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诗词咏柳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2    阅读:

《古诗文教案咏柳3》
诗词咏柳 第一篇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诗词咏柳】

《古诗《咏柳》的教学片断与思考》
诗词咏柳 第二篇

古诗《咏柳》的教学片断与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体现《课标》精神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沈老师执教的《咏柳》一课,如拂面春风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片断一

【诗词咏柳】 【诗词咏柳】

(老师通过自由读、范读、齐读、指名读、男女生交叉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后提问)

师:你读了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棵绿色的柳树,它的叶子碧绿碧绿的。

生:我读了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一棵高大的柳树,它的枝条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春风中摇摆着。【诗词咏柳】

师:哇,真美!

生: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从远处驶来一辆马车,马车上,几位踏青的游人来到湖边,当他们看到绿油油的草地上,碧绿的柳树在湖边摇摆着枝条,真是美极了。其中,有一个叫贺知章的诗人禁不住吟诵起来: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你太有想象力了!

教学片断二

师:我这里还有一首诗,也叫《咏柳》,作者就是我。

(生作惊奇状。师出示另一首《咏柳》)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诗词咏柳】

生:(大声朗读)

柳叶青青柳枝长,

千条万条随风扬。

《咏柳诗词和佳句》
诗词咏柳 第三篇

诗词赏析之咏柳诗词和佳句

一、 章台柳 【韩翃hóng】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二、 杨柳枝 【柳 氏】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赏析:这是两首唱和之词,展现了韩、柳二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乱世妇女命运的不幸。 唐代天宝末年,韩翃友人李生的爱姬柳氏,原是长安唱女,艳绝一时,喜欢歌咏谈谑,深慕韩翃的才华。韩翃也钦慕柳氏姿色。于某日酒宴之间,李生将柳氏赠与了韩翃。后韩翃登第,回家省亲,将柳氏留在长安。适逢安史之乱,长安陷落,柳氏恐为乱兵所辱,遂剪去长发,寄居尼庵。不久,韩翃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中任职。长安收复后,韩翃差人寻访柳氏,赠金并题诗,是为《章台柳》。柳氏捧金呜咽,回报《杨柳枝》一词。 两词的共同之处在于以柳喻人,借柳咏怀。

章台一词首句复踏咏叹,表深情怀恋。“昔日”一句,寻思久别未见,佳人容颜是否依旧?随后不禁叹惋:纵使美貌依旧又如何,在乱世之中想必也已遭欺凌!忧

思之深,其情感人!

柳氏答词重在诉说衷情。首句以柳自况,暗示自己年轻时容貌姣好却身处离世,无缘与心爱之人朝夕相处,一别数年不见。结末一句感叹自己已毁容自保,如同秋日的杨柳一般只待凋零了,“纵使君来岂堪折”一句,亦喜亦悲,亦疑亦叹,言尽意远,回肠百结。

【诗词咏柳】

附咏柳佳句: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同上 琼窗梦口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 ——李煜《谢新恩》 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韦庄《清平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欧阳修《采桑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姜夔《淡黄柳》 。。。。。。

《咏柳古诗》
诗词咏柳 第四篇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咏柳古诗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咏柳古诗
5、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

译文: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出了柳树的色彩美。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在第三句中,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春风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创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碧绿的柳叶,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这就为读者想象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拂堤杨柳醉春烟”那般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整体上看,诗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古诗咏柳的诗意_咏柳原文赏析_作者贺知章》
诗词咏柳 第五篇

<咏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其全文诗词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前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古诗咏柳的诗意_咏柳原文赏析_作者贺知章。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古诗咏柳的诗意_咏柳原文赏析_作者贺知章。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赏析]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雨景诗句

下一篇: 赞美环保的诗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