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1    阅读:

诗歌赏析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一)

诗歌赏析

(一)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

2..咏物诗——托物言志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⑴写法: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

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门外所泊是来自东吴的“万里船”。可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的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复河南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的转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至心随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① 田园诗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② 山水诗

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

曹操《观沧海》——汉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诗,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是汉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几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

——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4.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送别诗: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注意细节描写。

⑤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表现思乡怀人的主题。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

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8、.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10、干谒诗——为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而作,诗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含蓄是好的干谒诗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注意诗歌标题、诗序和有关考题后的注释。

1. 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

【分析诗题,把握中心】

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全诗围绕诗题中的“望”字。如清代仇兆鳌评:“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未联极望之情”。

2.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3. 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四)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

部分常见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

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

诗歌朝圣的悲情史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二)

诗歌朝圣的悲情史

程增寿论

黄春龙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

在相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人。

在不同的地方遇见相同的人。

——《城与乡》

诗歌源于生活,任何诗人都无法摆脱现实对他的思想束缚。基于这点来读程增寿的诗,更觉他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人,无论题材还是诗歌形式,对比于现代性泛滥的诗歌状况,都显得“老实本分”;然而阅读这些老实本分的诗首时,总能发现其非凡之处,老实而深沉,本分却不木讷,甚至显示出一个老道的歌者本色。诗人们在对付现实无聊的束缚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有人顺从或者说是麻木,诗生活里全然歌舞升平景象,毫无关切生存现状、现实疼痛,于是从不和谐中总能发现和谐的因素,并以此作为心灵的慰藉;有人则以抗争的姿态,表面上轻描淡抹,内在却是深层的思考,于是不可避免而失落于生存现状,不可避免而面对枯涩、无奈、忧伤等,成为悲情抗争者,其梦想之路亦然一段悲情史。程增寿的诗歌所呈现给读者的是上述后者的状况。对现状的困惑以至质疑,引发诗人深重的思想。他自己整理起来的诗作自名为《问罪集》,从这点看来,他带给读者的便是肉质的文字,个性化的表现,沉重的反思,因此而成就一部个人色彩鲜明的历史;它用诗歌的形式朝圣以求新生,却落于悲怆之处,现实与理想的抗争演绎了一出出彩的青春“革命”史。【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

诗与生活的对峙

我一直以为,诗是心的境界,难以托具体形式表达;一旦作为具体形式的表达,便显低劣。转换其意来说,诗作为理想的代言,在生活面前是矛盾重重的。诗与生活形成对峙的尴尬场面。原本,诗来自生活,如今,诗歌理想难以在现实生活得以超越。于此,应当理解“生活”是一张“网”,有着里、外两个层面,网内的空间是狭小的,受束缚的,以喻于生活现实;网外的空间是广阔的,无拘的,以喻于生活理想。两者之间的隔膜在于“网“,于是乎,作为具体形式的生活与抽象形式的生活在诗人的思想中烙下了深深的隔裂痕迹。

1、单纯与凝重

读程增寿的这么一些诗歌,比如《以父亲为名的港湾》:

也许日渐灰白的头发

排成的将是许多的沧桑【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

……

《年轻,像一首歌》:

由小丑唱到花旦

从叛逆唱到宿命

……

《追求的我们》:

我们每天都在描摹着理想的模样

却记不清日子的骨胳

鲜血像风一样

零滴在奔波的血管

……

关注自我,关注亲人,抒写寻梦,追求之思,表达父亲沧桑,这是一个青春时期的真切写照。不管于其间泛滥着忧伤的泪水,还是喜悦的欢笑,抑或消沉的思考,都只是对当事者的即时思绪描摹,那只是一个梦想正在形成的过程,过多的是被梦想迷醉的因素;尽管偶尔遇到了挫折,也是不以为念的。如《绿波白鹭》写道:

白色的翅膀掀动

晨露的乳香

起升朝阳的高度

系一丝秋风

将整个季节写进梦幻

……

显然是一种十分质感、优美的诗情流露。从单纯到达凝重的思想过程,也许需要很长时间,也许在瞬间可达,如此看来,程增寿是作了一次飞跃。什么令他很快地“成熟”?对于一个有性格的人来说,程增寿太容易受到生活的刺激了,也许便是他生活中的各种因素,比如父亲苍白的头发、乡村人间种种,人世茫茫;而那次使一个人一下子长大的高考则在他的内心产生深刻的印象。在《一个人走在炽热的街上》写道:

我想起我那时也是那样坐在三轮车上赶往考场的

如今我看见另一个坐在三轮车上的我

所以我这次上街是十分地觉得伤感和悲哀的

只因为高考和三轮车吧

生活不能按理想的预设轨迹前进,必然激起诗人内心巨大的震动,并借此思及人生、历史等大主题。《偶拾》中写道:“悲剧只是人本身,”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内涵着多少思想及体验的哲学之思。而后写的《最后的诗意——致高晓松及其音乐》说:“难以表达的年代/不能抒情的岁月/轻掩白而薄的长袖单衣/在秋风中斜斜飘舞。”更可看出他的无奈,无奈而忧伤。

2、现实与梦想

面对无法认可的现实,是否便从此沉浸到梦想中去?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程增寿所做的是,在现实中不懈地寻找到达梦想的路,在寻觅中不断反顾现实,并寄予深重的现实关怀。所以他是一个“苦行僧”,他的身体夹于现实凡世间,心灵行走在梦想之路上。由于个性所致,他不可能麻木于现实,总希望在现实中寻求突破与升华;也不可能在梦想中痴迷。这是他的文学之梦,诗歌之梦,也是人生之梦。“文学”与“诗”不仅单纯地从形式上理解,它们代表的是一种和谐的向往与心情。

因此,程增寿的诗歌是一种“行动的诗”——“说什么话”和“选择什么样的说话方式”其实是一致的,同一个问题,“如何写”和“写什么”也是一致的,同一个问题,深受语言的折磨实是深受诗的折磨,也就是深受自己的折磨,自我折磨。这么一路推下来,诗其实成了行动,成了存在,成了活着。这和“为什么而写诗”有关。从现实中分裂出梦想,并以此作为现实前行的方向,表明已非凡人;并付与行动中,在“行动”中表现诗歌,不虚伪,不造作,不矫情,真情性。在诗歌《初衷》里有言:“这么多年,残碎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没有一次完整的语言表达。”写出诗人最深沉的心声。一直以来,都在一种“残碎”中行走,这是可以想象的过程,因为不可能“完整”!梦想还只是现实顶上的一朵云,什么时候变成雨,真实地湿透到人身上,遥而无期。

地狱对天国的呐喊

每个人都是自己地狱的鬼,每个人都是自己天国的王。

一旦将现实作为地狱来看待,人必将在苦苦中挣扎;而不再同于一般常人——他已成了自己地狱的鬼,随时都受到魔的束缚。如程增寿者,自称为“阿兽”,身体与内心统一于魔与王二者。解读程增寿的诗歌,我便读出他已成他自己地狱的鬼,而时刻想着的是,如何成为他自己天国的王。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对矛盾的存在:地狱与天国无休止的纷争。于此必要重点解读《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自由书》一诗:

序言:

面对这个人世

我总是忧心忡忡

第一章:关于童年

很多个午后

我坐在自己的烟灰里

默默地回忆自己是否有

仿佛小说一般的幸福或者不幸的童年 童年就真的象一个顽皮孩子一般 总与我捉迷藏

我找不到它

它也找不到我

我们都迷失在自己的迷藏中

很多年前

我又坐在自己的童年中

遥想很多年以后的烟灰

竟然能够清晰地分别出

哪些是泪水的情人哪些是

情人的泪水

于是烟灰刹那间漫漶了童年的路

童年和我都走散了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

在烟灰的沉默与飘飞之时

第五章:关于花儿

空旷的草地上是那片笑声

已经有人这样唱道: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

我的那些花儿。”

我异常感动

那些亲切的叫唤

那些无邪的举止

让已经成为师长的我无比后悔

这些花儿无意中种植在我不经意的田园中 我来不及浇灌来不及呵护

更来不及回忆的时候

他们便走向了远方

在梦的另一端时不时地传来这些笑声 穿透了一切的虚伪和名声

让我回到最初的怀念和感恩中去 也无力再去做冲动的事

只是偶尔在花开的时候

用衣角悄悄抹去眼角的残露

从此没有季节的概念

后记:

诗歌阅读鉴赏指导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三)

诗歌阅读鉴赏指导

编稿老师:黄 春 审稿老师:李家声 责 编:李君兰

第一部分 《蜀相》诗歌阅读及鉴赏训练

北京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中有一道诗歌鉴赏题:

请阅读下边的诗歌,并回答(1)-(3)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属于七言律诗,杜甫素有“律诗圣手”之称,在律诗创作方面有极高成就。

B.本诗的题材属于怀古诗,凭吊古迹,追思前人,字里行间流露着刚劲昂扬的意味。

C.本诗第三联运用典故,刻画出诸葛亮忠君爱国、济世扶危、鞠躬尽瘁的贤相形象。

D.诗歌前两联寓情于景,后两联议事抒情,意蕴丰富,尽显杜诗“沉郁顿挫”之风。

(2)历来评论家以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自”“空”二字极妙,请就其一作简要分析。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怀古追昔,不免心生感慨与共鸣,比如赤壁之下苏轼念及公瑾而慨叹“人生如梦”;比如橘子洲头毛泽东念及秦皇汉武而高唱“还看今朝”。你也曾被某个英雄人物深深触动吧。请书写一段文字,谈谈在你的哪一次寻访或是阅读的经历中,曾有一位怎样的英雄人物(中国古代),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慨。(字数在150左右为宜)

考试的具体情况,反映出学生们对于古诗阅读及其鉴赏能力,是有严重欠缺的。在此,我专门用一次讲义,来做点详细的讲解。

第(1)小题,考察对诗歌内容及情感基调的理解,相对难度并不大。答案选B,因为本诗并没有“流露着刚劲昂扬的意味”。

我们主要讲解第(2)(3)小题。

请再次阅读诗歌《蜀相》,理解诗歌主旨及其基本情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考题(2):“历来评论家以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自”“空”二字极妙,请就其一作简要分析。”

明确:该问题的核心就是从“炼字”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

我们来一起讨论分析部分典型错误答案的问题所在:

1.“映阶碧草自春色”,碧草之春色不需等待春风吹出,自己便可给自己染上春色。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碧草对蓬勃生长的渴望,碧草也本是春天的一部分。嫩绿的小草长上台阶,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了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黄鹂鸣唱,空灵悦耳,也写出了万物的生机和情趣。两句共同描写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赞美。

——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该答案的错误在于学生对“空”字理解有偏差,学生们将“空”字理解成了“空灵”,于是便有了“美好”的意味。

实际上,“空”字是有“空灵”“美好”的意思的,比如: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开,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梅晓臣《鲁山山行》)

以上诗歌中的“空”字,不论是在形容“山”,还是形容“水”,都表达出了“空灵”的意味。尤其是“空山新雨后”一句,学生更是耳熟能详。于是,学生的理解中就很自然很是先入为主地加进了“空灵”的阅读记忆。以为此处的“空好音”,说的是黄鹂歌声的“空灵”“宛转”了。

2.“自”、“空”,写出了碧草和黄鹂只是外表美丽,表达了诗人不欣赏这种徒有其表的美,而更欣赏像孔明一样有真才实干的人。

——华而不实?

作此理解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将“自春色”与“空好音”,当作了对“春草”和“黄鹂”的批评:徒有美丽的外表。

3.“空”字意味着隔着绿叶歌唱的黄鹂无法被看见,好似空气在发出美丽的音乐。一个“空”字能反映出春色正浓,呼应上文的“自”,同时也使诗句更有“立体层次感”:黄鹂隔叶无法看到它美丽的姿态,只能听到其美妙的歌声,在叶后的黄鹂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实际上,作此理解的学生,一定是将“空”字的理解,转移到了“隔”字上。黄鹂所栖息的树枝繁叶茂,这一景象其实和“空”字无关,是由“隔”字传达出来的。学生所谓的“立体层次感”,实际上,也是一个

“隔”字营造的。

4.“空”字用得好。黄鹂鸣叫虽好听,但是诸葛丞相已经逝去,再也听不到了。物是人非,故人再也不会回来。黄鹂唱得那么好,可又给谁听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这一贤臣早逝的无限的惋惜。一个“空”字,于美景中营造了凄凉的气氛,诗人借此抒发内心对故人的追忆,感叹时间流逝而不复返,流露出诗人心中无限的惆怅与叹惋之情。

——物是人非?

在很多的古诗中,经常有诗人借“空”字来表达“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伤感情怀。比如: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欧阳炯《江城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然而,此段当然不在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诗中所说的“自春色”“空好音”,并非指诸葛亮不能看见,不能听见,而是指没有游客(后人)来欣赏。丞相祠堂的日渐荒芜,意味着后人对于先辈英雄的日渐淡忘。

5.“自”字,生动地表现出碧草的些许孤独,无人欣赏,台阶上只有它尽力装点着春天。然而,碧草是顽强的,它的努力竟换来了春色。即便“城外柏森森”,它仍然有自己的春色,衬托出祠堂的春意浓郁。诸葛亮就像这碧草,孤独,却又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暗指诸葛亮在乱世中坚守自己的本心,不为外物所动。“空”字表现的是空旷,因为黄鹂在叶子后面而不可见,身边空有其好听的歌声,以此衬托出环境的静寂,表现祠堂偏僻,体现诸葛亮淡泊名利,身居深林。

——“以草喻人”:鞠躬尽瘁、淡泊名利?

做此类理解的学生,其所言似乎很在理。尤其是一个“自”字,似乎就是在写诸葛亮不为外物所累,自顾悠闲。很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当然,这显然是不符合本诗意旨的。还有,说“自春色”与“城外柏森森”形成对比,也并不正确。实际上,无论是“城外柏森森”,还是城内“自春色”“空好音”,都同样是在写丞相祠堂的冷清与荒芜。

6.“空”字写出了黄鹂的歌声虽然好听但却无人欣赏。“空”是白费的意思,在此通过黄鹂来比喻诸葛亮作为丞相虽忠君爱国,鞠躬尽瘁,但最终还是没能完成使命,“出师未捷身先死”,表达作者对他的遭遇的感慨和惋惜。

——“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未酬”?

这似乎是一种最贴近诗歌本意的理解,但实际上也偏颇极大。诗人在本诗中确乎表达了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感慨,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嘛。很多怀古诗歌都写这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的悲情。比如: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乌满烟芜。

(杜庠《赤壁》)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

(陆游《书愤》)

然而,说诸葛亮“英雄无用武之地”,却毫无道理。明明是被“三顾茅庐”,明明是“两朝开济”,怎么会是无用武之地呢?

再者,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慨,是否就是全诗的终极情感呢?不是。

以上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下边,我们再来讨论分析答题结构中出现的问题:

1.我认为“空”字写的极好。“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白白的”。用黄鹂的“空好音”衬托出周围景物的安静,表现出祠堂的寂静冷清。同时又带有强烈的感情,一个“空”字表现出诗人的惋惜、无奈。 ——抒情空洞

该答案没有说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具体内容。比如,这种“惋惜”和“无奈”究竟是缘何而起,以及何种样子。

2.“自”字展现了丞相祠堂的清冷景观,碧草展现春色却无人问津,表达了作者自身的一种落寞的心境。 ——缺少诠释

该答案对于诗歌情感的来由,未做具体诠释。比如:“自”字如何展现了冷清的景观?也就是说,从“景”到“情”之间,缺少过渡。关键是缺少了对诗歌所描写的“景物”的再现。

3.“自”“空”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使碧草黄鹂更加人性化,更加生动,增强读者代入感,使诗句如现眼前,烘托了全诗气氛。

表达作者慨叹、怅惘的怀古追思之情,同时与尾联呼应,二字读来富含感情,渲染感慨的气氛,为下文议事抒情做铺垫。

——不知所云

学生在答卷中,极容易(或极喜欢)堆砌一些“万金油”一般的套话,或是硬是要生造出一些自以为很有学术水平的莫名其妙的词儿。比如此答案中的“拟人”“个性化”“生动”“读者代入感”“烘托气氛”“呼应”“富含感情”“渲染气氛”“做铺垫”等等。

这是一种未读懂文章后的极不自信的结果,也是长期以来初中教学的遗产。

本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1.掩映台阶的碧草空自展现着一派春色;藏在密叶间的黄鹂徒劳地婉啭鸣唱。(景)

2.“空”“自”都衬托出环境的寂寥和冷清。(情)

3.表现出武侯祠虽是一代名相之墓,却也难逃在历史变迁中日渐荒芜的命运,表达了英雄身后的寂寞。(古人)

4.抒发了自己徒有一腔济世之志,却因不被理解赏识而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的伤感。(自己)

除了正确理解诗意之外,在诗歌鉴赏中对于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也应该是有规有矩的。这种“规矩”,就是诗歌写作及诗歌阅读的基本思路:

景物——意境——怀古——抒情

景物:对诗歌所描写的景物的再现;

意境:由相应的景物描写所呈现出的情境特征;

怀古:对古人、古事、古迹、历史等的怀思的具体内容:

抒情:理解诗人自身在此情境之中的个人情怀。

补充一下“空”字在古诗中用作“徒劳”意象的拓展阅读: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长恨歌(白居易)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女冠子(韦庄)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前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考题(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怀古追昔,不免心生感慨与共鸣,比如赤壁之下苏轼念及公瑾而慨叹“人生如梦”;比如橘子洲头毛泽东念及秦皇汉武而高唱“还看今朝”。你也曾被某个英雄人物深深触动吧。请书写一段文字,谈谈在你的哪一次寻访或是阅读的经历中,曾有一位怎样的英雄人物(中国古代),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慨。

此题答案病例及分析:

1.项羽,一个典型的英雄形象:勇武过人,为人仗义,傲视群雄。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在项羽兵败后,他自绝退路,战死沙场。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胸襟啊,宁死不屈,拒绝了苟且偷生,这便是古人心中的义啊。

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四)

1、<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6、<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7、<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8、<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9、<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2、<绝句>

唐·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3、<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4、<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描写初冬的诗句
诗歌用闲云字表达悲情的诗(五)

1、本是山中客,胡为作远游。风波惊脱险,岩谷喜寻幽。纸帐寒来暖,僧蔬饱即休。百年如一梦,此外复何求。描写初冬的诗句

2、搔首寒窗下,荒山草树迷。鸟声喧昼寂,雁阵接天低。更欲开三径,终当把一犁。此心非傲世,揣分合幽栖。

3、峤南足暄候,秋叶不凋霜。孤根自北来,绣蘂忽葩张。嗟尔本国艳,秀色含天香。描写初冬的诗句。淑气入春萼,园苑生辉光。豪家走钿车,珠翠妍新妆。贵门陈广宴,金碧开华堂。惟恐风雨至,4、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风气自豪。

5、我有二林侣,相邀步寒日。超然人外游,下见众山出。木叶落已静,乾坤欠萧瑟。浮云当空翻,惨惨百鸟没。欲辨越中岸,青烟易为失。山川何寂寥,宫阙犹仿佛。谁是古来者,念之难财述。功名随尘埃,岂复有其骨。

6、归来非计失,事少得心宽。村落年方稔,庭闱病复安。诗当随景赋,酒莫放杯乾。插架书还在,仍容子细看。

7、林叶新经数夜霜,地炉独拥一山房。尘书邀我共高阁,浊酒劝人归醉乡。费省家贫还似富,身闲日短亦如长。梅花苦欲催吟兴,又破梢头半点香。

8、自笑谋生拙,空惊岁月除。年衰惟藉药,发少不禁梳。尽日扃蓬户,无人过草庐。晚来闲策杖,缓步当柴车。

9、一痕朝日界晴窗,森肃清寒昨夜霜。砚怕生澌微贮水,炉因拨火起余香。最耽诗帖闲中乐,无奈尘埃客裹忙。却是小春花谢绝,海棠经月驻经妆。

10、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11、独树翘寒色,闲云澹落晖。新霜黄菊重,久雨翠梧稀。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12、屋角营书室,新成八九椽。开林延爱日,甃石截流泉。山近岚光逼,窗疏月色穿。寒梅何日吐,我欲醉花前。

13、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

14、一架琴书一笔床,杜门荏苒送年光。囊空尽可偿诗债,脚倦犹能入醉乡。即老菊花偏耐久,未开梅蕊已先香。()眼边管领闲风景,不识人间更有忙。

15、清商忽已谢,环堵缅清冬。今晨起何早,肃气凄房栊。繁霜凛欲结。霁雾迷长空。理畦晓蔬尽,收果高林空。六年淮阳客,岁岁风景同。吁嗟吾老矣,抚事思无穷。

16、年去惊人老,坐来忘夜深。未能成一事,何敢废发阴。灯尽添残烛,山寒拥败衾。幸无尘俗虑,聊遂读书心。

17、田宅虽无几,琴书幸有余。不妨临水赋,况是背山居。适意真为乐,浮名总是虚。前贤犹若此,我辈欲何如。

18、十月南天尚暑襟,幽花何怪动清吟。半扉素蕊呈修径,几朵夭红出茂林。地借小春回暖气,日匀疏影转轻阴。惟应幕府多才俊,不负行台醉赏心。

19、久出畏人事,端来避世纷。山光闲里见,樵唱静中闻。茗碗晴翻雪,香炉晓吐云。已应空百念,勿复叹离群。

20、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