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黄山风景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1    阅读:

关于黄山风景的诗句篇一
《描写黄山风景的诗句》

描写黄山风景的诗句 虔心锁上连心锁,祈祷来生

更眷亲

《月池》莲花峰上觅香砂,井底波光映彩霞。泉眼无痕源碧汉,春来秋去永无涯。

《清凉世界》气贯长虹开远势,直冲宵汉矗岩门;千寻绝壁挂松柏,万丈深渊藏鳖鲲;雨罩青鸾添滴翠,霞飞佛掌荡馨温;诗情?馇咝淖恚钒於级窗丛啤?

《蓬莱三岛遐想曲》山盟海誓长生殿,玉殒嵬坡痛断肠;魂寄蓬莱仙境地,明皇亲手画晨妆。

《黄山望客松》望客殷勤上雨台,才逢君面又离开;热情挥手由兹去,恭请明年又再来。

《黄山松》峭壑阴森,云气汹汹;松影翻飞,势如游龙。披霜傲雪,屹立苍穹;蜿蜒其脊,横空长虹。

《黄山陪客松》玉笋峰前四翠虬,荫凉盖下涌人流;千年陪客情不悔,任尔狂风暴雨稠。

《天都怪石》半山寺外抬头见, 展翅金鸡叫道衢;登上龙蟠回首睹,扶肩五老上天都。

《黄山桃花溪》万树桃花漫翠岭,霞光艳影映龙川;粉凝脂蓄三春后,红谢溪头染碧泉。

《猴子观海》石猴万载坐高崖,盼客归来手托腮;待到明年春日暖,漫山遍野故人来。

《黄山送客松》虬枝苍劲臂双伸,灿烂容颜面带春;好客黄山松老子,殷勤作揖送游人。

《黄山贴壁松》试胆崖边壁与松,相拥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难悔,齐度春秋又夏冬。

《黄山古道》蜿蜒盘绕上苍穹,逶迤游人兴浃融;止步云梯叹鬼斧,行经栈道赞神功;天都飘缈浮云际,莲蕊迷蒙隐雾中;百里黄山皆画卷,更兼古道万松葱。

《皮蓬仙境》千姿百态皮蓬境,变化无穷巧石奇;才见登梅鸦鹊跳,阿倾指路一仙耆。

《立马桥畔眺石刻》立马青鸾眺壁端,龙飞凤午意犹酣;镌工书法堪双绝,装点黄山更耐看。

《黄山迎春花》开在黄山上,无人识得伊;深红蒹浅紫,唯独有春知。

《观人字瀑》摩天接日云台渺,飞瀑挥毫忒有神;写出丰姿遒劲字,顶天立地一完人。

《太平索道》飞悬索道半云巅,头顶丹霞欲触天;下界九龙齐闹海,上方小翠戏诸仙。

《黄山迎客松》松翁挺立玉屏峰,颔首相邀似重逢;笑迎东西南北客,黄山深处觅仙踪。

《过步仙桥》梦幻如仙境,双桥可上天;群峰浮雾里,百兽藏云端。

《黄山盼客松》红艳春花簇簇开,黄山美景盼人来;轻舒巨臂邀诸客,再上天都眺远台。

《黄山四绝》黄山有四绝,亲至见真魂;松似虬螭午,岩如虎豹奔;云滔东海浪,泉涤华清温;归去不登岳,名山君独尊。

《飞来石》光明顶上彩云飞,忽见仙桃石已归;石去天涯无歇处,仍回松岭伴朝辉。

《莲花峰传说》玉蕊向天开,观音下界来;东归陀岛去,留下佛莲台。

《连心锁》峭壁悬岩欲断魂,崖边停立有情人;虔心锁上连心锁,祈祷来生更眷亲。

《登始信峰》黄山绝妙神奇境,萦绕经年梦幻真;始信峰巅横宇外,渡仙桥下乱云湮;双连松臂风姿秀,独饮琴台浊酒醇;人世灵应无此景,九霄日月可为邻。

《清凉台》漫步清凉雾海浓,麒麟婀娜巨狮汹;阿罗十八朝南海,回首惊呼始信峰。

关于黄山风景的诗句篇二
《黄山古诗词演示文稿》

关于黄山风景的诗句篇三
《描写黄山的诗句,美景尽收眼底》

/*短文学_300x250_内页*/var cpro_id = "u1412357";在高峰上,看到的是万里云雾,渺杳千里的是山在天地的呼吸。一呼一吸,正是山中叶叶相互摆动的姿态。美好的山水最终融入一笔一划中,最后形成美好的文字。让诗情画意妆点这天地孕育出的精灵吧,体味黄山的美丽,天地的灵动。1、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郑谷《回銮》2、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杜甫《洞房》3、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李白《宿鰕湖》4、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李白《宿鰕湖》5、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张濯《迎春东郊》6、流黄山火着,碇石索雷鸣。——贯休《送僧归日本》7、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李白《秋浦歌十七首》8、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元稹《南昌滩》9、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周贺《送李亿东归》10、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周贺《送李亿东归》11、畲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元稹《南昌滩》12、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13、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14、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15、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温庭筠《送李亿东归》16、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17、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18、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19、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郭震《寄刘校书》20、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伍乔《寄张学士洎》21、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22、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23、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24、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25、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26、饮羽惊开石,中叶遽凋丛。——许敬宗《奉和九月九日应制》27、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28、紫霄寒暑丽,黄山极望通。——许敬宗《奉和九月九日应制》29、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30、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释岛云《望黄山诸峰》31、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32、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33、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张冠卿《游黄山留题》34、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35、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36、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37、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38、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武平一《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39、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40、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41、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42、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43、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44、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张子容《长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诗)》45、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46、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47、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48、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薛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49、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关于黄山风景的诗句篇四
《描写黄山的诗句》

描写黄山的古诗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间。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里人还。 ...者: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题黄山汤院》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地启岩为洞,天开石作盆。常留今日色,不减故年痕。阴焰潜生海,阳光暗烛坤。定应邻火宅,非独过焦原。龙讶经冬润,莺疑满谷暄。善烹寒食茗,能变早春园。及物功何大,随流道益尊。洁斋齐物主,疗病...年代:唐 作者:李敬方 李敬方诗词全集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

映窗孤桂非手植,子落月中闻落时。仙客此时头不白,看来看去有枯枝。 ...年代:唐 作者:方干 方干诗词全集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年代:唐 作者:杜荀鹤 杜荀鹤诗词全集

《判道士黄山隐》

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 ...年代:唐 作者:皇甫大夫 皇甫大夫诗词全集

年代:唐 作

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几缕。翠烟聚。晓妆眉更妩。一个山头不白,人知是,炼丹处。 ...年代:元 作者:张可久 张可久 诗词全集 《太常引 黄山西楼》

黄岩秋色雨频频。楼上着闲身。凉意逼羊裙。更添得、砧声耳根。寒香吹桂,暗苞绽橘,红日晓窗温。客至莫论文。只坐守、方山看云。 ...年代:元 作者:张可久 张可久 诗词全集 《黄山塔》

风吹旗脚西南开,挂帆槌鼓何快哉!转头已失望夫石,黄山孤塔迎人来。黄山劝汝一杯酒,送往迎来殊耐久。明年我作故乡归,还对黄山一搔首。 ...年代:宋 作者:陆游 陆游诗词全集 《宿黄山》

平时游此每雍容,掩袂今来对晚风。白首同归人不见,黄山依旧月明中。 ...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黄庭坚诗词全集 《叔子病起寄诗招游黄山》

病馀意气尚骞腾,想见花间着语能。老手诗中识途马,壮心酒后脱韝鹰。凋疏亲故添情重,落索身名免谤增。欲踏天都酬宿诺,新来筋力恐难胜。 ...书诗词全集 《咏黄山》

人间多少佳山水,独许黄山胜太华。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千重烟树蝉声翠,薄暮晴岚鸟语霞。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 ...词全集

年代:现代 作者:老舍 老舍诗年代:当代 作者:钱钟书 钱钟

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者:老舍 老舍诗词全集 《黄山云》

奇景惊心语自奇,登游何必苦寻诗。眼前云海波澜阔,七十二峰游泳之。 ...者:老舍 老舍诗词全集 《自横塘桥过黄山》

阵阵轻寒细马骄,竹林茅店小帘招。东风已绿南溪水,更染溪南万柳条。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范成大诗词全集 《游黄山留题》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年代:宋 作者:张冠卿 张冠卿诗词全集 《游黄山》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年代:宋 作者:朱彦 朱彦诗词全集 《游黄山》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年代:宋 作者:焦炳炎 焦炳炎诗词全集

年代:现代 作年代:现代 作

《题黄山》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年代:明 作者:方勉 方勉诗词全集 《同友人游黄山》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年代:明 作者:汤宾尹 汤宾尹诗词全集 《黄山行》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年代:清 作者:释弘仁释弘仁诗词全集 《黄山绝顶题文殊院》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年代:清 作者:魏源 魏源诗词全集 《黄山杂诗》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态千容到始知。高以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成奇。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总怪枝。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年代:清 作者:孙洤 孙洤诗词全集 《三折岭望黄山》

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 ...年代:清 作者:董法海董法海诗词全集 《辞黄山》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 ...年代:明 作者:黄道周 黄道周诗词全集

《游黄山宿狮子林作》

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年代:清 作者:崔国因 崔国因诗词全集

《咏黄山寄程太守式之》

怀君旧是云中守,归去黄山尚卧云。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与平分。 ...年代:明 作者:李东阳李东阳诗词全集

描写黄山的诗句

黄山楼上望黄山

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三十六峰应笑我,纷纷尘事几时间。 ... 出自:《登楼望黄山》 年代:宋 作者: 徐师 徐师诗词全集 只要徐师的结果

黄山堪白头

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其四... 白 李白诗词全集 只要李白的结果 黄山旧绕汉宫斜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

出自:《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

出自《:秋浦歌十七首》 年代:唐 作者: 李

庆阁道中……》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王维诗词全集 只要王维的结果

关于黄山风景的诗句篇五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和对联》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和对联

一、天地

人间土净

江上峰青——孟瑄

【注】题安徽宿松小孤山。

山矗天止

云起峰流

【注】题湖南衡山祝融峰祝融殿。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注】题湖南岳阳岳阳楼。

层峦回鹤

深谷生云

【注】题北京香山重翠崦yān。 别开生面

小有洞天——悔庐老人

【注】题江苏南京愚园。

如临仙境

别有人间——徐声扬

【注】题江西庐山仙人洞。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宁鹏年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 一径飞红雨

千林散绿荫

【注】题云南昆明西罗汉山的龙门。 山中奔日月

地底激风雷——富好礼

【注】题四川峨眉山清音阁。

山川幻银海

天地见洪蒙——张鹏

【注】题四川峨眉山金顶景区。 山云备卿霭

水木湛清华

【注】题广东番禺余荫山房。

天开白鹿洞

山抱紫阳关——朱资

【注】题江西庐山白鹿洞。

天阔云非系

波空月自明

【注】题北京北海公园岩洞。

云飞疑石走

霞敛觉山空——赵炳龙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云外花为障

风前叶点阶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宜照斋。 云卷千峰集

风驰万壑开——陈毅

【注】题四川峨眉山伏虎寺。

云晴天宇阔

山静水声幽——孙应鳌摘诗

【注】题贵州炉山城北炉山摩崖。 云晴当槛碧

山晓入楼青——康熙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静好堂。 云湿幽峰滑

风梳古木香

【注】题湖南衡山上封寺。

云霞生异彩

山水有清香

【注】题浙江杭州西湖水上戏台。 云霞成伴侣

冰雪净聪明——集王维、杜甫诗

【注】题四川峨眉山金顶。

片云穿石硖

飞浪到天门

【注】题江苏昆山夕阳崖。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郑燮

【注】题江苏扬州瘦西湖月观。 风月时来往

山川自古今——张颔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流碧榭。 水与石争地

云携山上天

【注】题广东肇庆七星岩壁立亭。 水声常在耳

云气欲生衣

【注】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斋堂。 水落滩声急

云低雨意浓——杨慎

【注】题云南剑川宝相寺。

石激水流处

天寒松色间——康熙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鸟飞栈道下

马走山树巅

【注】题川陕交界七盘岭上七盘关。 地远尘嚣隔

山深俗障空

【注】题贵州安顺扶风山。

地高游目远

云敛骋怀宽

【注】题北京中南海长春书屋。 地阔峨眉晚

天高岘首春——集杜甫诗

【注】题四川峨眉山金顶。

有雨云生石

无风叶满山

【注】题广西南宁南湖公园。

曲桥接危蹬

芳藻媚寒波——集王闿运诗

【注】题四川富顺容园桥亭。

帆远浮天阔

江空得月多

【注】题江苏镇江金山楼。

池中香暗渡

亭外风徐来——钱太初

【注】题江苏苏州艺圃乳鱼亭。 妙手生白玉

沃土出黄金

【注】题安徽青阳九华山。

青松如膏沐

白云生座边——张树堂

【注】题广东广州白云山濂泉寺。 林深虎豹伏

地险猿猱攀——杨宝山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雨过山头绿

云来地上阴

【注】题贵州安顺双柏寺。

雨过琴书润

风来花木香——乾隆

【注】题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 雨断香生石

云归翠立松——孙桐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胜地追秋赏

名山惬素闻——杨慎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放眼瀛台小

置身天地孤——曾国藩

【注】题安徽宿松小孤山。

空翠从窗落

闲云隔涧飞——尹邹铸

【注】题云南剑川海云居。

荷风送香气

山月含清辉——郭恩赓

【注】题山东滩坊复园。

佳气溢芳甸

宿云澹野川——集赵孟頫、元好问诗

【注】题红苏扬州吴氏别墅晓烟亭。 高枕对松石

清尊话烟霞——集王闿运诗

【注】题四川富顺集贤轩。

高秋来爽气

大地展东风

【注】题江苏苏州虎丘致爽阁。 烟光随地尽

水色到天无

【注】题湖南岳阳石城山。

浮云无定所

空谷寄遐思——黄云谷

【注】题四川沪州滴乳崖云谷洞。 流水如有意

高云共此心

【注】题北京故宫延春阁。

润挹云霞气

真参泉石灵

【注】题北京中南海春藕斋。

穿过花世界

划破水云天——刘夜烽

【注】题安徽合肥浮庄莲舫。

野静山气敛

林疏风露长——乾隆

【注】题承德避暑山庄双湖夹镜。 悬来太谷雪

化作清瑶流——赵熙

【注】题四川峨眉山仙峰寺。

眼往远处看

风从东方来——郑林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落碧天亭。 斜光照疏雨

散步咏凉天——张邸尘集崔曙、韦应物句

【注】题江西上饶信江书院。

微雨池塘见

好风襟袖知

【注】题河南新安千唐志斋石刻。 稼收平野阔

风正一帆悬

【注】题扬州观音山水码头远帆亭。 鹤栖云里院

龙跃洞中天

【注】题广东罗浮山黄龙洞。 露清花递馥

风度水生纹

【注】题北京北海观妙室。 石径有尘雨洗

洞门无锁云封

【注】题广东罗浮山朱明洞。 地静一尘不起

楼高四望皆通——集杨慎句

【注】题四川新都桂湖问津楼。 一径风声飘落叶

六朝山色拥重楼——薛时雨

【注】题江苏南京清凉寺扫叶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注】题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一庭缥缈云霞气

四壁清凉水石心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绮望楼。 一帘花影云拖地

半夜钟声月在天

【注】题福建武夷山庄。

一亭静览山间趣

幽室能观世外天

【注】题陕西陇县陇山龙门洞。 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陆定一

【注】题福建青田太鹤山欲浮廊亭。 十笏琅嬛悬树杪

万家灯火隔江流——李元国

【注】题贵州铜仁文笔洞。 人家烟见翠微里

天宇晴开碧嶂头——乾隆

【注】题北京密云刘家庄行宫。 八十丈虹晴卧影

一千顷玉碧无暇——杨杰

关于黄山风景的诗句篇六
《黄山故事》

黄山东麓,有一座双盔山,山顶上原来有两个尖墩,好比两个古人的头盔:一名文盔,一名武盔,雄伟壮观。山腰上原有一座寺庙,住着和尚百余人,香火很盛。清嘉庆年间,武盔突然倒下,庙宇被砸毁。

传说武盔倒塌毁庙的原因是:

有一次老和尚外出,一个小和尚在厨房里捉了一只偷食的小猴子。他把小猴身上的毛拔光,放回山上,借此警告众猴。小猴浑身流血,哀嚎着见了猴王,不久就死了。猴王非常气愤,决心报复。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带领群猴,搬动垫在武盔下面的石头,武盔随即倾塌。巨石飞滚而下,声震群峰。塌下的石块覆盖了庙宇,众和尚全都葬身石下。全庙只有一只大公鸡未被压死,它被困在一块大如楼房的巨石下,仍按时啼叫。老和尚回来时,见庙毁人亡,非常痛心,不得不在附近山坡上另建一座小庙。

现在,盔山倒塌的痕迹仍历历在目。在被毁的庙址乱石上,长出了几百棵香榧树,这些树或出自石底,或盘根石上,甚是奇怪。榧树林中,阴暗可怖,平时很少有人入林。只有到了金秋时节,香榧成熟,村民前去采摘香榧,才会冲淡林中一些悲凉的气氛。

民航 黄山机场距景区63公里,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即将对外籍飞机常态开放,现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合肥、深圳、厦门、福州、天津、重庆、成都等城市的航班,并办理香港、韩国、日本包机飞行业务。

铁路 皖赣铁路贯通黄山市全境,可直达北京、青岛、南京、上海、合肥、南昌、福州、厦门等地。北京—福州高速铁路、黄山—杭州城际快速铁路、皖赣铁路二线即将开工建设。

公路 合(肥)铜(陵)黄高速、205国道、103省道直达景区。徽杭(州)高速、黄塔(岭)桃(林)高速、沿江高速将景区与外界紧密相连。黄祁(门)景(德镇)高速、黄宣(城)高速、黄千(岛湖)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或正在着手建设。

水运 长江航线主要以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港口承接沿江游客,新安江航线以歙县深度港(距景区100公里)转接千岛湖及杭州方向的游客

名人

李白简介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理想。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黄山

■石男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当李白举起酒杯对月吟出这首诗时,他的脑海里一一闪现出西域的碎叶、四川的青莲„„这些关于故乡的回忆,我想这其中一定会有黄山,因为他曾经说过:酒醉处,他乡皆故乡。而黄山的美酒曾让他醉卧在青山绿水间徜徉流连数月。公元754年,54岁的李白来到了黄山,访仙人、会名士,求白鹇、沐温泉、饮美酒、赋佳作,人山际会,是李白也是黄山的幸运。

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被唐玄宗接连三次下诏征召入京。李白到长安后,天真的以为凭才华可以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了,但唐玄宗“降辇步迎”的只是看重他的文学,封他为翰林待诏,说白了,也就是陪皇帝吟风弄月、宴乐巡游的御用文人。在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后,李白不满意这样的遭遇,饮酒求醉, 佯狂不羁, 并以诗歌讽刺权贵, 再加上权臣们的嫉妒与毁谤,唐玄宗渐渐疏远了李白。天宝三年春 , 李白上疏玄宗请求还乡,玄宗“赐金放还”, 很礼貌地让李白离开了长安。百无一用是书生,是李白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是走下坡路的盛唐的遗憾,也是历史的遗憾。

李白仰天大笑走出长安宫阙的时候,心想罢罢罢,从今后叫我谪仙也好,诗仙也好,酒仙也好,高力士给我脱靴也好,杨国舅给我研墨也好,都不重要了,人可以无为,但不能无好,游山玩水不正是自己的所好吗,这下倒真是可以“一生好入名山游”了。橹声欸乃,帆影飘零,745年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漂泊生活。

或许是皖南的青山秀水、招展的酒旗和悠然的闲适生活吸引了李白的眼球。于是风月多情,皖南有幸,无心之中牵羁了这位巨星的脚步。自天宝十三年(754年)后,李白盘桓于当涂、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秋浦之间,遍游了皖南的山山水水。

天宝十三(公元754年)载初春,李白客居当涂县令、从叔李阳冰的寓所。一天,他收到一封特快专递,展开便有两句话突兀眼前: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落款是泾县汪伦 。李白本是性情豪爽之人,好游善饮爱交友,心想既然有这么好的地方那还等什么,于是水陆兼程赶到了桃花潭。刚到村口,便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趋迎上前,正要开口。李白抢先问道:“汪先生,你的十里桃花呢?” 汪伦一揖到底,从容答道:“此地叫桃花里,潭东十里渡口有桃树一株,春天花开,香飘十里,故称十里桃花。”李白听完,微微一笑:“那么这万家酒店呢。” 汪伦身后闪出一人,底气十足:“小人姓万,名骏,世代居住桃花潭,有家传酿酒手艺,开了家酒店,起名为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好好好,十里桃花伴万家美酒,过瘾!李白在桃花潭停留有一月有余,每日与汪伦和万骏在桃花潭旁披襟当风,饮酒阔论,很是快活。时间过得很快,但再多欢情终有一别。离开桃花潭的当日,潭上无风,水清见底。汪伦等人在岸上和着

蛇皮鼓的节奏手拉着手踏步高歌,李白迎着风徐徐挥手,听着那忽缓忽急时高时低的歌声,心中一热,脱口而出: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沉吟片刻,李白再次瞥了瞥送行的汪伦,一字一顿,吐出了最后的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个人、一口潭就这样附丽于一首诗而传之不朽了,若以今天的“名人效应”来看,几坛酒就可以作为大诗人的润笔费和版税,汪伦真是赚大了。

李白的少年时代受道教影响很大,好任侠, 喜纵横,常去道观与道士访仙论道,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职业道士。笃信道教的唐玄宗在天宝六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对此李白早己想神游一番。在汪伦、万骏、郑谔等朋友帮助下,李白取道太平龙门岭,来到位于黄山北门的芙蓉岭。面对千峰竞列、万笏朝天的气势,看到矗立在眼前的芙蓉峰,他吟出“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据《嘉靖宁国府志》载:“芙蓉峰,太白尝游此”,在唐朝时黄山只有三十二座山峰有名字,后来增加到三十六峰,后人以命名“芙蓉峰”的方式来纪念李白的黄山之游。此后李白西行上汤岭,沿山而游,来到从南面游黄山的第一站——古称桃源仙境的温泉景区,桃花峰有桃树千株,三月盛开时霞光艳影,花谢时落红满溪,很是壮丽。这日,李白携壶策杖佩剑沿桃花溪而上,突见不远山崖处有瀑布如白练悬天拂石而过,如琴弦弹奏出天籁之音。李白游兴大增,倚在泉下一块巨石(醉石)不走了,观景饮酒听泉,人生一大快事也。醉意恍惚中李白想起了长安城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便仗剑起身绕石三圈,长啸数声后俯于醉石旁,大呼“此地甚好,我且先睡一觉,哪怕天子呼来也不上船。”。李白的梦想之一就是做一个挎剑好酒、胆色过人的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今人一位名叫余光中的老先生用诗句做了注解: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据安徽通志馆《黄山金石表》记载“鸣弦泉”、“洗杯泉”皆为李白当年游山手迹。迹因人重,人因地传。七百七十多年后的明嘉靖六年,当时的徽州呈坎制墨大师罗小华等五名文人追慕太白当年黄山的游踪,提酒相约来到鸣弦泉,畅饮欢歌大醉,并题刻于“醉石”之上: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奉献 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