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兄弟诗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8    阅读:

兄弟诗篇一
《关于“手足之情”诗句》

关于“手足之情”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出处】 宋·苏轼《狱中寄子由》

友谊:

1、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经典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

最经典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最经典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断,安可续,衣服破,尚可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皎然 【康造录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访兄弟】

阮咸别曲四座愁,赖是春风不是秋。漫漫江行访兄弟,猿声几夜宿芦洲。

杜甫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元稹 【遣行十首】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卢纶 【寄郑七纲】

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羁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萦若网牵。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情投意合 如手如足 深情厚谊 手足之情 心心相印

淡水交情 dàn shuǐ jiāo qíng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情深潭水 qíng shēn tán shuǐ 比喻友情深厚。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兄弟诗篇二
《宁波兄弟诗歌》

第六张全家福(小小说)

冬雪

一个家庭即将崩溃法院已经做出了离婚的判决,作为一个老保姆,只能眼睁睁地叹气,她是无力挽救的。

她默默地E街买回了这个家庭所需的最后一餐的菜肴。家里乱极了,东西一堆一堆地摆着,每一件上都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就像电视上见到的,败军溃逃前似的一片混乱,只是没有那一声紧似一声的枪炮声而已……七岁的小宝站在妈妈一边他被判给了女方。这种场面,她自己也经历过,那是儿子跟她闹分家的时候……

她又叹了口气,走进厨房,难过地闭了眼睛,用衣服一角不住地擦拭着眼角。她用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做好了最后一顿饭,端端正正地摆在了一张小桌上,又小心地捧来碗筷,然后招呼家里人吃饭,仿佛这个家庭的主人是她。但家里的人并没有坐下来一块进食,而是端起饭碗,分别到自己的“据点”里吃起来。她又暗暗叹了一口气。

吃罢饭,男主人忽然想起,最后的一次工钱还没有付给保姆,他从口袋里掏出应付工钱的一半,响亮地扔在饭桌上,示意女方采取同样的行动。女主人撇撇嘴,拒不照付她有半个多月没在这个家住。但又似乎对自己的冷酷有些不好意思,从属于自己的一堆物品中拿出几件过了时的衣物甩在了饭桌上,算是顶那一半的工钱。

老人显出一丝苦笑,她被人雇来当保姆,并不光是为了钱。刚才那一顿最后的晚餐,还是她自个儿掏腰包买的呐!她摇摇头,又叹了一口气。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上。男主人、女主人以及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儿,正甜蜜地依偶着,互相之间看不到一点距离。以往,老保姆每天都要精心地擦拭它,尽管主人并没有如此安排。她以为它是这个小家庭的灵魂,每擦拭一遍,她都要默念上面的字“美满家庭”,她动情地念着、想着,那是一个多么富有勉力的字眼儿呵!仿佛其中藏着一个永远讲不完的迷人的故事……

她轻轻地站起身,轻轻地摘下了那个镜框,又开始了她每天的擦拭。一会儿。那面玻璃又被她擦得明光闪亮,映出了她苦笑的脸,以及眼角处晶莹的泪光。征得主人同意,她把这个被遗弃的东西要下了。在主人奇怪的目光的注视下,她把它轻轻地装进了自己的包袱。这是她保存的第六张“全家福”。她每在一家帮完工,总要向主人讨一张“全家福”留念。作为一个家庭的临时组成人员,她像珍藏着美好记忆一样珍藏着它们。

她眼里含着泪水,看都不看饭桌上那几张钞票以及几件旧衣服,郑重地向主人告别之后,挟着她的小包袱离开了这个令人心碎的家。

毒辜,'毒l选家l

101

男女主人不约而同地用发呆的目光送她出了门槛.送她走出了楼门,直到她走远了,看不见了,才终于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这个家庭确实崩溃了,这个家庭最值得珍贵的东西,已被老人带走了……

选自‘大公井》2009年第3、4期合刊

宁波兄弟(诗歌)

邓德舜

怀揣元宵我这枚青川的油然音符和一群从“5

12”废墟中新生的天麻香菇

合成绿色的包裹从蜀北悄来烟雨潆漾的江南向甬江边

史济权楼建刚王梁慧冯灿焕等53位宁波兄弟的家乡拜年他们在青川熬夜修城累了坐在乔庄河边望月

乔庄河受伤的月

已修补疗养得十分好看比甬江的月还新还明还圆

无情的灾难是打开爱心之门的剑

2008年山崩地裂兄弟大难手足连心刻不容缓正在江南种金发财幸福生活快乐发展的宁波兄弟放下位子架子牌子订单生意机会爱情亲情行情义无反顾驰援青川冲着

一个简单的理由和一种无价的情义

这里是灾后重建战场不是影视基地明星演戏这里有不断的余震塌方飞石和充足的雷电急风暴雨不用大话排场炫丽灯光专业音响长焦广角艺术特写

那位腹腔手术后忘了拆线争先上阵的光头那位燕尔新婚不度江南蜜月直奔重建现场的眼镜那对不顾满月宝宝双赴灾区为地震孤儿上课做饭的伉俪那位发着高烧不打点滴嘶声号令指挥若定的铁塔那群死战洪水50,J,时保住甬川连心桥的勇士就是不用修辞演绎的宁波兄弟两年前描述他们很难

身高性别年龄长相都被迷彩服统一两年后更难描述他们都会用熟练的宁渡青川话说

“我们是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的青川人!”

102

l选家l

无颜自闭我不再惊恐时间木讷文字萎缩激情激活自己成为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的琴人放飞自己

做一只重接龙骨的风筝

带着青川地上雨后春笋般爆发的生机和弦悄飞江南用心

向那些把情义包成汤圆

煮在青川锅里的宁波兄弟的父母亲人拜个晚年

选自《剑门关》2010年第1期

蝼蚁笔记(组诗)

马嘶

庚寅年

我在体内安置了一个人的故乡

祭祀、祈福、纳采、安香……今天诸事均宜草木皆为子孙,它们住在二月

代我向每一住祖先作一个揖、鞠一个躬、磕一个头逝去的曾经回来,回来的也将离开江月相似,烟花如昔我有一叶扁舟,向每一寸秋风送去默默的问候向每一尺水痕说声感谢

向每一位亲人和朋友,斟一杯小酒

庚寅大年初一让流水目送着流水,让温暖永远照耀大地

稻草人

它们整齐地站在田野中间,垛垛守望目睹了春华秋实,目睹了草木萌动、桃花开

目睹了萍始生、靡草死,芒种时节布谷呜、反舌无声腐草化为萤、土润涛暑、大雨时行这是秋,

我的粮食,颗粒无收。鸿雁来,玄鸟归、哥哥入土为安暮晚飘着丝丝白烟,白驹过隙,生有太多的出其不意我的坐骑如脱缰野马。奔腾不止,却疏有茫茫前程

江声懂我

湖水漫过身体,那夜色全是酒红

我绕过半酣的秋天,寄来的却是一场大醉

孩子已经长大,哦,胡须青涩的家伙,不再需要粮食便可以取水为酒,痛饮成器

这个年代离我有些遥远、模糊,如沧浪浊水

它却真实地构成了我的过去,关于天命、贵贱,和而立之年杯酒有王朝,江声懂我

那对歌之人,~定在赶赴东坡的路上

选自《巴中文学》2010年第1期

镜(诗歌)

印子君

我看见了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但不敢贸然相认。这个人他和我一定拥有相同的基因

我们谁比谁熟悉,又谁比谁陌生

他的出场,是否以我的谢幕结束我听见岁月和忧伤,在我们之间隐隐流淌,在彼此的脸上留下皱纹在彼此的头上,留下苍苍白发

我的转身,却正好暴露了他的背影而他借助我的双眼,捕捉到深藏的隐秘

莫非我在成就一个人的光明磊落也挽回了一个人行将失去的英明

我要跨过怎样的门,才能站在他身后

他是否对我怀有敌意和仇恨如果我断然摔碎这水银的梦境我们是不是还能找到对方的踪迹

我伸出手,他刚好触到我的指尖我哈一口气,他的脸上就升起了云雾当熄掉屋子里的灯光,我们同时暗淡下去,

被一种看不见的深渊阻隔

选自‘蜀南文学》2010年第l期

兄弟诗篇三
《陈寅恪兄弟诗词“误署”问题》

兄弟诗篇四
《我的抗洪兄弟组诗》

兄弟诗篇五
《“半个月亮”爬上来:一个汉族诗人和他的兄弟诗胞》

兄弟诗篇六
《满江红 段克已》

诗词赏析

作品原文

满 江 红 段克已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①。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②?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③。恨因循④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⑤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释

①律指季节和气候;无射(yì)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之第十一律,春秋时景王铸造大钟,因其钟声合乎无射的音律,所以取名无射钟。律残无射,指秋季九月。

②陶令,指陶渊明;三闾,指屈原。夕餐,出自《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③畴昔,指过去、从前。

④因循,有随便、闲散之意,也可以理解为漂泊。

⑤同“漫”,散漫、徘徊之意。

译文

清秋九月,淅淅沥沥一场寒雨过后,园子里一片荒芜,群花皆败。稀稀疏疏的篱笆根下,菊花依旧开得饱满绚烂,落英缤纷。满满的捧上一把便足够令陶公欢喜不已。“夕餐秋菊之落英”,谁人又似屈原这般清雅而高洁?到如今,任凌乱憔悴,片片零落,委身寄苍苔,竟也无人怜惜。

堂中友人,髯须皆已花白。你我相对,却默默不语,只是静静地追忆往昔。恨只恨又随随便便匆匆度过重阳佳节。秋风飒飒,急急掠过你远去的身影,孤身一人,在这风中,应该也是格外艰难。我百无聊赖地徘徊风中,几番绕过花丛,清香犹存,我只且歌还泣。

作者简介

金绛稷山(今属山西)人,字复之。金末进士。入元后,与弟段成己避居龙门山,人称遂庵先生。金亡后终不仕元。兄弟均以文章擅名,赵秉文称之为“二妙”。后人汇集其兄弟诗词为《二妙集》。

作品鉴赏

段克已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朝末年,政治衰败,社会动乱。他怀着对金王朝的愚忠,即悲悼它的崩溃,又深感生不逢时,无力回天。于是寄情于岁晚菊花,意在喻人,聊以自勉。 开头三句,首先展开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园图。“律残无射(yì)”,点明时值九月,此时的荒园秋风萧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丛生。全词以此开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词人悲凉凄苦的情怀,又使人自然联想到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象凛冽的秋风袭向词

人的心头。这几句,不仅交代了花的生活环境,也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接下来,轻轻一转,写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这和“雨后荒园”的环境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花能保”,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时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隐含着岁月无情的担忧。细细品味,作者正是借花写人,表达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洁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势逼人的忧虑。接下来“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一生爱菊的陶渊明和屈原,陶渊明、屈原生活的年代去词人已远,可是他们与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没有屈从于严酷形势的压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险恶的现实,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这里,词人显然是以他们高洁的情操来激烈自己,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怀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现实之中,惜花以自惜,哀惋生不逢时。综观上片,处处写菊花,但却无处不寄寓着词人的生世之感。

下片由花写到人,词人首先哀叹岁月匆匆,少年书生已成白发衰翁。往事如烟,功名未就,自然引起对已逝岁月的追怀。以下几句便以无限怅惘的心情追怀畴昔,通过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难以言传的苦衷,使人觉得凄婉悲怆。“飒飒凉风吹汝急”包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慨叹、时不我待的哀惋、怜花惜人的深情。全词至此,菊花的高洁品性与词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与词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为一体。“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写得缠绵幽深。词人徘徊于花丛之中,顾花怀人,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之情表露无遗。“歌还泣”更是悲不堪言,正是情动于中心发之于外,长歌当哭,更觉余情不尽。

通观全篇,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花与人浑然一体,叫人无法辩认,也无须辩认,写得含蓄蕴藉,一往情深。

相关练习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5分) “此花”是菊花。(1分)反衬:作者用雨后荒园的凄凉肃杀来反衬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展现它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姿态。(答“用典”或“对比”也可。作者巧用陶渊明和屈原的典故表现菊花的高洁。“到而今”三句写菊花凋零衰败,与开头它的娇艳形成对比)(答出两种即可得4分。表现手法得1分,分析准确得1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①作者看到凄风苦雨中“此花能保,英英鲜质”,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和屈原,为菊花生不逢时却能自保而欣慰,也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的愿望。②上阕中“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下阕中“汝身孤特应难立”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③“堂上客,须空白”等句表达了作者感叹岁月匆匆、功名未就,对已逝年华的无限怀念和遗憾。(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5分)

兄弟诗篇七
《33—煮豆燃箕:兄弟之情与母爱的力量》

煮豆燃箕:兄弟之情与母爱的力量

——成语深处的故事033

李恒昌

曹操死后,大儿子曹丕继位。曹丕是个多疑分子,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夺皇位,于是先下手为强,先是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随后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同父同母的兄弟之中,只剩下老三曹植。

对于曹植,因为他一向喜欢舞文弄墨,对政治不感兴趣,曹丕一开始并没把他当作最大敌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植在文坛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人甚至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而曹丕自己在文坛的地位越来越被忽略,于是对他“嫉妒羡慕恨”,时常想找个理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有一天,曹丕把曹植找来,对他说:都说你文采好,是天下翘楚,那么,现在我请你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题目是《兄弟》,如果作不出来,或者作的很臭,别怪我不够兄弟,杀头!因为你有辱天下才子的名号。

曹植说:其实,所谓天下第一才子,只是一个虚名,论才气和文笔,我实在不如哥哥。所谓七步作诗,还是免了吧。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曹丕说:你就不要谦虚了,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再说,恭敬不如从命,你还是作吧。

曹植说:既然如此,不如先请哥哥作一首示范一下。曹丕见他如此一说,便把自己早想好的一首《兄弟》,在七步之内吟了出来: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谁相长?

曹丕作完,对曹植说:该你了!曹植说:哥哥真是好文采,弟弟自认不如,还是不献丑了。如何处置,你就随意吧。

曹丕问:你究竟作还是不作?

曹植说:既无兄弟情,何来兄弟诗?

曹丕一听,勃然大怒:拉出去斩了!

手下立即上来架着曹植出去。

这时候,一个沉稳的女性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赶忙回头,原来是母亲卞皇后。

母亲的诗,字字如针,刺痛曹丕的心,让他潸然泪下,幡然醒悟。于是挥手:把他放了!从此,曹丕再也不把弟弟当作对手,只是把他贬为淮阴侯!

2011年3月11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人生感慨诗词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