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古代诗歌中的风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12    阅读:

篇一:《古诗中的“风”》

古诗中的“风”

一、东风

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东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反衬“伤逝”之情,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渲染离别情绪,如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3)象征专制者和造成悲剧的恶势力,如陆游《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4)比喻重要的条件,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俗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南风

古诗中的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如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有时还用于寄寓思乡之情,如李白《寄东鲁二稚子》中的“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烘托恬淡的心境,如刘攽《新晴》中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2)南风也叫“薰风”,如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三、西风

古诗中的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西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寄托相思之情,如李清照《醉花阴》古代诗歌中的风古代诗歌中的风

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感伤韶华已逝,如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渲染凄凉气氛,寄寓身世之伤,如马致远《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辛弃疾《水龙吟》中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蒋捷《虞美人》中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4)营造苍茫、悲壮之美,如李白《忆秦娥》中的“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四、北风

古诗中的北风即冬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渲染游子怀乡之思,如汉代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2)抒写伤别之情,如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3)比喻强劲势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郑思肖《寒菊》中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通过上面对古诗中的“风”的内容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吧

篇二:《在古诗词中东西南北风》

在古诗词中,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是带有季节性的。。可以把诗词里的风简单对应为,东风-春风,西风-秋风,北风-冬风。南风往往指的是暖春和夏季的风。古代诗歌中的风

东风通常指春风,常代表如春天般积极美好,欢欣的情感,或是闲愁相思。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便写出了春风吹来时,百花齐放美丽繁盛的一派春景。当然春风也容易使人生愁绪,所以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说的还是春天的事,但无疑平添惆怅。

古代诗歌中的风

西风则是寂寞凄凉伤感的意象,常在秋天的诗句里。比如: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的西风把游子的形象衬托得更加孤独

北风是冬季肃杀凛冽的意象,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尤其是边塞诗之中。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冬季大雪纷飞之景。又比如: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 风吹柏树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这是以物咏志了。

南风的意象比较模糊,诗人用得也少,但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比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此诗中南风似老友,趣味盎然安慰诗人淡淡寂寥。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在诗词中的意象也往往是积极美好的了。

篇三:《浅议古诗中的东南西北风》

浅议古诗中的东西南北风

抓意象明意境是解读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切入点,风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意象。风有四季之别,有方向之分,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差别很大。

东风一般代指春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诗人笔下,东风等同于春天,“东风面”即是“春光无限”,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凭借的是春风之力。“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海棠花在春风吹拂中透出华美的容光。春天的典型景象便是百花争妍,所以“东风”总是和花结合在一起。春天充满着生机,孕育着希望,自然景象美不胜收,借东风来表达喜悦之情是很常见的。但美好的事物总是不长久,于是又有了借东风表达对春天逝去的伤感,抒发相思离别之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力竭,连百花也凋谢了,以春天的惜别烘托别离的苦痛,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楼“东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也唤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囚居异邦的愁绪,这种哀愁犹如一江春水绵绵无尽。

有一句俗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仿佛是天生的对立,西风通常代指秋风,如果说东风象征着“乐”,那么西风就蕴涵着“悲”。两者截然迥异。秋风是萧瑟凛冽之风,正如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所写,秋风所至,草木枯黄,万物凋零,因而西风总是和愁苦结合在一起。词人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中“帘卷西风”暗含凄冷之意,抒发的是相思之苦。同样,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着力表现游子的羁旅之思,前三句写到了九种景物,其中最具悲凉色彩的“西风”功不可没,虽然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无处不留痕迹,“西风”映衬着“古道”“瘦马”“夕阳”,色调昏暗萧索,很容易让人感到凄凉哀伤,于是“西风”又代指游子之愁。

古代诗家特别钟情于东风与西风,因为春秋两季是最富有诗情的季节,最能触动诗人的心弦。伤春与悲秋是诗歌里永恒的主题。

中国大部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南风,如《观刈麦》“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中说在一夜之间,湿热的南风似乎就吹熟了小麦。冬季盛行北风,它往往伴随着严寒和冰雪。如《诗经》中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雱”是雨雪下得很大的意思。又如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都是塞北风光,都是纷纷扬扬的大雪,北风席卷大地,送走了大雁,连坚劲的白草都被刮得折断了。同时北风通常也称朔风,如“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

综上所述,东南西北之风正好基本对应着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南风与北风多是客观描写,与方向有一定关联;而东风与西风往往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它们与风向关系不大,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处的“东风”便是东来之风。古代诗歌中的风

1

2

3

4

(参考答案:1.南风2.西风3.春风4.北风)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