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飘逸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3    阅读:

飘逸诗句(篇一)
《豪放飘逸李白诗》

飘逸诗句(篇二)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专题解说】

在群星璀灿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逸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朴素的明快和崇高的伟大就这样完美地统一在李白身上。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又兼各家之所长,他既以“豪放飘逸”而成为唐诗中不可企及的典范,又兼有旷达、潇洒、清新、俊逸之美。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李白诗歌的豪放特点,既表现在作为诗人的主体特点,也表现在作为描写对象的客体特点。就抒情主体而言,表现在诗的风格上往往具有: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描写的对象而言,则是: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诗歌中的飘逸是指其风格的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飘忽,磊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但是李白的飘逸绝不是弃世,更不是玩世,他的飘飘欲仙是不摒弃尘俗的,是一种玩味人生的手段。李白性格中的狂傲,是指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不是疯狂、癫狂,是指不畏权贵,不随流俗,一身傲骨,浑身正气。为此,建议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歌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体会此诗"豪放飘逸"的特点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2、体验诗中变幻莫测、惝恍瑰丽的梦游意境。

3、能够概括景色特点,梳理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

4、尝试展开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学法建议】

对诗中游历山景及幻入仙境的部分,展开充分想象,进行还原式鉴赏。

【课前预习】

1、诗人简介

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

此诗亦称《别东鲁诸公》。744年李白因遭排挤,上书请还,玄宗以其“非廊庙器 ”,

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回到第二故乡东鲁,心中悲愤难平。次年(745),他决定南游吴越,临行时,赋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东鲁友人。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浪漫的游仙诗。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吟,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属于歌行体。

(2)评点集粹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七言歌行,本出楚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城。昔人谓其以气

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卷六)

"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古来万事,亦岂有在者乎?皆如流水之不返矣。"(唐汝询《唐诗解》)

此篇即屈子《远游》之旨,亦即太白《梁甫吟》……之旨也。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 ([清]陈沆《诗比兴笺》)

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至醒后顿失烟霞矣。知世间行乐,亦同一梦,安能于梦中曲身权贵乎?吾当别去,遍游名山,以终天年也。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2、 预习思考

(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提及其余的山的作用又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3)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会呢?

(4)沈德潜说此诗“诗境虽奇,脉理极细”,请梳理诗歌的感情脉络。

(5)你有什么新问题吗?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自学评价

1、关于古体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般将唐以前创作的诗称为古诗,也叫古体诗、古风。唐以后的诗一般叫律诗,格

律诗,或叫近体诗。

B.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相对于唐代成熟的律诗而言的。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

言句,也有以五言、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C.古诗没有严格的平仄,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

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较大。

D.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各体兼善,但尤精七古七绝,杜甫称赞他的

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 ) 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 )送...

我至剡溪(shàn ) .

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 )脚著谢公屐(jī ) D.海客谈瀛洲(yíng )越人语天姥....

(lǒo )

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云霞明灭或可睹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

B. 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C.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D.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②沛公安在 ..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云青青兮欲雨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C.虎鼓瑟兮鸾回车 D.别君去兮何时还 ..

二、 文本研习

1、整体感知

全诗可分三段:

第一段(开篇至 )写。

第二段( )写 。

第三段( )写 。

2、第一段中,极力夸饰天姥山。先用用“ ”的瀛洲 (表现手法)

“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接着,诗人借越人之口,着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气势。 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横空出世、高峻挺拔、卓尔不群的外形特点,还赋予它极

强的动感。还用巍峨的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来 天姥山。

3、“ ”承上启下,开启梦境,引出下文。按照时间顺序,试着划

分层次,并仿照示例描述梦境,概括不同的审美感受。

(1)第一景:月夜。描述具体梦境:鉴湖映月,渌水荡漾,碧波涟漪,飘忽飞渡。

见其清幽秀美,令人神怡。

(2)第二景: 。描述具体梦境: 。 。

(3) 第三景: 。 描述具体梦

境: 。 。

(4) 第四景: 。

境: 。 。

小结:每一幅画面具有各自的鲜明色彩、意境,又在整体上形成五彩兼具、壮秀同得

的形象审美领域,摇曳生姿,惝恍瑰丽。

描述具体梦

4、、试着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进行一句话评点。可以从思想内容方面,也可从文中作用方面,还可结合诗人际遇进行评价。

三、 问题探讨

1、《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对这首诗所写的“梦”,素有两解。《唐诗解》(唐汝询)云:“(诗人)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于是魂魄动而惊起,乃叹曰,此枕席间岂有向来之烟霞哉,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言下之意,烟霞是诗人属意已物,“梦”代表诗人所追寻的理想。而清代陈沆《诗比兴笺》中却云:“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唐诗百话》的作者施蛰存先生有同此说,并断言天姥之梦是“可怕之梦”。你赞同哪一种看法呢?如果都不认可,你觉得诗中是一个怎样的“梦”?

2、对此诗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解释,有怨恨说,有理想说, 有归隐说,有人格伟大说,等等。谈谈你的观点并说出你的依据。.

四、活动体验

学习本专题李白的诗歌时,我们陶醉于朦胧的月色,我们沉醉于浓郁的酒香。我们看到了一个“风歌笑孔丘 ”的李白;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一个“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

说说你心目中的李白形象。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李白的思想情感。

2、 感受李白诗歌自然飘逸的艺术特色。

【学法建议】

紧扣“独”字逐层解读,深入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

【课前预习】

1、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2、 预习思考

(1)题目中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2)诗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3)如何看待李白的酒月情结?

(4)你有什么新问题吗?

★ 互动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自学评价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月既不解饮(懂得) B暂伴月将影(和) ..

C永结无情游(没有情意) D相期邈云汉(高远) ...

2、用诗化的语言,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150字左右的散文。

二、文本研习

1、整体感知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句--- )写___、___、___、____四样事物。诗旨表现作者____之情,却举杯邀月,幻出___、___、___“三人”;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心情未能改变。 第二部分( --- )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________的题意。

第三部分( --- )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处境,也表现了他____________的性格。

2、诗人上场时,背景是___,道具是___,登场人物是___,动作是___,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这是用了___手法,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3、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和影子毕竟是“____”的。更突出了作者的___。

4、诗人已经渐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出了月儿对自己的一往情深,并与之相约在那邈远的天上仙境再见。

三、问题探讨

1、《月下独酌》中“月既不能饮,影徒随我身”两句,表面上看来,一说“月”不会喝酒,一说“影”白白地跟在身上,试思考怎样理解这句话更好。

飘逸诗句(篇三)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飘逸诗句(篇四)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东明实验中学 单允霞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

一、导入: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没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追求完美的不容有卑屈的人格,在他的笔下一切高山大川都像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海不复回”,他眼里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眼里的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处处以自己吞吐宇宙的豪气,赋予自然景物以崇高的审美价值,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悟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二、作者生平及思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隋时因罪流徙中亚,他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曾进住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年幼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教育,青年时接触过道士和纵横家,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四分之一,其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三、《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背景介绍:

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表白自己心情的诗。全诗既写梦境,也写现实,构思缜密,极富想象,将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这是诗人迭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觉得只有梦境才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一旦接触到现实,只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呼喊。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这首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適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二)内容研读

1.听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⑵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惊,

⑶虎鼓瑟兮风为马:演奏 ⑷失向来之烟霞:代神异的景象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服侍 (6)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

⑺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确实

3.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

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 ⑵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

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4.理清本诗结构 :

一.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

二.梦游幻境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 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

梦境消失 无限留恋

三.抒情表态 蔑视权贵 反抗现实

5 研读

〈1〉第一节

⑴学生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2〉第二节

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⑴学生齐读第二节

⑵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明确:月夜→寂静清幽 白昼→壮美奇绝 傍晚→离奇险怪 夜晚→壮丽辉煌

⑶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总结: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

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⑷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第三节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李白一生倘佯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合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其想象和夸张的才能。

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

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⑵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6 诗歌小结

(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明确: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

八千丈”)、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7艺术特色

⑴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四 、结合赏析自读《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诗人下笔点题,突出一个“独”字。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一壶酒”已见冷清,“独酌”、“无相亲”重复渲染,倍见孤独之情。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对照,形成了一层转折。然而诗人展开奇妙想象,邀来天上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兴。冷清的场面又显得气氛热烈,情调也变得乐观。由孤独变为不孤独,这是又一层转折。

中间四句,两层转折,尽管诗人主观上如此盛情,却痛苦地感到:月亮毕竟不会饮酒,自己的身影也不能举杯对酌,只能徒然伴随自己而已。“既”、“徒”二字,紧相呼应,显露出再次失望的心境。这是一层转折,由不孤独又变为孤独。接下去,诗人进一步自我解脱,遗憾虽然遗憾,但如此美好的良宵岂能虚度!暂且与明月和身影为伴,在春暖花开之日及时行乐吧。诗意稍稍扬起,然而,这种强颜为欢却掩不住心灵的悲哀和凄凉,联系开头“独酌无相亲”可知,诗人正是饱尝了人生的苦味和现实的沉重打击后,才有意避开这黑暗昏浊的世界,来独自“行乐”,徘遣心灵的苦闷。

“我歌月徘徊”以下四句,写自己醉舞高歌的情景。诗人对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倾听自己的歌声;影子陪自己起舞,舞兴正浓,影子也显得零乱。直到醉倒之后,醉眼朦胧,月光看不见了;躺在花丛,影子也不得不与自己分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明月、影子写得极富人情味。

接着诗人将笔锋一转,提出自己诚恳的愿望。“无情游”很值得玩味。月亮、影子都是没有知觉情感的事物,李白与之交游,故称“无情游”。“云汉”,是银河,这里指天国。诗人与

飘逸诗句(篇五)
《豪放飘逸李白诗》

飘逸诗句(篇六)
《豪放飘逸李白诗(精品课件)》

飘逸诗句(篇七)
《道教清境与李白的飘逸诗风》

第28卷第1期

No.1Vol.28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NingxiaTeachersUnivercity(SocialScience)2007年1月Jan.2007

道教清境与李白的飘逸诗风

杨晓霭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学道求仙、服食炼丹几乎贯穿了李白一生。李白曾两受道箓,成为道教徒。那么,道教信仰与其诗歌飘逸”的超迈精神、道境的超绝无限与创作以及诗歌风格的形成有着怎样的深层联系?从道境的玄远窈冥与“

清”为美的审美理想。“飘逸”的洒脱韵度两个方面,可揭示李白超迈不羁的人格追求与以“

关键词:李白;道教;清境;飘逸;诗风中图分类号:I207.22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杨晓霭(1962-),女,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P210)

李白“始终是个世外的道士”,尽管他思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91(2007)01-0021-04

道境的玄远窈冥与“飘逸”的超迈精神老子论道,曾以“恍惚”、“窈冥”等扑朔迷离的词语及闪烁不定的句式,将其描绘得玄而又玄,但正如南怀瑾所解:“恍惚是形容心神灵明静照的境界”,“窈冥是形容深远清明的境界”。[3](P248)其精神内核就在“清虚”二字上。清即道性,清境即道境。

[4]

仙尊道君“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洞

想的构成驳杂,但其主导未出道家———道教界内。他不但以道教教义为高标,塑造着自己的人格风范,而且以道境为理想作毕生不懈的追求。其飘逸诗风,正是他体悟“道”境的产物。然而,探讨李诗与道教关系者,多着眼于诗人寻仙访道的具体活动及其诗作中对道教典故、神仙意象的运用,对道教信仰与其诗歌风格的深层联系,尚涉笔不多。本文拟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作为道教教义核心的“道”,具有不同层面的多重意蕴。依据历代道教学者较具普遍性的论述,我们将其形态特质概括为四:(一)玄远窈冥;(二)超绝无限;(三)流动变幻;(四)逆向体悟的思维方式。它们均深刻作用于李白的艺术趣味、艺术构思,体现于取材、炼意、造境、建构诸方面,形成了飘逸诗风。“飘逸”,司空图描述为:“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

[2]

者期之,欲得愈分。”悟其品格,贵在精神超迈,气

天福地“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烽烟迅

[5]

,为清幽虚灵之境。远”

李白一生两受道箓,在唐诗人中绝无仅有;他

(《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诵六甲”十五游神仙,仙(《感兴八首》其五),“游未尝歇”云卧三十年,好闲复(《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爱仙”五月寻仙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毕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生孜孜以求的正是这样一种清境,想做一个挣脱一切人间束缚的活神仙。他当然也求功业,“愿为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这辅弼,使寰区大定”

是他对道的体悟的另一方面,并不以放弃仙道为代价,我们将在下文中作专门论述。对“道”的这种体悟,对“清境”的执著追求,造就了他“天为容,道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韵飞动,境界清虚。无论从创作或欣赏哪一方面把握,都可谓是一个同于“道”的境界。而李白则始终以道教徒的执着沉迷,以穷化探元之心,在诗中体悟建构着这一境界,塑造出“谪仙人”的自我形象。

超迈不羁的人格精神和以“清”为美的审美理想,充分体现在他的诗歌之中。

-21-

(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9月《李太白全集》

第一版,本文所引李白诗文均出此书。)1046

天山道士达到“无人知所去”之“仙境”的丝丝怅道”惘。而当诗人50岁,再赠丹阳周处士时,识得“之真趣而择胜独处,心如闲云,身同仙人,便是他诗中的命意所在了: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枉白纻词,放歌丹阳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横山居处的幽谧与周处士“得意”超然的心态交融一气,俨然如同仙境。而清虚诗境的建构,显然是傲”诗人“合道”心理状态的映照,水色川光的““秀”,更见诗人超迈之神。

据袁行霈先生统计,李白诗中表现自然宏伟峰)10壮美的意象如巫山,出现了15次;雪山(崖、次;天山(台、崖、河、津、梯、姥、关、门、镜)61次;青山21次;云山(海、林、松)20次;雷(雷霆等)21次;江(江水)60次;波(波涛、波澜等)74次;河(黄

[6]

河)41次;海(沧海、沧溟)64次。以此与清新优美

首诗中,涉

及游仙体道内容的达200首;而全部诗歌中“清”约258见,由它组合的典型意象80多种。如:清境、清歌、清溪、清风、清淮、清扬、清秋、清露、清波、清水、清酒、清樽、清芬、清迥、清虚、清深、清川、清池、清泉、清飚、清淡、清琴、清声、清昼、清光、清幽、清夜、清广、清盼、清真、清香、清寂、清吹、清齐、清晖、清浅、清乐、清江、清源、清切、清猿、清泠、清镜、清景、清宴、清辉、清禁、清澄、清角、清潭、清筝、清管、清妙、清英、清津、清谧、清端、清净、清都、清威、清澈、清朝、清唳、清晓、清兴、清论、清赏、清朗、清阴、清廉、清泠泉、清虚心、三清、太清、心清、紫清、霜清、天清、余清、泰清、凄清等。这里,“清真”是李白树立的诗歌标准;“清芬”是他仰慕的高人风范;“清兴”、“清赏”为自娱遣兴的情趣。欣赏音乐,以清歌、清乐、清声、清吹、清露、清清琴、清筝、清管为妙;观赏风景,则清风、溪、清泉,唯“清”最佳;甚而猿鸣鹤唳,山花春晖,唯“清”为美;醉人的酒,自然是“清酒”、“清樽”;说清谈”、“清论”。以“清”观之,则物起话来,当然应“

皆着“清”之色彩,于是,具有“清”之品格的意象,亦倍受诗人青睐。如皎洁清明的“月”,约304见;清冷高峻的“松”,116见;高远孤清的“云”,353见。清雅朴素的色彩如青,212见;碧,103见;绿,

的意象比较,独“月”一项的数量就与它们的总数相差不远。通常我们多强调李白好用雄伟高大、非凡奇特物象的一面,总以为诗人着意创造的是崇高的审美佳境。从诗人选取的意象看,李白借行云明月、春风秋雨、渌水碧霞、青霭紫烟等建构的空灵明净、虚静清幽境界的诗篇,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前者,何况宏壮意象中也不乏清静的意蕴。难怪他同时代的诗评家、诗人都给了他“纵逸”、“俊逸”、“清新”、“清人心神”的评价。

“清”是凡俗喧嚣的对立物,追求清境是抗俗,其中包含“不屈己,不干人”的人格力量,是所谓“落落欲往,矫矫不群”,闪烁着“高出世尘间”的超迈精神。“清”又是道性,要达“清境”,关键要“道在”。李白在不少诗中歌吟过“道存”、“迹高”、“地闲”的关系。《赠嵩山焦炼师》称其“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赞胡紫阳“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北山独酌寄韦六》记自己所居北山离“风尘”未远,但是“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诗人“摘朱果”,“养玄牝”,意旷神逸,清寂若仙居。这种“道在喧莫染”的体认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20见;渌,23见;白,253见;素,32见。其它如春

风秋霞、萝月烟云等等清虚形态的意象,都由诗人任意驱驾,结构的“清”句,俯拾皆是,构织的诗境,已达到了清冥虚灵的界域,亦可谓达到了同于“道”的境界,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山中问答》、《夜泊牛渚怀古》、《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赠卢司户》、《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春夜洛城闻笛》、《谢公亭》等等,尽管题材有异,诗人都能将清谧的环境与超然的心境高度统一,创造出迥异于他人的“太白佳境”。

对“清境”的体认、建构,贯穿了诗人一生的创作,他出蜀前的诗作,几乎每一首都描绘“清境”,其中《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已被历代论者公认为代表作。年轻的诗人,身在戴天山,心合神仙道,把道士的居处与自己体验的道境直接比照联想,静幽清谧的诗境象征了道境,但似乎有些“凝滞于物”,诗人“愁倚两三松”的形象中透出自己还未能象戴

-22-

的揭示,仿佛非常接近,而实有天壤之隔,陶渊明,乃在弃绝“车马”,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的“心远”缚,归于田园,躬耕自守,亦即回到社会下层,故诗风也走向人间的淳朴。李白同样在寻求这样一个“心远”的妙境,只是他将心寄托于“道境”、“仙境”,他要通过寻仙体道的实践,建构一方“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境界,做一个惊动人主、迥异于芸芸众生的高道真仙;这其间包含着功利的追求,因而在清静的道境中,有着最热切的企求。李白式清静诗境的构筑,也决不同于王维的“空”“淡”为审美理想的山水田园诗。只要将王维的“空”境与李白之“清”境比较,便可明显看到以禅机悟会的摩诘诗境与仙心入化的青莲诗的不同。王维倾力追求的是“静”“闲”的内心体验,看重心理的“自由”,精,因此,“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神的“寂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总是静悄悄地与山水融为一体,显得那样恬适静穆。而李白“清境”中活动的人物,总是拔地而起,升向太清,既追求心灵的“自由”,也追求身体的“自由”。其中所体现的也正是道与禅的不同。

正由于李白与陶渊明以至王维式的“归去来兮”的界域不同,李白在追求“道境”的同时,拼命地想象着人倏忽变化成仙、一刹那进入仙界的美妙天地,“仙人”形象成为他超世精神的象征。因此,他可以心仪陶渊明的“羲皇上人”,追逐王维们的山水美景,却更神往山林中的神仙洞府,河上公式的冉冉升空;既受帝王的礼遇,又不受人主的管

[7]

辖,实现“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的拔

逸。

道境的超绝无限与“飘逸”的洒脱韵度道至大无外,其微无内,“常无”而“常有”,超绝一切,无限、永恒;“致虚极,守静笃”。而体认“常”道,便能与“道”合一,同于道而达无限与永恒。李白诗中对这一境界的体验、认知,表现为两个层次:(一)“偶与真意并”的身世两忘之境;(二)“相看两不厌”的主客自适之境。

李白在诸多诗中抒写其得“道”的体验,其重要一点即表现身心两忘的“天仙”洒脱:“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身世如

(《金门答苏秀才》)“两忘,从君老烟水。”采珠勿惊(《送蔡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龙,大道可暗归。山人》)“当其得意时,

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偶与真意并,识身有无?”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顿觉世情薄。”始探蓬壶(《秋夕书怀》)“事,旋觉天地轻。”花将色不染,水与(《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其一)而最心俱闲。”

得其神髓的,乃首推《山中问答》,诗曰: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窈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清境、桃花流水,在李白的审美观照中乃长生的仙境而已。仙境之获得,其要在“心间”。心间者,“身世如两忘”、“安识身有无”、“顿觉世情薄”、“旋觉天地轻”之谓。如此,则“得心”、“得意”,“暗归大道”。其中真意,不可说,亦不必说!故诗人只是会心地微笑,充分享受着“非人间”“仙境”里的精神愉悦。

上学之士,时吴筠《玄纲论・神清意平章》说:“有高兴远寄,陶然于自得之境,为真仙可接,霄汉

[9](

本文所引吴筠之论均出《玄纲可升者,神之王也。”

俗。《赠卢徵君昆弟》称赞卢氏兄弟有河上公的风范,“观化游无穷”;《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颂扬裴使君有河上公的“仙标”,“拔俗数千丈”;写自己“凌云霄”的向往,也是“直上数千尺”,“朗然合太清”,“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渴望“心远”与“道合”、“元化并”的同时,身体也能“高飞向蓬瀛”,“直出浮云间”。身欲为神仙的诗作,仅“《古风》两卷近七十篇”中,就占了“十三四”,并且,“往

[8]

往写仙是仙”。即使得心清境的世间人,均显得神

论》)《心目论》中说,忘形则“睹有而如见空寂,闻韶

而若听谷音”。将这位道教理论家的论说与《山中问答》的意境比照,李白所描绘的正是“真仙可接”、“霄汉可升”的“陶然自得”之境,与他“好道心不歇”所体验的道境为同一内蕴。因此,诗中的“笑而不答”,绝非真有俗人问,己则笑而不答,如同一般鉴赏者所理解的是“表现了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其真韵乃在仙心。《而庵说唐诗》云:“此诗纯是化机。白作此诗,如世

[10]

尊拈花;人读此诗,当如迦叶微笑。”而庵虽然借

朗气清,姿态娴雅,如同仙人一样:孟夫子“红颜弃

(《赠孟浩然》),革处士“轩冕,白首卧松云”列子居郑(《赠张公洲革处士》),王少府“圃”,“心闲游天云”皎(《赠瑕丘王少府》)……人养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成“清芬”高德,炼就拔俗“仙标”,身、心得到“绝对”自由,这就是“谪仙人”的追求,“谪仙人”的飘

释家禅机顿悟加以解说,似于李白体道稍有隔膜,但他点出了契入诗意的“机关”。诗中“笑而不答

-23-

心自闲”是忘己,“桃花流水窈然去”是忘物,而实现身世两忘的境界正在“非人间”的“别有天,即“凌霄汉”、“接真仙”的“清境”圣天。这个境地”

界中透露的既有超尘拔俗的精神,更有“仙人”潇洒的韵度,构成了李白“飘逸”诗风的重要特质。读这种诗,要当“得意忘言”,若粘滞于字面,则不免隔靴搔痒。如果说《山中问答》传李白气韵风度,《独坐敬亭山》则揭示此韵度何以获得之理。诗曰: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心灵感受,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虚幻的,而对一个道徒来说,当时所获得的愉悦是真实的,由此幻化的神仙情事也是真实的,所以,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仙游的“碧,他的山水漫游,即为仙游。《登峨眉山”“非人间”山》,“冷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登泰山》则“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其它,如西上莲花山、梦游天姥山、焦居山望寥山、江山望皖公山、避地司空原,访商山、嵩山、登太白峰、望终南山,莫不如此。这种由登高遐览而幻出仙境的构思几乎成为李白山水仙游诗的建构模式,诗人总是挟仙气而凌虚笔,山水因仙而生灵气,仙依山水而显真切,幻境化“真境”,避免了纯粹宗教诗的枯燥,获得了如临其境的韵致。这种构思定势说明,李白尽管写仙是仙,诗中充满仙韵,但“仙韵”的获得毕竟是借山水来实现的,所以如何处理主客体的关系是获得仙韵的关键。

吴筠《玄纲论・虚白其志章》以为:“不悲不乐,恬淡无为者,谓之元和。非元和无以致其道也。”所谓的“元和”心态,由庄子用心若镜之论化来。《庄子・天道》云:“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应帝王》又云:“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目生物而不伤。”意思说,主体对客体的观照,如同照镜子一般。处在静观状态的心就像一面镜子,所照的东西,可以明晰地映在心中,而作为观照主体,对这个“映象”的到来,用不着送往迎来,也不必收藏储备。物映“心”中是自然,人观外物也是自然,二者各按其本态存在,物我各自独立,互不干涉,故物自在自为,人亦自在自为,“相看两不厌”。只有如此,人才能冥心于道,变喧为静,保持自身的潇洒超逸。《独坐敬亭山》的旨意

正在揭示这体道的途径。诗中写了四种意象:众鸟、孤云、我、敬亭山。四者构成主客双重关系。“众,这两者的虚化,为主体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造成了“清境”,又写出主体对客体的超然观照。正因有超然情怀,故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都自适自足。《浔阳紫极宫感秋作》之“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游敬亭山寄崔侍御》之“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正可以为此诗作注脚:静观澄照,最为甚之乐;主体一方面忘掉自身是什么,同时也就感觉不到客体是什么,忘我、忘物,唯一存在的只是悟道的体验。能臻此境,即使与禽兽相处,同样各自闲适无猜。《上安州裴长史书》记自己与逸人东岩子隐岷山之阳时,“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他在《赠张公洲革处士》诗中颂扬“真时登隐士”革处士有“清芬”高德,其中一德,便是“张公洲,入兽不乱群。”宣扬的都是这种物我双忘,主客自适的道境。正因为这样,李白诗中对主客体的处理,很少像柳宗元那样,描绘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交融之态,而往往是“一身自潇洒,万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自然万物是进物何嚣喧”

入道境,获得“仙心”的环境氛围,它们的作用在于

莹“清耳”“洗心”“娱人”,而使人“从兹得萧散”。(《禅师房观山海图》)打个比方,

天地自然是他炼丹的熔

炉,诗人“修炼”其间,求的是“大还”,而不是“丹炉”。即在李白看来,我不是要与物(山水)融为一体,而是要与“道”合二而一,但物(山水)自然却正是他要与道合一的辅助,如丹炉一般,没有丹炉也就无法炼成仙丹。

炼丹也好,体道也罢,目的都在成仙,飞举。尽管李白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实现,为此到晚年还生出许多悲概,形诸诗中,但却“执迷不悟”,不改初衷。吴筠在《玄纲论・以有契无章》中曾大讲神仙可学的道理,其要在所谓“得性(道)遗形之妙”,以为“以无系有,以有合无,故乾坤永存而仙圣不灭”,“是以炼凡至于仙,炼真合乎妙,合妙同乎神,神与道合,即道为我身,所以升玉京,游金阙,能有能无,不终不殁。”说白了,只要你心与道合,即使凡体肉胎,也能一举成仙。李白“冥心与道合”的追求,与吴筠的这套大论,一脉相通。他对“道”之超绝无限的体认越发膨胀,往往就直接将自己“放大”为仙:我既已神与道合,道亦即我身,我亦即仙人。天台司马子微不是“谓余有仙风(下转29页)

-24-

向越大,才干就越强,志大才疏者也大有人在。释既而文莹《续湘山野录》在记姚嗣宗事后,又载:“一庸生张(原注:忘其名),亦堂堂人,蝟髯黑面,顶青巾缁裘,持一诗代刺,摇袖以谒杜公,曰:‘昨夜云中羽檄来,按兵谁解扫氛埃。长安有客面如铁,为报君王早筑台。’祁公亦异之,奏补乾祐一尉,而胸中无一物,未几,以赃去任。”这大概是一个绝好的反面例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以诗中的词语定其才干,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与其说此张生口吐狂言,不知天高地厚,不如说杜衍太敏感了。诗就是诗,诗人就是诗人,能把他诗中所写的话当真

吗?《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引北齐阳松玠《谈薮》:“梁奉朝请吴均有才器,常为《剑骑》诗云:‘何当见天子,画地取关西。’高祖谓曰:‘天子今见,关西安在焉?’均默然无答。”吴均在诗中说能取关西,梁武帝萧衍就叫他实践一下,付之行动,吴均无言以对,大话破产。恐怕这不是吴均诗作得不对,而是梁武帝对待诗的态度不对,因为他太把诗人诗中的话当真了。诗人在诗中是可以说说大话、吹吹牛皮的,自视高一点不仅可以,也是需要的。诗能缺少热烈的感情和天真的向往吗?不然,诗不也太单调和枯寂了吗?

[责任编辑

安正发]

吗?“真诀(上接24页)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自从茅氏得”的“狂客”贺监不是呼我“谪仙人”吗?“仙人”的我,何能“拘挛而守常”,是故一言一行,务求脱弃凡俗,挣脱常规。运之诗中,则多“造出奇,“不可以寻常胸臆摸测”的“天仙之怪,惊动心目”

词”。仅以人常称引为“惊人的夸张”的诗句而言:

(《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北风行》)“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横江词》)“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棺阁。”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铲却君山(《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好,平铺湘水流。”狂风吹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这种我心,西挂咸阳树。”

夸张,已超越了修辞学或文艺创作手法所谓廓大事物的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意义,而是一种不以常规为参照,只凭自我体验,直接表露出的某种情绪、某种心态,它的真谛在诗人的仙化放大。在一个仙化放大了的“自我”眼里,不但“真力弥满,万象在旁”,万事万物可以任我召唤,随意剪裁,天地八荒也能自由弛聘,诗人的神思不受任何羁勒、拘牵。这才是千古一人的李白式的洒脱,李白式的飘逸。

参考文献:

[1]胡适.白话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M].历代诗话本.

[3]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4]隋书・经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序[A].全唐文(卷924)[C].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0.

[6]袁行霈.李白的宇宙世界[J].中国李白研究,1990,(上集).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7](东晋)葛洪.神仙传[A].(宋)李日方.太平广记(卷10)[Z].北

京:中华书局,1961.

[8](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1)[M].历代诗话本.[9](唐)吴筠.玄纲论[M].四库全书本.

[10](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5.

[责任编辑安正发]

-29-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