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答人,太上隐者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4    阅读:

篇一:《千家诗卷一》

千家诗卷一

[信州] 谢叠山

五 绝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 洛阳道 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 ,春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 双双呜玉珂。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观永乐公主入番 孙 逖

边地莺花少 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伊州歌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左掖梨花 丘 为

冷艳全欺雪 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 吹向玉阶飞 思君恩 令狐楚

小苑莺歌歇 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辇不曾过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 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 囊中自有钱 夜送赵纵 杨 炯

赵氏连城璧 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 明月满前川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送朱大入秦 王 维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集》与《全唐诗》作孟浩然

长干行 崔 颢

君家在何处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咏史 高 适

尚有绨袍赠 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 罢相作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 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 今朝几个来 逢侠者 钱 起

燕赵悲歌士 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 前路日将斜 江行望匡庐 钱起

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 答李瀚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 何人最往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薛 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蜀道后期 张 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静夜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离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赠乔侍郎 陈子昂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 白首为谁雄

答五陵太守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婕妤怨 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 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 双蛾几许长 题竹林寺 朱 放

岁月人间促 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几回过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别卢秦卿 司空曙

知有前期在 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 不及石尤风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千家诗卷二

信州谢叠山精选

五 律

幸蜀回至剑门 玄宗皇帝

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 嗟尔勒铭才

和晋陵陆承相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杜审言

北斗挂城边 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回 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 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 长此戴尧天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 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一本作隐高树

长甯公主东庄侍宴 李 峤

别业临青甸 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 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 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 恋赏未还镳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张 说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 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载歌春兴曲 情竭为知音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斑马鸣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篇二:《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

1、张谓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翻书秩,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2、李颀 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3、王维 (一)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二)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万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 孟浩然 (一) 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坐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二)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万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5、李白 (一) 登宣城谢眺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二)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三)送友人入蜀答人,太上隐者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浮沉影已定,不需问君平。

6、王绩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

7、常建 破上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8、杜甫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杜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梦李白二首(其一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翻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你向我辞行时,常常心情不展,苦苦地诉说前来不易。你说江湖上风波险恶,唯恐船只失事沉没。诗人选取梦中片断,描述李白的幻影。“告归”句写神态,“江湖”句是独白,表现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

10、岑参 登总持寺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意,常愿奉金仙。

11、王勃 送杜少川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祖咏 苏氏别业答人,太上隐者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竹 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14、 陈子昂 (一)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首联“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筵宴将尽,相对无语,似乎所有离别劝勉的话都反复说尽了,却又似还有许多的话还要说。不写其他,只紧紧抓住“银烛吐清烟”这一细节,突出静穆。而依然可感觉到静穆中人物内心离别之情素翻腾。

颔联,“别路绕山川”,是主人对友人旅途的想象,情谊至深,表达了对友人未踏旅途已无限的牵挂。结尾“悠悠洛阳道”亦表达此情。字面未写情,却能明显的感到离情别绪的涌动。乃此诗之显著特点。

(二)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答人,太上隐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评论 :天地悠悠,却无我立足之地,能不怆然泪下?

五律计18首

五言绝句

1、孟浩然 (一)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2、李白 (一)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二)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篇三:《五言绝句173首》

言 绝 句

唐宋元五

明清诗

1.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5.秋浦歌

第 1 页 共 9 页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9.秋浦歌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2.怨情 唐 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6.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10.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3.劳劳亭 唐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7.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1.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4.前出塞 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8.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12.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13.绝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答人,太上隐者

17.鹿柴 空山不见人, 君自故乡来, 但闻人语响。 应知故乡事。 返景入深林, 来日绮窗前, 复照青苔上。 寒梅着花未。

21.山中 23.栾家濑 唐 王维 唐 王维 荆溪白石出, 飒飒秋雨中, 天寒红叶稀。 浅浅石溜泻。 山路元无雨, 跳波自相溅, 空翠湿人衣。 白鹭惊复下。 14.竹里馆 16.宿建德江 唐 王维 唐 孟浩然 独坐幽篁里, 移舟泊烟渚, 弹琴复长啸。 日暮客愁新。 深林人不知, 野旷天低树, 明月来相照。 江清月近人。

18.鸟鸣涧 20.春晓 唐 王维 唐 孟浩然 人闲桂花落, 春眠不觉晓, 夜静春山空。 处处闻啼鸟。 月出惊山鸟, 夜来风雨声, 时鸣春涧中。 花落知多少。

22.送别 24.洛中访袁拾遗 唐 王维 唐 孟浩然 山中相送罢, 洛阳访才子, 日暮掩柴扉。 江岭作流人。 春草年年绿, 闻说梅花早, 王孙归不归。 何如北地春。 15.相思 25.送朱大入秦 唐 王维 唐 孟浩然 红豆生南国, 游人五陵去, 春来发几枝。 宝剑值千金。 愿君多采撷, 分手相脱赠, 此物最相思。 平生一片心。

19.杂诗 29.夜雨 第 2 页 共 9 页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33.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26.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30.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34.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27.嘲桃 唐 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 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 却似笑春风。

31.咏风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35.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28.送灵澈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32.弹琴 唐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37.送上人 唐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 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 时人已知处。

41.锄禾 锄禾日当午, 归山深浅去, 汗滴禾下土。 须尽丘壑美。 谁知盘中餐, 莫学武陵人, 粒粒皆辛苦。 暂游桃源里。

45.悯农 47.终南望余雪 唐 李绅 唐 祖咏 春种一粒粟, 终南阴岭秀, 秋收万颗籽。 积雪浮云端。 四海无闲田, 林表明霁色, 农夫犹饿死。 城中增暮寒。 38.人日思归 40.霞 隋 薛道衡 唐 王周 入春才七日, 拂拂生残晖, 离家已二年。 层层如裂绯。 人归落雁后, 天风剪成片, 思发在花前。 疑作仙人衣。

42.田上 44.田家 唐 崔道融 唐 聂夷中 雨足高田白, 父耕原上田, 披蓑半夜耕。 子劚山下荒。 人牛力俱尽, 六月禾未秀, 东方殊未明。 官家已修仓。

46.咏鹅 48.登鹳雀楼 唐 骆宾王 唐 王之涣 鹅,鹅,鹅, 白日依山尽, 曲项向天歌。 黄河入海流。 白毛浮绿水, 欲穷千里目, 红掌拨清波。 更上一层楼。 于易水送人一绝 49.秋夜寄邱员外唐 骆宾王 唐 韦应物 此地别燕丹, 怀君属秋夜, 壮士发冲冠。 散步咏凉天。 昔时人已没, 空山松子落, 今日水犹寒。 幽人应未眠。

43.送崔九 53.听筝 第 3 页 共 9 页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郞顾, 时时误拂弦。

57.新嫁娘 唐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50.玉台体 唐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 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 莫是藁砧归。

54.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58.行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51.何满子 唐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55.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59.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52.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56.渡汉江 唐 李频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60.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61.哥舒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65.长干行之一君家何处住, 月黑雁飞高, 妾住在横塘。 单于夜遁逃。 停船暂借问, 欲将轻骑逐, 或恐是同乡。 大雪满弓刀。

69.长干行之二 71.雪 唐 崔颢 唐 罗隐 家临九江水, 尽道丰年瑞, 来去九江侧。 丰年事若何。 同是长干人, 长安有贫者, 生小不相识。 为瑞不宜多。 62.江南曲 64.送郭司仓 唐 李益 唐 王昌龄 嫁得瞿塘贾, 映门淮水绿, 朝朝误妾期。 留骑主人心。 早知潮有信, 明月随良缘, 嫁与弄潮儿。 春潮夜夜深。

66.塞下曲 68.洛阳道 唐 卢纶 唐 储光羲 林暗草惊风, 大道直如发, 将军夜引弓。 春日佳气多。 平明寻白羽, 五陵贵公子, 没在石棱中。 双双鸣玉珂。

70.塞下曲 观永乐公主入蕃 唐 卢纶 唐 孙逖 野幕敞琼筵, 边地莺花少, 羌戎贺劳旋。 年来未觉新。 醉和金甲舞, 美人天上落, 雷鼓动山川。 龙塞始应春。 63.塞下曲 73.左掖梨花 唐 卢纶 唐 丘为 鹫翎金仆姑, 冷艳全欺雪, 燕尾绣蝥弧。 余香乍人衣。 独立扬新令, 春风且莫定, 千营共一呼。 吹向玉阶飞。

67.塞下曲 77.思君恩 第 4 页 共 9 页

小苑莺歌歇, 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辇不曾过。

81.题袁氏别业 唐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 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 囊中自有钱。 74.夜送赵纵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 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 明月满前川。

78.咏史 唐 高适 尚有绨袍赠, 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

82.罢相作 唐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 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 今朝几个来。 75.逢侠者 唐 钱起 燕赵悲歌士, 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 前路日将斜。

79.江行无题

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

83.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76.秋日 唐 耿玮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80.秋日湖上 唐 薛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84.宫中题 唐 唐文宗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85.汾上惊秋 唐 苏颋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89.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 沅湘流不尽, 来往预期程。 屈子怨何深! 秋风不相待, 日暮秋风起, 先至洛阳城。 萧萧枫树林。

93.赠乔侍御 95.别卢秦卿 唐 陈子昂 唐 司空曙 汉廷荣巧宦, 知有前期在, 云阁薄边功。 难分此夜中。 可怜骢马使, 无将故人酒, 白首为谁雄? 不及石尤风。 86.答武陵太守 88.答人

唐 王昌龄 唐 太上隐者 仗剑行千里, 偶来松树下, 微躯敢一言。 高枕石头眠。 曾为大梁客, 山中无历日, 不负信陵恩。 寒尽不知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92.曲池荷 唐 岑参 唐 卢照邻 强欲登高去, 浮香绕曲岸, 无人送酒来。 圆影覆华池。 遥怜故园菊, 常恐秋风早, 应傍战场开。 飘零君不知。

94.婕妤怨 96.中秋月 唐 皇甫冉 唐 李峤 花枝出建章, 圆魄上寒空, 凤管发昭阳。 皆言四海同。 借问承恩者, 安知千里外, 双蛾几许长。 不有雨兼风。 87.题竹林寺 97.思归 唐 朱放 唐 王勃 岁月人间促, 长江悲已滞, 烟霞此地多。 万里念将归。 殷勤竹林寺, 况属高见晚, 更得几回过? 山山黄叶飞。

91.三闾庙 101.郭隗 第 5 页 共 9 页

逢时独为贵, 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 遂起黄金台。

105.马诗 唐 李贺 催榜渡乌江, 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 何处逐英雄? 98.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02.公子家 唐 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 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 去之为恶草。

106.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99.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03.陶者

篇四:《答人翻译赏析_作者太上隐者》

<答人>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太上隐者。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注释]
①答人:这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答人翻译赏析_作者太上隐者。据<古今诗话>记载:“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
[译文]
偶然来到松树底下,找块石头安稳的睡上一觉。因为山中没有日历,只晓得冬去春来,但却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
[鉴赏]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篇五:《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释:

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2、黾勉:殷勤。
3、契:惬合。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译文: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

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豪情·诗句

下一篇: 描述枣的词语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