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苏州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03    阅读: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苏州的诗句 第一篇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苏州的诗句】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拙政园

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 ,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唐诗中苏州的诗性特征
苏州的诗句 第二篇

唐诗中苏州的诗性特征

作者:方 勇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8期

[摘要]在众多古人笔下,江北的扬州被描绘得分外妖娆,而真正居于江南的苏州,却略微显得有点落寞。本文拟从众多唐诗中,无论是史实,还是创作等诸方面,来重新认识唐人眼中具有特殊情感的苏州。

[关键词]风景 唱和 虎丘 作家群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54-0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句耳熟能详的语句,说明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苏州堪比最美好的天堂。这也使得苏州成为众多文学体裁突出表现的江南城市。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高峰,唐诗也不例外。《全唐诗》中,“苏州”“吴中”“吴门”“姑苏”“吴郡”“吴城”“阊门”“虎丘”(武丘)“长洲”“灵岩山”“苏台”“洞庭山”“枫桥”“皋桥”“寒山寺”“馆娃宫”“望亭驿”……苏州意象比比皆是。可以说,苏州意象使唐诗变得丰富多彩,也使唐诗更富有意味。

一、自然之景,情感依托

“苏州意象”之所以那么频繁密集地进入唐诗,首先是由于苏州所具有的典型的江南风景。岑参《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有“湖上山当舍,天边水是乡”句,这美丽的太湖山水,在唐代诗人心中,是极好的精神归属。白居易在《白云泉》诗说:“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在“云自无心水自闲”中,诗人道出的正是在苏州山水中所享受的安闲自在。唐代的吴地,农桑丰饶,商贾云集,水网交织,舟楫如梭,必定会引起众多诗人竞挥毫。 另外,苏州特殊的城市河网,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江南风光,这种风光在唐人眼中是那样的异样。试看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一作《夜归》):“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杜甫《后出赛》中写道:“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在其《昔游》中又写道:“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还有被评为“写吴中如画”(《唐诗别裁》),人们熟悉的那首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图景,是唐代江南水城最生动的写照。苏州水网密集,河道上的桥自然也多,它也成为诗人们感情的聚焦点,“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张祜(《枫桥》)这类情味独具的诗句,让人随时吟诵,都能引起心头的颤动。这些诗句,都生动地反映了水乡苏州的景象。

二、人文遗迹,历史回响

唐代诗人之所以情系苏州,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所拥有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当年杜甫壮游时记载道:“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壮游》)他所经历的“姑苏台”“阖庐丘墓”“剑池石壁”“长洲荷芰”,都见证了吴越春秋复仇的阴谋和阴谋中的勇毅与智慧。【苏州的诗句】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盛唐李白“此诗可以泣鬼神”(《本事诗》)的《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亦真亦幻的描写,还是晚唐齐己《杂曲歌辞》“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的写实性的表现,以及其他许多诗人有关吴王、西施话题的一再书写,都不是向当代或后代人叙述一个具有艳情色彩的故事,而是向人们告知一段历史,提示一个教训,并向统治者发出一种预警。在阊门,在盘门,在胥口,这种历史的声音都不时响起。

三、苏州的诗意与禅意的融合

苏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历史的,也有宗教的,而后者在唐诗中也占有相当的篇幅。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被评为“清境幻思,千古不磨”(《唐诗归》),“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唐宋诗举要》)。皮日休、陆龟蒙在苏州曾经将虎丘那片千人石这样写入诗章:“生公石上月,何夕约谭微”(皮日休《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生公把经向石说,而我对月须人为”(陆龟蒙《独夜》)。何止生公一僧,虎丘一寺,楞伽寺、重玄寺、支硎寺、灵岩寺、破山寺、寒山寺……无不被唐代诗人作为灵魂的暂时栖息之所,而当宗教情结与自然风景熔铸成一体,禅意便化为诗意。还有更是“一夜留题百世传”(沈周《夜泊枫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这钟声,已经回响了千年,依然夹杂着历史的能量和宗教的魅力。

四、唱和之风苏州盛,且把诗情满“虎丘”

诗人酬唱活动盛于唐代,而苏州作家和与苏州有关的作家之间的唱酬更是蔚然成风。如苏州籍盛唐著名诗人崔国辅,其诗作开苏州文学史上清丽阴柔风格之先河。他曾与王昌龄、王之涣等人“联唱迭和,名动一时”。

此外,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七里,山塘河北岸,古城“海涌山”。相传吴王阖闾曾在此建行宫。据《吴越春秋》《越绝书》等书记载,阖闾死后葬于此山,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坟上,古称虎丘。虎丘雄奇幽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丰富积淀,自东晋、南朝以来就名重海内,开始成为吴中第一胜地。到了唐代,虎丘更成为各地文人雅士心向往之的必游之地、必咏之胜。如以下选引组诗: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更想千峰夜,浩然幽香多……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权德舆《酬陆四十虎丘对月》)

赞美苏州的优美句子(为苏州点赞)
苏州的诗句 第三篇

赞美苏州的优美句子(为苏州点赞)

赞美苏州的优美句子(为苏州点赞)【苏州的诗句】

1、到苏州近一年了,今天终于提起笔来,写下对苏州的种种感受。烟雨江南,天堂苏州,是我儿时的梦想,能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是今生的幸福。但对于她的美,不亲身经历细心体味,是万万领悟不到的。

2、要说中国最旖旎、最婉约、最柔情、最浪漫、最具活力的城市,那一定是苏州;苏州市至情、至善、至真、至美,可谓水影花光,如诗如梦„„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

【苏州的诗句】

3、东山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连天,渔帆鸥影点点,与洞庭西山、光福邓蔚等72峰交汇而成绮丽宽广的太湖风景区。东山历史悠久,历代不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曾来此游乐憩息,留下众多名胜古迹。东山市镇大街东西两端至今犹存近千米的石板古街,两侧有34条古弄小巷。镇上有保存完好的仿古雕花楼,依山傍水的席家花园,明代住宅建筑楠木厅等。市镇四周,处处有观光游览景点,如紫金庵的彩塑罗汉、古村陆巷的明清古建筑、碧螺峰下的灵源寺等。 东山风物清嘉,还是名副其实的花果山、渔米乡,盛产50多种土特产品,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茶”,声名久远的“白沙枇杷”,以及洞庭红桔、太湖莼菜和太湖三宝等。

4、一直在叶圣陶先生的文字中揣摩苏州,一直在古诗人们的笔下拜访苏州,一直觉得苏州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天堂所在。“雨惊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这句不知出自谁人之手的诗,让我在内心对苏州园林作了无数次的描摹„„苏州!苏州!我一定要来拜访你!

5、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

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6、走进姑苏,宛如步入一道绵延的历史长廊。 有断发文身的先民,刀耕火种,开拓远古文明的源头;吴越春秋的烽火,掩不尽柔婉的丝竹吴音。走进姑苏,宛如步入唐诗宋词之中。 李白走来了,“旧苑台荒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张继走来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荀鹤走来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白居易走来了,“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东坡走来了,“何常有此乐,将去复徘徊。”陆游走来了,“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深沉的吟哦,诵不完姑苏万种风情。

7、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见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8、烟雨江南,梦幻,安逸,清新。我想苏州正是江南最为璀璨的明珠吧。苏州自古以来就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仙子,每天清晨亦或者傍晚传来的寒山寺钟声宣告着一天的开始与结束。如果说北方的美来自于巍峨的高山,磅礴的河流的话,苏州无疑是以其特有的小家碧玉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最是那一低头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令无数人为她特有的魅力所倾倒。

9、灵岩山座落在苏州城西南三十里的木渎镇旁,乘坐16路公交车到灵岩山山麓下车即可到达。灵岩山山高182米,周广1800亩,山上多奇石。灵岩山怪石嶙峋,旧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又因为山石颜色深紫,可以制砚,又称砚石山。山南峭壁如城,相传吴王曾在山上筑有石头城,故又名石城山。灵岩山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

10、苏州女人象一件精美的瓷器,幽雅,恬静,秀丽,古典,是典型的小家碧玉。倾城

倾国的绝代佳人西施出自苏州,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是苏州人,大观园宝玉公子眼中“美玉无瑕”的黛玉是苏州人,令大理段誉公子神魂颠倒的“神仙妹妹”王语嫣也是苏州人。她们曼妙的身段,她们优雅的谈吐,她们细腻的心思,她们那样美,那样温柔,会绣那样细致的花,弹那样动听的琴,说那样软软的吴语,我想也只能是那迷人的太湖,精致的园林,幽深的小巷,缠绵的细雨,和那浓浓的书卷,才打造出了这么蕙质兰心的苏州女人吧?

11、苏州的园林。当年李白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但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无限风光,尽在眼底,不禁心旷神怡,感慨万千,但看到崔颢的题诗,说了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小时候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大作《苏州园林》,便对苏州的园林充满了无尽的向往,但是现在让我写出来,还是感到该说的叶老先生都已经说了。走进苏州园林,你就走进了一幅画卷,不论在哪个角度,哪个方位,你的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可谓是没有一处不用心,没有一处不尽美。“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我想,叶先生的这句话已经足够了。

【苏州的诗句】

12、“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辽阔”,是西山景区的最大特色。太湖七十二峰,西山独占四十一峰,其中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景区内湖水滔滔,群岛错立,山水萦抱,景物清幽,将您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之中。西山的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既有山川林石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萃。已开放的景点如石公山、林屋洞、罗汉寺、禹王庙、包山寺、古樟园等,名扬四海;此外,还有很多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和历史遗迹如明月湾古村、西施避暑的消夏湾、堂里古村、东村古村、水月坞、春熙堂等

13、7月19日,我们终于搭乘高铁,从昆山来到了苏州。苏州,这座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人间天堂,园林之城”,她秀丽的山水,典雅的园林令天下多少人为之心动!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更道“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她凝聚着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苏州,她脉动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她的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这样的福地,这样的如大家闺秀一般的古典园林,今天,我终于要与你面对面了!

14、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区西南约4.5公里处。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名胜区。春秋时为吴国贵族游猎祀祝之地、吴越争霸古战场。两宋明清时期,名人雅士常在此筑墅隐居,纵情山水。留下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15、走进姑苏,宛如步入一幅淡妆浓抹的画卷。桃红柳绿,抹成一帧重彩的油画;烟雨蒙蒙,染成一方雅致的水墨。画不尽春花秋月,摄不完依依姑苏情。今日的姑苏,昔日的郊外,多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五湖四海的人,纷至沓来,在这里投资创业。多少神话传奇,在这片热土上传扬。走进姑苏,自己也成画中人。

16、极目四望,苏州古城尽收眼底,那一片青瓦白墙飞檐走兽的古典建筑,让人陶醉。就在塔下不远处,有一座曲径通幽的园林,古木参天蔽日,亭阁雕梁画栋,特别引人注目,这便是苏州园林的代表,著名的拙政园。据说当年文徵明设计拙政园时,在园内曾设计过一座塔,后来由于园主王献臣经费拮据,没能建成。文徵明于是在园的一角增添了一道回廊、几丛奇花,经过巧妙掩映,使人来此无不恍然觉得报恩寺中的北塔就在拙政园。文徵明这种园外借景的手法实在匠心独运、高明过人,而塔、园浑为一体,相得益彰,更加吸引了四方游客。怪不得古人要欣然诗赞曰:“巍然一塔逼云寒,绝顶登临眼界宽。浅谈湖山归杖底,参差楼阁出林端。”

17、引言:不要问我阳澄湖有多大,我会告诉你余霞有多美~总觉得阳澄湖在自然的深处?离现代都市很远?其实,阳澄湖就在苏州城区的东北部。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本来已经很美的苏州,又有一个后花园---阳澄湖,看来真真是天堂般的美好!在微风的吹拂下,水波轻轻地、柔柔地涌向岸边;岸柳和芦苇,在湖风中犹如孩子那欢快的身影,愉快地跳动着;远处的红灯笼婀娜的身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起来。小船满载而归啦!一群群白鹭鸟也回到了巢穴,开船人的身影与白鹭的翅膀在余霞的照耀下显现出一种超然的默契。

18、走进藕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湾小河,一拱月桥。尽管今天游人如织,但我看小桥流水依然清幽。“耦园”者,谐“偶”之音,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走在小河边的青石板小径,看河边垂柳依依,想旧时主人亦曾在此携爱侣漫步,那份甜蜜与幸福,又岂是如今这份喧嚣与拥挤所能冲淡得了!不要这多游人,不要这多欢笑,藕园,你最适合在黄昏的时候,一个人踏着夕阳,想着心事,爱着所爱„„那一扇花窗刻画出来的绿意,那一汪湖水环拥起来的葱茏,那一方石桌泄露出来的书香„„藕园,你就这样勾起了我的无限遐思„„东篱把酒黄昏后,月上柳梢话情长„„藕园,好典雅!好浪漫!

19、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遇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

奇想呢?

20、夕阳已经落在了莲花岛上,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被金色的晚霞照耀着,大片的湖水也变成了金色,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泼洒了墨汁颜料,却把整个阳澄湖都染得越发美丽动人了。水巷子、湖港处,随处可见劳作渔民归家的身影。此时的夕阳在阳澄湖一点点地退去,余霞开始收去它最后一点光芒。好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在慢慢地拉上屏幕,整个湖面又变得特别宁静,取而代之的,是幸福、甜美、和谐的梦幻之旅。如何?或许傍晚来阳澄湖更好呢,那般万千风情的阳澄湖,似乎在这个时段会显得特别有情调。

21、苏州园林的兴起,缘于苏州人的“退隐文化”。他们或是官场失意厌倦了政治,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遗风的影响,他们退隐于市,建园筑墅,来做泽畔渔翁,领受清风明月。但他们毕竟是做过官,有过显赫享过富贵,所以他们也不愿意真的象陶渊明那样去南山种豆,去寒江独钓,于是他们在车水马龙的闹市之中,用一道高墙围起了一个静谧幽美、迥异红尘、宛如仙境的城市山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在那“拙政园”里在那“沧浪亭”里呼朋引伴,谈诗赋词,弹琴作画,尽情享受人间真趣。古人对虎丘有“九宜”之说,称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我觉得这“九宜”,其实是无时不宜,适用于苏州每个园林。

22、小桥流水人家。“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江南水乡之梦。苏州是一座清丽婉约的小城,四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人家临水而居,水上有着千姿百态的小石桥。那些石板桥、石拱桥大多构思精巧,形态各异,新颖别致,周庄的双桥古朴简洁,吴门桥高雅秀丽,江村桥如长虹卧波,宝带桥似柔软玉带„„它们和岸边的那些树木花草相互映衬着倒映在水中,成为苏州最具特色的一景。

23、沐浴花海、体验花文化,这是苏州现代农业赋予品质生活新的内涵。逛年宵花会、感受节庆里的花海,你不用飞到广州或是云南;看成片的玫瑰花海,你不必远行去欧洲某个国家;油菜花里放一场风筝,又何必挤到婺源;千灯花木谷,不止是春暖花开,而是花开四季。不论何时,你都可以来这里赴一场“花的约会”。园艺创意园、冯氏盆景园、百果园、虹越花园中心„„你可以选择花卉观赏、留影花丛,或是跟着花艺露两手,再或许恋爱中的人儿可以将婚礼PARTY置于花海之中,这份浪漫会是终生难忘!

描写苏州杭州的诗句
苏州的诗句 第四篇

1、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描写苏州杭州的诗句

2、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3、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6、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苏州杭州的诗句

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8、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9、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10、江南忆,11、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13、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15、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16、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7、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9、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20、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21、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22、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2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4、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25、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26、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2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9、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3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苏州的诗句 第五篇

1、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2、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4、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5、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6、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7、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8、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9、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0、懒云仙,11、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12、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13、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14、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1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16、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17、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18、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

19、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20、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1、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2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23、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24、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5、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26、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27、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28、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29、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30、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31、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32、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3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4、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35、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36、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苏州的诗句 第六篇

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2、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3、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4、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6、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7、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8、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9、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10、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11、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12、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3、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5、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6、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1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形容美女的诗句
苏州的诗句 第七篇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形容美女的诗句

4、云髻凤文细,对君歌少年。万金酬一顾,可惜十千钱。

5、螺髻凝香晓黛浓,水精鸂鶒飐轻风。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

6、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7、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形容美女的诗句

8、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9、肤如凝脂,面如白玉。

10、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11、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12、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3、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14、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1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6、花间颜色重,淡妆美如斯。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8、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9、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

20、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2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