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孤独的诗句和意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5    阅读:

温暖的诗意 孤独的心境
孤独的诗句和意思(一)

温暖的诗意 孤独的心境

浅析海子与仓央嘉措诗歌的似之处 2009级汉语言文学2班 顾妮 200984014049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子与仓央嘉措的精神气质,以及是个理想的形成,依据海子的诗论来分析其建立在赤子情怀上的诗歌内涵;依据仓央嘉措的诗论来探究其建立在佛学理念上的独特的诗歌风格,并且探讨二人的诗歌对于当下人们生存和精神境况的意义。海子所生活的土地和他所受教育的文化影响形成了海子善良、质朴、自强而又执着、敏感、多思的精神气质和赤子情怀;仓央嘉措所生活的环境和他所受的佛教文化熏陶塑造了他慈悲、释然、超然物外的佛家情怀和自由、博爱、苍生为家的精神风格。海子所受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对自身,人类和宇宙的思考,对诗歌使命的追问,对终极价值的探寻结合在一起铸成了海子远大的诗歌理想;仓央嘉措虽然与海子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神奇的是他俩对于诗歌的追求竟然如此相似。仓央嘉措常常以禅意顿悟点化出人生的意义。其二人的诗歌内涵所折射出来的思想,为后工业文明时代不断被物质化,欲望化的粗糙灵魂注入了细腻的精神反思。 关键词:海子 仓央嘉措 赤子情怀 精神气质 生命艺术化 诗歌理想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和奇迹般的创造力,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海子的主要作品有近200首抒情短诗和长诗《太阳七部书》。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错。后被迎至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于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的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

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神王,是情圣,是诗人。他在人世间逗留过,虽然仅有短短25年。他在人世间短暂逗留,仿佛就为留下这些诗篇。代表作有《仓央嘉措情歌》(拉萨版木刻本),原诗集六十二首,有的版本六十九首。另有民间流传的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达到三百多首。

一、不同的年代里,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感情经历的相似点。

(一)海子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感情经历

海子精神气质和诗歌理想的形成分成两个主要的时期:十五岁考入北京大学之前和考入北京大学之后。这样分期的理由是:海子出生于江淮农村,但是十五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农民儿子和贫困的出身在他走入北京这样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大城市后,使他不得不面对无奈的现实,这期间他接受人类文明精华的哺育和对生命所产生哲学思考,又使他有着大而高远的博精神追求。海子诗歌的独特意象及诚挚情感,源于他所接受的淳朴的父母之爱和农村乡土环境的教育以及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善良,质朴,淳厚的精神气质和热爱生命和土地的情怀以及由此造就的秉性;而他的诗歌所呈现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境界,则是在考入北京大学之后,感受了北大深厚的知识储备与渊源学养,兼容并包和刻苦上进的文化精神后自主接受人类文明成果并且把自己的生命艺术化所产生的理性追求。如果说海子十五岁前的生活和经历培养了他善良淳朴的性格和自强自信的品质,虔诚而真挚的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胸襟,形成了他热爱生活和人类的赤子情怀;那么,北大的学习和教育则形成了他系统而扎实的知识底盘和以诗歌为途径拯救人类的诗歌理想。建立在这种赤子情怀上的使命观和诗歌理想使得海子视诗歌艺术为生命,他从"关注生命存在本身"出发,把生命本体诗化,通过诗的途径(直觉,体验,想象,启示等)与本体沟通,他的诗歌是他赤子情怀的艺术化,从而使他的生命本体与诗歌艺术合二为一。

(二)仓央嘉措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感情经历

而仓央嘉措的人生经历竟然与海子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仓央嘉措也是出生于农家,却以“转世灵童”的身份被精心的教育和培养。从小到大,他都以西藏地区最高统治者候选人的身份成长。他在享受着最高礼遇的同时也接受着沉重的压力。他本性淳朴恬淡,幼小时,缺乏判断能力和反抗能力,但进入少年时期以后,他明显感到佛教的高深虚幻,尤其是入住布达拉宫之后,来自权力之巅的孤寂和繁杂制度的束缚,使他异常茫然烦乱。但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奈,表面上顺从于佛教制度的清规戒律,却在内心极度想逃脱。现实无望之下,他沉溺于艺术,把幼时接受的各种文化精神,佛教思想,和对生命的顿悟杂糅在一起,形成了他奇特的生命观,价值观,艺术观。

仓央嘉措的精神气质和诗歌理想主要来源于《诗境》和佛学。《诗境》最早是一部古印度的梵语作品,这部制作大致上可以分为诗的形体,修饰和克服诗病等三个基本内容,它事实上是一部诗歌创作指南,尤其在诗歌写作方法的修辞学方面有极大的实用功能。可以说它是藏族诗学体系的根,是奠定藏族诗歌创作技法与风格的源头。由于受《诗境》理论体系的影响,形成了“年阿体”流派。“年阿体”的诗风特点有:文字优美,擅用典,易隐喻。而仓央嘉措在吸收了“年阿体”诗风的精华之后,又加之以佛教禅意思想,形成了平易近人,

朴素自然的独特风格。

(三)两人的成长的相似点

由此看来,海子与仓央嘉措不仅成长经历相似,甚至连诗歌理想和精神气质的形成都有大部分相似。家庭背景方面:同是出身普通农家。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方面:海子用自己的努力脱离了农民阶级,成为当时首都的中心文化圈的一份子,身处“文化之巅”;仓央嘉措由于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成为了西藏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接班人,可谓是“权力之巅”。情感经历方面:两人都曾有过深爱的女子,却由于各种因素不能在一起,他俩的成长中极度的缺乏爱,但由于性格独有的特质,他俩都对曾经深爱过的女子,久久不能忘怀。这些失意的感情经历对他俩以后的人生态度和感情观以及诗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他们诗歌中意象的运用,诗歌的写法,诗中感情的宣泄手法的相似点。

(一)海子在诗歌中物象的运用

纯粹从诗歌文本的角度来看,一般的诗常常采用意象或形象手段来表达诗意诗情,而海子诗的独特则使我们必须采用“幻象”,“灵象”来言说,正是这种幻象与灵象,构成了海子诗歌总体上大气包举的神秘诗性。海子诗歌的语言似乎在曲意迎合海子对幻象和灵象的倾诉,那种语象常常是突如其来,跳跃不定,突兀而来,无端而去,让人难以捉摸。

如他的四行小诗《哭泣》中:天鹅像我黑色的头发在湖水中燃烧/我要把你接进我的家乡/有两位天使放声悲歌/痛苦地拥抱在家乡的屋顶上。又如《海底卧室》一诗:月亮,喂养耳朵的宝石//杯子,水中的鸡群//草,那嘴唇的发动——花朵//日子,闪电中的七人//原野,用木头送礼//天空,空中散布的白云之药,活动着母亲之卧室//星星,黑色寨子中的夫人,

(p3)众夫人,胳膊刺花//火种,一只老虎游过皮肤,露出水面【1】——这首诗在同一诗题上排

列了八句语象,我(但愿仅仅是我)看不出诗题与语象之间的神秘联系;进一步看,这八句语象的并列也是神秘的;令人迷惑还在于,这各个语象之中的情辞与情象的结合也是神秘莫测的。这涉及到当代诗歌对传统阅读方式的根本颠覆,如果我们不去枉然追究诗人的这种种幻象与灵象由何而来,是如何组织的(跳跃实在太大),意义何在(很难由常规方式求索),而仅从表层的语象欣赏,海子诗的幻象和灵象虽然无端而突兀,其美感是可以感受的。 特别是海子用幻象和灵象对“时空”的书写:

1.天开于我手,地合于我心 2.东方滚滚而来 3.岁月如兽 4.夜晚是果实高悬 5.黄昏自我断送 6.时间之蛇在肉下流动,咬噬„六张嘴埋在六个季节/以及十二条腿埋在十二条雨月,麦片之月7.双手相伴行过天空/四个季节在掌上聚拢。

海子的这类书写,或许用他的一句诗可以描述: „„神秘之水,把我推上岸,成为胡言乱语的诗人。海子就这样成了原始语言的原始力量在当代的捕获者和泄密者,对于这神秘的原始力量海子虽然是被动的,但海子却又乐意迷恋其中(参见《诗学一份提纲》),而且愿意自觉地、有意识地追求这种“神秘诗性”。

(二)仓央嘉措诗歌物象的运用以及创作方式

仓央嘉措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淡然和世间万物的顿悟,恰到心底。如他诗中的一些句子:告诉我,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在法外逍遥。除此之外,还有:坐在菩提树下,我观棋不语,前世,今世,来世,患的,患失。

(p5)我喝着水,替别人解渴,无力挽留闪电的浪子沦落为王【2】,一粒青稞终于使众生重

获宽恕。这些诗句中所体现的意犹未尽的诗意。和海子相似的是,他们都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感到无奈,海子通过千辛万苦改变社会身份以后,才发现他一直以来寻求的生活哲理在生他养他的广袤的土地;仓央嘉措在以一个佛教最高统治的身份去俯瞰众生时,他却发现:他连自己的人生哲学都不能解释,又怎样去拯救众生呢?两人都陷入了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深深矛盾之中。都开始想方设法逃离自己所在的生活圈子。他们都用写诗的方式来缓解现实的压力。他们在各自的诗歌中擅于运用充满灵性的意象:如海子诗中的牛马,黄土,大海,仓央嘉措诗中的风马,经筒,佛塔等等,在熟知的物象里渗透着一种“神秘气息”,他们对自己理想世界痴情的勾勒和向往,让人动容。

三、诗意状态和运用想象的相似点。

相似的诗意状态,无论是神秘感也好,想象也好,创作灵感也罢,应该都是一种状态,一种体验与想象浑然一体形成的诗意状态。

在海子的诗歌创作中,,造成这种诗意状态的深层原因来自神秘的原始力量对诗人的操纵,我们一时还无从对它细加探究。使我感兴趣的,是海子运作幻象或灵象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感性化的诗性思维,而非理性式的科学思维。不妨认为,海子表现神秘的幻象和灵象的这种感性化思维方式,就是体感式的灵性。这种体感式的灵性思维,决定着海子诗歌的独特面貌:

我坐在一棵木头中,如同多年没有走路的瞎子/忘却了走路的声音/我的耳朵是被春天晒红的花朵和虫豸。我们是通过诗人的诗性传达来感知另一个世界的。或者说,我们只能借助诗人的感知和想象去了解另一个世界的丰富和奇妙。例如,从1985年5月22日到25日,海子连续写了六篇神秘故事——《龟王》、《木船》、《初恋》、《诞生》、《公鸡》、《南方》——仿佛另一个世界捉住他的手,捅开他的口,让他代言似的一口气说出来,泄漏出另一个世界的些许秘密。(《我坐在一棵木头中》) 体感式的灵性思维,使海子的诗往往具有某种“超验性”特征。如同勃兰兑斯所说,那是把“心灵中一切沉思的、幽暗的、不可解说的东西拽出来”。只不过,海子心灵中的秘密,是狂热的、汹涌的,神秘的,它的出现也不是拽出,而是“灵魂急不可待”(朱大可的说法)地夺路而出,是不由自主地纵容出来。

海子的诗性思维所捕获的超验感和幻象性,使他的诗质构成具有某种超验感和幻象性,使他的诗质构成具有某种超意象式的特点而直抵澄明之境,那是一种须用感悟聆听的澄澈诗境——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鸣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九月》

再看仓央嘉措的诗歌,以其新奇诡异的意象,朴素直白的语言,引用佛家禅语。于幻化之间道尽人世沧桑的意义。他以引用雪域高原奇特景色的物象和佛家禅语最为出彩,在出于常理之外表达诗歌意义。例如: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天与地,高与低,被区别的时候,人类无法不接受,苍鹰的,贬低。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天,地,苍鹰,除此之外在其他的诗作中,他大量运用白雪,布达拉宫,雅鲁藏布江,白鹿,莲花等等一系列具有雪域高原和佛教特色的词语,在一点上,显示出他独特的诗意状态和运用想象的手法。这和他自小所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从小接受藏族文化、佛教文化以及汉族文化的缘故,仓央嘉措

的文化观糅合了多种观点,形成了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独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海子与他有着相似的“经历”,即海子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吸收了多方文化的经典思想。在进入北大学习后,他接受了当时西方的先进哲学观点和文学思想。哲学方面,他阅读了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许多西方哲学家的系统哲学著作,尤其是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三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对海子的世界观和诗歌状态的最终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学方面:自西方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古希伯来民族的《圣经》到歌德的《浮士德》等等,海子的阅读是对中西方文化由古及今的总体统摄。

由此可见:两人文化观的构成方式是基本一致的,都在各自生活的年代接受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和思想,身处社会的中上阶级,却都对当时社会的存在不满,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都在各自的世界里郁郁寡欢,一个英年自杀,一个不知踪迹,令人伤悲。最为神奇的是他们二人都对西藏有着眷恋的情感,仓央嘉措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西藏度过,而海子在自杀前曾经去过西藏几次,对那里的喜爱也屡次在诗中表现出来,他是由衷的爱上了那片土地。

这两个同为天才的悲情诗人,在他们极其短暂的一生中,用他们的心境写成了诗,留给我们后人无限思考,两人生前都不被世人认可,死后荣光渐盛。仓央嘉措诗中禅意的温暖,海子诗中朦胧的感动,让人为之动容。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俩拥有无数的相似之处,直至今天,在他们的诗里,在他们在各自描绘的神话世界里,我们依然可以寻求拯救这个精神世界极度贫乏的时代的方法,让我们回归到生存的精神家园,回归到人性之美。他们对待生命正如他们对待诗歌的态度一样,在巨大的生存孤独之中,用诗歌谱写着生命之中淡淡的温暖。

参考文献:【孤独的诗句和意思】

【1】马辉,苗欣宇.仓央嘉措诗传【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5

【2】西川.海子诗全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吕鸿钧,孙燕冰.试论海子诗歌的哲学取向【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6月第2期

表达内心寂寞的句子
孤独的诗句和意思(二)

表达内心寂寞的句子

1、不因寂寞而想你,是因想你而孤单。

2、孤单的是人,寂寞的是心。

3、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最后你怎么办?

4、分开的岔路口,转向的不只是人生。青春散场,不小心遗落的碎片,扎伤的,不只是心。思念无果,终于滂沱。

5、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小得只装得下自己,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心情,也不想了解别人太多,就这样宁可让自己孤独,也让别人寂寞,心在莫名地悸动,有些酸涩的痛感,望尽天涯深处,是看不透的苍茫,我在苍茫的时空里如幽灵一般飘荡,有些失落,有些懵懂,还有一些说不出的无奈和牵挂。

6、我听不见彩虹出现的声音;我听不见太阳落下的声音;花开雪飘的惊喜,我听不见;风吹草动的危险,我听不见;野狼的嚎声、猎人的枪声、天使的哭声,我听不见;我只听见寂寞在草丛里来来回回的奔跑!

7、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

8、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得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错过了一切的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 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你也寂寞,世界上每个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都不同吧。

9、看破这幻境又要多少机缘,因此人们觉伦了,在这湿冷的沼泽里面,彼此欺骗,互相取暖,只有在夜半梦醒的时候,才会感受出那真实的寂寞,来自万物,也来自内心。

【孤独的诗句和意思】

10那的抒情的句子,随哥变成传说。

11、看了一场看不懂的电影。 四处张望, 发现别人专注而陶醉, 才忽然明白 孤独是什么。

12、孤独是一种态度,寂寞是一种想法,寂寞是武器,有时候致命。寂寞和孤单的区别我认为在与心灵和形式的区别。孤单只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寂寞则是心灵上的孤单,缺少心灵上的共鸣。有的人,没有知己,同样也没感觉到寂寞,而且生活还挺美。

13、很多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为错爱一人,而寂寞一生。

14、寂寞的黑夜里,无边的世界,总会有一线曙光为你而折射,慢慢的忘记过去。

15、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 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16、寂寞是笑靥后的思念,孤单是月夜下的徘徊。心情短语

17、沉溺寂寞该是寂寞之道吧,就像在沼泽里越是挣扎陷得越深,而这种挣所终是徒劳的。

18、不知是谁说过: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往寂寞的牢,这是我听过的最悲伤的句子。每每回忆往昔,午夜梦回,总要为人生中那回不去的时光欢年。永不再现经历体验,乐、悲、离、留,物、情、感、流下心头的热泪。今夜,不知又困往着谁。

1.呵,是我遗忘了世界,还是世界遗忘了我?

2.风决定了蒲公英的方向,你决定了我的悲伤。

3.你们的幸福和甜蜜,请别炫耀,我会忌妒。

4.我的朋友只有一个,他的名字叫孤独……

5.沉溺寂寞该是寂寞之道吧,就像在沼泽里越是挣扎陷得越深,而这种挣所终是徒劳的

6.可不可以别放情歌,那声音听着好寂寞…

7.有人说,孤寂的人很可怜,那是因为没人和他谈心事.我却说,孤寂的人很快乐,那是因为没人会去打扰他【孤独的诗句和意思】

8.我的孤独无人能懂,你们以为我是快乐的,可是我感觉你们是可笑的,自以为是的。【孤独的诗句和意思】

9.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爱无休,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想跟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10.微黄的孤灯下,我无法触摸到灯光下的影子,那是我日夜陪伴的身影,却离我越来越远。天明才发现,原来荒凉下的夜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影子……

1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我忘了只能原地奔跑的那忧伤我也忘了自己是永远被锁上 成年人分手后都像无所谓

12.岁月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世间有许多美好

13.谁寂寞了繁华,埋葬了天涯,散尽一身的戎甲。

14.是否、可让我担当快乐的主角。

15.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身影。

16.一辈子那么长,等她几年又何妨。

17.在这有雪花飘落的深夜里,这寂寞的句子独自凭吊着.遥想着温暖的火炉,不能依偎,却能取暖.这也是爱,也是依恋

18.雨滴是因为我对你的思念感动上苍所留下的泪水,你看,老天都哭了。

19.遗失的回忆、已无处可寻。

20.一只笔一张纸一根烟一杯茶抬头望夜已暗寒风起思未停笔已断纸也乱烟未灭茶过半情未了心已乱一世情情难浣

21.你看看夜空美丽的星星,那些是我为你而放的烟火。

22.每到夜深人静,我才倍感寂寞倍感心酸,孤单的人心易碎,总是看到别人双双对对,才感觉,一个人好孤单,只是真心已不在,真心已不算。

23.不要走开,我不想让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 不要转身,我不想让你看到那紧随你发呆的眼

24.你在的时候,你是一切,你不在的时候,一切是你。

25.人不可能24小时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因此回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家园便是每个伪装的人所渴望的,在那他失去了自己,而且更获得了自己,而回归自我,实现自我,正是孤独的本质。

26.日升日暮,花谢花开,遇见的,离去的,记住的,忘却的转身就流逝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

27.距离、使世界又多了对陌生人。

28.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29.活着但是没灵魂,才明白生死之间的意思;情浓完全明白了,才甘心披上孤独衣。 有多久没见你, 以为你在哪里 原来就住在我心底,控制着我的呼吸有多远的距离,以为闻不到你气息谁想到你背影这么长,抬头就看到你。

30.而我终是孤寂的吧.淡薄的爱情中不能体会温暖,渴望盛大,渴望相守.三生之约,永世万年.而那个能够给我浓裂爱情的人又在哪个角落里觉溺在怎么世俗的幸福里.或许不该强求吧.但爱终是有所取的吧,只是在这取舍之间又有多少智慧。

古诗意思
孤独的诗句和意思(三)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赏析: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华山以东的家乡,他独自一人住在京都长安,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对兄弟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第二句则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心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两句诗人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想像亲人相聚时发现少了自己,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6]特别是到了像中秋、重阳这样的家家团聚的佳节,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他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佳节写的。在唐代,重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到山上去,插戴一种叫做茱萸的香草,还要喝菊花酒,吃重阳糕。诗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当然没有兴致登高,作者只能独坐窗下,暗自思念:此刻,家中的弟兄们都在山上登高游乐,当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少了作者这个远在他乡的兄弟而挂念,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怀念亲人,反倒说弟兄们会因为思念自己而减少节日的欢乐。

2、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赏析:,《回乡偶书》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是作者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这首诗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

绝。

3、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兹母用手中的线,缝好了出门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 她在儿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了一针又一针,心上怕的是独生子迟迟不回家。 谁说小草的嫩茎,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恩德。兹母用手中的线,缝好了出门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 她在儿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了一针又一针,心上怕的是独生子迟迟不回家。谁说小草的嫩茎,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恩德。

赏析: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

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4、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赏析:《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

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

5、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

  • ·孤独诗句(2015-12-29)
  • ·孤独诗句大全(2016-03-30)
  • ·却说孤独的诗句(2016-03-30)
  • ·孤独无奈的诗句是(2016-04-19)
  • ·孤独无奈诗句(2016-04-23)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