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赵翼论诗写作手法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05    阅读:

篇一:《论诗 阅读及答案》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4分

)

李白 杜甫

2.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

)

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3.整体感知全诗,作者就

“论诗”提出了什么见解主张?

4.前两句诗中,作者为什么要评论李杜诗歌的

“不新鲜”

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

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新鲜而作前两句,更重要的是想反衬后两句

6.一,二两句是否在否定李白,杜甫的成就吗?为什么这样说?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引用前者是为了突出后者。

7.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主张?

主旨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篇二:《论诗赵翼》

《论诗(清 赵翼)》赏析及练习

赏析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

年。

鉴赏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二句诗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因循守旧。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诗歌语言浅近,直抒胸臆,作者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为例,评价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接着笔锋一转,发表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卓越见解:随着时代发展,诗歌创作也要推陈出新,不能停滞不前。每个朝代都会有新人涌现,发展、创作是作者论诗的核心与灵魂。

【鉴赏关键点】只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

【思想内容】此诗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惟

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名句赏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认为,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

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练习

1、清朝赵翼《论诗》: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2、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可清人赵翼却在《论诗》中另辟蹊径,用“ , ”道出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创作真谛。

3、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风骚”原来指《诗经》里的“ ”和

屈原的《 离骚 》。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主张?

主旨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5、作者说李杜诗篇“已觉不新鲜”,是否在故意贬低两者的成就?你如何理解?

不是。这里的“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尽管李杜诗篇万口传诵,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6、读前两句诗看作者是否否定了李杜诗篇的成就,如不是,应怎样理解?

作者并不是要否定李、杜诗作的杰出成就,而是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时代性。各个时代都会出现天才诗人,说明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的风骚。

7、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含义及其蕴含的哲理。

含义: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涌现出自己本时代的杰出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哲理: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就是这样在一代一代人才辈出、推陈出新中不断发展、 前进的。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

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为什么会广为流传?

赵翼认为各个时代都会出现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观点新颖,提倡创新精神,符合时代潮流,广泛流传。

9、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10、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同意。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甲】论诗·赵翼(略)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1)甲诗中“李杜”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轻薄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

(2)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甲诗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篇三:《论诗》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传:相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江山:国家。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赵翼论诗写作手法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赵翼论诗写作手法

1.默写:(1分)

2.解释下列词语:(2分)

(1)传: 。 (2)江山: 。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2分)

(2)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2分)

(3)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2分)

赵翼论诗写作手法

(4)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 。(2分)

(5)“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2分)

4.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4分)

5.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赵翼论诗写作手法

练习资料答案赵翼论诗写作手法

1.默写:,各领风骚数百年。

2.解释下列词语:

(1)传:相传。 (2)江山:国家。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2)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 “李杜”分别指:李白 杜甫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5.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篇四:《赵翼:论诗》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翻译: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赵翼:论诗

赏析:

第一、二句诗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力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的心中唤起他对现实和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诗人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集中地体现了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这表现在<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还礼利用发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创作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此来象征他与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离骚>这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作者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的特征,也就是?骚?诗传统,即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主要特征。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鲍照、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篇五:《赤壁翻译赏析_作者赵翼》

<赤壁>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赵翼。其全诗如下: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赤壁翻译赏析_作者赵翼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苍浪。
[译文]
又到了当年赤壁之战前曹操横槊赋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时节了,但大地上已经没有魏国了;放眼大江依然东去,如果周瑜般的人物又在那有?三国时期的人物千秋永在,这一片大好河山,只不过是历经百战的一片战场。
[鉴赏]
本诗曾经入选全国成人高考语文试题,是一首怀古诗,借用典故、工巧对仗,时空对照、昔今反差,以冷静幽远的笔墨自我抒怀“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超凡心境。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赞美大自然诗歌

下一篇: 牡丹古诗词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