要抄袭,要诚实。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①不为:不做。 ①

译文:

孔子说:“看到正义该做的事情却不做,这是没有勇气。”

提示:

1、“见义勇为”一词即出于此。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讲究策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①齐:此指看齐,学习。 ②省(xǐng):反省、自我检查。 ①②

译文: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篇三
《2014上海二模语文试卷课内诗词及古文汇编》

2014上海二模语文试卷课内诗词及古文汇编

1.宝山区、嘉定区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 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

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8. 选文作者是 ,他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 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 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D. 吴广表达出自己要当王侯将相的雄心。

2.奉贤区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孤蓬”在诗中喻指 (2分)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了与友人告别的地点。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C、颈联中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D、整首诗写景自然明快,流淌着友人间温馨的情谊。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8、本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 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下列对本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交代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 B、上文表现了陈胜卓越的领导才能。

C、上文揭示了陈胜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D、上文写出来陈胜对耕作同伴的同情。

3.虹口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

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

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

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

7. 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8. 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__.(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注意加横线的词)(3分)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吴广素爱人”中的”人”指士卒,表示吴广平时爱护士卒.

B.”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言欲亡”,意在激起将尉的愤怒.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陈胜等对社会等级制度的不满.

D.陈胜吴广”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目的是想为他们复国.

4.黄浦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喻指。(2分)

7、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2分)

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去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课文《陈涉世家》选自《》,作者是西汉的(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广故意喝醉,以此激怒将尉。 B、陈胜率先杀死将尉,揭竿而起。

C、陈胜吴广智勇双全、配合默契。 D、陈胜吴广封官进爵、不思进取。

5.金山区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用“ ”、 “ ”喻指远行的朋友。(2分)

7、以下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是( )(2分)

A、首联“横”字勾勒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

B、颔联紧扣题目,表达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切与不舍。

C、颔联以“浮云”、“落日”作比,写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用“班马鸣”直接抒发了诗人不忍离别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7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文中的“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请写出本文作者欧阳修的谥号 。(1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0、“康肃笑而遣之”的“笑”字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4分)

6.静安区、青浦区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

送友人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篇四
《诗歌》

(一)炼字 一字传神

炼字(活用 动词)关键词-----化静为动、有动态动感形象 、写活了、生动、形象、传神、突出描

绘出事物的某某特征(景象)

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作者某某情感

化动为静、写出了事物的某某情景、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①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意也深沉了本句描写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诏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②苏轼《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破”字不仅写出嫩桑初绽的动态情状,还让人感到嫩芽萌发时的速度和力度。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

2、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② “红杏枝头春意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3、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4、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 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三)语言风格

绚丽飘丽 沉郁顿挫 雄浑悲凉 用语平易 平实质朴 自然 清新淡雅 雄健高昂 清婉秀丽 用语华丽 悲壮苍凉 缠绵悱恻

这种题型,不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妙处,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解题: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的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点、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题型及解答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解答分析: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

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3、解体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叙述 议论 说明 描写 抒情

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其二

△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白描 工笔细描(细节描写) 粗线勾勒; 虚实结合 ;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 远近结合 高低结合 点面结合 声色结合

视听触觉结合(描写角度)„„

例:上海卷“挂” 全国卷3 《鸟鸣涧》以动衬静 《旅夜书怀》远近结合

△抒情:

①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②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先有情 、 即景抒情先有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托

物言志、 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2、修辞手法:比喻 、比拟 、夸张 、对偶、借代、 反复、排比、 反语、、互文、 通感等

①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通感;

②结构类(作用:强调突出)排比、对偶、反复;

③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设问、反问。

⑴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的诗词:对比、反衬、象征、铺陈、托物言志等;

⑵边塞征战的诗词:渲染、烘托、比兴、以小见大、象征等;

⑶即事感怀的诗词: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乐景哀情、以景衬情、避实就虚、直抒胸臆、对比、反衬、曲笔(正话反说)、抑扬、联想、想象、用典、铺垫、照应、伏笔等。

★常见考点:是什么修辞? 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方法:

(1) 比喻:

关键词:具体、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突出事物的某某特征、体现作者某种情感

回答其作用的表达格式:

①把什么(本体)比作什么(喻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征,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追

求)。

②把什么(本体)比作什么(喻体),把抽象的什么(本体)化为形象可感的形象,形象的表达出诗

人什么思想(内心 追求)

如:如:李煜的词《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经典的比喻,他

用江水的深广多长比喻自己亡国后的无尽愁思,深刻而有韵味。这种写法,跟李白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了。

(2)、拟人

关键词:写活了、形象、生动、什么的可爱、什么的特点、化无情为有情、表现诗人对什么的喜爱之

表达格式: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什么(事物特征),把什么写活了,生动的表现出事物的什么特点,

表达作者的什么之情;使事物有意怎样,更富有感情色彩

(见浙江卷第二问,不是问作用,而是分析表达情感,不要教条,要审题)(05福建第二问)

(3)、夸张:

关键词:增强其语势,突出什么特点

见05年上海卷 全国3

(4)、对偶:

要明其特点 (看不出其他修辞使,要想到对偶)

05年全国1 《 春行即兴》

注:修辞手法的另类答题

1、浙江卷 景、情关系 2、问某句怎样表现 什么内容 全国卷3

3、表现技巧:赋、比、兴 、衬托、 对比 、渲染、烘托、铺垫、照应、用典、象征、先声夺人、

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① 衬托:

关键词:突出

表达格式:以什么衬托(反衬)什么,突出表达了深人什么情感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

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

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② 对比:

关键词:突出 强化(深化 加强)

表达格式:什么于什么形成对比,把什么突出出来或突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把什么情感思想加深强化了。

如: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一

个愁字,将少年时的故作愁态与而今的忧国忧民,报国无门之愁鲜明对比,强化了此

愁之深。

③ 用典 作用“寓万于一”,一简括体现丰富

理解典故要把握两点:1、典故本身内容 2、作者用典意图

怀古诗用典居多,借古人写自己 借古迹写兴衰 讽喻当朝

④ 象征手法

★首先要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杨柳:惜别象征,能以简洁的形象表达离别的愁绪

鸿雁:即大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飞,排成“人”字,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鸿雁的叫声特别哀婉,令人触景生情,平添愁怨。还是信使的象征。

杜鹃:又称子规,叫声凄厉,寄托诗人的思乡情和哀怨。也有人将子规人格化,表达其他情感。例

宋《送春》 三月开花落更开,小檐月月燕出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

诗歌拟子规啼教是为换回春天,表达惜春之情。

潇湘: 因湘妃的故事成了哀怨或愁情的象征

南浦、长亭、乔:(浦至上船里去的地方)常指送朋友和朋友分别之地

西楼:同上

浮萍、飞蓬、孤舟、云:飘散不定,常喻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明月:寄托相思 故乡情 人生的圆满 缺憾

菊(隐逸、高洁、脱俗)、村居、鹤、鸥:隐士 隐逸之情 长寿不老

松竹梅:坚毅刚强、傲霜斗雪、生命力、君子高洁品质、气节、积极向上、失意人的高洁品行的寄托 江河:时光流逝、岁月短暂、绵长的愁苦(思绪)、深长的感情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猖狂 人生道路的坎坷 挫折

雪:纯洁美好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猖狂 人生道路的坎坷 挫折

露:人生短暂 生命易逝 凄冷 压抑 愁苦 寂寞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 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黄昏日暮:相思 思归 凄凉之情

酒:欢愉 得意 失意 愁苦

登高(楼、台):思乡思人 发人生感慨(悲情、喜怀)、言志

(瘦)马:奔腾 追求 飘泊

乌鸦:小人 俗客 庸夫 哀伤

深夜:愁思 怀旧

城市:繁华热闹 富贵奢华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 萧条

乡村: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朴 安逸 宁静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宽广 情感的孤独

★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化景物为情思

四、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①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2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2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篇五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案例

教学目的:

1、在送别主题古诗对比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爱好

对于现代小学生来说,本习惯于电视和电脑这些多彩的生活中,忽然要他们来上这种对他们来说非常深奥的古诗文,他们可能会提不起爱好。因此,创设情境,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歌仔戏,对于闽南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戏种,但在他们的生活中又没有会唱的人,何况是用在唱古诗上,一下子引起了他们的留意,并一定会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爱好。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用歌仔戏的曲调唱出的古诗吗?

生:没有!

师:今天,老师就唱给你们听。(用歌仔戏的曲调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老师唱得怎么样?

生:真好听!

师:老师刚才唱时感情怎么样?

生:很有感情。

生:很深情。

师:同学们都专心地去听、去领会。是啊,唱这首诗时就应该布满感情,因为这是一首„„

生:送别情。

师:送的是谁呢?

生:是自己的朋友。

师: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两首送别朋友的诗。

板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巧解诗题,发现奥秘

诗的题目,大都是点睛之笔,理解诗的题目,可以为学古诗打下基础,因而在学习本课时,我让学习发现这两首诗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这样既理解了题目,又为下一步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自己多读几遍课题,想一想,这两个课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别董大》中的“别”和《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送”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送别”的意思。

师:脑袋转得真快,既然是送别诗,这两个字当然是“送别”的意思了。 生:第一首诗是高适在送董大,第二首诗是王维在送元二。

师:眼睛真尖,一下子就被你给找到了。那你们知道董大和元二是什么人吗?

生:董大是高适的好朋友,原名叫董庭兰,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有名琴师。

生:我只知道元二是王维的朋友。

师:你们的资料都是从哪来的?

生:我从电脑上查的。

生:我从一本杂志上找到的。

师:对啊,我们现在获得信息的途径是越来越多了,大家一定要集思广益,找到最好的答案。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在历史上就注明了元二是王维的朋友,既于他是什么人,我们就无从知道了。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第一首诗中没有点明送朋友到哪,而第二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元二是

要到安西去。

师:从小小的题目中,同学们却可以发现这么多的秘密,可见,题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习每一首诗包括每一篇文章时,一定要留意题目,因为它可以给你很多信息。

三、教给方法,品味诗韵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古诗词的感悟还是靠朗读去实现,因为朗读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古诗中去,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朗读,在诗的教学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这两首古诗读一读,当然是越得越多遍越有感情越好。

师:现在,读三遍的举手,读四遍的举手,五遍的呢?六遍的有吗?(老师数人数)

生:老师,我读了七遍了。

师:好,就你来把这两首古诗读一遍。

生:读。

师:刚才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我认真地看了一遍其他同学,发现有好多同学都在跟着默读。他们真是时间的主人,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们的嘴在动啊!观察是很重要的!

师:大家来评评,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不是很有感情。

生:他读得有点快。

师:那综合你们俩的意思,也就是说要读得有感情必须„„ 生:(齐声)读得慢。

师:谁来向他挑战?你真有勇气,你来读!

生:读。

师:慢是慢下来了。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俩同学有些字的字音读不

一样了,发现了吗?

生:是“朝”和“舍”。

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读才正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读

师:也就是说,这俩字在这里应该怎样解释才对呢?

生:可能是早晨和宿舍的意思。

师:可能?

生:是肯定是。

师:对,男子汉就应该果断点。

师:谁能更有感情地读一读呢?

生:读。

师:这个同学真不赖,我们发现,真的想读得有感情就应该„„ 生:慢。

师:那么像老师这样读是不是就有感情呢?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故意拉长声音) 生:不仅没有感情,而且听起来很难受。

师:对了,有感情并不是每个字都要读得一样慢,而是要有快有慢,就是要讲到一个音韵。我们一般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一、二声叫平声,三、四声叫仄声。(板书)平声时读得又慢又长,仄声时读得又快又短。(板书) 师:老师已经把这两首诗的平仄声都标出来了,平声用横,仄声用竖。现在,谁能来读一读。

生:读。(随着老师的手势读)

师:在我这名师的指导下,效果果然是好多了。还有谁敢跟他一拼高低?这生女生真是巾国不让须眉,来吧,我相信你会读得比他更好的。 生:读。

师:果然不出我所料,她真是读得太好了。现在,让我们全班同学随着

老师的手势,一起把这两首诗读一遍,边读边找一找,你能找到这两首诗中哪能些相同或不相同的地方?(生齐读)

四、对比参读,感悟诗情

同是送别诗,两诗人取象的景物是一清新,一恶劣,表现的感情是一凄凉一豪迈,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人的诗的对比,感受到他们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 生:这两首诗相同的地方是前面两句都是写景的。

师:那你能说一说都写了哪些景吗?

生:第一首诗中有黄云、太阳、北风、雁、雪;第二首诗中有雨、轻尘、客舍、柳树。

师:你找得真仔细。其他同学一起再看看他所说的景物,想一想,从这些景物中你发现什么了没有?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前两句虽然都是写景的,但第一首中的景物感觉起来很悲,而第二首诗中的景物布满了春天的气息,非常清新。

师:你说得好极了。那就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刚才读诗时,除了要读出诗的音韵外,你们觉得还欠缺点什么呢?

生:我认为前两句读的感情应该不一样。

师:那应该怎样读才对呢?

生:第一首应该读得凄凉、悲壮一点,而第二首应该读得轻快、欢乐一些。

师:那你试试把两首诗的前两句读一读好吗?

生:读

师:专心是体会果然与众不同,真是打从心里读出感情了。全班同学试试把前两句读一读。

师: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我发现在第二首诗中有点明了送别时的地点,而第一首没有。 师:(点头)不错,那你整首诗看一看,王维在送元二时,是从哪里送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篇六
《诗词三首》

《诗词三首》课后检测及相关知识复习

一、文学文化常识:(15分)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其做过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5分)

2、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唐(或晚唐)(朝代)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两人并称“ 小李杜”。(4分)

3、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文学团体)之一, 豪放 派词人代表。其词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我们学过的作品有 《前赤壁赋》(或《念奴娇 ·赤壁怀古》《承天寺夜游记》)。(6分)

二、默写文章内容:(15分)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白居易,字乐天 ,号 香山居士。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碳翁》) 《琵琶行》等。(2分)

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 )(2分)

A、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该句纪实性交代了客居地点、时令节日,既表明游子离家在外,又暗中让读者想象像邯郸这样一座繁华大都市,外面肯定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

B、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面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

C、三、四两句十分感人,也颇耐人寻味: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

阔天地。

D、这是一首四言绝句,(应为七言绝句)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

3、高适有一首《除夜作》,内容如下,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将高诗与白诗加以比较。(4分 )

附: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答:相同:(1)都抒发了离乡的游子节日灯前对故乡的思念。

(2)都是七言绝句。

(3)都使用了对面落笔的写法。

不同:(1)所写的节日不同,高诗是除夕,白诗是冬至。

(2)同是对写法,白诗的后两句都是对写,而高诗只是第三句对写,

第四句又回到一、二句的思路上来。

(3)同是故乡人思念游子,白诗只限于此时此刻,而高诗却延伸到“明

朝又一年”, 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孟浩然是唐代 山水田园(流派)的代表诗人。从题材上看,本文是一首 送别 诗。(2分)

2、对本诗分析错误的一项为:( B )(2分)

A、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

B、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的反衬。(应为对比)

C、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画出“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的送者情态,十分生动。

D、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而已。

3、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4分)

答:诗歌的前两句主要是实写。第一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点明水乡的特点,漂泊之感顿生。第二句的“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渺茫”是眼前景。这是在交代送别的对象、事件和心情。“渺茫”二字含义隽永,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而且一语双关,即描写了眼前烟波渺茫的景致,又写了再见面的机会渺茫,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对友人的关怀之情写的不露痕迹。

诗歌的后两句主要是虚写。想象友人去后的情景。第三句照应第二句的渺茫,正因渺茫,才没有把握。正因为没有把握,才无法预知归宿。这一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日暮”两

个字又为茫茫江水中的一叶孤舟笼罩了一层黯然的色彩,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但这一切只停留在此后时空的精神层面。最后一句淋漓尽致地传达别后无尽的感伤与依依不舍。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五、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将本诗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加以比较。(4分)

登幽州台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陈子昂 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相同点是两诗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但二者在意境创造上的侧重点不同。李诗运用的是景中藏情式,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绘来蕴涵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经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而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住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也表达了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无限眷恋。表面上都是写景,实际上“一切景语皆情语。”

而陈诗在意境的创造上则采用了情中见景式的手法,直抒胸臆,不用写景,而景物却历历如视。本诗看似抒情,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却能看到一幅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一片浩淼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高台,一曲忠烈凄怆的悲歌,一位独立苍茫的诗人。在诗人的悲怆中,我们还仿佛看到昔日燕昭王在此招贤纳士,还能联想到唐王朝武氏专权的可怕世态,体味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而这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宇宙的和人生的思索,都会随着诗人情感的喷发变成感人的色彩和旋律,弥漫了整个空间。

形容不舍朋友关系的诗篇七
《古诗词综合运用》

古诗词综合运用

填空。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 )。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 )。

3、一般用(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

)。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 )

6、汉代史学家、文学家( )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 )代诗人( )写的《山行》中的( )(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7、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

8、人们常用杜甫的( )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9、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

”)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10、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 ”)

11、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 ”)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2、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

”)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3、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 )的心态。

14、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 )来赞美他们。

15、《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

16、《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17、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来形容。

18、苏轼名词《明月几时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 )。

19、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这正如孔子《论语》的一句话( )。

选择题。

1、下面带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两项是( )。

A 槲(hú)叶落山路 B不知天上宫阙(què) 今昔是何年

C没(méi)在石棱(léng)中 D花重(chóng )锦官城

2、下面各项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中是写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别好友孟浩然。

B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中是诗人王维劝好友元二再干上一杯离别的酒。

C诗句“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诗人杜甫在落花时节又遇见了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

D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是写诗人王维在天明时送友人辛渐。

补充诗句再连线。

天阶夜色凉如水, 李清照 《古朗月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 杜牧 《江畔独步寻花》

又疑瑶台镜, 乐府 《秋夕》

胜日寻芳泗水滨,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黄四娘家花满蹊, 杜甫 《春日》

青青园中葵, 李白 《夏日绝句》

至今思项羽 朱熹 《长歌行》

填色彩

1、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总是春。

3、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4、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填动物

1、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洲。

3、泥融飞

4、西塞山前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填数字

1、曲黄河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白发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古来稀。

5、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填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3、 。

4、

5、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填景物

1、写春景的:

2、写夏景的:

3、写秋景的:

4、写冬景的:

5、写“日”的:

6、写“月”的:

7、写“雨”的:

8、写梅花的:

9、写竹子的:

10、写柳树的:

11、写小孩子的:

12、写长江的:

13、写黄河的:

14、写泰山的:

15、写边塞风光的:

按要求写一首诗。

1、表达同情劳动人民的诗:

,_。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__,_。

_,。

3、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

, 。

_, _。

4、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__,_。

_,。

5、表达浓浓的母爱的诗句::

__,_。

_,。

__,_。

6、描写过春节场面的诗句:

__,_。

_,。

填空。

1、你能写出三首诗人借咏物来明志的诗的题目吗?《 》、《 》、 《 》。

2、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中有一个句子常被人们引用:形容教化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诗句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我们看问题有时会身陷其中,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这种情况苏轼有一句诗写得很好,那就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个诗句中的“将军”和“飞将”指的都是汉代名将 ____________。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九月九日就是农历九月九日,即 _____节。诗中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的感情。

6、“李杜”是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李白被誉为 _____ ,杜甫被誉为 ______。李商隐和杜牧则并称 ______。

7、暑假我和妈妈到西湖公园玩,看到灿烂的阳光下,碧绿的荷叶上盛开着无数荷花,正如杨万里诗中写道 ____________ 。

8、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 。

10、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诗中他运用了 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诗句还有 _________ 、_________ 。

11、在寄给远方好友的贺年片上,可以写上诗句 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

把诗句补充完整。

1、 ,当春乃发生。

2、明月别枝惊鹊, 。

3、 , ,一点飞鸿影下。

4、昔我往矣, 。

5、人闲桂花落,

6、洛阳亲友如相问,

7、 ,青春作伴好还乡。

8、 ,山是眉峰聚。

9、大漠沙如雪, 。

10、 ,殿前拾得露华新。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按要求填空。

1、在第十二册古诗背诵的这个单元,写景的诗词是 的《 》和 的《 》。

写送别的诗词是 的《 》和 的《 》。 托物言志的诗词是是 的《 》和 的《 》。

2、《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表现作者听见平叛胜利消息后喜极而泣的诗句是

“ 。”

3、《七步诗》中,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对兄弟相残的不满的诗句是

“ 。”

4、当谈及亲友,论以人品清廉正直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名句“ 。”

5、王维的《鸟鸣涧》中,最能写出山涧静谧的诗句是

“ 。”

6、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写蝴蝶戏舞,鸟儿鸣啼的诗句是

“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