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战乱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7    阅读:

关于战乱的诗句 篇一:《战乱诗分期》

三、吕本中战乱诗分期

吕本中的战乱诗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写下来的,接下来结合当时的时

代背景和吕本中的具体活动。描述出每个时间分段的诗歌基本风貌。

(一)围城离乱时期

从靖康元年金人围城,到建炎四年吕本中南渡到贺州,结束长期流亡生

活,为围城离乱时期,诗歌达到巅峰。

1、将纪事与感事融为一体的五律组诗探究

吕本中二十九首大型五律组诗《兵乱后自熄杂诗》连章合咏,将纪事与

感事融为一体。这一组诗是是人在围城期间的创作,继承了杜诗的诗史实录

精神,以纪实性的“诗史春秋笔”感怀书愤,且诗史的纪事与感事因素随着

创作心理的转变亦发生转变。以真实、快捷的笔法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下面是一组五律

(其一)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饱长积。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其九) 万事多反复,萧兰不辨真。

(十四) 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

篱根留敝履,屋角得残书。

云路惭离鸟,渊潜羡巨鱼。

客来阙佳致,亲为摘山蔬。

(二十一)闾巷经鏖战,空余池上亭。檐楹镞可拾,

草木血犹腥。云汉悲鸿雁,郊原丑鹊鸽。

白头两兄弟,各未保残龄。

(二十三)乱后惊身在,端如犬丧家。

沉吟悲世故,寂寞对春华。

堤外鸭藏柳,栏中峰动花。

今宵眠来稳,余寇尚纷孥。

(二十六)重到江头宅,荒残足叹嗟。

新鸟忽栖树,旧犬已辞家。

月淡初回梦,风轻不落花。

相亲为部曲,弓箭作生涯。

第一首领起全篇,并记范仔起义事,表达诗人弃笔从戎的愿望。颔联悲(关于战乱的诗句)

怆凝练,非亲身徘徊于生死之门者,断不能出此语。第二首出语沉痛,直斥

误国小人。第三首细节刻画乱后景象,令人触目惊心。第四首以凝劲沉浑、

骨重神寒之笔写战后沙场。第五首细致入微地摹写战乱后的心态与生活。第

六首写居所之荒凉,破国人之生涯。组诗继承杜诗以五律写时事的精神,以

史实记录,史笔议论围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立论刚正,自然新警,沉郁老

重,方回称“老杜后始有此。”确为的评。

2、反映时代特色的七律探究

吕本中早年的七言律诗多流连风物,抒怀酬赠。南渡后,诗人渴望回归,

时时怀念故园,其七律抒写故园之思的内容多起来,现实性大为增强,浸染

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闻岳侯破贺州贼次韩瑞卿韵》、《庐陵舟行》、等都蕴含

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来看他的一首七言律诗《寄黄∏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

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

隔溪猿哭瘴烟藤。

此诗写于元丰八年(1085),诗人四十一岁时。六年前苏轼因写诗案件

(指元丰二年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御史台狱。这就是所谓的“乌台诗

案”。)

此诗的"桃李"及“江湖”二句,是全诗的高潮。这两句均由名词排列而

成,表现手法十分醒目。它源出白居易的“云鬓花颜金步摇”(《长恨歌》)

和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村》)。后逐步推广,在这一诗句中,由

于词与词之间跃动较大,所以不加补充,很易使读者理解之。此处的“十年(关于战乱的诗句)

灯”就有两种说法,一说指两人从前在故乡时使用的灯火,一说指现在浪迹

江湖中使用的灯火。江湖一词原为大江、湖泊之意。但往往转义为浪迹他乡,

四处漂流。因此,这两句可以理解为:彼此迫于形式,漂泊江湖,远隔南北,

只有夜雨孤灯的两人的心连接在一起。此诗多处用到典故,如“我居北海君

南海”,这里的北海取自苏武被幽禁北海的典故。神宗元丰八年,作者写此

诗,恰在德州德平县任县令,因靠近中国北海—渤海湾,故称“居北海”。“雁

寄传书”是说北雁稍书,汉代苏武被匈奴幽禁于北海,他把信系在餍足,托

雁捎书回国。后来信传到武帝手中,苏武因此得救。吕本中借用典故的手法

正是沿袭了黄庭坚。黄以为诗作得不好,与作者读书不多喝缺乏艺术技巧有

关。于是提倡多读书,要以学问为诗。他主张,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

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

或取其一段发开出去,或将几个可以治联的典故熔为一炉,营造意境。

3、 吕本中的七言古诗

围城离乱时期吕本中学习杜甫实录精神,感愤书怀,忧国伤时,七古

中跳动着时代脉搏,现实性大为增强。大体说来吕本中在战乱期间七言古诗

的创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靖康事变前,靖康事变后,诗人的晚年生涯。

据此,我们进行以下较为详细的叙述。

靖康事件前和靖康之乱之后这两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对照看来,其前后

变化比较大。在靖康之乱之前,生活比较宽裕。但是受其曾祖吕公著的牵累,

他在仕途上变得并不顺畅。因此,这一时期他创作的七古主要以抒发失意的

情怀和人生情绪。他有时抒发君臣不能际会、无以建工立业的情感:“君不

见信陵门下客,侯赢不用今头白。有时写生活贫困,朋友离散、孤独寂寞的情怀,如《夜坐》。《雪夜》等诗即是。但更多的是表现安贫乐道,淡泊明志的情怀,或者豪爽旷达、坚持操守的节概。如《知止啸傲轩》云:“文章潦倒付丘壑,疾病蹬蹬思江湖。”“开轩便有千载韵,友葛天氏无怀徒。”《毛彦谟容膝轩》云:“渊明妙处君得之,万古一首《归来辞》。”都极为简明地表达淡泊明志的情怀。这些诗歌虽然不能说有多么惊人。但是,结合吕本中早期的生活来看,他们反映了诗人这一时期仕途的失意,具有一定的的现实意义。特别在艺术手法上,这些诗歌多用感怀或抒情的方式,行文简洁,表述明切,词气清劲,呈现出很大的变化。

(关于战乱的诗句)

吕本中靖康事变之前的七古,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这些七古酣畅淋漓地抒发郁塞不平之气,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性。

如《岁晚作》“南山雪云千丈高,北山晚田无寸毫。富儿巨家饱欲死,笑我陋巷长蓬蒿。”对比强烈,直抒胸怀,描写了凋敝破败,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寄李商老》“文章漫作无功身,只了儿曹补窗窦”均写诗禁党锢之祸。《送一上人之京师》“京城尘沙深一尺,是中莫流公履迹。”少年阅人若邮传,汉廷公卿日千变。”描绘出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诈小人情状

在靖康事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吕本中所写的七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他写出了一些直接表现感时伤怀情怀的作品。如《浯溪》、《怀京师》等。其次,在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题材中,如行旅、寄赠、送别作品中,往往体现出社会的动荡。如《兵乱后寓小巷中作》城北杀人声彻天,城南放火夜烧船。江河梦断不得往,问君此住何因缘,窜身穷巷米如玉,翁寻湿薪媪弼。明日开门雪到檐,隔墙更听邻家哭。可以说,吕本中这一时期的七古,绝大多数是反映靖康事变、感时伤世的内容。这与前一时期的七古有较大的差异。正因为这个缘故,吕本中前一时期七古的警策之笔往往在安贫乐道、志趣高远、坚持操守、气概高爽。而此时期则多由自己奔忙逃难、颠沛逃离的生活,感发出慨叹战乱、忧念时事的情怀。

(二)、南宋初年的风云变幻

绍兴元年到绍兴十五年是吕本中诗歌创作的晚期。从绍兴元年起,南宋编安朝廷渐趋稳定,其流徙生涯安定,至绍兴十五年诗人卒于信州,是创作晚期,也是丰收期。 南渡后,士人对北宋灭亡作了痛苦的反思,在反思中,将北宋灭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和指导变法的“荆公新学”,成了一种主要思潮。于是,高宗在复国后作了“朕最爱元祜”的学术选择,其中主要是二程道学。从二程,又加上他是元祜党魁之一公著之后,所以他在绍兴初年获得政治上的巨大声誉,诗名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顶点。从绍兴元年起,南宋政权逐渐稳固,吕本中的流徙生涯也逐渐安定下来,先后在桂林、临川、福州等地寓居。绍兴六年,宰相赵鼎将他超拔为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旋擢为中书舍人。他与赵鼎志同道和,力主抗战,反对议和。绍兴八年因触忤秦桧,落职奉祠,先后寓居严州、衢州、信州,后寓居信州茶山广教寺,

1、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

绍兴十五年,于广教寺跏坐而逝。这十五年为其诗歌创作的晚期,在晚年吕本中仍笔耕不辍,创作颇丰,可谓其创作的丰收期。南渡后,他与韩驹同为诗坛执牛耳的大家,特别是韩驹绍兴五年去世后,他俨然成为当时的诗学领袖,主盟文坛。曾几向他求教诗法,此期本中参与了广泛的社会活动,酬和赠答尤为丰富。绍兴三年秋冬间,他在临川与钱逊叔、曾纡、韩驹等结诗杜唱和。

吕氏家族素有“中原文献之传,独归吕氏"之称,吕本中在南渡初期重建文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宋室南渡,以汴京、洛阳为中心的中原文化遭到重创,而本中主动承担起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广纳门生,提携后进,使中原文化在江南得以绵延不绝。在时人眼中,他是学问醇正、文采风流的文坛盟主,由其传承斯文可谓众望所归:“本中学术渊源,本乎前哲;文采声誉,绝于播绅;更历险夷,遂为耆旧。”而后人也充分肯定了其作为中原文化传承者的历史功绩:“舍人吕公以正献长孙逮事元祜遗老,与诸名胜游,渊源所渐者远,转徙流落之余,中原文献与之俱南。”

关于战乱的诗句 篇二:《关于战争的诗句》

关于战争的诗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关于战乱的诗句)

毛泽东《七律·长征》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关于战乱的诗句)

关于战争的名言

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4、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5、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6、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7、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0、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1、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2、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3、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16、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7、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18、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19、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0、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关于战乱的诗句 篇三:《关于战争的诗句》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关于战争的诗句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

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

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

关于战争的名言

1、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2、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

耻辱----(肖伯纳)

3、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4、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6、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7、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8、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关于战乱的诗句)

9、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10、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11、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12、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关于战争的成语

围魏救赵、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

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

(关于战乱的诗句)

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决胜千里,余勇可贾。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炮火连天;血肉横飞,胡服骑射,纸上谈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

关于战争的影视作品

《五月 八月》、《南京大屠杀》《水浒传》《三国演义》 《亮剑》《小兵张嘎》等

活动方案如下:

军事名家

搜集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家,了解他们的事迹传奇以及名言或名

古今名战

查阅战争史料,收集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战役,重点了解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并搜集与该战争有关的文学

军事名言

.搜集关于战争的名言,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小组成员可以按名言的古今中外分工。

战争文学

查阅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了解其内容梗概,感受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包括反映战争的古诗词

战争是非辩论会

我们分两方进行辩论:甲方是跟他们进行军备竞赛。乙方是继续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甲方的观点提要:

军备竞赛也会促进发展

军备力量体现国家实力

军备过硬,我们才敢说我们不怕战争

乙方的观点提要:

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的前提是和平

要识破日本的险恶用心,他们就是怕我们发展得太快

军备最终靠国家实力,片面发展军备,得不偿失

战争故事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战争的危害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手段不断丰富,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愈加巨大。以下是20世纪以来重大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民;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多亿美元。

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伊朗死伤60多万人,伊拉克死伤40多万人。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

生产设施遭受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亿美元。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海湾战争历时42天。美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约2000亿美元,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 美伊战争

解读背景:目前,虽然伊拉克战争还没有全面结束,但其引发的世界军事剧变却日现端倪。它是世界军事史上改变军事发展走向的一场“标志性”战争,对21世纪世界军事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先发制人”成为时髦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并通过伊拉克战争进行了首次实践。这一战略渗透着“威慑加实战”的思想,但更强调的是实战。伊拉克战争后,“先发制人”的安全战略思想开始被一些国家认同。

目前,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已提出要推行“先发制人”战略。日本已提出建立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时间表,这一举动看起来是一种“防御行动”,却将引起地区力量的不平衡。日本积极发展具有对外干预能力的军事力量的前景是,一旦“时机”成熟,日本就有可能在战时派出军事力量,直接参与战争而不只限于现在的后勤支援了。

韩国也在悄然向外伸展军事影响。阿富汗战争时,韩国在美国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向美国提供支援,派遣了一个相当于野战外科医院的医疗服务团、一个包括飞机和船舶在内的运输团等。伊拉克战争中,韩国更是积极参与。

虽然日、韩的“先发制人”和美国的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这些举动,无疑具有很大的军事影响,不但将使地区乃至国际军事形势更加复杂,还有可能引发地区性的危机。

一切向着信息化

伊拉克战争代表着信息化战争的开端,促使各国军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一是研制新型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美国国会在今年5月通过的4000亿美元国防预算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信息化军队武器装备的研制。

同美国一样,不少国家也增加了国防投入,增加了新型武器

装备的研制费用。在信息技术方面,日本提出在2005年赶上美国;印度是世界软件大国,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制速度也不会慢。 二是对现有武器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造。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也不全是新研制的武器装备。如B-52战略轰炸机就是个“老兵”,但为了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美国对其进行了多次信息化改造。据资料介绍,欧洲某个国家还在使用一种二战中使用过的坦克,但该坦克的炮弹已被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可以发挥与现代坦克同样的作用。像这种“省钱功倍”的事,对各国军队而言都是件好事。

一个军种的一体化部队

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拉开了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序幕。经过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的发展,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向我们展现了信息化战争的雏形。精确化、准确化的信息化战争,要求实施战争“主体”的每个“工种”密切配合。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各国军队的兵种将会增多。信息将各个军种密切地“黏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整体威力。同时,信息也将使各军种失去空间的区别,陆、海、空、天成为一个整体,这预示着各军种将走向一体化。

为此,俄罗斯将原来的战略火箭军、陆军、防空军、空军和海军5大军种整合为陆军、空军和海军3个军种。美军的现役部队虽然分为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等,但其通常又将这些部队按作用和职能分为地面部队、航空部队和海上部队三大块。地面部队包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部队包括空军、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部队。海上部队包括航空母舰大队、两栖戒备大队、潜艇和水面作战舰艇等。从这里不难看出,美国军队早已打破了军种间的区别。

随着信息化部队在军队中的比例不断增大,各军种间“互融”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未来军队将出现“陆海部队”、“地空部队”、“空海部队”,直至最后出现一个军种的“一体化部队”。 打造“能力型”军队

伊拉克战争也将使各国军队走整体规模缩小、快速反应部队兵力增加之路。

美国提出要建立“能力型”军队。这是美国根据现实和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对军队提出的要求。伊拉克战争已经预示着,下一场战争将是一场真正的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中,“能力型”的军队将是战争的主要实践者。而体现一个国家军队实力的主要指标,不再是军队的规模,而是

关于战乱的诗句 篇四:《关于战争的诗歌》

篇一:战争不会遗忘


作者:yuanhao123


是一曲如何的壮歌
遥远的战争竟被遗忘
一个寒冷的季节
战士们都在战壕里匍匐
机关枪像奔腾的骡子
欢快的狂叫
伴随激越的交响曲
新华社的电文
终于敲响了美韩联军的丧钟


那一次不同寻常的战争
让一座小山写入历史
而今延坪岛上硝烟的味道
会让每一位当年的老兵驻足
————多少鲜血换来的和平
不知道还能延续多久


篇二:战争的牺牲品


作者:绿叶秋落



风萧萧雪纷飞
枪林弹雨万骨堆
红雪尽然英雄泪
保家卫国终不悔
深山老林埋忠骨
悲鸣哀嚎魂断肠
战友情兄弟义
硝烟滚滚留几人



天空绽放着烟火
生命在慢慢消逝
倒下了 倒下了
在那无名的山坡上
只有血旗飘荡
昨日的狂欢
被今日的战火淹没
英雄无名
壮士无泪
一场战役沉默在
历史的长河里


篇三:战争是孽种


作者:麦田过客


我不知道词典里是怎样定义战争的
也不晓得百度百科里是如何解释的
我总觉得战争其实就是一孽种


朗朗乾坤之中光天化日之下
一帮卑鄙无耻丑恶贪婪于一身的无赖
奸淫了一群正直善良羸弱美丽的民妇


接着 一月二月三月······
江山依旧 斗转星移 终于
战争这个六亲不认的孽种诞辰了


篇四:我的战争


作者:临川


      一

我手持一把吴越古剑
它锈迹斑斑
这是些热血的痕迹
这是些生命的呐喊


我手持一把高仿的佩刀
它做旧的程序
深入每个部族的特征和细节
深入每段历史的规则和颜色


我手持一把管制刀具
它的进退有不同的格局
一边有人群和呼喊
一边有城市和村庄


我永远属于冷兵器时代
我用冷兵器对抗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二


子弹会让生命飞速行进
炮弹会让生命轰轰烈烈
核弹会让生命荡然无存
我举着我的冷兵器
我的生命已经扑倒了无数次


我刺中了一个元首
我割除了引爆的电源
我在街边睡了一觉
我正在打赢每一场战争


众神的战车碾过父亲的眼镜腿儿
儿女的作业散落一地
妻子的情人在检修武器
邻居家的门媚早已破败不堪


我给朋友打了一个电话
或者朋友打了一个电话给我
说是今天晚上十一点零五分有地震
那张借条还在吗


我在山腰又竖起一面旗帜
总之 继续我的战争吧


篇五:没有硝烟的战争


作者:柳星


眼睛与眼睛的战争
两块坚硬的鹅卵石
撞出了火花


嘴巴与嘴巴的战争
唇xx对舌剑
看谁更锋利


这其实都是心的战争
胜利者是智慧
失败者是懦弱


篇六:我们的战争


作者:徐林林


别走得那么快
慢一点,再慢一点
这阳光依旧灿烂
夕阳依旧美好
这是命运的安排亦恩赐
停下来,停下来
请听我把哀思细说
这是命,不可抗拒的命


为什么不语亦不笑
为什么望着我,无当初的迷离
果真是街头偶然相遇
转眼便各奔前程
寻找新的恋人?
我不是情场上游闲的年轻的浪子
尝不出红酒与毒xxxxxxxx的味道
难道鲜艳的玫瑰如夏之泡沫?
你的眼神真让我迷惑


找一个理由,不再依恋
说“我其实不爱你
只是喜欢你年轻的身体
你也会老去,细软的脸蛋
也会长出刀刻的割手的裂纹”
或对你不忠,流连午夜的街头
与艳妆的妓女说醉心的情话
把你扔得老远,不屑一顾


那不是我!懦弱的爱情者
我只是想得到一个机会,成为你
身边永恒的心之守护者,或
生生世世也不再与你相见


让我也来学学唐诘诃德
与你来一场毁天灭地的战争
以爱之名,以痛之心
我赢了,你就留下
让我们的灵魂缠成一个
一个永世解不开的结
我输了,你就
把我的身体毁灭
我不会痛哭,只求你留下
我孤独的灵魂
然后,

关于战乱的诗句 篇五:《关于战争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战争的古诗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关于战争的古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6、<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9、<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1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3、<垂老别>

唐·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1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木兰诗>

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梅岭三章·其一>

近代·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叶子现代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