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写美玉的唐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7    阅读:

《唐诗艺苑中无瑕美玉》
写美玉的唐诗 第一篇

唐诗艺苑中的无瑕美玉

摘要::“玉”承载了颇深的中国文化底蕴,唐诗三百首中涉及“玉”及“玉系”文化的诗词篇章比比皆是,“玉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诗人创造特殊诗歌美学效应的工具,因此如何更好地翻译、鉴赏“玉文化”,对于我们弘扬、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十分必要。文章从语义角度解读唐诗中“玉文化”的翻译,为热衷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有志者们抛砖引玉。

关键词:唐诗 玉文化 语义 翻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社会礼制、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在玉和玉器上不断沉积,使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玉文化”。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说:“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君不见——“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坷”;“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更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可谓“海纳百川,有玉乃大”。

玉承载了中国古典艺术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李商隐的绝世名句“沧

《关于玉的诗词
写美玉的唐诗 第二篇

1.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2.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3.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5.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6.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7.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8.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9.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10.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11.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14.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15.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16.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1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8.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19.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20. 古有和氏壁连成,今有泰山玉振声。

《《唐诗宋词选读》唐诗部分名句默写》
写美玉的唐诗 第三篇

规则:学生上来抽取号签,号签上有成语的解释,学生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移花接木:1.指嫁接花草树木。2.比喻暗用手段,以伪易真。

弄巧成拙:本想取巧,结果反把事情办糟了。

差强人意:还算能振奋心意。大致令人满意。 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

猝不及防:情况发生得突然而来不及防备。

求全责备:要求完美无缺。

如芒在背:好像芒刺扎于背脊上,形容焦躁的心情。

骨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说出来,堵得难受。

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长袖善舞:穿着长袖子的衣服才好翩翩起舞。比喻有所凭借,事情就容易成功。也用以形容有权有钱有手腕的人什么都好办。

按图索骥:原指按照伯乐的《相马经》去寻求好马,引申为依照既得的线索去寻找目的物。讽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权变的人。

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亦喻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罪不容诛:恶极大,处死也不能抵罪。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涣然冰释:像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

久假不归:1.长期借用不还。2.比喻迷途不返。

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

赤地千里:大旱之年,庄稼、野草尽皆干枯而死,大地满目荒凉

等量齐观: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 饮鸩止渴:喝鸩毒之酒以解渴,比喻只图眼前,不顾后患

熟视无睹: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沧海波平。旧时用来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写美玉的唐诗】

一饭千金:称受恩重报

左支右绌:本指射箭时左臂撑弓、屈右臂扣弦之法。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表示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

穷形尽相:形容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形状

莫衷一是:意见分歧,难有一致的定论

城下之盟: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被迫签订的条约 白云苍狗:比喻变化快,世事变幻无常。

再接再厉:持不懈,毫不松劲,不断前进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东西,出色的诗文,有用的人才很多【写美玉的唐诗】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军事上是指从根本上打败敌人的谋略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做谦词

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坐而论道;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恳切地教导。

改头换面: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

信马由缰:1.不勒缰绳,任马行走。 2.比喻人没有目标地随便走。

附庸风雅:指某些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活动,以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毁家纾难:不惜捐弃家产、解救国难的行为。

【写美玉的唐诗】

蓬荜生辉:使陋室增加光彩。多用作谦辞。

美芹之献:古人对自己的上书、建议表示自谦,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要求,是对自己的请求的客气说法

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

惨绝人寰:其惨状空前绝后,世所罕见

莫衷一是:意见分歧,难有一致的定论。

一团和气:原指待人和气。现多指只求和睦,不讲原则

美轮美奂:盛大,鲜明,亮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轮,高大的样子。

出奇制胜: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

一泻千里:1.江河水势奔流直下2. 比喻文笔奔放畅达【写美玉的唐诗】

形同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僵化到就像过路人一样,相互不理睬不搭理。

拭目以待:擦亮眼眼看着。形容对事情发展密切关注

天花乱坠: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实在

俯拾皆是:言其多且易得。

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

1.指嫁接花草树木。2.比喻暗用手段,以伪易真。

本想取巧,结果反把事情办糟了。

还算能振奋心意。大致令人满意。

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

情况发生得突然而来不及防备。

要求完美无缺。

好像芒刺扎于背脊上,形容焦躁的心情。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说出来,堵得难受。

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穿着长袖子的衣服才好翩翩起舞。比喻有所凭借,事情就容易成功。也用以形容有权有钱有手腕的人什么都好办。

原指按照伯乐的《相马经》去寻求好马,引申为依照既得的线索去寻找目的物。讽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权变的人。

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亦喻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恶极大,处死也不能抵罪。

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像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

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

1.长期借用不还。2.比喻迷途不返。

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

大旱之年,庄稼、野草尽皆干枯而死,大地满目荒凉

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写美玉的唐诗】

喝鸩毒之酒以解渴,比喻只图眼前,不顾后患

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黄河水清,沧海波平。旧时用来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称受恩重报

【写美玉的唐诗】

本指射箭时左臂撑弓、屈右臂扣弦之法。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表示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

形容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形状

意见分歧,难有一致的定论

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被迫签订的条约

比喻变化快,世事变幻无常。

持不懈,毫不松劲,不断前进

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东西,出色的诗文,有用的人才很多 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军事上是指从根本上打败敌人的谋略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做谦词

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恳切地教导。 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

1.不勒缰绳,任马行走。 2.比喻人没有目标地随便走。

指某些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活动,以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不惜捐弃家产、解救国难的行为。

《古诗锦瑟的诗意_锦瑟翻译赏析_作者李商隐》
写美玉的唐诗 第四篇

<锦瑟>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词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古诗锦瑟的诗意_锦瑟翻译赏析_作者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前言]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注释]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翻译]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比兴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 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4]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 ·写春花的唐诗(2016-04-19)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思相的诗

    下一篇: 最爱的诗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