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9    阅读: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篇一
《太漂亮的句子,所以转来了 重复了 舍不得删 还是留著吧》

太漂亮的句子,所以转来了 重複了 捨不得刪 還是留著吧

1.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 ,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2.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3.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4.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6.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7.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 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 一张微笑着 忧伤着 凝望我的脸

8.我们微笑着说 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 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

9.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10.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1.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12.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 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自己加的)

13.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14.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

15.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16.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17.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18.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19.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20.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

21.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22.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23.遗忘 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 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 就这样慢慢延伸 一点一点的错开来 也许 错开了的东西 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

24.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25.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26.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27.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28.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 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29.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30.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

31.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32.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

33.那些刻在椅背后的爱情 会不会像水泥地上的花朵 开出地老天荒的 没有风的森林 34.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矫情。凡事知足常乐。

35.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 彻心彻肺 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被痛得死掉了。

36.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37.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

38.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

39.我站得太久说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听不懂?我写的太多了写得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看不懂?

40.飞机场的骚乱一会儿就停止了,这里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飞,匆匆地下降,带走别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回忆。

41.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

42.全世界的人都离开你了我也会在你身边,有地狱我们一起猖獗。

43.我的眼泪留了下来,灌溉了下面柔软的小草,不知道来年,会不会开出一地的记忆和忧愁.。

44.天空的飞鸟,是你的寂寞比我多,还是我的忧伤比你多,剩下的时光,你陪我,好不好,这样你不寂寞,我也不会忧伤……

45.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的话,我宁愿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

46.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47.我总是这样凝望那些日升月沉无家可归的忧伤

48.大提琴的声音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49.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 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50.朋友总是为你挡风遮雨,如果你在远方承受风雪,而我无能为力,我也会祈祷,让那些风雪降临在我的身上。

51.如果回忆象钢铁般坚硬那么我是该微笑还是哭泣,如果钢铁象记忆般腐蚀那这里是欢城还是废墟 ?

52.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 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53.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54..“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55.还是火柴说的好啊,她说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那些男人口口声声对你说给你下半生的幸福,其实是说给你下半身的幸福

56.牵着你的手,无论是在哪里,我都感觉像是在朝天堂奔跑。

57.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间刻度的尾部。

58.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 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 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南

59. 他们曾经暧昧,他们几时暧昧

60.快乐和幸福那么相似,可是快乐就是幸福吗?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篇二
《古诗词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古诗今译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长歌行①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③待日晞⑨。

阳春④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⑤至,焜黄⑥华叶衰。

百川⑦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⑩不努力,老大徒⑧伤悲。

译文

菜园里长绿色的的葵菜,晨露待到阳光一照就干了。春天的阳光向万物散布着恩惠,万物充满着生机和光泽。时常让我担心是秋天来得太快,花和叶就要枯黄和衰败。成百上千的河流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再向西回流?如果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了年老时只能徒然哀伤叹息。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

大白鹅啊白鹅, 你也就只能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 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风[1](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

诗歌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1]

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2),乡音无改鬓毛衰(3)。

儿童相见不相识(4),笑问客从何处来(5)。

【其一】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一)凉州词①

唐王之涣

黄河②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③万仞④山。

羌笛⑤何须怨⑥杨柳⑦,春风不度⑧玉门关⑨。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二)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1]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互文的修辞手法)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当年飞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还在,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篇三
《古诗词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篇四
《古诗70首》

六年级学生必会古诗(70首)

1.江南

(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全诗描绘了一幅采莲人采莲的美丽景象。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全诗描绘了北方美丽动人的草原风光。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全诗将白鹅游水的形象和悠然自得的神态,描绘得生动传神。

4.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全诗虽描写风,却并没写“风”字,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流畅。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柳树抽出新芽的欣喜之情。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诗描写了黄河雄伟壮阔,塞上荒寒凄凉,戍边战士怨而不悲的心情。

诗意

江南可以采莲,莲叶长得十分茂盛。 鱼在莲叶间嬉戏,在东边嬉戏。 在西边嬉戏,在南边嬉戏。 在北边嬉戏。

诗意

在敕勒川,阴山下,天像蒙古包,将四周盖住。广阔的天,一望无际的田野,风一吹,草低下,便可以见到牛羊了。

诗意

鹅曲着脖子朝天歌唱。

白毛在绿水上浮着,红脚掌拨着清水波。

诗意

将秋叶刮落下来,使二月花绽放。

过江时有很高的浪花,进入竹林时竹子都倾斜。 诗意

碧玉有一棵树高,万丝枝条垂下绿丝带。 不知细叶是谁裁出的,二月春风像剪刀一般。

诗意

黄河像白云流去,一片孤城在万仞高山下。 不要怨羌笛吹起《折杨柳》,春风不会来到这里。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全诗告诉我们:登得高才能望的远。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诗写夜雨晓晴,诗人梦醒后的感受。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全诗表现了将士们征战前的悲壮心情。

10.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全诗以歌颂汉代名将李广为名,影射唐代边境没有良将,同时表达了对战士们的同情。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达了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12.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幽美。

诗意

太阳落山了,黄河流入了海洋。 想要看得更远,就得再上一层楼。

诗意

一觉醒来不觉得是天亮,到处都有鸟鸣声。 夜里有风雨声,不知花瓣落了多少。

诗意

夜里用葡萄酒杯来举杯,刚要喝就被琵琶催促。在沙场醉倒,你别笑,自古去征战有几人回来? 诗意

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去长征的人还没回来。 如果李广在,就不会让胡人度过阴山。

诗意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诗意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祇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馀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流露了诗人对元二深挚的惜别之情。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达了诗人想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1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16.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诗人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表达了作者十分兴奋的心情。 18.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

诗意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意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做外乡的客人。 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 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诗意 窗前明亮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诗意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诗意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诗意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 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唱歌

桃花潭水已“深千尺”了, 但还是不及汪伦对我的情谊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20.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表达了作者被赦后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2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激情,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22.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表达了高适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

2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诗意

李白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诗意

早晨告别彩云间的白帝城, 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 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 一叶小舟已驶过万重山峦。

诗意

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

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 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

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诗意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云也变成了黄色,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诗意

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 白鹭飞上青天。 久远的西岭积雪。

将要驶往东吴的船停泊着。

2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表达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25.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 26.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使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2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28.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了诗人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 ——母爱。

2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处境的严酷,心情

的孤寂。 诗意 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 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 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惹人喜爱。

诗意

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 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水暖沙温,鸳鸯相依相偎。

诗意 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诗意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诗意

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篇五
《古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⑴ 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⑵ 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⑶ 江花──江边的花。

⑷ 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

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注释]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

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

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衬。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

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潭,水很

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

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

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

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

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

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

旋形硬壳。青黑色的螺形的

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

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诗、诗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

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

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

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

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芭蕉湖、汨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9个景区,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雄踞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建筑

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

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

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的出名,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

淹(989-1052)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

阳楼记》。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它屹

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

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

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

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

的“洞庭秋月”、“远浦归

帆”、“平沙落雁”、“渔

村夕照”、“江天暮雪”

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 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 、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 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君山,由七十二峰组成,峰峰灵秀,“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灵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传说,更引人遐想。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篇六
《古诗(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江畔独步寻花

百科名片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名称】《江畔独步寻花》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言绝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一般常用这首)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注释

五 (1).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江边独步--独自散步。 (2).塔--墓地。

(3).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4).后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六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 (7)江畔:江边。 (8) 时时:时常。 (9)啼:(某些鸟兽)叫。 (10)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译文

六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第五首 从诗题看,诗中有江、花、人。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为什么会懒困呢?原来是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造成的,正当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却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 第六首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

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赏花时,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又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 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惟妙惟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浑然天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 创作背景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编辑本段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赞美、称赞春天,向往宁静的生活的中心思想感情。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真不愧是“诗圣”。

《寒食》

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

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

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

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古代的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两日。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御柳:指皇宫中的柳树。

汉宫:汉朝宫廷,这里指唐朝皇宫。

五侯:原指东汉时期的五个大官,这里泛指王侯贵族。

[译文] 春天的京城长安到处的柳絮随风飘扬,皇家花园里的杨柳随着春风飘拂。傍晚时分,权宠大丞在传送皇帝赐的蜡烛,蜡烛的青烟散入了五侯的家。 【简析】:此诗含蓄而有情韵。前二句描绘出京城落花飞舞、杨柳摇曳的暮春景色,写花用一“飞”字,写柳用一“斜”字,均极为工巧传神。后二句写出寒食日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

泊船瓜洲

百科名片

泊船瓜洲,诗词名,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颂。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泊船瓜洲》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涧(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an):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两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这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编辑本段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赏析一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涧”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泊船瓜洲》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二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

舍不得离开的诗句篇七
《古诗词十首》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现代诗文

下一篇: 形容竹的好诗词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