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夏末秋初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2    阅读:

夏末秋初的诗句篇一
《初中古诗名句赏析集》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集

七年级上册

1、《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增添重聚时的乐,虚实相生,情景相融,余味无穷。 2、《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愁。“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寓情于景,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勉励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逢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世变,劝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境遇而忧伤,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蕴含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 )引用典故,描写了阔别归来人事全非,表现了诗人无限怅惘的心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突发奇想,将明月拟人化,借月传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寄托诗人思念、关切友人的殷殷深情。

6、《登飞来峰》:“不畏浮云望眼,自缘在最高层。”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7、《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运用拟人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8、《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

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仿佛大海孕育宇宙天地,缔造世界万物的意境,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七年级下册

9、《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诗中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10、《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11、《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前两句写被蒙蒙春雨滋润着的早春草色;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对早春的喜爱。

12、《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以“黑云”比喻敌军来势汹汹,“甲光”与“黑云”色彩鲜明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极力渲染战场的惨烈气氛:号角声声在秋风中回荡,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土地,在夜里凝成了紫色,可见战争的激烈残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1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个名词列出深秋的九种景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鲜明地烘托出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寄情于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 ( )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14、《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与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15、《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妙用比喻,写出了天空中的云月瞬时变幻的奇景,富有浪漫之思。作者把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样子比做是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夜晚,近景),把天上堆叠的彩云比做是海楼(白天,远景),写出了平原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一名句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依然滔滔不绝。白天行舟,天开地阔,流露出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离乡的母亲,以故乡的恋子情来烘托诗人的思乡情。

16、《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互文见义,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借花鸟的心惊落泪来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奇特,色彩奇丽,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卷”“折”两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18、《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动静结合,描写了江南夏末秋初清新的月夜美景,表现了词人内心喜悦的心情。

八年级上册

1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 抒发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20、《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蕴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21、《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塞外边关苍凉的景象,渲染了荒凉萧瑟的气氛,暗示守边将士思乡情怀。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又引用典故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表达了守边将士思念家乡、壮志未酬的情感。

22、《浣溪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23、《观刈麦》:主要写诗人对农民的悲惨境况而深感愧疚不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无议论,叙述描写时多用白描手法,语言平白如话,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关心、怜悯。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尽农民辛劳又无奈的矛盾心理。

24、《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 )运用比喻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联,足见爱国心之赤诚。

25、《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从反面间接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可谓别出心裁。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26、《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后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献身的志士仁人。

27、《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敢于为百姓的苦难大声疾呼,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全词的主旨句。( )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壮观。 八年级下册

28、《采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蓄形象,耐人寻味;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

“杨柳依依”句回首往事,“依依”一词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雨雪霏霏”句则抒发了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有力烘托出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行道迟迟”句抒写了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瘁的境况。三句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相映成辉。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抒胸臆,感天动地,叩人心扉,直抒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

29、《十五从军征》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叙事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离家从军的老兵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在黑暗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此诗以叙述这主,借老翁所见所为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 30、《诉衷情》抒写回顾作者当年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表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愤之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往日壮志凌云、跃马扬戈、驰骋南郑前线的勃勃英姿。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表达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关河梦断何处?”表明作者报国雄心未已。“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紧承上片,形式排比,步步紧逼,承接比照,说尽平生不得志,流露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沉痛郁闷心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总结一生,反省现实。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空有报国之心的悲愤沉痛之情。

3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兼指时间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无穷。借用杜甫《登高》诗句表达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运用典故,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借古讽今,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 ,同时也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32、《朝天子·咏喇叭》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行,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运用比喻,夸张和嘲讽的手法,直接讽刺宦官的专权、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吹”的艺术:全曲以“吹”字贯穿始终。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继而写“吹”之功用(“官船……全仗你抬声价”),再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表面上句句是咏喇叭,实际上句句是在揭露宦官敲诈百姓的罪行,活脱脱勾画出一群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33、《终南别业》描写诗人悠闲于山水,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译文: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体现。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写出了诗人随意而行,悠闲至极闲适的心境。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处处“偶然” 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3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作者用夸张,从视觉、听觉入笔,妙用 “蒸”“撼”两个动词:连云梦泽这么巨大的湖泊,也被洞庭湖蒸腾的水气所笼罩,可见其丰厚的蓄积;连岳

阳城这么大的都市也为其波涛所撼动,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可见其力量的巨大。把洞庭湖磅礴壮观的气势推向极点,写得雄浑壮阔,极富感染力。因此,它被世人誉为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举的吟咏洞庭湖的名句。

( )引用典故巧妙设喻,希望得到引荐而出仕。

( )运用双关委婉表达了希望做官却无人引荐,表达了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愿望。(主旨)

35、《归园田居》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是写“月下归耕”的美丽景象,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叙写一幅多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反映了劳作的艰辛和劳动带来的轻松喜悦心情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及快乐心情,而“愿”字强调不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里失去自我,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36、《渔家傲》这首词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在梦中直接来到天宫,大胆地向天帝诉说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境,然后象大鹏鸟一样逍遥,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风格豪迈奔放,与苏轼“起舞弄清影”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有同工之处。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用“接”“连”两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画面,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气势。“星河”“转”和“千帆”“舞”写出了大气,写出了磅礴。水天相

接,星河欲转,船摇帆舞,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梦境的虚幻,虚实结合,巧妙无比。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下阙开头写词人回答天地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全诗主旨,“九万里风鹏正举”词头形成呼应,语出《庄子·逍遥游》,词人化用此意足见其要决意脱离这使其有才能而不得施展的尘世,“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要借助于风力,去向理想的神仙境地。

37、《长相思》地透露了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情绪。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夜深千帐灯”王国维盛赞此句为“千古壮观”。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何以夜深时仍灯光通明,难入梦乡?思乡失眠!正所谓壮丽的千帐灯下,照着不眠的万颗乡心。

夏末秋初的诗句篇二
《古诗鉴赏之一》

高考有关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这一部分的相关考点的表述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分为两讲,今天是第一讲。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深入挖掘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内涵。艺术形象指人物形象或意象。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作者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倾向。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读题,有些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要读人,了解作者经历、背景、思想;要读注,注解往往提供一些帮助理解诗词的信息;然后读诗,析词义、析句义、析意境、析形象、析写法。试题往往从词义、句义、思想内容、人物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设题,所以我们了解一些诗歌基本特点外,还要积累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包括典故、传说,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诗义。

诗歌的思想内容:

(1)边塞征战

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B、控诉战争痛苦

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

C、表现边塞风光和军营生活

D、表现民族关系

(2)怀古咏史

A、称颂、仰慕英雄

B、讽谕现实

C、自比自况

(3)写景抒情

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等情感的抒发。

诗歌的形象(意象):

就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

1、诗人塑造的形象就是诗中具体的人物、景象或物象。

2、诗歌的形象包蕴着诗人的思想感情。物象和感情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从鉴赏的角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人物形象、景象、物象。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前者如曹植《白马篇》中“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1996年高考的“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也是在刻画功高盖世的诸葛亮;1998年高考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通过环境的荒僻塑造了李凝的隐者形象。 后者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诗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例析: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2006年包头市统考题)

答案:

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诗中形象),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老渔翁孤寂无援而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形象特征),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面貌(形象意义)。

2、景象

景象即景物形象。大家都熟悉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象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

如元稹“遍绕篱边日渐斜”的《菊花》,就蕴涵了作者对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认肯和追慕之情。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看似纯粹写景,实际上还是含蓄地透露出作者对高旷脱俗的境界的向往。杜甫的《漫成一首》,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表明自己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例5: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

春天暖烘烘的太阳(《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丽景象,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表达了诗人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例6: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综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赏析。

解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时苏轼在黄州。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 上阙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之景。开首“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表现一派幽狭的气氛。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个诉诸视

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充满了诗情画意。但联系上下文诗句和作者处境,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下阙写散步。江村小景绘好之后,视角则陡然一转,步入画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杖藜徐步”是写他的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还是百无聊赖的失意情绪?似乎不是老态龙钟,因为他此时46岁。其余几种情况,大概兼而有之。通过作者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乃点睛之笔,“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则又更进一层,超出世表。

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百无聊赖的闲人的形象,所谓其身则闲,其心则苦了。

3、物象

物象即事物形象。中国古典诗歌有一大类叫“咏物诗”即是托“物”言志。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对咏物诗的鉴赏,不要停留在其外形特点上,要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于谦《石灰吟》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与诗人“不畏挫折磨难”;“粉身碎骨”与不惜牺牲;“清白”与诗人的节操皆有对应关系。

例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之说?为什么?

解析: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

全诗用轻快流利的语言,表达了淡淡的思乡哀愁。

折柳:即《折杨柳》,古代曲名。

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例4: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04广东)

解析:

大历三年(768)秋,杜甫漂泊至湖北公安。这里地处长江、汉水之间,所以诗题作《江汉》。诗人长期飘零,历尽艰辛,至老仍如浮云行止无定,心中颇多感慨。但他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诗中依然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瀛奎律髓》云:“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见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

‘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公之意自比于‘老马’,虽不能取‘长途’,而犹可以知道释惑也。”

【赏析】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江汉”,长江、汉水之间。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诗人原来的抱负是要经天纬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无力。其中的痛楚和无奈该有多深!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颔联为工对。“天共远”,承“江汉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他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答案: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一、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例1、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鉴赏人物形象注意以下几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呈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例析:

虞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流俗相同的高洁品格。这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寄托之笔,便水到渠成了。

感身世:感身世的咏蝉诗佳作甚多。

唐骆宾王《咏蝉》中“西陆”指秋天,古谓日行至西陆谓之秋。“南冠”指囚徒。《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曾被郑人“南冠而絷”当囚犯献给晋。后“南冠”代被囚。思读四声。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书言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玄鬓(以发式指蝉翼),隐喻青春,反衬下句白头。白头吟(古乐府名,喻己老愁发白)。颈联“露重”、“风多”比环境的压力,“飞难进”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况言论上的受压制。尾联“无人信高洁”,是作者对坐赃的辩白,“无人信”而自信,坚信自己的品格是高洁的;“谁为表予心”,慨叹时人的不了解与不理解,反衬出蝉之为我高唱。此诗表面在写蝉,骨子里却在写自己,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的怀想家园之情。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我们自是不难从“露重”、“风多”中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至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李商隐的《蝉》则情调与前两首相异,李商隐《蝉》诗的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天将破晓,寒蝉已经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暗喻为人作幕,寄人篱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宦所羁绊。

李诗借“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恨费声”哀中有恨,“疏欲断”之声和“碧无情”之树两两相对,无理反衬,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嘛!至此,“我亦举家清”的长叹才会令人扼腕。

夏末秋初的诗句篇三
《凌乱的夏末秋初》

夏末秋初的诗句篇四
《诗四首》

夏末秋初的诗句篇五
《句子仿写例》

仿写句子集锦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次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意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 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毅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毅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毅力是漂越苦海的舟楫。毅力还是理想的春雨催出的鲜花。 4、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_______, ______。(大海)_______, ______。(天空) 例: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淡淡的云。 5、 日子像一条小溪,汩汩地向前流去。日子像一双筷子,夹着酸甜苦辣的现实。 考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考试如一首歌,轻轻地伴着我向前勇闯。考试如一个魔瓶,收藏着酸甜苦辣的体验。 6、 如果你是大海,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春色,____________。如果你是种子,____________。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例: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何必为一朵花的凋零叹息。/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 7、暗喻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p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是希望;D是等待拉开的弓,是渴望。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0是一轮大阳,是朝气;S是一条曲线;是优美。 8.仿照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上下文连贯,句式一致,修辞方法相同。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____,____。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_____,____。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仿句:“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9、信誉就是你结交朋友的桥梁,信誉就是你______________;信誉就是你______________。 仿句:信誉就是你创建事业的基石;信誉就是你内心安宁的

保证. 10、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 例:家是休生养息的港湾,让人留恋往返。/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梦,让人魂牵梦萦。 11、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风筝:能借助风力,必然飞得更高。 12、一片丹心育桃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尺教坛写辉煌 依依难舍同窗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学子论古今。 13、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爱,________,_________。 14、四位能言善辩的工匠,振振有辞地讨论着某建筑物围墙的门该怎么修的事。(20字以内) 胖工匠说:“门一定要宽,才能体现‘开放’。”瘦工匠说:“________。”矮而胖工匠说:“___________。”高而瘦工匠说:“__________。” 仿句:门务必要窄,才有利于把守。/门要矮而宽,实用而有气派。/门要高而窄,既美观又节约。 15、历史是一本书,时间是一支笔。 历史是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人生是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 仿句: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绚丽的色彩。历史是一座高山,时间是嶙峋的巨石。 历史是一棵大树,时间是繁茂的枝叶。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人生是一条河,岁月是一张橹。 16、在20世纪的作业中,有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创造了一个共和国:有 ___,___;有___,___。 仿句:有白求恩这样的好医生,挽救了许多抗日战士的生命;/有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掀起了粮食生产的“绿色革命”。 17、梅花: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坛暖房里,它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不见它的踪影;寒冬腊月,它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仿句:a、伴随它成长的不是温暖的春天,而是寒冷的冬天。/滋润它成长的不是晶莹的甘露,而是肃杀的严霜。/衬托它美姿的不是浓浓的绿意,而是寒彻的白雪。/b、冰天雪地里,它怒放;/寒风霜气中,它绽开。 18、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大声地唱着:有的举起船桨,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有的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仿句:有的扬帆,像老鹰展开翅膀;/有的举桨,像运动员张开双臂。 19、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

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书是宝藏,能让人成为精神的富豪;书是朋友,能伴随读者走过寂寞的岁月。 20、生活就是一块调色板,它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五彩缤纷;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它让我们领略其中的酸甜苦辣。 21、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_____,_____;没有理想,_______,______。 仿句: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22、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勤奋是创造财富的钥匙。 23、宋词,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它与唐诗、元曲一样千古流芳。词作家各展其才,各显千秋:有的豪放如若大江东去,有的婉约_______________,有的粗犷_______________,有的细腻_________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例: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24、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奋斗是主流,渗透在字里行间;失望是_______,___________;成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插曲,穿行于段落章节;/高潮,点缀在结局尾声。 25、人们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硕果累累。人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人们爱春天,爱她的山青水绿,爱她的万紫千红。 26、你希望有所作为吗?你就应尽早勾画蓝图,为自己的理想大厦奠基。 你渴望理解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滴小小的水珠吧;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做一株默默的小草吧;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做不了天香国色的牡丹,/就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吧。 28、春雨如雾如烟,缠缠绵绵,好温柔。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夏雨如倒如倾,利利索索。真爽朗。 29.比喻。①明喻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造句:生命像大海,海在呼啸,那响雷般的怒吼是大海对搏击风云的战斗生活的渴望。 30.拟人。例句: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以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仿句: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31.排比。例①: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仿句: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理解去呵护,要用热情去浇灌。 例②:人们都爱秋天,爱他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

,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 32.对偶。例①:从“白玉长堤路”和“镜湖水如月”中任选一句,-写出与这构成对偶的句子,内容要体现乡土特色。A。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B.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水。 33.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一笔绿意。 仿句: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 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陕西省) 34.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断线的风筝,摇摇摆摆,不知归宿。他的生活如同无舵的航船,颠顛簸簸,没有方向/他的生活如同漫漫的黑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35.描写句。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山西省) 36.议论句。例句:贪婪是灵魂的蛀虫,侵蚀了多少善良的本性。 仿句:懒惰是精神的蝥贼,偷走了多少宝贵的青春。 37. 例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仿句: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天空。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38.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39.[考题2] 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造数间临水轩斋。 40、造句式仿写题 [考题4] “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 (1)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2)父母把子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 (3)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 41,示例: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

,却展示出广博。 仿句:青春无语,却焕发出活力,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 42,示例: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 仿句:她伴着浙沥的小雨点,把美丽的故事讲给鱼儿,讲给青蛙;她跟着山间的小溪流, 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她带着归来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山村,传遍农家。 43,示例: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东望故园,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仿句:思念使诗仙举头望月,思念使香山居土忆江南春来江水。 44.按照“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摘自初中《语文》第二册《莺》)一句的结构,分别以“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为对象,各仿写一个句子。注意抓住季节特征,采用相同的语言结构。 仿句:百花争艳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季节,烈日曝晒的夏天是富有热情的季节,瓜果飘香的秋天是极具魅力的季节,白雪飘飘的冬天是最富遐想的季节。 45.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你是大河/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 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种子) 46.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示例: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仿句:特别是春末夏初,你看吧:绿的吊兰,粉的荷花,红的月季,又大又艳的牡丹,真是色彩绚丽,光彩照人。) 47.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示例: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仿句: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人生是一首诗,悠远的意境抒写着你失意的懊恼和成功的欢乐。 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 绎着你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48.仿照下面的句子,改变地点和内容,在后

夏末秋初的诗句篇六
《诗歌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分题材鉴赏

第一节 秦时明月汉时关

1、(1) 答: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2)答: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2、(1)答案: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2)答案: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第二节 无限风光一望中

1、(1) 答: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1分)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3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

(2)答: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2分) 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 “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2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2分)

2、(1)答:点题,点明时间、地点(1分);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1分);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相呼应(1分)。

(2)答:别渚孤鸟,数帆归舟,晚风凄凄、红叶凋零,寒云 惨淡、楼阁昏暗(2分)。此两联一句一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天的萧索,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人凄凉而沉重的心情(2分)。

(3)答:怀乡的孤独寂寞;怀古伤今的凄凉;国势日衰的悲愁;故国凄凉之感。(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分)

第三节 人生莫作妇人身——闺怨诗鉴赏例谈

1、(1)答案:“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宫墙)之内,白白消逝。“锁”字引出下面以落花飞出宫墙寄寓宫女渴望自由而不能如偿的怨情。

(2)答案: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可给)。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暗示宫禁森严,宫女不自由。

2、(1)答: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对具体内容的阐释各得1分,答“感情”分析2分)

(2)答: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二问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2分)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夫的思念之切。(2分)

第四节 天涯岂是无归意——羁旅行役诗词鉴赏例谈

1、答案示例:“寒灯”不但生动地画出了抒情主人公旅宿外乡的外在形象,而且绘出了抒情主人公孤单愁思的苦闷心情;诗人以“断雁”自喻,形象地展现了孤居凄清的处境。这两个词使抒情主人公抽象的心情形象化,有力地抒发了真情实感,读之使人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2、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3、答案示例:(8分)(1)(4分)万家团聚之际,驿馆长夜枯坐,只有寒灯相伴,表明诗人孤独寂寞之境;(2分)运用设问开篇,更能突出诗人孤苦凄凉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2分)

(2)(4分)“又”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2分)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2分)

第五节 掬水月在手——山水田园诗鉴赏例谈

1、(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2、(1)答: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答: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第六节 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别诗鉴赏例谈

1、答案:(1).“微霜”“鸿雁”两个意象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1分)从中表达了诗人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怀。(2分)

(2).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1分):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或劝勉对方要珍惜时光。(2分)

2、答案:(1)烘托手法 以流水、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反衬手法 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请。

对比手法 用作者与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有流露出答对友人的牵挂。

(2)艺术效果 营造了一个开阔的意境

思想感情 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第七节 水光潋滟晴方好——写景诗鉴赏例谈

1、答案示例:(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2、答案示例:⑴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⑵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⑶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注: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

第八节 人世几回伤往事——咏史怀古诗鉴赏例谈

1、答案:(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2、答:(1)、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第九节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例谈

1、(1)【参考答案】兰若的特点:花叶繁茂,幽雅清秀,芳华易落。

艺术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首联从兰若的枝叶落笔,用以衬托花色之美,颔联由茎及花,正面刻画。对比和反衬,“幽独空林色”一句,诗人以群花的失色来衬托兰若的卓越风姿。

(2)【参考答案】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感叹其芳华的凋落。诗人以物自喻,托物言志。借兰若的花叶繁茂、幽雅清秀来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2、(1)【参考答案】“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参考答案】表现手法:对比反衬。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第十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哲理诗鉴赏例谈

1、参考答案:

答:(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1分)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1分)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1分);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1分)。

(2)这首诗借鸟抒怀(2分),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1分)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1分)。

2、【参考答案】

(1)王诗:阴云中,含雨的晚云似在低垂慢移,静中有动,悠远含蓄。(2分)董诗:万顷秋江之上,双鸥飞舞,忽高忽低,静中有动,空阔寂寥。(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王诗阐述了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的哲理。(2分)董诗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第二章 分考点鉴赏

第一节 炼字型

1、【参考答案】“隐”和“没”两字特别传神。“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

2、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因为“敌”有对着、抵挡之意。 (步骤一)不仅写出空床和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氛围,而且突出了空床难寝无法承受素秋的凄冷(步骤二)抒发了作者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步骤三)

第二节 名句赏析型

1、(1)【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首先找出颈联(第三联),分清虚实:哪是实景,哪是虚景。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羇旅之愁,故园之思。第四联,

“好烟月”“钓鱼船”,故乡景物明朗,生活闲适自在。表现一种愉悦心情。明手法,第四联与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和表现的心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意思却一脉贯通,正因为羇旅愁苦,所以才留恋向往家乡自由闲适的生活。至此作者的意图就显豁了:以想象中的故乡美景、闲适生活反衬羇旅的愁苦,表达了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点明主旨。

2、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

答案: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第三节 形象意境型

1、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2、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第四节 语言特色型

1、答案:这些叠字不仅生动传神地塑造了荷花的形象,表现了词人疏神达思、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而且造成了一种轻灵、和谐、安谧而洒落的情调;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声韵美。这种情调和声韵美,与写“盈盈女”般的“袅袅”荷花,与写文人雅士品酒荷的特定场景,都极为合拍,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统一。

2、【答案】(步骤1)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2)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3)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

第五节 思想感情型

1、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要从抒情方式入手。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抓议论句。间接抒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还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反求情感。

2、【答案】“闲”“静”“又”(答出两个即得2分)。“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又”字:时光流转,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