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把酒问月赏析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27    阅读:

《把酒问月赏析》
把酒问月赏析 第一篇

《把酒问月》赏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月,作为“三光”之一,历来诗人就对其钟爱备至,歌咏颇多,远远超出了日和星。诗歌咏月,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此后,汉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咏月诗更是大量涌现,林林总总,十分可观。本文避繁就简,取样分析,就李白的《把酒问月》略表卑见。 我国古代诗人里,李白是最喜欢月的。爱月、惜月、咏月,简直成了一种癖好。从童年时代起,就“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上白云端。”他一生写了许多咏月诗,仅名作就不下十篇。所以晚唐郑谷在《读李白集》说:“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分付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首,留给人间伴月明。”《把酒问月》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可以说,是作者绝妙的自我塑像,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故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态溢于言表。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人间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问,对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这与白居易“万里清辉不可思”迥然不同,白居易害怕“添愁益恨绕天涯”。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中可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酒杯仰天问月写起,以下两句换景换意,尽情咏月抒怀。后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从此诗化用而来。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洁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会使人产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鲍泉的“苍苍随远色,漾漾逐漪涟”,是说船在江上行驶,明月千里来相随。这与诗句是何等的相似?月本无情之物,但它却能“与人相随”,具有人的灵性,这不是很可爱吗?诗句一热一冷,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了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运用得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效。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同样,诗也是如此,唐诗之所以不同凡响,独领风骚,也是因为有境界,亦即我们所说的诗的意境。本句写的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静谧,也不是“云破月来花弄影”或“淡云来往月疏疏”的朦胧,而是“年年今夜,月华如炼,长是人千里”的皎洁。

月出如明镜飞升,下照朱色的宫阙,云翳散尽,清辉焕发。此时此刻,“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夜空朗静,一碧万里,纤尘不染,只有缕缕清辉流泻而出,无声无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神往的良宵之夜!诗人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这都用得非常妙,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明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的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诗人不经意地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偏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于矧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的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情怀:自己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奔波,为的是什么,自己又得到了什么?是时,诗人仕途不顺,正遭唐玄宗的冷待,空负一身的大志无处施展,其内心的孤独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在此之前,诗人写了一首《月下独酌》,同样是写诗人在受冷遇后的月明之夜,孤独寂寞,只好对月独酌。

“今人不见古时月”至“共看明月皆如此”四句,由景物渲染而转向感慨的抒发,充满了浓烈的哲理情趣。“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和张若虚诗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春江花月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和对宇宙奥秘的遐想。似此类者,古人也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生若朝露”,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都是在感叹宇宙的永恒,人

生的短暂。作为自然界的月,它是永远存在的,古往今来也只有一个,它总是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周而复始,年年如是,月月如是。而人却不同,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像流水一样在更迭、在消逝,这和刘希夷所说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何其相似乃尔!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运动、变化、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永无究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着“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着“古月仍旧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踪、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把酒问月赏析}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这两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而人生短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分说,后两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起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人这里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唱:行乐须及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到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人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妙的巡礼,使读

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综观全篇,诗人采取屈原的《天问》形式,对月及其有关传说,发出一系列的询问,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求索精神。这里,诗人纵横捭合,由酒及月,由月及诗,空间与时间相互错落,现实与神话彼此穿插,在景物描写中不时地喷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并以优美的语言塑造出一个崇高、永恒、姣好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亮形象,这就使开头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发问不觉突兀,而是诗人热爱月亮的表现,反映了他对

宇宙奥秘的遐想与探索,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的诗人自我。虽然本诗情绪多变,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及回环错踪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

把酒问月

【标题】: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赏析}

【年代】:盛唐

{把酒问月赏析}

【作者】:李白

【体裁】:七言古体诗

【内容】: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含义:

明月万古如一,而人世间则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今晚月华如练人却千里,小男也只是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希望自己能够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如此而已。{把酒问月赏析}

赏析: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也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

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惟妙惟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②。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③!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④?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⑤。

① 题下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② 丹阙,朱红色的宫门。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③ 但见,只看到。宁知,怎知。没,隐没。

④ 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

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把酒问月赏析}

⑤ 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

《把酒问月教学案案定稿》
把酒问月赏析 第二篇
{把酒问月赏析}

《把酒问月导学案》
把酒问月赏析 第三篇
{把酒问月赏析}

{把酒问月赏析}

金塔县第四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持案人:

金塔县第四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赏析_作者苏轼》
把酒问月赏析 第四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诗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赏析_作者苏轼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翻译]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
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

《李白诗集大全》
把酒问月赏析 第五篇

1、<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集大全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诗集大全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8、<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9、<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9、<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肖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1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2、<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14、<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15、<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6、<秋思>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17、<陌上桑>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18、<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9、<赠崔侍郎>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
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

20、<渌水曲>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21、<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22、<赠柳圆>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
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小学生习惯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