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叹花杜牧翻译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2    阅读:

杜牧《叹花》高考诗歌鉴赏
叹花杜牧翻译(一)

杜牧《叹花》鉴赏

古诗鉴赏

0121 1429

叹 花

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这首诗的文字一作:“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本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本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吴小林)

杜牧课件文字
叹花杜牧翻译(二)

•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现实主义诗人。【叹花杜牧翻译】

• 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隋炀帝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

简称舍人。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明代时,中书舍人已为从七品,清沿置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

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同期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所作《感怀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 •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叹花杜牧翻译】

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

•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

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 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主考官崔郾推荐杜牧,说杜牧是王佐之才。说:“请侍郎以状投”,

或第五?

•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

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

•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 • 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

杜牧诗名,盛情款待。

• 他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

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我希望能在江边举行一次竞渡的娱乐活动,让全湖州的人都来观看。······为着这件伤心事,杜牧写下一首诗。

• 叹花

• (唐)杜牧

• 自是寻春去校迟,

• 不须惆怅怨芳时。

• 狂风落尽深红色,

• 绿叶成阴子满枝。

• (另一版本)

• 自恨寻芳到已迟,

• 往年曾见未开时。

• 如今风摆花狼藉,

【叹花杜牧翻译】

• 绿叶成荫子满枝!

杜牧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宿醉不归。乃至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护。有一日,杜牧调任回京,牛僧孺劝他切莫“风情不节”,并且拿出兵卒们发回的满满一箧平安帖,杜牧见此,又愧又羞。

• 杜牧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是咏史与七绝。杜牧的咏史,充满着幽默与调侃,饱含

借古鉴今之意。游经赤壁,他说,假如周瑜借不到东风,则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反常人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视角。过华清宫,想起当年杨贵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中见大,虽未出现唐明皇半个字,却点出当年安史之乱的个中原委。杜牧咏史是表,讽今才为其里。

• 《赤壁》

【叹花杜牧翻译】

• 折戟沉沙铁未销,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叹花杜牧翻译】

【叹花杜牧翻译】

•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张好好诗》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书法作品。 张好好江西洪州乐籍,是唐朝官伎。色艺双全,十三岁流落风尘,以善歌舞来乐藉

中,为官吏所倾倒。大和三年(829年)杜牧在南昌沈传师的江西观察使幕府任职时与张好好相识。杜牧对她的不幸寄以无限同情。大和九年(835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年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诗中描述她在“吴娃”的扶引下羞怯登场,“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 《宣和书谱》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

• 《张好好诗》是杜牧唯一的传世墨迹,卷前有宋徽宗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南宋

贾似道、明人项元汴、张孝思、清人梁清标等人均曾收藏。乾隆年间入内府。1924年,逊帝溥仪将此卷携出宫外,靳伯声之弟得到此卷,持往上海,再由马保山寻得。最后由张伯驹以5000多元购得。1956年,张捐赠《张好好诗》予故宫博物院。目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因年代久远,残缺“洒尽满”、“一书”五字。共29句。

家庭作业

• 简述杜牧简介,了解一下中书舍人是什么样的官职。

• 杜牧的七言绝句以什么内容为主?

• 杜牧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写了一首什么诗词

• 简述他的爱情故事。

• 他的墨迹是哪首诗词

• 牢记他的《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江南春》、《泊秦淮》、《山行》、《清明》。

杜牧诗歌选读(15首)
叹花杜牧翻译(三)

杜牧诗歌选读(15首):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卧)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叹花

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过华清宫(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遣怀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
叹花杜牧翻译(四)

<遣怀>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牧。古诗全文如下: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
失意潦倒,携酒漂泊江湖,沉湎于楚灵王喜好的细腰女子和赵飞燕的轻盈舞姿。遣怀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扬州十年的纵情声色,好像一场梦,醒悟回头,却在青楼女子这中落得一个薄情的名声。
[鉴赏]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公元833-835年(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
“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却一事无成,丝毫没有留下什么。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_阿房宫赋阅读答案_作者杜牧
叹花杜牧翻译(五)

<阿房宫赋>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词如下:
[前言]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_阿房宫赋阅读答案_作者杜牧。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_阿房宫赋阅读答案_作者杜牧。盘盘焉,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什么写诗歌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