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边疆的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3    阅读:

关于边疆的诗篇一
《描写边疆战士的古诗》

破 阵 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

①王昌龄 宇少伯,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②出塞: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

③但使:如果。

④龙城飞将:汉朝李广英勇机智,威震龙城匈奴称为飞将军。

⑤阴山:位于内蒙北部。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

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王昌龄《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卢纶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今译]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关于边疆的诗篇二
《描写边塞的诗句》

描写边塞的诗句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就给你这些很经典的吧。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广为流传,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想你需要知道一下的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并称“高岑”)王之涣诗歌5首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

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四)塞下曲高适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五)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关于边疆的诗篇三
《描写边塞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就给你这些很经典的吧。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广为流传,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想你需要知道一下的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并称“高岑”)王之涣

关于边疆的诗篇四
《边塞诗》

第三节 边塞诗

【边塞诗概述】

自秦汉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边境掳掠人口、抢劫财物的行为就一直没有停歇,史称“边患”。边塞诗就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各类题材内容的诗歌。边塞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其内容围绕着“战争”、“行役”与“怀乡”展开。其主旋律是爱国精神,洋溢着豪迈的气概与必胜的信念。但也不乏悲凉感伤情怀的流露。所以如果将《诗经》时代视为边塞诗的滥觞期,那么秦汉则是其发展定型期、魏晋是过渡期,唐朝是成熟、巅峰期。宋明虽有低谷,但是清朝又出现边塞诗的新气象。以唐朝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多边塞诗写作圣手,例如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益、李颀等等。其原因就是国家的拓边主义政策有效地激发、唤醒了唐代士人的开拓外疆的抱负,而边塞诗就成为这种情感的产物。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边塞诗中的浓郁的汉代情结。例如出现了“以汉代唐”的情况,但凡是唐朝的事物,都冠以“汉”字,即汉将、汉兵、汉月、汉关等。同时,汉代英雄,诸如卫青、霍去病、班超、马援等人也经常出现于文人的笔下。

【知识点】

1.与战争相关联的器物:干戈、旗鼓、战车、号角、狼烟、烽火、辕门。

2.与战争相关联的地点:玉门、阴山、黑山、瀚海、凉州、黄河、长城。

3.与战争相关联的人物:可汗、吐谷浑、胡人、单于。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鼓角、琵琶、胡琴、羌笛、胡笳、芦管。

5.边塞诗中常见的标题:《从军行》、《凉州词》、《出塞》、《征人怨》、《关山月》。 所以判断一首诗是否是边塞诗,只要抓题目、抓注释、抓意象即可,其中抓意象最为牢靠。

【品味寄托】

关于边塞诗的情感寄托,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切入,思考。

第一、环境描写角度。理解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对典型意象的把握,挖掘典型意象所构建的意境氛围,进而有效体察边塞的地域特征、诗人的情感内涵。例如,如果参与者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边塞自然风物的话,那么其笔下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岑参笔下对火山、雪海等描写,雪海描写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参与者是以消极的心态来观照边塞自然风物的话,即无法忍受狂风、暴雪、炽热等极端恶劣天气条件,那么边的刻画,一触即发。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而第二句是红旗半卷不仅是因为急行军的需要,同时也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第二、戍边战士角度。如果戍边战士是以积极地心态来看待从军边塞的话,士人的另一种人生抉择。杨炯《从军行》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士人有着虽死犹荣、视死如归的气质,例如王维的《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那么诗中多为此种情感的流露)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如果是以消极的心态来审视边塞生活的话,戍边战士显然是充满了厌战情是戍边战士无法长期忍受的。其次是战争破坏了人们正常和平的、温馨的家庭生活。例如李白《子夜吴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如果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或者因为国家的衰落而引发的,那么旁观者表露的是:穷兵黩武、昏庸腐朽。例如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另外,例如范仲淹 《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高考真题汇编】

(2012年湖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2010年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10年新课标)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2009年全国卷2)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007年山东卷)

出 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006天津卷改编)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① ,应驮白练② 到安西。

【注】 ①碛(qì):沙漠。②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高考模拟题精选】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三诊)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关于边疆的诗篇五
《边塞诗》

边塞诗

定义 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以描述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主的诗歌。

(1)意象---雄浑磅礴瑰丽

地域:蕃州、酒泉、玉门、青海、楼兰、长城„„

器物:胡琴、琵琶、羌笛、玉帛、弓剑、金甲„„

称谓: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

风光:雪山、朔云、黄沙、塞鸿、边草、明月„„

(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感情 1、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2、征人的离情别绪,怀乡思亲。

3、渴望和平,对战争的厌恶、反对。

4、欣赏边塞的奇异风光,展现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注:有些诗歌是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的,鉴赏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风格 境界阔大 气势宏伟 景物奇丽 情调激昂

【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山月(二首)

戴叔伦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有人说,这两首诗分别从动和静的角度来写边关的凄凉和险势,但情景关系所表现的侧重点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南朝诗人徐陵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1)有人说,此诗的三四句委婉别致,尤为动人,请简析这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2)“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联系全诗,说说诗人的追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王翰的《凉州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有的认为略带悲凉之意,有的则认为实乃豪放之语。请联系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这是唐代诗人李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边塞诗。请具体说说它的语言特点。

(2)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穷边词(其二) 陇西 行

姚合 陈陶

将军作镇古汧州, 誓扫匈奴不顾身,

水腻山春节气柔。 五千貂锦丧胡尘。

清夜满城丝管散, 可怜无定河边骨,

行人不信是边头。 犹是春闺梦里人。

(1)同为边塞题材的作品,这两首诗描述和表现的内容却完全不同。请试作比较。

(2)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这首词以“梦”为题,上片和下片叙写的角度和表现的内容有何区别?

(2)对末三句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幼立志而终生不辍 B.年华老去而未能如愿

C.壮志未酬而雄心不已 D.现实无望而心如死灰

8.阅读下列唐诗并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这首诗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2)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阅读下列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1)题目中的“边事”指边塞的军旅生活,诗人主要运用

了 和 的表达方式,集中表现它 的特点。

(2)关于此诗的评析,一般有两种观点,或认为它所抒之情一洗悲慨之意,显得平和美好;或认为它与之前的边塞诗一脉相承,表现的仍是非战思想。你支持哪种观点?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注】热海:今苏联哈萨克伊塞克湖

此诗的边塞之景,新奇独特,有声有色。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1.前一首写边地秋风萧瑟,征人难以返乡,月下读书,不经意间思乡情浓,诗人的静中之思表现的是边地生活的凄寒与无边的寂寞情怀;后一首写边地古城,深秋繁霜侵袭,雁过连营,夜半号角声起,心中无限悲凉。诗人触动给读者的动中之思,表现的正是边关的险势。 2.(1)诗的前六句主要是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和追想,三四句的意思是说,离人惆怅之时,思妇应该也守候在窗边难以成眠吧。诗人从亲临者的角度以己度人来表达痛苦与无奈之情,尤为动人。(2)诗人述说“客子”之忆和“思妇”之思,叙写战争的进程,重在表现战争的漫长和造成的深沉痛苦,思乡与无奈之情明显,表达了反对战争、期待和平的强烈情感。

3. 诗的前两句写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全诗表现的是具有浓郁色彩的边塞军营生活。 后两句是说,醉卧在沙场上本就没有什么,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风格豪放,这样说来,后两句实为豪壮的激励之语。

4.(1)李益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开始走下坡路。这首诗以“天山雪”和“海风寒”来营造清冷的氛围,以塞北沙漠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的哀怨来抒发感慨,情调感伤。(2)全诗借“《行路难》”、“月”等意象,勾勒出长期戍守在西北边塞沙漠地带的士兵,听到笛声,一时间都回首怅望故乡的情景,抒发了世路艰难的人生感慨。

关于边疆的诗篇六
《边塞诗》

关于边疆的诗篇七
《关于柳与边塞的诗》

关于柳与边塞的诗 青海高原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青海省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的高山大川间河流密布,湖泊与沼泽众多,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塞下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是国内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简介

拥有我国第二大湿地资源的青海省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这个高原省份境内的各类天然湿地资源由此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青海高原上包括高原湖泊、河流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三种类型在内的天然

湿地资源面积达313.45万公顷,是仅次于西藏的国内第二大湿地资源分布区。由于有大面积湿地,这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了解,公分布栖息在青海高原各类湿地中的脊椎动物就有123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

近十几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青海高原上出现了冰川退缩、河流断流、湖泊缩小等现象,湿地面积也由此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趋势。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原因,使青海高原湿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湿地存在形势较为严峻。[1]

关于边疆的诗篇八
《边塞诗欣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

课 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归纳法、研讨法、演练法

教 具:投影仪

预 习:复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复习高适诗《别董大》、王维诗《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诗《塞下曲》名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引导归纳以上诗句给人的感受

二、简介“大唐盛世”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三、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 边塞诗派 举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归纳特征

(1) 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家乡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2) 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四、赏析方法

1.词句分析法

2.形象分析法

六、常用词语(略)

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 羌 羯 夷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豪气 豪情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七、常用典故

五、分析举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

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六、课堂演练: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全诗虚实结合。

七、课时小结

第二教时

一、 复习上课内容

1边塞诗的特点

2边塞诗的感情分析

3感情分析题的文字表述

二、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一、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争论。有人说它低沉、伤感,是首反战诗,也有人说这是一首赞美边防战士英雄主义气概的诗。关键在对诗中“马上催”三字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对于这首诗的主要思想,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板演

四、 师生共同评点板演情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的鉴赏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当然,我们寻常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可归为这一类。要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

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

关于边疆的诗篇九
《边塞诗》

边塞诗鉴赏

教学目的

1、 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派。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盛唐边塞诗和晚唐边塞诗的特点。

2、 了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3、 掌握解答边塞诗词鉴赏问题的方法

资料链接

一、关于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

1、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2、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二、欣赏著名边塞诗人

(1)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

(2)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3)王昌龄的边塞诗,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体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以入乐的七绝,与高适岑参多用古体诗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

三、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

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如李益《从军北征》

四、在解答边塞诗词的鉴赏问题时,应掌握如下几把打开通往凯旋门的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

第二把钥匙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所以,对中学生而言,要找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去挖掘出来呢?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导航训练

一、阅读下列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简析颈联运用的手法。

2“自”、“照”、“绕”在诗歌中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

3、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边塞诗,回答后面问题。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1、整体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人?哪些景? 什么事?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全诗可分几大层次(在文中用双竖线标出)并概括各层内容。

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蕴含了什么含义?

3、“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飞”和“照”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4、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写出了战士怎样的作战条件?“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句分别写哪种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5、“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写了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6、概括说说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些手法?

7、“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与全诗描写战争是否背离?

8、“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9、概括本文包含哪些复杂情感。

四、阅读下面的边塞诗,回答后面问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结合全文,赏析“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概括内容、重点词语分析、手法及作用效果等)

2、说说“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及作用。

3、概括本文包含哪些复杂情感及主要手法。

关于边疆的诗篇十
《边疆诗(组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白的诗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