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相见难的打油诗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1    阅读:

《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
相见难的打油诗 第一篇

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

人们常把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诗称为打油诗。为什么叫打油诗呢?

原来中唐时代,有一位姓张名打油的人,他就爱作这样的诗,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他的诗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如他的“咏雪”就颇有名:“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看来这位张打油作诗是动过一番脑筋的。

不过张打油之所以闯出牌子,以至这类诗竟冠以他的名字称之为打油诗,还有一段轶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大怒,立即命令左右,查清作诗人,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大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

张打油听了这位大官的呵斥,上前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

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那位大人一听,连说:“好气魄,起句便不

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差强人意,再念。”张打油马上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与“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惹笑了,终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

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打油诗到了现代,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如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格调幽默风趣,语言通俗如话,生动形象。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各个年代现实的打油诗,如五十年代,有一首《干部下乡》的民谣打油诗:“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反映的是解放初期干部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精神。陈毅外长写了《咏原子弹》的打油诗:“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这是针对美国政府的核垄断、核讹诈和核威胁的,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七十年代,“文革”动乱中,许世友将军写了《莫猖狂》打油诗:“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落三起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还他三百枪。”矛头

直指江青反党集团,表示坚决要保护邓小平同志的决心。1974年,文化名人夏衍在狱中,模仿清代《剃头》诗写了《整人》诗:“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试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揭示了“文革”中林彪、“四人帮”整人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作者处逆境而达观、洒脱的心态;同时说明这些蓄意“整人者”绝没有好下场,觉醒了的人们也将“整其人”,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文革”之后,大文豪郭沫若在悼念被迫害致死的阿英同志时,写了《咏臭老九》的打油诗:“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发泄了对“四人帮”残害知识分子的愤懑之情。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龙?成的《新好了歌》云:“本人也盼党风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职务升三级,权术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党风好,只有车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换‘奔驰’,特权即刻取消了。??”反映了党内一种奇特现象,对那些口是心非、两面派干部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读来可笑而又可恶。党风有问题,社会风气也有不正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中,曾经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学习之名,行公款旅游玩乐之实,于是有人仿效南宋林升传世之作《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了一首“公款歌舞”的剥皮打油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

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讽刺那些肆意挥霍人民财富的所谓公仆们。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说:“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周作人对旁门文艺的高度评价,也适用于对众多名人打油诗的评价。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这种别样的“山寨情调”拉开了中国打油诗的序幕。此后因其通俗与幽默,更是蓬勃发展,瓜瓞绵绵。连现代文学大师鲁迅也写过一首拟古的打油诗: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开元年间的一天,冷风嗖嗖,雪花飘飘。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相约去酒楼饮酒。诗人们碰到一起自然就畅谈诗歌,这是共同的

《小时的打油诗》
相见难的打油诗 第二篇

记忆中的几首长沙童谣 —— 彻底怀旧之童谣篇

一. 月亮粑粑(版本一) (长沙童谣)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dia3)爹(1),

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绣扎糍粑(2),

糍粑跌得井里,变扎蛤蟆,

蛤蟆伸脚(3),变扎阿鹊(4),

阿鹊上树,变扎斑鸠,

斑鸠咕咕咕, 告诉和尚打屁股!

注:

(1) 爹爹: 这里用长沙话读成 dia(3) dia(3), 表示爷爷的意思

(2) 扎: 长沙话里“只”的意思。

(3) 蛤蟆: 在这里用长沙话读成 嘎(ga2)麻(ma1)【相见难的打油诗】

(4) 阿鹊: 喜鹊的意思.

当爷爷或奶奶带着小孙子念到“告诉和尚打屁股!”的时候,就抓着旁边的小孙子在他的屁股上拍几下,小孩子就会笑着跑开,其乐融融啊。

后来我在长沙市区听到了另一个版本,比我小时念的这个长一些(我老家在长沙农村):【相见难的打油诗】

二. 月亮粑粑(版本二) (长沙童谣)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

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绣扎糍粑,

糍粑跌得井里,变扎蛤蟆,

蛤蟆伸脚,变扎喜鹊,

喜鹊上树,变扎斑鸠,

斑鸠咕咕咕, 和尚呷豆腐,

豆腐一匍渣,和尚呷粑粑,

粑粑一匍壳, 和尚呷菱角,

菱角溜溜尖,和尚望哒天,

天上四扎字, 和尚犯哒事,

事又犯得恶,抓哒和尚剁脑壳。

如果你小时候上课被同学移板凳时打了脚,或者被别人踩了,就很可能会开始一段两人说唱式的童谣:

三. 板凳打哒我的脚 (长沙童谣)

A:哎哟,板凳打哒我的脚,要赔膏药! 或者:

哎哟,你呀踩哒我的脚,要赔膏药!

B:什么膏?

A:蛋糕!

B:什么蛋?

A:鸡蛋!

B:什么鸡?

A:叫鸡! (长沙话里称“公鸡”为“叫鸡”)

B:什么叫?

A:鸭叫!

B:什么鸭?

A:水鸭!

B:什么水?

A:自来水!

B:什么刺?(长沙话里“自”和“刺”有点近音)

A:鱼刺!

B:什么鱼?

A:鲤鱼!

B:什么鲤?

A:枪毙你!(长沙话里 "你"和"鲤"近音)

说唱到这里的时候,A就用手指作枪状,冲着B开一枪.

如果文明的小孩子,一般两个人对唱到这里就会打住,唱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文明的,就会接着对答: B:什么枪?

A:步枪!

B:什么步?

A:干部!

B:什么干?

A:干你妈妈偷和尚!

然后B就追着A打,两个人又开始了一场肉搏仗.哈哈.要是这两个小孩在对唱这段童谣的时候, 唱了最后这句, 被其双方的父母听见了, 就会免不了一番皮肉之苦. :)

突然发现,这两首童谣最后都是拿和尚来说事的。莫非是和尚在长沙民间形象不好?呵呵,我乱猜的,宗教朋友别找我麻烦啊。还有几首短的:

四. 上山打老虎 (长沙童谣)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恶霸地主就是他!

念这个的时候,要人多。念一个字,就指一个人的头,按顺序循环点过来,点到最后的这个人,也就是念到“恶霸地主就是他”的“他”字时,就是最倒霉的这个,大家就都要拿他说事,嘲笑他,或者罚他做什么事。

还有在放学或上学路上唱的。那时候放学/上学都要排路队。谁走第一走第二,都有讲究的。有些人没排在第一,就会唱一些对排第一的不利的童谣;排第一的当然就要反驳了。至于排在不同位置的,都可以找出对自己有利的童谣来。我只记得这么几首:

五. 唐僧走路屁只咯冲 (长沙童谣)

唐僧走路屁只咯冲

后背跟扎孙悟空

孙悟空,走的快

后面跟扎猪八盖

猪八盖,走的慢

后背跟扎沙和尚

沙和尚,挑担子

躲得山里屙下(1)屎

屙下屎, 冇带纸

……(后面记不全了,欢迎补充)

注:

(1) 屙下(xia 4)屎: 就是拉稀的意思.

六. 走一走二 (长沙童谣)

走一拿枝笔

走二当主席

……(记不全了)

走一拿张纸

走二呷下屎

……(记不全了)

上面这些都是在我们那边上学/放学路上唱的。小时候放学一般要排路队。如果你排在第二,气不过排第一的,你就唱:“走一拿枝笔,走二当主席……”,这时候,走在第一的就会毫不客气地反驳:“走一拿张纸,走二呷下屎……”。可惜我记不清走三走四后面的是怎么唱的了。下次回乡下问问小侄儿们,估计他们还晓得唱。哈。

还有其他的:

七. 你他我 (长沙童谣)【相见难的打油诗】

你你你!你是人生米!- 唱到这里的时候,手指对面的同学

他他他!他是鼻屎嘎!- 唱到这里的时候,手指旁边的同学

我我我!我是派出所!- 唱到这里的时候,手指自己。同时还作出很得意的表情。

八. 学习黄继光 (长沙童谣)

学习黄继光

走路不拐弯

学习董承瑞

不和妹子睡

九. 有借有还 (长沙童谣)

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

若是不还

全家死亡

注:当别人跟你借东西时,在叮嘱别人要记得归还时,就唱上面这段。:)

下面这首是2005年春节,我到刘虎家玩,刘虎的弟弟刘勇告诉我的,准确的说,应该是望城童谣(望城属长沙市的一个县)。形容望城人讲普通话很差劲的:

十. 天上的星星挤密啊密 (长沙童谣)

天上的星星挤密啊密(1)

地上的麻石头挤得冒得缝

杂扫把打横横 (2)

哈哈打不中!(3)

注:

(1) 啊: 读 a(4), 第四声

(2) 横横:读 heng(4) heng(4), 一种小虫的名字. 因为这种小虫发出的叫声为“heng heng”。

(3) 哈哈:读 ha(4) ha(4). 望城话里"下下"的意思.

第3,4句的意思是说: 用扫把打小虫,没有一次能打中.

还有好几首童谣,记得不太全了.例如抓特务的时候,双方点人组队,这时两边为头的人就会念念有词:“中国和美国打仗,我来点兵点将,……”可惜后面我不记得了。还有小时候跳绳的时候都一边跳一边唱童谣的,我只记得什么“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这两句,本文留言第八楼的张龙, 给出了全文:

十一. 跳绳歌(长沙童谣)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32x2]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

十二. 你的头,象足球 (长沙童谣) - 叶叶提供

某某某的头 - 在这里"某某某"用具体你说唱的人名代表.例如"王四海的头"

象足球

一踢踢到东大楼

东大楼

卖足球

越看越看某某某的头

十三. 鸡婆叫,鸭婆叫 (长沙童谣) - 王季晖提供

鸡婆叫

鸭婆叫

哪个捡哒哪个要

这个是在路上或地上看到有东西捡,大家就一拥而上,一边念上面这段话.

十四. 狗打屁 (长沙童谣) - 王季晖提供

狗打屁,生油粒(1)

油粒不开花

藤上结苦瓜

苦瓜不结籽

打屁伢子就会死

注:

(1)油粒可能是指一粒粒的油菜籽,无法考证.

一般念上面这首歌是指下列情形, 若干小孩子在一起, 突然有人打屁没有响声但闻到了臭气(即打哑屁), 不知道是谁打的屁, 就大家围成一个圈, 由一个威望比较高的孩子头伸出食指一个个依次点, 当然包括自己, 边点边念这首歌,念一个字点一个人,当那个“打屁伢子就会死”的“死”字落在谁的身上,就证明是谁打的屁。:-)

十五. 扇子借不得 - YAOer 提供

六月里天气月(1)

扇子借不得)

如果硬要借

《致普通机关干部的打油诗》
相见难的打油诗 第三篇

致普通机关干部的打油诗

外表看来稳定不累

心中苦闷谁能体会

收入不高假装富贵

文凭很高天天开会

加班加点吃苦受累

逢年过节亲人难会

号称白领自我陶醉

八项规定空手而归

不让经商不敢受贿

涨点工资全民反对

无良专家还说延退

一到月底囊中羞愧

外表光鲜心都操碎

既然很累为啥不退

除了这行啥都不会

其中艰辛自己品味

再说多了都是眼泪!

《描写失意的诗句》
相见难的打油诗 第四篇

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

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描写失意的诗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6、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描写失意的诗句。——<蝶恋花·柳永>

1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1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1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1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19、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2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2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表达牵挂的诗句》
相见难的打油诗 第五篇

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的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树,望断归来路。

3、盈盈玉蕊如裁。更风清细香暗来。表达牵挂的诗句。空使行人肠欲断,驻马徘徊。

4、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打起黄雀儿,莫教枝上啼。昨夜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7、为君欲去更凭栏,人意不如山意好。

8、身无彩凤双飞翼,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2、百年牵挂如何了,一念轮回未有涯。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4、相逢各自伤迟暮,犹把新词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双泪,一似黄梅雨。

15、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6、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8、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19、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2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1、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22、相思难表,梦魂无据,唯有归来是

2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儿童古诗

下一篇: 关于李白的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