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有关于侠客的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08    阅读:

篇一:《唐朝侠客诗风 ——林宗正在复旦大学的讲演Document》

学以成人

日期:2014-08-1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图片说明:杨国荣 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AJournal of ComparativePhilosophy编委,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11种,2009年出版)。多种论著被译为英、韩、德等文在国外出版或发表。

学以成人 ——杨国荣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核心观点

“学”在宽泛意义上既涉及外部对象,又与人相关,“成人”则指成就人自身。狭义之“学”主要与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相联系,以“成人”为指向的广义之“学”则以知与行的统一为其内容。

这一视域中的“学以成人”相应地意味着:在知与行的展开过程中成就人自身,其中既涉及本体与工夫的关系,也关乎性与习的互动。

学以成人的讨论,既涉及如何理解“学”(何为学)的问题,也关乎如何“成人”(如何成就人自身)问题。以中西哲学的相关看法为背景,可以注意到以上论域中的不同思维趋向。由此作进一步考察,则不仅将深化对“学”与“成人”关系的理解,而且可以在更广意义上推进对如何成就人自身的思考。

为学的广义内涵

“学”在宽泛意义上既涉及外部对象,又与人相关,“成人”则指成就人自身。首先可以关注的是以认知或认识为侧重之点的“学”,其传统可追溯到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之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Knowyourself)。这里的“你”,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人,认识人自身,旨在把握人之为人的特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以上看法一方面意味着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关乎人和神之别:人既不是动物,也不是神。在此意义上,认识人自己,意味着恰当地定位人自身。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这里的美德主要是指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正是这种规定,使人区别于其他对象。把美德和知识联系起来,体现的是认识论的视域。作为与知识相关的存在,人主要被理解为认识的对象。以“美德即知识”为视域,与人相关的“学”,也主要展现了狭义的认识论传统和进路。

在近代,对“学”的以上看法,依然得到了某种延续。康德在哲学上曾提出了四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人是什么?”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具有综合性,涉及对人的总体理解和把握。康德对“人”的理解涵盖多重方面,包括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人的规定,以及从价值论的层面把握人的价值内涵。从实质的层面看,何为人这种提问的方式,仍然主要以认识人为指向。就此而言,康德对人的理解基本上承继了古希腊以来“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的传统。

除以上传统外,对与人相关之“学”的理解,还存在另一进路,后者具体体现于中国的儒学。先秦儒家奠基人孔子的经典《论语》,第一篇是《学而》,其中所讨论的,首先便是“学”。先秦时代儒家最后一位总结性的人物是荀子,《荀子》第一篇即为《劝学》。在儒家论域中,“学”既涉及“知人”,也关乎“成人”,从而表现为知人和成人的统一。这种理解,也体现了中国哲学关于“学”的主流看法。

理解人的以上视域,在中国哲学中首先与人禽之辨相联系。“人禽之辨”发端于先秦,其内在旨趣在于把握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人禽之辨”同时表现为“人禽之别”。就其以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为关切之点而言,“人禽之辨”所要解决的,也就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对人的以上把握,在中国哲学中往往更概要地被理解为“知人”。这里的“知人”既涉及人禽之辨,又在引申的意义上关乎人伦关系的把握。

作为人禽之辨引申的“知人”,在中国哲学中常常与“为己之学”联系在一起。此所谓“为己”,并不是在利益关系上追逐私利,而是以人格上的自我完成、自我充实、自我提升为指向。这一意义上的“学”,旨在提升自我、完成自我,可以视为成就人自身之学。与此相对的“为人”,则是为获得他人的赞誉而“学”,其言与行都形之于外,主要做给别人看。在区分“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的背后,是对成就人自身的关注。

以“为己”、“成己”为目标的“学”,在中国哲学中同时被赋予过程的性质。在《劝学》中,荀子开宗明义指出:“学不可以已”,这一看法意味着“学”是不断延续、没有止境的过程。作为过程,“学”又展开为不同阶段,与之相应的是人成就自身的不同目标。荀子曾自设问答:“学恶乎始?恶乎终?„„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里,荀子区分了学以成人的两种形态,其一是“士”,其二为“圣人”,学的过程则具体表现为从成就“士”出发,走向成就“圣人”。作为“学”之初始目标的“士”,是具有相当文化修养和知识积累的社会

阶层。从人的发展看,具有知识积累、文化修养,意味着已经超越了蒙昧或自然的状态,达到了自觉或文明化的存在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谓“文野之别”。这里的“野”即前文明的状态,“文”则指文明化的形态。荀子所谓“始乎为士”中的“士”,首先便可以理解为由“野”而“文”的存在形态。

与“始乎为士”相联系的是“终乎为圣”,后者构成了学以成人更根本的目标。相对于“士”,“圣”的特点在于不仅仅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而且已达到道德上的完美性。正是道德上的完美性,使“圣人”成为“学”最后所指向的目标。

在中国思想传统中,由“野”而“文”、超越自然状态的成人的过程,离不开“礼”的制约。自殷周开始,中国文化便非常注重礼。“礼”涉及多重维度,从基本的方面看,它主要表现为一套文明的规范系统,其作用体现于实质和形式两个层面。在实质的层面,“礼”的作用体现于对应该做什么与应该如何做的规定。在形式的层面,礼的作用之一在于对行为的文饰,即所谓“为之节文”,这里的“文”便是形式层面的文饰。通过依礼而行,人的言行举止、交往的方式便逐渐地取得文明化的形态。

与礼相联系的“学”,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又与“做”、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礼”的引导之下展开的成人过程,同时按照礼的要求去践行。《论语》开宗明义便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学”和“习”即联系在一起,“习”的涵义之一是习行,即人的践履。从“习行”的角度看,所谓“学而时习之”,也就是在通过“学”而掌握了一定的道理、知识后,进一步付诸实行,使之在行动中得到确认和深化,由此提升“学”的境界。“学”的以上含义,在中国哲学中一再得到肯定。孔子曾指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这里,“好学”首先体现于日用常行、勤于做事的过程。

有关于侠客的诗

荀子对“学”的以上意义作了更简要的概述。在《劝学》中,荀子指出:“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为之”,即实际的践行,“舍之”,则是放弃践行。这里的“为”,也就是以“终乎为圣人”为指向、以礼为引导的践行。在荀子看来,如果依礼而行(“为之”),便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反之,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舍之”),那就落入禽兽之域、走向人的反面。这里再一次提到了人禽之辨,其涵义则已不仅仅限于从观念的形态去区分人不同于禽兽的特征,而是以是否依礼而行为判断的准则:唯有切实地按照礼的要求去做,才可视为真正的人。实际的践行(“为之”)构成了区分人与禽兽的重要之点。

广而言之,在中国文化中,为学和为人、做人和做事往往难以相分。为学一方面以成人为指向,另一方面又具体地体现于为人过程。前面提到的道德实践、政治实践、社会交往,都同时表现为具体的为人过程,人的文明修养,也总是体现于为人处事的多样活动。同样,做人也非仅仅停留于观念、言说的层面,而是与实际地做事联系在一起。在以上方面,“学”与“做”都无法分离。

“学”既涉及本体,又和工夫相联系

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学中,对“学”的理解首先与人禽之辨联系在一起。从狭义上说,

“人禽之辨”主要涉及人与动物之别,在引申的意义上,“人禽之辨”同时关乎对人自身的理解,后者区分本然意义上的人和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然意义上的人,也就是人刚刚来到这一世界时的存在形态,他更多地呈现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对象,还不能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里可以看到两重意义的区分:其一,人与动物之别,亦即狭义上的人禽之辨;其二,人自身的分别,即本然形态的人与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分。

从历史上看,中国哲学上不同的人物、学派不仅关注人禽之别,而且对后一意义的区分也有比较自觉的意识。以先秦而言,孟子提出性善说,后者肯定人一开始即具有善端,这种“善端”为人成就圣人提供了前提或可能。但同时,孟子又提出“扩而充之”之说,认为“善端”作为萌芽,不同于已经完成了的形态,只有经过扩而充之的过程,人才能够真正成为他所理解的完美存在。所谓“扩而充之”,也就是扩展、充实,它具体展开为一个人自身努力的过程。从逻辑上看,这里包含对人自身存在形态的区分:扩而充之以前的存在形态与扩而充之以后的存在形态。扩而充之以前的人,还只是本然意义上的人,只有经过扩而充之的过程,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本然意义上的人一方面尚不能归入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可能。儒家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便是指每一个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隐含在人的本然形态中,构成了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内在的根据。后者既区别于现实的形态,也使后天的作用成为必要:唯有通过这种后天作用,本然所蕴含的可能才会向现实转化。

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成人的以上的过程,又与本体与工夫的互动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工夫”和“本体”的具体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本体”的直接涵义即本然之体(original substance),也就是内在于本然之中的最初可能。对中国哲学而言,正是这种可能,为人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内在的根据。以本体为根据,意味着成就人过程既不表现为外在强加,也非依赖于外在灌输,而是基于个体自身可能而展开的过程。

在中国哲学中,“本体”同时被用以指称人的内在的精神结构、观念世界或意识系统。人的知、行活动的展开过程,往往与人的内在精神结构以及意识、观念系统相联系。这种精神结构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价值层面的观念取向及认知意义上的知识系统。成人的过程既关乎“成就什么”,也涉及“如何成就”,前者与发展方向、目标选择相联系,后者则关乎达到目标的方式、目标。精神世界中的价值之维,更多地从发展方向、目标选择(成就什么)等方面制约着成人的过程;精神世界中的认知之维,则主要从方式、目标(如何成就)等方面,为成人过程提供了内在的引导。

以知识、德性等观念系统为具体内容,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地生成、发展和丰富。关于这一点,明清之际的重要思想家黄宗羲曾作了言简意赅地概述:“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精神形态意义上的本体并非人心固有,而是形成于知、行工夫的展开过程。在知行工夫的展开过程中所形成、发展和丰富的本体,反过来又影响、制约着知行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在这一意义上,精神本体具有动态的性质。

与本体相联系的是工夫。从学以成人的视域看,工夫展开于人从可能走向现实、化当然(理想)为实然(实际的存在形态)的过程之中。上述视域中的工夫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为观念形态的工夫,即中国哲学所理解的广义之“知”,其二为实践形态的工夫,即中

国哲学所理解的“行”,“知”和“行”构成了工夫的两个相关方面。广义之“学”不仅体现于“知”,也包含“行”(“做”),对于后一意义上的工夫(“行”),中国传统哲学同样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在社会领域中,“是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做什么”(从事何种实践活动),往往无法相分。具体而言,人正是在参与政治实践的具体过程中,逐渐地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的动物”(政治领域中的主体);在从事法律的实践活动中,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包括成为守法的公民);在伦理、道德的实践(包括儒学所说的“事亲”、“敬长”等等)过程中,成为伦理领域中的道德主体。广而言之,正是在社会领域展开的多样践行工夫中,人逐渐成为多样化的社会存在。

“学”既涉及本体,又和工夫相联系。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学”应有所“本”,这里的“本”既指本然存在中所蕴含的成人可能,也指内在的精神世界、观念系统。“学”有所“本”则相应地既意味着以人具有的内在可能为学以成人根据,也指“本于”内在的精神世界展开“为学”过程。在学以成人的过程中,一方面,“学”有所“本”,人的自我成就离不开内在的根据和背景,另一方面,“本”又不断在工夫展开过程中,得到丰富,并且以新的形态进一步引导工夫的展开。

德行和能力制约着人的自我成就

作为本体和工夫的统一,“学”所要成就的,是什么样的人?从现实的方面看,人当然具有多样的形态、不同的个性。然而,在多样的存在形态中,又有人之为人的共通方面,其一是德性,其二为能力。中国古代哲学曾一再提到贤能,所谓“选贤与能”,便将贤和能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的“贤”主要与德性相联系,“能”则和能力相关。从学以成人的角度看,德性和能力更多地从目标上,制约着人的自我成就。

上述意义上的德性,首先表现为人在价值取向层面上所具有的内在品格,它关乎成人过程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并从总的价值方向上,展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与德性相关的能力,则主要是表现为人在价值创造意义上的内在的力量。人不同于动物的重要之点,在于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人自身,后者同时表现为价值创造的过程,作为人的内在规定之能力,也就是人在价值创造层面所具有的现实力量。

德性与能力的相互关联所指向的,是健全的人格。人的能力如果离开了内在的德性,便往往缺乏价值层面的引导,从而容易趋向于工具化与手段化,与之相关的人格,则将由此失去价值方向。另一方面,人的德性一旦离开了人的能力及其实际的作用过程,则导向抽象化与玄虚化,由此形成的人格,也将缺乏现实的创造力量。唯有达到德性与能力的统一,“学”所成之人,才能避免片面化。

从学以成人的角度看,这里同时涉及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已经开始自觉地关注并讨论这一问题。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和《美诺》篇中,德性是否可教便已成为一个论题。在这方面,柏拉图的观点似乎存在某种不一致。一方面,他不赞同当时智者的看法(认为德性是可教的),并借苏格拉底之口对此提出质疑:“我不相信美德可以

篇二:《唐诗里的侠客行》

唐诗里的“侠客行”

秭归一中 姜建发

金庸小说《侠客行》是以下面这首古诗来开篇的:有关于侠客的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诗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谪仙人李太白。不矫情的说,李白不仅是诗仙和酒仙,还可能是剑仙。如果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暗示了他绝不是个本分的读书人,那么“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则证明他确实有过行侠仗义的行径。正因如此,他的《侠客行》才会写得如此虎虎有生气,那里面的侠客几乎就是他的理想化身。

李白的游侠诗有近百篇,约占他全集的六分之一。李白喜欢游侠,细想下来实不奇怪,但是有着诗佛之称的王维王摩诘居然也好这一口,就不禁出人意表了。这位早熟的乐界才子与画坛翘楚年轻时对行侠仗义也曾心向往之: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边柳。” 这首《少年行》的游侠实在是十分潇洒。细柳高阁,快马美酒,再加上风流自赏、英气逼人的少年健儿,那真是叫一个爽心悦目。至今读到,仍要令我拍案叫好。

游侠自当是年轻时好,所谓“少年心事当拿云”。因为少不更事,这些血气方刚而又壮怀激烈的年轻人才能够使气任侠,慷慨不平;才能轻财重义,浪迹天涯;才能重诺讲信,,敢说敢为;才能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于是,少年与游侠天然合拍,唐诗里号称“少年行”的歌诗,实则等同于“侠客行”(行均指歌行体古诗),其他同名诗作还有:

王昌龄: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高 适: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细数上述诗歌,我们或许就能发现,盛唐时期李白王维等人的游侠诗,更多的是在表现诗人自己“人在江湖而心系廊庙”的志向,所谓言及此而意在彼罢了。大唐王朝以武力开国,以太原李家为核心的关陇军事集团重视的是赫赫军功,对内芟荑群雄独霸天下,对外全线出击虎视外族。在这一背景下,整个社会流行的是建功立业、勇猛精进的思想浪潮,读书人不仅要知书,还要能舞剑,这样,明确表示要建功立业的边塞诗和含蓄体现事功心绪的游侠诗便同时驰骋在诗坛上了。

迨至中唐以降,朝纲不振,控制松弛,唐诗中侠的江湖意味才变得浓郁起来。

写过《游子吟》的诗人孟郊有一首《游侠行》:“壮士性刚决,火中见石裂。杀人不回头,轻生如暂别。岂知眼有泪,肯白头上发。半生无恩酬,剑闲一百月”,其中血腥之气十分明显。而大历诗人钱起的赠别诗《逢侠者》:“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则仰慕之情溢于言表。晚唐才子温庭筠也有一首《侠客行》“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读来总使人心情压抑,不及僧人贯休的《侠客》“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那样留下余音供人遐思。

有唐一代,虽然游侠诗贯穿始终,但游侠诗并非由唐人所独创,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了以歌颂游侠事迹及精神的乐府诗,其代表可推陈思王曹植的《白马篇》,而到了初唐,著名文人如骆宾王、陈子昂都有过任侠行为,他们为后来者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之作用。而游侠诗本身,其意义并非在于向整个社会宣传游侠思想,而是一方面以侠为理念来体现个人独立意识(追求自由,崇交尚义,轻财好施,言行必果),另一方面以游为形式来表明个人价值取向(重视功业而轻视名利,建奇功而不居其位)。所以无论是诗中的侠士还是作诗的文人,都想努力留给世人一种“人生留得丹青在,纵死犹留侠骨香”的印象。

侠客与隐士,是中国文学贡献给全世界的两类典型人物。隐士因为含有对功名富贵的弃绝与对平淡朴素的坚守,天然地占据了道德上的制高点,也就无一例外地成了我们歌颂与仰视的对象。然而侠客,因为一句“侠义武犯禁”而长久地被朝廷士林视为洪水猛兽,以致《史记》之后的史书再无《游侠列传》,而唐诗过后诗歌里也鲜有游侠之作。重品这些当日热血儿郎写就的热血之作,不禁使人“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

数卷传奇觅侠踪

姜建发

晚唐僧人贯休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这似乎暗示着歌诗里的侠客们难以窥探踪迹而只能品鉴精神。那么,侠客梦具体的行止何处可得呢?答曰:数卷传奇觅侠踪。

所谓唐传奇,简而言之,便是唐代的小说,其内容涉及到神怪、爱情、讲史、侠义诸方面,代表作有《南柯太守传》、《柳毅传》、《莺莺传》等。平心而论,侠义类作品不是唐传奇的主流,却可以视为清末以来勃兴的武侠小说真正的源头。它以不足千字的简短篇幅,讲述了一些动人心魄的离奇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批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唐代游侠人。

首先要引入的是《虬髯传传》。此文中主要人物有三位,满脸火红络腮胡须的虬髯客,英气勃发而面如文士的李靖,以及出身卑微却不甘沦落的俏佳人红拂女,这便是后人所谓的“风尘三侠”。文虽短小,情节之曲折扣人心弦:布衣李靖面折杨素,红拂女私归李靖,旅舍三侠结义,太原城二访李世民,虬髯客远走海外。整个故事中,既有美人英雄的奇遇,又有豪侠倾财的壮举;既有美人识英雄而大胆私奔的选择,又有虬髯客退出中原逐鹿而转战扶桑的旷世豪举,一读即

能引人情绪高亢。而李靖的沉着冷静和才智不凡、红拂女慧眼识英雄而敢于奔就的胆识,尤其是虬髯客的雄大气魄和爽直慷慨,足可谓鲜活生动,光彩照人。 无疑,《虬髯客传》还不能算是严格的武侠类型小说,它的政治成分过于突出——李靖是将相之才,虬髯客则颇具帝王之才。那么,让我们来看下一篇——《红线》。

这篇传奇选自袁郊所撰的《甘泽谣》,故事的背景则是晚唐军阀割据互相争斗。红线身为潞州节度使薛嵩的侍婢,却是剑术高超的女侠。当薛嵩与另一位军阀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发生冲突时,她凭一己神术潜入戒备森严的田府,巧妙地从田的枕旁盗得其供神的金盒,将它交予薛嵩,薛嵩随即遣人送回。这一较为斯文的恐吓行动,立刻迫使田收敛其狂妄气焰,回书表示悔过自新,由此两方交好。如果说红线盗盒的经过使人心驰目眩,那么她的功成身退就不免引人唏嘘感概——只为报恩,不图名利,红线,委实是乱世之中奇女子也。

《红线》全篇文情思骀宕,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表述上骈散结合,文采馥郁,成功地塑造了红线智勇兼备的侠女形象。而唐传奇中的侠女不止红线一人,其中足以与之颉颃的是《聂隐娘》。

聂隐娘本是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被一女尼偷去,教以剑术,五年之后回到家中,此时身怀绝技的聂隐娘自行择婿,对象竟是一个仅会磨镜、别无他能的少年。等到聂父死后,魏博主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命令聂隐娘去搞暗杀,孰料聂却转投至刘麾下,并先后两次挫败精精儿、空空儿的暗杀。后来也是飘然而去,难觅踪影。

而说到男侠客,我想到的是描写异域高手的那一篇——《昆仑奴》。昆仑奴是个黑人,名叫磨勒。他的主人崔生与当朝宰辅郭子仪的歌妓红绡一见钟情,却无法结成良缘。崔生回到家中害起了相思病,昆仑奴知道后决定促成这桩好事,他于三更天拿链子锤击毙郭府中凶猛如虎的看家狗,背着崔生越过十重高墙和红绡见了面,黑人又同时背着二人越过重重高墙跑回了家,其间还裹挟了不少钱财。文中昆仑奴固然武艺高强,但严格的讲故事较一般,诸如歌妓红绡在人品上不及红线更遑论红拂,崔生被拿住后将全部责任尽数推给昆仑奴等等,都不免使人感到不足。

如前所述,侠义题材的作品并不是唐传奇的主流,但它们无疑是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寄托着作者对于改造现实所寄托的理想,更能够引人重视的是:它们,切切实实地对后来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往事越千年,当年侠踪已杳然,却幸有这些文字留给我们作悬想,这正是:“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

篇三:《历史上著名的侠客介绍》

研究型课题

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

追寻在西乡县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我眼中的诸葛亮;有关于侠客的诗

我看古诗词中的离别。

1、 校园文化浏览及特征

2、 浅议〈鸿门宴〉的人物

3、《围城》修辞手法的运用

4、略论网络文学的优略

5、民俗探究

6、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

7、梁实秋与闲适小品

8、唐朝田园水诗的研究

9、本市市民中成年人阅读情况抽样调查及我的见解

1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11、《诗经》中的景物描写

12、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比较

13、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

14、“新概念阅读”

15、从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看小品文的写作

16、川端康成与《雪国》

17、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

18、我眼中的诸葛亮

19、唐传奇与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

20、《桃花源记》与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 英)的对比

21、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剧《西厢记》有何不同

22、《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

23、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24、中学生有阅读名著的必要吗

25、当代校园言语文化及其影响原因

26、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现实意义

27、韩寒现象透视

28、中国行诗与外国十四行诗比较

29、香港新武侠小说为何难现昔日风采有关于侠客的诗

30、我看梁凤仪的财经小说

31、台湾言情小说探幽

32、港台文化的含金量有几成

33、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34、新概念作文对传统作文的冲击

35、金庸、琼瑶小说为什么会引起同学的兴趣、关注

36、“韩寒”现象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哪些冲击有关于侠客的诗

历史上著名的侠客介绍:

1.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大军围攻赵国,赵国危在旦夕,派信使来魏国求援,魏国便派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后,开始威胁魏王。魏王害怕了,急命走到中途的晋鄙停止前进。信陵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几次促请魏王坚持出兵救赵,魏王就是按兵不动。信陵君不愿坐以待毙,就自己筹集了车马,带着门客们前去援赵。经过城门的时候,侯嬴把他止住,面授机宜:公子切勿鲁莽行事,我有妙计一策。信陵君依计而行,从魏王的宠姬如姬那里窃来了虎符,把朱亥带着到晋鄙那里夺取兵权,朱亥当场把不听调遣的晋鄙一铁锤锤死。于是信陵君顺利夺取了兵权,指挥大军前往救赵,终于击退了秦军,保全了赵国。整个计划环环相扣,缜密有序,是一个绝佳的策划案。

这件事情成就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的盖世英名,这是与他发现和任用朱亥分不开的。

后来,信陵君派遣朱亥出使秦国,秦王不让朱亥返回,要求他为秦国效力,高官厚碌,应有尽

有。朱亥不同意。

秦王就把朱亥关进一个装有老虎的大铁笼子里,考验朱亥,威胁朱亥。老虎看见有人被投进笼

子,就猛扑过来。

朱亥大叫一声“畜生,你敢!”那老虎吓得趴在朱亥的脚下,动也不敢动。

秦王无法,只好将朱亥囚禁起来。

朱亥见回去无望,就用头撞柱子,柱断而不死,于是用手扼喉,喉断而死。

2. 郭解,字翁伯,河内轵(今河南济原南)人,汉善相人许负的外孙。其父亲因为行侠,孝文帝时

被诛。

郭解长得短小精悍,貌不惊人,性格沉静,勇悍,不喝酒。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他肯舍命助人报仇,还干些藏命作奸剽攻、铸钱掘冢的事情。后来,郭解一改前行,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

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

郭解曾有一个外甥,在与人喝酒时,仗势欺人,强行灌酒,被对方一怒之下杀死。郭解的姐姐陈尸街头,想借此羞辱郭解。后来,凶手自归,将实情告诉了郭解。郭解不仅没有加罪于他,还说,是我的孩儿作得不对,把他放走了。随后,他又埋葬了外甥。郭解如此公正,深得大家敬重,越发依附于他了。

郭解有一次出门,见有个人姿势不端地坐在路旁,很不礼貌地看着他。门人看见了很生气,想杀了那个人。郭解说:在家乡得不到尊重,是我的修行不够呀。暗地里,他叮嘱尉吏说:这个人我很看重,到践更时放过他。践更是当时一种徭役,受钱代人服役者称践更。每月一次。践更数次,都没有人找他。那人很觉奇怪,一问,才知是郭解替他解脱。于是他袒胸露腹地前去谢罪。郭解此举,得到少年们的倾慕。

雒阳邑有互相结仇的人。邑中贤豪多次从中调解,始终不听。郭解听说后,夜见仇家。仇家听了他的劝解。郭解说:我听说雒阳诸公在这里调解您都不听,幸而现在您听了我的话。但在您的地面上出了这

样的事儿,恐怕有点不合适。我还是离开这里的好。他连夜悄悄地离开了雒阳邑。

郭解处世恭俭,在本县从不乘车,到邻郡为人请求事,也是能办则出,不能为则不为,从不为难人家。因此,诸公争相为用,亡命者多归郭解,而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也经常把大车送到郭解家,以备

投奔郭解的人来使用。

武帝年间,朝廷迁徙豪富于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便控制。郭解因家贫,不中赀,但也在迁徙之列。大将军卫青为郭解向武帝求情,武帝说:郭解身为布衣,能使大将军替他说话,可见他并不贫穷。郭解仍被迁徙到茂陵。临行之日,前来送行的人数众多。可见郭解在当地的影响之大。后来,他到

了陕西茂陵后,关中贤豪知与不知,纷纷前来与他结交。

郭解迁徙茂陵,是朝廷的诏令,可是郭解的侄儿却把轵县掾的头扭断了。后来,县掾的父亲杨季主也被人所杀。杨家上书武帝,上书人又被杀。武帝下令捕捉郭解,并要“穷治所犯”。办案人到轵,郭解的门客齐口称誉。有一儒生却说:“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以称贤?”便被郭解的门客们杀死,凶手不知去向。办案人于是回报武帝,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说:“郭解虽然不知是谁杀了人,但他身为布衣任侠行权,以小冤小仇杀人,这罪更重于他亲自杀人,当属大逆不道。”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郭解全家被诛。

司马迁说:我看郭解这个人,貌不惊人,语不足采,然天下贤与不贤,知与不知,都倾慕他的名声,

言侠者都称引郭解。俗话说,以貌荣名,貌有衰老之日,以誉荣名,岂有尽乎?

3.要离刺庆忌 阖闾登王位后,得悉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此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现在卫国艾城招兵买马,结连邻邦,伺机报杀父之仇,便成为阖闾的心头之患。

一日,阖闾与伍子胥计议,寻找勇土谋刺庆忌。子胥便推荐友人要离前往。传说,要离家在今无锡鸿山之北,大河头火叉浜口南岸,以打渔为业。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但智术非凡,有万人之勇,是当地有名的击剑能手。今鸿山十八景之一,东岭山上的“磨剑石”,相传就是当

年要离磨剑的石块。

要离尽忠义之心,献用苦肉之计。据民间传说,一日在朝与阖闾斗剑,先用竹剑刺伤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庆忌探

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修治舟舰,常在左右,同谋举事。

三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舰,顺流而下,偶得胜利,便在太湖战舰上庆功,要离乘庆忌坐在船头上畅饮之机,便在月光下独臂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庆忌则倒提要离,沉溺水中三次,然后将要离放在膝上,笑着说:“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刺我!”左右卫兵举刀朝欲杀要离,庆忌摇着手说:“这是天下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杀两个天下勇士呢?”又说:“还是放他回国,成全他吧!” 说

完庆忌便倒地而亡。

要离回到吴国,阖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不愿受,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吴

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说完便自刎于金殿。

吴王阖闾根据要离生前的遗愿,便令伍子胥将要离葬在鸿山东岭南麓杨梅坞专诸墓旁。但因年

代久远,两墓已湮灭,无从辨识。

4. 聂政 (?~前397年),轵邑深井里(今河南济源轵城南)人。他是春秋末期四大刺客之一,因

刺杀韩相侠累而出名。

聂政因为杀人,为躲避仇家,和母亲、姐姐一起逃往齐国,在乡下以屠狗为职业。

当时,韩哀侯的亲信大臣严遂(字仲子)严仲子,与韩相国韩傀(字侠累)在朝廷上发生激烈争执,严仲子得理不让人,侠累仗着自己是是韩国的相国,又是韩哀侯的叔父,当然不会受人欺辱,因此,俩人像两只决斗的公鸡各不相让,越斗越凶。严仲子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头脑一热,顺手拔出朝廷卫士的宝剑,就砍向侠累,大臣们见状,慌忙你推我拉,费了浩大劲才将两人分开,两人才愤愤不平的回

府而去。

严仲子正在家里心神不定的时候,有好友前来通报,说侠累正在与人商量,这几天将要派人来干掉严仲子。严仲子一听,顿时吓的屁滚尿流,二话不说,召集家人收拾金银细软,举家连夜逃回他的老

家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去了。

严仲子到了齐国,有人对他说:“轵深井里有一个聂政,是一个勇士,为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

因为杀人避仇,以屠狗为生。”

严遂就暗地与聂政结交,诚心诚意对他。数次登门拜访,并准备酒馔为聂母贺寿,另外还有黄

金百镒(一镒相当二十多两)。聂政因要赡养老母,所以拒绝了严仲子的厚礼。

聂政的母亲离世后,聂政安葬了母亲并守孝三年,又嫁出了自己的姐姐。等到没有了牵挂,才去到严遂府中,对严仲子说,自己本来是市井之徒,而严仲子作为“诸侯之卿相”,不远千里,以重金邀请自己。因此,他“将为知己者用”,誓死报答严仲子。严仲子说自己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他一直想请刺客去刺杀侠累。但侠累是韩国国君的叔父,宗族盛多,周围防卫森严,恐不易得手。聂政随即答应了严仲子的

请求。

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97年)的一天,聂政仗剑只身前往韩国都城。

刺杀韩相那一天,侠累正在家中大宴宾客,韩哀候也在场,大伙吃喝看戏正热闹时,大门口出现一阵骚动。侠累正想问怎么回事,只见有一个人,头戴斗笠,脸上围着一块黑布,只露出一双带着杀气

的大眼,打倒门卫,挺剑而入。

侠累吓得慌忙躲到韩哀候身后,抱住韩哀侯,浑身发抖。只见那刺客三步并做两步,几个箭步来到他们身旁,飞身猛刺,只见白光一闪,侠累被剑穿身,立刻倒地而亡,倒霉的韩哀候也身受重伤。

这时,一些明白过来的卫士围了上去,可一转眼又被刺客刺倒了几十个人,但那刺客自己也受伤不轻,看来是无法脱身了,他心一横,大喝一声,暂时喝退围攻的人,并用剑尖划破自己的面容,挖出

自己的双眼,剖腹而死。

刺客死后,韩国人无人知道刺客的底细,就把刺客的尸体放在大街上,并到处张贴告示,出千

金悬赏能够辨认刺客的人,可是没有人能来领取这份奖赏。

聂政的姐姐聂荌听到消息后,就对人说:“这一定是聂政,过去侠累的仇人严遂与他相交,聂政

必定报他的知遇之恩,我应当前去相认。”于是动身前往韩国。

路上有一些好心人劝她:“他是刺杀韩侯的凶手,韩国悬赏千金想知道他是谁,你却不躲避,怎么还敢来辨认呀?”聂荌回答:“我知道!聂政之所以蒙受屈辱混迹在商贩当中,是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严遂在屠户之中认识我弟弟聂政,并屈身结交,这是深厚知遇之恩,怎可不报?士为知己者死,聂政不过是因为我才毁坏自己的躯体,以免被人辨认出来牵连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牵连,让聂政的英名埋没?”

聂荌只身来到韩国,到了大街上,果然认出尸体是聂政。聂荌抱尸恸哭,大声道:“这是轵地深井里人,我的弟弟聂政啊!”话说完,聂荌高呼三声 “天啊!” 终于因为悲伤过度死在聂政的尸体旁。有人被他们

姐弟俩的侠义所感动,就把他们埋葬了。

聂政刺杀侠累是非常有影响的大事件。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赞赏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气概,又赞扬聂荌是烈女,一个弱女子,不惜“绝险千里”,从而使聂政得以名扬天下。同时

又称赞严仲子“知人能得士”。

参考文献:

史记·游侠列传.二十五史·百衲本[M].浙江古籍出版社

汉书·游侠传.二十五史·百衲本[M].浙江古籍出版社

史记·刺客列传.二十五史·百衲本[M].浙江古籍出版社

王定保.唐摭言:卷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

篇四:《关于古代侠客诗句》

1、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关于古代侠客诗句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关于古代侠客诗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0、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11、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14、白骨露子野,千里无鸡鸣。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6、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17、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1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2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2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篇五:《有关于马的诗句》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有关于马的诗句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有关于马的诗句。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

  • ·有关侠客的诗(2016-05-18)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