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孝亲尊师的诗歌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21    阅读:

孝亲尊师的诗歌 篇一:《孝亲敬老诗歌汇总》

孝亲敬老诗歌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7.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1.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2.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3.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4.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6.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8.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孝亲尊师的诗歌)

2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3.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

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孝亲尊师的诗歌)

3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35.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6.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37.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38.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39.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4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4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4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4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孝亲尊师的诗歌)

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孝亲尊师的诗歌 篇二:《《孝亲尊师·爱在当下》庆三八演讲比赛及诗歌朗诵活动串词》

孝亲尊师·爱在当下庆三八演讲比赛及诗歌朗诵活动串词 开场白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在感恩滋养它的大地; 男:白云在天空飘荡,描绘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在感恩哺育它的蓝天 女:在这春风暖大地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我们孝亲尊师,爱在当下 男:感谢这片让我们每个人快乐成长的沃土——文星小学

女:我们不是诗人,可我们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父母的辛劳;

男:我们不是歌者,但我们能用动听的歌喉赞美可爱的老师;

男:现在我宣布,惠州市文星小学,惠州市文星传统文化学校《孝亲尊师·爱在当》下庆三八演讲比赛及诗歌朗诵活动正式开始(孝亲尊师的诗歌)

串词:

女: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们。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们。请听五(1)班诗歌朗诵《天之大》。

男: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长大,为我们牵肠挂肚却不求回报。下面我们掌声有请五(2)班诗歌朗诵《母爱》。

女: 下面我们掌声有请五(3)班诗歌朗诵《 》。

(孝亲尊师的诗歌)

男:

下面我们掌声有请达慧班诗歌朗诵《 》 。

女: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请听三(3)演讲《感谢也是一总道德》。

男: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下面我们掌声有请二年级组演唱《我的好妈妈》。

女:鲜花感恩雨露,苍鹰感恩长空,高山感恩大地,我们应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感恩朋友。三(2)班演讲《感恩父母》。

男: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唯有母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母爱最能感动人。下面我们掌声有请三(1)班诗歌朗诵《母爱无言》。

女:母爱在华夏大地流淌成一条亘古的河,母爱的心把所有人类的自私和懦弱消融,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四年级组诗朗诵《纸船--寄母亲》。

男:

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六(1)班《 》。

女:

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六(2)班《 》。

男:听完那么多的诗歌朗诵和演讲接下来我来欣赏一年带来的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女:最后由我们可爱的明德班小朋友表演《小鼓响咚咚》

结尾词

男: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女: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男: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女: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男: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女: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孝亲尊师的诗歌)

男:在这个美丽的上午,选手们通过热情洋溢的朗诵和演讲,给大家展示了他们活力

女: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不变,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合:我宣布惠州市文星小学,惠州市文星传统文化学校《孝亲尊师·爱在当》下庆三八演讲比赛及诗歌朗诵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孝亲尊师的诗歌 篇三:《孝亲尊师》

孝亲尊师

这些天写了好些“孝亲尊师”送人,在给人讲解的时候出来了许多123,应一位兄弟的要求,我把这些写出来。其实这些话没有一句是我自己说的,如果是我说的,那肯定是废话,这些都是古圣先贤的谆谆教导,我只不过是道听途说一些皮毛而已。

“孝亲”和“尊师”各分三个层次,“孝亲”分“孝养”、“孝顺”、“孝敬”三个层次,“尊师”分“尊敬”、“遵从”、“尊承”三个层次,以下分别略说一下。

先说“孝亲”,孝为人伦之本,本立而道生,孝是所有一切智慧、财富、幸福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也。最基本的孝亲从向父母尽孝开始,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孝养。

孝养父母分两个层次:

1、养父母之身。一个孝子最起码的,要让自己的父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基本面上没有太多的忧虑,尽自己可能地满足父母的需求。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满足父母的需要,也要在父母跟前尽心侍奉,这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如果身在外地条件不许可,那也要常存此心。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应该意在近前侍奉上。但是,夫子又说,“游必有方”,这个方应该不是指方向、方位这些,如果父母知道你去的方向,知道你在某某监狱里被看守,那也不是个孝子,这里的“方”,应该是方正之学,即圣贤之道,也就是说,离父母远游只有一个原因可以免责,那就是恭行圣贤之道。

2、养父母之志。在这一点上有两层次:首先,不让父母因我而忧虑。再者,不让父母因我而羞愧。《弟子规》云:“身有伤,遗亲忧,德有伤,遗亲羞。”一个孝子不能让自己的身体一直处在疾病或不安当中,而让父母为自己而忧虑。《论语·泰伯》中说: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大家想一想,连身体都不愿意伤害,更何况德行呢? 一个人如果对内不能和睦兄弟,对外不能与人和乐相处,时时让父母为你担忧,这就是不孝。与人不和尚且不可,更何况做一些与德行有损的见不得人的事情让父母感到脸上不光彩乃至于羞愧呢?

想想,我们现在养父母之身做得不好,养父母之志则做的更差。特别是现在,有些女孩子婚前多次堕胎,直到结婚时才发现伤身太甚乃至不能生育了,一方面葬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另一方面后半生与各种妇科疾病紧密相伴,更重要的,这是既“遗亲忧”又“遗亲羞”,实在是大不孝啊!

第二、孝顺。

不孝之子一般都称作“逆子”,就是一直顶撞父母或违逆父母的意愿行事。之所以说违逆父母即为不孝,也并不意味着父母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也不是所做

的一切都按照父母说的去做即便错了也照着执行,直到最后让父母发现自己错了再后悔,这样为了保全自己而让父母承担过错后果也不是孝子。《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孝顺之子不当面顶撞父母,绝对不做让父母憋闷委屈的事,更不故意给父母找气受,深深知道世上没有一个父母会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没一个父母愿意明明白白地眼睁睁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父母说的对一定要听,觉得不对,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父母的立场,想想是不是我们的想法太幼稚,如果不是,的确是父母的问题,先不顶撞,顺承下来,然后再用《弟子规》所说的办法使改变主意。如果自以为很了不起,以为父母的思想守旧,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他一定会因为不孝顺父母犯下更大的错误。要知道,父母往往为我们想得比我们自己还周到还长远,而我们自己往往只看到现在眼前,却忘了未来。所以“孝道”当中,“顺”字尤其重要。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中庸》)孝顺父母的人,首先要做顺从父母心意的事情,夫妻和顺,兄弟和睦,这是父母愿意看到的,这样做了,这就是顺父母的心意,一个人能这样的孝顺父母,他做什么事情都会顺的。

第三、孝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孝中如果没有敬意,那就是丧失了人伦根本的所谓“养活”。这用孔夫子的说法,就是把父母与犬马等同起来将养的大不敬行为,不孝之至。天下父母是最无私的,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爱。

另一方面说,只有敬爱自己父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才会博得别人的尊敬。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实在没有谁真愿意与他打交道。这样的人与人相处没有道义交往,只有唯利是图。所以,这样的人做点生意干点工作非常劳累,他总是感觉自己为挣一分钱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他还以为这个世界本来如此,一辈子体会不到幸福的滋味。其实这都是在不敬父母时往自己心中种下的傲慢无礼的种子长出来的恶果。

有人乃至于说,自己的父母身上有好多低级嗜好,有丧人伦的恶行,是许多人嘲讽的对象,不值得自己敬重。他感觉自己和一些人一样对自己父母的无礼是应该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应先参照以上“孝顺”条目去做一做,然后再好好地做自我反省,父母的善恶行为都是用以教化我们自己的,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随顺了自己的恶习偏见,乃至于不敬父母造下恶因,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只要这种心念不改,都会被社会和自己的子女抛弃,那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如自己的父母。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如果再回去到父母的年代,那比父母不知又要差多少。真正的孝子,根本不会看到父母的缺点,只会认真反省自己的缺点,之所以能够看到父母的缺点,那首先是自己的大不敬,认真反省,以古舜王为榜样,更加努力地修身,才能感化所有身边的人。舜王的父母在外人看来是最恶的父母,但是舜王没有看到,他恭行孝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父母正是成就舜王高尚人格的人。

(孝亲尊师的诗歌)

再说“尊师”,尊师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步,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最基本的尊师从尊敬为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开始,推而广之,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第一,尊敬。

我们是否可以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能学到多少,与这位老师的学问修养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我们对那个老师的恭敬程度直接相关。遇到一位学问和个人修养非常好的老师是我们的福气,可是我们不是打心眼里挚诚尊敬这位老师,那我们从老师这里能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一分恭敬学到一分,二分恭敬就能学到两分,一点也不会多学到。古人奉事师长,哪怕在我们看来是一位学问不高的老师,门下也能出有识之士,那个学问不是老师教的,而是从恭敬老师的过程中感应到的。周星弛的搞笑片子里有一段,他师父发现他没有钱了,就不想再看到他,叫他从很高的台阶往下滚,告诉他那是无敌风火轮,没想到他真的练成了。他为什么会练成,因为他对师父打心眼里恭敬,真诚地想从师父那里学到东西,所以他就得到了。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个片子并不夸张,因为从古到今,那些被骗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都是因为百倍的恭敬得到的百倍的学业利益。

第二,遵从。

尊敬老师不是每次见面都鞠躬,也不是时时追随老师左右不离不弃,也不是到处宣扬老师的好处,更不是逢年过节花钱请老师摄一顿。假如你说尊敬哪位老师,而把他说的话当做耳旁风,甚至于背其道而为之,你是尊敬老师吗?所以,尊敬老师关键是依教奉行,在实践中落实老师的教导。最尊敬老师的学生,哪怕长期不在老师身边,看不到老师时还在依照老师的教诲行事,在实践当中获得真实的受益!

第三,尊承。

真正尊师之道,不但要挚诚恭敬、依教奉行,还要做好承前启后的传承工作,不能让老师之道从自己这里断绝。

传承有三种方式:

一、身教。自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个依照师道而有所成就的好样子。在这里所说的有所成就,包括在生活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各个方面,无论在哪方面成就至少一项值得为人称道为人效法的好样子,乃至身边有人有意无意跟着你的样子学习,对人产生好的影响,这就是第一种传承师道的方法,也是身教之法,所谓不言之教、以身示教、潜移默化、师恩不忘。

二、言教。自己执持老师衣钵,像老师一样去收授门徒教化学生,称扬赞叹老师之名,号召大家一起学习,并与大众一起身体力行,人人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终将老师的教诲传至天下,让更多的人因之获益。

三、德教。自己不但身体力行,无时无刻不深受老师教诲的滋养,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老师之道为人谋福利,让更多的人因之获益,人人深切感念并深受影响,乃至改变自己以往的过错,开始在生活中效法试行,从而移风易俗、师道张显,使民风淳厚福被万世。

有关孝亲尊师的道理,古人论述甚多甚繁,历朝以来事证甚多,不断证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实为做人伦常之根本,毕竟博文篇幅所限,我简略说说以为提醒。不光提醒大家,更是提醒我自己,所以心中常怀惭愧,唯力行而已。

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

孝亲尊师的诗歌 篇四:《尊师的诗歌》

诗歌一:老师颂   
知识渊博脑中装,德行高尚世无双。
教书育人不知倦,燃烧青春撒热光。
诗歌二:我的老师
当我走在成长的道路中
学会正直行走
是你用真诚的教导来指引
做人
学知识
懂得了道德仁义的可贵
没有您
我的老师
人间将缺多少明礼
为人诚信
与人为善
授业解惑
知恩图报
是你教育我们
真善美
植在心间
诗歌三:老师赞
李桃不言自成蹊,
新生入学一批批。
春去春来数十载,
智培栋梁作阶梯。尊师的诗歌
诗歌四:中秋怀想(赠上智下如尊师)
明日中秋
月亮该有多圆
遥望远方的尊师
心中莲花冉冉开放
托那流云一片
把祝福寄到尊师身旁
请这清风一缕
送去淡淡花香
至诚顶礼
求师佛一路领航
默默发愿
愿尊师日日安康
无比地感恩
师佛教诲永记心上
无上的殊荣
生命因此显露灵光
诗歌五:唱给尊师
老师,我们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您就是那垦荒的大犁:
为了我们长出参天的栋梁,
您不惜洒下辛勤的汗滴。
老师,我们是一群稚嫩的雏雁
您就是饲养我们的食粮和清泉。
为了我们早日飞向知识的蓝天,
您将我们的翎羽丰满。
老师,我们是从未出航的小船,
您就是那挺立的桅杆。
为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您为为我们撑起前进的风帆。
当我们飞向蓝天,
当我们长成栋梁,
当我们扬帆远航,

孝亲尊师的诗歌 篇五:《关于教师节的现代诗歌》

关于教师节的现代诗歌一:师恩颂
九月金秋
桃李芬芳的季节
心事绽放的时刻
老师,为了您
我们拧干渴求
拧开久久的期待
我们已成为千树万树
含苞待放的姿态
老师,九月金秋是您的季节
老师,您看——
到处是鲜花簇放的清晨
在梦的出口前面
是属于您,属于我,属于我们的缤纷
深夜,人们都已进入梦乡
而您却在暗黄的灯光下书写
您在默默的诉说
每个词语都带着您思想的体温
在文字和灯光的炙烤下
纸页焦糊——
您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
都有着犁铧翻耕土壤的辛烈
清晨,您在我们饥渴的目光中
移动鼠标,输入密码
如今我们有理由
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
向全世界微笑着问好
我们从窗口接过杜鹃的呼叫
我们从窗口见识世界的奇妙
从中认真的解读
勾三股四
阳春白雪
秦皇汉武
唐诗宋词
岁月的河流奔腾不息
老师,是您照亮我这朵小小的浪花
在您温暖爱心的天空下
您那脱口而出的话语
多像空中不倦的飞鸟
老师,是您用语重心长的声声呼喊
让沉睡的心灵苏醒歌唱
让稚嫩的脚步加速奔跑
今天我们用所有的尊严和智慧
编织成您日夜期待的亮丽彩虹
您流逝岁月里燃烧的激情
在我青春花园的上空久久飘荡
老师,我曾是泥潭中无人知晓的小草
是您把我移植到美丽的花丛中
让我吮吸知识的源泉
老师,我曾是只受伤无助的小鸟
是您把我从痛苦的迷途中救回
让我找到生活的希望
亲爱的老师
您不是演员
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
您不是歌唱家
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
有人说师恩如山
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
我要说师恩似海
因为大海浩瀚,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