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静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04    阅读:

有关静的句子
静的诗句 第一篇

有关安静的句子:

1. 安静一些,灵感多一些。

2.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智。

3.佛曰:静能生慧。

4.安静则使我们集中思想,更好的思。

5.静一些,让鸟鸣重新回来,让我们听到心跳的声音。

古代诗歌的“动”与“静”
静的诗句 第二篇

古代诗歌的“动”与“静”

古代诗歌的“动”与“静”

一、“化静为动”

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赋予无生命的静态之物以生命,把静态写成动态。譬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这里“孤云”可以来去闲游,“山”可以与人脉脉含情地相对而视,其中隐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独寂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再如宋人王禹偁的《村行》: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静的诗句】

山峰本来就不会说话,但诗人却说它“无语立斜阳,”仿佛它原先能语、有语、欲语,使人感到这里的山峰有生命、有活力、有性格,顿使全诗充满了生趣。再如: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里写江山“无语”“不语”,都是化静为动的透过一层的特殊笔法。诗人借用这种笔法含蓄地昭示出内在情感的百端纠结,读者诸君切不应以闲笔忽之。辛弃疾《贺新郎》写道: 问何物、能命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这是拟人化的“化静为动”:妩媚的青山与倜傥的词人情貌相似,互为知己,倾心相娱,何等令人神往!

再如清代高僧雪峤,隐居深山,曾有诗云:

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探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把“青山”写成比邻好友,写成动态的有情之物,使诗中描绘的寂寥孤独的生活充溢着盎然的生气。

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常伴随着比拟、夸张等修辞方式相融相生的。如: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

我自只知常日醉,满川风雨替人愁。(黄庭坚)

稚子推窗窥过雁,数峰乘隙入西轩。(萧德藻)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仲则)

五里东风三里雪,一齐排着等行人。(严冬友)

通过动态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来感染读者。

另外,还有把无情之动化为有情之动。如中唐李德裕被贬至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其《登崖州城作》:

【静的诗句】

青山欲共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将群山环绕郡城的自然形状写成殷勤挽留迁客的动作。这种化静为动的“移情”手法,即在描摹自然形象时,将诗人的感情楔入客体对象之中。

二、“以动衬静”

所谓“以动衬静”,即把握艺术表现中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规律,巧妙地用动态去对比、映衬静境。王安石曾集前人诗句组成一联:“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上句写风定声静,但花瓣仍在悄然落下,这是静中见动;下句以鸟语啁啾去衬托山林的幽静,即“以动衬静”。王维的山水诗往往以动态为静态服务,以声息为安宁服务。他笔下的深山、林荫、月光、泉水都在某种动态之中呈现其空灵淡雅的静谧,如: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过李楫宅》)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昙兴上人院》)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唐诗静部分
静的诗句 第三篇

【静的诗句】

万山潭作

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

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

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春江花月夜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竹里馆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山居秋暝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江雪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

【静的诗句】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

江雪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静的诗句】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4]

 写作手法

艺术表现上,除虚实相生、动静相成外,该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仄韵。五绝是绝句中最玲珑剔透的小品,用仄韵是罕见的,也最难写出神韵,因为仄韵字,容易造成逼仄压抑的心理反应,不利于诗境的开拓。

而此诗却用仄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绝”“灭”“雪”因为逼仄造成的冷峻刻削之感,正好与雪境的氛围相合,体现出柳诗峭拔的骨力与清冷色调紧相揉合的特色,比较典型地代表了柳诗的基本风格。[5]

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

关于静心的诗句
静的诗句 第四篇

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3、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关于静心的诗句。——白居易<赠吴丹>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凡事大半天注定,何必三更费心肠。

6、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7、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8、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关于静心的诗句。——贾岛<寄白阁默公>

11、结庐在人境,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3、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14、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15、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
静的诗句 第五篇

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秋风辞>

5、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6、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1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1、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秋日>

12、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1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1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19、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

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2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2、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2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4、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2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26、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27、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2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陶潜

30、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1、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3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浣溪沙>

33、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34、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

35、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36、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37、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3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9、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九辩>

40、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4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42、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4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44、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木兰花>

4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46、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47、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48、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4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0、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关于花的诗句
静的诗句 第六篇

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曹雪芹<红楼梦>中<葬花吟>

2、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陈宝琛<西郊落花歌>

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花的诗句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花飞万点愁如海。

7、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10、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若飞絮。

11、春且住,见春到,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关于花的诗句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3、落花飞絮茫茫,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7、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18、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1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2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2、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2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5、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2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32、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3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4、杨花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38、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3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1、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42、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43、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44、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45、虽然没直接写花落,但意境更胜一酬。

4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7、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48、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49、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50、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5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5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53、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5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蝴蝶兰的诗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