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5    阅读: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篇一:《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篇二:《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陇西行(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望岳(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篇三:《边塞战争诗四首》

边塞战争诗四首

《从军行》《蓟中作》《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塞下曲》

学习目标:

1、把握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的特征。

2、掌握诗歌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技巧。

3、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边塞诗

歌咏在边境要塞遭受艰辛的将士之心情,和在故乡等待他们归来的妻子之感叹的诗歌。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数作品流丽而音调悠扬,表示出生气勃勃的高扬精神,这与盛唐进取雄放的风气不无关系。这一进期的代表是王昌龄、高适、岑参。 此外,当时作为边塞诗人著名的,有王之涣、崔颢、李颀、王翰等。王之涣的《凉州词》等等,均为边塞诗的佳作。

边塞诗内容 :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苍茫雄浑 )

统治者 穷兵黩武 不用良将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建功立业)

报国无门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边塞诗的风格:

常用手法:

雄壮豪迈

比喻 夸张 用典

常用词语

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 羌 羯 夷 轮台 龟兹(qiuci)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豪气 豪情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思考:1、这首诗是什么体裁? 写的是戍卒的愁,还是思妇的愁?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戍卒的边愁。

本诗抒发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

2、(近)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诗之佳处,在末句‘无那’二字„„海风山月,都化绮愁矣。”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请你说说末句佳处表现在哪里? 虚实结合:前三句叙事,实写所见所闻,层层深入,反复渲染,创造气氛,为后文抒情铺垫。末句抒情,画龙点睛,从对面写起,想象万里之外,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是虚写。这也暗示出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这一曲笔把夫妇相忆、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更具有感人力量。

边愁——边塞与闺阁同写

情景交融——凄凉、孤寂的氛围与思归的哀怨

结合(触景生情,遐思而生情)

二首《从军行》的比较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诗在抒情上,

“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表达征人思乡的深情;

“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二诗在环境上,

都有悲凉意味,只是“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其四”侧重 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1、内容:讥讽将军无能,士卒久戍难还。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2、手法:互文、用典、不同角度(时、空)

拓展阅读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蓟 中 作 高 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1、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诗人骑马从塞外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边城的城墙。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黯淡无光的景象。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2、“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写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边事心情。有人认为这是批评“诸将”,而有人认为是讽刺“朝廷”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关于边塞的一首诗)(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这是讽刺朝廷。因为,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运用暗示手法,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偏听偏信。

3、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描写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忧虑;借助孙武、吴起以自况,自己空有雄才大略,却不为朝廷所用,直接抒发了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惆怅苦闷心情。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拓展阅读

形象-景物:

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

感情基调:

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1、胡应麟曾评价岑参的诗歌是“尚巧主景”。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此诗写边塞热海地区的奇异风光。

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对热海的热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先夸张和渲染:水热如煮沸的开水,热得连鸟也不敢从上面飞过,在热海的岸边,青草萋萋,四季常绿,到了冬天下雪时,雪花在其高空中即迅速融化了。连热海周围的沙石也是其热无比,似乎要把云彩燃烧着了;月亮倒影在水中,如同被煎煮一样。

再作奇特的想象:必是地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天地仿佛成了一个奇大无比的炉子,但为何偏偏烘烤西方这一个地方呢?其蒸腾的气势延及整个西域地区。这样将热海的种种神奇之处作了活灵活现的描绘,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这首诗描写热海的奇异风光与“送崔侍御还京”有什么关系?构思上有何巧妙之处?

崔侍御为官公正,清廉无私,执法如山,冷峻寒气能逼退热浪,连热海的炎威也为之消减。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描写热海的奇热来赞美友人的为官品行。构思新巧。

塞下曲 李 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2、杨慎《升庵诗话》评价这首诗是“不坠盛唐风格。”请你说明本诗体现了盛唐怎样的风格?

1、这首诗歌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典故表明自己的看法,请具体说说诗人借用典故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伏波将军马援事,班超立功西域、万里封侯、晚年却恋家思归之事,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 用秦晋殽之战事,表明了坚决彻底消灭敌人的态度。借薛仁贵西征突厥事,主张杀敌不仅要彻底,还要留下得力将士,继续镇守边关。

这首诗借用前代名将典故,抒发了诗人慷慨激昂、誓死报国、坚决彻底杀敌卫边的雄心壮志。

这首边塞诗抒发了诗人慷慨激昂、誓死报国、坚决彻底杀敌卫边的雄心壮志。格调高昂,苍凉悲壮,豪迈奔放,意气飞扬,有盛唐边塞诗风格的余韵。

1、内容:边塞之景、吹管望乡

2、感情:思乡

3、景与情的关系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篇四:《关于边塞的诗句》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关于边塞的诗句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关于边塞的诗句

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8、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14、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其二>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19、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关于边塞的一首诗 篇五:《关于边塞的古诗》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关于边塞的古诗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关于边塞的古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塞下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6、<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1、<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13、<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4、<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6、<渡河北>

汉·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18、<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9、<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
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20、<饮马长城窟行>

隋·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21、<登单于台>

唐·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22、<幽州夜饮>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