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江南春全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23    阅读:

江南春全诗 篇一:《4《江南春》练习及答案》

《江南春》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水乡,洒店,小旗,寺庙,春雨。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或局部景致与概括描写结合)等多种方法。

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不要。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 “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数,是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

4.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江南春全诗 篇二:《江南春》

方法实践课《江南春》+诗话春光课

(江南春全诗)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2.运用“读懂诗意想画面,角色体验入诗境”的方法,想象作者眼中千里江南的春光画面,感受江南春景的美及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

3.诵读积累描写春天的经典诗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熟读成诵。诵读积累描写春天的经典诗句。

难点:运用抓住景物展开想象的方法,想象作者眼中千里江南的春光画面,感受江南春景的特点和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1.读熟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2.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理解诗中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搜集描绘春天的经典诗句,写在书海拾贝上。

教师: 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 :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江南春(江南春全诗)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程颢的古诗《春日偶成》。学会了通过“读懂诗意想画面,角色体验入诗境”的方法感受到诗人春游之“乐”,想象着画面,把自己当做诗人程颢,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一起背诵《春日偶成》。

2.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感受唐代诗人杜牧笔下春光画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在古代,江南往往指美丽富庶的水乡,自古美景出江南,江南的春天则更是景色宜人;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描绘的就是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

(二)指导朗读(江南春全诗)

1.同学们,在古代,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因此诗歌往往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读读《江南春》,试着读出它的节奏。

出示:

(2)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配乐接力读。

(三)交流词语意思,整体感受画面。

1.作者杜牧眼中的江南春景又是什么样的?默读全诗,诗中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把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用笔画下来。

简短的二十八个字却为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景物——“诗中有画”。指读板书。

2.对于诗中出现的词语,还有哪些是自己解决不了,小组内也无法解决的?我们可以共同商议解决。(学情预设:酒旗风;烟雨。)

(1)酒旗风:看插图,酒店门前的布招牌在迎风飘摇着,发出呼啦呼啦声。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燕子》一课中“春雨”的印象推想“烟雨”:春天的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如牛毛,如细丝,细细密密而又看不清楚,朦朦胧胧的。

3.再来读古诗,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江南春景呢?(学情预设: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暖花开,莺歌燕舞,草长莺飞等)同学们的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

(江南春全诗)

4.《江南春》这首诗也是诗人杜牧游春所做,诗句里总会感觉到作者的情感,说一说,作者对这江南的春光怎么样?(预设:有比较明显的喜爱之情。)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四)想象画面入诗境,感受作者眼中江南春景的美。

1.让我们进入诗人描绘的江南春光中,像作者一样,仔细地去听春景、去看春景、去想象春景。你听到了怎样的莺啼?看到了什么样的绿树、红花、酒旗?

(1)自己练习说一说。

(2)指名说(预设学情:酒旗:迎风招展的酒旗,发出呼啦呼啦的声响;绿映红:丛丛绿树,朵朵红花,相互映衬,分外美丽;黄莺:在快乐地歌唱。)

(3)黄莺在唱歌,绿树红花相互映衬,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美丽、烂漫,那么诗歌的第二句还写到了迎风招展的“酒旗”,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学情预设:“酒旗”,这不是一种随意的安排,能够体现出江南春的另一面:热闹,繁

华。让学生带着这种不同的感受说一说能比较真实地想象诗人眼中的江南春景。)

板书:繁华。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相信作者的感受和你的感受是一样的。

2.聚焦“千里”,感受江南春景的宏大画面和意境。

(1)诗歌开头写到了“千里”一词,这个词让你读懂了什么?

(学情预设:结合课文插图和阅读实践理解“千里”:古诗中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一千里,而是只一个很大的范围,诗中指的是在很大范围内都有黄莺在鸣叫,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下文中的“四百八十寺”也是这样,“四百八十寺”说明什么?(佛寺很多。)

(3)一枝独秀不是春,作者所到之处,所想之处,处处是这迷人的春光。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诗中描绘的春景,连同自己想象出来的春景,用自己的话向大家做以介绍。 组织语言练说。同位互说,师巡视指导。

(4)学生表达后出示示例读:

(江南春全诗)

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前两句诗。

3.品读后两句,感受烟雨江南的楼台景色。

过渡:诗人赏春踏青,意兴十足,这时,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岗,齐读。

(1

)诗中还提到了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那么,作者在蒙蒙细雨中看到的寺庙楼台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补充资料了解南朝佛教建筑之多。出示:

(2)同样,请大家发挥你的想象,带着自己的感受,简单的描绘一下。

指名说。

(学情预设:后两句诗呈现了两种景物:楼台和烟雨,因为天气的原因,朦朦胧胧的,在作者眼里两种景物是组合到一起的。同样,根据以上读诗句想象画面的方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诗句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描绘出烟雨中江南的楼台景象: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江南春全诗)

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想象着画面齐读后两句。

(3)作者的笔锋一转,这里呈现的江南烟雨中的楼台风光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感觉? (学情预设:千里江南,这么多的寺庙楼台被烟雨笼罩着,使江南风光别有一番情趣,更加奇幻迷人。)

想象“楼台烟雨中”的画面齐读后两句,读出作者眼中的江南春光的特点。板书:奇幻。

3.诗中有画,画中还会有情,这也许就是诗歌的魅力。让我们想象着诗中千里江南的春光画面和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接力读,齐读。

4.练习背诵。

环节三、总结-----诗话春光,拓展积累

(五)合作交流 诗话春光

1.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喜欢用诗赞美春天,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写春的诗句,小组内相互之间读一读,听一听。

2.集体展示交流。

诗人眼里的春光,一草一木总关情,有写“春雨”的、写“春风”的、写“春花”的、写“春水”的。你收集的是写什么的?

3.诗中有画我会猜。听诗句,想象到一幅怎样的春景?用几句简单的话说一说。有了画面再来读诗句,春景就在你眼前生动了起来,对春景的喜爱之情也会更多一些。(江南春全诗)

5.小结:想象画面,品读诗句,你会发现古诗中会有多彩迷人的春光,课下我们不妨继续到诗歌里去寻找春光。把你积累的诗句按就象刚才的分类一样,分别整理出来,把它们记在脑海里。

六、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

黄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楼台、烟雨

千里:美丽 繁华 奇幻

江南春全诗 篇三:《古诗江南春的诗意_江南春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

<江南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词如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言]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古诗江南春的诗意_江南春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江南春>以轻快的文字,[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古诗江南春的诗意_江南春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翻译]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
<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江南春全诗 篇四:《写景诗大全》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写景诗大全

3、<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写景诗大全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12、<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15、<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16、<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7、<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8、<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9、<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0、<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 ·江南春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得诗人杜牧这首诗的古诗及诗意(2015-12-28)
  • ·江南春古诗(2015-12-29)
  • ·杜牧三年级下的古诗(2016-01-18)
  • ·杜牧的古诗有哪些。(2016-01-24)
  • ·江南春古诗解释(2016-01-3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孤独诗歌

    下一篇: 形容雨天诗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